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6张PPT)专题四 物质的鉴别、检验、除杂、分离物质的鉴别解决此类题型时,需要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试剂,通过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鉴别。1.初中常见物质的颜色黑色固体:氧化铜、炭粉、铁粉、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红色固体:铜(紫红色)、氧化汞、氧化铁(红棕色);有色溶液:Cu2+(蓝)、Fe2+(浅绿)、Fe3+(黄)、KMnO4(紫红色)。2.初中常见沉淀白色沉淀:AgCl、BaSO4、Mg(OH)2、Al(OH)3、CaCO3、BaCO3、Ag2CO3;红褐色沉淀:Fe(OH)3;蓝色沉淀:Cu(OH)2。以上常见沉淀只有AgCl、BaSO4不会与酸反应,其他的沉淀均会与酸反应。3.初中常见物质的特性有磁性、能磁化的物质:Fe、Fe3O4;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的物质:氢氧化钠、浓硫酸;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的物质:硝酸铵;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的物质:氯化钠、蔗糖;与水反应放热的物质:氧化钙。4.熟悉初中常见复分解反应离子对(见类型三)[例1] (2023大理模拟改编)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用的试剂不正确的是( )A.氯化铵和硫酸铵固体:熟石灰B.NaOH固体和NH4NO3固体:水C.硬水和软水:肥皂水D.N2和CO2:澄清石灰水A1.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案,错误的是( )A.用氢氧化钡溶液可鉴别硝酸镁、氯化铁、硫酸钠三种溶液B.用水可鉴别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三种固体C.用灼烧的方法可鉴别棉线、蚕丝、合成纤维三种丝线D.用燃着的木条可鉴别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A物质的检验[例2] (2023玉溪模拟改编)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B2.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C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CO2 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瓶口,观察是否熄灭B CO2中混有HCl气体 通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C 稀硝酸中含有稀盐酸 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D NaOH溶液中混有Na2CO3 取样,滴加酚酞溶液,观察现象物质的除杂1.除杂原则所谓除杂也叫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即除杂不能除去主要物质;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2.初中常见物质的除杂分为三类(1)气体除杂:根据被提纯物质和杂质在性质上的差异,选择固体或液体除杂试剂,将杂质气体通过除杂试剂,经吸收、反应转化为主气体;如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除去杂质气体中的水,干燥中性或酸性气体;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可除去杂质气体中的水,干燥中性或碱性气体。(2)固体除杂①优先选择用水溶解、过滤、蒸发滤液的方法除杂。②根据被提纯物质和杂质在性质上的差异选用气体或液体除杂试剂。方法一:将杂质转化为气体除去。方法二:将杂质转化为溶液除去。(3)液体除杂(被提纯物质和杂质都溶于水)①液体之间的除杂,一般为酸、碱、盐之间的除杂,其实质为溶液中阴、阳离子的反应。②液体除杂有时可根据物质溶解度不同进行除杂即提纯,如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提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提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提纯采用升高温度使物质析出的方法。③常见离子对应的除杂试剂选择[例3] (2023红河模拟改编)下列常见物质的除杂方法错误的是( )C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A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B 氯化钠 硝酸钾 加水溶解,蒸发结晶C 氯酸钾 氯化钾 加水溶解,过滤D 氧化钙 碳酸钙 高温煅烧3.(2023邵阳)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A选项 物质 杂质 所用试剂和方法A MnO2 KCl 加入适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B Ag粉 Fe粉 加入适量MgSO4溶液,过滤C CO2 CO 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后干燥D NaOH溶液 Na2CO3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物质的分离1.分离原则: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最终两种物质分离且都要保留。2.分离目的:对于复杂的混合物,需要采用多种分离方法进行多次提纯,以得到较纯的目标产物。[例4] (2023昆明模拟改编)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B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分离KCl与MnO2固体混合物 加水充分溶解后过滤、洗涤、烘干,蒸发B 分离铁粉与铜粉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烘干C 分离BaCl2和BaSO4的混合物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结晶D 分离FeCl3、NaCl的混合溶液 加适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再向滤渣中滴加适量稀盐酸4.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A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分离KCl和BaCl2的混合溶液 加入过量的K2CO3溶液,过滤、洗涤,再分别向滤渣和滤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B 分离CaCl2固体和CaCO3固体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 分离NaCl、MgCl2的混合溶液 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再向滤渣中滴加适量稀盐酸D 分离Fe和CuSO4固体混合物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1.(2023自贡)下列方法能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气体的是( )A.闻气味 B.观察颜色C.伸入燃着的木条 D.倒入澄清石灰水D2.(2023怀化)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B选项 物质 杂质 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A CO CO2 通过灼热的CuOB Cu Fe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C CuO CaCO3 加水溶解,过滤D NaOH 溶液 Ca(OH)2 溶液 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3.(2023云南)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B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鉴别CO(NH2)2和K2SO4 取样,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B 鉴别H2和CH4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C 提纯混有少量NaCl的KNO3固体 将固体溶解,蒸发结晶D 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将铁制品长时间浸泡在过量的稀硫酸中4.(2023郴州)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除去KNO3固体中少量NaCl: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B.分离水和酒精:蒸馏C.鉴别Na2CO3和Na2SO4:分别加入盐酸D.除去CO2中的CO:通入O2点燃D5.(2023临沂)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D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除去CO2中的CO气体 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B 鉴别N2和O2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C 鉴别KCl固体和NH4Cl固体 分别加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D 除去NaCl中混有的少量Na2CO3 加水溶解,再加适量稀硫酸,蒸发结晶6.(2021云南)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B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A 鉴别羊毛纤维和蚕丝 灼烧后闻气味B 除去木炭粉中混有的少量Fe2O3 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C 鉴别NH4Cl和(NH4)2SO4固体 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D 除去氢气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 将混合气体通过装有饱和Na2CO3溶液的洗气瓶后,再通过浓硫酸干燥7.(2023聊城节选)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整理实验室时发现失去标签的两瓶无色溶液,已知一瓶是稀盐酸或稀硫酸,另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完成探究活动(每种方案或实验的1、2号试管中,都事先分别加入等量的上述两种无色溶液)。探究一:鉴别酸溶液与碱溶液[设计实验](1)为鉴别哪一瓶是酸溶液,哪一瓶是碱溶液,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方案不可行的是 (填字母)。 C探究二:探究两瓶溶液的溶质成分[提出问题] 两瓶无色溶液的溶质成分各是什么 [设计实验]小华为鉴别两瓶溶液的溶质成分,分别向1、2号试管中加入的试剂及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实验序号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所加 试剂 镁条 BaCl2溶液 CuCl2溶液 Na2CO3溶液现 象 1号 试管 产生 气泡 产生白 色沉淀 无明显 现象 产生气泡2号 试管 无明显 现象 产生白 色沉淀 产生蓝 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获得结论](2)1号试管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以上四个实验中,只根据其中一个实验的现象即可证明2号试管中原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的是 (填实验序号)。 H2SO4实验四8.(2023天津)某氯化钠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硫酸钠、硝酸钡、氯化镁、硫酸铜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取40 g固体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白色沉淀A的化学式为 。 (2)写出生成白色沉淀B的化学方程式: 。CaCO3(3)固体样品中除氯化钠外,还一定存在 (填化学式)。 (4)已知实验中得到2 g白色沉淀A,2.33 g白色沉淀B,5.8 g白色沉淀C,则固体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 CaCO3、Na2SO4、MgCl267.7%9.(2023烟台)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人类应合理开发利用。以下是烟台市对海水综合利用的部分工艺流程图(部分过程和产物略),据图回答问题。(1)海水淡化:蒸馏法淡化海水是利用海水中各成分的 不同进行分离的。 (2)海水晒盐:晒盐时,采用的结晶方法是 ;海水晒盐后得到的卤水是氯化钠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沸点蒸发结晶饱和(3)海水制镁:在用卤水制镁的过程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海水制“碱”:在用粗盐(含MgCl2、CaCl2杂质)制纯碱过程中,除杂时,先后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产生的沉淀是 ,由氯化钠制取纯碱,从元素守恒的角度看,还需要含有 元素的物质参加反应。 氢氧化镁、碳酸钙碳、氧10.(2023益阳)为除去某海盐(主要成分为NaCl)样品中含有的少量杂质MgCl2,小强向样品溶液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后,过滤。他认为滤液中的溶质只含有NaCl,蒸发后即可达到实验目的,而小英对其滤液成分提出了质疑。为此同学们进行了下列实验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1)小强认为滴加NaOH溶液可以除去MgCl2的原因是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提出问题] 滤液中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MgCl2溶液显弱酸性;Mg(OH)2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猜想与假设](2)猜想一:溶质只有NaCl;猜想二:溶质有NaCl和MgCl2;猜想三:溶质有NaCl和 。 NaOH[实验探究](3)甲、乙、丙三个小组同学分别取上述适量滤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探究实验。组别 甲 乙 丙实验 操作实验现象 无现象 溶液变 色 产生白色沉淀实验结论 猜想三正确 红[反思交流] (4)若甲、乙两组同学实验均无明显现象,则猜想一正确。若甲组同学的实验现象为 ,则猜想二正确。因此大家认为滴加适量试剂很难把握,小英的质疑是合理的,三种猜想结果都有可能。 (5)同学们经过进一步讨论,设计出一个可以除去NaCl中少量MgCl2的合理方法如下:在上述设计的方法中,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的目的是 . 。 产生白色沉淀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拼 搏 奋 斗 励 志 笃 行谢谢观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