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云南省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件(共4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云南省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件(共48张PPT)

资源简介

(共48张PPT)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1.燃烧的概念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   、   的剧烈的   反应。
2.燃烧的条件
   、   (或空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   ,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燃烧条件及灭火的方法(5年5考)
发光
放热
氧化
可燃物
氧气
着火点
如图为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
(1)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不同物质燃烧时的
   。
(2)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物质燃烧时需要
   。
(3)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说明此时白磷具备了燃烧的三个条件。
着火点不同
氧气
3.生活中常见的灭火方法及原理
实例 灭火方法 原理
油锅着火 用锅盖盖灭  
图书馆内 图书着火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

熄灭蜡烛 用嘴吹灭  
森林着火 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熄灭 酒精灯 用灯帽盖灭  
隔绝空气(或氧气)
隔绝空气(或氧气),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清除可燃物
隔绝空气(或氧气)
4.生活中常见的灭火器
灭火器 灭火原理 适用范围
干粉灭 火器 隔绝空气(或氧气) 一般火灾及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二氧化碳 灭火器 隔绝空气(或氧气),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
水基型 灭火器 隔绝空气(或氧气) 非水溶性可燃性液体,如汽油、柴油等,以及固体材料,如木材、棉布等引起的失火
(1)着火点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不会随着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2)不是所有的燃烧都要有氧气的参与。如金属镁可以在氮气和二氧化碳中燃烧。
(3)电器着火时,不能使用水基型灭火器。
易燃物、易爆物与安全用火知识(5年2考)
1.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2)除了可燃性气体(如   、   、   )能发生爆炸外,面粉、煤粉等粉尘也能发生爆炸。
(3)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越   ,燃烧就越剧烈。
氢气
一氧化碳
甲烷

爆炸(化学上)的实质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禁止放易燃物 禁止烟火 禁止燃放鞭炮
禁止吸烟 当心易燃物 当心爆炸物 当心氧化物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5年3考)
1.化石燃料
(1)化石燃料:如   、   、   等。
(2)化石燃料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属于混合物。

石油
天然气
因为化石燃料形成的周期非常长,所以化石燃料都是不可再生的
能源。
(3)煤
①煤是混合物,主要含有   元素,还含有氢元素和少量的氮、硫、氧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
②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得到煤焦油、煤气、焦炭等,这一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4)石油
①石油属于混合物,主要含   和   两种元素。
②石油分馏可得到溶剂油、汽油、航空煤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沥青,这一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5)天然气
主要含有   ,化学式为   。
①甲烷的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易燃烧。
甲烷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甲烷属于   ,而且是最   的有机物和相对分子质量最   的有机物。
③收集甲烷可用   和   。
④区分H2、CO、CH4:三种气体都具有可燃性,可利用其燃烧产物来鉴别。不能通过它们燃烧的火焰颜色来区分。
⑤沼气、天然气、石油气、瓦斯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
甲烷
CH4
有机物
简单

排水法
向下排气法
2.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1)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有的反应要放热,有的反应要吸热。例如:
①镁与稀盐酸的反应放热。
②生石灰与水的反应放热。
③可燃物的燃烧都会放热。
(2)控制燃烧反应,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措施:一是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二是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燃料的使用及对环境的影响(5年1考)
1.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1)煤的燃烧:煤燃烧排放出的有害气体有   、   等污染物。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等气体溶于水,会形成酸雨。(2)酸雨的危害:酸雨对植物、金属制品、大理石建筑等都有腐蚀破坏
作用。
(2)酸雨的危害:酸雨对植物、金属制品、大理石建筑等都有腐蚀破坏作用。
(3)减少酸雨的措施:减少   的使用;使用脱硫煤;工业废气、汽车尾气   ;开发   。
2.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1)乙醇
①乙醇可通过高粱、玉米和薯类等发酵、蒸馏而得到。
②乙醇俗称   ,化学式为   。
③具有可燃性,化学方程式为   。
④乙醇燃烧放热,可作燃料。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省   ,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煤炭
处理后再排放
新能源
酒精
C2H5OH
石油资源
(2)氢气
优点:氢气本身无毒,极易燃烧,热值   ,其燃烧产物为   。
缺点:氢气的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


(3)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   、   、   、
   、生物质能和潮汐能等。
太阳能
地热能
核能
风能
[例1] (2023玉溪模拟)古籍《辍耕录》中记载:“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如纸,熔硫磺涂木片顶分许,名曰发烛,盖以发火及代灯烛用也。”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松木削薄为纸片状有助于发火和燃烧
B.“发烛”发火和燃烧利用了物质的可燃性
C.隔绝空气会使燃烧的“发烛”熄灭
D.“发烛”发火和燃烧只生成了二氧化碳
燃烧与灭火
D
[例2] (2023大理模拟)将棉手帕放入60%左右的酒精中浸湿,用坩埚钳夹住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完好无损。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被酒精浸湿后,棉手帕的着火点升高了
B.棉手帕接触不到氧气,不能燃烧
C.酒精中的水蒸发,使温度低于棉手帕的着火点
D.棉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C
燃烧需要达到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灭火原理是在燃烧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破坏,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即可灭火。准确分析条件是关键。
1.(2022云南)下列灭火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B.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
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D.汽油着火——用水浇灭
D
[例3] (2023红河一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油站应张贴“严禁烟火”的字样或图标
B.提高燃料的燃烧利用率以延长能源的使用期限
C.室内起火时,应打开门窗通风,排出燃烧产生的有害烟气
D.在生煤火炉时,点燃木材来引燃煤,是因为木材的着火点比煤的低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C
2.(2020云南)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
B.通电的电热毯着火时,用水浇灭
C.篝火晚会时,把木柴架空,有利于木柴充分燃烧
D.只要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C
[例4] (2023云南)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石油 B.潮汐能
C.太阳能 D.地热能
化石燃料与新能源
A
3.(2023红河一模)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A.氢气 B.柴油
C.可燃冰 D.天然气
A
常考实验(八) 燃烧条件的探究
一、实验原理和方法
1.方法
控制变量法,每次只改变其中一个变量(温度、是否与空气接触)得出某变量对实验的影响,从而得出实验结论。
2.原理
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实验装置
薄铜片和水的作用
(1)薄铜片:传热,利用其导热性。
(2)水:①对于薄铜片上的白磷,水的作用是加热。
②对于水底的白磷,水的作用是加热并隔绝空气或氧气。
三、实验现象及原因
实验 现象 原因
实验 ① 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 达到白磷的着火点,且与氧气接触
薄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 与氧气接触但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达到白磷的着火点,但不与氧气接触
实验 ② 通入氧气前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达到白磷的着火点,但不与氧气接触
通入氧气后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达到白磷的着火点,且与氧气接触
四、实验结论
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
[例题] (2023安徽)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探究磷燃烧的条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室可通过加热KMnO4制取O2
B.通入O2后,白磷燃烧,说明物质燃烧的条件只需要O2
C.通入O2后,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说明白磷着火点比红磷低
D.实验室中少量白磷可以保存在冷水中
B
1.(2019云南改编)下列图标,属于“禁止吸烟”标志的是( )
D
(建议15 min完成)
2.(2021云南)加热是最常见的反应条件,这一基本实验操作常要使用酒精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为了使酒精灯燃烧更旺,将灯内酒精添满,以增加可燃物
B.酒精灯里的酒精洒到桌面上燃烧起来,可用湿抹布盖灭
C.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盖灭,其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D.用燃着的木条点燃酒精灯,燃着的木条的作用是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A
3.(2023云南)使用天然气做饭,点火后,发现炉火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这时就需要调大灶具的进风口;使用完毕,关闭开关,火焰熄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天然气会燃烧,因为它是可燃物
B.点火是为了使温度达到天然气的着火点
C.调大进风口的目的是提供足够的空气,使燃烧更充分
D.关闭开关火焰熄灭,原因是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D
4.(2020昆明)关于燃烧和灭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性气体达到爆炸极限时就会发生爆炸
B.炒菜时油锅起火,向锅中放入较多菜叶灭火,是降低了油的着火点
C.木柴架空有利于燃烧,是因为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
D.干粉灭火器可以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
C
5.(2022昆明节选)回答下列问题。
(1)化石燃料包括煤、   和天然气,它们都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煤燃烧时排放的SO2等污染物会形成酸雨。为减缓酸雨的形成,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填字母)。
A.禁止使用煤
B.用天然气替代煤
C.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
石油
混合物
BC
(3)北京冬奥会使用清洁能源作为火炬燃料,该清洁能源是   (填字母)。
A.潮汐能 B.地热能
C.核能 D.氢气
D
6.(2022云南节选)如图是我国近15年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示意图(图甲)和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图乙)。
(1)依据图甲数据可知,2005~2020年底,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了   。
(2)化石燃料包括煤、   和天然气,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能源,其燃烧产物是造成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因素。2015~2020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上升了5.8%。这与可再生能源的大力发展密切相关。列举一种可再生能源:   (合理即可)。
48.4%
石油
太阳能
(3)实现“碳中和”,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填字母)。
A.积极参与植树造林
B.出行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C.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
D.为增加节日气氛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D
7.(2023成都)有关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 ℃和240 ℃)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处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
B.③④处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C.①③处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D.①④处燃烧时都能有效避免空气污染
B
8.(2023广安)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有关安全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遇到室内起火,立即打开门窗通风
B.家中发现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C.工业用盐亚硝酸钠可以代替食盐腌制食品
D.为预防森林火灾,常在进山路口处张贴如图所示的图标
D
9.(2023苏州)安全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有关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油锅着火后立即用锅盖盖灭
B.向燃着的酒精炉中直接添加酒精
C.面粉加工厂等场所严禁烟火
D.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
10.(2023自贡)某兴趣小组做可燃物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①在有空气的试管内放入白磷,关闭弹簧夹,白磷不燃烧(如图甲);②将图甲装置放到热水中形成图乙装置,白磷剧烈燃烧,气球胀大。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②中白磷剧烈燃烧时,试管内气体压强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对比实验①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
 。
增大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4)图乙实验后试管内还有白磷残留,打开弹簧夹通入空气,白磷复
燃,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另一条件是   。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拼 搏 奋 斗 励 志 笃 行
谢谢观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