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课题1 第2课时物质的性质1. 知道物质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探究、讨论交流等多样化方式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体会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3. 理解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辩证关系,根据物质用途判断性质类型的方法;4. 增进学生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重点难点日常生活中,常见一些人用医用酒精来降温,以达到退烧的目的,也经常用工业酒精炖小锅美食。这都是利用了酒精的特性。你能说出酒精的性质吗?观察酒精,点燃酒精灯,酒精有哪些性质?颜色: 状态:气味: 沸点:无色液体特殊气味80℃不需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点燃时:能燃烧在化学变化中表现的性质小组讨论:这些性质可以怎样分类?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对比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概念 物质在____________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_________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常见 内容 能与什么物质反应、能发生分解、可燃性、助燃性、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区别 是否 才能表现出来 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毒性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合作探究1.物质的变化与性质之间有怎样的区别?(1)物质的变化: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的动态过程,变化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常用“ ”等字眼描述。(2)物质的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变化的内在因素,决定变化是否发生。常用“ ”等字眼描述。变成、生成能、会、可以、易、难合作探究2.物质的性质是否是固定不变的呢?当外界条件改变时,物质的性质也会随着变化,因此描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要注明条件。如:常压下,水是无色无臭的液体,沸点是 100 ℃,而在海拔为2000米的高原地区,水的沸点大约为 93 ℃。交流讨论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四个概念填空:(1)木柴燃烧: ;(2)木柴能燃烧: ;(3)铁生锈: ;(4)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 ;(5)铁(在干燥的空气里)不易生锈: ;化学变化化学性质化学变化化学性质化学性质(6)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7)硫酸铜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化学变化化学性质合作探究演示实验[实验1-2],同学们观察并完成下表相关实验记录。(化学闻气味的正确方法: ) 氧气 二氧化碳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 色 臭 气体 通常状况下,____色____臭气体化学性质 (“支持”或“不支持”)燃烧 ( “支持”或“不支持”)燃烧。无无无无支持不支持扇闻法合作探究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区分方法 氧气 二氧化碳区分 ①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两个集气瓶中,能使木条燃烧更旺的是 ,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是 。 ②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没有变浑浊的是 。 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合作探究物质 性质 用途酒精 可燃性( )性质 铁 导热性( )性质 铁锅炒菜石墨 导电性( )性质氧气 供给呼吸( )性质 病人输氧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化学做燃料物理物理化学电极材料总结【易错辨析】下面是常温下二氧化碳的相关描述,属于其化学性质的是( )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②密度比空气大,③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④能溶于水,⑤与水反应会生成碳酸,⑥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⑦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凝华成固态二氧化碳。A.③⑤⑥ B.③⑥⑦ C. ②③⑥⑦ D.③④⑤⑥A【学以致用】1.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关键结构件锻环由铝合金制成,下列属于铝合金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强度高 B. 耐腐蚀 C. 导热性 D. 密度低2.下列厨房中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天然气可以用作燃料 B.白糖可以用作甜味剂C.木板制成案板 D.菜刀可以用来切菜BA1.下列用途只应用化学性质的是( )D2.铜是人类发现最早的金属之一,也是较好的纯金属之一。①呈紫红色光泽;②熔点为1 083.4 ℃;③沸点为2562 ℃;④密度8.9 g/cm3;⑤具有很好的延展性;⑥导电、导热性较好,但含杂质时则导电性大受影响;⑦在干燥的空气里很稳定;⑧在潮湿的空气里表面可生成一层绿色物质,俗称铜绿;⑨高温时可被氧化,生成一层黑色氧化铜; ⑩铜能溶于硝酸和热浓硫酸。阅读完这段话后,请回答下列问题:铜的物理性质有: 。(填序号,下同)铜的化学性质有: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3.分析下列语句,指出其表现出的是物质的性质、变化还是用途?(1)汽油可燃烧 ;(2)汽油在燃烧 ;(3)汽油易挥发 ;(4)汽油挥发了 ;(5)汽油可作汽车燃料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物质的用途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3.物质的性质、变化、用途之间的关系:1.教材习题: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习题。2.作业本作业:完成对应练习。3.实践性作业:回家后到厨房中,比较厨房中的食盐和白糖的性质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再通过翻阅课本、查阅图书、上网搜索等方式获取其他信息,将获取的知识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进行整理并与同学交流、共享。(共18张PPT)课题1 第1课时物质的变化1.知道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物质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认识化学变化是产生新物质的过程。3.知道化学变化常伴随生成沉淀、产生气体、发生颜色变化、发光,以及吸热或放热等现象。重点难点从生活看物质的变化木材(煤、天然气)燃烧水结成冰苹果腐烂变质钢铁生锈合作探究观察教师演示实验(教材P8~9),并完成下表相关实验记录。实验 序号 变化前的 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1) 液态的水 加热到一定温度时, 液态水 ,产生 ,遇到冷 的玻璃片又凝结成液态的小水滴。 气态的水(水蒸气)沸腾水蒸气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合作探究实验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 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2) 固态的石蜡 液态的石蜡(3) 蓝色的硫酸铜溶液等 有___色沉淀生成 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等石蜡固体熔化无蓝有合作探究实验 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 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4) 颗粒状大理石等 加入稀盐酸后立即_________ 大理石逐渐变小。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_____,摸一下试管感觉到发热。 二氧化碳气体等有气泡产生浑浊有交流【思考】(1)实验1和2,3和4有哪些共同特征?(2)属于什么变化?(3)常见的例子还有哪些?(4)变化时还伴随着哪些现象呢?归纳总结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伴随现象和联系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概 念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又称 。没有有化学反应归纳总结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实 例 铁水铸成锅、汽油挥发、 榨西瓜汁、打碎花瓶、 、 等木柴燃烧、铁生锈、酒精燃烧、西瓜汁变质、牛奶变质等酒精挥发 铜丝导电食物腐烂、人的呼吸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伴随现象 物质的 和 发生改变 发光、放热 改变、等伴随能量 可能发光放热 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等本质区别 固液气三态形状颜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吸热、放热、发光是否有新物质(或其他物质)生成归纳总结两种变化的辨析和总结(1)发光、放热、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的反应一定是化学变化吗?发光、放热的物理变化: 。发光、放热的化学变化: 。有气体产生的物理变化: 。有沉淀产生的物理变化: 。结论:发光、放热的反应 _______ (填“一定”或“不 一定”)是化学变化。电灯通电木柴燃烧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浑浊的泥水静置后出现沉淀不一定(2)“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 。例如:①物理变化的爆炸: ;②化学变化的爆炸: 。不一定挤压气球爆炸鞭炮点燃后爆炸(3)蜡烛燃烧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①蜡烛燃烧过程中的物理变化:如 。②蜡烛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如 。蜡烛受热熔化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结论:①化学变化过程中 发生物理变化;②物理变化过程中 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一定不【易错辨析】物质常发生下列变化:①挥发;②燃烧;③熔化;④发光;⑤锈蚀;⑥腐烂。其中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②⑤⑥【学以致用】生活中的下列变化,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铁锅生锈 B. 牛奶变酸C. 葡萄酿酒 D. 雪融化成水D1.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酒精燃烧 B. 烧制陶瓷 C. 燃放鞭炮 D. 蜡烛熔化2.厨房中几种物质在互相谈论着,你认为它们的叙述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水:我沸腾了 B.煤气:我燃烧了C.菜刀:我生锈了 D.食物:我腐烂了DA3.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他不同的是( )4.下列成语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 B.百炼成钢 C.花香四溢 D.春风得意BB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只是形状、状态的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常伴随有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还有能量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否有新物质生成。1.教材习题: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习题。2.作业本作业:完成对应练习。3.实践性作业:通过翻阅课本、查阅图书、上网搜索等方式获取有关传统文化中物质的变化,将获取的变化按照主要变化进行分类,并与同学交流、共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课题1 第1课时 物质的变化 课件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pptx 课题1 第2课时 物质的性质 课件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