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中化学一轮复习:第二章 第6讲 物质的量浓度(课件 学案 练习)(共7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高中化学一轮复习:第二章 第6讲 物质的量浓度(课件 学案 练习)(共72张PPT)

资源简介

(共72张PPT)
第6讲
物质的量浓度
1.了解物质的量浓度及其相关物理量的含义和应用,体会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的重要作用。
2.了解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表示方法,理解溶解度、质量分数等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3.掌握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并能进行误差分析。








考点一  物质的量浓度
考点二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练真题  明考向
课时精练
物质的量浓度
>
<
考点一
1.溶液组成的两种表示方法
内容 物质的量浓度 溶质质量分数
含义 表示 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符号为__ 用 质量与 质量的比值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一般用 表示
表达式 cB=___ w(B)=________×100%
单位 ________ 无
相互转化 c=________(ρ的单位为g·cm-3)
单位体积的溶液
cB
溶质
溶液
百分数
mol·L-1
2.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两要素
(1)正确判断溶质
①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新物质:Na、Na2O、Na2O2 ;CO2、SO2、SO3
、 、 。
②特殊物质:NH3 (溶质按NH3进行计算)。
③含结晶水的物质:CuSO4·5H2O、Na2CO3·10H2O 、 。
(2)确定溶液体积:溶液体积不是溶剂体积,也不是溶剂体积与溶质体积的简单
加和,可以根据V= 求算。
NaOH
H2CO3
H2SO3
H2SO4
NH3·H2O
CuSO4
Na2CO3
3.溶液的稀释与混合
(1)溶液的稀释
①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m浓w浓=m稀w稀,溶液的质量m稀=m浓+m水;
②溶质的物质的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c稀V稀=c浓V浓,但溶液的体积V稀≠V浓
+V水。
(2)溶液(溶质相同)的混合
①物质的量浓度不同(分别为c1、c2)的两溶液:混合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即c1V1+c2V2=c混V混。
②质量分数不同(分别为a%、b%)的两溶液
1.在100 mL的烧杯中,加入10 g食盐,然后注入90 mL的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
2.10.6 g Na2CO3与28.6 g Na2CO3·10H2O分别投入1 L水中完全溶解所得溶液浓度均为
0.1 mol·L-1 (  )
3.将62 g Na2O溶于水中,配成1 L溶液,所得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
4.将40 g SO3溶于60 g水中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
5.将标准状况下44.8 L HCl溶于100 m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1.384 g·mL-1,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5 mol·L-1(  )
×
×
×

×
6.25 ℃,pH=1的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  )
7.同浓度的三种溶液:Na2SO4、MgSO4、Al2(SO4)3,其体积比为3∶2∶1,则 浓度之比为3∶2∶3(  )
×
×
一、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计算
1.标准状况下,V L氨气溶解在1 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 g·mL-1),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mL-1,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气体溶于水,计算物质的量浓度的一般思路
2.已知某饱和NaCl溶液的体积为V mL,密度为ρ g·cm-3,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溶液中含NaCl的质量为m g。
(1)用m、V表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
(2)用w、ρ表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
(3)用c、ρ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 。
(4)用w表示该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 。

4.200 mL 0.3 mol·L-1 K2SO4溶液和100 mL 0.2 mol·L-1 Fe2(SO4)3溶液混合后不考虑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溶液中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0.4 mol·L-1
返回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
<
考点二
1.容量瓶的构造及使用
(1)构造及用途
刻度线
(2)查漏操作
2.配制过程及操作
质量百分比浓度、体积比浓度溶液的配制
(1)配制100 g 10%的NaCl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10.0 g NaCl固体,放入200 mL烧杯中,再用100 mL量筒量取90.0 mL的蒸馏水注入烧杯中,然后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
(2)用浓硫酸配制1∶4的稀硫酸50 mL:用50 mL的量筒量取40.0 mL的蒸馏水注入100 mL的烧杯中,再用10 mL的量筒量取10.0 mL浓硫酸,然后沿烧杯内壁缓缓注入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
1.配制0.100 0 mol·L-1氯化钠溶液时,两次用玻璃棒的作用相同(  )
2.配制950 mL 2 mol·L-1 Na2CO3溶液时,应选1 000 mL容量瓶,称取Na2CO3·10H2O 572.0 g(  )
3.把0.585 g NaCl固体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到刻度线处,配成0.1 mol·L-1的NaCl溶液(  )
4.用量筒量取20.0 mL 0.500 0 mol·L-1 H2SO4溶液于烧杯中,加80.0 mL水,配制成0.100 0 mol·L-1 H2SO4溶液(  )
5.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
×
×

×
×
一、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规范操作
1.配制480 mL 0.5 mol·L-1的NaOH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仪器:完成本实验所必需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 、 等。
(2)计算:需要NaOH固体的质量为 。
胶头滴管
500 mL容量瓶
10.0 g
m(NaOH)=0.5 mol·L-1×0.5 L×40 g·mol-1=10.0 g。
(3)称量:①称量过程中NaOH固体应放在小烧杯中并放在天平的 (填“左盘”或“右盘”)。
②某同学先用托盘天平称量一个小烧杯的质量,称量前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天平静止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的偏右位置,说明此时左边质量 (填“大于”或“小于”)右边质量。假定最终称得小烧杯的质量为 (填“32.6 g”或“32.61 g”),请在下图标尺上画出游码的位置(画“△”表示)。
标尺:
左盘
小于
32.6 g
用托盘天平称量时,物品放在左盘,托盘天平可精确到0.1 g。
(4)溶解、冷却。该步实验中需要使用玻璃棒,作用是 。
(5)转移、洗涤。在转移时应使用 引流,洗涤烧杯2~3次是为了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6)定容、摇匀。定容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搅拌,加速溶解
玻璃棒
全部转移至容量瓶中
保证溶质
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至距刻度线1~2 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误差分析的思维流程
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分析
思维建模
2.从溶质改变角度分析产生的误差(用“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填空)。
(1)配制450 mL 0.1 mol·L-1的NaOH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固体1.8 g: 。
(2)配制500 mL 0.1 mol·L-1的硫酸铜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胆矾8.0 g: 。
偏小
偏小
胆矾的摩尔质量为250 g·mol-1,所需质量为0.5 L×0.1 mol·L-1×250 g·mol-1=12.5 g。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需称量溶质4.4 g,称量时物码放置颠倒: 。
偏小
实际称量溶质的质量为4.0 g-0.4 g=3.6 g。
(4)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 。
(5)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取多余的液体至刻度线: 。
(6)未洗涤烧杯及玻璃棒: 。
偏大
偏小
偏小
3.从溶液改变角度分析产生的误差(用“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填空)。
(1)配制NaOH溶液时,将称量好的NaOH固体放入小烧杯中溶解,未经冷却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 。
偏大
NaOH溶于水放热,溶液的体积比室温时大,应恢复至室温后再移液、定容。
偏小
(2)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继续加水至刻度线: 。
溶液的总体积偏大。
偏小
(3)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
(4)定容摇匀后少量溶液外流: 。
(5)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 。
无影响
无影响
视线引起误差的分析方法
(1)仰视容量瓶刻度线[图(a)],导致溶液体积偏大,结果偏低。
(2)俯视容量瓶刻度线[图(b)],导致溶液体积偏小,结果偏高。
返回
练真题 明考向
1.(2023·全国甲卷,9)实验室将粗盐提纯并配制0.100 0 mol·L-1的NaCl溶液。下列仪器中,本实验必须用到的有
①天平 ②温度计 ③坩埚 ④分液漏斗 ⑤容量瓶 ⑥烧杯 ⑦滴定管 ⑧酒精灯
A.①②④⑥ B.①④⑤⑥
C.②③⑦⑧ D.①⑤⑥⑧

1
2
3
4
1
2
3
4
粗盐提纯涉及的操作及使用的仪器有溶解(⑥烧杯和玻璃棒)、除杂、过滤(漏斗、玻璃棒、⑥烧杯)、蒸发结晶(蒸发皿、⑧酒精灯、玻璃棒)。配制0.100 0 mol·L-1的NaCl溶液的操作步骤及使用的仪器是称量(①天平)→溶解(⑥烧杯和玻璃棒)→移液(⑥烧杯、玻璃棒、⑤容量瓶)→定容(胶头滴管),故本题选D。
2.[2022·全国乙卷,27(1)]由CuSO4·5H2O配制CuSO4溶液,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的是
(填仪器名称)。
1
2
3
4
分液漏斗、球形冷凝管
3.[2022·广东,17(2)]下列关于250 mL容量瓶的操作,正确的是 (填字母)。
1
2
3
4
振荡时应用瓶塞塞住容量瓶口,不可用手指压住容量瓶口,故A错误;
定容时,视线、溶液凹液面和刻度线应“三线相切”,不能仰视或俯视,且胶头滴管不能插入到容量瓶中,故B错误;
定容完成后,盖上瓶塞,左手食指抵住瓶塞,右手扶住容量瓶底部,将容量瓶反复上下颠倒,摇匀,故D错误。
C
4.[2022·海南,17(2)]现有浓H3PO4质量分数为85%,密度为1.7 g·mL-1。若实验需100 mL 1.7 mol·L-1的H3PO4溶液,则需浓H3PO4 mL(保留一位小数)。
1
2
3
4
11.5
返回
课时精练
1.实验中需用1.0 mol·L-1的CuSO4溶液950 mL,配制时选用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药品的质量分别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选项 A B C D
容量瓶规格 1 000 mL 950 mL 1 000 mL 500 mL
CuSO4质量 152.0 g 152.0 g 160.0 g 80.0 g

配制1 000 mL溶液时,需要溶质CuSO4的质量为1 L×1.0 mol·L-1×160 g·mol-1=160.0 g,C项正确。
2.下列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的是
A.将0.1 mol氨充分溶解在1 L水中
B.将10 g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与990 g水混合
C.将25.0 g胆矾溶于水配成1 L溶液
D.将10 mL 1 mol·L-1的盐酸与90 mL水充分混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将0.1 mol氨充分溶解在1 L水中,所得溶液的体积不是1 L,故不能得到0.1 mol·L-1的溶液,A错误;
将10 g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与990 g水混合,不知所配溶液的密度,无法求算其物质的量浓度,B错误;
25.0 g胆矾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将其溶于水配成1 L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C正确;
将10 mL 1 mol·L-1的盐酸与90 mL水充分混合,不同液体混合后的体积不等于两液体体积在数值上的简单加和,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取100 mL 0.3 mol·L-1和300 mL 0.25 mol·L-1的硫酸混合并稀释配成500 mL溶液,该混合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0.21 mol·L-1 B.0.42 mol·L-1
C.0.56 mol·L-1 D.0.26 mol·L-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用98%的浓H2SO4(密度为1.84 g·mL-1)配制100 mL1 mol·L-1的稀H2SO4,配制过程中可能用到下列仪器:①100 mL量筒;②10 mL量筒;③50 mL 烧杯;④托盘天平;⑤100 mL容量瓶;⑥胶头滴管;⑦玻璃棒。按使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⑥③⑦⑤⑥ B.④③⑤⑦⑥
C.①③⑦⑤⑥ D.②⑤⑦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配制500 mL 0.100 mol·L-1的NaCl溶液,部分实验操作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需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
250 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
胶头滴管等
B.上述实验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
①②④③
C.容量瓶需要用自来水、蒸馏水洗涤,干燥后才可用
D.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使配得的NaCl溶液浓度偏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配制500 mL 0.100 mol·L-1 NaCl溶
液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
烧杯、玻璃棒、500 mL容量瓶、
胶头滴管等,A错误;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
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为②①④③,B错误;
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不必干燥,C错误;
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则所加蒸馏水偏多,溶液的体积V偏大,溶液的浓度偏低,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将物质的量均为a mol的Na和Al一同投入m g足量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Na和Al一同投入m g足量水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
+H2↑、2Al+2NaOH+2H2O===2NaAlO2+3H2↑。由于Na、Al的物质的量均为a mol,结合化学方程式可知共生成2a mol H2,所得溶液中只有NaAlO2一种溶质,其物质的量为a mol。所得溶液的质量为m(Na)+m(Al)+m(H2O)-m(H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8.(2023·湖南益阳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L-1的FeCl3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0.3 mol
B.NA个HCl分子溶于水中配成1 L溶液,所得盐酸的浓度为1 mol·L-1
C.将10 mL 2 mol·L-1 H2SO4与100 mL水混合,得到0.2 mol·L-1 H2SO4溶液
D.将100 mL饱和NaCl溶液浓缩至80 mL,恢复到原温度,溶液的浓度升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未指出溶液体积,无法计算溶质物质的量,A项错误;
溶质HCl的物质的量为1 mol,溶液体积为1 L,则盐酸浓度为1 mol·L-1,B项正确;
混合后溶液总体积并不是混合前的10倍,所以所得H2SO4溶液浓度不是0.2 mol·L-1,C项错误;
温度不变物质溶解度不变,恢复到原温度,饱和溶液浓度不变,D项错误。
9.室温时,甲、乙两同学配制氯化钠溶液。甲同学配制10%的NaCl溶液100 g,乙同学配制1.0 mol·L-1的NaCl溶液100 mL(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同学所需溶质的质量相同
B.两同学所配溶液的质量相同
C.两同学所需实验仪器种类相同
D.甲同学所配的溶液浓度比乙同学的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配制100 g 10%的NaCl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100 g×10%=10 g,配制100 mL 1.0 mol·
L-1的NaCl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0.1 L×1.0 mol·L-1×58.5 g·mol-1=5.85 g,A错误;
氯化钠溶液的密度大于1 g·mL-1,100 mL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大于100 g,B错误;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所需仪器有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等;配制100 mL 1.0 mol·L-1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1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等,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0.4 ℃下,把摩尔质量为M g·mol-1的可溶性盐RCln A g溶解在V mL水中,恰好形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密度为ρ g·cm-3,下列关系式错误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1.(2023·天津模拟)现有V mL硫酸钠溶液,它的密度是ρ g·mL-1,其中钠离子的质量分数是a%,下列有关该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2.(2023·湖南邵阳模拟)实验室备有质量分数为63%、密度为1.40 g·cm-3的浓硝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4.0 mol·L-1
B.某同学用该浓硝酸配制稀硝酸,定容时俯视读数,会造成最终配制的稀硝酸浓度
偏高
C.50 mL该硝酸与足量的铜反应可得到标准状况下0.35 mol NO2
D.等体积的水与该硝酸混合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7.0 mol·L-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某同学用该浓硝酸配制稀硝酸,定容时俯视读数,溶液体积偏小,会造成最终配制的稀硝酸浓度偏高,B项正确;
Cu与浓HNO3发生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硝酸浓度降低到某一浓度后,开始生成NO,不再生成NO2,50 mL该浓硝酸中,硝酸的物质的量n=0.05 L×14 mol·L-1=0.7 mol,由4HNO3~2NO2可知,生成NO2的物质的量小于0.35 mol,C项错误;
等体积的水与该硝酸混合所得溶液的体积小于原硝酸体积的2倍,因此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7.0 mol·L-1,D项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3.Ⅰ.绿矾(FeSO4·7H2O)在化学合成中用作还原剂及催化剂。工业上常用废铁屑溶于一定浓度的硫酸溶液制备绿矾。
(1)98% 1.84 g·cm-3的浓硫酸在稀释过程中,密度下降,当稀释至50%时,密度为
1.4 g·cm-3,50%的硫酸物质的量浓度为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50%的硫酸与30%的硫酸等体积混合,混合酸的质量分数 (填“>”“<”或“=”)40%。
7.14 mol·L-1
>
假如50%的硫酸与30%的硫酸密度相同,则混合后硫酸的质量分数为40%,由于50%的硫酸的密度大于30%的硫酸的密度,所以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硫酸的质量偏大,硫酸的质量分数大于4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将111.2 g绿矾(FeSO4·7H2O,式量为278)在高温下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Fe2O3固体和SO2、SO3、水的混合气体,则生成Fe2O3的质量为 g;SO2为 mo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2
0.2
Ⅱ.实验室可用以下方法制备莫尔盐晶体[(NH4)2SO4·FeSO4·6H2O,式量为392]。
(3)将4.88 g铁屑(含Fe2O3)与25 mL 3 mol·L-1 H2SO4充分反应后,得到Fe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稀释溶液至100 mL,测得其pH=1。铁屑中Fe2O3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5.5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根据题意知,溶液中剩余酸的物质的量n(H2SO4)=0.1 mol·L-1× ×0.1 L=
0.005 mol,则参加反应的n(H2SO4)=0.025 L×3 mol·L-1-0.005 mol=0.07 mol;设铁的物质的量是m mol,氧化铁的物质的量是n mol,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Fe2O3+3H2SO4===3FeSO4+3H2O、Fe+H2SO4===FeSO4+H2↑,则根据固体的质量和硫酸的物质的量可知,56m+160n=4.88,m-n+3n=0.07,解得n=
0.02,m=0.03,所以铁屑中Fe2O3的质量分数是 ×100%≈
65.57%。
(4)向上述100 mL溶液中加入与该溶液中FeSO4等物质的量的(NH4)2SO4晶体,待晶体完全溶解后蒸发掉部分水,冷却至t ℃,析出莫尔盐晶体12.360 g,剩余溶液的质量为82.560 g。t ℃时,计算(NH4)2SO4·FeSO4·6H2O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原子守恒知,n(FeSO4)=n(Fe)+2n(Fe2O3)=(0.03+0.04) mol=0.07 mol,根据莫尔盐的化学式知,n[(NH4)2SO4·FeSO4·6H2O]=n(FeSO4)=0.07 mol,溶液中莫尔盐的质量为0.07 mol×392 g·mol-1-12.360 g=15.08 g,设莫尔盐的溶
解度为x,
22.35 g
14.人体血液里Ca2+的浓度一般采用mg·cm-3来表示。抽取一定体积的血样,加适量的草酸铵[(NH4)2C2O4]溶液,可析出草酸钙(CaC2O4)沉淀,将此草酸钙沉淀洗涤后溶于强酸可得草酸(H2C2O4),再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即可测定血液样品中Ca2+的浓度。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步骤测定血液样品中Ca2+的浓度。
Ⅰ.配制酸性KMnO4标准溶液:如图是配制50 mL
0.020 mol·L-1酸性KMnO4标准溶液的过程示意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请你观察图示并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操作有____(填序号)。
(2)其中确定50 mL溶液体积的容器是____________
(填名称)。

50 mL容量瓶
(3)在其他操作均正确的情况下,如果按照图示的操作配制溶液,配制溶液的浓度将
_____(填“偏大”或“偏小”)。
用图示的操作配制溶液,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使溶液体积偏大,配制的溶液浓度将偏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偏小
Ⅱ.测定血液样品中Ca2+的浓度:取血液样品20.00 mL,经过上述处理后得到草酸,再用0.020 mol·L-1酸性KMnO4溶液滴定,使草酸转化成CO2逸出,这时共消耗12.00 mL酸性KMnO4溶液。
(4)已知草酸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H2C2O4+ +6H+===2Mnx+
+10CO2↑+8H2O,则式中的x= 。
(5)滴定时,根据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即可确定反应达到终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当滴入最后半滴酸性KMnO4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紫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6)经过计算,血液样品中Ca2+的浓度为 mg·cm-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2
返回1.实验中需用1.0 mol·L-1的CuSO4溶液950 mL,配制时选用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药品的质量分别为(  )
选项 A B C D
容量瓶规格 1 000 mL 950 mL 1 000 mL 500 mL
CuSO4质量 152.0 g 152.0 g 160.0 g 80.0 g
2.下列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的是(  )
A.将0.1 mol氨充分溶解在1 L水中
B.将10 g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与990 g水混合
C.将25.0 g胆矾溶于水配成1 L溶液
D.将10 mL 1 mol·L-1的盐酸与90 mL水充分混合
3.取100 mL 0.3 mol·L-1和300 mL 0.25 mol·L-1的硫酸混合并稀释配成500 mL溶液,该混合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0.21 mol·L-1 B.0.42 mol·L-1
C.0.56 mol·L-1 D.0.26 mol·L-1
4.用98%的浓H2SO4(密度为1.84 g·mL-1)配制100 mL1 mol·L-1的稀H2SO4,配制过程中可能用到下列仪器:①100 mL量筒;②10 mL量筒;③50 mL烧杯;④托盘天平;⑤100 mL容量瓶;⑥胶头滴管;⑦玻璃棒。按使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②⑥③⑦⑤⑥ B.④③⑤⑦⑥
C.①③⑦⑤⑥ D.②⑤⑦⑥
5.配制500 mL 0.100 mol·L-1的NaCl溶液,部分实验操作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需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250 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
B.上述实验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①②④③
C.容量瓶需要用自来水、蒸馏水洗涤,干燥后才可用
D.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使配得的NaCl溶液浓度偏低
6.若20 g密度为d g·cm-3的硝酸钙溶液里含有1 g Ca2+,则N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mol·L-1 B. mol·L-1
C.2.5d mol·L-1 D.1.25d mol·L-1
7.将物质的量均为a mol的Na和Al一同投入m g足量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mol·L-1 B. mol·L-1
C. mol·L-1 D. mol·L-1
8.(2023·湖南益阳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 mol·L-1的FeCl3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0.3 mol
B.NA个HCl分子溶于水中配成1 L溶液,所得盐酸的浓度为1 mol·L-1
C.将10 mL 2 mol·L-1 H2SO4与100 mL水混合,得到0.2 mol·L-1 H2SO4溶液
D.将100 mL饱和NaCl溶液浓缩至80 mL,恢复到原温度,溶液的浓度升高
9.室温时,甲、乙两同学配制氯化钠溶液。甲同学配制10%的NaCl溶液100 g,乙同学配制1.0 mol·L-1的NaCl溶液100 mL(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同学所需溶质的质量相同
B.两同学所配溶液的质量相同
C.两同学所需实验仪器种类相同
D.甲同学所配的溶液浓度比乙同学的大
10.4 ℃下,把摩尔质量为M g·mol-1的可溶性盐RCln A g溶解在V mL水中,恰好形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密度为ρ g·cm-3,下列关系式错误的是 (  )
A.溶质的质量分数w=×100%
B.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mol·L-1
C.1 mL该溶液中n(Cl-)= mol(RCln在溶液中完全电离)
D.该温度下此盐的溶解度S=g
11.(2024·天津模拟)现有V mL硫酸钠溶液,它的密度是ρ g·mL-1,其中钠离子的质量分数是a%,下列有关该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B.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mol·L-1
C.溶质和溶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9a∶(1 000-142a)
D.硫酸根离子的质量分数是%
12.(2023·湖南邵阳模拟)实验室备有质量分数为63%、密度为1.40 g·cm-3的浓硝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4.0 mol·L-1
B.某同学用该浓硝酸配制稀硝酸,定容时俯视读数,会造成最终配制的稀硝酸浓度偏高
C.50 mL该硝酸与足量的铜反应可得到标准状况下0.35 mol NO2
D.等体积的水与该硝酸混合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7.0 mol·L-1
13.Ⅰ.绿矾(FeSO4·7H2O)在化学合成中用作还原剂及催化剂。工业上常用废铁屑溶于一定浓度的硫酸溶液制备绿矾。
(1)98% 1.84 g·cm-3的浓硫酸在稀释过程中,密度下降,当稀释至50%时,密度为1.4 g·cm-3,50%的硫酸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小数),50%的硫酸与30%的硫酸等体积混合,混合酸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或“=”)40%。
(2)将111.2 g绿矾(FeSO4·7H2O,式量为278)在高温下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Fe2O3固体和SO2、SO3、水的混合气体,则生成Fe2O3的质量为________g;SO2为________mol。
Ⅱ.实验室可用以下方法制备莫尔盐晶体[(NH4)2SO4·FeSO4·6H2O,式量为392]。
(3)将4.88 g铁屑(含Fe2O3)与25 mL 3 mol·L-1 H2SO4充分反应后,得到Fe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稀释溶液至100 mL,测得其pH=1。铁屑中Fe2O3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4)向上述100 mL溶液中加入与该溶液中FeSO4等物质的量的(NH4)2SO4晶体,待晶体完全溶解后蒸发掉部分水,冷却至t ℃,析出莫尔盐晶体12.360 g,剩余溶液的质量为82.560 g。t ℃时,计算(NH4)2SO4·FeSO4·6H2O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4.人体血液里Ca2+的浓度一般采用mg·cm-3来表示。抽取一定体积的血样,加适量的草酸铵[(NH4)2C2O4]溶液,可析出草酸钙(CaC2O4)沉淀,将此草酸钙沉淀洗涤后溶于强酸可得草酸(H2C2O4),再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即可测定血液样品中Ca2+的浓度。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步骤测定血液样品中Ca2+的浓度。
Ⅰ.配制酸性KMnO4标准溶液:如图是配制50 mL 0.020 mol·L-1酸性KMnO4标准溶液的过程示意图。
(1)请你观察图示并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操作有________(填序号)。
(2)其中确定50 mL溶液体积的容器是______________(填名称)。
(3)在其他操作均正确的情况下,如果按照图示的操作配制溶液,配制溶液的浓度将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Ⅱ.测定血液样品中Ca2+的浓度:取血液样品20.00 mL,经过上述处理后得到草酸,再用0.020 mol·
L-1酸性KMnO4溶液滴定,使草酸转化成CO2逸出,这时共消耗12.00 mL酸性KMnO4溶液。
(4)已知草酸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H2C2O4+2MnO+6H+===2Mnx++10CO2↑+8H2O,则式中的x=________。
(5)滴定时,根据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可确定反应达到终点。
(6)经过计算,血液样品中Ca2+的浓度为______mg·cm-3。
1.C 2.C 3.B 
4.A [98%的浓H2SO4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mol·L-1=18.4 mol·L-1,配制1 mol·L-1的稀H2SO4 100 mL需要浓硫酸的体积V=≈0.005 4 L,即5.4 mL。]
5.D [配制500 mL 0.100 mol·L-1 NaCl溶液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5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等,A错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为②①④③,B错误;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不必干燥,C错误;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则所加蒸馏水偏多,溶液的体积V偏大,溶液的浓度偏低,D正确。]
6.C 7.A 8.B 9.D 
10.C [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w=×100%,m溶质=A g,V mL水的质量为V g,m溶液=(A+V) g,w=×100%,故A正确;根据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n= mol,V′= L,代入可得c= mol·L-1,故B正确;1 mL 该溶液中n(Cl-)= mol·L-1×1 mL×10-3 L·mL-1×n= mol,故C错误;该温度下此盐的溶解度S= g,故D正确。 ]
11.C [根据题意可知,钠离子的质量是ρVa% g,物质的量是 mol,所以硫酸钠的物质的量是 mol,质量是 mol×142 g·mol-1 g,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正确;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 mol·L-1,B正确;溶质和溶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mol∶=9a∶(2 300-71a),C错误;硫酸根离子的质量分数是=%,D正确。]
12.C [根据c=,可知该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 mol·L-1=14.0 mol·L-1,A项正确;某同学用该浓硝酸配制稀硝酸,定容时俯视读数,溶液体积偏小,会造成最终配制的稀硝酸浓度偏高,B项正确;Cu与浓HNO3发生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硝酸浓度降低到某一浓度后,开始生成NO,不再生成NO2,50 mL该浓硝酸中,硝酸的物质的量n=0.05 L×14 mol·L-1=0.7 mol,由4HNO3~2NO2可知,生成NO2的物质的量小于0.35 mol,C项错误;等体积的水与该硝酸混合所得溶液的体积小于原硝酸体积的2倍,因此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7.0 mol·L-1,D项正确。]
13.(1)7.14 mol·L-1 > (2)32 0.2 (3)65.57% (4)22.35 g
14.(1)⑤ (2)50 mL容量瓶 (3)偏小 (4)2 (5)当滴入最后半滴酸性KMnO4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紫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6)1.2
解析 (3)用图示的操作配制溶液,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使溶液体积偏大,配制的溶液浓度将偏小。(6)20.00 mL血液样品经过处理后得到草酸,草酸消耗的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020 mol·L-1×0.012 L=2.4×10-4 mol,根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H2C2O4+2MnO+6H+===2Mn2++10CO2↑+8H2O及草酸钙的化学式CaC2O4可知,n(Ca2+)=n(H2C2O4)=×2.4×10-4 mol=6×10-4 mol,Ca2+的质量为40 g·mol-1×6×10-4 mol=0.024 g,其浓度为=1.2 mg·cm-3。第6讲 物质的量浓度
[复习目标] 1.了解物质的量浓度及其相关物理量的含义和应用,体会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的重要作用。2.了解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表示方法,理解溶解度、质量分数等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3.掌握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并能进行误差分析。
考点一 物质的量浓度
1.溶液组成的两种表示方法
内容 物质的量浓度 溶质质量分数
含义 表示单位体积的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符号为cB 用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表达式 cB= w(B)=×100%
单位 mol·L-1 无
相互转化 c=(ρ的单位为g·cm-3)
2.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两要素
(1)正确判断溶质
①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新物质:Na、Na2O、Na2O2NaOH;CO2、SO2、SO3H2CO3、H2SO3、H2SO4。
②特殊物质:NH3NH3·H2O(溶质按NH3进行计算)。
③含结晶水的物质:CuSO4·5H2O、Na2CO3·10H2OCuSO4、Na2CO3。
(2)确定溶液体积:溶液体积不是溶剂体积,也不是溶剂体积与溶质体积的简单加和,可以根据V=求算。
3.溶液的稀释与混合
(1)溶液的稀释
①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m浓w浓=m稀w稀,溶液的质量m稀=m浓+m水;
②溶质的物质的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c稀V稀=c浓V浓,但溶液的体积V稀≠V浓+V水。
(2)溶液(溶质相同)的混合
①物质的量浓度不同(分别为c1、c2)的两溶液:混合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即c1V1+c2V2=c混V混。
②质量分数不同(分别为a%、b%)的两溶液
a.等体积混合
当溶液密度大于1 g·cm-3时,必然是溶液浓度越大,密度越大,等体积混合后,质量分数w>(a%+b%);当溶液密度小于1 g·cm-3时,等体积混合后,质量分数w<(a%+b%)。
b.等质量混合
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a%+b%)。
1.在100 mL的烧杯中,加入10 g食盐,然后注入90 mL的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
2.10.6 g Na2CO3与28.6 g Na2CO3·10H2O分别投入1 L水中完全溶解所得溶液浓度均为0.1 mol·L-1 (  )
3.将62 g Na2O溶于水中,配成1 L溶液,所得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
4.将40 g SO3溶于60 g水中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
5.将标准状况下44.8 L HCl溶于100 m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1.384 g·mL-1,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5 mol·L-1(  )
6.25 ℃,pH=1的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  )
7.同浓度的三种溶液:Na2SO4、MgSO4、Al2(SO4)3,其体积比为3∶2∶1,则SO浓度之比为3∶2∶3(  )
答案 1.√ 2.× 3.× 4.× 5.× 6.× 7.×
一、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计算
1.标准状况下,V L氨气溶解在1 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 g·mL-1),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mL-1,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ρ= B.w=
C.w= D.c=
答案 A
解析 由c==,可得w=,B项正确;氨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C项正确;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D项正确。
气体溶于水,计算物质的量浓度的一般思路
2.已知某饱和NaCl溶液的体积为V mL,密度为ρ g·cm-3,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溶液中含NaCl的质量为m g。
(1)用m、V表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
(2)用w、ρ表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
(3)用c、ρ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 。
(4)用w表示该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 。
答案 (1) mol·L-1 (2) mol·L-1 (3)×100% (4) g
解析 (1)c= mol·L-1= mol·L-1。
(2)c== mol·L-1。
(3)w=×100%=×100%。
(4)=,S= g。
二、溶液的稀释与混合
3.V mL Al2(SO4)3溶液中含有Al3+m g,取 mL该溶液用水稀释至4V mL,则SO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mol·L-1 B. mol·L-1
C. mol·L-1 D. mol·L-1
答案 A
解析  mL溶液中Al3+的物质的量为= mol,稀释后溶液中Al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Al3+)== mol·L-1,c(SO)=c(Al3+)=× mol·L-1= mol·L-1。
4.200 mL 0.3 mol·L-1 K2SO4溶液和100 mL 0.2 mol·L-1 Fe2(SO4)3溶液混合后不考虑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溶液中S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答案 0.4 mol·L-1
解析 200 mL 0.3 mol·L-1 K2SO4溶液中SO的物质的量为0.2 L×0.3 mol·L-1=0.06 mol,100 mL 0.2 mol·L-1 Fe2(SO4)3溶液中SO的物质的量为3×0.1 L×0.2 mol·L-1=0.06 mol,故混合液中SO的物质的量为0.06 mol+0.06 mol=0.12 mol,由于混合后不考虑体积的变化,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0.3 L,混合液中S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 mol·L-1。
考点二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容量瓶的构造及使用
(1)构造及用途
(2)查漏操作
2.配制过程及操作
质量百分比浓度、体积比浓度溶液的配制
(1)配制100 g 10%的NaCl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10.0 g NaCl固体,放入200 mL烧杯中,再用100 mL量筒量取90.0 mL的蒸馏水注入烧杯中,然后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
(2)用浓硫酸配制1∶4的稀硫酸50 mL:用50 mL的量筒量取40.0 mL的蒸馏水注入100 mL的烧杯中,再用10 mL的量筒量取10.0 mL浓硫酸,然后沿烧杯内壁缓缓注入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
1.配制0.100 0 mol·L-1氯化钠溶液时,两次用玻璃棒的作用相同(  )
2.配制950 mL 2 mol·L-1 Na2CO3溶液时,应选1 000 mL容量瓶,称取Na2CO3·10H2O 572.0 g(  )
3.把0.585 g NaCl固体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到刻度线处,配成0.1 mol·L-1的NaCl溶液(  )
4.用量筒量取20.0 mL 0.500 0 mol·L-1 H2SO4溶液于烧杯中,加80.0 mL水,配制成0.100 0 mol·L-1 H2SO4溶液(  )
5.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
答案 1.× 2.√ 3.× 4.× 5.×
一、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规范操作
1.配制480 mL 0.5 mol·L-1的NaOH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仪器:完成本实验所必需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 、 等。
(2)计算:需要NaOH固体的质量为 。
(3)称量:①称量过程中NaOH固体应放在小烧杯中并放在天平的 (填“左盘”或“右盘”)。
②某同学先用托盘天平称量一个小烧杯的质量,称量前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天平静止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的偏右位置,说明此时左边质量 (填“大于”或“小于”)右边质量。假定最终称得小烧杯的质量为 (填“32.6 g”或“32.61 g”),请在下图标尺上画出游码的位置(画“△”表示)。
标尺:
(4)溶解、冷却。该步实验中需要使用玻璃棒,作用是 。
(5)转移、洗涤。在转移时应使用 引流,洗涤烧杯2~3次是为了 。
(6)定容、摇匀。定容的操作是

答案 (1)胶头滴管 500 mL容量瓶 (2)10.0 g
(3)①左盘 ②小于 32.6 g
(4)搅拌,加速溶解
(5)玻璃棒 保证溶质全部转移至容量瓶中
(6)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至距刻度线1~2 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解析 (2)m(NaOH)=0.5 mol·L-1×0.5 L×40 g·mol-1=10.0 g。(3)用托盘天平称量时,物品放在左盘,托盘天平可精确到0.1 g。
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分析
误差分析的思维流程
2.从溶质改变角度分析产生的误差(用“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填空)。
(1)配制450 mL 0.1 mol·L-1的NaOH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固体1.8 g: 。
(2)配制500 mL 0.1 mol·L-1的硫酸铜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胆矾8.0 g: 。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需称量溶质4.4 g,称量时物码放置颠倒: 。
(4)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 。
(5)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取多余的液体至刻度线: 。
(6)未洗涤烧杯及玻璃棒: 。
答案 (1)偏小 (2)偏小 (3)偏小 (4)偏大 (5)偏小 (6)偏小
解析 (2)胆矾的摩尔质量为250 g·mol-1,所需质量为0.5 L×0.1 mol·L-1×250 g·mol-1=12.5 g。(3)实际称量溶质的质量为4.0 g-0.4 g=3.6 g。
3.从溶液改变角度分析产生的误差(用“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填空)。
(1)配制NaOH溶液时,将称量好的NaOH固体放入小烧杯中溶解,未经冷却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 。
(2)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继续加水至刻度线: 。
(3)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
(4)定容摇匀后少量溶液外流: 。
(5)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 。
答案 (1)偏大 (2)偏小 (3)偏小 (4)无影响 (5)无影响
解析 (1)NaOH溶于水放热,溶液的体积比室温时大,应恢复至室温后再移液、定容。(2)溶液的总体积偏大。
视线引起误差的分析方法
(1)仰视容量瓶刻度线[图(a)],导致溶液体积偏大,结果偏低。
(2)俯视容量瓶刻度线[图(b)],导致溶液体积偏小,结果偏高。
1.(2023·全国甲卷,9)实验室将粗盐提纯并配制0.100 0 mol·L-1的NaCl溶液。下列仪器中,本实验必须用到的有(  )
①天平 ②温度计 ③坩埚 ④分液漏斗 ⑤容量瓶 ⑥烧杯 ⑦滴定管 ⑧酒精灯
A.①②④⑥ B.①④⑤⑥
C.②③⑦⑧ D.①⑤⑥⑧
答案 D
解析 粗盐提纯涉及的操作及使用的仪器有溶解(⑥烧杯和玻璃棒)、除杂、过滤(漏斗、玻璃棒、⑥烧杯)、蒸发结晶(蒸发皿、⑧酒精灯、玻璃棒)。配制0.100 0 mol·L-1的NaCl溶液的操作步骤及使用的仪器是称量(①天平)→溶解(⑥烧杯和玻璃棒)→移液(⑥烧杯、玻璃棒、⑤容量瓶)→定容(胶头滴管),故本题选D。
2.[2022·全国乙卷,27(1)]由CuSO4·5H2O配制CuSO4溶液,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的是 (填仪器名称)。
答案 分液漏斗、球形冷凝管
3.[2022·广东,17(2)]下列关于250 mL容量瓶的操作,正确的是 (填字母)。
答案 C
解析 振荡时应用瓶塞塞住容量瓶口,不可用手指压住容量瓶口,故A错误;定容时,视线、溶液凹液面和刻度线应“三线相切”,不能仰视或俯视,且胶头滴管不能插入到容量瓶中,故B错误;定容完成后,盖上瓶塞,左手食指抵住瓶塞,右手扶住容量瓶底部,将容量瓶反复上下颠倒,摇匀,故D错误。
4.[2022·海南,17(2)]现有浓H3PO4质量分数为85%,密度为1.7 g·mL-1。若实验需100 mL 1.7 mol·L-1的H3PO4溶液,则需浓H3PO4 mL(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 11.5
解析 设需浓H3PO4的体积为V mL,则=0.1 L×1.7 mol·L-1,V≈11.5。
课时精练
1.实验中需用1.0 mol·L-1的CuSO4溶液950 mL,配制时选用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药品的质量分别为(  )
选项 A B C D
容量瓶规格 1 000 mL 950 mL 1 000 mL 500 mL
CuSO4质量 152.0 g 152.0 g 160.0 g 80.0 g
答案 C
解析 配制1 000 mL溶液时,需要溶质CuSO4的质量为1 L×1.0 mol·L-1×160 g·mol-1=160.0 g,C项正确。
2.下列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的是(  )
A.将0.1 mol氨充分溶解在1 L水中
B.将10 g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与990 g水混合
C.将25.0 g胆矾溶于水配成1 L溶液
D.将10 mL 1 mol·L-1的盐酸与90 mL水充分混合
答案 C
解析 将0.1 mol氨充分溶解在1 L水中,所得溶液的体积不是1 L,故不能得到0.1 mol·L-1的溶液,A错误;将10 g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与990 g水混合,不知所配溶液的密度,无法求算其物质的量浓度,B错误;25.0 g胆矾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将其溶于水配成1 L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C正确;将10 mL 1 mol·L-1的盐酸与90 mL水充分混合,不同液体混合后的体积不等于两液体体积在数值上的简单加和,D错误。
3.取100 mL 0.3 mol·L-1和300 mL 0.25 mol·L-1的硫酸混合并稀释配成500 mL溶液,该混合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0.21 mol·L-1 B.0.42 mol·L-1
C.0.56 mol·L-1 D.0.26 mol·L-1
答案 B
解析 该混合溶液中n(H+)=(0.1 L×0.3 mol·L-1+0.3 L×0.25 mol·L-1)×2=0.21 mol,所以c(H+)==0.42 mol·L-1。
4.用98%的浓H2SO4(密度为1.84 g·mL-1)配制100 mL1 mol·L-1的稀H2SO4,配制过程中可能用到下列仪器:①100 mL量筒;②10 mL量筒;③50 mL 烧杯;④托盘天平;⑤100 mL容量瓶;⑥胶头滴管;⑦玻璃棒。按使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②⑥③⑦⑤⑥ B.④③⑤⑦⑥
C.①③⑦⑤⑥ D.②⑤⑦⑥
答案 A
解析 98%的浓H2SO4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mol·L-1=18.4 mol·L-1,配制1 mol·L-1的稀H2SO4 100 mL需要浓硫酸的体积V=≈0.005 4 L,即5.4 mL。
5.配制500 mL 0.100 mol·L-1的NaCl溶液,部分实验操作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需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250 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
B.上述实验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①②④③
C.容量瓶需要用自来水、蒸馏水洗涤,干燥后才可用
D.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使配得的NaCl溶液浓度偏低
答案 D
解析 配制500 mL 0.100 mol·L-1 NaCl溶液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5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等,A错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为②①④③,B错误;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不必干燥,C错误;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则所加蒸馏水偏多,溶液的体积V偏大,溶液的浓度偏低,D正确。
6.若20 g密度为d g·cm-3的硝酸钙溶液里含有1 g Ca2+,则N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mol·L-1 B. mol·L-1
C.2.5d mol·L-1 D.1.25d mol·L-1
答案 C
解析 1 g钙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25 mol,该溶液中n=2n=0.025 mol×2=0.05 mol,20 g该硝酸钙溶液的体积V=×10-3 L·mL-1= L,所以该溶液中c==2.5d mol·L-1,故选C。
7.将物质的量均为a mol的Na和Al一同投入m g足量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mol·L-1 B. mol·L-1
C. mol·L-1 D. mol·L-1
答案 A
解析 Na和Al一同投入m g足量水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2Al+2NaOH+2H2O===2NaAlO2+3H2↑。由于Na、Al的物质的量均为a mol,结合化学方程式可知共生成2a mol H2,所得溶液中只有NaAlO2一种溶质,其物质的量为a mol。所得溶液的质量为m(Na)+m(Al)+m(H2O)-m(H2)=(46a+m) g,所得溶液的体积为 L,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8.(2023·湖南益阳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 mol·L-1的FeCl3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0.3 mol
B.NA个HCl分子溶于水中配成1 L溶液,所得盐酸的浓度为1 mol·L-1
C.将10 mL 2 mol·L-1 H2SO4与100 mL水混合,得到0.2 mol·L-1 H2SO4溶液
D.将100 mL饱和NaCl溶液浓缩至80 mL,恢复到原温度,溶液的浓度升高
答案 B
解析 未指出溶液体积,无法计算溶质物质的量,A项错误;溶质HCl的物质的量为1 mol,溶液体积为1 L,则盐酸浓度为1 mol·L-1,B项正确;混合后溶液总体积并不是混合前的10倍,所以所得H2SO4溶液浓度不是0.2 mol·L-1,C项错误;温度不变物质溶解度不变,恢复到原温度,饱和溶液浓度不变,D项错误。
9.室温时,甲、乙两同学配制氯化钠溶液。甲同学配制10%的NaCl溶液100 g,乙同学配制1.0 mol·L-1的NaCl溶液100 mL(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同学所需溶质的质量相同
B.两同学所配溶液的质量相同
C.两同学所需实验仪器种类相同
D.甲同学所配的溶液浓度比乙同学的大
答案 D
解析 配制100 g 10%的NaCl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100 g×10%=10 g,配制100 mL 1.0 mol·L-1的NaCl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0.1 L×1.0 mol·L-1×58.5 g·mol-1=5.85 g,A错误;氯化钠溶液的密度大于1 g·mL-1,100 mL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大于100 g,B错误;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所需仪器有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等;配制100 mL 1.0 mol·L-1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1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等,C错误;配制10%的NaCl溶液100 g,其密度大于1 g·mL-1,所以100 g溶液的体积小于100 mL,10%的NaCl溶液中氯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17 mol,其物质的量浓度大于1.7 mol·L-1,D正确。
10.4 ℃下,把摩尔质量为M g·mol-1的可溶性盐RCln A g溶解在V mL水中,恰好形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密度为ρ g·cm-3,下列关系式错误的是 (  )
A.溶质的质量分数w=×100%
B.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mol·L-1
C.1 mL该溶液中n(Cl-)= mol(RCln在溶液中完全电离)
D.该温度下此盐的溶解度S=g
答案 C
解析 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w=×100%,m溶质=A g,V mL水的质量为V g,m溶液=(A+V) g,w=×100%,故A正确;根据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n= mol,V′= L,代入可得c= mol·L-1,故B正确;1 mL 该溶液中n(Cl-)= mol·L-1×1 mL×10-3 L·mL-1×n= mol,故C错误;该温度下此盐的溶解度S= g,故D正确。
11.(2023·天津模拟)现有V mL硫酸钠溶液,它的密度是ρ g·mL-1,其中钠离子的质量分数是a%,下列有关该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B.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mol·L-1
C.溶质和溶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9a∶(1 000-142a)
D.硫酸根离子的质量分数是%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钠离子的质量是ρVa% g,物质的量是 mol,所以硫酸钠的物质的量是 mol,质量是 mol×142 g·mol-1 g,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正确;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 mol·L-1,B正确;溶质和溶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mol∶=9a∶(2 300-71a),C错误;硫酸根离子的质量分数是=%,D正确。
12.(2023·湖南邵阳模拟)实验室备有质量分数为63%、密度为1.40 g·cm-3的浓硝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4.0 mol·L-1
B.某同学用该浓硝酸配制稀硝酸,定容时俯视读数,会造成最终配制的稀硝酸浓度偏高
C.50 mL该硝酸与足量的铜反应可得到标准状况下0.35 mol NO2
D.等体积的水与该硝酸混合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7.0 mol·L-1
答案 C
解析 根据c=,可知该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 mol·L-1=14.0 mol·L-1,A项正确;某同学用该浓硝酸配制稀硝酸,定容时俯视读数,溶液体积偏小,会造成最终配制的稀硝酸浓度偏高,B项正确;Cu与浓HNO3发生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硝酸浓度降低到某一浓度后,开始生成NO,不再生成NO2,50 mL该浓硝酸中,硝酸的物质的量n=0.05 L×14 mol·L-1=0.7 mol,由4HNO3~2NO2可知,生成NO2的物质的量小于0.35 mol,C项错误;等体积的水与该硝酸混合所得溶液的体积小于原硝酸体积的2倍,因此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7.0 mol·L-1,D项正确。
13.Ⅰ.绿矾(FeSO4·7H2O)在化学合成中用作还原剂及催化剂。工业上常用废铁屑溶于一定浓度的硫酸溶液制备绿矾。
(1)98% 1.84 g·cm-3的浓硫酸在稀释过程中,密度下降,当稀释至50%时,密度为1.4 g·cm-3,50%的硫酸物质的量浓度为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50%的硫酸与30%的硫酸等体积混合,混合酸的质量分数 (填“>”“<”或“=”)40%。
(2)将111.2 g绿矾(FeSO4·7H2O,式量为278)在高温下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Fe2O3固体和SO2、SO3、水的混合气体,则生成Fe2O3的质量为 g;
SO2为 mol。
Ⅱ.实验室可用以下方法制备莫尔盐晶体[(NH4)2SO4·FeSO4·6H2O,式量为392]。
(3)将4.88 g铁屑(含Fe2O3)与25 mL 3 mol·L-1 H2SO4充分反应后,得到Fe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稀释溶液至100 mL,测得其pH=1。铁屑中Fe2O3的质量分数是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4)向上述100 mL溶液中加入与该溶液中FeSO4等物质的量的(NH4)2SO4晶体,待晶体完全溶解后蒸发掉部分水,冷却至t ℃,析出莫尔盐晶体12.360 g,剩余溶液的质量为82.560 g。t ℃时,计算(NH4)2SO4·FeSO4·6H2O的溶解度为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 (1)7.14 mol·L-1 > (2)32 0.2
(3)65.57% (4)22.35 g
解析 (1)密度为1.4 g·cm-3、质量分数为50%的硫酸物质的量浓度c== mol·L-1≈7.14 mol·L-1;假如50%的硫酸与30%的硫酸密度相同,则混合后硫酸的质量分数为40%,由于50%的硫酸的密度大于30%的硫酸的密度,所以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硫酸的质量偏大,硫酸的质量分数大于40%。(2)n(FeSO4·7H2O)==0.4 mol,由2FeSO4·7H2OFe2O3+SO2↑+SO3↑+14H2O↑可知,生成Fe2O3的质量为0.4 mol××160 g·mol-1=32 g,SO2的物质的量为0.4 mol×=0.2 mol。(3)根据题意知,溶液中剩余酸的物质的量n(H2SO4)=0.1 mol·L-1××0.1 L=0.005 mol,则参加反应的n(H2SO4)=0.025 L×3 mol·L-1-0.005 mol=0.07 mol;设铁的物质的量是m mol,氧化铁的物质的量是n mol,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Fe2O3+3H2SO4===3FeSO4+3H2O、Fe+H2SO4===FeSO4+H2↑,则根据固体的质量和硫酸的物质的量可知,56m+160n=4.88,m-n+3n=0.07,解得n=0.02,m=0.03,所以铁屑中Fe2O3的质量分数是×100%≈65.57%。(4)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原子守恒知,n(FeSO4)=n(Fe)+2n(Fe2O3)=(0.03+0.04) mol=0.07 mol,根据莫尔盐的化学式知,n[(NH4)2SO4·FeSO4·6H2O]=n(FeSO4)=0.07 mol,溶液中莫尔盐的质量为0.07 mol×392 g·mol-1-12.360 g=15.08 g,设莫尔盐的溶解度为x,则=,解得x≈22.35 g。
14.人体血液里Ca2+的浓度一般采用mg·cm-3来表示。抽取一定体积的血样,加适量的草酸铵[(NH4)2C2O4]溶液,可析出草酸钙(CaC2O4)沉淀,将此草酸钙沉淀洗涤后溶于强酸可得草酸(H2C2O4),再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即可测定血液样品中Ca2+的浓度。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步骤测定血液样品中Ca2+的浓度。
Ⅰ.配制酸性KMnO4标准溶液:如图是配制50 mL 0.020 mol·L-1酸性KMnO4标准溶液的过程示意图。
(1)请你观察图示并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操作有 (填序号)。
(2)其中确定50 mL溶液体积的容器是 (填名称)。
(3)在其他操作均正确的情况下,如果按照图示的操作配制溶液,配制溶液的浓度将 (填“偏大”或“偏小”)。
Ⅱ.测定血液样品中Ca2+的浓度:取血液样品20.00 mL,经过上述处理后得到草酸,再用0.020 mol·L-1酸性KMnO4溶液滴定,使草酸转化成CO2逸出,这时共消耗12.00 mL酸性KMnO4溶液。
(4)已知草酸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H2C2O4+2MnO+6H+===2Mnx++10CO2↑+8H2O,则式中的x= 。
(5)滴定时,根据现象:

即可确定反应达到终点。
(6)经过计算,血液样品中Ca2+的浓度为 mg·cm-3。
答案 (1)⑤ (2)50 mL容量瓶 (3)偏小
(4)2 (5)当滴入最后半滴酸性KMnO4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紫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6)1.2
解析 (3)用图示的操作配制溶液,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使溶液体积偏大,配制的溶液浓度将偏小。(6)20.00 mL血液样品经过处理后得到草酸,草酸消耗的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020 mol·L-1×0.012 L=2.4×10-4 mol,根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H2C2O4+2MnO+6H+===2Mn2++10CO2↑+8H2O及草酸钙的化学式CaC2O4可知,n(Ca2+)=n(H2C2O4)=×2.4×10-4 mol=6×10-4 mol,Ca2+的质量为40 g·mol-1×6×10-4 mol=0.024 g,其浓度为=1.2 mg·cm-3。第6讲 物质的量浓度
[复习目标] 1.了解物质的量浓度及其相关物理量的含义和应用,体会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的重要作用。2.了解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表示方法,理解溶解度、质量分数等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3.掌握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并能进行误差分析。
考点一 物质的量浓度
1.溶液组成的两种表示方法
内容 物质的量浓度 溶质质量分数
含义 表示________________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符号为______ 用______质量与______质量的比值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一般用________表示
表达式 cB=______ w(B)=________×100%
单位 无
相互
转化 c=____________(ρ的单位为g·cm-3)
2.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两要素
(1)正确判断溶质
①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新物质:Na、Na2O、Na2O2________;CO2、SO2、S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特殊物质:NH3________(溶质按NH3进行计算)。
③含结晶水的物质:CuSO4·5H2O、Na2CO3·10H2O________、________。
(2)确定溶液体积:溶液体积不是溶剂体积,也不是溶剂体积与溶质体积的简单加和,可以根据V=求算。
3.溶液的稀释与混合
(1)溶液的稀释
①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m浓w浓=m稀w稀,溶液的质量m稀=m浓+m水;
②溶质的物质的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c稀V稀=c浓V浓,但溶液的体积V稀≠V浓+V水。
(2)溶液(溶质相同)的混合
①物质的量浓度不同(分别为c1、c2)的两溶液:混合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即c1V1+c2V2=c混V混。
②质量分数不同(分别为a%、b%)的两溶液
a.等体积混合
当溶液密度大于1 g·cm-3时,必然是溶液浓度越大,密度越大,等体积混合后,质量分数w>(a%+b%);当溶液密度小于1 g·cm-3时,等体积混合后,质量分数w<(a%+b%)。
b.等质量混合
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a%+b%)。
1.在100 mL的烧杯中,加入10 g食盐,然后注入90 mL的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
2.10.6 g Na2CO3与28.6 g Na2CO3·10H2O分别投入1 L水中完全溶解所得溶液浓度均为0.1 mol·L-1 (  )
3.将62 g Na2O溶于水中,配成1 L溶液,所得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
4.将40 g SO3溶于60 g水中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
5.将标准状况下44.8 L HCl溶于100 m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1.384 g·mL-1,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5 mol·L-1(  )
6.25 ℃,pH=1的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  )
7.同浓度的三种溶液:Na2SO4、MgSO4、Al2(SO4)3,其体积比为3∶2∶1,则SO浓度之比为3∶2∶3(  )
一、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计算
1.标准状况下,V L氨气溶解在1 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 g·mL-1),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mL-1,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ρ= B.w=
C.w= D.c=
气体溶于水,计算物质的量浓度的一般思路
2.已知某饱和NaCl溶液的体积为V mL,密度为ρ g·cm-3,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溶液中含NaCl的质量为m g。
(1)用m、V表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w、ρ表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c、ρ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w表示该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溶液的稀释与混合
3.V mL Al2(SO4)3溶液中含有Al3+m g,取 mL该溶液用水稀释至4V mL,则SO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mol·L-1 B. mol·L-1
C. mol·L-1 D. mol·L-1
4.200 mL 0.3 mol·L-1 K2SO4溶液和100 mL 0.2 mol·L-1 Fe2(SO4)3溶液混合后不考虑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溶液中S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
考点二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容量瓶的构造及使用
(1)构造及用途
(2)查漏操作
2.配制过程及操作
质量百分比浓度、体积比浓度溶液的配制
(1)配制100 g 10%的NaCl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10.0 g NaCl固体,放入200 mL烧杯中,再用100 mL量筒量取90.0 mL的蒸馏水注入烧杯中,然后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
(2)用浓硫酸配制1∶4的稀硫酸50 mL:用50 mL的量筒量取40.0 mL的蒸馏水注入100 mL的烧杯中,再用10 mL的量筒量取10.0 mL浓硫酸,然后沿烧杯内壁缓缓注入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
1.配制0.100 0 mol·L-1氯化钠溶液时,两次用玻璃棒的作用相同(  )
2.配制950 mL 2 mol·L-1 Na2CO3溶液时,应选1 000 mL容量瓶,称取Na2CO3·10H2O 572.0 g
(  )
3.把0.585 g NaCl固体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到刻度线处,配成0.1 mol·L-1的NaCl溶液(  )
4.用量筒量取20.0 mL 0.500 0 mol·L-1 H2SO4溶液于烧杯中,加80.0 mL水,配制成0.100 0 mol·
L-1 H2SO4溶液(  )
5.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
一、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规范操作
1.配制480 mL 0.5 mol·L-1的NaOH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仪器:完成本实验所必需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等。
(2)计算:需要NaOH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
(3)称量:①称量过程中NaOH固体应放在小烧杯中并放在天平的__________(填“左盘”或“右盘”)。
②某同学先用托盘天平称量一个小烧杯的质量,称量前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天平静止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的偏右位置,说明此时左边质量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右边质量。假定最终称得小烧杯的质量为________(填“32.6 g”或“32.61 g”),请在下图标尺上画出游码的位置(画“△”表示)。
标尺:
(4)溶解、冷却。该步实验中需要使用玻璃棒,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转移、洗涤。在转移时应使用____________引流,洗涤烧杯2~3次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定容、摇匀。定容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分析
误差分析的思维流程
2.从溶质改变角度分析产生的误差(用“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填空)。
(1)配制450 mL 0.1 mol·L-1的NaOH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固体1.8 g:________。
(2)配制500 mL 0.1 mol·L-1的硫酸铜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胆矾8.0 g:________。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需称量溶质4.4 g,称量时物码放置颠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________。
(5)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取多余的液体至刻度线:________。
(6)未洗涤烧杯及玻璃棒:________。
3.从溶液改变角度分析产生的误差(用“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填空)。
(1)配制NaOH溶液时,将称量好的NaOH固体放入小烧杯中溶解,未经冷却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__________。
(2)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继续加水至刻度线:________。
(3)定容时仰视刻度线:________。
(4)定容摇匀后少量溶液外流:________。
(5)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________。
视线引起误差的分析方法
(1)仰视容量瓶刻度线[图(a)],导致溶液体积偏大,结果偏低。
(2)俯视容量瓶刻度线[图(b)],导致溶液体积偏小,结果偏高。
1.(2023·全国甲卷,9)实验室将粗盐提纯并配制0.100 0 mol·L-1的NaCl溶液。下列仪器中,本实验必须用到的有(  )
①天平 ②温度计 ③坩埚 ④分液漏斗 ⑤容量瓶 ⑥烧杯 ⑦滴定管 ⑧酒精灯
A.①②④⑥ B.①④⑤⑥
C.②③⑦⑧ D.①⑤⑥⑧
2.[2022·全国乙卷,27(1)]由CuSO4·5H2O配制CuSO4溶液,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3.[2022·广东,17(2)]下列关于250 mL容量瓶的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4.[2022·海南,17(2)]现有浓H3PO4质量分数为85%,密度为1.7 g·mL-1。若实验需100 mL 1.7 mol·L-1的H3PO4溶液,则需浓H3PO4__________ mL(保留一位小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