3.1 点的投影 课件(共19张PPT)-《土木工程识图(房屋建筑类)(第2版) 》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点的投影 课件(共19张PPT)-《土木工程识图(房屋建筑类)(第2版) 》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点的投影
任何物体都可以看成是由点、线、面等基本几何元素构成的,因此,要绘制物体的三面投影,就必须先掌握空间点、线、面的投影。由于直线可以看作是无数点的集合,因此熟练掌握点的投影规律,能为后面学习直线、平面、立体及组合休的投影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空间点的三面投影究竟是什么?点的三面投影都具有哪些特性和规律?
导言
一、点的三面投影
若将空间点A置于三投影面体系中,然后自点A分别向3个投影面作垂线(即投射线),交得的3个垂足a,a′,a''即为空间点A的H面投影、V面投影和W面投影,如图2-17所示。
图2-17 点的三面投影
(a)
(b)
(c)
一、点的三面投影
画投影图时,通常规定空间点用大写拉丁字母A,B,……表示,H面投影用相应的小写字母如a,b,……表示,V面投影用相应的小写字母加一撇如a',b',……表示,W面投影用相应的小写字母加两撇如a'',b'',……表示。
提 示
(一)点的投影规律
01
点A的水平投影a和正面投影a′的连线垂直于OX轴,即aa′⊥OX。
由图2-17中点A的三面投影图的形成过程,可总结出点的投影规律,具体如下:
02
点A的正面投影a′和侧面投影a″的连线垂直于OZ轴,即a′a″⊥OZ。
03
空间点到某一投影面的距离,等于另外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到与该投影面相交的投影轴的距离,即
A点到H面的距离Aa= a′aX =a″aY;
A点到V面的距离Aa′ =aaX =a″aZ;
A点到W面的距离Aa″ =aaY =a′aZ。
由上述可知,点的两面投影即可确定点的空间位置。因此,只要给出点的两面投影,就可以求出其第三面投影。
(一)点的投影规律
【例2-3】已知点A的正面投影a′和侧面投影a″,如图2-18(a)所示,求其水平投影。
分析:根据点的投影规律可知,aa′⊥OX;过点a′作OX轴的垂线,所求点a必在的延
长线上。由a″aZ =aaX可确定点a的位置。
作图步骤:
(1)过点a′作OX轴的垂线并延长。
(2)过点a″作OYW轴的垂线交OYW轴于点aW。
(3)以O为圆心、OaW为半径作圆弧交OYH于点aH。
(4)过点aH作OX轴的平行线,与过点a′的竖直线相交,则交点即为所求的水平投影
点a,如图2-18(b)所示。
(一)点的投影规律
注 意
H面投影和W面投影之间的“宽相等”关系既可以利用图2-18(b)所示的圆弧来表达,也可以利用图2-18(c)所示的45°斜线来表达。
图2-18 求点的水平投影
(a)
(b)
(c)
(二)点的投影与坐标
空间点可用直角坐标“x,y,z”,来表示,如图2-17所示,由该图可以看出:
Aa″=a′aZ =aaY =x,x坐标即为空间点A到W面的距离;
Aa =a′aX =a″aY =z,z坐标即为空间点A到H面的距离;
Aa′ =aaX =a″aZ =y,y坐标即为空间点A到V面的距离。
分析:每面投影可表达点的两个坐标,因此要求作点的三面投影,可先求出其中的两面投影,再根据这两面投影求出第三面投影。
【例2-4】已知空间点A(15,10,20),求作它的三面投影图。
(二)点的投影与坐标
作图步骤:
(1)画出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然后在OX轴上向左量取15,得aX点,如图2-19(a)所示。
(2)过aX点作OX轴的垂线,在该垂线上向上量取20得a′点,向下量取10得a点,如图2-19(b)所示。
(3)过O点画出45°斜线,然后由a点和a′点作出a″点,如图2-19(c)所示。
(二)点的投影与坐标
图2-19 求空间点的三面投影
(a)
(b)
(c)
二、两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空间两点的相对位置是指两点间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关系,可在两点的三面投影图中反映出来。其中,H面投影反映两点的前后、左右关系,V面投影反映两点的上下、左右关系,W面投影反映两点的上下、前后关系,如图2-20所示。
二、两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图2-20 两点的相对位置
(a)
(b)
二、两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此外,空间两点的相对位置也可根据坐标值的大小来判定,具体表现为:
x坐标确定两点的左右关系,x坐标大者在左边,x坐标小者在右边。
z坐标确定两点的上下关系,z坐标大者在上边,z坐标小者在下边。
y坐标确定两点的前后关系,y坐标大者在前边,y坐标小者在后边。
由图2-20(a)可以看出xA>xB,yA>yB,zB>zA,故可知点A在点B的左、前、下方,其空间位置如图2-20(b)所示。
二、两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空间两点位于某一投影面的同一投射线上,这两点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必定重合为一点,则这两点称为该投影面的重影点。三面投影图中,重影点中的可见点标注在前,不可见点应加圆括号,并注写在可见点的后面,如图2-21(b)中的a(b)。
二、两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图2-21 重影点及其可见性
(a)
(b)
二、两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注 意
重影点可见性的判断应遵循“前遮后(前可见后不可见)、上遮下(上可见下不可见)、左遮右(左可见右不可见)”的投影规律。
二、两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例2-5】已知空间点A(10,12,9),B点在A点的左方5 mm、上方4 mm、后方
6 mm处,求作B点的三面投影。
分析:B点在A点的左方和上方,说明B点的X坐标和Z坐标大于A点的X坐标和Z坐标;B点在A点的后方,说明B点的Y坐标小于A点的Y坐标。由此可根据两点的坐标差求出B点的三面投影。
二、两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作图步骤:
3
1
2
根据A点的3个坐标值作出其三面投影,如图2-22(a)所示。
沿OX轴方向量取15(即10 5)并作OX轴的垂线,沿OY轴方向量取6(见图12-6)并作OY轴的垂线,两条垂线的交点b即为B点的H面投影,如图2-22(b)所示。
沿OZ轴方向量取13(即9 4)并作OZ轴的垂线,该垂线与过b点的竖直垂线的交点为b′点,最后根据b和b′点作出b″点,如图2-22(c)所示。
二、两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图2-22 求点的三面投影
(a)
(b)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