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要点背记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要点背记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第1 课时 延续文化血脉
1. 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_____________;薪火相传、_____________。★
2. 中华文化的产生: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3. 中华文化的组成: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
纷呈的文学艺术;等等。
4. 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作用)★
(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________________。
(2)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奋斗历程,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贯穿着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
(3)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________________,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________________,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 。
(4)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1)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________________。
(2)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植根于________________。
6. 文化自信的内涵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________________的充分肯定, 是对自身________________的坚定信念,是________________、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的力量。
7. 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
(1)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________________。
(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________________、文化安全和________________的传承发展。
8. 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做法★
(1)必须坚持以________________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继承 ________________,发展________________,不忘________________,吸收________________,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9. 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________________,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________________。
(2)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________________。
(3)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10. 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内涵丰富,________________。
11. 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
(1)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________________情怀。
(2)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
(3)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
(4)________________、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
(5)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
(6)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
12. 青少年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1)推进社会公德、________________、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2)身体力行,倡导向上向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忠于人民。
第2 课时 凝聚价值追求
1.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1)以________________为核心的团结统一、________________ 、勤劳勇敢、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民族精神。
(2)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________________的人民,是具有伟大________________的人民,是具有伟大________________的人民,是具有伟大 ________________的人民。
2. 中华民族精神的品格: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 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3. 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1)一个民族要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________________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________________,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________________,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________________。
4. 全面认识爱国主义★
(1)作用(重要性):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________________。
(2)本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
度统一。
5. 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表现
(1)对国家: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他人: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________________ 。
(3)对自身: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
6. 青少年应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1)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________________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
(2)学习和宣传英雄模范人物的优秀品质,严格要求自己,脚踏实地,做新时代的青少年。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1)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富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和谐。
(2)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________________ 、公正、________________。
(3)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________________、敬业、________________、友善。
8. 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________________。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________________。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________________,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________________,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________________。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9. 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________________。
(2)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第五课知识总结拓展
1. 怎样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1)国家角度
①制定并完善保护中华文化的法律法规。
②加大保护中华文化的资金投入力度。
③吸收、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
(2)青少年角度
①学习中华文化,保护本民族文化,做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建设者。
②增强文化认同感,自觉弘扬民族精神和中华传统美德,增强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感。
③敢于同破坏中华文化的行为作斗争等。
2. 怎样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1)创造性转化: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载体和传播渠道,激活其生命力。
(2)创新性发展: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3. 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体现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等。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抗美援朝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北京冬奥精神等。
4. 关于民族精神的古语
(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爱国主义
(2)协和万邦;亲仁善邻;讲信修睦——爱好和平
(3)克勤于邦, 克俭于家;业广惟勤;天道酬勤——勤劳勇敢
(4)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人心齐,泰山移——团结统一
(5)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自强不息
5. 常见易错理论表述总结
(1)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因此不能说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2)中华文化、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的是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质力量。
(3)我们要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而不是吸收所有外来文化。
(4)我们要传承的是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是传承一切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有精华和糟粕之分。
(5)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不变,其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
(6)中国精神包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第1 课时 延续文化血脉
1. 博大精深 历久弥新
4.(1)灵魂 ( 3)精神追求 精神标识 精神动力
5.(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2)革命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6. 文化价值 文化生命力 更基础 最基本 最深沉 最持久
7.(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2)国运兴衰 民族精神
8.(1)马克思主义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 2)革命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本来 外来
9.(1)精髓 精神力量 ( 2)文化基因
10. 博大精深
11.(1)爱国 ( 4)诚信守法
12.(1)职业道德 ( 2)孝老爱亲 忠于祖国
第2 课时 凝聚价值追求
1.(1)爱国主义 爱好和平 自强不息 ( 2)创造精神 奋斗精神 团结精神 梦想精神
2. 与时俱进
3.(1)生存 发展 凝聚力 ( 2)精神支柱 精神纽带 精神动力
4.(1)精神动力 ( 2)爱党 爱社会主义
5.(1)舍生忘死 前仆后继 ( 2)无私奉献
6.(1)小事
7.(1)民主 文明 ( 2)平等 法治 ( 3)爱国 诚信
8.(1)集中体现 ( 2)价值标准 (3)价值追求 价值导向 价值引领
9.(1)落细、落小、落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