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中化学一轮复习:第一章 第2讲 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课件 学案 练习)(共6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高中化学一轮复习:第一章 第2讲 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课件 学案 练习)(共66张PPT)

资源简介

(共66张PPT)
第2讲
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
1.了解电解质及其分类,掌握强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
2.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3.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并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以及判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考点一  离子反应与离子大量共存的判断
考点二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
课时精练
离子反应与离子大量共存的判断
>
<
考点一
1.电解质的概念
(1)概念
在 或 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二者情况下均不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
水溶液里
熔融状态下
(2)分类
电解质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_________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_________
完全电离
部分电离
现有11种物质:①锂 ②纯H3PO4
③氨水 ④NH3 ⑤BaSO4
⑥NaCl固体 ⑦NaCl溶液 
⑧乙醇 ⑨Al2O3 ⑩AlCl3 
CuSO4·5H2O
按照表中提示的信息,把符合左栏条件的物质的序号填入右栏相应的位置。
序号 符合的条件 物质的序号
(1) 本身能导电
(2) 电解质,熔融状态能导电
(3) 电解质,水溶液中能导电
(4) 非电解质
(5) 强电解质
(6) 弱电解质
①③⑦
⑤⑥⑨
②⑥⑩
④⑧
⑤⑥⑨⑩

2.电离方程式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用“===”连接。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用“ ”连接,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一般以第一步电离为主;多元弱碱,分步电离,一步完成。
按要求书写下列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①B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KAl(SO4)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CH3CO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H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Cu(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NaHSO4溶于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NaHSO4熔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NaH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a(OH)2===Ba2++2OH-
CH3COOH CH3COO-+H+
Cu(OH)2 Cu2++2OH-
3.离子反应
(1)概念:有离子参加或有离子生成的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
(2)本质:离子反应的本质是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减少。
(3)常见离子反应的类型
一、离子共存判断集锦
1.几种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发生上述任何一种类型的离子反应,都不能大量共存。
判断下列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有哪些?
答案 (6)(9)(11)
2.强氧化性与强还原性的离子(或分子)在溶液中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
判断下表中所列离子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能反应的打“√”,不能反应的打“×”。
S2- I- Fe2+ Br- Cl-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ClO-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酸性)
____ ____ ____ ____ — —
Fe3+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



















×
×
3.(1)判断下列几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不能大量共存的说明理由。
①Na+、Fe2+、 :_____。
②H+、Fe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向含有Fe2+、Cl-、Na+、H+的溶液中滴入H2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S2-与 Cl-与ClO-在碱性条件下能否大量共存:____(填“能”或“不能”)。写出上述两组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H2O2在酸性条件下
氧化Fe2+

+6H+
===3S↓+3H2O
Cl-+ClO-+2H+===Cl2↑+H2O
二、离子反应过程中溶液导电性变化分析
4.下列几种导电性变化图像,把符合要求的图像字母填在相应的题目后面的括号中。
(1)向H2SO4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
的Ba(OH)2溶液(  )
(2)向H2S溶液中通入Cl2直至过量(  )
(3)向AgNO3溶液中通入少量HCl(  )
(4)向氨水中通入HCl直至过量(  )
(5)向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l2(  )
(6)向饱和石灰水中不断通入CO2(  )
D
B
C
B
C
A
(1)H+与OH-中和生成极弱电解质水,Ba2+与
结合成难溶BaSO4,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
子浓度降低。
(2)和(4)都是因发生离子反应,使弱电解质生
成强电解质,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增加。
(3)和(5)虽然发生了离子反应,但自由移动离
子的浓度基本未发生改变。
(6)开始阶段CO2与Ca(OH)2反应生成CaCO3沉淀,离子浓度降低至Ca(OH)2完全反应后,继续通入CO2,CO2、H2O与CaCO3反应生成可溶性的Ca(HCO3)2,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又增加。
5.将等浓度的H2SO4、NaHSO4溶液,分别滴入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其电导率与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b→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
B.d点溶液中,Na+与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c点导电能力相同,所以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OH-
D.a、b两点Ba2+均沉淀完全,所以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

Ba(OH)2溶液和H2SO4、NaH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分别为H2SO4+Ba(OH)2===BaSO4↓+2H2O,NaHSO4+
Ba(OH)2===BaSO4↓+NaOH+H2O、2NaHSO4+Ba(OH)2
===BaSO4↓+Na2SO4+2H2O,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
成正比,根据图知,曲线①在a点溶液电导率接近0,说明
该点溶液离子浓度最小,应该为Ba(OH)2和H2SO4的反应,
则曲线②为Ba(OH)2和NaHSO4的反应。b→d反应为向NaOH溶液中继续滴加NaHSO4溶液,实际上是酸碱中和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故A项正确;
d点时溶质为Na2SO4,根据化学式知,Na+与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B项错误;
c点,①中稀硫酸过量,溶质为硫酸,②中溶质为NaOH、Na2SO4,则该点两种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不同,故C项错误;
a点液体为纯水,b点溶质为NaOH,所以a点呈中性,b点呈碱性,故D项错误。
电解质溶液导电原理及影响因素
(1)导电原理
电解质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实现导电过程。
(2)影响因素
①离子浓度:一般情况下,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越大,所带电荷数越多,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越强。
②离子种类:离子浓度相同时,不同离子导电能力不同。
③溶液温度: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增强。
返回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
>
<
考点二
1.离子方程式
(1)概念:用 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2)意义: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 ,还可以表示____________
_________。
2.离子方程式中物质的“拆分”原则
(1)一般原则:能拆分写成离子形式的物质是易溶的强电解质,包括 、 、大多数 。除此之外的物质不能拆分。
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
某个具体的化学反应
离子反应
同一类型的
强酸
强碱
可溶性盐
(3)微溶物的拆分
①微溶物作为产物视为沉淀,不拆分。
②作反应物时,澄清溶液中,微溶物拆分为离子,浑浊液中微溶物不拆分,如Ca(OH)2。
(4)产物NH3·H2O的拆分
①不加热或稀溶液中,写成“NH3·H2O”。
②加热或浓溶液中,写成“NH3↑”和“H2O”。
3.离子方程式规范书写的基本要求
(1)符合事实:离子反应要符合客观事实,不可臆造产物及反应。
(2)方程式正确:化学式与离子使用正确合理。
(3)符号正确:“===” “↑”“↓”等使用正确。
(4)三个守恒:两边原子数、电荷数必须守恒,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要相等。
一、常见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注意氧化物、难溶物质、气体、难电离物质的书写形式。
①过氧化钠溶于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氨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Cl2溶于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2O2+2H2O===4Na++4OH-+O2↑
Cl2+H2O H++Cl-+HClO
④向NaHSO3溶液中加入过量NaHSO4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注意微溶物质、 与碱反应的条件。
①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稀盐酸
_________________。
②Na2SO4溶液与AgNO3溶液混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铵盐溶液与强碱溶液混合加热检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H-+H+===H2O
(3)注意单质、浓酸的拆分(浓硫酸、浓磷酸不拆分)。
①用MnO2与浓盐酸共热制Cl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铜溶于浓硝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多重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Ba(OH)2溶液与H2SO4溶液混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a(OH)2溶液与(NH4)2SO4溶液混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四角度”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
3.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打“√”,不能的打“×”。
(1)从“拆分”视角判断
①食醋去除水垢中的CaCO3:CaCO3+2H+===Ca2++H2O+CO2↑(2023·北京,6B)
(  )
②H2SO3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 +Ca2+===CaSO3↓(2023·浙江1月选考,7D)
(  )
③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盐酸:H++OH-===H2O(2021·湖北,4A)(  )
×

×
④向硝酸银溶液中滴加少量碘化钾溶液:Ag++I-===AgI↓(2021·湖北,4B)(  )
⑤过氧化物转化为碱: +2H2O===4OH-+O2↑(2022·广东,14C)(  )
⑥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 Cl2↑+H2↑(2018·江苏,7D)(  )
×

×
(2)从原理的视角
①Cl2制备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Cl2+2OH-===Cl-+ClO-+H2O(2023·北京,6A)
(  )
②SO2与KClO溶液反应:SO2+2ClO-+H2O===2HClO+ (2021·辽宁,4D)(  )
③乙醇与K2Cr2O7酸性溶液反应:3CH3CH2OH+ +16H+―→ 3CH3COOH+
4Cr3++11H2O(2022·浙江6月选考,13C)(  )
×


④向0.1 mol·L-1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溶液pH从12下降到约为9,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021·江苏,11C)(  )
⑤溴与冷的NaOH溶液反应:Br2+OH-===Br-+BrO-+H+(2022·浙江6月选考,13D)
(  )
×

(3)从是否符合“三守恒”的视角
①利用覆铜板制作印刷电路板:2Fe3++Cu===2Fe2++Cu2+(2023·北京,6C)(  )
②用铝粉和NaOH溶液反应制取少量H2:Al+2OH-=== +H2↑(2019·江苏,7B)(  )
③NaOH溶液与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I2+2OH-===I-+ +H2O(2021·江苏,9A)
(  )
④酸性硫酸亚铁溶液在空气中被氧化:4Fe2++O2+4H+===4Fe3++2H2O(2017·浙江11月选考,12C)(  )

×
×

⑤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制氯气的反应: +4Cl-+8H+===Mn2++2Cl2↑+4H2O(2018·浙江4月选考,13B)(  )
⑥钠与水反应:Na+2H2O===Na++2OH-+H2↑(2017·江苏,6A)(  )
×
×
(4)从是否符合指定用量关系的视角
①氢氧化钠溶液与过量的碳酸氢钙溶液反应:OH-+Ca2++ ===CaCO3↓+H2O(2018·浙江4月选考,13D)(  )
②0.1 mol·L-1 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2020·江苏,7C)(  )
③0.1 mol·L-1 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浓氨水:Ag++NH3+H2O===AgOH↓+
(2020·江苏,7D)(  )

×

④NaHCO3溶液与少量的Ba(OH)2溶液混合: +Ba2++OH-===BaCO3↓+H2O(2022·湖南,11D)(  )
返回
×
课时精练
1.(2022·浙江6月选考,2)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HCOOH B.Fe
C.Na2CO3 D.C2H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
B.BaSO4难溶于水,其水溶液的导电能力极弱,所以BaSO4的电离方程式为BaSO4
Ba2++
C.液溴不导电,所以溴是非电解质
D.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因为CO2+H2O H2CO3,H2CO3电离出H+和 从而使溶液导电,而不是CO2自身电离,因此H2CO3是电解质,CO2是非电解质,A错误;
电解质强弱的划分不是根据其溶解度的大小,BaSO4溶解度很小,但溶于水的BaSO4完全电离,所以BaSO4是强电解质,不能用“ ”,B错误;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液溴是单质,C错误;
电解质导电能力的强弱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大小以及所带的电荷多少有关,所以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石灰乳不能拆,反应为Cl2+Ca(OH)2===Ca2++ClO-+Cl-+H2O,B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氨水显碱性,会与Ag+、Cu2+反应,不能大量共存,A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2022·重庆,4)下列操作中,不会影响溶液中K+、Al3+、Fe3+、Ba2+、Cl-、
等离子大量共存的是
A.加入ZnSO4 B.加入Fe粉
C.通入NH3 D.通入CO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向溶液中加入硫酸锌,硫酸根离子会与溶液中的钡离子反应生成BaSO4沉淀,故A不符合题意;
向溶液中加入铁粉,铁离子会与铁反应生成亚铁离子,故B不符合题意;
向溶液中通入氨气,铝离子、铁离子会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铁沉淀,故C不符合题意;
向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溶液中离子均不发生反应,故D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2023·郑州高三联考)下列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相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石灰石中加入盐酸:CaCO3+2H+===Ca2++CO2↑+H2O
B.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废气NO2:2NO2+2OH-=== +H2O
C.向硫酸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Mg2++2OH-===Mg(OH)2↓
D.将ICl滴入NaOH溶液中:ICl+2OH-===I-+ClO-+H2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ICl中碘为+1价、氯为-1价,将ICl滴入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次碘酸钠和氯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Cl+2OH-===IO-+Cl-+H2O,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滴有酚酞的Ba(OH)2溶液显红色,在上述溶液中分别滴加X溶液后有下列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序号 装置 X溶液 现象
Ⅰ 盐酸 溶液红色褪去,无沉淀,灯泡亮度没有明显变化
Ⅱ Na2SO4溶液 溶液红色不变,有白色沉淀生成,灯泡亮度没有明显变化
Ⅲ H2SO4溶液 溶液红色褪去,有白色沉淀生成,灯泡逐渐变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A.实验Ⅰ中溶液红色褪去,说明发生了反应:H++OH-===H2O
B.实验Ⅱ中溶液红色不变,且灯泡亮度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溶液中依然存在大量
的Na+与OH-
C.实验Ⅲ中溶液红色褪去,有白色沉淀生成,灯泡逐渐变暗,说明发生了反应:
Ba2++2OH-+2H++ ===BaSO4↓+2H2O
D.将实验Ⅱ中Na2SO4溶液换成CuSO4溶液,现象与原实验Ⅱ中的现象相同

序号 装置 X溶液 现象
Ⅰ 盐酸 溶液红色褪去,无沉淀,灯泡亮度没有明显变化
Ⅱ Na2SO4溶液 溶液红色不变,有白色沉淀生成,灯泡亮度没有明显变化
Ⅲ H2SO4溶液 溶液红色褪去,有白色沉淀生成,灯泡逐渐变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CuSO4与Ba(OH)2发生复分解反应:Ba(OH)2+CuSO4===BaSO4↓+Cu(OH)2↓,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灯泡逐渐变暗,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红色褪去,而且有蓝色沉淀生成,与加入Na2SO4溶液的实验现象不同,故D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8.(2022·全国甲卷,9)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硫化钠溶液和硝酸混合:S2-+2H+===H2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9.(2023·浙江6月选考,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碘化亚铁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氯气:2Fe2++2I-+2Cl2===2Fe3++I2+4C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碘化亚铁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氯气反应,碘离子与氯气恰好完全反应:2I-+Cl2===I2+2Cl-,故A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0.(2023·北京海淀高三期末)向0.01 mol·L-1 Ba(OH)2
溶液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向混合液中匀速、逐滴加入0.2 mol·L-1 H2SO4溶液,滴加过程中测得溶液电导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烧杯中红色逐渐变浅直至完全褪去
B.由于水存在微弱电离、BaSO4存在微弱溶解,理
论上电导率不会为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Ba(OH)2浓度减小直至反应完全,烧杯中红色逐渐变浅直至完全褪去,A正确;
若用同浓度的Na2SO4溶液代替稀硫酸重复上述实验,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溶液中存在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电导率不会减小到几乎为0,电导率变化与原实验不相同,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1.(2023·湖南,7)取一定体积的两种试剂进行反应,改变两种试剂的滴加顺序(试剂浓度均为0.1 mol·L-1),反应现象没有明显差别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选项 试剂① 试剂②
A 氨水 AgNO3溶液
B NaOH溶液 Al2(SO4)3溶液
C H2C2O4溶液 酸性KMnO4溶液
D KSCN溶液 FeCl3溶液

A项,氨水不足时,生成AgOH,AgOH极不稳定生成棕黑色Ag2O,氨水过量时,生成澄清银氨溶液;
C项,向H2C2O4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并振荡,由于开始时H2C2O4是过量的,KMnO4被完全还原,可以看到紫红色的溶液褪为无色;向KMnO4溶液中滴加酸性H2C2O4溶液并振荡,由于开始时KMnO4是过量的,可以看到紫红色的溶液逐渐变浅,最后变为无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2.(2023·福州第一中学高三模拟)在海洋
碳循环中,通过如图所示的途径固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循环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二氧化碳和水在叶绿素作用下光合作用是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3.向50 g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CaCl2稀溶液。测得溶液中离子的数量变化如图。请据此分析以下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Cl-
Na+
Ca2+
(1)请指出图中曲线表示的离子符号:
A_____;C_____;D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离子方程式为 +Ca2+===CaCO3↓,反应过程中,钠离子数量不变,为曲线C;
氯离子数量增大,为曲线A;
碳酸根离子数量减小,为曲线B;
溶液中碳酸根离子数量最小时,钙离子数量开始增大,
为曲线D。
(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A、C曲线相交时,生成的沉淀质量为____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
14.请按要求书写下列离子方程式:
(1)向Ba(HCO3)2溶液中滴入NaHSO4溶液,至沉淀完全,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上述溶液中继续滴入NaHSO4溶液,此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0.2 mol·L-1的NH4Al(SO4)2溶液与0.3 mol·L-1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uCl2溶液与NaHS溶液反应,当n(CuCl2)∶n(NaHS)=1∶2时: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标准状况下,2.24 L CO2通入250 mL 0.5 mol·L-1的 NaOH溶液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00 mL 0.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加入0.01 mol CH3COOH: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Cu2++2HS-===
4CO2+5OH-
===
CuS↓+H2S↑
+3Ba2++6OH-===2Al(OH)3↓+3BaSO4↓
返回1.(2022·浙江6月选考,2)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
A.HCOOH B.Fe
C.Na2CO3 D.C2H2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
B.BaSO4难溶于水,其水溶液的导电能力极弱,所以BaSO4的电离方程式为BaSO4??Ba2++SO
C.液溴不导电,所以溴是非电解质
D.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3.(2023·重庆,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A.NO2通入水中:3NO2+H2O===2H++2NO+NO
B.Cl2通入石灰乳中:Cl2+2OH-===ClO-+Cl-+H2O
C.Al放入NaOH溶液中:2Al+2OH-+2H2O===2AlO+3H2↑
D.Pb放入Fe2(SO4)3溶液中:Pb+SO+2Fe3+===2Fe2++PbSO4
4.(2022·湖北,4)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0.1 mol·L-1氨水中:Ag+、Cu2+、NO、SO
B.在0.1 mol·L-1氯化钠溶液中:Fe3+、I-、Ba2+、HCO
C.在0.1 mol·L-1醋酸溶液中:SO、NH、Br-、H+
D.在0.1 mol·L-1硝酸银溶液中:K+、Cl-、Na+、CO
5.(2022·重庆,4)下列操作中,不会影响溶液中K+、Al3+、Fe3+、Ba2+、Cl-、NO等离子大量共存的是(  )
A.加入ZnSO4 B.加入Fe粉
C.通入NH3 D.通入CO2
6.(2023·郑州高三联考)下列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相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石灰石中加入盐酸:CaCO3+2H+===Ca2++CO2↑+H2O
B.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废气NO2:2NO2+2OH-===2NO+H2O
C.向硫酸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Mg2++2OH-===Mg(OH)2↓
D.将ICl滴入NaOH溶液中:ICl+2OH-===I-+ClO-+H2O
7.滴有酚酞的Ba(OH)2溶液显红色,在上述溶液中分别滴加X溶液后有下列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序号 装置 X溶液 现象
Ⅰ 盐酸 溶液红色褪去,无沉淀,灯泡亮度没有明显变化
Ⅱ Na2SO4溶液 溶液红色不变,有白色沉淀生成,灯泡亮度没有明显变化
Ⅲ H2SO4溶液 溶液红色褪去,有白色沉淀生成,灯泡逐渐变暗
A.实验Ⅰ中溶液红色褪去,说明发生了反应:H++OH-===H2O
B.实验Ⅱ中溶液红色不变,且灯泡亮度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溶液中依然存在大量的Na+与OH-
C.实验Ⅲ中溶液红色褪去,有白色沉淀生成,灯泡逐渐变暗,说明发生了反应:Ba2++2OH-+2H++SO===BaSO4↓+2H2O
D.将实验Ⅱ中Na2SO4溶液换成CuSO4溶液,现象与原实验Ⅱ中的现象相同
8.(2022·全国甲卷,9)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A.硫化钠溶液和硝酸混合:S2-+2H+===H2S↑
B.明矾溶液与过量氨水混合:Al3++4NH3+2H2O===AlO+4NH
C.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SiO+CO2+H2O===HSiO+HCO
D.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OH)2和NH4HSO4溶液以体积比1∶2混合:Ba2++2OH-+2H++SO===BaSO4↓+2H2O
9.(2023·浙江6月选考,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碘化亚铁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氯气:2Fe2++2I-+2Cl2===2Fe3++I2+4Cl-
B.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足量二氧化碳:ClO-+CO2+H2O===HClO+HCO
C.铜与稀硝酸:Cu+4H++2NO===Cu2++2NO2↑+2H2O
D.向硫化钠溶液通入足量二氧化硫:S2-+2SO2+2H2O===H2S+2HSO
10.(2023·北京海淀高三期末)向0.01 mol·L-1 Ba(OH)2溶液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向混合液中匀速、逐滴加入0.2 mol·L-1 H2SO4溶液,滴加过程中测得溶液电导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烧杯中红色逐渐变浅直至完全褪去
B.由于水存在微弱电离、BaSO4存在微弱溶解,理论上电导率不会为0
C.电导率减小的过程中,发生反应:2H++SO+Ba2++2OH-===BaSO4↓+2H2O
D.若用同浓度的Na2SO4溶液代替稀硫酸重复上述实验,电导率变化与原实验相同
11.(2023·湖南,7)取一定体积的两种试剂进行反应,改变两种试剂的滴加顺序(试剂浓度均为0.1 mol·L-1),反应现象没有明显差别的是(  )
选项 试剂① 试剂②
A 氨水 AgNO3溶液
B NaOH溶液 Al2(SO4)3溶液
C H2C2O4溶液 酸性KMnO4溶液
D KSCN溶液 FeCl3溶液
12.(2023·福州第一中学高三模拟)在海洋碳循环中,通过如图所示的途径固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循环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B.碳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
C.该循环减少了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D.钙化作用的离子方程式之一为Ca2++2HCO===CaCO3↓+CO2↑+H2O
13.向50 g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CaCl2稀溶液。测得溶液中离子的数量变化如图。请据此分析以下问题:
(1)请指出图中曲线表示的离子符号:
A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A、C曲线相交时,生成的沉淀质量为____g。
14.请按要求书写下列离子方程式:
(1)向Ba(HCO3)2溶液中滴入NaHSO4溶液,至沉淀完全,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上述溶液中继续滴入NaHSO4溶液,此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 mol·L-1的NH4Al(SO4)2溶液与0.3 mol·L-1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uCl2溶液与NaHS溶液反应,当n(CuCl2)∶n(NaHS)=1∶2时: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标准状况下,2.24 L CO2通入250 mL 0.5 mol·L-1的 NaOH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00 mL 0.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加入0.01 mol CH3COOH: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C 2.D
3.B [二氧化氮和水生成硝酸和NO,反应为3NO2+H2O===2H++2NO+NO,A正确;石灰乳不能拆,反应为Cl2+Ca(OH)2===Ca2++ClO-+Cl-+H2O,B错误;Al放入NaOH溶液中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2Al+2OH-+2H2O===2AlO+3H2↑,C正确;Pb放入Fe2(SO4)3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价铅和二价铁离子,反应为Pb+SO+2Fe3+===2Fe2++PbSO4,D正确。]
4.C
5.D [向溶液中加入硫酸锌,硫酸根离子会与溶液中的钡离子反应生成BaSO4沉淀,故A不符合题意;向溶液中加入铁粉,铁离子会与铁反应生成亚铁离子,故B不符合题意;向溶液中通入氨气,铝离子、铁离子会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铁沉淀,故C不符合题意;向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溶液中离子均不发生反应,故D符合题意。]
6.A 7.D
8.D [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S2-氧化为S单质,自身根据其浓度大小还原为NO或N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2NO+S2-===S↓+2NO2↑+2H2O或8H++2NO+3S2-===3S↓+2NO↑+4H2O,A错误;明矾在水中可以电离出Al3+,可以与NH3·H2O电离出的OH-发生反应生成Al(OH)3,但由于NH3·H2O的碱性较弱,生成的Al(OH)3不能继续与NH3·H2O发生反应,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B错误;硅酸的酸性弱于碳酸,向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时,生成硅酸沉淀,二氧化碳则根据其通入的量的多少反应生成碳酸根或碳酸氢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H2O+CO2(少量)===H2SiO3↓+CO或SiO+2H2O+2CO2(过量)===H2SiO3↓+2HCO,C错误;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OH)2与NH4HSO4溶液以体积比1∶2混合,由于H+与OH-结合能力强于NH,H+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BaSO4↓+2H2O,D正确。]
9.B [碘化亚铁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氯气反应,碘离子与氯气恰好完全反应:2I-+Cl2===I2+2Cl-,故A错误;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和次氯酸:ClO-+CO2+H2O===HClO+HCO,故B正确;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3Cu+8H++2NO===3Cu2++2NO↑+4H2O,故C错误;向硫化钠溶液通入足量二氧化硫,发生反应:2S2-+5SO2+2H2O===3S↓+4HSO,故D错误。]
10.D 11.D
12.A [二氧化碳和水在叶绿素作用下光合作用是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根据反应图像分析,钙化过程中HCO转化为CO、H2CO3,H2CO3分解产生CO2、H2O,CO与Ca2+结合形成CaCO3沉淀,所以钙化作用的离子方程式之一为Ca2+ +2HCO===CaCO3↓+CO2↑+H2O,D正确。]
13.(1)Cl- Na+ Ca2+ (2)CO+Ca2+===CaCO3↓ (3)5
14.(1)Ba2++SO+H++HCO===BaSO4↓+H2O+CO2↑
HCO+H+===CO2↑+H2O
(2)2Al3++3SO+3Ba2++6OH-===2Al(OH)3↓+3BaSO4↓
(3)Cu2++2HS-===CuS↓+H2S↑
(4)4CO2+5OH-===CO+3HCO+H2O
(5)CO+CH3COOH===HCO+ CH3COO-第2讲 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
[复习目标] 1.了解电解质及其分类,掌握强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2.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3.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并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以及判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考点一 离子反应与离子大量共存的判断
1.电解质的概念
(1)概念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二者情况下均不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
(2)分类
电解质
[应用举例]
现有11种物质:①锂 ②纯H3PO4 ③氨水 ④NH3 ⑤BaSO4 ⑥NaCl固体 ⑦NaCl溶液 ⑧乙醇 ⑨Al2O3 ⑩AlCl3  CuSO4·5H2O
按照表中提示的信息,把符合左栏条件的物质的序号填入右栏相应的位置。
序号 符合的条件 物质的序号
(1) 本身能导电
(2) 电解质,熔融状态能导电
(3) 电解质,水溶液中能导电
(4) 非电解质
(5) 强电解质
(6) 弱电解质
答案 (1)①③⑦ (2)⑤⑥⑨  (3)②⑥⑩  (4)④⑧ (5)⑤⑥⑨  (6)②
2.电离方程式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用“===”连接。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用“??”连接,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一般以第一步电离为主;多元弱碱,分步电离,一步完成。
[应用举例]
按要求书写下列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①B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KAl(SO4)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CH3CO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H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Cu(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NaHSO4溶于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NaHSO4熔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NaH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Ba(OH)2===Ba2++2OH-
②KAl(SO4)2===K++Al3++2SO
③CH3COOH??CH3COO-+H+
④H2CO3??H++HCO、HCO??H++CO
⑤Cu(OH)2??Cu2++2OH-
⑥NaHSO4===Na++H++SO
⑦NaHSO4(熔融)===Na++HSO
⑧NaHCO3===Na++HCO、HCO??H++CO
3.离子反应
(1)概念:有离子参加或有离子生成的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
(2)本质:离子反应的本质是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减少。
(3)常见离子反应的类型
一、离子共存判断集锦
1.几种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发生上述任何一种类型的离子反应,都不能大量共存。
判断下列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有哪些?
(1)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Na+、Cl-、SO、Fe3+
(2)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Fe2+、Mg2+、NO、Cl-
(3)常温下,c(H+)=1×10-13 mol·L-1的溶液中:NH、Al3+、SO、NO
(4)碳酸氢钠溶液:K+、SO、Cl-、H+
(5)含大量Fe3+的溶液:NH、Na+、Cl-、SCN-
(6)强碱溶液:Na+、K+、AlO、CO
(7)常温下,pH=1的溶液:K+、Fe2+、Cl-、NO
(8)加入铝粉有氢气产生的溶液:K+、Na+、CO、SO
(9)由水电离出的c水(H+)=1×10-12 mol·L-1的溶液:Na+、K+、Cl-、NO
(10)c(H+)∶c(OH-)=1∶10-2的溶液:K+、Ba2+、ClO-、CO
(11)澄清透明的溶液:Fe3+、Mg2+、Br-、Cl-
答案 (6)(9)(11)
2.强氧化性与强还原性的离子(或分子)在溶液中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
判断下表中所列离子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能反应的打“√”,不能反应的打“×”。
S2- SO I- Fe2+ Br- Cl-
MnO(H+) √ √ √ √ √ √
ClO- √ √ √ √ √ √(酸性)
NO(H+) √ √ √ √ — —
Fe3+ √ √ √ × × ×
3.(1)判断下列几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不能大量共存的说明理由。
①Na+、Fe2+、NO、S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H+、Fe2+、NO、S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向含有Fe2+、Cl-、Na+、H+的溶液中滴入H2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S2-与SO,Cl—与ClO-在碱性条件下能否大量共存:________(填“能”或“不能”)。写出上述两组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能 ②不能,H+、Fe2+、N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③不能,H2O2在酸性条件下氧化Fe2+
(2)能 2S2-+SO+6H+===3S↓+3H2O Cl-+ClO-+2H+===Cl2↑+H2O
二、离子反应过程中溶液导电性变化分析
4.下列几种导电性变化图像,把符合要求的图像字母填在相应的题目后面的括号中。
(1)向H2SO4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OH)2溶液(  )
(2)向H2S溶液中通入Cl2直至过量(  )
(3)向AgNO3溶液中通入少量HCl(  )
(4)向氨水中通入HCl直至过量(  )
(5)向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l2(  )
(6)向饱和石灰水中不断通入CO2(  )
答案 (1)D (2)B (3)C (4)B (5)C (6)A
解析 (1)H+与OH-中和生成极弱电解质水,Ba2+与SO结合成难溶BaSO4,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降低。(2)和(4)都是因发生离子反应,使弱电解质生成强电解质,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增加。(3)和(5)虽然发生了离子反应,但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基本未发生改变。(6)开始阶段CO2与Ca(OH)2反应生成CaCO3沉淀,离子浓度降低至Ca(OH)2完全反应后,继续通入CO2,CO2、H2O与CaCO3反应生成可溶性的Ca(HCO3)2,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又增加。
5.将等浓度的H2SO4、NaHSO4溶液,分别滴入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其电导率与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b→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
B.d点溶液中,Na+与S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c点导电能力相同,所以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OH-
D.a、b两点Ba2+均沉淀完全,所以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
答案 A
解析 Ba(OH)2溶液和H2SO4、NaH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H2SO4+Ba(OH)2===BaSO4↓+2H2O,NaHSO4+Ba(OH)2===BaSO4↓+NaOH+H2O、2NaHSO4+Ba(OH)2===BaSO4↓+Na2SO4+2H2O,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根据图知,曲线①在a点溶液电导率接近0,说明该点溶液离子浓度最小,应该为Ba(OH)2和H2SO4的反应,则曲线②为Ba(OH)2和NaHSO4的反应。b→d反应为向NaOH溶液中继续滴加NaHSO4溶液,实际上是酸碱中和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故A项正确;d点时溶质
为Na2SO4,根据化学式知,Na+与S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B项错误;c点,①中稀硫酸过量,溶质为硫酸,②中溶质为NaOH、Na2SO4,则该点两种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不同,故C项错误;a点液体为纯水,b点溶质为NaOH,所以a点呈中性,b点呈碱性,故D项错误。
电解质溶液导电原理及影响因素
(1)导电原理
电解质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实现导电过程。
(2)影响因素
①离子浓度:一般情况下,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越大,所带电荷数越多,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越强。
②离子种类:离子浓度相同时,不同离子导电能力不同。
③溶液温度: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增强。
考点二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
1.离子方程式
(1)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2)意义: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某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2.离子方程式中物质的“拆分”原则
(1)一般原则:能拆分写成离子形式的物质是易溶的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大多数可溶性盐。除此之外的物质不能拆分。
(2)酸式酸根的拆分
①强酸的酸式酸根如硫酸氢根离子(HSO)在水溶液中拆分成“H+”和“SO”。
②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不能拆分,如HCO、HSO、HC2O等。
(3)微溶物的拆分
①微溶物作为产物视为沉淀,不拆分。
②作反应物时,澄清溶液中,微溶物拆分为离子,浑浊液中微溶物不拆分,如Ca(OH)2。
(4)产物NH3·H2O的拆分
①不加热或稀溶液中,写成“NH3·H2O”。
②加热或浓溶液中,写成“NH3↑”和“H2O”。
3.离子方程式规范书写的基本要求
(1)符合事实:离子反应要符合客观事实,不可臆造产物及反应。
(2)方程式正确:化学式与离子使用正确合理。
(3)符号正确:“===” “↑”“↓”等使用正确。
(4)三个守恒:两边原子数、电荷数必须守恒,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要相等。
一、常见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注意氧化物、难溶物质、气体、难电离物质的书写形式。
①过氧化钠溶于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氨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Cl2溶于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向NaHSO3溶液中加入过量NaHSO4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注意微溶物质、NH与碱反应的条件。
①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稀盐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a2SO4溶液与AgNO3溶液混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铵盐溶液与强碱溶液混合加热检测N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注意单质、浓酸的拆分(浓硫酸、浓磷酸不拆分)。
①用MnO2与浓盐酸共热制Cl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铜溶于浓硝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2Na2O2+2H2O===4Na++4OH-+O2↑
②Al3++3NH3·H2O===Al(OH)3↓+3NH
③Cl2+H2O??H++Cl-+HClO
④HSO+H+===H2O+SO2↑
(2)①OH-+H+===H2O
②SO+2Ag+===Ag2SO4↓
③NH+OH-NH3↑+H2O
(3)①MnO2+4H++2Cl-Mn2++Cl2↑+2H2O
②Cu+4H++2NO===Cu2++2NO2↑+2H2O
二、多重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Ba(OH)2溶液与H2SO4溶液混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a(OH)2溶液与(NH4)2SO4溶液混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a2++2OH-+2H++SO===BaSO4↓+2H2O
(2)Ba2++2OH-+2NH+SO===BaSO4↓+2NH3·H2O
(3)Cu2++SO+Ba2++2OH-===Cu(OH)2↓+BaSO4↓
三、“四角度”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
3.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打“√”,不能的打“×”。
(1)从“拆分”视角判断
①食醋去除水垢中的CaCO3:CaCO3+2H+===Ca2++H2O+CO2↑(2023·北京,6B)(  )
②H2SO3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SO+Ca2+===CaSO3↓(2023·浙江1月选考,7D)(  )
③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盐酸:H++OH-===H2O(2021·湖北,4A)(  )
④向硝酸银溶液中滴加少量碘化钾溶液:Ag++I-===AgI↓(2021·湖北,4B)(  )
⑤过氧化物转化为碱:2O+2H2O===4OH-+O2↑(2022·广东,14C)(  )
⑥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Cl2↑+H2↑(2018·江苏,7D)(  )
(2)从原理的视角
①Cl2制备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Cl2+2OH-===Cl-+ClO-+H2O(2023·北京,6A)(  )
②SO2与KClO溶液反应:SO2+2ClO-+H2O===2HClO+SO(2021·辽宁,4D)(  )
③乙醇与K2Cr2O7酸性溶液反应:3CH3CH2OH+2Cr2O+16H+―→3CH3COOH+4Cr3++11H2O(2022·浙江6月选考,13C)(  )
④向0.1 mol·L-1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溶液pH从12下降到约为9,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H2O+CO2===2HCO(2021·江苏,11C)(  )
⑤溴与冷的NaOH溶液反应:Br2+OH-===Br-+BrO-+H+(2022·浙江6月选考,13D)(  )
(3)从是否符合“三守恒”的视角
①利用覆铜板制作印刷电路板:2Fe3++Cu===2Fe2++Cu2+(2023·北京,6C)(  )
②用铝粉和NaOH溶液反应制取少量H2:Al+2OH-===AlO+H2↑(2019·江苏,7B)(  )
③NaOH溶液与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I2+2OH-===I-+IO+H2O(2021·江苏,9A)(  )
④酸性硫酸亚铁溶液在空气中被氧化:4Fe2++O2+4H+===4Fe3++2H2O(2017·浙江11月选考,12C)(  )
⑤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制氯气的反应:MnO+4Cl-+8H+===Mn2++2Cl2↑+4H2O(2018·浙江4月选考,13B)(  )
⑥钠与水反应:Na+2H2O===Na++2OH-+H2↑(2017·江苏,6A)(  )
(4)从是否符合指定用量关系的视角
①氢氧化钠溶液与过量的碳酸氢钙溶液反应:OH-+Ca2++HCO===CaCO3↓+H2O(2018·浙江4月选考,13D)(  )
②0.1 mol·L-1 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AlO+CO2+2H2O===Al(OH)3↓+HCO(2020·江苏,7C)(  )
③0.1 mol·L-1 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浓氨水:Ag++NH3+H2O===AgOH↓+NH(2020·江苏,7D)(  )
④NaHCO3溶液与少量的Ba(OH)2溶液混合:HCO+Ba2++OH-===BaCO3↓+H2O(2022·湖南,11D)(  )
答案 (1)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①√ ②× ③√ ④√ ⑤× (3)①√ ②× ③× ④√ ⑤× ⑥× (4)①√ ②√ ③× ④×
课时精练
1.(2022·浙江6月选考,2)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
A.HCOOH B.Fe
C.Na2CO3 D.C2H2
答案 C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
B.BaSO4难溶于水,其水溶液的导电能力极弱,所以BaSO4的电离方程式为BaSO4??Ba2++SO
C.液溴不导电,所以溴是非电解质
D.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答案 D
解析 因为CO2+H2O??H2CO3,H2CO3电离出H+和HCO从而使溶液导电,而不是CO2自身电离,因此H2CO3是电解质,CO2是非电解质,A错误;电解质强弱的划分不是根据其溶解度的大小,BaSO4溶解度很小,但溶于水的BaSO4完全电离,所以BaSO4是强电解质,不能用“??”,B错误;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液溴是单质,C错误;电解质导电能力的强弱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大小以及所带的电荷多少有关,所以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D正确。
3.(2023·重庆,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A.NO2通入水中:3NO2+H2O===2H++2NO+NO
B.Cl2通入石灰乳中:Cl2+2OH-===ClO-+Cl-+H2O
C.Al放入NaOH溶液中:2Al+2OH-+2H2O===2AlO+3H2↑
D.Pb放入Fe2(SO4)3溶液中:Pb+SO+2Fe3+===2Fe2++PbSO4
答案 B
解析 二氧化氮和水生成硝酸和NO,反应为3NO2+H2O===2H++2NO+NO,A正确;石灰乳不能拆,反应为Cl2+Ca(OH)2===Ca2++ClO-+Cl-+H2O,B错误;Al放入NaOH溶液中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2Al+2OH-+2H2O===2AlO+3H2↑,C正确;Pb放入Fe2(SO4)3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价铅和二价铁离子,反应为Pb+SO+2Fe3+===2Fe2++PbSO4,D正确。
4.(2022·湖北,4)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0.1 mol·L-1氨水中:Ag+、Cu2+、NO、SO
B.在0.1 mol·L-1氯化钠溶液中:Fe3+、I-、Ba2+、HCO
C.在0.1 mol·L-1醋酸溶液中:SO、NH、Br-、H+
D.在0.1 mol·L-1硝酸银溶液中:K+、Cl-、Na+、CO
答案 C
解析 氨水显碱性,会与Ag+、Cu2+反应,不能大量共存,A项错误;Fe3+、I-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且Fe3+与HCO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也不能大量共存,B项错误;醋酸溶液显酸性,在醋酸溶液中SO、NH、Br-、H+均不会发生反应,能大量共存,C项正确;硝酸银中的银离子会与Cl-、CO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项错误。
5.(2022·重庆,4)下列操作中,不会影响溶液中K+、Al3+、Fe3+、Ba2+、Cl-、NO等离子大量共存的是(  )
A.加入ZnSO4 B.加入Fe粉
C.通入NH3 D.通入CO2
答案 D
解析 向溶液中加入硫酸锌,硫酸根离子会与溶液中的钡离子反应生成BaSO4沉淀,故A不符合题意;向溶液中加入铁粉,铁离子会与铁反应生成亚铁离子,故B不符合题意;向溶液中通入氨气,铝离子、铁离子会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铁沉淀,故C不符合题意;向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溶液中离子均不发生反应,故D符合题意。
6.(2023·郑州高三联考)下列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相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石灰石中加入盐酸:CaCO3+2H+===Ca2++CO2↑+H2O
B.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废气NO2:2NO2+2OH-===2NO+H2O
C.向硫酸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Mg2++2OH-===Mg(OH)2↓
D.将ICl滴入NaOH溶液中:ICl+2OH-===I-+ClO-+H2O
答案 A
解析 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废气NO2,生成硝酸钠和亚硝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O2+2OH-===NO+NO+H2O,B错误;向硫酸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生成氢氧化镁和硫酸钡两种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OH-+Ba2++SO===Mg(OH)2↓+BaSO4↓,C错误;ICl中碘为+1价、氯为-1价,将ICl滴入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次碘酸钠和氯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Cl+2OH-===IO-+Cl-+H2O,D错误。
7.滴有酚酞的Ba(OH)2溶液显红色,在上述溶液中分别滴加X溶液后有下列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序号 装置 X溶液 现象
Ⅰ 盐酸 溶液红色褪去,无沉淀,灯泡亮度没有明显变化
Ⅱ Na2SO4溶液 溶液红色不变,有白色沉淀生成,灯泡亮度没有明显变化
Ⅲ H2SO4溶液 溶液红色褪去,有白色沉淀生成,灯泡逐渐变暗
A.实验Ⅰ中溶液红色褪去,说明发生了反应:H++OH-===H2O
B.实验Ⅱ中溶液红色不变,且灯泡亮度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溶液中依然存在大量的Na+与OH-
C.实验Ⅲ中溶液红色褪去,有白色沉淀生成,灯泡逐渐变暗,说明发生了反应:Ba2++2OH-+2H++SO===BaSO4↓+2H2O
D.将实验Ⅱ中Na2SO4溶液换成CuSO4溶液,现象与原实验Ⅱ中的现象相同
答案 D
解析 CuSO4与Ba(OH)2发生复分解反应:Ba(OH)2+CuSO4===BaSO4↓+Cu(OH)2↓,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灯泡逐渐变暗,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红色褪去,而且有蓝色沉淀生成,与加入Na2SO4溶液的实验现象不同,故D符合题意。
8.(2022·全国甲卷,9)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A.硫化钠溶液和硝酸混合:S2-+2H+===H2S↑
B.明矾溶液与过量氨水混合:Al3++4NH3+2H2O===AlO+4NH
C.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SiO+CO2+H2O===HSiO+HCO
D.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OH)2和NH4HSO4溶液以体积比1∶2混合:Ba2++2OH-+2H++SO===BaSO4↓+2H2O
答案 D
解析 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S2-氧化为S单质,自身根据其浓度大小还原为NO或N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2NO+S2-===S↓+2NO2↑+2H2O或8H++2NO+3S2-===3S↓+2NO↑+4H2O,A错误;明矾在水中可以电离出Al3+,可以与NH3·H2O电离出的OH-发生反应生成Al(OH)3,但由于NH3·H2O的碱性较弱,生成的Al(OH)3不能继续与NH3·H2O发生反应,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B错误;硅酸的酸性弱于碳酸,向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时,生成硅酸沉淀,二氧化碳则根据其通入的量的多少反应生成碳酸根或碳酸氢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H2O+CO2(少量)===H2SiO3↓+CO或SiO+2H2O+2CO2(过量)===H2SiO3↓+2HCO,C错误;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OH)2与NH4HSO4溶液以体积比1∶2混合,由于H+与OH-结合能力强于NH,H+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BaSO4↓+2H2O,D正确。
9.(2023·浙江6月选考,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碘化亚铁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氯气:2Fe2++2I-+2Cl2===2Fe3++I2+4Cl-
B.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足量二氧化碳:ClO-+CO2+H2O===HClO+HCO
C.铜与稀硝酸:Cu+4H++2NO===Cu2++2NO2↑+2H2O
D.向硫化钠溶液通入足量二氧化硫:S2-+2SO2+2H2O===H2S+2HSO
答案 B
解析 碘化亚铁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氯气反应,碘离子与氯气恰好完全反应:2I-+Cl2===I2+2Cl-,故A错误;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和次氯酸:ClO-+CO2+H2O===HClO+HCO,故B正确;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3Cu+8H++2NO===3Cu2++2NO↑+4H2O,故C错误;向硫化钠溶液通入足量二氧化硫,发生反应:2S2-+5SO2+2H2O===3S↓+4HSO,故D错误。
10.(2023·北京海淀高三期末)向0.01 mol·L-1 Ba(OH)2溶液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向混合液中匀速、逐滴加入0.2 mol·L-1 H2SO4溶液,滴加过程中测得溶液电导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烧杯中红色逐渐变浅直至完全褪去
B.由于水存在微弱电离、BaSO4存在微弱溶解,理论上电导率不会为0
C.电导率减小的过程中,发生反应:2H++SO+Ba2++2OH-===BaSO4↓+2H2O
D.若用同浓度的Na2SO4溶液代替稀硫酸重复上述实验,电导率变化与原实验相同
答案 D
解析 Ba(OH)2浓度减小直至反应完全,烧杯中红色逐渐变浅直至完全褪去,A正确;若用同浓度的Na2SO4溶液代替稀硫酸重复上述实验,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溶液中存在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电导率不会减小到几乎为0,电导率变化与原实验不相同,D错误。
11.(2023·湖南,7)取一定体积的两种试剂进行反应,改变两种试剂的滴加顺序(试剂浓度均为0.1 mol·L-1),反应现象没有明显差别的是(  )
选项 试剂① 试剂②
A 氨水 AgNO3溶液
B NaOH溶液 Al2(SO4)3溶液
C H2C2O4溶液 酸性KMnO4溶液
D KSCN溶液 FeCl3溶液
答案 D
解析 A项,氨水不足时,生成AgOH,AgOH极不稳定生成棕黑色Ag2O,氨水过量时,生成澄清银氨溶液;C项,向H2C2O4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并振荡,由于开始时H2C2O4是过量的,KMnO4被完全还原,可以看到紫红色的溶液褪为无色;向KMnO4溶液中滴加酸性H2C2O4溶液并振荡,由于开始时KMnO4是过量的,可以看到紫红色的溶液逐渐变浅,最后变为无色。
12.(2023·福州第一中学高三模拟)在海洋碳循环中,通过如图所示的途径固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循环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B.碳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
C.该循环减少了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D.钙化作用的离子方程式之一为Ca2++2HCO===CaCO3↓+CO2↑+H2O
答案 A
解析 二氧化碳和水在叶绿素作用下光合作用是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根据反应图像分析,钙化过程中HCO转化为CO、H2CO3,H2CO3分解产生CO2、H2O,CO与Ca2+结合形成CaCO3沉淀,所以钙化作用的离子方程式之一为Ca2+ +2HCO===CaCO3↓+CO2↑+H2O,D正确。
13.向50 g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CaCl2稀溶液。测得溶液中离子的数量变化如图。请据此分析以下问题:
(1)请指出图中曲线表示的离子符号:
A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A、C曲线相交时,生成的沉淀质量为____g。
答案 (1)Cl- Na+ Ca2+ (2)CO+Ca2+===CaCO3↓ (3)5
解析 (1)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离子方程式为CO+Ca2+===CaCO3↓,反应过程中,钠离子数量不变,为曲线C;氯离子数量增大,为曲线A;碳酸根离子数量减小,为曲线B;溶液中碳酸根离子数量最小时,钙离子数量开始增大,为曲线D。(3)A、C曲线的交点Na+与Cl-的物质的量相等,即:n(CaCl2)=n(Na2CO3)= mol=0.05 mol,n(CaCO3)=0.05 mol,m(CaCO3)=0.05 mol×100 g·mol-1=5 g。
14.请按要求书写下列离子方程式:
(1)向Ba(HCO3)2溶液中滴入NaHSO4溶液,至沉淀完全,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上述溶液中继续滴入NaHSO4溶液,此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 mol·L-1的NH4Al(SO4)2溶液与0.3 mol·L-1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uCl2溶液与NaHS溶液反应,当n(CuCl2)∶n(NaHS)=1∶2时: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标准状况下,2.24 L CO2通入250 mL 0.5 mol·L-1的 NaOH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00 mL 0.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加入0.01 mol CH3CO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a2++SO+H++HCO===BaSO4↓+H2O+CO2↑ HCO+H+===CO2↑+H2O
(2)2Al3++3SO+3Ba2++6OH-===2Al(OH)3↓+3BaSO4↓
(3)Cu2++2HS-===CuS↓+H2S↑
(4)4CO2+5OH-===CO+3HCO+H2O
(5)CO+CH3COOH===HCO+ CH3COO-第2讲 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
[复习目标] 1.了解电解质及其分类,掌握强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2.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3.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并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以及判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考点一 离子反应与离子大量共存的判断
1.电解质的概念
(1)概念
在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二者情况下均不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
(2)分类
电解质
[应用举例]
现有11种物质:①锂 ②纯H3PO4 ③氨水 ④NH3 ⑤BaSO4 ⑥NaCl固体 ⑦NaCl溶液 ⑧乙醇 ⑨Al2O3 ⑩AlCl3  CuSO4·5H2O
按照表中提示的信息,把符合左栏条件的物质的序号填入右栏相应的位置。
序号 符合的条件 物质的序号
(1) 本身能导电
(2) 电解质,熔融状态能导电
(3) 电解质,水溶液中能导电
(4) 非电解质
(5) 强电解质
(6) 弱电解质
2.电离方程式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用“===”连接。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用“??”连接,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一般以第一步电离为主;多元弱碱,分步电离,一步完成。
[应用举例]
按要求书写下列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①B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KAl(SO4)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CH3CO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H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Cu(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NaHSO4溶于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NaHSO4熔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NaH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子反应
(1)概念:有离子参加或有离子生成的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
(2)本质:离子反应的本质是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减少。
(3)常见离子反应的类型
一、离子共存判断集锦
1.几种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发生上述任何一种类型的离子反应,都不能大量共存。
判断下列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有哪些?
(1)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Na+、Cl-、SO、Fe3+
(2)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Fe2+、Mg2+、NO、Cl-
(3)常温下,c(H+)=1×10-13 mol·L-1的溶液中:NH、Al3+、SO、NO
(4)碳酸氢钠溶液:K+、SO、Cl-、H+
(5)含大量Fe3+的溶液:NH、Na+、Cl-、SCN-
(6)强碱溶液:Na+、K+、AlO、CO
(7)常温下,pH=1的溶液:K+、Fe2+、Cl-、NO
(8)加入铝粉有氢气产生的溶液:K+、Na+、CO、SO
(9)由水电离出的c水(H+)=1×10-12 mol·L-1的溶液:Na+、K+、Cl-、NO
(10)c(H+)∶c(OH-)=1∶10-2的溶液:K+、Ba2+、ClO-、CO
(11)澄清透明的溶液:Fe3+、Mg2+、Br-、Cl-
2.强氧化性与强还原性的离子(或分子)在溶液中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
判断下表中所列离子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能反应的打“√”,不能反应的打“×”。
S2- SO I- Fe2+ Br- Cl-
MnO(H+)
ClO- __(酸性)
NO(H+) — —
Fe3+
3.(1)判断下列几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不能大量共存的说明理由。
①Na+、Fe2+、NO、S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H+、Fe2+、NO、S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向含有Fe2+、Cl-、Na+、H+的溶液中滴入H2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S2-与SO,Cl—与ClO-在碱性条件下能否大量共存:________(填“能”或“不能”)。写出上述两组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离子反应过程中溶液导电性变化分析
4.下列几种导电性变化图像,把符合要求的图像字母填在相应的题目后面的括号中。
(1)向H2SO4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OH)2溶液(  )
(2)向H2S溶液中通入Cl2直至过量(  )
(3)向AgNO3溶液中通入少量HCl(  )
(4)向氨水中通入HCl直至过量(  )
(5)向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l2(  )
(6)向饱和石灰水中不断通入CO2(  )
5.将等浓度的H2SO4、NaHSO4溶液,分别滴入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其电导率与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b→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
B.d点溶液中,Na+与S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c点导电能力相同,所以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OH-
D.a、b两点Ba2+均沉淀完全,所以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
电解质溶液导电原理及影响因素
(1)导电原理
电解质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实现导电过程。
(2)影响因素
①离子浓度:一般情况下,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越大,所带电荷数越多,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越强。
②离子种类:离子浓度相同时,不同离子导电能力不同。
③溶液温度: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增强。
考点二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
1.离子方程式
(1)概念: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2)意义: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可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子方程式中物质的“拆分”原则
(1)一般原则:能拆分写成离子形式的物质是易溶的强电解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大多数____________。除此之外的物质不能拆分。
(2)酸式酸根的拆分
①强酸的酸式酸根如硫酸氢根离子(HSO)在水溶液中拆分成“H+”和“SO”。
②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不能拆分,如HCO、HSO、HC2O等。
(3)微溶物的拆分
①微溶物作为产物视为沉淀,不拆分。
②作反应物时,澄清溶液中,微溶物拆分为离子,浑浊液中微溶物不拆分,如Ca(OH)2。
(4)产物NH3·H2O的拆分
①不加热或稀溶液中,写成“NH3·H2O”。
②加热或浓溶液中,写成“NH3↑”和“H2O”。
3.离子方程式规范书写的基本要求
(1)符合事实:离子反应要符合客观事实,不可臆造产物及反应。
(2)方程式正确:化学式与离子使用正确合理。
(3)符号正确:“===” “↑”“↓”等使用正确。
(4)三个守恒:两边原子数、电荷数必须守恒,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要相等。
一、常见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注意氧化物、难溶物质、气体、难电离物质的书写形式。
①过氧化钠溶于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氨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Cl2溶于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向NaHSO3溶液中加入过量NaHSO4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注意微溶物质、NH与碱反应的条件。
①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稀盐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a2SO4溶液与AgNO3溶液混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铵盐溶液与强碱溶液混合加热检测N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注意单质、浓酸的拆分(浓硫酸、浓磷酸不拆分)。
①用MnO2与浓盐酸共热制Cl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铜溶于浓硝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多重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Ba(OH)2溶液与H2SO4溶液混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a(OH)2溶液与(NH4)2SO4溶液混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四角度”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
3.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打“√”,不能的打“×”。
(1)从“拆分”视角判断
①食醋去除水垢中的CaCO3:CaCO3+2H+===Ca2++H2O+CO2↑(2023·北京,6B)(  )
②H2SO3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SO+Ca2+===CaSO3↓(2023·浙江1月选考,7D)(  )
③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盐酸:H++OH-===H2O(2021·湖北,4A)(  )
④向硝酸银溶液中滴加少量碘化钾溶液:Ag++I-===AgI↓(2021·湖北,4B)(  )
⑤过氧化物转化为碱:2O+2H2O===4OH-+O2↑(2022·广东,14C)(  )
⑥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Cl2↑+H2↑(2018·江苏,7D)(  )
(2)从原理的视角
①Cl2制备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Cl2+2OH-===Cl-+ClO-+H2O(2023·北京,6A)(  )
②SO2与KClO溶液反应:SO2+2ClO-+H2O===2HClO+SO(2021·辽宁,4D)(  )
③乙醇与K2Cr2O7酸性溶液反应:3CH3CH2OH+2Cr2O+16H+―→3CH3COOH+4Cr3++11H2O(2022·浙江6月选考,13C)(  )
④向0.1 mol·L-1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溶液pH从12下降到约为9,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H2O+CO2===2HCO(2021·江苏,11C)(  )
⑤溴与冷的NaOH溶液反应:Br2+OH-===Br-+BrO-+H+(2022·浙江6月选考,13D)(  )
(3)从是否符合“三守恒”的视角
①利用覆铜板制作印刷电路板:2Fe3++Cu===2Fe2++Cu2+(2023·北京,6C)(  )
②用铝粉和NaOH溶液反应制取少量H2:Al+2OH-===AlO+H2↑(2019·江苏,7B)(  )
③NaOH溶液与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I2+2OH-===I-+IO+H2O(2021·江苏,9A)(  )
④酸性硫酸亚铁溶液在空气中被氧化:4Fe2++O2+4H+===4Fe3++2H2O(2017·浙江11月选考,12C)(  )
⑤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制氯气的反应:MnO+4Cl-+8H+===Mn2++2Cl2↑+4H2O(2018·浙江4月选考,13B)(  )
⑥钠与水反应:Na+2H2O===Na++2OH-+H2↑(2017·江苏,6A)(  )
(4)从是否符合指定用量关系的视角
①氢氧化钠溶液与过量的碳酸氢钙溶液反应:OH-+Ca2++HCO===CaCO3↓+H2O(2018·浙江4月选考,13D)(  )
②0.1 mol·L-1 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AlO+CO2+2H2O===Al(OH)3↓+HCO(2020·江苏,7C)(  )
③0.1 mol·L-1 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浓氨水:Ag++NH3+H2O===AgOH↓+NH(2020·江苏,7D)(  )
④NaHCO3溶液与少量的Ba(OH)2溶液混合:HCO+Ba2++OH-===BaCO3↓+H2O(2022·湖南,11D)(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