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解读商品编码 教案(表格式)《商品学基础》(航空工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4解读商品编码 教案(表格式)《商品学基础》(航空工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课题 解读商品编码
课时 2课时(90 min)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商品代码的类型以及编码的原则和方法 (2)熟悉商品条码的常见类型 技能目标: 能够正确识读并编制简单的商品条码 素质目标: 体会科技发展给生活带来的美好变化,愿意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读并编制简单的商品条码 教学难点:识读并编制简单的商品条码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课前任务 【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和学生负责人取得联系,让其提醒同学通过文旌课堂APP或其他学习软件,了解商品编码的主要内容,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为什么要对商品进行编码?你能读懂商品条码所代表的意思吗? (2)每名学生到2~4家零售商店进行实地考察,注意店里的物品是如何分类的。 (3)每名学生收集的3~5个商品条码。 【学生】登录学习平台查找资料,思考并留言讨论,进行调研、收集并记录
考勤 【教师】使用文旌课堂APP进行签到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
案例导入 【教师】将学生分组并让学生阅读案例引入(详见教材),然后思考以下问题: 这一案例表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条码技术极大地方便了物流管理和商品销售工作。那么商品条码和商品编码有什么关系?商品编码又该如何解读呢? 【学生】每3~5人一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成员在组内轮流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讨论 【教师】参与到每组的讨论中,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 【学生】分小组阐述观点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导入本节课课题并板书:任务2.2 解读商品编码
传授新知 【教师】讲解商品代码与商品编码、商品条码 任务2.2 解读商品编码 2.2.1 商品代码与商品编码 商品代码,是为了便于商品识别、记录、存储和处理,用来表示或标识商品信息的一个或一组有规律排列的符号。 【课堂互动】 【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商品代码有什么作用?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可以区分不同产地、不同原料、不同色泽、不同型号的商品品种;便于企业经营管理、计划统计、物价和核算等工作的开展,有助于避免差错,提高工作效率;为电脑进行数据处理创造了前提条件,是现代化的基础。 商品编码,是商品分类编码的简称,是选择代码类型、确定编码原则、赋予代码功能的过程。 【课堂互动】 【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商品代码和商品编码有什么区别?请举例说明。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商品编码是以商品分类为基础的,商品编码和商品分类共同构成了商品目录。 【课堂互动】 【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进行商品编码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通过商品编码可以使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商品变得系统、有序,有利于对商品进行现代化管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差错。 1.商品代码的类型 (1)数字型代码。 数字型代码是用一组阿拉伯数字表示分类对象信息的商品代码。 【课堂互动】 【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数字型代码有哪些优点?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数字型代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推广、便于利用计算机进行处理。 (2)字母型代码。 字母型代码是用一个或者若干个字母表示分类对象信息的商品代码。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商品大类,小写字母表示其他类目。 【课堂互动】 【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试着说一说字母型代码有哪些优缺点?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字母型代码便于记忆,利于人工识读,但不利于计算机的识别和处理,特别是当分类对象数目较多时,常常出现重复现象。 (3)混合型代码。 混合型代码又称数字、字母混合型代码,是由数字和字母混合组成的商品代码。字母常用于表示商品的产地、性质等特征,可放在数字前边或后边,用于辅助数字代码。 【课堂互动】 【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通过查阅资料举例说明什么是混合型代码?混合型代码有哪些优缺点?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混合型代码兼有数字型代码和字母型代码的优点,结构严密,具有良好的直观性和表达性,同时又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但混合型代码形式复杂,输入计算机时较为不便。 (4)条码。 条码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组成的符号,可供机器识读,用以表示一定的信息,是数字型代码、字母型代码和混合型代码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课堂互动】 【教师】让学生通过文旌课堂APP观看微课——条形码创意设计欣赏(详见教材),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你能设计出哪些创意又好看的“条形码”吗?和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观看、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2.商品编码的原则 (1)唯一性原则。 (2)可扩性原则。 (3)简明性原则。 (4)稳定性原则。 (5)层次性原则。 (6)协调性原则。 ……(详见教材) 3.商品编码的方法 商品数字型代码的编制方法主要有顺序编码法、层次编码法、平行编码法和混合编码法。 (1)顺序编码法。 顺序编码法是按商品类目在分类体系中出现的先后次序,依次给予顺序代码的一种编码方法。这种编码方法一般将商品按某种属性特征划分为系列进行编码,其基本原则是每个代码的长度(所含字符数)必须一致。 【课堂互动】 【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顺序编码适用于哪一类的商品?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这种编码方法比较简单,适用于容量不大的编码对象。 (2)层次编码法。 层次编码法是按商品类目在分类体系中的层级顺序,依次赋予其对应代码的编码方法。 这种编码方法主要应用于线分类体系,编码时将代码分成若干层次,并与分类对象的分类层级相对应。 层次编码的结构详见教材图2-7层次编码的结构,“×”表示从左至右的代码,第一位表示第一层级的类目,第二位表示第二层级的类目,以此类推。 【课堂互动】 【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层次编码有哪些优缺点?层次编码适用于哪一类的商品?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层次编码法的优点是编制的代码较简单,逻辑关系好,系统性强,信息容量大,能明确反映出分类编码对象的属性、特征及其隶属关系,容易查找所需类目,便于管理和统计;缺点是弹性较差,为延长其使用寿命,往往通过延长代码长度的方法预留相当数量的备用码。 此方法适用于编码对象变化不大的情况。 (3)平行编码法。 平行编码法又称特征组合编码法,是指将编码对象按其属性或特征分为若干个“面”,每一个“面”内的编码对象按其规律分别确定一定位数的数字代码,“面”与“面”之间的代码没有层级关系或者隶属关系,最后根据需要选用各个“面”中的代码,并按预先确定的“面”的排列顺序组合成复合代码的一种编码方法。 【课堂互动】 【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平行编码有哪些优缺点?平行编码适用于哪一类的商品?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该编码方法一般应用于面分类体系。 平行编码法的优点是编码结构有较大的弹性,可以比较简单地增加分类编码的面数,必要时还可更换个别的“面”;缺点是编码容量利用率低,码位较长。 (4)混合编码法。 混合编码法是由层次编码法和平行编码法组合而成的一种编码方法。 【课堂互动】 【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我国居民身份证运用了哪些编码方法?每一位编码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我国居民身份证是将地址码(6位)、出生日期码(8位)、顺序码(3位)和校验码(1位)等用平行编码法表示。其中,省级行政区(2位)、地级行政区(2位)、县级行政区(2位)等地址信息用层次编码法来表示。 2.2.2 商品条码 1.商品条码概述 商品条码,又称商品条形码,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其对应代码组成,是用以表示商品代码的条码符号,包括零售商品、储运包装商品、物流单元、参与方位置等的代码与条码标识,详见教材图2-8商品条码示例。 【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商品条码由哪几部分组成?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商品条码由条形符号和数字代码两部分组成。其中,条形符号是指条、空组合部分,用于机器的快速扫描和准确识别;数字代码是指条形符号下方的数字字符,用于人眼识别。 【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试着说一说商品条码有哪些优点?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1)信息采集速度快。 (2)可靠性高。 (3)灵活实用。 (4)简便易行,成本低廉。 ……(详见教材) 【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想一想,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到过条码,这些条码又是怎样被使用的?请与同学交流讨论。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饮料瓶、火车票、购物小票等。 2.商品条码的常见类型 (1)EAN条码。 EAN条码是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制订的一种商品条码,通用于世界各地,也是目前我国推行使用的商品条码。EAN条码分为标准版和缩短版两种,EAN标准版的数字代码由13位阿拉伯数字组成,简称EAN-13条码;EAN缩短版的数字代码由8位阿拉伯数字组成,简称EAN-8条码。 ① EAN-13条码。 EAN-13条码既可用于销售包装,又可用于储运包装,其条形符号由左侧空白区、起始符、左侧数据符、中间分隔符、右侧数据符、校验符、终止符和右侧空白区8个部分组成,详见教材图2-9 EAN-13条码的结构示例。 【课堂互动】 【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观察教材图2-9 EAN-13条码的结构示例,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EAN-13条码的数字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学生】观察、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EAN-13条码的数字代码由前缀码(前缀码的第一位为前置码)、企业代码、商品项目代码和校验码共13位数字组成。 EAN-13条码的两种数字代码结构详见教材表2-16。 a.前缀码。 前缀码是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分配给各国(或地区)的物品编码组织的代码,一般用3位数字表示(X13X12X11)。前缀码实际为国家(或地区)代码。 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已分配给国家(或地区)编码组织的前缀码部分详见教材表2-17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已分配给国家(或地区)编码组织的前缀码(部分)。 中国被分配的是690~699的3位数字(港、澳、台地区另有编码)。我国以690、691为前缀码的EAN-13条码采用表2-16中的代码结构一;以692、693为前缀码的EAN-13条码采用表2-16中的代码结构二。 【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想一想前缀码还可以有哪些用途?请与同学交流讨论。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前缀码大多为国家(或地区)的代码,但也有用作其他用途的,如978、979和977是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分别留给专题出版物(指图书、影视或软件光盘等)和连续出版物(指报纸、杂志、期刊等)专用的。 b.厂商识别代码。 厂商识别代码由该国(或地区)物品编码组织分配,用于全球范围内对厂商的唯一标识,由前缀码和企业代码构成。 c.商品项目代码。 商品项目代码一般由厂商根据有关规定自行编制,也可由该国(或地区)物品编码组织负责编制。 同一商品项目的商品只能编制一个商品项目代码。 d.校验码。 校验码由1位数字组成,是根据X13~X2的12位数字按《商品条码 零售商品编码与条码表示》(GB 12904—2008)规定的方法计算得出的,用于电脑自动校验整个代码录入是否正确。 【课堂互动】 【教师】让学生通过文旌课堂APP观看微课——校验码的校验方法(详见教材),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校验码的校验方法是什么? 【学生】观看、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收集2~3个EAN-13条码,说说其数字代码的含义。请与同学交流讨论。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② EAN-8条码。 EAN-8条码是EAN-13条码的一种补充,详见教材图2-8(b)。该条码只用于小型商品的销售包装。 其数字代码由商品项目识别代码和校验码两部分构成,因而只有一种结构,详见教材表2-18所示。 (2)店内码。 店内码又称商店条码,用于标识商店自行加工店内销售的商品以及无法预先确定销售单元并按基本计量单位进行定价、销售的商品。店内码由商店自行编码和印制,并只限在自己店内使用。 在我国,根据《商品条码 店内条码》(GB/T 18283—2008),店内码采用13位代码结构时,前缀码为20~24,最后1位为校验码,按是否包含价格等信息可分为两类,其代码结构分别详见教材表2-19和2-20所示;店内码采用8位代码结构时,前缀码为2,其代码结构详见教材表2-21所示。 (3)UPC条码。 ① UPC-A条码。 UPC-A条码的条形符号构成与EAN-13相同,数字代码由系统码、厂商识别代码、商品项目代码和校验码12位数字组成,其结构详见教材表2-22所示。 其中X12称为系统码,用数字0~9标识,数字不同含义也不同,具体详见教材表2-23所示。 ② UPC-E条码。 UPC-E条码的条形符号由左侧空白区、起始符、数据符、终止符和右侧空白区组成。 ……(详见教材) (4)ITF-14条码。 ITF-14条码,详见教材图2-10所示,只用于标识非零售的商品。该条码对印刷精度要求不高,比较适合直接印制在表面不够光滑、受力后尺寸易变形的包装材料上。 【课堂互动】 【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阅读——一维条码与二维条码(详见教材),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一维条码与二维条码有哪些区别? 【学生】阅读、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课堂互动】 【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阅读——条码技术发展简史(详见教材),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从条码技术发展简史你得到哪些启示? 【学生】阅读、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条码技术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后,如今已极大地方便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从中也不难看出,正是一代代科学家脚踏实地的努力、一个个组织机构的紧密团结,才迎来了条码技术的今天。所以,今天的我们也应该怀着梦想和进取之心,披荆斩棘,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学生】聆听、理解、记忆
任务实训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小小零售商,讲解活动具体内容 任务实施: (1)编制零售商店商品目录。 ① 每名学生根据课前实地考察结果,在训练卡上画一画各商店商品的陈列方式示意图,对比同一大类商品在不同零售商店的分类方式有何不同,思考陈列方式与分类之间的联系。 ② 假如你是一名零售商,你将对自己店里的商品如何分类?请编制自己店里的商品目录,并注明分类标志与分类方法。 (2)收集商品条码。 ① 每名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3~5个商品条码,依据所学条码知识,说出能够从条码中获取的信息。 ② 教师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商品条码,组织学生互相交流。 ③ 学生试着编制店内码。 【学生】画示意图、对比分析、编制目录、分析条码、交流 【教师】评价学生的表现、对活动进行总结发言
课堂小结 【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要点 商品代码的类型,商品编码的原则与方法,商品条码概述,商品条码的常见类型【学生】总结回顾知识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