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课题1 第2课时分子可分为原子1. 通过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2. 通过认识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原子不可再分,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能说明分子和原子的区别、联系。3. 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讨论,把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引向深入,引导学生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两种变化,进一步从化学变化中认识分子与原子的特征,形成概念。重点难点欧洲科学家研制出世界上体积最小的四轮纳米汽车。纳米车拥有能够转动的轮子,它们的体积如此之小,即使有两万辆纳米车并列行驶在一根头发上也不会发生交通拥堵。随着这种纳米车的问世,科学家在朝着打造可在血管中穿行,用于杀死癌细胞的先进装置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一步。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纳米车也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1.从微观的模型图认识分子①有些分子由一种原子构成。如:氧气是由 构成;氧分子是由 构成;1个氧分子是由 构成。氧分子氧原子2个氧原子②有些分子由多种原子构成。如:水是由 构成;水分子是由 构成;1个水分子是由 个氢原子和 个氧原子构成;甲烷是由 构成,甲烷分子是由 构成,1个甲烷分子是由 个碳原子和 个氢原子构成。4水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21甲烷分子碳原子和氢原子1结论:分子由 构成原子想一想原子有哪些基本性质呢?2.原子的基本性质:①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②原子在不断运动;③原子间有间隔。注意事项: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如铁原子比氢分子大。但构成分子的原子一定比分子小,如氧原子一定小于水分子。合作探究什么是原子?看图分析讨论:上述变化是 变化,变化前后 种类改变,种类没有改变。化学分子原子3.原子的概念原子是 中的最小粒子。即原子在化学变化中 。化学变化不能再分4. 分子和原子的关系(1)分子和原子的联系:分子由 构成。原子(2)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化学变化中, 可以再分, 不能再分。分子原子(3)分子中不含其他种类的分子。如:H2O 分子中不含 H2分子。化学反应的实质看图分析:在化学反应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没有改变的粒子是 。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中, 分解成 , 重新组合成新的 。结论:在化学反应中, 分解为 , 重新组合成 。分子原子分子原子原子分子分子原子原子新分子(1)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①金属;②稀有气体,如:____________;③部分固态非金属,如:_____________。(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大多数物质由分子构成,如:氧气是由 构成的;水是由 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 构成的。5.物质由粒子构成He、Ne、ArC、S、P氧分子水分子二氧化碳分子5.物质由粒子构成(3)微观粒子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由 直接保持;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由 直接保持。即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原子分子水分子铁原子5.物质由粒子构成原子、分子、物质的“三角”关系:易错辨析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分子的体积一定比原子的大D.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B1.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B.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D.可构成分子2.下列关于原子或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会发生改变D.在物理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微粒大小会发生改变AB3.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该反应进程中的最小粒子是 ,反应物是 和 ,生成物是 。氧原子和碳原子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原子原子的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和原子的关系化学反应的实质物质由粒子构成由分子构成:氧气、水、二氧化碳等由原子直接构成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区别: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分子分解,原子重组金属稀有气体部分固态非金属1.教材习题: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习题2.作业本作业:完成对应课时内容。3.实践性作业:查阅资料,对学习过的物质的构成粒子进行分类,与同学分享。(共27张PPT)课题1 第1课时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1.通过生活中常见场景和现象的探究,引导学生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2.通过动手实验、认真观察、深入思考、合作交流,知道微观粒子的性质,并学会运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和实验现象,理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3.通过形成微观粒子运动的表象,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重点难点情景素材1怎样将一块冰糖(主要成分是蔗糖)公平地分给全班同学品尝?“八月桂花遍地香,桂花飘香人团圆”。现在正是农历八月,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桂花为什么会“飘香”?情景素材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你知道这其中蕴含的化学知识吗?情景素材31、用粒子的观点看物质思考:下面两幅图说明了什么?物质是由 、 、 等粒子构成的。这些微观粒子是实际存在的。分子原子离子合作探究2、分子的基本性质【1】算一算,说一说一滴水中大约有 1.67×1021 个水分子,如果全世界的 76 亿人,都来数这1滴水的分子,每人每分钟数 100 个,日夜不停,要数多少年?结论:分子的 和 都 。质量体积很小合作探究【2】做一做,想一想实验1: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现象。实验2:分别将等量的品红加入等量的冷水和热水中,静置,观察现象。合作探究实验3:氨分子的运动现象(1)向盛有约 20 mL 蒸馏水的小烧杯 A 中滴入 5~6 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2)从烧杯 A 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搅拌均匀,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3)另取一个小烧杯 B ,加入约 5 mL 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烧杯A 和烧杯 B ,几分钟后观察现象。实验编号 现象 分析(1)(2)(3)无明显变化蒸馏水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溶液变红色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烧杯A中溶液变红色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想一想⑴ 。⑵ 。分析实验1、2、3,可得出什么结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实验4:分子之间有间隔结论:⑴ 。⑵ 。分子间有间隔步骤1:分别将装有 100 mL 水和 100 mL 酒精的两个量筒,同时到入另一支量筒里,振荡。步骤2:观察现象。不同分子的间隔不同实验5:分别用手挤压下面两个软塑料瓶。比较两瓶挤压的难易程度实验6:气体分子更易被压缩实验结论: 。气体分子间的间隔比固体和液体的大取气密性良好的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活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食指顶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活塞慢慢推进(如图)。想一想固态液态气态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间隔模拟动画一般情况:分子间隔变大想一想在花园里,你闻到了花香,很多时候你可以判断出它是哪种花的香味,这是为什么?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结论: 。总结分子的基本性质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 。2、分子在不断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 。3、分子之间有 。同种物质分子间隔:气态>液态>固态;温度越高,分子间隔 ;压强越大,分子间隔 。4、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很小运动越快间隔越大越小分子性质的应用⑴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 。⑵阳光下湿衣服干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 。⑶生活中常见的热胀冷缩现象,说明分子的间隔受热时 ,遇冷时 。⑷ 6000 L 的氧气可装入 40 L 的钢瓶中。说明分子间 。相对而言,气体比液体和固体更易压缩。说明气态物质的分子间间隔最 。分子在不断运动快变大变小有间隔大(5)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碳、硫、铁、磷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无论是用过氧化氢制取的氧气,还是用高锰酸钾制取的氧气,或者是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氧气,都具有相同的 性质,是因为得到的这些氧气都是由 构成的。化学同种氧分子3.什么是分子想一想看图分析⑴物质的三态变化属于 变化;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 ,分子间的运动速率和 发生了改变。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 。物理不变间隔变大⑶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 变化,变成了 的分子;⑷同种分子, 相同;不同种分子, 不同。过氧化氢分子、水分子和氧分子是不同的分子,它们的 不同。发生了其他物质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化学性质(1)分子的概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 的最小粒子。化学性质(2)“分子的性质”默认为“化学性质”,单个分子不能保持“物理性质”。归纳小结(3)应用:同种分子,其化学性质 ;不同种分子,其化学性质 。相同不同1.端午节,小月放学回家,还在门外就闻到了粽子的香味,该现象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正确的是( )A.分子的体积很小B.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的质量很小B2.用打气泵可以将空气压入自行车胎内,由此可以说明的是( )A.分子之间有间隔B.分子可以分成原子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A3.关于水受热蒸发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变成了氢气和氧气B.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变了C.水分子运动速率和间隔增大了D.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C分子用粒子的观点看物质分子的特性分子小: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分子的概念原子离子隙:分子之间有间隔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1.教材习题: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习题2.作业本作业:完成对应课时内容。3.实践性作业:从生活、生产实际事例中分别找到与分子的基本性质有关的事例,与同学们分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第1课时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课件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 副本.pptx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第2课时 分子可分为原子 课件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 副本.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