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中化学一轮复习:第八章 第35讲 分子的性质 配合物与超分子(课件+ 练习 +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高中化学一轮复习:第八章 第35讲 分子的性质 配合物与超分子(课件+ 练习 +学案)

资源简介

(共99张PPT)
第35讲
分子的性质 配合物与超分子
1.理解分子的极性。
2.掌握范德华力的含义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3.理解氢键的含义,能列举存在氢键的物质,并能解释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4.理解配位键的含义。
5.了解超分子的概念。








考点一  键的极性与分子极性
考点二  分子间作用力
考点三  配合物、超分子
练真题  明考向
课时精练
键的极性与分子极性
>
<
考点一
1.键的极性
(1)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的比较
极性键 非极性键
成键原子 _______种元素的原子间 ______元素的原子间
电子对 ______偏移(电荷分布不均匀) ________偏移(电荷分布均匀)
成键原子的电性 呈电中性
不同
同种
发生
不发生
思考 如何判断共价键极性的强弱?
提示 成键元素电负性值差异越大,共价键的极性越强。
(2)键的极性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键的极性对羧酸酸性大小的影响实质是通过改变羧基中羟基的 而实现的,羧基中羟基的极性越大,越 ,则羧酸的酸性越强。
①与羧基相邻的共价键的极性越大,羧基中 ,则羧酸的酸性越强。
②烷基是推电子基团,从而减小羧基中羟基的 ,导致羧酸的酸性减小。一般地,烷基越长,推电子效应 ,羧酸的酸性 。
容易电离出H+
极性
羟基的极性越大
极性
越大
越弱
2.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1)概念
极性分子:分子的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 ,键的极性的向量和 零。
非极性分子:分子的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 ,键的极性的向量和 零。
不重合
不等于
重合
等于
(2)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断方法
①A—A型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A—B型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②判断ABn型分子极性的两条经验规律
a.中心原子A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则为非极性分子,反之则为极性分子。
b.中心原子A没有孤电子对,则为非极性分子,反之则为极性分子。
1.试比较下列有机酸的酸性强弱。
①CF3COOH ②CCl3COOH ③CHCl2COOH ④CH2ClCOOH ⑤CH3COOH
⑥CH3CH2COOH
一、有关羧酸酸性强弱的判断及归因分析
答案 ①>②>③>④>⑤>⑥
2.酸性:氟乙酸大于氯乙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酸性:甲酸大于乙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负性:F>Cl,C—F的极性大于C—Cl的极性,导致氟乙酸羧基中的羟基的极性更大,更易电离出H+,故氟乙酸的酸性大于氯乙酸的酸性
烷基(R—)是推电子基团,烷基越长推电子效应越大,使羧基中的羟基的极性越小,羧酸的酸性越弱
4.下列分子P4、C60、Cl2、NO、H2O2、NO2、SO2、CH2Cl2、CS2、C2H2、SO3、BF3、HCN 、HCHO、PCl5、PCl3属于极性分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二、分子极性的判断
NO、H2O2、NO2、SO2、CH2Cl2、
HCN、HCHO、PCl3
P4、C60、Cl2、CS2、C2H2、SO3、
BF3、PCl5
返回
分子间作用力
>
<
考点二
1.分子间作用力
(1)范德华力、氢键的对比
范德华力 氢键
作用微粒 分子或原子(稀有气体分子) H与N、O、F等电负性很大的原子
分类 - 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
特征 ____方向性和饱和性 ______饱和性和方向性
强度 共价键>_______>__________
氢键
范德华力


范德华力 氢键
影响其强度的因素 ①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 ,范德华力越大; ②分子的极性 ,范德华力越大 X—H…Y强弱与X和Y的电负性有关
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主要影响物理性质(如熔、沸点)
越大
越大
(2)氢键的表示方法(以HF分子间氢键为例)
已知邻羟基苯甲醛(      )与对羟基苯甲醛(         )的沸点相差很
大,其中沸点较高的是_______________,请画出上述两种物质形成氢键的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羟基苯甲醛
邻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内氢键:
;对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间氢键:
2.分子的溶解性
(1)“相似相溶”规律
①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 溶剂,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 溶剂。
②分子结构相似的物质易互溶。
(2)氢键对分子溶解性的影响
若溶剂和溶质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则溶质的溶解度 。
非极性
极性
增大
3.分子的手性
(1)手性异构:具有完全相同的组成和原子排列的一对分子,如同左手和右手一样互为 ,在三维空间里 的现象。
(2)手性分子:具有 的分子。
(3)手性碳原子:在有机物分子中,连有 的碳原子。含有手性碳
原子的分子是手性分子,如         。
镜像
不能叠合
手性异构体
四个不同基团或原子
1.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化学键(  )
2.卤素单质、卤素氢化物、卤素碳化物(即CX4)的熔、沸点均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
3.氨水中氨分子与水分子间形成了氢键(  )
4.H2O比H2S稳定是因为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
5.氢键的存在一定能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  )
×

×
×
×
一、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原因分析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冰(CH4·8H2O)中甲烷分子与水分子间形成了氢键
B.“X—H…Y”三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时,不可能形成氢键
C.萃取剂CCl4的沸点高于CH4的沸点
D.卤素单质、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均随着摩尔质量的增大而升高

甲烷分子与水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A错误;
“X—H…Y”三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时,也可能形成氢键,B错误;
卤素单质随着摩尔质量的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大,熔、沸点升高,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随着摩尔质量的增大而降低,D错误。
2.下列关于氢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一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
B.冰和干冰分子间都存在氢键
C.DNA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是通过氢键来实现的
D.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是因为水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

水分子内不存在氢键,氢键存在于水分子之间,故A错误;
干冰为二氧化碳,分子间不存在氢键,故B错误;
H2O是一种稳定的化合物,是由于O—H键能较大的原因,与氢键无关,氢键只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故D错误。
3.有关分子的溶解性,解答下列各题:
(1)H2O2难溶于CS2,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H3、CH3CH2OH、CH3CHO都极易溶于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2O2为极性分子,而CS2为非极性溶剂,根据“相似相溶”规律,H2O2难溶于CS2
NH3、CH3CH2OH、CH3CHO都是极性分子,且都能与H2O形成氢键
A易形成分子内氢键,B易形成分子间氢键,所以B的沸点比A的高
4.有关物质的熔、沸点,解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A(      )的结构可以表示为    (虚线表示氢键),而有机物
B(   )只能形成分子间氢键。工业上用水蒸气蒸馏法将A和B进行分离,首先被
蒸出的成分是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A
(2)苯胺(      )与甲苯(      )的相对分子质量相近,但苯胺的熔点
(-5.9 ℃)、沸点(184.4 ℃)分别高于甲苯的熔点(-95.0 ℃)、沸点(111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苯胺分子间存在氢键
(3)如图为S8的结构,其熔点和沸点要比二氧化硫的熔点和沸点高很多,主要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8相对分子质量大,分子间范德华力大
(4)在CO2低压合成甲醇反应(CO2+3H2===CH3OH+H2O)所涉及的4种物质中,沸点从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H2O>CH3OH>CO2>H2
H2O与CH3OH均为极性分子,H2O中氢键比甲醇多;CO2与H2均为非极性分子,CO2相对分子质量较大,范德华力较大
二、手性碳的判断
5.(2023·海南,12改编) 闭花耳草是海南传统药材,具有消炎功效。车叶草苷酸是其活性成分之一,结构简式如图所示。用“*”标出分子中的手性碳原子。
答案 
返回
配合物、超分子
>
<
考点三
1.配位键
(1)形成:由一个原子单方面提供 而另一个原子接受孤电子对形成的共价键,即“电子对给予—接受”键被称为 。
(2)表示方法:常用“ ”来表示配位键,箭头指向接受孤电子对的原子,如
可表示为 ,在   中,虽然有一个N—H形成过程与其他3个N—H形成过程不同,但是一旦形成之后,4个共价键就完全 。
孤电子对
配位键

相同
2.配位化合物
(1)概念:金属离子或原子(称为中心离子或原子)与某些 (称为配体或配位体)以 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如[Cu(NH3)4]SO4:
分子或离子
配位键
配位原子
配位体
配位数
(2)形成条件
①中心离子或原子:有空轨道,一般是带正电的金属离子,特别是过渡金属离子,如Fe3+、Cu2+、Zn2+、Ag+等,但也有电中性的原子等。
②配位体:其中的配位原子(配位体中直接同中心离子或原子配合的原子)有孤电子对。配位体可以是分子,如CO、NH3、H2O等,也可以是离子,如F-、Cl-、Br-、I-、CN-、SCN-、OH-等。
(3)配位原子及配位数
①配位原子:配位体中提供孤对电子的原子叫配位原子,如:H2O中的O原子,NH3中的N原子。
②配位数:作为配位体直接与中心原子结合的离子或分子的数目,即形成的配位键的数目称为配位数。如:[Cu(NH3)4]2+的配位数为4,[Ag(NH3)2]+的配位数为2。
(4)内界和外界:配合物分为内界和外界,其中中心离子或原子与配位体组成的部分称为内界,与内界发生电性匹配的阳离子(或阴离子)称为外界,如:[Cu(NH3)4]SO4的内界是[Cu(NH3)4]2+,外界是  ,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电离成内界和外界两部分。
即:[Cu(NH3)4]SO4===[Cu(NH3)4]2++  ,而内界很难电离,其电离程度很小,[Cu(NH3)4]2+  Cu2++4NH3。
3.超分子
(1)概念
超分子是由 的分子通过 形成的分子聚集体。
(2)超分子内分子间的作用力
多数人认为,超分子内部分子之间通过非共价键相结合,包括氢键、静电作用、疏水作用以及一些分子与金属离子形成的弱配位键等。
(3)超分子的两个重要特征是 和 。
(4)超分子的应用
在分子水平上进行分子设计,有序组装甚至复制出一些新型的分子材料。
两种或两种以上
分子间相互作用
分子识别
自组装
1.配位键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  )
2.提供孤电子对的微粒既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离子(  )
3.有配位键的化合物就是配位化合物(  )
4.配位化合物都很稳定(  )
5.在配合物[Co(NH3)5Cl]Cl2中的Cl-均可与AgNO3反应生成AgCl沉淀(  )
6.Ni(CO)4是配合物,它是由中心原子与配体构成的(  )
×


×
×

一、配合物
1.关于化学式为[TiCl(H2O)5]Cl2·H2O的配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配位体是Cl-和H2O,配位数是8
B.中心离子是Ti4+,配离子是[TiCl(H2O)5]2+
C.内界和外界中Cl-的数目比是1∶2
D.在1 mol该配合物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可以得到3 mol AgCl沉淀

配合物[TiCl(H2O)5]Cl2·H2O中配位体是Cl-和H2O,配位数是6,故A错误;
中心离子是Ti3+,故B错误;
加入足量AgNO3溶液,外界Cl-与Ag+反应,内界Cl-不与Ag+反应,1 mol该配合物只能生成2 mol AgCl沉淀,故D错误。
2.(2023·烟台模拟)过渡金属配合物的一些特有性质的研究正受到许多研究人员的关注,因为这方面的研究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工业应用上都有重要意义。氯化铁溶液用于检验食用香精乙酰乙酸乙酯时,会生成紫色配合物,其配离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配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该配离子中含有π键的个数是6×6.02×1023
B.该配离子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均为sp2杂化
C.该配离子含有的非金属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碳
D.该配离子中含有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

根据配离子结构示意图可知,1 mol该配离子中含有π键的个数是6NA,即6×6.02×1023,故A正确;
该配离子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有sp2、sp3杂化,故B错误;
该配离子含有的非金属元素有C、O、H,电负性最大的是氧,故C错误;
该配离子中含有的化学键有共价键、配位键,故D错误。
3.回答下列问题:
(1)将白色CuSO4粉末溶解于水中,溶液呈蓝色,是因为生成了一种呈蓝色的配位数是4的配离子,请写出生成此配离子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蓝色溶液中的阳离子内存在的全部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1 mol该阳离子中含σ键个数为________。
Cu2++4H2O===[Cu(H2O)4]2+
共价键、配位键
12NA
Cu2+提供空轨道,H2O分子中的O原子提供孤电子对形成配离子[Cu(H2O)4]2+。
(2)CuSO4·5H2O(胆矾)中含有水合铜离子而呈蓝色,写出胆矾晶体中水合铜离子的结
构简式(必须将配位键表示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CuSO4溶液中滴加氨水会生成蓝色沉淀,再滴加氨水到沉淀刚好全部溶解可得到深蓝色溶液,继续向其中加入极性较小的乙醇可以析出深蓝色的[Cu(NH3)4]SO4·H2O晶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Cu(NH3)4]SO4的组成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N元素
b.CuSO4晶体及[Cu(NH3)4]SO4·H2O中S原子的杂化方式均为sp3
c.[Cu(NH3)4]SO4所含有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配位键
d.NH3分子内的H—N—H键角大于H2O分子内的H—O—H 键角
e.   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
f.[Cu(NH3)4]2+中,N原子是配位原子
g.NH3分子中氮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2
ag
电负性:O>N,a不正确;
NH3分子内N原子有1个孤电子对,H2O分子中O原子有2个孤电子对,H2O分子中孤电子对对共用电子对排斥作用大,所以H2O分子中H—O—H键角小于NH3分子中H—N—H键角,d正确;
[Cu(NH3)4]2+中N原子提供孤电子对,f正确;
NH3中N为sp3杂化,g不正确。
二、超分子
4.冠醚是皇冠状的分子,它能否适配碱金属离子与其空腔直径和离子直径有关。二苯并-18-冠-6与K+形成的配离子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冠醚 冠醚空腔直径/pm 适合的粒子(直径/pm)
15-冠-5 170~220 Na+(204)
18-冠-6 260~320 K+(276)、Rb+(304)
21-冠-7 340~430 Cs+(334)
A.冠醚可以用来识别碱金属离子
B.二苯并-18-冠-6也能适配Li+
C.该冠醚分子中碳原子杂化方式有2种
D.一个配离子中配位键的数目为6

冠醚 冠醚空腔直径/pm 适合的粒子(直径/pm)
15-冠-5 170~220 Na+(204)
18-冠-6 260~320 K+(276)、Rb+(304)
21-冠-7 340~430 Cs+(334)
Li+半径小于Na+;则二苯并-18-冠-6不能适配Li+,B错误;
该冠醚分子中苯环碳原子为sp2杂化、其他碳原子为sp3杂化,C正确;
由结构简式可知,一个配离子中配位键的数目为6,D正确。
5.利用超分子可分离C60和C70。将C60、C70混合物加入一种空腔大小适配C60的“杯酚”中进行分离的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第二电离能:CB.杯酚分子中存在π键
C.杯酚与C60形成氢键
D.C60与金刚石晶体类型不同

C和O分别失去一个电子后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1和2s22p3,O的2p能级是半充满结构,比较稳定,所以O的第二电离能大于C的第二电离能,A项正确;
杯酚分子中含有苯环结构,具有大π键,B项正确;
C60中只含有C元素,无法形成氢键,C项错误;
金刚石是共价晶体,C60为分子晶体,D项正确。
返回
练真题 明考向
1.(2023·山东,3)下列分子属于极性分子的是
A.CS2 B.NF3
C.SO3 D.SiF4

1
2
3
4
5
1
2
3
4
CS2中C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 ×(4-2×2)=2,无孤电子对,CS2的空间结构为直线形,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重合,CS2属于非极性分子,A项不符合题意;
NF3中N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 ×(5-3×1)=4,有1个孤电子对,NF3的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NF3属于极性分子,B项符合题意;
SO3中S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 ×(6-3×2)=3,无孤电子对,SO3的空间结构为平面正三角形,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重合,SO3属于非极性分子,C项不符合题意;
SiF4中Si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 ×(4-4×1)=4,无孤电子对,SiF4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重合,SiF4属于非极性分子,D项不符合题意。
5
2.(2023·浙江1月选考,12)共价化合物Al2Cl6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Al2Cl6+2NH3===2Al(NH3)Cl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l2Cl6的结构式为
B.Al2Cl6为非极性分子
C.该反应中NH3的配位能力大于氯
D.Al2Br6比Al2Cl6更难与NH3发生反应

1
2
3
4
5
1
2
3
4
由双聚氯化铝分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可知,分子的结构式
为       ,是结构对称的非极性分子,故A、B正确;
由反应方程式可知,氨分子更易与具有空轨道的铝原子形成配位键,配位能力大于氯原子,故C正确;
溴元素的电负性小于氯元素,溴原子半径大于氯原子,则铝溴键弱于铝氯键,所以双聚溴化铝的铝溴键更易断裂,比双聚氯化铝更易与氨气反应,故D错误。
5
3.(1)[2021·全国甲卷,35(3)]甲醇的沸点(64.7 ℃)介于水(100 ℃)和甲硫醇(CH3SH,
7.6 ℃)之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甲硫醇不能形成分子间氢键,而水和甲醇均能形成氢键,且物质的量相等时水比甲醇的氢键多
5
(2)[2021·湖南,18(2)①]硅和卤素单质反应可以得到SiX4。
SiX4的熔、沸点
1
2
3
4
SiF4 SiCl4 SiBr4 SiI4
熔点/K 183.0 203.2 278.6 393.7
沸点/K 187.2 330.8 427.2 560.7
0 ℃时,SiF4、SiCl4、SiBr4、SiI4呈液态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沸点依次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气态SiX4分子的空间结构是____________。
SiCl4
SiX4都是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分子间作用力依次
增大
正四面体形
5
1
2
3
4
由题给熔、沸点数据可知,0 ℃时,四氟化硅为气态,四氯化硅为液态,四溴化硅、四碘化硅为固态;SiX4分子中硅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孤电子对数为0,则分子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
SiF4 SiCl4 SiBr4 SiI4
熔点/K 183.0 203.2 278.6 393.7
沸点/K 187.2 330.8 427.2 560.7
5
4.(1)[2022·全国甲卷,35(3)]固态氟化氢中存在(HF)n形式,画出(HF)3的链状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2)[2017·全国卷Ⅱ,35(3)③]图中虚线代表氢键,其表示式为(  )N—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3O+)O—H…N
5
(2)[2021·全国乙卷,35(2)]三价铬离子能形成多种配位化合物。[Cr(NH3)3(H2O)2Cl]2+ 中提供电子对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____________,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_____。
1
2
3
4
   中的中心原子S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无孤电子对,不能做配位原子;端基S原子含有孤电子对,能做配位原子
N、O、Cl
6
5
(3)[2020·山东,17(3)]含有多个配位原子的配体与同一中心离子(或原子)通过螯合配位成环而形成的配合物为螯合物。一种Cd2+配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1 mol该配合物中通过螯合作用形成的配位键有____ mol,该螯合物中N的杂化方式有___种。
1
2
3
4
6
1
由题给图示可知,1个Cd2+与C、N杂环上的4个N原子分别形成4个配位键,与2个O原子分别形成2个配位键,因此1 mol该配合物中通过螯合作用形成的配位键有6 mol。
5
(4)[2019·全国卷Ⅰ,35(2)]乙二胺(H2NCH2CH2NH2)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乙二胺能与Mg2+、Cu2+等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环状离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与乙二胺形成的化合物稳定性相对较高的是________(填“Mg2+”或“Cu2+”)。
1
2
3
4
乙二胺的两个N提供孤电子
对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
Cu2+
乙二胺中2个氮原子提供孤电子对与金属镁离子或铜离子形成稳定的配位键,故能形成稳定环状离子。由于铜离子半径大于镁离子,形成配位键时头碰头重叠程度较大,其与乙二胺形成的化合物较稳定。
返回
5
课时精练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卤化氢中,HF的沸点最高,是由于HF分子间存在氢键
B.邻羟基苯甲醛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醛的熔、沸点低
C.H2O的沸点比HF的沸点高,是由于水中氢键键能大
D.氨气极易溶于水与氨气分子和水分子间形成氢键有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HF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故熔、沸点相对较高,A正确;
能形成分子间氢键的物质熔、沸点较高,邻羟基苯甲醛容易形成分子内氢键,对羟基苯甲醛易形成分子间氢键,所以邻羟基苯甲醛的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醛的沸点低,B正确;
H2O分子最多与周围H2O分子形成4个氢键,而HF分子最多与周围HF分子形成两个氢键,氢键越多,熔、沸点越高,所以H2O的熔、沸点高,C错误;
氨气分子和水分子间形成氢键,导致氨气极易溶于水,D正确。
15
2.(2023·山东日照模拟)下列不能用氢键相关知识解释的是
A.羊毛衫水洗后变形 B.氨容易液化
C.H2O比H2S更稳定 D.冰浮在水面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羊毛属于蛋白质,含有大量氢键,水洗会破坏氢键,所以变形与氢键有关,A不符合题意;
氨气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分子聚集在一起,很容易形成液体,氨容易液化与氢键有关,B不符合题意;
H2O 比 H2S 更稳定是由于O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强,与氢键无关,C符合题意;
冰中含大量氢键,相同情况下与水相比,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故而浮在水面上,与氢键有关,D不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2021·山东,9)关于CH3OH、N2H4和(CH3)2NNH2的结构与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H3OH为极性分子
B.N2H4空间结构为平面形
C.N2H4的沸点高于(CH3)2NNH2
D.CH3OH和(CH3)2NNH2中C、O、N杂化方式均相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甲醇可看成是甲烷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得到的,为四面体结构,是由极性键组成的极性分子,A正确;
N2H4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不是平面形,B错误;
N2H4分子中连接N原子的H原子数多,存在氢键的数目多,而偏二甲肼[(CH3)2NNH2]只有一端可以形成氢键,另一端的两个甲基基团比较大,影响了分子的排列,沸点比N2H4的低,C正确;
CH3OH和(CH3)2NNH2中C、O、N杂化方式均为sp3,D正确。
15
A. B.
C. D.
4.下列化合物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中,只有次甲基上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A不符合题意;
         中,除醛基外的碳原子都为手性碳原子,B符合题意;
            中,除羧基外的碳原子都为手性碳原子,C不符合题意;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中,与苯环相连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D不符合
题意。
15
5.(2021·湖北,9)下列有关N、P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N的电负性比P的大,可推断NCl3分子的极性比PCl3的大
B.N与N的π键比P与P的强,可推断N≡N的稳定性比P≡P的高
C.NH3的成键电子对间排斥力较大,可推断NH3的键角比PH3的大
D.HNO3的分子间作用力较小,可推断HNO3的熔点比H3PO4的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l、P的电负性差值大于Cl、N的电负性差值,三氯化氮、三氯化磷的空间结构都是三角锥形,故三氯化氮分子的极性小于三氯化磷,A项错误;
分子的稳定性与键能、键数目有关,N与N的π键比P与P的强,可推断N≡N的稳定性比P≡P的高,B项正确;
NH3、PH3分子空间结构都是三角锥形NH3、PH3,N、P原子孤电子对数都为1,杂化类型都是sp3,但是N原子半径小于P,N的电负性大于P,NH3分子中成键电子对之间排斥力大于PH3,故NH3键角大于PH3,C项正确;
晶体熔点高低由构成晶体的微粒之间作用力大小决定,它们都是分子晶体,HNO3分子间作用力小于H3PO4,H3PO4的熔点高于HNO3,D项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2020·海南,7)向CuSO4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先出现沉淀,后沉淀溶解变为无色溶液
B.离子方程式为Cu2++4NH3·H2O===[Cu(NH3)4]2++4H2O
C.Cu2+与NH3中的氮原子以π键结合
D.NH3分子中∠HNH为109°28′

向CuSO4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先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后溶解形成铜氨溶液,为深蓝色溶液,故A错误;
Cu2+提供空轨道,NH3中的氮原子提供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故C错误;
NH3分子为三角锥形,∠HNH为107°,故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2023·福建模拟)亚铜氨溶液可以吸收CO,其反应为[Cu(NH3)2]++CO+NH3
[Cu(NH3)3C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u(NH3)3CO]+的结构为
B.CO为极性分子
C.[Cu(NH3)3CO]+中H—N—H键角比NH3分子中的大
D.1 mol [Cu(NH3)2]+中含有6 mol共价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NH3中的N原子、CO中的C原子与Cu+形成配位键,A正确;
CO为含有极性键的双原子分子,则其为极性分子,B正确;
[Cu(NH3)3CO]+中的N原子上没有孤电子对,NH3分子中的N原子上有一个孤电子对,成键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小于孤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故[Cu(NH3)3CO]+中H—N—H键角比NH3分子中的大,C正确;
1 mol [Cu(NH3)2]+中含2 mol Cu—N配位键和6 mol N—H,共8 mol共价键,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选项 物质的结构或性质 解释
A 键角:H2OB 热稳定性:NH3>PH3 NH3分子间氢键强于PH3分子间作用力
C Cl—Cl的键长小于Br—Br的键长 Cl—Cl的键能小于Br—Br的键能
D 酸性:CH3COOH>CH3CH2COOH 烷基(R—)越长推电子效应越大,使羧基中羟基的极性越小,羧酸的酸性越弱
8.下列关于物质的结构、性质及解释均正确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水分子中O上有2个孤电子对,氨分子中N上有1个孤电子对,孤电子对数越多,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作用越大,键角越小,所以水分子中键角比氨分子中键角小,A错误;
N与P为同主族元素,N的非金属性比P强,则热稳定性:NH3>PH3,分子的热稳定性与分子间的作用力无关,B错误;
Cl的原子半径小于Br的原子半径,则Cl—Cl的键长小于Br—Br的键长,Cl—Cl的键能大于Br—Br的键能,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2023·山东滨州模拟)螯合剂能与人体内有毒的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稳定螯合物,从而治疗与急性或慢性中毒相关的损伤。乙二胺四乙酸(EDTA)是常见的螯合剂之一,其四价阴离子形成的螯合物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O>N>C>H
B.N、C、O的氢化物分子间均存在氢键
C.M的配位数为6,配位原子为 N和O
D.螯合物中每两个氮碳键(N—C)的夹角均为10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则原子半径:C>N>O,故A错误;
碳元素的氢化物不能形成分子间氢键,故B错误;
由图可知,螯合物中Mn+与氮原子和氧原子形成配位键,配位数为6,故C正确;
由图可知,螯合物中氮原子的杂化方式都为sp3杂化,孤电子对用于形成配位键,则氮碳键的夹角均大于107°,故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吡啶(   )含有与苯环类似的大π键,下列说法或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吡啶中N原子的价层孤电子对占据了一个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
B.吡啶是极性分子且能与水形成氢键,故吡啶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苯大
C.除去苯中含有的少量吡啶:用盐酸洗涤、分液、干燥有机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D.   、   的碱性随N原子电子云密度的增大而增强,故   碱性较强
15
吡啶(   )含有与苯环类似的大π键,则吡啶中N原子也发生sp2杂化,所以价层
孤电子对占据了一个参与杂化的p轨道,A不正确;
吡啶是极性分子且能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而苯为非极性分子,故吡啶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苯大,B正确;
因为吡啶呈碱性,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溶性物质,所以除去苯中含有的少量吡啶,可用盐酸洗涤、分液、干燥有机层,C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烷基是推电子基团,   分子中N原子电子云密度比   大,故   碱性较强,D正确。
15
11.(2023·浙江嘉兴模拟)BF3(三氟化硼)熔点-127 ℃,沸点-100 ℃,水解生成H3BO3(硼酸,结构如图)和HBF4(氟硼酸),与氨气相遇立即生成白色的BF3·NH3(氨合三氟化硼)固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F3和  中心硼原子杂化方式不同
B.1 mol H3BO3晶体含有6 mol氢键
C.H3BO3显酸性原因:H3BO3+H2O      +H+
D.BF3·NH3结构式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BF3·NH3中N原子为sp3杂化,N原子上有一个孤电子对,B原子为sp3杂化,提供一个空轨道,与NH3形成配位键,BF3·NH3结构式
为       ,故D正确。
15
12.(2023·江苏徐州模拟)我国科学家成功利用CO2人工合成淀粉,使淀粉生产方式从农耕种植转变为工业制造成为可能,其部分转化过程如下:
已知:ZnO是两性氧化物;ZrCl4水解可制得ZrO2。
下列有关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H2和HCHO均属于非极性分子
B.CO2的空间结构为V形
C.H2O2和H2O中均含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D.CH3OH的熔点高于HCH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H2O不含非极性键,选项C错误;
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点越高,分子间含有氢键时熔点较高,CH3OH分子间存在氢键,则熔点为HCHO15
13.(1)CO为配合物中常见的配体。CO作配体时,提供孤电子对的通常是C原子而不是O原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C的电负性比O小,C原子提供孤电子对的倾向更大,更易形
成配位键
15
(2)如图为DNA结构局部图。DNA双螺旋是通过氢键使它们的碱基(A和T、C和G)相互配对形成的,请写出图中存在的两种氢键的表示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N—H…O
N—H…N
15
14.第四周期的铬、铁、镍、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重要用途。
(1)基态铬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2)CrO2Cl2和NaClO均可作化工生产的氧化剂或氯化剂。制备CrO2Cl2的反应:
K2Cr2O7+3CCl4===2KCl+2CrO2Cl2+3COCl2↑
①上述反应式中非金属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②COCl2分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COCl2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个数比为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d54s1
O>Cl>C
3∶1
15
(3)CuCl的盐酸溶液能吸收CO生成复合物氯化羰基亚铜[Cu2Cl2(CO)2·2H2O] ,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该复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和配位键
B.该复合物中Cl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3
C.该复合物中只有CO和H2O作为配体
D.CO与N2的价层电子总数相同,其结构为C≡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AC
该复合物中Cl、CO和H2O为配体,故C错误;
CO与N2的价层电子总数相同,互为等电子体,等电子体结构和性质相似,所以CO的结构式为C≡O,故D正确。
15
15.氮族、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种类繁多,有许多用途,部分物质的熔、沸点如下表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H2O H2S S8 SO2 SO3 H2SO4 N2H4
熔点/°C 0 -85.5 115.2 -75.5 16.8 10.3 1.4
沸点/°C 100 -60.3 444.6 -10.0 45.0 337.0 113.5
(1)H2O、N2H4的熔、沸点要比H2S的熔、沸点高很多,主要原因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H2O、N2H4存在
分子间氢键
15
(2)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H2S、SO2、SO3的气态分子中,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不同于其他分子的是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H2S
15
硫化氢分子中硫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分子中硫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都为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N2H4是火箭发射常用的燃料,N2H4的电子式为_________,它属于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极性
肼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    ,肼分子的结构不对称,正、负电中心不重
合,属于极性分子。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已知含氧酸的酸性与结构中非羟基氧的数目有关,强酸一般有两个非羟基氧(如硫
酸:    ),中强酸一般有一个非羟基氧(如磷酸:     )。已知亚磷酸
(H3PO3)是一种二元中强酸。请写出亚磷酸的结构式:____________。
15
返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由中强酸一般有一个非羟基氧可知,亚磷酸分子中含有一个非羟基氧和2个羟基,
有一个氢原子直接与磷原子相连,结构式为      。
15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卤化氢中,HF的沸点最高,是由于HF分子间存在氢键
B.邻羟基苯甲醛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醛的熔、沸点低
C.H2O的沸点比HF的沸点高,是由于水中氢键键能大
D.氨气极易溶于水与氨气分子和水分子间形成氢键有关
2. (2023·山东日照模拟)下列不能用氢键相关知识解释的是(  )
A.羊毛衫水洗后变形   B.氨容易液化
C.H2O比H2S更稳定   D.冰浮在水面上
3.(2021·山东,9)关于CH3OH、N2H4和(CH3)2NNH2的结构与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H3OH为极性分子
B.N2H4空间结构为平面形
C.N2H4的沸点高于(CH3)2NNH2
D.CH3OH和(CH3)2NNH2中C、O、N杂化方式均相同
4.下列化合物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的是(  )
A.
B.
C.
D.
5.(2021·湖北,9)下列有关N、P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N的电负性比P的大,可推断NCl3分子的极性比PCl3的大
B.N与N的π键比P与P的强,可推断N≡N的稳定性比P≡P的高
C.NH3的成键电子对间排斥力较大,可推断NH3的键角比PH3的大
D.HNO3的分子间作用力较小,可推断HNO3的熔点比H3PO4的低
6.(2020·海南,7)向CuSO4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先出现沉淀,后沉淀溶解变为无色溶液
B.离子方程式为Cu2++4NH3·H2O===[Cu(NH3)4]2++4H2O
C.Cu2+与NH3中的氮原子以π键结合
D.NH3分子中∠HNH为109°28′
7.(2023·福建模拟)亚铜氨溶液可以吸收CO,其反应为[Cu(NH3)2]++CO+NH3??[Cu(NH3)3C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u(NH3)3CO]+的结构为
B.CO为极性分子
C.[Cu(NH3)3CO]+中H—N—H键角比NH3分子中的大
D.1 mol [Cu(NH3)2]+中含有6 mol共价键
8.下列关于物质的结构、性质及解释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的结构或性质 解释
A 键角:H2OB 热稳定性:NH3>PH3 NH3分子间氢键强于PH3分子间作用力
C Cl—Cl的键长小于Br—Br的键长 Cl—Cl的键能小于Br—Br的键能
D 酸性:CH3COOH>CH3CH2COOH 烷基(R—)越长推电子效应越大,使羧基中羟基的极性越小,羧酸的酸性越弱
9.(2023·山东滨州模拟)螯合剂能与人体内有毒的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稳定螯合物,从而治疗与急性或慢性中毒相关的损伤。乙二胺四乙酸(EDTA)是常见的螯合剂之一,其四价阴离子形成的螯合物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O>N>C>H
B.N、C、O的氢化物分子间均存在氢键
C.M的配位数为6,配位原子为 N和O
D.螯合物中每两个氮碳键(N—C)的夹角均为107°
10.吡啶()含有与苯环类似的大π键,下列说法或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吡啶中N原子的价层孤电子对占据了一个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
B.吡啶是极性分子且能与水形成氢键,故吡啶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苯大
C.除去苯中含有的少量吡啶:用盐酸洗涤、分液、干燥有机层
D.、的碱性随N原子电子云密度的增大而增强,故碱性较强
11.(2023·浙江嘉兴模拟)BF3(三氟化硼)熔点-127 ℃,沸点-100 ℃,水解生成H3BO3(硼酸,结构如图)和HBF4(氟硼酸),与氨气相遇立即生成白色的BF3·NH3(氨合三氟化硼)固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F3和BF中心硼原子杂化方式不同
B.1 mol H3BO3晶体含有6 mol氢键
C.H3BO3显酸性原因:H3BO3+H2O??B(OH)+H+
D.BF3·NH3结构式为
12.(2023·江苏徐州模拟)我国科学家成功利用CO2人工合成淀粉,使淀粉生产方式从农耕种植转变为工业制造成为可能,其部分转化过程如下:
已知:ZnO是两性氧化物;ZrCl4水解可制得ZrO2。
下列有关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H2和HCHO均属于非极性分子
B.CO2的空间结构为V形
C.H2O2和H2O中均含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D.CH3OH的熔点高于HCHO
13.(1)CO为配合物中常见的配体。CO作配体时,提供孤电子对的通常是C原子而不是O原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为DNA结构局部图。DNA双螺旋是通过氢键使它们的碱基(A和T、C和G)相互配对形成的,请写出图中存在的两种氢键的表示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四周期的铬、铁、镍、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重要用途。
(1)基态铬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rO2Cl2和NaClO均可作化工生产的氧化剂或氯化剂。制备CrO2Cl2的反应:
K2Cr2O7+3CCl4===2KCl+2CrO2Cl2+3COCl2↑
①上述反应式中非金属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②COCl2分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COCl2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uCl的盐酸溶液能吸收CO生成复合物氯化羰基亚铜[Cu2Cl2(CO)2·2H2O] ,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该复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和配位键
B.该复合物中Cl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3
C.该复合物中只有CO和H2O作为配体
D.CO与N2的价层电子总数相同,其结构为C≡O
15.氮族、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种类繁多,有许多用途,部分物质的熔、沸点如下表所示:
H2O H2S S8 SO2 SO3 H2SO4 N2H4
熔点/°C 0 -85.5 115.2 -75.5 16.8 10.3 1.4
沸点/°C 100 -60.3 444.6 -10.0 45.0 337.0 113.5
(1)H2O、N2H4的熔、沸点要比H2S的熔、沸点高很多,主要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H2S、SO2、SO3的气态分子中,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不同于其他分子的是________。
(3)N2H4是火箭发射常用的燃料,N2H4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4)已知含氧酸的酸性与结构中非羟基氧的数目有关,强酸一般有两个非羟基氧(如硫酸:),中强酸一般有一个非羟基氧(如磷酸:)。已知亚磷酸(H3PO3)是一种二元中强酸。请写出亚磷酸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
1.C 2.C 
3.B [甲醇可看成是甲烷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得到的,为四面体结构,是由极性键组成的极性分子,A正确;N2H4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不是平面形,B错误;N2H4分子中连接N原子的H原子数多,存在氢键的数目多,而偏二甲肼[(CH3)2NNH2]只有一端可以形成氢键,另一端的两个甲基基团比较大,影响了分子的排列,沸点比N2H4的低,C正确;CH3OH和(CH3)2NNH2中C、O、N杂化方式均为sp3,D正确。]
4.B
5.A [Cl、P的电负性差值大于Cl、N的电负性差值,三氯化氮、三氯化磷的空间结构都是三角锥形,故三氯化氮分子的极性小于三氯化磷,A项错误;分子的稳定性与键能、键数目有关,N与N的π键比P与P的强,可推断N≡N的稳定性比P≡P的高,B项正确;NH3、PH3分子空间结构都是三角锥形NH3、PH3,N、P原子孤电子对数都为1,杂化类型都是sp3,但是N原子半径小于P,N的电负性大于P,NH3分子中成键电子对之间排斥力大于PH3,故NH3键角大于PH3,C项正确;晶体熔点高低由构成晶体的微粒之间作用力大小决定,它们都是分子晶体,HNO3分子间作用力小于H3PO4,H3PO4的熔点高于HNO3,D项正确。]
6.B [向CuSO4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先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后溶解形成铜氨溶液,为深蓝色溶液,故A错误;Cu2+提供空轨道,NH3中的氮原子提供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故C错误;NH3分子为三角锥形,∠HNH为107°,故D错误。]
7.D 8.D
9.C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则原子半径:C>N>O,故A错误;碳元素的氢化物不能形成分子间氢键,故B错误;由图可知,螯合物中Mn+与氮原子和氧原子形成配位键,配位数为6,故C正确;由图可知,螯合物中氮原子的杂化方式都为sp3杂化,孤电子对用于形成配位键,则氮碳键的夹角均大于107°,故D错误。]
10.A [吡啶()含有与苯环类似的大π键,则吡啶中N原子也发生sp2杂化,所以价层孤电子对占据了一个参与杂化的p轨道,A不正确;吡啶是极性分子且能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而苯为非极性分子,故吡啶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苯大,B正确;因为吡啶呈碱性,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溶性物质,所以除去苯中含有的少量吡啶,可用盐酸洗涤、分液、干燥有机层,C正确;烷基是推电子基团,分子中N原子电子云密度比大,故碱性较强,D正确。]
11.B 
12.D [HCHO中C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3+=3,不含孤电子对,为平面三角形结构,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为极性分子,H2为直线形分子,为非极性分子,选项A错误;CO2分子中C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2,无孤电子对,空间结构为直线形,选项B错误;H2O不含非极性键,选项C错误;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点越高,分子间含有氢键时熔点较高,CH3OH分子间存在氢键,则熔点为HCHO13.(1)C的电负性比O小,C原子提供孤电子对的倾向更大,更易形成配位键 (2)N—H…O N—H…N
14.(1)3d54s1 (2)①O>Cl>C ②3∶1 (3)AC
解析 (3)该复合物中Cl、CO和H2O为配体,故C错误;CO与N2的价层电子总数相同,互为等电子体,等电子体结构和性质相似,所以CO的结构式为C≡O,故D正确。
15.(1)H2O、N2H4存在分子间氢键 (2)H2S (3) 极性 (4)第35讲 分子的性质 配合物与超分子
[复习目标] 1.理解分子的极性。2.掌握范德华力的含义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3.理解氢键的含义, 能列举存在氢键的物质,并能解释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4.理解配位键的含义。
5.了解超分子的概念。
考点一 键的极性与分子极性
1.键的极性
(1)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的比较
极性键 非极性键
成键原子 不同种元素的原子间 同种元素的原子间
电子对 发生偏移(电荷分布不均匀) 不发生偏移(电荷分布均匀)
成键原子的电性 — 呈电中性
思考 如何判断共价键极性的强弱?
提示 成键元素电负性值差异越大,共价键的极性越强。
(2)键的极性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键的极性对羧酸酸性大小的影响实质是通过改变羧基中羟基的极性而实现的,羧基中羟基的极性越大,越容易电离出H+,则羧酸的酸性越强。
①与羧基相邻的共价键的极性越大,羧基中羟基的极性越大,则羧酸的酸性越强。
②烷基是推电子基团,从而减小羧基中羟基的极性,导致羧酸的酸性减小。一般地,烷基越长,推电子效应越大,羧酸的酸性越弱。
2.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1)概念
极性分子:分子的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不重合,键的极性的向量和不等于零。
非极性分子:分子的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键的极性的向量和等于零。
(2)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断方法
①A—A型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A—B型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②判断ABn型分子极性的两条经验规律
a.中心原子A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则为非极性分子,反之则为极性分子。
b.中心原子A没有孤电子对,则为非极性分子,反之则为极性分子。
一、有关羧酸酸性强弱的判断及归因分析
1.试比较下列有机酸的酸性强弱。
①CF3COOH ②CCl3COOH ③CHCl2COOH ④CH2ClCOOH ⑤CH3COOH
⑥CH3CH2COOH
答案 ①>②>③>④>⑤>⑥
2.酸性:氟乙酸大于氯乙酸的原因是电负性:F>Cl,C—F的极性大于C—Cl的极性,导致氟乙酸羧基中的羟基的极性更大,更易电离出H+,故氟乙酸的酸性大于氯乙酸的酸性。
3.酸性:甲酸大于乙酸的原因是烷基(R—)是推电子基团,烷基越长推电子效应越大,使羧基中的羟基的极性越小,羧酸的酸性越弱。
二、分子极性的判断
4.下列分子P4、C60、 Cl2、NO、H2O2、NO2、SO2、CH2Cl2、CS2、C2H2、SO3、 BF3、HCN 、HCHO、PCl5、PCl3属于极性分子的是NO、H2O2、NO2、SO2_、CH2Cl2、HCN、HCHO、PCl3;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P4、C60、Cl2、CS2、C2H2、SO3、BF3、PCl5。
考点二 分子间作用力
1.分子间作用力
(1)范德华力、氢键的对比
范德华力 氢键
作用微粒 分子或原子(稀有气体分子) H与N、O、F等电负性很大的原子
分类 - 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
特征 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强度 共价键>氢键>范德华力
影响其强度的因素 ①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 ②分子的极性越大,范德华力越大 X—H…Y强弱与X和Y的电负性有关
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主要影响物理性质(如熔、沸点)
(2)氢键的表示方法(以HF分子间氢键为例)
[应用举例]
已知邻羟基苯甲醛()与对羟基苯甲醛()的沸点相差很大,其中沸点较高的是________,请画出上述两种物质形成氢键的情况: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对羟基苯甲醛 邻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内氢键:;对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间氢键:
2.分子的溶解性
(1)“相似相溶”规律
①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极性溶剂。
②分子结构相似的物质易互溶。
(2)氢键对分子溶解性的影响
若溶剂和溶质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则溶质的溶解度增大。
3.分子的手性
(1)手性异构:具有完全相同的组成和原子排列的一对分子,如同左手和右手一样互为镜像,在三维空间里不能叠合的现象。
(2)手性分子:具有手性异构体的分子。
(3)手性碳原子:在有机物分子中,连有四个不同基团或原子的碳原子。含有手性碳原子的分子是手性分子,如。
1.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化学键(  )
2.卤素单质、卤素氢化物、卤素碳化物(即CX4)的熔、沸点均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
3.氨水中氨分子与水分子间形成了氢键(  )
4.H2O比H2S稳定是因为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
5.氢键的存在一定能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  )
答案 1.× 2.× 3.√ 4.× 5.×
一、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原因分析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冰(CH4·8H2O)中甲烷分子与水分子间形成了氢键
B.“X—H…Y”三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时,不可能形成氢键
C.萃取剂CCl4的沸点高于CH4的沸点
D.卤素单质、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均随着摩尔质量的增大而升高
答案 C
解析 甲烷分子与水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A错误;“X—H…Y”三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时,也可能形成氢键,B错误;卤素单质随着摩尔质量的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大,熔、沸点升高,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随着摩尔质量的增大而降低,D错误。
2.下列关于氢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一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
B.冰和干冰分子间都存在氢键
C.DNA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是通过氢键来实现的
D.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是因为水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
答案 C
解析 水分子内不存在氢键,氢键存在于水分子之间,故A错误;干冰为二氧化碳,分子间不存在氢键,故B错误;H2O是一种稳定的化合物,是由于O—H键能较大的原因,与氢键无关,氢键只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故D错误。
3.有关分子的溶解性,解答下列各题:
(1)H2O2难溶于CS2,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H3、CH3CH2OH、CH3CHO都极易溶于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H2O2为极性分子,而CS2为非极性溶剂,根据“相似相溶”规律,H2O2难溶于CS2
(2)NH3、CH3CH2OH、CH3CHO都是极性分子,且都能与H2O形成氢键
4.有关物质的熔、沸点,解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A()的结构可以表示为(虚线表示氢键),而有机物B()只能形成分子间氢键。工业上用水蒸气蒸馏法将A和B进行分离,首先被蒸出的成分是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苯胺()与甲苯()的相对分子质量相近,但苯胺的熔点(-5.9 ℃)、沸点(184.4 ℃)分别高于甲苯的熔点(-95.0 ℃)、沸点(111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为S8的结构,其熔点和沸点要比二氧化硫的熔点和沸点高很多,主要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CO2低压合成甲醇反应(CO2+3H2===CH3OH+H2O)所涉及的4种物质中,沸点从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A易形成分子内氢键,B易形成分子间氢键,所以B的沸点比A的高
(2)苯胺分子间存在氢键
(3)S8相对分子质量大,分子间范德华力大
(4)H2O>CH3OH>CO2>H2 H2O与CH3OH均为极性分子,H2O中氢键比甲醇多;CO2与H2均为非极性分子,CO2相对分子质量较大,范德华力较大
二、手性碳的判断
5.(2023·海南,12改编) 闭花耳草是海南传统药材,具有消炎功效。车叶草苷酸是其活性成分之一,结构简式如图所示。用“*”标出分子中的手性碳原子。
答案 
考点三 配合物、超分子
1.配位键
(1)形成:由一个原子单方面提供孤电子对而另一个原子接受孤电子对形成的共价键,即“电子对给予—接受”键被称为配位键。
(2)表示方法:常用“→”来表示配位键,箭头指向接受孤电子对的原子,如NH可表示为,在NH中,虽然有一个N—H形成过程与其他3个N—H形成过程不同,但是一旦形成之后,4个共价键就完全相同。
2.配位化合物
(1)概念:金属离子或原子(称为中心离子或原子)与某些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体或配位体)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如[Cu(NH3)4]SO4:
(2)形成条件
①中心离子或原子:有空轨道,一般是带正电的金属离子,特别是过渡金属离子,如Fe3+、Cu2+、Zn2+、Ag+等,但也有电中性的原子等。
②配位体:其中的配位原子(配位体中直接同中心离子或原子配合的原子)有孤电子对。配位体可以是分子,如CO、NH3、H2O等,也可以是离子,如F-、Cl-、Br-、I-、CN-、SCN-、OH-等。
(3)配位原子及配位数
①配位原子:配位体中提供孤对电子的原子叫配位原子,如:H2O中的O原子,NH3中的N原子。
②配位数:作为配位体直接与中心原子结合的离子或分子的数目,即形成的配位键的数目称为配位数。如:[Cu(NH3)4]2+的配位数为4,[Ag(NH3)2]+的配位数为2。
(4)内界和外界:配合物分为内界和外界,其中中心离子或原子与配位体组成的部分称为内界,与内界发生电性匹配的阳离子(或阴离子)称为外界,如:[Cu(NH3)4]SO4的内界是[Cu(NH3)4]2+,外界是SO,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电离成内界和外界两部分。
即:[Cu(NH3)4]SO4===[Cu(NH3)4]2++SO,而内界很难电离,其电离程度很小,[Cu(NH3)4]2+??Cu2++4NH3。
3.超分子
(1)概念
超分子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子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分子聚集体。
(2)超分子内分子间的作用力
多数人认为,超分子内部分子之间通过非共价键相结合,包括氢键、静电作用、疏水作用以及一些分子与金属离子形成的弱配位键等。
(3)超分子的两个重要特征是分子识别和自组装。
(4)超分子的应用
在分子水平上进行分子设计,有序组装甚至复制出一些新型的分子材料。
1.配位键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  )
2.提供孤电子对的微粒既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离子(  )
3.有配位键的化合物就是配位化合物(  )
4.配位化合物都很稳定(  )
5.在配合物[Co(NH3)5Cl]Cl2中的Cl-均可与AgNO3反应生成AgCl沉淀(  )
6.Ni(CO)4是配合物,它是由中心原子与配体构成的(  )
答案 1.√ 2.√ 3.× 4.× 5.× 6.√
一、配合物
1.关于化学式为[TiCl(H2O)5]Cl2·H2O的配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配位体是Cl-和H2O,配位数是8
B.中心离子是Ti4+,配离子是[TiCl(H2O)5]2+
C.内界和外界中Cl-的数目比是1∶2
D.在1 mol该配合物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可以得到3 mol AgCl沉淀
答案 C
解析 配合物[TiCl(H2O)5]Cl2·H2O中配位体是Cl-和H2O,配位数是6,故A错误;中心离子是Ti3+,故B错误;加入足量AgNO3溶液,外界Cl-与Ag+反应,内界Cl-不与Ag+反应,1 mol该配合物只能生成2 mol AgCl沉淀,故D错误。
2.(2023·烟台模拟)过渡金属配合物的一些特有性质的研究正受到许多研究人员的关注,因为这方面的研究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工业应用上都有重要意义。氯化铁溶液用于检验食用香精乙酰乙酸乙酯时,会生成紫色配合物,其配离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配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该配离子中含有π键的个数是6×6.02×1023
B.该配离子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均为sp2杂化
C.该配离子含有的非金属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碳
D.该配离子中含有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
答案 A
解析 根据配离子结构示意图可知,1 mol该配离子中含有π键的个数是6NA,即6×6.02×1023,故A正确;该配离子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有sp2、sp3杂化,故B错误;该配离子含有的非金属元素有C、O、H,电负性最大的是氧,故C错误;该配离子中含有的化学键有共价键、配位键,故D错误。
3.回答下列问题:
(1)将白色CuSO4粉末溶解于水中,溶液呈蓝色,是因为生成了一种呈蓝色的配位数是4的配离子,请写出生成此配离子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蓝色溶液中的阳离子内存在的全部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_。1 mol该阳离子中含σ键个数为________。
(2)CuSO4·5H2O(胆矾)中含有水合铜离子而呈蓝色,写出胆矾晶体中水合铜离子的结构简式(必须将配位键表示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CuSO4溶液中滴加氨水会生成蓝色沉淀,再滴加氨水到沉淀刚好全部溶解可得到深蓝色溶液,继续向其中加入极性较小的乙醇可以析出深蓝色的[Cu(NH3)4]SO4·H2O晶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Cu(NH3)4]SO4的组成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N元素
b.CuSO4晶体及[Cu(NH3)4]SO4·H2O中S原子的杂化方式均为sp3
c.[Cu(NH3)4]SO4所含有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配位键
d.NH3分子内的H—N—H键角大于H2O分子内的H—O—H 键角
e.SO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
f.[Cu(NH3)4]2+中,N原子是配位原子
g.NH3分子中氮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2
答案 (1)Cu2++4H2O===[Cu(H2O)4]2+ 共价键、配位键 12NA
(2) (3)ag
解析 (1)Cu2+提供空轨道,H2O分子中的O原子提供孤电子对形成配离子[Cu(H2O)4]2+。
(3)电负性:O>N,a不正确;[Cu(NH3)4]SO4中SO与[Cu(NH3)4]2+以离子键结合,NH3、SO中含有共价键,[Cu(NH3)4]2+中含有配位键,c正确;NH3分子内N原子有1个孤电子对,H2O分子中O原子有2个孤电子对,H2O分子中孤电子对对共用电子对排斥作用大,所以H2O分子中H—O—H键角小于NH3分子中H—N—H键角,d正确;SO中S原子采取sp3杂化,故SO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e正确;[Cu(NH3)4]2+中N原子提供孤电子对,f正确;NH3中N为sp3杂化,g不正确。
二、超分子
4.冠醚是皇冠状的分子,它能否适配碱金属离子与其空腔直径和离子直径有关。二苯并-18-冠-6与K+形成的配离子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冠醚 冠醚空腔直径/pm 适合的粒子(直径/pm)
15-冠-5 170~220 Na+(204)
18-冠-6 260~320 K+(276)、Rb+(304)
21-冠-7 340~430 Cs+(334)
A.冠醚可以用来识别碱金属离子
B.二苯并-18-冠-6也能适配Li+
C.该冠醚分子中碳原子杂化方式有2种
D.一个配离子中配位键的数目为6
答案 B
解析 Li+半径小于Na+;则二苯并-18-冠-6不能适配Li+,B错误;该冠醚分子中苯环碳原子为sp2杂化、其他碳原子为sp3杂化,C正确;由结构简式可知,一个配离子中配位键的数目为6,D正确。
5.利用超分子可分离C60和C70。将C60、C70混合物加入一种空腔大小适配C60的“杯酚”中进行分离的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第二电离能:CB.杯酚分子中存在π键
C.杯酚与C60形成氢键
D.C60与金刚石晶体类型不同
答案 C
解析 C和O分别失去一个电子后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1和2s22p3,O的2p能级是半充满结构,比较稳定,所以O的第二电离能大于C的第二电离能,A项正确;杯酚分子中含有苯环结构,具有大π键,B项正确;C60中只含有C元素,无法形成氢键,C项错误;金刚石是共价晶体,C60为分子晶体,D项正确。
1.(2023·山东,3)下列分子属于极性分子的是(  )
A.CS2 B.NF3
C.SO3 D.SiF4
答案 B
解析 CS2中C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4-2×2)=2,无孤电子对,CS2的空间结构为直线形,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重合,CS2属于非极性分子,A项不符合题意;NF3中N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5-3×1)=4,有1个孤电子对,NF3的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NF3属于极性分子,B项符合题意;SO3中S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6-3×2)=3,无孤电子对,SO3的空间结构为平面正三角形,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重合,SO3属于非极性分子,C项不符合题意;SiF4中Si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4-4×1)=4,无孤电子对,SiF4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重合,SiF4属于非极性分子,D项不符合题意。
2.(2023·浙江1月选考,12)共价化合物Al2Cl6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Al2Cl6+2NH3===2Al(NH3)Cl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l2Cl6的结构式为
B.Al2Cl6为非极性分子
C.该反应中NH3的配位能力大于氯
D.Al2Br6比Al2Cl6更难与NH3发生反应
答案 D
解析 由双聚氯化铝分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可知,分子的结构式为,是结构对称的非极性分子,故A、B正确;由反应方程式可知,氨分子更易与具有空轨道的铝原子形成配位键,配位能力大于氯原子,故C正确;溴元素的电负性小于氯元素,溴原子半径大于氯原子,则铝溴键弱于铝氯键,所以双聚溴化铝的铝溴键更易断裂,比双聚氯化铝更易与氨气反应,故D错误。
3.(1)[2021·全国甲卷,35(3)]甲醇的沸点(64.7 ℃)介于水(100 ℃)和甲硫醇(CH3SH,7.6 ℃)之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1·湖南,18(2)①]硅和卤素单质反应可以得到SiX4。
SiX4的熔、沸点
SiF4 SiCl4 SiBr4 SiI4
熔点/K 183.0 203.2 278.6 393.7
沸点/K 187.2 330.8 427.2 560.7
0 ℃时,SiF4、SiCl4、SiBr4、SiI4呈液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沸点依次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态SiX4分子的空间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甲硫醇不能形成分子间氢键,而水和甲醇均能形成氢键,且物质的量相等时水比甲醇的氢键多
(2)SiCl4 SiX4都是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分子间作用力依次增大 正四面体形
解析 (2)由题给熔、沸点数据可知,0 ℃时,四氟化硅为气态,四氯化硅为液态,四溴化硅、四碘化硅为固态;SiX4分子中硅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孤电子对数为0,则分子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
4.(1)[2022·全国甲卷,35(3)]固态氟化氢中存在(HF)n形式,画出(HF)3的链状结构__________________。
(2)[2017·全国卷Ⅱ,35(3)③]图中虚线代表氢键,其表示式为(NH)N—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H3O+)O—H…N (NH)N—H…N
5.(1)[2023·北京,15(6)]浸金时,S2O作为配体可提供孤电子对与Au+形成3-。分别判断S2O中的中心S原子和端基S原子能否做配位原子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1·全国乙卷,35(2)]三价铬离子能形成多种配位化合物。[Cr(NH3)3(H2O)2Cl]2+ 中提供电子对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20·山东,17(3)]含有多个配位原子的配体与同一中心离子(或原子)通过螯合配位成环而形成的配合物为螯合物。一种Cd2+配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1 mol该配合物中通过螯合作用形成的配位键有________ mol,该螯合物中N的杂化方式有________种。
(4)[2019·全国卷Ⅰ,35(2)]乙二胺(H2NCH2CH2NH2)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乙二胺能与Mg2+、Cu2+等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环状离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与乙二胺形成的化合物稳定性相对较高的是________(填“Mg2+”或“Cu2+”)。
答案 (1)S2O中的中心原子S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无孤电子对,不能做配位原子;端基S原子含有孤电子对,能做配位原子 (2)N、O、Cl 6 (3)6 1 (4)乙二胺的两个N提供孤电子对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 Cu2+
解析 (3)由题给图示可知,1个Cd2+与C、N杂环上的4个N原子分别形成4个配位键,与2个O原子分别形成2个配位键,因此1 mol该配合物中通过螯合作用形成的配位键有6 mol。
(4)乙二胺中2个氮原子提供孤电子对与金属镁离子或铜离子形成稳定的配位键,故能形成稳定环状离子。由于铜离子半径大于镁离子,形成配位键时头碰头重叠程度较大,其与乙二胺形成的化合物较稳定。
课时精练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卤化氢中,HF的沸点最高,是由于HF分子间存在氢键
B.邻羟基苯甲醛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醛的熔、沸点低
C.H2O的沸点比HF的沸点高,是由于水中氢键键能大
D.氨气极易溶于水与氨气分子和水分子间形成氢键有关
答案 C
解析 HF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故熔、沸点相对较高,A正确;能形成分子间氢键的物质熔、沸点较高,邻羟基苯甲醛容易形成分子内氢键,对羟基苯甲醛易形成分子间氢键,所以邻羟基苯甲醛的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醛的沸点低,B正确;H2O分子最多与周围H2O分子形成4个氢键,而HF分子最多与周围HF分子形成两个氢键,氢键越多,熔、沸点越高,所以H2O的熔、沸点高,C错误;氨气分子和水分子间形成氢键,导致氨气极易溶于水,D正确。
2. (2023·山东日照模拟)下列不能用氢键相关知识解释的是(  )
A.羊毛衫水洗后变形 B.氨容易液化
C.H2O比H2S更稳定 D.冰浮在水面上
答案 C
解析 羊毛属于蛋白质,含有大量氢键,水洗会破坏氢键,所以变形与氢键有关,A不符合题意;氨气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分子聚集在一起,很容易形成液体,氨容易液化与氢键有关,B不符合题意;H2O 比 H2S 更稳定是由于O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强,与氢键无关,C符合题意;冰中含大量氢键,相同情况下与水相比,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故而浮在水面上,与氢键有关,D不符合题意。
3.(2021·山东,9)关于CH3OH、N2H4和(CH3)2NNH2的结构与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H3OH为极性分子
B.N2H4空间结构为平面形
C.N2H4的沸点高于(CH3)2NNH2
D.CH3OH和(CH3)2NNH2中C、O、N杂化方式均相同
答案 B
解析 甲醇可看成是甲烷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得到的,为四面体结构,是由极性键组成的极性分子,A正确;N2H4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不是平面形,B错误;N2H4分子中连接N原子的H原子数多,存在氢键的数目多,而偏二甲肼[(CH3)2NNH2]只有一端可以形成氢键,另一端的两个甲基基团比较大,影响了分子的排列,沸点比N2H4的低,C正确;CH3OH和(CH3)2NNH2中C、O、N杂化方式均为sp3,D正确。
4.下列化合物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的是(  )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中,只有次甲基上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A不符合题意;中,除醛基外的碳原子都为手性碳原子,B符合题意;中,除羧基外的碳原子都为手性碳原子,C不符合题意;中,与苯环相连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D不符合题意。
5.(2021·湖北,9)下列有关N、P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N的电负性比P的大,可推断NCl3分子的极性比PCl3的大
B.N与N的π键比P与P的强,可推断N≡N的稳定性比P≡P的高
C.NH3的成键电子对间排斥力较大,可推断NH3的键角比PH3的大
D.HNO3的分子间作用力较小,可推断HNO3的熔点比H3PO4的低
答案 A
解析 Cl、P的电负性差值大于Cl、N的电负性差值,三氯化氮、三氯化磷的空间结构都是三角锥形,故三氯化氮分子的极性小于三氯化磷,A项错误;分子的稳定性与键能、键数目有关,N与N的π键比P与P的强,可推断N≡N的稳定性比P≡P的高,B项正确;NH3、PH3分子空间结构都是三角锥形NH3、PH3,N、P原子孤电子对数都为1,杂化类型都是sp3,但是N原子半径小于P,N的电负性大于P,NH3分子中成键电子对之间排斥力大于PH3,故NH3键角大于PH3,C项正确;晶体熔点高低由构成晶体的微粒之间作用力大小决定,它们都是分子晶体,HNO3分子间作用力小于H3PO4,H3PO4的熔点高于HNO3,D项正确。
6.(2020·海南,7)向CuSO4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先出现沉淀,后沉淀溶解变为无色溶液
B.离子方程式为Cu2++4NH3·H2O===[Cu(NH3)4]2++4H2O
C.Cu2+与NH3中的氮原子以π键结合
D.NH3分子中∠HNH为109°28′
答案 B
解析 向CuSO4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先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后溶解形成铜氨溶液,为深蓝色溶液,故A错误;Cu2+提供空轨道,NH3中的氮原子提供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故C错误;NH3分子为三角锥形,∠HNH为107°,故D错误。
7.(2023·福建模拟)亚铜氨溶液可以吸收CO,其反应为[Cu(NH3)2]++CO+NH3??[Cu(NH3)3C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u(NH3)3CO]+的结构为
B.CO为极性分子
C.[Cu(NH3)3CO]+中H—N—H键角比NH3分子中的大
D.1 mol [Cu(NH3)2]+中含有6 mol共价键
答案 D
解析  NH3 中的N原子、CO中的C原子与Cu+形成配位键,A正确;CO为含有极性键的双原子分子,则其为极性分子,B正确;[Cu(NH3)3CO]+ 中的N原子上没有孤电子对, NH3 分子中的N原子上有一个孤电子对,成键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小于孤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故[Cu(NH3)3CO]+ 中H—N—H键角比NH3 分子中的大,C正确;1 mol [Cu(NH3)2]+ 中含2 mol Cu—N配位键和6 mol N—H,共8 mol共价键,D错误。
8.下列关于物质的结构、性质及解释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的结构或性质 解释
A 键角:H2OB 热稳定性:NH3>PH3 NH3分子间氢键强于PH3分子间作用力
C Cl—Cl的键长小于Br—Br的键长 Cl—Cl的键能小于Br—Br的键能
D 酸性:CH3COOH>CH3CH2COOH 烷基(R—)越长推电子效应越大,使羧基中羟基的极性越小,羧酸的酸性越弱
答案 D
解析 水分子中O上有2个孤电子对,氨分子中N上有1个孤电子对,孤电子对数越多,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作用越大,键角越小,所以水分子中键角比氨分子中键角小,A错误;N与P为同主族元素,N的非金属性比P强,则热稳定性:NH3>PH3,分子的热稳定性与分子间的作用力无关,B错误;Cl的原子半径小于Br的原子半径,则Cl—Cl的键长小于Br—Br的键长,Cl—Cl的键能大于Br—Br的键能,C错误。
9.(2023·山东滨州模拟)螯合剂能与人体内有毒的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稳定螯合物,从而治疗与急性或慢性中毒相关的损伤。乙二胺四乙酸(EDTA)是常见的螯合剂之一,其四价阴离子形成的螯合物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O>N>C>H
B.N、C、O的氢化物分子间均存在氢键
C.M的配位数为6,配位原子为 N和O
D.螯合物中每两个氮碳键(N—C)的夹角均为107°
答案 C
解析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则原子半径:C>N>O,故A错误;碳元素的氢化物不能形成分子间氢键,故B错误;由图可知,螯合物中Mn+与氮原子和氧原子形成配位键,配位数为6,故C正确;由图可知,螯合物中氮原子的杂化方式都为sp3杂化,孤电子对用于形成配位键,则氮碳键的夹角均大于107°,故D错误。
10.吡啶()含有与苯环类似的大π键,下列说法或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吡啶中N原子的价层孤电子对占据了一个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
B.吡啶是极性分子且能与水形成氢键,故吡啶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苯大
C.除去苯中含有的少量吡啶:用盐酸洗涤、分液、干燥有机层
D.、的碱性随N原子电子云密度的增大而增强,故碱性较强
答案 A
解析 吡啶()含有与苯环类似的大π键,则吡啶中N原子也发生sp2杂化,所以价层孤电子对占据了一个参与杂化的p轨道,A不正确;吡啶是极性分子且能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而苯为非极性分子,故吡啶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苯大,B正确;因为吡啶呈碱性,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溶性物质,所以除去苯中含有的少量吡啶,可用盐酸洗涤、分液、干燥有机层,C正确;烷基是推电子基团,分子中N原子电子云密度比大,故碱性较强,D正确。
11.(2023·浙江嘉兴模拟)BF3(三氟化硼)熔点-127 ℃,沸点-100 ℃,水解生成H3BO3(硼酸,结构如图)和HBF4(氟硼酸),与氨气相遇立即生成白色的BF3·NH3(氨合三氟化硼)固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F3和BF中心硼原子杂化方式不同
B.1 mol H3BO3晶体含有6 mol氢键
C.H3BO3显酸性原因:H3BO3+H2O??B(OH)+H+
D.BF3·NH3结构式为
答案 B
解析 BF3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3+×(3-3×1)=3,采取sp2杂化,BF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4+×(3+1-4×1)=4,采取sp3杂化,二者中心硼原子杂化方式不同,故A正确;1个H3BO3参与6个氢键的形成,每个氢键形成于两个硼酸分子之间,则1 mol H3BO3晶体中含有6 mol×=3 mol氢键,故B错误;H3BO3是一元弱酸,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H+使溶液呈酸性,电离方程式为H3BO3+H2O??B(OH)+H+,故C正确;BF3·NH3中N原子为sp3杂化,N原子上有一个孤电子对,B原子为sp3杂化,提供一个空轨道,与NH3形成配位键,BF3·NH3结构式为,故D正确。
12.(2023·江苏徐州模拟)我国科学家成功利用CO2人工合成淀粉,使淀粉生产方式从农耕种植转变为工业制造成为可能,其部分转化过程如下:
已知:ZnO是两性氧化物;ZrCl4水解可制得ZrO2。
下列有关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H2和HCHO均属于非极性分子
B.CO2的空间结构为V形
C.H2O2和H2O中均含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D.CH3OH的熔点高于HCHO
答案 D
解析 HCHO中C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3+=3,不含孤电子对,为平面三角形结构,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为极性分子,H2为直线形分子,为非极性分子,选项A错误;CO2分子中C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2,无孤电子对,空间结构为直线形,选项B错误;H2O不含非极性键,选项C错误;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点越高,分子间含有氢键时熔点较高,CH3OH分子间存在氢键,则熔点为HCHO13.(1)CO为配合物中常见的配体。CO作配体时,提供孤电子对的通常是C原子而不是O原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为DNA结构局部图。DNA双螺旋是通过氢键使它们的碱基(A和T、C和G)相互配对形成的,请写出图中存在的两种氢键的表示式: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的电负性比O小,C原子提供孤电子对的倾向更大,更易形成配位键
(2)N—H…O N—H…N
14.第四周期的铬、铁、镍、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重要用途。
(1)基态铬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rO2Cl2和NaClO均可作化工生产的氧化剂或氯化剂。制备CrO2Cl2的反应:
K2Cr2O7+3CCl4===2KCl+2CrO2Cl2+3COCl2↑
①上述反应式中非金属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②COCl2分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COCl2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
(3)CuCl的盐酸溶液能吸收CO生成复合物氯化羰基亚铜[Cu2Cl2(CO)2·2H2O] ,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该复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和配位键
B.该复合物中Cl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3
C.该复合物中只有CO和H2O作为配体
D.CO与N2的价层电子总数相同,其结构为C≡O
答案 (1)3d54s1 (2)①O>Cl>C ②3∶1
(3)AC
解析 (3)该复合物中Cl、CO和H2O为配体,故C错误;CO与N2的价层电子总数相同,互为等电子体,等电子体结构和性质相似,所以CO的结构式为C≡O,故D正确。
15.氮族、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种类繁多,有许多用途,部分物质的熔、沸点如下表所示:
H2O H2S S8 SO2 SO3 H2SO4 N2H4
熔点/°C 0 -85.5 115.2 -75.5 16.8 10.3 1.4
沸点/°C 100 -60.3 444.6 -10.0 45.0 337.0 113.5
(1)H2O、N2H4的熔、沸点要比H2S的熔、沸点高很多,主要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H2S、SO2、SO3的气态分子中,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不同于其他分子的是________。
(3)N2H4是火箭发射常用的燃料,N2H4的电子式为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4)已知含氧酸的酸性与结构中非羟基氧的数目有关,强酸一般有两个非羟基氧(如硫酸:),中强酸一般有一个非羟基氧(如磷酸:)。已知亚磷酸(H3PO3)是一种二元中强酸。请写出亚磷酸的结构式:________。
答案 (1)H2O、N2H4存在分子间氢键
(2)H2S (3) 极性
(4)
解析 (2)硫化氢分子中硫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分子中硫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都为3。(3)肼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肼分子的结构不对称,正、负电中心不重合,属于极性分子。(4)由中强酸一般有一个非羟基氧可知,亚磷酸分子中含有一个非羟基氧和2个羟基,有一个氢原子直接与磷原子相连,结构式为。第35讲 分子的性质 配合物与超分子
[复习目标] 1.理解分子的极性。2.掌握范德华力的含义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3.理解氢键的含义, 能列举存在氢键的物质, 并能解释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4.理解配位键的含义。5.了解超分子的概念。
考点一 键的极性与分子极性
1.键的极性
(1)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的比较
极性键 非极性键
成键原子 ________种元素的原子间 ________元素的原子间
电子对 ________偏移(电荷分布不均匀) ________偏移(电荷分布均匀)
成键原子的电性 —l 呈电中性
思考 如何判断共价键极性的强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键的极性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键的极性对羧酸酸性大小的影响实质是通过改变羧基中羟基的______而实现的,羧基中羟基的极性越大,越__________________,则羧酸的酸性越强。
①与羧基相邻的共价键的极性越大,羧基中____________________,则羧酸的酸性越强。
②烷基是推电子基团,从而减小羧基中羟基的________,导致羧酸的酸性减小。一般地,烷基越长,推电子效应________,羧酸的酸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1)概念
极性分子:分子的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______,键的极性的向量和________零。
非极性分子:分子的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________,键的极性的向量和________零。
(2)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断方法
①A—A型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A—B型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②判断ABn型分子极性的两条经验规律
a.中心原子A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则为非极性分子,反之则为极性分子。
b.中心原子A没有孤电子对,则为非极性分子,反之则为极性分子。
一、有关羧酸酸性强弱的判断及归因分析
1.试比较下列有机酸的酸性强弱。
①CF3COOH ②CCl3COOH ③CHCl2COOH ④CH2ClCOOH ⑤CH3COOH
⑥CH3CH2COO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性:氟乙酸大于氯乙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酸性:甲酸大于乙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分子极性的判断
4.下列分子P4、C60、 Cl2、NO、H2O2、NO2、SO2、CH2Cl2、CS2、C2H2、SO3、 BF3、HCN 、HCHO、PCl5、PCl3属于极性分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二 分子间作用力
1.分子间作用力
(1)范德华力、氢键的对比
范德华力 氢键
作用微粒 分子或原子(稀有气体分子) H与N、O、F等电负性很大的原子
分类 - 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
特征 ____方向性和饱和性 ____饱和性和方向性
强度 共价键>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其强度的因素 ①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范德华力越大; ②分子的极性______,范德华力越大 X—H…Y强弱与X和Y的电负性有关
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主要影响物理性质(如熔、沸点)
(2)氢键的表示方法(以HF分子间氢键为例)
[应用举例]
已知邻羟基苯甲醛()与对羟基苯甲醛()的沸点相差很大,其中沸点较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请画出上述两种物质形成氢键的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子的溶解性
(1)“相似相溶”规律
①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________溶剂,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________溶剂。
②分子结构相似的物质易互溶。
(2)氢键对分子溶解性的影响
若溶剂和溶质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则溶质的溶解度________。
3.分子的手性
(1)手性异构:具有完全相同的组成和原子排列的一对分子,如同左手和右手一样互为____,在三维空间里____________的现象。
(2)手性分子:具有____________的分子。
(3)手性碳原子:在有机物分子中,连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碳原子。含有手性碳原子的分子是手性分子,如。
1.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化学键(  )
2.卤素单质、卤素氢化物、卤素碳化物(即CX4)的熔、沸点均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
3.氨水中氨分子与水分子间形成了氢键(  )
4.H2O比H2S稳定是因为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
5.氢键的存在一定能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  )
一、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原因分析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冰(CH4·8H2O)中甲烷分子与水分子间形成了氢键
B.“X—H…Y”三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时,不可能形成氢键
C.萃取剂CCl4的沸点高于CH4的沸点
D.卤素单质、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均随着摩尔质量的增大而升高
2.下列关于氢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一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
B.冰和干冰分子间都存在氢键
C.DNA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是通过氢键来实现的
D.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是因为水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
3.有关分子的溶解性,解答下列各题:
(1)H2O2难溶于CS2,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H3、CH3CH2OH、CH3CHO都极易溶于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关物质的熔、沸点,解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A()的结构可以表示为(虚线表示氢键),而有机物B()只能形成分子间氢键。工业上用水蒸气蒸馏法将A和B进行分离,首先被蒸出的成分是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苯胺()与甲苯()的相对分子质量相近,但苯胺的熔点(-5.9 ℃)、沸点(184.4 ℃)分别高于甲苯的熔点(-95.0 ℃)、沸点(111 ℃),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为S8的结构,其熔点和沸点要比二氧化硫的熔点和沸点高很多,主要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CO2低压合成甲醇反应(CO2+3H2===CH3OH+H2O)所涉及的4种物质中,沸点从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手性碳的判断
5.(2023·海南,12改编) 闭花耳草是海南传统药材,具有消炎功效。车叶草苷酸是其活性成分之一,结构简式如图所示。用“*”标出分子中的手性碳原子。
考点三 配合物、超分子
1.配位键
(1)形成:由一个原子单方面提供____________而另一个原子接受孤电子对形成的共价键,即“电子对给予—接受”键被称为________。
(2)表示方法:常用“____”来表示配位键,箭头指向接受孤电子对的原子,如NH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在NH中,虽然有一个N—H形成过程与其他3个N—H形成过程不同,但是一旦形成之后,4个共价键就完全________。
2.配位化合物
(1)概念:金属离子或原子(称为中心离子或原子)与某些____________(称为配体或配位体)以__________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如[Cu(NH3)4]SO4:
(2)形成条件
①中心离子或原子:有空轨道,一般是带正电的金属离子,特别是过渡金属离子,如Fe3+、Cu2+、Zn2+、Ag+等,但也有电中性的原子等。
②配位体:其中的配位原子(配位体中直接同中心离子或原子配合的原子)有孤电子对。配位体可以是分子,如CO、NH3、H2O等,也可以是离子,如F-、Cl-、Br-、I-、CN-、SCN-、OH-等。
(3)配位原子及配位数
①配位原子:配位体中提供孤对电子的原子叫配位原子,如:H2O中的O原子,NH3中的N原子。
②配位数:作为配位体直接与中心原子结合的离子或分子的数目,即形成的配位键的数目称为配位数。如:[Cu(NH3)4]2+的配位数为4,[Ag(NH3)2]+的配位数为2。
(4)内界和外界:配合物分为内界和外界,其中中心离子或原子与配位体组成的部分称为内界,与内界发生电性匹配的阳离子(或阴离子)称为外界,如:[Cu(NH3)4]SO4的内界是[Cu(NH3)4]2+,外界是SO,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电离成内界和外界两部分。
即:[Cu(NH3)4]SO4===[Cu(NH3)4]2++SO,而内界很难电离,其电离程度很小,[Cu(NH3)4]2+??Cu2++4NH3。
3.超分子
(1)概念
超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的分子通过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分子聚集体。
(2)超分子内分子间的作用力
多数人认为,超分子内部分子之间通过非共价键相结合,包括氢键、静电作用、疏水作用以及一些分子与金属离子形成的弱配位键等。
(3)超分子的两个重要特征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超分子的应用
在分子水平上进行分子设计,有序组装甚至复制出一些新型的分子材料。
1.配位键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  )
2.提供孤电子对的微粒既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离子(  )
3.有配位键的化合物就是配位化合物(  )
4.配位化合物都很稳定(  )
5.在配合物[Co(NH3)5Cl]Cl2中的Cl-均可与AgNO3反应生成AgCl沉淀(  )
6.Ni(CO)4是配合物,它是由中心原子与配体构成的(  )
一、配合物
1.关于化学式为[TiCl(H2O)5]Cl2·H2O的配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配位体是Cl-和H2O,配位数是8
B.中心离子是Ti4+,配离子是[TiCl(H2O)5]2+
C.内界和外界中Cl-的数目比是1∶2
D.在1 mol该配合物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可以得到3 mol AgCl沉淀
2.(2023·烟台模拟)过渡金属配合物的一些特有性质的研究正受到许多研究人员的关注,因为这方面的研究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工业应用上都有重要意义。氯化铁溶液用于检验食用香精乙酰乙酸乙酯时,会生成紫色配合物,其配离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配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该配离子中含有π键的个数是6×6.02×1023
B.该配离子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均为sp2杂化
C.该配离子含有的非金属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碳
D.该配离子中含有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
3.回答下列问题:
(1)将白色CuSO4粉末溶解于水中,溶液呈蓝色,是因为生成了一种呈蓝色的配位数是4的配离子,请写出生成此配离子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蓝色溶液中的阳离子内存在的全部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1 mol该阳离子中含σ键个数为________。
(2)CuSO4·5H2O(胆矾)中含有水合铜离子而呈蓝色,写出胆矾晶体中水合铜离子的结构简式(必须将配位键表示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CuSO4溶液中滴加氨水会生成蓝色沉淀,再滴加氨水到沉淀刚好全部溶解可得到深蓝色溶液,继续向其中加入极性较小的乙醇可以析出深蓝色的[Cu(NH3)4]SO4·H2O晶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Cu(NH3)4]SO4的组成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N元素
b.CuSO4晶体及[Cu(NH3)4]SO4·H2O中S原子的杂化方式均为sp3
c.[Cu(NH3)4]SO4所含有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配位键
d.NH3分子内的H—N—H键角大于H2O分子内的H—O—H 键角
e.SO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
f.[Cu(NH3)4]2+中,N原子是配位原子
g.NH3分子中氮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2
二、超分子
4.冠醚是皇冠状的分子,它能否适配碱金属离子与其空腔直径和离子直径有关。二苯并-18-冠-6与K+形成的配离子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冠醚 冠醚空腔直径/pm 适合的粒子(直径/pm)
15-冠-5 170~220 Na+(204)
18-冠-6 260~320 K+(276)、Rb+(304)
21-冠-7 340~430 Cs+(334)
A.冠醚可以用来识别碱金属离子
B.二苯并-18-冠-6也能适配Li+
C.该冠醚分子中碳原子杂化方式有2种
D.一个配离子中配位键的数目为6
5.利用超分子可分离C60和C70。将C60、C70混合物加入一种空腔大小适配C60的“杯酚”中进行分离的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第二电离能:CB.杯酚分子中存在π键
C.杯酚与C60形成氢键
D.C60与金刚石晶体类型不同
1.(2023·山东,3)下列分子属于极性分子的是(  )
A.CS2 B.NF3
C.SO3 D.SiF4
2.(2023·浙江1月选考,12)共价化合物Al2Cl6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Al2Cl6+2NH3===2Al(NH3)Cl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l2Cl6的结构式为
B.Al2Cl6为非极性分子
C.该反应中NH3的配位能力大于氯
D.Al2Br6比Al2Cl6更难与NH3发生反应
3.(1)[2021·全国甲卷,35(3)]甲醇的沸点(64.7 ℃)介于水(100 ℃)和甲硫醇(CH3SH,7.6 ℃)之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1·湖南,18(2)①]硅和卤素单质反应可以得到SiX4。
SiX4的熔、沸点
SiF4 SiCl4 SiBr4 SiI4
熔点/K 183.0 203.2 278.6 393.7
沸点/K 187.2 330.8 427.2 560.7
0 ℃时,SiF4、SiCl4、SiBr4、SiI4呈液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沸点依次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态SiX4分子的空间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
4.(1)[2022·全国甲卷,35(3)]固态氟化氢中存在(HF)n形式,画出(HF)3的链状结构__________________。
(2)[2017·全国卷Ⅱ,35(3)③]图中虚线代表氢键,其表示式为(NH)N—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2023·北京,15(6)]浸金时,S2O作为配体可提供孤电子对与Au+形成3-。分别判断S2O中的中心S原子和端基S原子能否做配位原子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1·全国乙卷,35(2)]三价铬离子能形成多种配位化合物。[Cr(NH3)3(H2O)2Cl]2+ 中提供电子对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20·山东,17(3)]含有多个配位原子的配体与同一中心离子(或原子)通过螯合配位成环而形成的配合物为螯合物。一种Cd2+配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1 mol该配合物中通过螯合作用形成的配位键有________ mol,该螯合物中N的杂化方式有________种。
(4)[2019·全国卷Ⅰ,35(2)]乙二胺(H2NCH2CH2NH2)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乙二胺能与Mg2+、Cu2+等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环状离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与乙二胺形成的化合物稳定性相对较高的是________(填“Mg2+”或“Cu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