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件(2课时 共17张PPT+1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件(2课时 共17张PPT+19张PPT)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课题2 第2课时
1.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
2.基于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3.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重点
难点
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氢气是目前最常用的火箭燃料,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此前神舟十七号发射所用的氢气和氧气总量为约200吨。理论上,所备的氢气和氧气应当满足怎样的质量比?
情景素材1
情景素材2
若要从微观角度体现质量守恒定律,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表示这个化学反应
碳+氧气 二氧化碳
点燃
情景素材3
前面我们学习了铁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可以写为: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可以用更简单的方式表示这一反应吗?
点燃
书写氢气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hydrogen + oxygen → water
水素 + 酸素 → 水です
书写文字表达式要根据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及条件等客观事实。
为了方便国际交流,用什么形式表达化学反应更具通用性?
+ →
氢气 + 氧气 水
点燃
书写氢气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利用符号表达式能否计算出
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
氢气燃烧的微观反应示意图
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的原子
种类必须相同,原子个数必须相等
H2+ O2 H2O
点燃
书写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利用化方程式能否计算出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
通过“配平”体现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比:2*2 : 16*2
2H2+ O2 2H2O
点燃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定性
定量
2.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符合客观事实
根据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
(1)大理石(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CaCO3+2HCl CaCl2+H2O+CO2↑
当生成物中有气体,而反应物中没有气体时,在气态生成物的化学式
右边标“↑”。
(2)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钙溶液)中,产生浑浊(碳酸钙)和水
Ca(OH)2+CO2 CaCO3↓+H2O
溶液中的反应,生成物有难溶性固体,即沉淀,则需在该生成物的化学式
右边标“↓”。
化学式
根据客观事实,正确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
条件
写出反应的条件
配平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各化学式的系数,并标上“ ”
上下标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态,判断并标出“↑”或“↓”
检查
不可忽略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一般步骤
1
2
3
4
5
根据信息写化学方程式:
①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
②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③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和硫酸钠: ;
④甲烷(CH4)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3C+ 2Fe2O3 4Fe + 3CO2↑
高温
4P+ 5O2 2P2O5
点燃
CH4+ 2O2 CO2+2H2O
点燃
2NaOH+ CuSO4 Cu(OH)2↓+Na2SO4
化学方程式配平的一般技巧
最小公倍数法:①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观察法: ②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4P+ 5O2 2P2O5
点燃
3C+ 2Fe2O3 4Fe + 3CO2↑
高温
化学方程式配平的一般技巧
整体法:③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
氢氧化铜和硫酸钠
设“1”法: ④甲烷(CH4)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NaOH+CuSO4 Cu(OH)2↓+Na2SO4
CH4+ 2O2 CO2+2H2O
点燃
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氧化汞加热分解 HgO Hg+O2↑
B.铁在氧气中燃烧:4Fe+ 3O2 2Fe2O3
C.碳在氧气中燃烧:C+O2 CO2
D.硫在氧气中燃烧:S+O2↑ SO2

点燃
点燃
点燃
C
2.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Al + O2 点燃 Al2O3
(2) C + Fe2O3 高温 Fe + CO2↑
(3) C2H4 + O2 点燃 CO2 + H2O
(4) NaOH + FeSO4 Fe(OH)2 ↓ + Na2SO4
4
3
2
3
2
4
3
1
3
2
2
2
1
1
2
3.根据信息,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氧化铁与氢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单质铁和水:
(2)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碳酸钠和水:
(3)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Fe3O4 + 4H2 3Fe +4 H2O

2NaOH +CO2 Na2CO3+H2O
Zn+ H2SO4 ZnSO4+ H2↑
化学方程式
描述反应的
客观事实
书写
原则
书写步骤
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反应物和生成物
(2)反应条件
(3)气体或沉淀符号
(4)配平
(5)检查
1.教材习题: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习题。
2.作业本作业:完成对应练习。
3.实践性作业:通过查阅文献等方式了解化学方程式的发展史,形成书面报告,并与同学交流、共享。(共17张PPT)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课题2 第1课时
1.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2.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及解决真实问题。
重点
难点
作家霍桑在童话《点金术》中,讲述了国王美戴斯获得了“点石成金”的法术,试着通过所学知识说明“点石成金”是否科学。
情景素材1
情景素材2
1984年3月,“水变汽油”这一发明占据了哈尔滨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13年后,水变油却被指出是彻头彻尾的骗局,发明者王洪成也瞬间成为众人唾骂的对象。请用所学知识指出其中的不科学之处。
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以电解水为例)
符号表达式
H2O H2 + O2
通电
不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实质
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
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以电解水为例)
通电
H2O H2 + O2
通电
2
2
化学计量数:表示反应中分子个数比,“1” 省略


反应物不是气体,生成物是气体,标注“↑”
化学方程式
体现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实质
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②从定量角度:物质间的分子个数比和质量比。
微观上:参加反应的水和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2∶1;
宏观上:参加反应的水和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36∶4∶32(9:1:8)。
2H2O 2H2 + O2
通电
①从定性角度: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推断未知物质的化学式
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
MnO2 + 4HCl MnCl2 + 2X + Cl2↑,产物X的化学式为_______。(计算过程体现于下表)
原子 反应前 反应后 X
Mn
O
H
Cl

H2O
1 1 0
2 2 2
4 4 4
4 4 0
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推断物质元素组成
美国科学家发现半胱氨酸能增强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免疫力,对控制艾滋病毒的蔓延有奇效。如果将半胱氨酸在足量的O2中燃烧,所得产物中含有N2、SO2、CO2和H2O,由此实验可以判断半胱氨酸中除含有C、H元素外,肯定还含有的元素是 和 ,可能有 元素。
O
N
S
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密闭容器中化学反应数据的处理
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表所示。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10 10 10 2
反应后质量(g) m 2 21 2
变化质量(g)
(1)求 m的值为 。
(2)质量减少的物质是 ,属于 (填“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增加的物质是 ,属于 (填“反应物”或“生成物”);该反应可表示为 ;反应基本类型:
(填“分解”或“化合”)反应;
7
A、B
反应物
C
生成物
A+B C
一定条件
化合
0
+11
-8
-3
(3)物质d可能是该反应的
;
(4)参加反应的物质a和生成的物质c的质量比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10 10 10 2
反应后质量(g) m 2 21 2
变化质量(g)
催化剂
3:11
方法总结:①求未知量: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名物质的质量总和;
②反应物、生成物、催化剂或杂质的确定:
a.反应后质量增加→生成物; b.反应后质量减少→反应物;
c.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催化剂或未参与反应的杂质;
③反应类型的确定:根据②的判断写出反应的表达式,进而确定反应类型。
0
+11
-8
-3
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示意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 )
A.图①分子中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4
B.图②对应的物质是化合物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D.两种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2
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微观模型图题
C
1. 煤气的主要成分一氧化碳(化学式为CO),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2CO+O2 2CO2。 这一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有:(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1)物质含义:_____和______在_______的条件下反应生成______。
(2)数量含义:参加反应的______和______和生成的_________的
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
(3)质量含义:参加反应的______和______和生成的__________的
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点燃
CO
O2
点燃
CO2
CO
O2
CO2
2:1:2
CO
O2
CO2
7:4:11
2.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了某一化学反应,涉及的物质
为甲、乙、丙、丁,如图为各物质在反应前和反应后某时刻
的质量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反应中消耗甲和乙的质量比为7:4
C.丙可能为催化剂
D. x的值是11
D
3.2023年9月23日晚,在万众瞩目之下,杭州亚运会的“数字火炬
手”与最后一棒火炬手齐心协力点燃了零碳甲醇点燃的亚运火炬
惊艳世界。甲醇(CH3OH)制氢具有工艺简单、节能环保等优
点。其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三种分子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都不同
C.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
D.丙物质的化学式为CO2
C
一、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二、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定性: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定量: 微粒个数比 2 : 2 : 1
物质质量比 36 : 4 : 32
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化学方程式中未知化学式的推断。
2.推断物质的元素组成。
3.密闭容器中化学反应数据的处理。
4.微观模型图题。
1.教材习题: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习题。
2.作业本作业:完成对应练习。
3.实践性作业:整理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相关习题的解题思路,形成思维导图,并与同学交流、共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