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要点背记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要点背记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第1 课时 正视发展挑战
1. 我国重视人口问题的原因(人口问题在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重要性)
(1)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________________。
(2)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________________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3)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________________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情。
(4)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2. 我国的人口国情(现状、特点):总人口增速________________、总和生育率明显________________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加剧、大量的人口流动等。★
3. 针对我国的人口国情,我国采取的措施(政策)★
(1)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坚持________________基本国策,调控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
(2)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口问题,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形势,先后作出实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政策等重大决策部署。
(3)为进一步适应人口形势新变化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21 年,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________________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4. 我国面临的资源环境危机(严峻形势):________________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5. 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1)资源国情:我国自然资源________________,总量________________,种类________________,但________________占有量少,________________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2)不合理使用: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________________大量资源换取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6. 解决资源问题的措施——探索符合国情的利用、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资源的新路
(1)对资源的________________开发、________________利用和________________消耗,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________________,经济发展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也会越来越小。
(2)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不能走西方工业化的老路。
7. 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1)原因:一些地方、一些领域没有处理好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加上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
(2)体现:大气污染、________________、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问题时有发生,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
(3)危害: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________________,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4)启示:生态环境没有________________,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
8. 应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策略
转变________________,坚持________________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2 课时 共筑生命家园
1. 全面认识建设生态文明
(1)必要性: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2)措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2.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定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________________作出的智慧选择。
3.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
(1)人与自然相互依存,________________:自然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________________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和________________自然作出必要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类可以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________________。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
4. 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内涵
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________________、发展中的________________、进取中的________________、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
5. 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国家角度)★
(1)以 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________________、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2)坚持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3)贯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6. 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国家角度)★
(1)处理好________________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①原因: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②做法: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________________的经济增长;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2)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
(3)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4)走________________发展之路
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5)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
原因:只有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7. 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第六课知识总结拓展
1. 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举措
(1)国家:①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②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③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逐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④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的养老服务体系等。
(2)社会:弘扬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创造老有所养、老有所爱的社会氛围等。
(3)家庭:成年子女要认真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2. 如何践行“低碳微行动”(绿色发展理念、绿色生活方式)
(1)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养成物尽其用、减少废弃物的文明习惯。( 如:纸张双面使用;用淘米水浇花、冲厕所;把喝过的茶叶渣晒干做茶叶枕头;用洗衣液瓶做个性花盆等)
(2)拒绝购买过度包装产品,选购无包装、简易包装、大容量包装产品。
(3)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选购和使用可再生材料制品。
(4)节约粮食,减少浪费,适量点餐,践行“光盘行动”。
(5)绿色出行,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多骑自行车。
(6)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培养垃圾分类好习惯。
(7)捡拾河岸垃圾,保护河流。
3. 企业和公民个人应对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举措
(1)企业
①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乱排放污染物。
②加大科研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科技创新,节能减排。
③在生产经营中落实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
④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依法经营等。
(2)公民个人
①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②学习和宣传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
③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从小事做起, 从现在做起。
④发现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主动向环保执法部门举报。
4. 常见易错理论表述总结
(1)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单独两孩、全面两孩政策和三孩政策是对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而不是对其进行取代。
(2)我国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并不代表我国总人口数量减少或者增速变为负数。
(3)人类不是自然的主人,人类不能征服和凌驾于自然之上,而是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但这也不意味着要保持自然环境现状,不积极作为。
(4)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第1 课时 正视发展挑战
1.(1)关键变量 (2)全球性 ( 3)人口发展
2. 趋缓 低于 偏高 老龄化
3.(1)计划生育 ( 2)单独两孩 全面两孩 ( 3)三
4. 资源 资源 环境
5.(1)丰富 大 多 人均资源 开发难度大 ( 2)消耗 经济发展
6. 保护 开发 (1)过度 粗放 无节制 可持续发展 空间 后劲
7.(1)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 ( 2)水污染 ( 3)生态平衡 (4)替代品
8. 发展方式 绿色
第2 课时 共筑生命家园
2. 生态危机
3.(1)共生共荣 责任 开发 利用 补偿 修复 ( 2)自然规律
4. 平衡 协调 有度
5.(1)资源环境 可持续发展 ( 2)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 3)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6.(1)经济发展 ② 一时 (4)绿色、循环、低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