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1张PPT)第11讲 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含分离)和推断考点特训营2江苏近年真题精选11. 现有4种试剂:①紫色石蕊试液;②稀硫酸;③碳酸钾溶液;④氯化钡溶液。能用来一次性鉴别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的试剂有( )A. ② B. ②③C. ①②③D. ②③④物质的检验与鉴别B江苏近年真题精选2. 某科学兴趣小组在课余时间做了“开门大吉”的游戏,其规则是:每把钥匙代表一种试剂,每扇门代表需要鉴别的两种溶液,如图。如果钥匙代表的试剂能够鉴别出门上代表的两种溶液,钥匙就能把门打开(每把钥匙只能使用一次),下列能够依次将四扇门打开的钥匙顺序是( )A. ①②③④B. ④②③①C. ④③②①D. ①③②④B3. 厨房里有两瓶白色固体,分别为食盐(NaCl)和纯碱(Na2CO3)。(1)可用于腌制肉类和蔬菜,使食物不易腐败的是______。(2)为鉴别这两种物质,某同学取少量白色固体,进行如下实验。方案一:分别滴加少量食醋,有气泡产生的是_______。方案二:加水溶解,分别滴加______溶液。有沉淀产生的是纯碱。食盐纯碱CaCl24.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下列方案不可行的是( )物质的除杂(含分离) 选项 物质 杂质 方案A Cu粉 Zn粉 加入足量CuCl2溶液后过滤、洗涤、干燥B CO气体 CO2气体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干燥C NaCl固体 Na2CO3固体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后蒸发D BaCO3固体 BaCl2固体 加水溶解再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后蒸发D 5.某KCl固体样品中含有少量CaCl2杂质,实验室提纯氯化钾的流程如下(氯化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1)沉淀a是________。(2)操作Ⅰ是____。①冷却热饱和溶液 ②蒸发结晶碳酸钙②(3)若KCl固体样品中还含有少量杂质K2SO4,小科认为提纯该样品只要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增加一步实验:在“加入过量K2CO3溶液”与“过滤”操作之间,加过量的硝酸钡溶液。小江认为这种方案不合理,会导致所得KCl固体中含有新的杂质,新杂质是_______________。硝酸钾和硝酸钡混合物成分的推断6.某固体由Ba2+、Cu2+、Na+、Cl-、 、 中的几种离子构成,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①将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后得到5克白色沉淀。②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仍有3克白色沉淀。③在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固体中一定含有( )A. Na+、 、 B. Cu2+、 、C. Cl-、 、 D. Na+、Ba2+、Cl-A7.有一固体物质可能含有硫酸钾、硝酸铵、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现需要对此物质成分进行检测。甲同学向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水,形成无色溶液;乙同学向固体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放出刺激性气体。(1)该气体为_____(写化学式)。(2)根据两同学的实验现象可推定此物质的组成是_______________。NH3硫酸钾、硝酸铵8. 学习了物质推断专题内容后,科学研究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进行探究。步骤如下:①往镁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并过滤,得到滤渣甲和滤液A;②往滴有无色酚酞的氢氧化钠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并过滤,得到沉淀乙和无色滤液B;③将滤液A和B充分混合后,得到沉淀丙和滤液C;④往滤液C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没有沉淀产生。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②中沉淀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2)滤液C中除酚酞外,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aSO4HNO3、Mg(NO3)2、NaNO39.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BaCl2、NaOH、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实验小组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所加试剂均足量,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1)白色沉淀A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白色沉淀C的化学式为________。(3)这包白色固体是由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组成的。BaCO3+2HCl === BaCl2+H2O+CO2↑CaCO3BaCl2、Na2CO310. 取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为探究反应后所得溶液X的成分,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所加试剂均足量):(1)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2)产生的无色气体是_____。(3)溶液X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计算滤液A中氯化钠的质量。(4)解:设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xBaCl2+Na2SO4=== BaSO4↓+2NaCl233 1174.66 g x x=2.34 g生成碳酸钡沉淀的质量为12.54 g-4.66 g=7.88 g(1)引流(2)CO2(3)NaOH、Na2CO3、Na2SO4设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BaCl2+Na2CO3=== BaCO3↓+2NaCl197 1177.88g y y=4.68 g氯化钠的质量为2.34 g+4.68 g=7.02 g答:滤液A中氯化钠的质量为7.02 g。11.下列依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综合考查(杭州3考) 选项 实验操作与现象 实验结论A 将1 g白磷、1 g红磷分别放入两支带塞的试管中,再将试管同时浸入约80 ℃的热水里,只有白磷燃烧 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B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 二氧化碳是一种酸C 在常温常压下,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 该条件下,氧气的浓度越大,硫燃烧的越剧烈D 将铁粉﹑硫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加热后,所得固体物质不能被磁铁吸引 铁粉已跟硫粉发生了化学反应B12.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进行的操作,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A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后,回收其中的二氧化锰 将反应得到的混合物溶解后直接加热蒸发B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C 鉴别盐酸和硫酸 取样后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变浑浊D 比较铜和银的化学活动性顺序 将两种金属与等质量且同浓度的盐酸反应,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C13. 下列实验中,实验原理和主要操作方法都符合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主要操作方法A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各成分的溶解性差异 蒸发B 分离水与酒精的混合物 各成分的密度差异 蒸馏C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酸根离子的化学性质差异 加碳酸钠溶液,观察产生气泡快慢D 除去FeSO4、CuSO4混合溶液中的CuSO4 金属活动性差异 加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D物质的检验 1. 检验原则:根据物质的某一特性,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来确定物质的组成。2. 检验方法:(1)根据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熔点、沸点等。如物质间有明显的溶解性差异、溶解时的吸放热现象、水溶液的颜色差异等。(2)根据化学性质:根据物质间发生反应的现象,如火焰颜色、变色、生成沉淀、放出气体等。3. 常见气体的检验气体 检验方法 现象O2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木条________H2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冷烧杯,燃烧后迅速倒转,加入澄清石灰水 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CO 产生_____色火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_________复燃蓝变浑浊气体 检验方法 现象水蒸气 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白色) 白色粉末变______NH3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红色石蕊试纸变____HCl 通入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中 有________生成蓝蓝白色沉淀4. 常见离子的检验离子 检验方法 现象H+(酸)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石蕊溶液变____用pH试纸测pH pH_____7加入锌粒等活泼金属 有气泡产生加入Na2CO3等碳酸盐 有______产生OH-(碱)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_____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_____用pH试纸测pH pH_____7红<气泡蓝红>离子 检验方法 现象OH-(碱) 滴入可溶性铜盐溶液,如CuSO4溶液 生成____色絮状沉淀滴入可溶性铁盐溶液,如FeCl3溶液 生成______色沉淀滴加钙盐或钡盐溶液,过滤,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后产生气泡,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________蓝红褐变浑浊离子 检验方法 现象(铵盐) 加入碱溶液并微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 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_____Cl- 先滴入AgNO3溶液,再滴加稀硝酸 产生____色沉淀,且沉淀不溶解滴入稀盐酸,再滴入BaCl2溶液 开始无现象,滴入BaCl2溶液后产生________滴入Ba(NO3)2溶液和稀硝酸 产生___色沉淀且沉淀不溶解蓝白白色沉淀白1. 原理: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把几种物质区分开。2. 鉴别方法(1)物理方法:依据物质特殊的物理性质,如特殊颜色、气味、溶解现象、磁性等进行鉴别。物质的鉴别 依据 举例颜色 含Cu2+的溶液显____色、含Fe3+的溶液显____色、KMnO4固体为____色气味 如SO2、NH3均有________气味硬度 纯金属与该金属的合金互相刻画,有明显划痕的为纯金属,反之为合金溶解性 CaCO3等难溶于水特殊性质 铁粉具有磁性,可以被磁铁吸引蓝黄暗紫刺激性(2)化学方法:借助试剂,通过反应现象进行鉴别①利用指示剂或pH试纸进行鉴别若几种溶液的酸碱性不同时,可选择适当的指示剂或pH试纸进行鉴别。如:鉴别盐酸、NaCl溶液、NaOH溶液思路分析:盐酸(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___色,NaCl溶液(显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NaOH溶液(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___色,所以可以选用紫色石蕊溶液来鉴别。红蓝②根据发生复分解反应时的不同现象进行鉴别常见的鉴别试剂有:稀硫酸、稀盐酸、Na2CO3溶液、CuSO4溶液、BaCl2 溶液、Ba(OH)2溶液、AgNO3溶液等,通过加入这些试剂,使反应呈现不同现象,如生成气体或沉淀等。如:鉴别Na2CO3溶液和NaOH溶液思路分析:由于Na2CO3溶液和NaOH溶液均显碱性,均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故不能用酸碱指示剂进行鉴别,但Na2CO3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有_________,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故可用稀盐酸来鉴别这两种溶液。气泡产生3. 常见物质的鉴别软水硬水天然合成一、物质的除杂1. 基本原则物质的除杂(含分离)2. 常见物质的除杂(1)气体的除杂方法一:将杂质气体通过物质吸收、反应除去物质 杂质 方法H2 HCl、水蒸气 通过装有足量生石灰和烧碱混合固体的干燥管H2 水蒸气 通过________O2 CO CO2 浓硫酸方法二:将杂质气体转化为主气体物质 杂质 方法CO2 HCl 通过饱和的____________溶液,再通过浓硫酸CO2 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碳酸氢钠(2)固体的除杂①优先选择用水溶解、过滤、蒸发滤液的方法除杂。②根据被提纯物质和杂质在性质上的差异选用气体或液体除杂试剂。常见固体的除杂:物质 杂质 方法NaCl Na2CO3 加入适量____________,过滤、蒸发Cu Fe 加入足量的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Cu CuO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或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CuO Cu 在空气(或氧气流)中充分灼烧Ca(OH)2 CaO 加入适量的水,蒸发CaCO3 CaCl2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aCl2溶液稀硫酸(3)液体的除杂液体之间的除杂,一般为酸、碱、盐之间的除杂,其实质为溶液中阴、阳离子的除杂。方法:①对比两种物质,找出两种物质中含有的离子;②根据各离子的化学性质,判断出杂质离子与非杂质离子,找出与杂质离子不共存且不引进新杂质的离子,确定除杂试剂。如:除去NaCl中的Na2CO3思路分析:二、物质的分离1. 原理:运用合理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把混合物里的几种物质分开,得到各种成分的原来状态的过程。2. 分离方法(1)物理方法:①过滤法:分离不溶于水的固体和液体(或可溶性固体与不溶性固体)组成的混合物,如分离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的固体混合物,操作如下:②蒸馏法: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如分离水和酒精的混合物、石油的分馏等。③磁铁吸引法:分离具有铁磁性和不具有铁磁性的物质,如分离碳粉和铁粉。(2)化学方法:针对使用物理方法不能分离的物质,可利用化学反应进行分离。如分离CuCl2固体和NaCl固体,操作如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