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 课件(共35张PPT)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 课件(共35张PPT)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课题2
氧气
1.归纳氧气的物理性质。
2.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3.比较物质在氧气、空气中燃烧现象的差异,分析、归纳影
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4.能从能量变化、物质转化角度观察、描述硫、碳、铁丝在
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运用比较、分类的方法认识物质与氧
气的反应(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初步形成认识化学反
应的系统思维意识。
重点
难点
情景素材 1
猜一猜:
看不见,摸不到,不香不臭无味道,动物植物都需要,离开它就活不了。
2020年,我国测量登山队完成第3 次珠峰高程测量任务,并精确测得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度是 8848.86 米。登山队员在攀登珠峰时,除了携带必备的食物外,还要带有氧气瓶。有人算过,人不吃饭能活 6~7 天,但在缺氧的情况下只能维持 6~7 分钟。
情景素材 2
氧气是地球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物质,你对氧气有哪些认识呢?
2023 年 7 月 12 日 9 时 00 分,朱雀二号遥二运载火箭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该火箭采用了液氧甲烷推进剂,成为全球首款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在新型低成本液体推进剂应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情景素材 3
合作探究
为什么要用液氧作火箭推进剂?
这利用了氧气的什么性质?
你对氧气还有哪些认识?
提出问题:
氧气的物理性质
色 味 态 密度 (与空气相比) 溶解性
无色
无味
气态
比空气略大
不易溶于水
密度
在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1.429 g/L ,空气的密度为1.293 g/L 。
溶解性
不易溶于水,在室温下,1 L 水中只能溶解约30 mL 氧气。
三态变化:
氧气在- 183 ℃时变为 色 体,
在 – 218 ℃ 时变成 色雪花状 体。
淡蓝

淡蓝







101 kPa
- 183 ℃
液体
气体
固体
101 kPa
- 218 ℃
氧气的物理性质
氧气的物理性质
液氧存放
工业生产的氧气,一般加压贮存在蓝色钢瓶中,字样为“氧”字,字色为黑色。
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材实验“实验 2-1”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支持燃烧(助燃性)
检验氧气
现象:
结论:
应用:
操作:
将带火星木条伸入瓶中
1. 氧气的检验
氧气的化学性质
现象 表达式
在空气中发出红光
在氧气中发出白光
放出热量,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 + O2 CO2
点燃
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点燃
2. 木炭燃烧实验
碳(C)
氧气的化学性质
现象 表达式
硫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硫(S)
3. 硫燃烧实验
S + O2 SO2
点燃
注意:集气瓶底加水
氧气的化学性质
现象 表达式
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
点燃

(Fe)
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只能红热
4. 铁丝燃烧实验
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的固体
Fe + O2 Fe3O4
点燃
注意:集气瓶底加水
氧气的化学性质
O2 是一种化学性质 的气体。
能 燃烧,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磷、碳、硫、铁等反应。
支持
比较活泼
结论:
氧气的化学性质
(1)实验中,将燃着的木炭、硫等可燃物伸入氧气瓶中燃烧时,都需要使可燃物从瓶口向下缓慢插入,而不是很快从瓶口插到瓶底。这样做的原因是:
为了确保木炭、硫等和氧气充分反应,防止伸入太快导致氧气逸出。
5. 物质燃烧实验的注意事项
氧气的化学性质
5. 物质燃烧实验的注意事项



细沙
吸收 SO2 ,防止污染空气
吸收 P2O5 ,防止污染空气
(2)对比总结:木炭、硫粉、红磷、铁丝在氧气中 燃烧的实验,在集气瓶底部预放的物质及作用。
防止生成的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
氧气的化学性质
(3)做铁丝在O2中燃烧的实验时:
①用砂纸打磨:
②铁丝盘成螺旋状:
③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
④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才插入氧气瓶中:
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有利于铁丝持续燃烧
利用火柴燃烧释放的热量引燃铁丝
防止火柴燃烧消耗过多的氧气而使铁丝燃烧的现象不明显
除去铁丝表面的铁锈
5. 物质燃烧实验的注意事项
氧气的化学性质
(1) 越大,燃烧越剧烈。
(2)O2 与可燃物的 越大越剧烈。
(3)某些不能在空气中燃烧的物质可在O2中燃烧。
O2 浓度
接触面积
6. 影响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
为什么物质在O2中燃烧比空气中剧烈?
拓展
(1)可见:发光、火星、火焰、燃烧、颜色变化、气体
生成、沉淀生成。
(2)可闻:有特殊气味产生
(3)可感:温度变化(放热与否)
7. 描述实验现象的技巧
拓展
(4)切忌:现象描述不可出现结论性的内容
(5)辨析
①光:固体燃烧产生的现象
②焰:液体或气体燃烧产生的现象
例如: (1)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
四氧化三铁
更正:生成黑色固体
7. 描述实验现象的技巧
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回忆并写出下列反应的表达式,并讨论下列反应的异同点。
实验内容 文字表达式 符号表达式
碳在氧气中燃烧
硫在氧气中燃烧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硫 + 氧气 二氧化硫
点燃
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
点燃
Fe + O2 Fe3O4
点燃
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点燃
C + O2 CO2
点燃
S + O2 SO2
点燃
(5)都需点燃
(1)反应物都有氧气参加
(2)反应物都是两种
(3)生成物只有一种
(4)生成物中都含有氧元素
(6)都发光、放热
反应物角度
生成物角度
条件角度
现象
讨论:三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点?
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可表示为:
(1)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多变一
A + B + … → X
1. 化合反应 (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2)特点:
(用字母A、B、X表示)
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石蜡与氧气的反应是化合反应吗?
石蜡 + 氧气 二氧化碳+水
点燃
两种产物
不是化合反应
实例: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O / O2 / O3
在反应中提供了 ,具有 性,作 剂。
注意:氧化反应不属于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氧化
氧化
2. 氧化反应
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3. 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关系
结论:氧化反应 是化合反应,
化合反应 是氧化反应。
不一定
不一定
两者无直接联系
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
B
符合A的:二氧化碳+水→碳酸(六单元)
符合B的:
符合C的:
A
C
碳+氧气 二氧化碳
点燃
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点燃
剧烈氧化与缓慢氧化的比较
1. 对比总结
氧化反应
剧烈氧化:
发光、发热、剧烈的氧化反应
缓慢氧化:
进行的很缓慢、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
实例:硫铁丝的燃烧、火药爆炸
实例:动植物的呼吸作用、酿酒酿醋、食物腐烂、铁生锈、农家肥的腐熟
剧烈氧化与缓慢氧化的比较
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利: ;
弊: 。
燃烧引发火灾,食物变质
2. 氧气的利弊分析
【易错辨析】
下列对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 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D. 硫在空气中、氧气中燃烧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学以致用】
氧气的性质比氮气活泼,下列事实不能说明氧气比氮气性质活泼的是( )
A. 氧气和氮气都是无色无臭的气体
B. 氧气可用于炼钢,氮气常用作保护气
C. 氧气能支持燃烧,氮气不支持燃烧
D. 食品包装为防腐充入氮气而不充入氧气
A
1. 下列变化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
A. 农家肥料的腐熟
B. 动植物的呼吸
C. 酒和醋的酿造
D. 蜡烛燃烧
D
下列反应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又不属于氧 化反应的是( )
A.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B. 石蜡+氧气 水+二氧化碳
C.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D. 碳酸钙 氧化钙+二氧化碳
D
点燃
点燃
点燃
高温
3.某小组使用数据采集器探究“足量铁丝在 O2 中燃烧”,集气瓶内
O2 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
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物质
B. 开始采集数据时,氧气体积分数是 80 %
C. 细铁丝停止燃烧时,氧气被耗尽
D. 瓶中放少量水,防止燃烧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C
氧气的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无色、无臭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
有固液气三态的变化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用于检验氧气)
硫 + 氧气 二氧化硫
点燃
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
点燃
点燃
重要概念: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1.教材习题: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习题。
2.作业本作业:完成对应练习。
3.实践性作业:通过翻阅课本、查阅图书、上网搜索等方式获取有关氧气的资料信息,从第一人称角度写一篇《氧气的自我介绍》,并与同学交流、共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