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课题二溶解度第2课时-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课件(共1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九单元课题二溶解度第2课时-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课件(共19张PPT)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学习目标
了解溶解度的定义
01
初步绘制和分析溶解度曲线
02
导入新课
在之前的实验中我们已经知道了20 mL水中能溶解的氯化钠或硝酸钾的质量都有一个最大值,这个最大质量是什么呢
是形成它的饱和溶液时所能溶解的质量。
溶解度?
溶解度
新课教授
阅读教材,回答什么叫做溶解度,
又如何表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溶解度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 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新课教授
新课教授
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溶质和溶剂的性质以及温度。
四要素
新课教授
描述溶解度的时候限定了温度、溶剂量、饱和状态,为什么 溶解度的单位是什么
温度改变,物质在一定量溶剂中溶解的量会发生改变;溶剂的量不同,能够溶解的溶质的量也不同;溶解度的定义就是规定100g溶剂里所能溶解的溶质达到的最大值,因此限定了饱和状态。溶解度的单位是g。
新课教授
在20℃时,100g水里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钠(这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那么在该温度下,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是多少 。
在20℃时,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g。
新课教授
几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学生活动:根据表格“几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尝试绘制NaCl、KCl、五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5分钟时间来完成该曲线的绘制)
新课教授
新课教授
根据曲线能否查出五种物质在25℃、85℃时的溶解度大小 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能。说明从溶解度曲线中可以查出某物质在某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
根据绘制的溶解度曲线,观察这些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举例说明。
这些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新课教授
继续观察溶解度曲线图,在100℃的时候,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是否相同 说明了什么
不相同。说明在同样的温度下几个物质的溶解度不同。
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代表什么
代表两个物质在此温度的溶解度是相同的。
拓展提高
溶解度数据表、溶解度曲线都可以表示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二者有什么区别
解析:溶解度数据表具有数据准确、来源可靠的优点;
溶解度曲线能够展示更齐全的数据,
并且能够直观看出溶解度和温度的变化规律。
小结
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情况:
1.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NaNO3等
2.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NaCl
3.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如Ca(OH)2
作业
(1)向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硝酸钾固体,下列图像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作业
(2)要想使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为饱和,具体的措施有:(1)加入氢氧化钙;(2)升高温度(3)降低温度(4)加入水(5)蒸发水。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
A(1)(2)(4)
C(1)(3)(5)
D(1)(2)(5)
B(1)(3)(4)
作业
(3)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 g。对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
A.20℃时,100 g水中最多能解氯化钠 36 g
C.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
D.20℃时,将 36 g氯化钠溶解于 100 g水中,所得溶液是该温度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B.20℃时,100 g 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 g
作业
(4)下图为 KNO3的解度曲线图,现有M状态下的 KNO3 溶液 65 g,若要将该溶液经过处理后,刚好得到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在t1℃时,将65 g溶液倒出去32.5g
C.在t2℃时,向65g溶液中加人15gKNO3固体并充分溶解
D.将65 g溶液的温度从t2℃降低到t1℃
B.将65 g溶液蒸发掉32.5g的水,再冷却到t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