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质量守恒定律课题1 第1课时1.认识化学反应中各物质间存在的定量关系,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2.能从宏微结合的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内涵。重点难点人们对化学变化的定量研究从很早之前就开始了。如1673年, 波义耳在密闭容器中加热金属,发现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增加了。他认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相等。1777年,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密闭容器中研究氧化汞的分解和合成时,发现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波义耳和拉瓦锡究竟孰是孰非?情景素材1情景素材2葛洪是我国晋代著名炼丹家,曾在南海丹灶镇一带结灶炼丹。在其著作《抱朴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葛洪之妻鲍姑用铁勺装“曾青”(硫酸铜),几天后,葛洪发现了一个奇妙的现象:铁勺变成了黄灿灿的“金勺”,葛洪的徒弟高兴地跳了起来:“点铁成金啦!”俗语说:“真金不怕火炼”。葛洪把“金勺”放在火上烘烤,“金勺”变成了黑色。点石是否能成金?情景素材3铁丝燃烧蜡烛燃烧这两个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会不会发生改变呢?实验探究:铜粉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密闭装置调节装置内压强实验现象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关系铜粉由红变黑,气球先胀大后变瘪反应前的总质量=反应后的总质量实验探究:铜粉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反应前总质量反应后总质量实验探究:铜粉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反应前 反应后装置 锥形瓶 锥形瓶橡胶塞 橡胶塞玻璃管、气球 玻璃管、气球固体 铜 生成的氧化铜、未反应的铜气体 空气(氮气、氧气等) 空气(氮气、未反应的氧气等)参加反应的氧气参加反应的铜粉生成的氧化铜实验探究:铜粉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思考:橡胶塞和小气球的作用是什么?如果没有它们,实验可能出现哪些结果?幻灯片 7实验探究:铁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测定参考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视频实验探究:铁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测定实验现象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关系银白色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一段时间后,溶液由蓝色变浅绿色反应前的总质量=反应后的总质量参加反应的硫酸铜参加反应的铁生成的铜生成的硫酸亚铁实验探究: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测定交流讨论:根据以上两个实验的分析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实验探究: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想一想:你预计这个反应前后的称量结果会有什么变化 实验探究: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现象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关系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白色粉末逐渐消失反应前的总质量>反应后的总质量实验探究: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盐酸 + 碳酸钠 → 氯化钠 + 水 + 二氧化碳HCl Na2CO3 NaCl H2O CO2开放体系气体逸出m1m2>m1 = m2 +m 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实验探究: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探究: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想一想:你预计这个反应前后的称量结果会有什么变化 实验探究: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探究: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现象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关系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天平指针向左偏反应前的总质量<反应后的总质量实验探究: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镁 + 氧气 氧化镁Mg O2 MgO点燃开放体系气体参与m1m2<m1 + m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 = m2实验中必须发生化学变化,而非物理变化。交流讨论:根据以上两个实验的分析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若反应中有气体参加或生成,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交流讨论:以氢气燃烧反应为例,从微观角度分析质量守恒的实质?分子原子新分子新物质分解重新组合聚集化学反应的实质: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实质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微观实质以氢气燃烧反应为例,从微观角度分析质量守恒的实质?原子重新排列组合成新分子分子的种类改变化学变化实质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元素的质量没有增减质量守恒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内容实质适用应用一切化学反应解释一些现象等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1.下列事实与质量守恒定律无关的是( )A.蜡烛燃烧后,其质量变小B.铁制品在空气中生锈,质量增加C.高锰酸钾受热后质量减小D.冰融化成水后质量不变2.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① 原子数目 ② 分子数目 ③ 元素种类 ④ 物质种类⑤ 原子种类 ⑥ 物质的总质量A.①④⑥ B.①③⑤⑥ C.①②⑥ D.②③⑤DB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在2XY2+Y2 = 2Z 的反应中,Z的化学式应该是 ( )A.X2Y B.X2Y3 C.XY2 D. XY34.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 光照/叶绿体 淀粉 +氧气。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淀粉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含有碳、氢元素B. 含有碳、氢、氧元素C. 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 无法确定CD1.教材习题: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习题。2.作业本作业:完成对应练习。3.实践性作业:通过查阅文献等方式了解化学史上对于质量守恒定律的研究历程,形成书面报告,并与同学交流、共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