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中化学一轮复习:第四章 第15讲 铜 金属材料 金属冶炼(课件 学案 练习)(共7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高中化学一轮复习:第四章 第15讲 铜 金属材料 金属冶炼(课件 学案 练习)(共71张PPT)

资源简介

(共71张PPT)
第15讲
铜 金属材料 金属冶炼
1.了解铜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用途。
2.理解含铜重要化合物的制备原理及过程。
3.了解金属冶炼的原理和方法。








考点一  铜及其化合物
考点二  金属材料及金属冶炼
练真题  明考向
课时精练
铜及其化合物
>
<
考点一
1.熟记铜及其常见化合物的颜色
物质 颜色 物质 颜色
Cu 紫红色 CuSO4 白色
CuO 黑色 CuSO4·5H2O 蓝色
Cu2O 砖红色 Cu2(OH)2CO3 绿色
Cu2S 黑色 Cu(OH)2 蓝色
2.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1)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锈[Cu2(OH)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用灼热的铜粉除去N2中的O2,用灼热的CuO除去CO2中的CO。
(3)新制的Cu(OH)2常用来检验 。
(4)CuSO4遇水蒸气变为蓝色晶体(CuSO4·5H2O),可用于检验 。
(5)过量的Cu和浓HNO3反应,得到NO2和NO的混合气体,再加入稀H2SO4,Cu_____
_____。
2Cu+O2+CO2+H2O===Cu2(OH)2CO3
醛基
H2O
继续
溶解
(6)Cu+2H2SO4(浓) CuSO4+SO2↑+2H2O,此反应中当Cu过量时,H2SO4也不能完全反应。此反应不适用于制备CuSO4,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7)Cu+的性质
①+1价铜有较强的还原性,易被氧化剂氧化为+2价。
②+1价铜在酸性条件下,易发生歧化反应生成Cu和Cu2+,如Cu2O加入稀H2SO4的离子方程式:Cu2O+2H+===Cu+Cu2++H2O。
会产生污染性气体SO2且H2SO4的利
用率低
1.CuO是黑色固体,与水反应生成Cu(OH)2(  )
2.将铜片置于干燥的空气中,不易被腐蚀(  )
3.CuSO4·5H2O失去结晶水属于物理变化(  )
4.常温下Cu和浓H2SO4反应生成CuSO4(  )
5.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一定没有一氧化氮生成(  )
×
×
×

×
一、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1.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Cu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下列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将铜丝插入浓硫酸中加热,反应完后把水加入反应器中,观察硫酸铜溶液的颜色
B.常温下将铜丝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CuCl2的生成
C.将CuCl2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得到无水CuCl2固体
D.将表面有铜绿的铜器放入稀盐酸中浸泡,除去铜绿

A项,应将反应后的液体倒入盛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
B项,应将铜丝在空气中加热到红热后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
C项,CuCl2水解生成的盐酸易挥发,加热蒸干CuCl2溶液得不到无水CuCl2固体。
2.部分含铜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a可与硫单质反应生成f
B.c可与水反应得到d
C.可将葡萄糖与新制的d混合后加热制得b
D.可存在a→c→e→a的循环转化关系

铜能与硫单质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得到硫化亚铜,A
正确;
CuO不能与H2O反应,B错误;
新制的Cu(OH)2与葡萄糖溶液混合后加热可得Cu2O,C
正确;
Cu可以在O2中加热得到CuO,CuO溶于酸可得到Cu2+,Cu2+可被铁单质置换生成Cu,D正确。
二、铜的重要化合物的制备
3.氯化亚铜(CuCl)常用作有机合成工业中的催化剂,CuCl是一种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溶于浓盐酸,在潮湿空气中易水解和被氧化。某学习小组用工业废渣(主要成分为Cu2S和Fe2O3)制取氯化亚铜并同时生成电路板蚀刻液。其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A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为提
高固体A在盐酸中的溶解速率,可采取的
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写出1条即可)。
(2)向混合液中加入氧化铜的作用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蚀刻液腐蚀铜制电路板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2O3、CuO
将固体A粉碎(或升高温度或增大盐酸浓度等)
调节
溶液pH,使Fe3+形成Fe(OH)3沉淀而除去
2FeCl3+Cu===2FeCl2+CuCl2
(3)在Na2SO3溶液中逐滴加入CuCl2溶液,
再加入少量浓盐酸混合均匀,得到CuCl
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uCl沉淀的洗涤需要经过酸洗、水洗和醇洗。
其中醇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Cu2++
有利于加快除去CuCl表面的水分,防止其水解氧化
用工业废渣(主要成分为Cu2S和
Fe2O3)制取CuCl并同时生成电路
板蚀刻液,焙烧废渣,Cu2S生成
CuO、SO2,SO2通入NaOH溶液
得到Na2SO3溶液,固体A主要为
CuO和Fe2O3。加入稀盐酸溶解得到FeCl3溶液和CuCl2溶液,加入CuO调节溶液pH使Fe3+全部沉淀,过滤得到CuCl2溶液和Fe(OH)3沉淀,Na2SO3溶液和CuCl2溶液加入浓盐酸,抽滤得到CuCl沉淀,洗涤、干燥得到固体粉末,沉淀B是Fe(OH)3,溶于浓盐酸得到蚀刻液FeCl3溶液。
返回
金属材料及金属冶炼
>
<
考点二
1.金属材料分类


2.合金


3.金属冶炼的一般方法
冶炼方法 主要反应原理(举例)
热分解法 2HgO 2Hg+O2↑
2Ag2O 4Ag+O2↑
冶炼方法 主要反应原理(举例)
热还原法 Fe2O3+3CO __________(高炉炼铁)
WO3+3H2 __________
Fe2O3+2Al __________
电解法 2Al2O3(熔融) __________
MgCl2(熔融) __________
2NaCl(熔融) __________
2Fe+3CO2
W+3H2O
2Fe+Al2O3
4Al+3O2↑
Mg+Cl2↑
2Na+Cl2↑
1.奋斗者号潜水器载人舱外壳使用了钛合金,钛合金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
2.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  )
3.青铜比纯铜熔点低、硬度大,所以古代用青铜铸剑(2022·江苏,7C)(  )
4.金属钠的冶炼用电解熔融的NaCl,则金属铝的冶炼也用电解熔融的AlCl3(  )
5.热还原法制取汞、银(  )
6.铝热反应可用于冶炼高熔点金属,如K、Ca、Cr、Mn等(  )
7.将六水合氯化镁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得到无水氯化镁,电解熔融氯化镁,可以得到金属镁(  )
8.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时,阴极上依次析出Cu、Fe、Al(  )
×
×

×

×

×
一、金属冶炼方法的选择
1.金属的冶炼一般用热分解法、热还原法和电解法,选用冶炼方法的依据主要是
A.金属在自然界里存在的形式
B.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
C.金属阳离子得电子的能力
D.金属熔点的高低

不同的金属有不同的冶炼方法,金属的冶炼方法根据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确定,即根据金属阳离子得电子的能力确定,故C项正确。
2.冶炼金属一般有下列四种方法:①焦炭法;②水煤气法;③活泼金属置换法;④电解法。四种方法在工业上均有应用,古代有:(Ⅰ)火烧孔雀石炼铜;(Ⅱ)湿法炼铜。现代有:(Ⅲ)铝热法炼铬;(Ⅳ)从光卤石中炼镁。下列对它们的冶炼对应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Ⅰ)—① B.(Ⅱ)—②
C.(Ⅲ)—③ D.(Ⅳ)—④

(Ⅰ)火烧孔雀石炼铜是采用焦炭法冶炼金属铜,对应方法①,故A正确;
(Ⅱ)湿法炼铜是采用活泼金属置换法冶炼金属铜,对应方法③,故B错误;
(Ⅲ)铝热反应是采用活泼金属置换法冶炼金属,对应方法③,故C正确;
(Ⅳ)从光卤石中冶炼金属镁是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镁的方法,对应方法④,故D正确。
二、铜的冶炼
3.用含铜丰富的自然资源黄铜矿(CuFeS2)冶炼铜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CuFeS2+3CuCl2===4CuCl+FeCl2+2S。
(1)浸取时,若改用FeCl3溶液,也能生
成CuCl和S,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过滤1所得滤液中只含FeCl2,则将
其在空气中加热蒸干、灼烧后,所得固
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
CuFeS2+3FeCl3===CuCl+4FeCl2+2S
Fe2O3
FeCl2溶液在加热蒸干、灼烧过程中,Fe2+水解且被氧化,最终得到Fe2O3固体。
(3)调节溶液的pH后,除生成Cu外,还能产生一种金属离子,此金属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符号)。
Cu2+
[CuCl2]-中铜显+1价,调节pH发生歧化反应生成Cu和Cu2+。
(4)过滤3所得滤液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为保持流程持续循环,每生成1 mol Cu,理论上需补充CuCl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HCl和CuCl2
0.5 mol
由(3)分析可知滤液中有CuCl2及过量的盐酸。由已知反应知1 mol CuFeS2溶解需要
3 mol CuCl2,生成4 mol CuCl,4 mol CuCl最终歧化生成2 mol Cu和2 mol CuCl2,此时还需要补充1 mol CuCl2。则生成1 mol Cu需要补充0.5 mol CuCl2。
(5)冶炼工艺还可以将精选后的黄铜矿砂与空气在高温下煅烧,使其转变为铜,化学
方程式为6CuFeS2+13O2 3Cu2S+2Fe3O4+9SO2,Cu2S+O2 2Cu+SO2,此
工艺与前一工艺相比主要缺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会产生污染环境的气体SO2(或能耗高等)(答案合理即可)
高温需要消耗能量,生成SO2会污染大气。
返回
练真题 明考向
1.(2021·湖北,2)“乌铜走银”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该工艺将部分氧化的银丝镶嵌于铜器表面,艺人用手边捂边揉搓铜器,铜表面逐渐变黑,银丝变得银光闪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铜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银
B.通过揉搓可提供电解质溶液
C.银丝可长时间保持光亮
D.用铝丝代替银丝,铜也会变黑

1
2
3
1
2
3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铜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银,A项正确;
通过揉搓,手上的汗水可提供电解质溶液(氯化钠等水溶液),B项正确;
银丝发生还原反应,氧化银转化为单质银,单质银活动性比铜弱,可长时间保持光亮,C项正确;
铜的活动性比铝弱,氧化铝不能被铜还原为单质铝,因此铜不会变黑,D项错误。
2.(2020·全国卷Ⅲ,7)宋代《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历经千年色彩依然,其中绿色来自孔雀石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CuCO3],青色来自蓝铜矿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2CuCO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保存《千里江山图》需控制温度和湿度
B.孔雀石、蓝铜矿颜料不易被空气氧化
C.孔雀石、蓝铜矿颜料耐酸耐碱
D.Cu(OH)2·CuCO3中铜的质量分数高于Cu(OH)2·2CuCO3

1
2
3
3.(2022·海南,15)胆矾(CuSO4·5H2O)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某研究小组以生锈的铜屑为原料[主要成分是Cu,含有少量的油污、CuO、CuCO3、Cu(OH)2]制备胆矾。流程如下。
1
2
3
原料表面含有少量的油污,Na2CO3溶液呈碱性,可以除去原料表面的油污。
回答问题:
(1)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除去原料表面的油污
1
2
3
在加热的条件下,铜可以与浓硫酸发生反应生成CuSO4、SO2和H2O,二氧化硫是一种大气污染物,步骤②中,若仅用浓H2SO4溶解固体B,将生成SO2污染环境。
(2)步骤②中,若仅用浓H2SO4溶解固体B,将生成_____(填化学式)污染环境。
SO2
1
2
3
步骤②中,在H2O2存在下Cu溶于稀H2SO4,生成CuSO4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 H2O2+ H2SO4===CuSO4+2H2O。
(3)步骤②中,在H2O2存在下Cu溶于稀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H2O2+H2SO4===CuSO4+2H2O
1
2
3
胆矾是一种易溶于水的晶体,因此,经步骤④得到的胆矾,不能用水洗涤。
(4)经步骤④得到的胆矾,不能用水洗涤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胆矾晶体易溶于水
1
2
3
H2O2常温下即能发生分解反应,在加热的条件下,其分解更快,因此,甲同学认为不可能是步骤②中过量H2O2将I-氧化为I2。
(5)实验证明,滤液D能将I-氧化为I2。
ⅰ.甲同学认为不可能是步骤②中过量H2O2将I-氧化为I2,理由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 C 经步骤③加热浓缩后双氧水已完全分解
1
2
3
I-氧化为I2时溶液的颜色会发生变化;滤液D中含有CuSO4和H2SO4,乙同学通过实验证实,只能是Cu2+将I-氧化为I2,较简单的方案是除去溶液中的Cu2+,然后再向其中加入含有I-的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色。
ⅱ.乙同学通过实验证实,只能是Cu2+将I-氧化为I2,写出乙同学的实验方案及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取滤液D,向其中加入适量硫化钠,使铜离子恰好完全沉淀,静置后,向上层清液中再加入KI溶液,溶液不变色,I-不能被氧化
返回
课时精练
1.据《本草纲目》记载:“生熟铜皆有青,即是铜之精华,大者即空绿,以次空青也,铜青则是铜器上绿色者,淘洗用之。”这里的“铜青”是指
A.CuO B.Cu2O
C.Cu D.Cu2(OH)2CO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铜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会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则这里的“铜青”是指Cu2(OH)2CO3。
2.(2023·哈尔滨模拟)旅游景点售卖的仿银饰品大多是白铜(铜镍合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硬度比铜的大
B.熔点比铜的高
C.容易被腐蚀
D.通过外观颜色即可区分它和白银

合金的硬度大于其成分金属,A正确;
合金的熔点低于其成分金属,B错误;
合金的性能优于其成分金属,故合金的耐腐性更好,C错误;
白铜、白银均为银白色,不能通过颜色区分,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下列有关铜的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铁比铜金属性强,在实际应用中可用FeCl3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
B.CuSO4溶液与H2S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S2-===CuS↓
C.用稀盐酸除去铜锈的离子方程式为CuO+2H+===Cu2++H2O
D.化学反应:CuO+CO Cu+CO2的实验现象为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固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在实际应用中可用FeCl3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利用的是铁离子的氧化性,与铁比铜金属性强无关,A项错误;
H2S难电离,CuSO4溶液与H2S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H2S===CuS↓+2H+,B项错误;
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用稀盐酸除去铜锈的离子方程式为Cu2(OH)2CO3+4H+===2Cu2++CO2↑+3H2O,C项错误。
4.下列铜及其化合物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铜单质具有延展性,可用作传输电流
B.Cu2O的熔、沸点较高,可用作催化反应
C.Cu(OH)2具有氧化性,可用作检验醛基
D.CuSO4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饮用水消毒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铜单质具有导电性,可用作传输电流,A不符合题意;
Cu2O的熔、沸点较高与其作催化剂无因果关系,B不符合题意;
已知反应RCHO+2Cu(OH)2+NaOH Cu2O↓+RCOONa+3H2O,反应中Cu(OH)2作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可用作检验醛基,C符合题意;
CuSO4能使蛋白质变性,但CuSO4不可用于饮用水消毒,只能用于环境消毒,D不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丹砂烧之成水银”指硫化汞加热生成汞,化学方程式正确,A不符合题意;
“爆竹声中一岁除”涉及黑火药爆炸,化学方程式正确,B不符合题意;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描述的是古代冶炼场景,化学方程式错误,C符合题意;
“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指湿法炼铜,化学方程式正确,D不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人类最早冶金的历史年代曲线图如图所示(-1000表示公元前1000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越活泼,冶炼的年代一定越晚
B.冶炼金属的历史:电解氯化物比电
解氧化物早
C.自然界中铜元素以游离态形式存在,
故铜的冶炼年代最早
D.金属氧化物(如Al2O3、Cu2O)也属于金属材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图中铜冶炼的年代比银和金早,而铜比银和金活泼,故A错误;
金属氯化物的沸点一般比金属氧化物的低,在冶炼初期会选择电解金属氯化物,故B正确;
自然界中铜以化合态存在,故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2023·西安模拟)金属的冶炼与生产、生活及国防军事等领域均密切相关。下列有关金属冶炼的原理错误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银是不活泼金属,一般采用加热Ag2O的方法冶炼Ag,故D错误。
8.(2021·江苏,3)下列由废铜屑制取CuSO4·5H2O的实验原理与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除去废铜屑表面的油污
B.用装置乙在加热的条件下溶解废铜屑
C.用装置丙过滤得到CuSO4溶液
D.用装置丁蒸干溶液获得CuSO4·5H2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在加热的条件下可以除去铜屑表面的油污,A正确;
铜与双氧水、稀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硫酸铜,B正确;
装置丙为过滤装置,过滤可以除去难溶杂质,得到硫酸铜溶液,C正确;
用装置丁蒸干溶液得到硫酸铜固体,而不是CuSO4·5H2O,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9.不同的金属在冶炼方法上也有所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钒、铬、锰、铁等难熔金属通常采用铝热法炼制
B.铝及其合金是电气、工业、家庭广泛使用的材料,是因为铝的冶炼方法比较简单
C.由于钠、镁、铝等金属化学性质太活泼,人们通常采用电解熔融状态下的氯化物
的方式来获取它们的单质
D.炼铁时加入的焦炭除了提供热量外,还用来制造还原剂一氧化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A项,通常用CO还原法炼制铁,错误;
B项,因为Al有良好的性能,才被广泛使用,错误;
C项,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熔融时不导电,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制取铝,错误;
D项,高炉炼铁中焦炭的作用为与氧气反应产生热量和制造还原剂一氧化碳,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0.为研究废旧电池的再利用,实验室利用废旧电池的铜帽(主要成分为Zn和Cu)回收Cu并制备ZnO的部分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解”操作中溶液温度不宜过高
B.铜帽溶解后,将溶液加热至沸腾以除去
溶液中过量的氧气或H2O2
C.与锌粉反应的离子可能为Cu2+、H+
D.“过滤”操作后,将滤液蒸发结晶、过
滤、洗涤、干燥后,高温灼烧即可得纯净的Zn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溶解”操作中溶液温度不宜过高,否
则过氧化氢会分解,故A正确;
铜帽溶解后,溶液中存在过氧化氢,将
溶液加热至沸腾以除去溶液中过量的氧
气或H2O2,防止后面消耗过多的锌粉,故B正确;
固体溶解后溶液中存在Cu2+、H+,都可以与锌粉反应,故C正确;
“过滤”操作后滤液中含有硫酸锌和硫酸钠,将滤液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后,高温灼烧不能得到纯净的ZnO,故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1.向CuSO4溶液中加入H2O2溶液,很快有大量气体逸出,同时放热,一段时间后,蓝色溶液变为红色浑浊(Cu2O),继续加入H2O2溶液,红色浑浊又变为蓝色溶液,这个反应可以反复多次。下列关于上述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u2+将H2O2还原为O2
B.H2O2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
C.Cu2+是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D.发生了反应:Cu2O+H2O2+4H+===2Cu2++3H2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硫酸铜与H2O2溶液首先发生反应产生氧化亚铜,铜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硫酸铜作氧化剂,则H2O2作还原剂被氧化成氧气,故A错误;
开始过氧化氢被氧化成氧气表现还原性,继续滴加过氧化氢溶液后氧化亚铜转变成铜离子,则过氧化氢又表现氧化性,故B正确;
整个过程中反应开始有铜离子,反应结束时还有铜离子,铜离子的量没有变化,符合催化剂的特点,故C正确;
反应的第二阶段是过氧化氢与氧化亚铜反应产生铜离子的过程,根据价态变化,可知过氧化氢应被还原成水,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可得离子方程式:Cu2O+H2O2+4H+===2Cu2++3H2O,故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2.氯化亚铜(CuCl)是一种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易被氧化的白色粉末,以黄铜矿(主要成分为CuFeS2)为原料制取CuCl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在水溶液中存在平衡:CuCl(s)+
2Cl-(aq) [CuCl3]2-(aq)。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A.“浸取”后所得浸取液可用来腐蚀铜制电路板
B.加入浓盐酸的目的是为了实现CuCl的净化
C.[CuCl3]2-中加水可使平衡CuCl(s)+2Cl-(aq) [CuCl3]2-(aq)逆向移动
D.采用乙醇洗涤和真空干燥有利于提高CuCl的产率和纯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浸取”后所得浸取液含有FeCl2,FeCl2
与Cu单质不能发生反应,因此不可用来
腐蚀铜制电路板,A错误;
加入浓盐酸后溶液中的c(Cl-)增大,CuCl(s)+2Cl-(aq) [CuCl3]2-(aq)正向移动,过滤除杂后加水稀释,平衡逆向移动,从而可得纯净的CuCl,故该操作的目的是为了实现CuCl的净化,B、C正确;
乙醇沸点低易挥发,真空中无O2可防止CuCl被氧化,故采用乙醇洗涤和真空干燥有利于提高CuCl的产率和纯度,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3.铜器久置,表面会生成一层绿色固体,为探究铜在空气中的腐蚀情况,某化学兴趣小组收集家中铜器表面的绿色固体进行探究。
①对试管内的绿色固体进行加热,至完全分解,观察到A装置中绿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B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取少量加热后生成的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硫
酸,观察到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③取少量上述蓝色溶液于试管中,浸入一根洁净的铁
丝。观察到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固体中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
(2)加热后试管中剩余的黑色物质是_____。
(3)假设该绿色物质是一种纯净物,则其化学式可能是
_____________,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步骤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Cu、H、O、C
CuO
Cu2(OH)2CO3
Fe+Cu2+===Cu+Fe2+
(5)实验装置最后的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防止空气中的CO2进入C装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根据无水硫酸铜变蓝,可知反应有水生成,根据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知有CO2生成,根据黑色
固体溶于稀H2SO4且溶液为蓝色,插入铁丝后有
红色物质析出,可知黑色物质应是CuO。若该绿
色固体是纯净物,根据组成元素和各元素的化合价分析该物质应是碱式盐,化学式可能是Cu2(OH)2CO3。该实验装置中最后的干燥管中装有碱石灰,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CO2进入C装置,干扰实验。
(6)如果将B、C两装置对调,能否达到实验目的?
_____(填“能”或“不能”),为什么?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不能
因为B、
C两装置对调后无法证明反应有水生成
若将B、C两装置对调,气体先通过澄清石灰水,则无法证明绿色物质分解时是否有水生成。
14.工业上由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冶炼铜的主要流程如下:
(1)气体A中的大气污染物可选用下列试
剂中的____(填字母)吸收。
a.浓H2SO4 b.稀HNO3
c.NaOH溶液 d.氨水
由流程图可知,气体A中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选择试剂吸收二氧化硫,不能产生新的污染气体,浓H2SO4不能吸收二氧化硫,故a错误;
稀HNO3可以吸收二氧化硫,但生成NO污染大气,故b错误;
NaOH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故c正确;
氨水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铵,故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cd
(2)用稀H2SO4浸泡熔渣B,取少量所得溶
液,滴加KSCN溶液后呈红色,说明溶液
中存在______(填离子符号),检验溶液中
还存在Fe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泡铜冶炼粗铜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取一定量的泡铜,加入1 L 0.6 mol·L-1 HNO3溶液恰好完全溶解,同时放出2 240 mL NO气体(标准状况),另取等量的泡铜,用足量的H2还原,得到的铜的质量为____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Fe3+
取少量溶液,滴加KMnO4溶液,溶液紫红色褪去
16
取一定量的泡铜,加入1 L 0.6 mol·
L-1 HNO3溶液恰好完全溶解,同时放出2 240 mL NO气体(标准状况)即0.1 mol,所得溶液的溶质为Cu(NO3)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返回1.据《本草纲目》记载:“生熟铜皆有青,即是铜之精华,大者即空绿,以次空青也,铜青则是铜器上绿色者,淘洗用之。”这里的“铜青”是指(  )
A.CuO B.Cu2O
C.Cu D.Cu2(OH)2CO3
2.(2023·哈尔滨模拟)旅游景点售卖的仿银饰品大多是白铜(铜镍合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硬度比铜的大
B.熔点比铜的高
C.容易被腐蚀
D.通过外观颜色即可区分它和白银
3.下列有关铜的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铁比铜金属性强,在实际应用中可用FeCl3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
B.CuSO4溶液与H2S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S2-===CuS↓
C.用稀盐酸除去铜锈的离子方程式为CuO+2H+===Cu2++H2O
D.化学反应:CuO+COCu+CO2的实验现象为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固体
4.下列铜及其化合物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铜单质具有延展性,可用作传输电流
B.Cu2O的熔、沸点较高,可用作催化反应
C.Cu(OH)2具有氧化性,可用作检验醛基
D.CuSO4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饮用水消毒
5.下列古诗或古文中的描述与化学方程式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丹砂烧之成水银:HgSHg+S
B.爆竹声中一岁除:S+2KNO3+3CK2S+3CO2↑+N2↑
C.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Cu22CO3+2H2Cu+CO2+3H2O
D.曾青得铁则化为铜:CuSO4+Fe===FeSO4+Cu
6.人类最早冶金的历史年代曲线图如图所示(-1000表示公元前1000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越活泼,冶炼的年代一定越晚
B.冶炼金属的历史:电解氯化物比电解氧化物早
C.自然界中铜元素以游离态形式存在,故铜的冶炼年代最早
D.金属氧化物(如Al2O3、Cu2O)也属于金属材料
7.(2023·西安模拟)金属的冶炼与生产、生活及国防军事等领域均密切相关。下列有关金属冶炼的原理错误的是(  )
A.用电解法制取金属钠:2NaCl(熔融)2Na+Cl2↑
B.用Mg等活泼金属为还原剂冶炼Ti:2Mg+TiCl4(熔融)Ti+2MgCl2
C.用Al作还原剂冶炼金属V:3V2O5+10Al6V+5Al2O3
D.用H2作还原剂冶炼金属Ag:Ag2O+H22Ag+H2O
8.(2021·江苏,3)下列由废铜屑制取CuSO4·5H2O的实验原理与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除去废铜屑表面的油污
B.用装置乙在加热的条件下溶解废铜屑
C.用装置丙过滤得到CuSO4溶液
D.用装置丁蒸干溶液获得CuSO4·5H2O
9.不同的金属在冶炼方法上也有所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钒、铬、锰、铁等难熔金属通常采用铝热法炼制
B.铝及其合金是电气、工业、家庭广泛使用的材料,是因为铝的冶炼方法比较简单
C.由于钠、镁、铝等金属化学性质太活泼,人们通常采用电解熔融状态下的氯化物的方式来获取它们的单质
D.炼铁时加入的焦炭除了提供热量外,还用来制造还原剂一氧化碳
10.为研究废旧电池的再利用,实验室利用废旧电池的铜帽(主要成分为Zn和Cu)回收Cu并制备ZnO的部分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溶解”操作中溶液温度不宜过高
B.铜帽溶解后,将溶液加热至沸腾以除去溶液中过量的氧气或H2O2
C.与锌粉反应的离子可能为Cu2+、H+
D.“过滤”操作后,将滤液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后,高温灼烧即可得纯净的ZnO
11.向CuSO4溶液中加入H2O2溶液,很快有大量气体逸出,同时放热,一段时间后,蓝色溶液变为红色浑浊(Cu2O),继续加入H2O2溶液,红色浑浊又变为蓝色溶液,这个反应可以反复多次。下列关于上述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u2+将H2O2还原为O2
B.H2O2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
C.Cu2+是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D.发生了反应:Cu2O+H2O2+4H+===2Cu2++3H2O
12.氯化亚铜(CuCl)是一种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易被氧化的白色粉末,以黄铜矿(主要成分为CuFeS2)为原料制取CuCl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在水溶液中存在平衡:CuCl(s)+2Cl-(aq)??[CuCl3]2-(aq)。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浸取”后所得浸取液可用来腐蚀铜制电路板
B.加入浓盐酸的目的是为了实现CuCl的净化
C.[CuCl3]2-中加水可使平衡CuCl(s)+2Cl-(aq)??[CuCl3]2-(aq)逆向移动
D.采用乙醇洗涤和真空干燥有利于提高CuCl的产率和纯度
13.铜器久置,表面会生成一层绿色固体,为探究铜在空气中的腐蚀情况,某化学兴趣小组收集家中铜器表面的绿色固体进行探究。
①对试管内的绿色固体进行加热,至完全分解,观察到A装置中绿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B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取少量加热后生成的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③取少量上述蓝色溶液于试管中,浸入一根洁净的铁丝。观察到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固体中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热后试管中剩余的黑色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该绿色物质是一种纯净物,则其化学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步骤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装置最后的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将B、C两装置对调,能否达到实验目的?________(填“能”或“不能”),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工业上由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冶炼铜的主要流程如下:
(1)气体A中的大气污染物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填字母)吸收。
a.浓H2SO4 b.稀HNO3
c.NaOH溶液 d.氨水
(2)用稀H2SO4浸泡熔渣B,取少量所得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呈红色,说明溶液中存在______(填离子符号),检验溶液中还存在Fe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泡铜冶炼粗铜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取一定量的泡铜,加入1 L 0.6 mol·L-1 HNO3溶液恰好完全溶解,同时放出2 240 mL NO气体(标准状况),另取等量的泡铜,用足量的H2还原,得到的铜的质量为________g。
1.D 2.A 
3.D [在实际应用中可用FeCl3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利用的是铁离子的氧化性,与铁比铜金属性强无关,A项错误;H2S难电离,CuSO4溶液与H2S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H2S===CuS↓+2H+,B项错误;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用稀盐酸除去铜锈的离子方程式为Cu2(OH)2CO3+4H+===2Cu2++CO2↑+3H2O,C项错误。]
4.C [铜单质具有导电性,可用作传输电流,A不符合题意;Cu2O的熔、沸点较高与其作催化剂无因果关系,B不符合题意;已知反应RCHO+2Cu(OH)2+NaOH△,Cu2O↓+RCOONa+3H2O,反应中Cu(OH)2作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可用作检验醛基,C符合题意;CuSO4能使蛋白质变性,但CuSO4不可用于饮用水消毒,只能用于环境消毒,D不符合题意。]
5.C 6.B 7.D 
8.D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在加热的条件下可以除去铜屑表面的油污,A正确;铜与双氧水、稀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硫酸铜,B正确;装置丙为过滤装置,过滤可以除去难溶杂质,得到硫酸铜溶液,C正确;用装置丁蒸干溶液得到硫酸铜固体,而不是CuSO4·5H2O,D错误。]
9.D 10.D
11.A [硫酸铜与H2O2溶液首先发生反应产生氧化亚铜,铜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硫酸铜作氧化剂,则H2O2作还原剂被氧化成氧气,故A错误;开始过氧化氢被氧化成氧气表现还原性,继续滴加过氧化氢溶液后氧化亚铜转变成铜离子,则过氧化氢又表现氧化性,故B正确;整个过程中反应开始有铜离子,反应结束时还有铜离子,铜离子的量没有变化,符合催化剂的特点,故C正确;反应的第二阶段是过氧化氢与氧化亚铜反应产生铜离子的过程,根据价态变化,可知过氧化氢应被还原成水,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可得离子方程式:Cu2O+H2O2+4H+===2Cu2++3H2O,故D正确。]
12.A [“浸取”后所得浸取液含有FeCl2,FeCl2与Cu单质不能发生反应,因此不可用来腐蚀铜制电路板,A错误;加入浓盐酸后溶液中的c(Cl-)增大,CuCl(s)+2Cl-(aq)??[CuCl3]2-(aq)正向移动,过滤除杂后加水稀释,平衡逆向移动,从而可得纯净的CuCl,故该操作的目的是为了实现CuCl的净化,B、C正确;乙醇沸点低易挥发,真空中无O2可防止CuCl被氧化,故采用乙醇洗涤和真空干燥有利于提高CuCl的产率和纯度,D正确。]
13.(1)Cu、H、O、C (2)CuO (3)Cu2(OH)2CO3
Cu2(OH)2CO32CuO+H2O+CO2↑ (4)Fe+Cu2+===Cu+Fe2+ (5)防止空气中的CO2进入C装置
(6)不能 因为B、C两装置对调后无法证明反应有水生成
14.(1)cd (2)Fe3+ 取少量溶液,滴加KMnO4溶液,溶液紫红色褪去 (3)3Cu2O+2AlAl2O3+6Cu (4)16
解析 (1)由流程图可知,气体A中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选择试剂吸收二氧化硫,不能产生新的污染气体,浓H2SO4不能吸收二氧化硫,故a错误;稀HNO3可以吸收二氧化硫,但生成NO污染大气,故b错误;NaOH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故c正确;氨水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铵,故d正确。(4)取一定量的泡铜,加入1 L 0.6 mol·L-1 HNO3溶液恰好完全溶解,同时放出2 240 mL NO气体(标准状况)即0.1 mol,所得溶液的溶质为Cu(NO3)2,根据氮元素守恒可知,溶液中NO的物质的量为0.6 mol-0.1 mol=0.5 mol,所以溶液中Cu2+的质量为×0.5×64 g=16 g,所以另取等量的泡铜,用足量的H2还原,得到的铜的质量也应为16 g。第15讲 铜 金属材料 金属冶炼
[复习目标] 1.了解铜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用途。2.理解含铜重要化合物的制备原理及过程。3.了解金属冶炼的原理和方法。
考点一 铜及其化合物
1.熟记铜及其常见化合物的颜色
物质 颜色 物质 颜色
Cu 紫红色 CuSO4 白色
CuO 黑色 CuSO4·5H2O 蓝色
Cu2O 砖红色 Cu2(OH)2CO3 绿色
Cu2S 黑色 Cu(OH)2 蓝色
2.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1)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锈[Cu2(OH)2CO3]:2Cu+O2+CO2+H2O===Cu2(OH)2CO3。
(2)常用灼热的铜粉除去N2中的O2,用灼热的CuO除去CO2中的CO。
(3)新制的Cu(OH)2常用来检验醛基。
(4)CuSO4遇水蒸气变为蓝色晶体(CuSO4·5H2O),可用于检验H2O。
(5)过量的Cu和浓HNO3反应,得到NO2和NO的混合气体,再加入稀H2SO4,Cu继续溶解。
(6)Cu+2H2SO4(浓)CuSO4+SO2↑+2H2O,此反应中当Cu过量时,H2SO4也不能完全反应。此反应不适用于制备CuSO4,因为会产生污染性气体SO2且H2SO4的利用率低。
(7)Cu+的性质
①+1价铜有较强的还原性,易被氧化剂氧化为+2价。
②+1价铜在酸性条件下,易发生歧化反应生成Cu和Cu2+,如Cu2O加入稀H2SO4的离子方程式:Cu2O+2H+===Cu+Cu2++H2O。
1.CuO是黑色固体,与水反应生成Cu(OH)2(  )
2.将铜片置于干燥的空气中,不易被腐蚀(  )
3.CuSO4·5H2O失去结晶水属于物理变化(  )
4.常温下Cu和浓H2SO4反应生成CuSO4(  )
5.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一定没有一氧化氮生成(  )
答案 1.× 2.√ 3.× 4.× 5.×
一、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1.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Cu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下列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将铜丝插入浓硫酸中加热,反应完后把水加入反应器中,观察硫酸铜溶液的颜色
B.常温下将铜丝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CuCl2的生成
C.将CuCl2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得到无水CuCl2固体
D.将表面有铜绿的铜器放入稀盐酸中浸泡,除去铜绿
答案 D
解析 A项,应将反应后的液体倒入盛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B项,应将铜丝在空气中加热到红热后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C项,CuCl2水解生成的盐酸易挥发,加热蒸干CuCl2溶液得不到无水CuCl2固体。
2.部分含铜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a可与硫单质反应生成f
B.c可与水反应得到d
C.可将葡萄糖与新制的d混合后加热制得b
D.可存在a→c→e→a的循环转化关系
答案 B
解析 铜能与硫单质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得到硫化亚铜,A正确;CuO不能与H2O反应,B错误;新制的Cu(OH)2与葡萄糖溶液混合后加热可得Cu2O,C正确;Cu可以在O2中加热得到CuO,CuO溶于酸可得到Cu2+,Cu2+可被铁单质置换生成Cu,D正确。
二、铜的重要化合物的制备
3.氯化亚铜(CuCl)常用作有机合成工业中的催化剂,CuCl是一种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溶于浓盐酸,在潮湿空气中易水解和被氧化。某学习小组用工业废渣(主要成分为Cu2S和Fe2O3)制取氯化亚铜并同时生成电路板蚀刻液。其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A的成分为________;为提高固体A在盐酸中的溶解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写出1条即可)。
(2)向混合液中加入氧化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蚀刻液腐蚀铜制电路板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Na2SO3溶液中逐滴加入CuCl2溶液,再加入少量浓盐酸混合均匀,得到CuCl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uCl沉淀的洗涤需要经过酸洗、水洗和醇洗。其中醇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Fe2O3、CuO 将固体A粉碎(或升高温度或增大盐酸浓度等)
(2)调节溶液pH,使Fe3+形成Fe(OH)3沉淀而除去 2FeCl3+Cu===2FeCl2+CuCl2
(3)2Cu2++SO+2Cl-+H2O===2CuCl↓+SO+2H+ (4)有利于加快除去CuCl表面的水分,防止其水解氧化
解析 用工业废渣(主要成分为Cu2S和Fe2O3)制取CuCl并同时生成电路板蚀刻液,焙烧废渣,Cu2S生成CuO、SO2,SO2通入NaOH溶液得到Na2SO3溶液,固体A主要为CuO和Fe2O3。加入稀盐酸溶解得到FeCl3溶液和CuCl2溶液,加入CuO调节溶液pH使Fe3+全部沉淀,过滤得到CuCl2溶液和Fe(OH)3沉淀,Na2SO3溶液和CuCl2溶液加入浓盐酸,抽滤得到CuCl沉淀,洗涤、干燥得到固体粉末,沉淀B是Fe(OH)3,溶于浓盐酸得到蚀刻液FeCl3溶液。
考点二 金属材料及金属冶炼
1.金属材料分类
2.合金
3.金属冶炼的一般方法
冶炼方法 主要反应原理(举例)
热分解法 2HgO2Hg+O2↑
2Ag2O4Ag+O2↑
热还原法 Fe2O3+3CO2Fe+3CO2(高炉炼铁)
WO3+3H2W+3H2O
Fe2O3+2Al2Fe+Al2O3
电解法 2Al2O3(熔融)4Al+3O2↑
MgCl2(熔融)Mg+Cl2↑
2NaCl(熔融)2Na+Cl2↑
1.奋斗者号潜水器载人舱外壳使用了钛合金,钛合金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
2.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  )
3.青铜比纯铜熔点低、硬度大,所以古代用青铜铸剑(2022·江苏,7C) (  )
4.金属钠的冶炼用电解熔融的NaCl,则金属铝的冶炼也用电解熔融的AlCl3(  )
5.热还原法制取汞、银(  )
6.铝热反应可用于冶炼高熔点金属,如K、Ca、Cr、Mn等(  )
7.将六水合氯化镁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得到无水氯化镁,电解熔融氯化镁,可以得到金属镁(  )
8.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时,阴极上依次析出Cu、Fe、Al(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一、金属冶炼方法的选择
1.金属的冶炼一般用热分解法、热还原法和电解法,选用冶炼方法的依据主要是(  )
A.金属在自然界里存在的形式
B.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
C.金属阳离子得电子的能力
D.金属熔点的高低
答案 C
解析 不同的金属有不同的冶炼方法,金属的冶炼方法根据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确定,即根据金属阳离子得电子的能力确定,故C项正确。
2.冶炼金属一般有下列四种方法:①焦炭法;②水煤气法;③活泼金属置换法;④电解法。四种方法在工业上均有应用,古代有:(Ⅰ)火烧孔雀石炼铜;(Ⅱ)湿法炼铜。现代有:(Ⅲ)铝热法炼铬;(Ⅳ)从光卤石中炼镁。下列对它们的冶炼对应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Ⅰ)—① B.(Ⅱ)—②
C.(Ⅲ)—③ D.(Ⅳ)—④
答案 B
解析 (Ⅰ)火烧孔雀石炼铜是采用焦炭法冶炼金属铜,对应方法①,故A正确;(Ⅱ)湿法炼铜是采用活泼金属置换法冶炼金属铜,对应方法③,故B错误;(Ⅲ)铝热反应是采用活泼金属置换法冶炼金属,对应方法③,故C正确;(Ⅳ)从光卤石中冶炼金属镁是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镁的方法,对应方法④,故D正确。
二、铜的冶炼
3.用含铜丰富的自然资源黄铜矿(CuFeS2)冶炼铜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CuFeS2+3CuCl2===4CuCl+FeCl2+2S。
(1)浸取时,若改用FeCl3溶液,也能生成CuCl和S,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若过滤1所得滤液中只含FeCl2,则将其在空气中加热蒸干、灼烧后,所得固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节溶液的pH后,除生成Cu外,还能产生一种金属离子,此金属离子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
(4)过滤3所得滤液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为保持流程持续循环,每生成1 mol Cu,理论上需补充CuCl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
(5)冶炼工艺还可以将精选后的黄铜矿砂与空气在高温下煅烧,使其转变为铜,化学方程式为6CuFeS2+13O23Cu2S+2Fe3O4+9SO2,Cu2S+O22Cu+SO2,此工艺与前一工艺相比主要缺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uFeS2+3FeCl3===CuCl+4FeCl2+2S
(2)Fe2O3 (3)Cu2+
(4)HCl和CuCl2 0.5 mol
(5)会产生污染环境的气体SO2(或能耗高等)(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2)FeCl2溶液在加热蒸干、灼烧过程中,Fe2+水解且被氧化,最终得到Fe2O3固体。(3)[CuCl2]-中铜显+1价,调节pH发生歧化反应生成Cu和Cu2+。(4)由(3)分析可知滤液中有CuCl2及过量的盐酸。由已知反应知1 mol CuFeS2溶解需要3 mol CuCl2,生成4 mol CuCl,4 mol CuCl最终歧化生成2 mol Cu和2 mol CuCl2,此时还需要补充1 mol CuCl2。则生成1 mol Cu需要补充0.5 mol CuCl2。(5)高温需要消耗能量,生成SO2会污染大气。
1.(2021·湖北,2)“乌铜走银”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该工艺将部分氧化的银丝镶嵌于铜器表面,艺人用手边捂边揉搓铜器,铜表面逐渐变黑,银丝变得银光闪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铜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银
B.通过揉搓可提供电解质溶液
C.银丝可长时间保持光亮
D.用铝丝代替银丝,铜也会变黑
答案 D
解析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铜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银,A项正确;通过揉搓,手上的汗水可提供电解质溶液(氯化钠等水溶液),B项正确;银丝发生还原反应,氧化银转化为单质银,单质银活动性比铜弱,可长时间保持光亮,C项正确;铜的活动性比铝弱,氧化铝不能被铜还原为单质铝,因此铜不会变黑,D项错误。
2.(2020·全国卷Ⅲ,7)宋代《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历经千年色彩依然,其中绿色来自孔雀石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CuCO3],青色来自蓝铜矿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2CuCO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保存《千里江山图》需控制温度和湿度
B.孔雀石、蓝铜矿颜料不易被空气氧化
C.孔雀石、蓝铜矿颜料耐酸耐碱
D.Cu(OH)2·CuCO3中铜的质量分数高于Cu(OH)2·2CuCO3
答案 C
3.(2022·海南,15)胆矾(CuSO4·5H2O)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某研究小组以生锈的铜屑为原料[主要成分是Cu,含有少量的油污、CuO、CuCO3、Cu(OH)2]制备胆矾。流程如下。
回答问题:
(1)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若仅用浓H2SO4溶解固体B,将生成__________(填化学式)污染环境。
(3)步骤②中,在H2O2存在下Cu溶于稀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经步骤④得到的胆矾,不能用水洗涤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证明,滤液D能将I-氧化为I2。
ⅰ.甲同学认为不可能是步骤②中过量H2O2将I-氧化为I2,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乙同学通过实验证实,只能是Cu2+将I-氧化为I2,写出乙同学的实验方案及结果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答案 (1)除去原料表面的油污 (2)SO2
(3)Cu+H2O2+H2SO4===CuSO4+2H2O (4)胆矾晶体易溶于水 (5)ⅰ.溶液 C 经步骤③加热浓缩后双氧水已完全分解 ⅱ.取滤液D,向其中加入适量硫化钠,使铜离子恰好完全沉淀,静置后,向上层清液中再加入KI溶液,溶液不变色,I-不能被氧化
解析 (1)原料表面含有少量的油污,Na2CO3溶液呈碱性,可以除去原料表面的油污。(2)在加热的条件下,铜可以与浓硫酸发生反应生成CuSO4、SO2和H2O,二氧化硫是一种大气污染物,步骤②中,若仅用浓H2SO4溶解固体B,将生成SO2污染环境。(3)步骤②中,在H2O2存在下Cu溶于稀H2SO4,生成CuSO4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 H2O2+ H2SO4===CuSO4+2H2O。(4)胆矾是一种易溶于水的晶体,因此,经步骤④得到的胆矾,不能用水洗涤。(5)ⅰ.H2O2常温下即能发生分解反应,在加热的条件下,其分解更快,因此,甲同学认为不可能是步骤②中过量H2O2将I-氧化为I2。ⅱ.I-氧化为I2时溶液的颜色会发生变化;滤液D中含有CuSO4和H2SO4,乙同学通过实验证实,只能是Cu2+将I-氧化为I2,较简单的方案是除去溶液中的Cu2+,然后再向其中加入含有I-的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色。
课时精练
1.据《本草纲目》记载:“生熟铜皆有青,即是铜之精华,大者即空绿,以次空青也,铜青则是铜器上绿色者,淘洗用之。”这里的“铜青”是指(  )
A.CuO B.Cu2O
C.Cu D.Cu2(OH)2CO3
答案 D
解析 铜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会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则这里的“铜青”是指Cu2(OH)2CO3。
2.(2023·哈尔滨模拟)旅游景点售卖的仿银饰品大多是白铜(铜镍合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硬度比铜的大
B.熔点比铜的高
C.容易被腐蚀
D.通过外观颜色即可区分它和白银
答案 A
解析 合金的硬度大于其成分金属,A正确;合金的熔点低于其成分金属,B错误;合金的性能优于其成分金属,故合金的耐腐性更好,C错误;白铜、白银均为银白色,不能通过颜色区分,D错误。
3.下列有关铜的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铁比铜金属性强,在实际应用中可用FeCl3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
B.CuSO4溶液与H2S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S2-===CuS↓
C.用稀盐酸除去铜锈的离子方程式为CuO+2H+===Cu2++H2O
D.化学反应:CuO+COCu+CO2的实验现象为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固体
答案 D
解析 在实际应用中可用FeCl3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利用的是铁离子的氧化性,与铁比铜金属性强无关,A项错误;H2S难电离,CuSO4溶液与H2S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H2S===CuS↓+2H+,B项错误;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用稀盐酸除去铜锈的离子方程式为Cu2(OH)2CO3+4H+===2Cu2++CO2↑+3H2O,C项错误。
4.下列铜及其化合物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铜单质具有延展性,可用作传输电流
B.Cu2O的熔、沸点较高,可用作催化反应
C.Cu(OH)2具有氧化性,可用作检验醛基
D.CuSO4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饮用水消毒
答案 C
解析 铜单质具有导电性,可用作传输电流,A不符合题意;Cu2O的熔、沸点较高与其作催化剂无因果关系,B不符合题意;已知反应RCHO+2Cu(OH)2+NaOHCu2O↓+RCOONa+3H2O,反应中Cu(OH)2作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可用作检验醛基,C符合题意;CuSO4能使蛋白质变性,但CuSO4不可用于饮用水消毒,只能用于环境消毒,D不符合题意。
5.下列古诗或古文中的描述与化学方程式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丹砂烧之成水银:HgSHg+S
B.爆竹声中一岁除:S+2KNO3+3CK2S+3CO2↑+N2↑
C.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Cu22CO3+2H2Cu+CO2+3H2O
D.曾青得铁则化为铜:CuSO4+Fe===FeSO4+Cu
答案 C
解析 “丹砂烧之成水银”指硫化汞加热生成汞,化学方程式正确,A不符合题意;“爆竹声中一岁除”涉及黑火药爆炸,化学方程式正确,B不符合题意;“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描述的是古代冶炼场景,化学方程式错误,C符合题意;“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指湿法炼铜,化学方程式正确,D不符合题意。
6.人类最早冶金的历史年代曲线图如图所示(-1000表示公元前1000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越活泼,冶炼的年代一定越晚
B.冶炼金属的历史:电解氯化物比电解氧化物早
C.自然界中铜元素以游离态形式存在,故铜的冶炼年代最早
D.金属氧化物(如Al2O3、Cu2O)也属于金属材料
答案 B
解析 图中铜冶炼的年代比银和金早,而铜比银和金活泼,故A错误;金属氯化物的沸点一般比金属氧化物的低,在冶炼初期会选择电解金属氯化物,故B正确;自然界中铜以化合态存在,故C错误。
7.(2023·西安模拟)金属的冶炼与生产、生活及国防军事等领域均密切相关。下列有关金属冶炼的原理错误的是(  )
A.用电解法制取金属钠:2NaCl(熔融)2Na+Cl2↑
B.用Mg等活泼金属为还原剂冶炼Ti:2Mg+TiCl4(熔融)Ti+2MgCl2
C.用Al作还原剂冶炼金属V:3V2O5+10Al6V+5Al2O3
D.用H2作还原剂冶炼金属Ag:Ag2O+H22Ag+H2O
答案 D
解析 电解熔融氯化钠制取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Cl(熔融)2Na+Cl2↑,故A正确;Mg的活泼性大于Ti,可用Mg等活泼金属为还原剂冶炼T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Mg+TiCl4(熔融)Ti+2MgCl2,故B正确;铝的还原性大于钒,用Al作还原剂可以冶炼金属V,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V2O5+10Al6V+5Al2O3,故C正确;银是不活泼金属,一般采用加热Ag2O的方法冶炼Ag,故D错误。
8.(2021·江苏,3)下列由废铜屑制取CuSO4·5H2O的实验原理与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除去废铜屑表面的油污
B.用装置乙在加热的条件下溶解废铜屑
C.用装置丙过滤得到CuSO4溶液
D.用装置丁蒸干溶液获得CuSO4·5H2O
答案 D
解析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在加热的条件下可以除去铜屑表面的油污,A正确;铜与双氧水、稀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硫酸铜,B正确;装置丙为过滤装置,过滤可以除去难溶杂质,得到硫酸铜溶液,C正确;用装置丁蒸干溶液得到硫酸铜固体,而不是CuSO4·5H2O,D错误。
9.不同的金属在冶炼方法上也有所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钒、铬、锰、铁等难熔金属通常采用铝热法炼制
B.铝及其合金是电气、工业、家庭广泛使用的材料,是因为铝的冶炼方法比较简单
C.由于钠、镁、铝等金属化学性质太活泼,人们通常采用电解熔融状态下的氯化物的方式来获取它们的单质
D.炼铁时加入的焦炭除了提供热量外,还用来制造还原剂一氧化碳
答案 D
解析 A项,通常用CO还原法炼制铁,错误;B项,因为Al有良好的性能,才被广泛使用,错误;C项,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熔融时不导电,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制取铝,错误;D项,高炉炼铁中焦炭的作用为与氧气反应产生热量和制造还原剂一氧化碳,正确。
10.为研究废旧电池的再利用,实验室利用废旧电池的铜帽(主要成分为Zn和Cu)回收Cu并制备ZnO的部分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溶解”操作中溶液温度不宜过高
B.铜帽溶解后,将溶液加热至沸腾以除去溶液中过量的氧气或H2O2
C.与锌粉反应的离子可能为Cu2+、H+
D.“过滤”操作后,将滤液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后,高温灼烧即可得纯净的ZnO
答案 D
解析 “溶解”操作中溶液温度不宜过高,否则过氧化氢会分解,故A正确;铜帽溶解后,溶液中存在过氧化氢,将溶液加热至沸腾以除去溶液中过量的氧气或H2O2,防止后面消耗过多的锌粉,故B正确;固体溶解后溶液中存在Cu2+、H+,都可以与锌粉反应,故C正确;“过滤”操作后滤液中含有硫酸锌和硫酸钠,将滤液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后,高温灼烧不能得到纯净的ZnO,故D错误。
11.向CuSO4溶液中加入H2O2溶液,很快有大量气体逸出,同时放热,一段时间后,蓝色溶液变为红色浑浊(Cu2O),继续加入H2O2溶液,红色浑浊又变为蓝色溶液,这个反应可以反复多次。下列关于上述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u2+将H2O2还原为O2
B.H2O2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
C.Cu2+是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D.发生了反应:Cu2O+H2O2+4H+===2Cu2++3H2O
答案 A
解析 硫酸铜与H2O2溶液首先发生反应产生氧化亚铜,铜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硫酸铜作氧化剂,则H2O2作还原剂被氧化成氧气,故A错误;开始过氧化氢被氧化成氧气表现还原性,继续滴加过氧化氢溶液后氧化亚铜转变成铜离子,则过氧化氢又表现氧化性,故B正确;整个过程中反应开始有铜离子,反应结束时还有铜离子,铜离子的量没有变化,符合催化剂的特点,故C正确;反应的第二阶段是过氧化氢与氧化亚铜反应产生铜离子的过程,根据价态变化,可知过氧化氢应被还原成水,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可得离子方程式:Cu2O+H2O2+4H+===2Cu2++3H2O,故D正确。
12.氯化亚铜(CuCl)是一种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易被氧化的白色粉末,以黄铜矿(主要成分为CuFeS2)为原料制取CuCl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在水溶液中存在平衡:CuCl(s)+2Cl-(aq)??[CuCl3]2-(aq)。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浸取”后所得浸取液可用来腐蚀铜制电路板
B.加入浓盐酸的目的是为了实现CuCl的净化
C.[CuCl3]2-中加水可使平衡CuCl(s)+2Cl-(aq)??[CuCl3]2-(aq)逆向移动
D.采用乙醇洗涤和真空干燥有利于提高CuCl的产率和纯度
答案 A
解析 “浸取”后所得浸取液含有FeCl2,FeCl2与Cu单质不能发生反应,因此不可用来腐蚀铜制电路板,A错误;加入浓盐酸后溶液中的c(Cl-)增大,CuCl(s)+2Cl-(aq)??[CuCl3]2-(aq)正向移动,过滤除杂后加水稀释,平衡逆向移动,从而可得纯净的CuCl,故该操作的目的是为了实现CuCl的净化,B、C正确;乙醇沸点低易挥发,真空中无O2可防止CuCl被氧化,故采用乙醇洗涤和真空干燥有利于提高CuCl的产率和纯度,D正确。
13.铜器久置,表面会生成一层绿色固体,为探究铜在空气中的腐蚀情况,某化学兴趣小组收集家中铜器表面的绿色固体进行探究。
①对试管内的绿色固体进行加热,至完全分解,观察到A装置中绿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B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取少量加热后生成的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③取少量上述蓝色溶液于试管中,浸入一根洁净的铁丝。观察到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固体中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__。
(2)加热后试管中剩余的黑色物质是__________。
(3)假设该绿色物质是一种纯净物,则其化学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步骤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装置最后的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
(6)如果将B、C两装置对调,能否达到实验目的?________(填“能”或“不能”),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答案  (1)Cu、H、O、C (2)CuO
(3)Cu2(OH)2CO3 Cu2(OH)2CO32CuO+H2O+CO2↑
(4)Fe+Cu2+===Cu+Fe2+
(5)防止空气中的CO2进入C装置
(6)不能 因为B、C两装置对调后无法证明反应有水生成
解析 根据无水硫酸铜变蓝,可知反应有水生成,根据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知有CO2生成,根据黑色固体溶于稀H2SO4且溶液为蓝色,插入铁丝后有红色物质析出,可知黑色物质应是CuO。若该绿色固体是纯净物,根据组成元素和各元素的化合价分析该物质应是碱式盐,化学式可能是Cu2(OH)2CO3。(5)该实验装置中最后的干燥管中装有碱石灰,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CO2进入C装置,干扰实验。(6)若将B、C两装置对调,气体先通过澄清石灰水,则无法证明绿色物质分解时是否有水生成。
14.工业上由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冶炼铜的主要流程如下:
(1)气体A中的大气污染物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填字母)吸收。
a.浓H2SO4 b.稀HNO3
c.NaOH溶液 d.氨水
(2)用稀H2SO4浸泡熔渣B,取少量所得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呈红色,说明溶液中存在________(填离子符号),检验溶液中还存在Fe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泡铜冶炼粗铜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取一定量的泡铜,加入1 L 0.6 mol·L-1 HNO3溶液恰好完全溶解,同时放出2 240 mL NO气体(标准状况),另取等量的泡铜,用足量的H2还原,得到的铜的质量为________g。
答案 (1)cd (2)Fe3+ 取少量溶液,滴加KMnO4溶液,溶液紫红色褪去 (3)3Cu2O+2AlAl2O3+6Cu (4)16
解析 (1)由流程图可知,气体A中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选择试剂吸收二氧化硫,不能产生新的污染气体,浓H2SO4不能吸收二氧化硫,故a错误;稀HNO3可以吸收二氧化硫,但生成NO污染大气,故b错误;NaOH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故c正确;氨水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铵,故d正确。(4)取一定量的泡铜,加入1 L 0.6 mol·L-1 HNO3溶液恰好完全溶解,同时放出2 240 mL NO气体(标准状况)即0.1 mol,所得溶液的溶质为Cu(NO3)2,根据氮元素守恒可知,溶液中NO的物质的量为0.6 mol-0.1 mol=0.5 mol,所以溶液中Cu2+的质量为×0.5×64 g=16 g,所以另取等量的泡铜,用足量的H2还原,得到的铜的质量也应为16 g。第15讲 铜 金属材料 金属冶炼
[复习目标] 1.了解铜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用途。2.理解含铜重要化合物的制备原理及过程。3.了解金属冶炼的原理和方法。
考点一 铜及其化合物
1.熟记铜及其常见化合物的颜色
物质 颜色 物质 颜色
Cu 紫红色 CuSO4 白色
CuO 黑色 CuSO4·5H2O 蓝色
Cu2O 砖红色 Cu2(OH)2CO3 绿色
Cu2S 黑色 Cu(OH)2 蓝色
2.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1)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锈[Cu2(OH)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用灼热的铜粉除去N2中的O2,用灼热的CuO除去CO2中的CO。
(3)新制的Cu(OH)2常用来检验________。
(4)CuSO4遇水蒸气变为蓝色晶体(CuSO4·5H2O),可用于检验________。
(5)过量的Cu和浓HNO3反应,得到NO2和NO的混合气体,再加入稀H2SO4,Cu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Cu+2H2SO4(浓)CuSO4+SO2↑+2H2O,此反应中当Cu过量时,H2SO4也不能完全反应。此反应不适用于制备CuSO4,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Cu+的性质
①+1价铜有较强的还原性,易被氧化剂氧化为+2价。
②+1价铜在酸性条件下,易发生歧化反应生成Cu和Cu2+,如Cu2O加入稀H2SO4的离子方程式:Cu2O+2H+===Cu+Cu2++H2O。
1.CuO是黑色固体,与水反应生成Cu(OH)2(  )
2.将铜片置于干燥的空气中,不易被腐蚀(  )
3.CuSO4·5H2O失去结晶水属于物理变化(  )
4.常温下Cu和浓H2SO4反应生成CuSO4(  )
5.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一定没有一氧化氮生成(  )
一、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1.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Cu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下列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将铜丝插入浓硫酸中加热,反应完后把水加入反应器中,观察硫酸铜溶液的颜色
B.常温下将铜丝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CuCl2的生成
C.将CuCl2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得到无水CuCl2固体
D.将表面有铜绿的铜器放入稀盐酸中浸泡,除去铜绿
2.部分含铜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a可与硫单质反应生成f
B.c可与水反应得到d
C.可将葡萄糖与新制的d混合后加热制得b
D.可存在a→c→e→a的循环转化关系
二、铜的重要化合物的制备
3.氯化亚铜(CuCl)常用作有机合成工业中的催化剂,CuCl是一种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溶于浓盐酸,在潮湿空气中易水解和被氧化。某学习小组用工业废渣(主要成分为Cu2S和Fe2O3)制取氯化亚铜并同时生成电路板蚀刻液。其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A的成分为____________;为提高固体A在盐酸中的溶解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1条即可)。
(2)向混合液中加入氧化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蚀刻液腐蚀铜制电路板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Na2SO3溶液中逐滴加入CuCl2溶液,再加入少量浓盐酸混合均匀,得到CuCl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uCl沉淀的洗涤需要经过酸洗、水洗和醇洗。其中醇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二 金属材料及金属冶炼
1.金属材料分类
2.合金
3.金属冶炼的一般方法
冶炼方法 主要反应原理(举例)
热分解法 2HgO2Hg+O2↑
2Ag2O4Ag+O2↑
热还原法 Fe2O3+3CO__________(高炉炼铁)
WO3+3H2____________
Fe2O3+2Al____________
电解法 2Al2O3(熔融)____________
MgCl2(熔融)____________
2NaCl(熔融)____________
1.奋斗者号潜水器载人舱外壳使用了钛合金,钛合金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
2.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  )
3.青铜比纯铜熔点低、硬度大,所以古代用青铜铸剑(2022·江苏,7C) (  )
4.金属钠的冶炼用电解熔融的NaCl,则金属铝的冶炼也用电解熔融的AlCl3(  )
5.热还原法制取汞、银(  )
6.铝热反应可用于冶炼高熔点金属,如K、Ca、Cr、Mn等(  )
7.将六水合氯化镁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得到无水氯化镁,电解熔融氯化镁,可以得到金属镁(  )
8.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时,阴极上依次析出Cu、Fe、Al(  )
一、金属冶炼方法的选择
1.金属的冶炼一般用热分解法、热还原法和电解法,选用冶炼方法的依据主要是(  )
A.金属在自然界里存在的形式
B.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
C.金属阳离子得电子的能力
D.金属熔点的高低
2.冶炼金属一般有下列四种方法:①焦炭法;②水煤气法;③活泼金属置换法;④电解法。四种方法在工业上均有应用,古代有:(Ⅰ)火烧孔雀石炼铜;(Ⅱ)湿法炼铜。现代有:(Ⅲ)铝热法炼铬;(Ⅳ)从光卤石中炼镁。下列对它们的冶炼对应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Ⅰ)—① B.(Ⅱ)—②
C.(Ⅲ)—③ D.(Ⅳ)—④
二、铜的冶炼
3.用含铜丰富的自然资源黄铜矿(CuFeS2)冶炼铜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CuFeS2+3CuCl2===4CuCl+FeCl2+2S。
(1)浸取时,若改用FeCl3溶液,也能生成CuCl和S,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过滤1所得滤液中只含FeCl2,则将其在空气中加热蒸干、灼烧后,所得固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节溶液的pH后,除生成Cu外,还能产生一种金属离子,此金属离子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
(4)过滤3所得滤液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为保持流程持续循环,每生成1 mol Cu,理论上需补充CuCl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
(5)冶炼工艺还可以将精选后的黄铜矿砂与空气在高温下煅烧,使其转变为铜,化学方程式为6CuFeS2+13O23Cu2S+2Fe3O4+9SO2,Cu2S+O22Cu+SO2,此工艺与前一工艺相比主要缺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021·湖北,2)“乌铜走银”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该工艺将部分氧化的银丝镶嵌于铜器表面,艺人用手边捂边揉搓铜器,铜表面逐渐变黑,银丝变得银光闪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铜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银
B.通过揉搓可提供电解质溶液
C.银丝可长时间保持光亮
D.用铝丝代替银丝,铜也会变黑
2.(2020·全国卷Ⅲ,7)宋代《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历经千年色彩依然,其中绿色来自孔雀石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CuCO3],青色来自蓝铜矿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2CuCO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保存《千里江山图》需控制温度和湿度
B.孔雀石、蓝铜矿颜料不易被空气氧化
C.孔雀石、蓝铜矿颜料耐酸耐碱
D.Cu(OH)2·CuCO3中铜的质量分数高于Cu(OH)2·2CuCO3
3.(2022·海南,15)胆矾(CuSO4·5H2O)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某研究小组以生锈的铜屑为原料[主要成分是Cu,含有少量的油污、CuO、CuCO3、Cu(OH)2]制备胆矾。流程如下。
回答问题:
(1)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若仅用浓H2SO4溶解固体B,将生成__________(填化学式)污染环境。
(3)步骤②中,在H2O2存在下Cu溶于稀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步骤④得到的胆矾,不能用水洗涤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证明,滤液D能将I-氧化为I2。
ⅰ.甲同学认为不可能是步骤②中过量H2O2将I-氧化为I2,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乙同学通过实验证实,只能是Cu2+将I-氧化为I2,写出乙同学的实验方案及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