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3张PPT)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的各物质的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 2.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1)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 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 的过程。 质量守恒定律(5年5考)参加化学反应质量总和质量总和各物质(反应物)其他物质(生成物)(2)质量守恒的原因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 没有改变, 没有增减,原子的 也没有改变。 种类数目质量(3)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看质量守恒定律可将化学反应归纳为“六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两个可能改变”,即:3.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理解(1)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解释 变化,而对于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 (2)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 守恒”,并不包括其他方面的守恒,如对于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气体的反应来说,其体积不一定相等。 (3)强调“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包括反应中的气体、沉淀等物质的质量。(4)反应物的质量必须是“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没有参加或过量的物质的质量不计算在内。化学质量4.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推断物质的组成元素(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2)确定物质的化学式(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3)推断反应中的化学计量数及比值(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4)判断化学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5)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及用质量差确定某一种物质的质量,确定反应物、生成物及推断反应类型等(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化学方程式的定义与意义(5年5考)化学式2.意义(1)表示 。 (2)表示反应中 ,如: 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物质的质量比为36∶4∶32计算方法: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 . 。 (3)表示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粒子数之比。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化学方程式的写法(5年5考)1.书写原则:以客观事实为基础;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书写步骤和方法“写”——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 。 “配”—— 化学方程式,即在化学式前添上适当的数字,使同种原子的数目在左右两边都相等。 “注”——根据客观事实注明化学反应的 ,如点燃、加热、高温、通电、催化剂等,将短线改为 。 “查”——一查化学式是否正确,二查是否配平,三查生成物状态是否标注、标注是否恰当,四查反应条件是否标明。化学式配平条件等号(1)配平时,只能在化学式前添加化学计量数,不能改动化学式中的角码。(2)如果反应物中没有气体,生成物中有气体,要在气体的化学式后加气体符号“↑”。(3)如果反应物中没有固体,生成固体时,要在固体的化学式后加沉淀符号“↓”。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5年5考)解题步骤和方法以“求高温分解100 g碳酸钙可以得到CO2的质量”为例: 设:根据题意设未知数(不带单位) 解:设高温分解100 g碳酸钙可以得到CO2的质量为x。(1)解题的格式要规范;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单位、相对分子质量不能算错。(2)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纯净物质量=混合物质量×纯净物的质量分数),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及参加反应但有剩余的物质的质量,也不包括杂质。反应类型分类1.基本反应类型(1)化合反应:由 物质生成 物质的反应,特点: 。 (2)分解反应:由 反应物生成 其他物质的反应,特点: 。 (3)置换反应:由 与 反应,生成 和 的反应,特点: 。 两种或两种以上一种多变一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一变多一种单质一种化合物另一种单质另一种化合物单换单(4)复分解反应:在溶液中,由 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 的反应,特点: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在溶液中 ; 生成。 两种化合物两种化合物双交换,价不变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有气体、沉淀或水2.氧化反应(不是基本反应类型)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叫 ,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 。 3.还原反应(不是基本反应类型): 被夺去的反应。木炭可以把铜从它的氧化物里还原出来,木炭具有还原性。初中常见还原性物质(又叫还原剂): 、 、 。 氧化反应氧化性含氧化合物中的氧木炭一氧化碳氢气[例1] 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验证及应用CTiO2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数出反应前后分别出现的原子种类和数目,算出需要补充的原子种类和总数,再用总数除以未知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求出最终结果。C[例3] (2020云南)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化学的思维方法。如图是汽车尾气中某些有害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空气中的无毒成分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发生改变B.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2∶3C.化学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化学方程式BD根据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书写信息给予题的化学方程式分“两步”走:第一步:根据题中信息,结合已学过的知识推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第二步:按照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写、配、注、查”四个步骤进行书写。分析信息2.(2023怀化)如图是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例5] (2023昆明盘龙质检)工业废水需处理达到标准后再排放,以免造成水体污染。某造纸厂欲排放200 t含NaOH的废水,其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1.6%,用废硫酸(H2SO4的质量分数为20%)来处理该废水至中性,需要这种废硫酸的质量是多少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思路(1)先找出题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并准确书写化学方程式。(2)找出题中所提供的数据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直接或间接关系。(3)如果所给数据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关系仅仅是间接关系,必须分析清楚该数据是通过哪种“中间物质”与各物质产生联系的,然后再列出相应的比例式。答案:(1)8.8(2)所加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常考实验(六) 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一、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1.实验装置与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中的氧气,证明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从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2.实验现象(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2)小气球先鼓起再逐渐变小,冷却后的小气球变得比反应前更瘪,天平平衡。3.实验结论化学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4.装置的改进做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时,为了防止外界空气的进入和白烟的逸散,可按如图改进。(1)装置的气密性要良好,否则燃烧产生的热量使气体体积膨胀,有物质逸出会造成质量减小。(2)小气球的作用:避免因锥形瓶内压强过大把塞子弹出。(3)待锥形瓶冷却后,才能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否则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小气球体积变大,受到浮力影响而使实验结果不准确。二、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1.实验原理利用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会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从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2.实验现象铁钉表面生成紫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3.实验结论化学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例题] 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现分别以A、B、C、D表示如下: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镁条燃烧A、B、C、D四个实验分别由甲、乙、丙、丁四个组的同学来完成,他们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1)A实验:红磷刚引燃,立即将锥形瓶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不平衡。结论:质量不守恒。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平衡。结论:质量守恒。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 (填“前一种”或“后一种”),而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 。 后一种红磷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气体膨胀,小气球胀大产生浮力,使得天平不平衡(2)丙组同学认为C实验说明了质量守恒。请你从原子的角度说明原因: . ;乙、丁两组同学得到的错误结论是“实验B、D均说明质量不守恒”。老师引导同学们分析了B、D两个实验反应前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你认为B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 ;D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 。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反应后生成的CO2向空气中逸出,使得天平不平衡镁条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或生成的部分氧化镁逸散到空气中),使得天平不平衡(3)如果A实验中只是将药品改为少量的锌和稀硫酸,反应前后天平仍不平衡,原因是 . 。结论是参加反应的锌和硫酸的质量总和一定 (填“等于”或“不等于”)生成的硫酸锌和氢气的质量总和。 锌和稀硫酸反应后生成的氢气使小气球胀大,产生一定的浮力,使得天平不平衡等于1.(2023云南)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成物是氧化物B.乙物质的1个分子由2个原子构成C.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1∶1D.甲物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C(建议25 min完成)2.(2022云南)人工光合固碳装置通过电化学手段将二氧化碳还原为甲酸(HCOOH)。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3.(2021云南)甲醛是一种防腐剂,如图是甲醛燃烧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B.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5∶16C.生成物均由两种元素组成D.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A4.(2019云南)在一定条件下,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物质 a b c d反应前的质量/g 40 5 16 15反应后的质量/g x 5 30 26A.b可能是催化剂B.x的值等于15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反应生成的c与d质量比为15∶135.(2020云南)某工厂利用废硫酸溶液与铁反应制取硫酸亚铁。49 t废硫酸溶液中的硫酸与5.6 t铁恰好完全反应。求:(1)废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1)废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解:答:(2)理论上生产的硫酸亚铁的质量为15.2 t。AB8.(2023陕西)我国科学家首次突破以二氧化碳为原料获得淀粉的人工合成工艺技术。其中关键一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上述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涉及6种物质B.反应前后各类原子的数目不变C.反应有利于“低碳”目标的落实D.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分子数目比为1∶3AD10.(2023广安)某化工产品是NaCl和NaOH组成的混合物。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该产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取10.0 g该固体样品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水配成溶液,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用pH传感器等电子设备测得滴加过程中溶液的pH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 g。 答案:(1)7.3(2)计算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拼 搏 奋 斗 励 志 笃 行谢谢观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