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小满节气介绍 课件(共3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二十四节气之小满节气介绍 课件(共30张PPT)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四月十三
甲辰年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
何须多虑盈亏事,终归小满胜万全。
目录
何须多虑盈亏事,终归小满胜万全。
小满渊源

小满习俗

小满三候

小满诗句

人生最好是小满

何须多虑盈亏事,终归小满胜万全。
小满渊源


小满渊源
小满,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斗指甲,太阳到达黄经60°,于每年公历5月20—22日交节。

小满渊源
小满之名,有两层含义。
第一,与气候降水有关。小满节气期间南方的暴雨开始增多,降水频繁;民谚云“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小满中的“满”,指雨水之盈。
第二,与农业小麦有关。在北方地区小满节气期间降雨较少甚至无雨,这个“满”不是指降水,而是指小麦的饱满程度。

小满渊源
在南方地区,小满中的“满”,指雨水之盈。小满节气,南海夏季风爆发,中国南方地区雨水渐盛,江河至此小得盈满。这时正值蓄水种植水稻期间,此时节如果雨水偏少,即农谚中所谓“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就是说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
南方地区的农谚中小满是指气候三大要素(光照、降水、气温)中的降水。小满节气后,受南海夏季风影响,中国南方地区强降水将会显著增多,江河至此小得盈满,所以称为“小满”。

小满渊源
在北方地区,“小满”不是指降水,而是指小麦饱满程度。在小满节气,北方地区尚未进入雨季,降雨量很小甚至无雨。中国北方地区农田以旱地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
小满者,满而不损也,满而不盈也,满而不溢也。小满时节,北方地区小麦籽粒刚饱满但还没有完全饱满,完全饱满就太满了,这时候小麦籽粒的饱满程度刚刚好,小麦满而不盈、满而不溢,因此称为“小满”。
何须多虑盈亏事,终归小满胜万全。
小满习俗


小满习俗
01/祭三车
祭三车,即水车、油车和丝车。人们的耕种和生活可离不开这三车,所以为祈求风调雨顺,日子红火。传说管水车的“车神”为白龙,农家在车水前于车基上置鱼肉、香烛等祭拜之,特殊之处为祭品中有白水一杯,祭时泼入田中,有祝水源涌旺之意。

小满习俗
02/祭蚕
古时,人们把蚕视做天物。为祈求天物的宽恕和有个养蚕的好收成,就在放蚕时举行祈蚕节。祈蚕节没有固定的日期,只根据各家放蚕在哪一天就在哪一天举行。但前后相差不过两三天。养蚕人家会到“蚕娘庙”、“蝉神庙”供上水果、美酒、丰盛的菜肴进行跪拜,尤其是要把用面制成的“面茧”放在用稻草扎成的稻草山上,以祈求蚕茧丰收。

小满习俗
03/动三车
小满节时值初夏,蚕茧结成,正待采摘续丝,此时是农家最繁忙的季节,俗语说“小满动三车”,说的就是丝车、油车、田车。
蚕妇煮茧,整修丝车,准备缀丝,昼夜操作。田野中的油菜花也都结籽,将油菜籽采下,章到工坊里磨油,以待售卖。插秧的人,准备带土分苗。

小满习俗
04/看麦梢黄
在关中地区,每年麦子快要成熟的时候,出嫁的女儿都要到娘家去探望,问候夏收的准备情况。这一风俗叫做“看麦梢黄”,极富诗意。女婿、女儿如同过节一样,携带礼品如油旋模、黄杏、黄瓜等。去慰问娘家人。农谚云:“麦梢黄。女看娘,卸了杠枷,娘看冤家。”愈为更忙前,女儿去询问娘家的麦收准备情况,而忙罢后,母亲再探望女儿,关心女儿的操劳情况。

小满习俗
05/抢水
“抢水”是旧时民间的农事习俗,流传于浙江海宁一带。举行这种仪式时,多由年长执事者召集各户,在确定好的日期的黎明时分燃起火把,在水车基上吃麦糕、麦饼、麦团,待执事者以鼓锣为号,群人以击器相和,踏上小河汉上事先装好的水车,数十辆一齐踏动,把河水引灌人田,至河水干方止。

小满习俗
05/吃苦苦菜
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苦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周书》曰:小满之日苦菜秀。《诗经》曰:采苦采苦,首阳之下。
据说当年王宝钏为了活命,曾在寒窑吃了18年苦苦菜。旧社会每年春天青黄不接之时,农民要靠苦苦菜充饥。苦苦菜,带苦尝,虽逆口,胜空肠。当年红军长征途中,曾以苦苦菜充饥,渡过了一个个难关,江西苏区有歌谣唱:苦苦菜,花儿黄,又当野菜又当粮,红军吃了上战场,英勇杀敌打胜仗。苦苦菜被誉为“红军菜”、“长征菜”。

小满习俗
06/忙收种
小满节气正是农忙之时。黄河流域各省份,农历四月刚刚忙着收麦打场。珠江流域播种秋稻,东北则正是棉花、小麦以及大豆下种的时期,高粱刚刚长出,又必须锄去杂草,剪除劣苗。
何须多虑盈亏事,终归小满胜万全。
小满三候


小满三候
一候,苦菜秀:
苦菜就是蒲公英
黄花散落,白絮飞舞
随遇而安却最具韧性
这是小满时节绝妙的风景
“苦菜秀”蕴含着夏天真正的味道。苦之味,就是夏之味。在生命将满未满、将熟未熟之时,苦是必须经历的味道。不经历苦味,生命便无法走向成熟。这是小满的规律,也是生命的规律。

小满三候
二候,靡草死
靡草本为感阴而生的植物
小满节气,各地都开始步入夏天
阳气日盛故靡草因失去阴气的庇佑而死去
一部分的生是以一部分的灭为依存的。小满至,靡草死,生命是一个平衡不断被打破,又不断寻找平衡的过程。

小满三候
三候,麦秋至
虽然小满时值夏季但是对于麦子来说
却仿佛到了成熟的“秋”故有“麦秋”之说
覆盖山川田园的浓绿和金黄色的滚滚麦浪,交织出最动人的夏日美景。在激扬振奋的夏日,生命得到了第一场最及时最切实的补给。
何须多虑盈亏事,终归小满胜万全。
小满诗句


小满诗句
《小满》
【宋】欧阳修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夏风轻轻掠过,田野如海浪般此起彼伏,那饱满的麦穗,是沉甸甸的收获,是丰收在望的喜悦。眼前的麦田,是来日的欢喜。世上最美好的,大概无非“向往”一词。

小满诗句
《小满》
【元】元淮
子规声里雨如烟,润逼红绡透客毡。
映水黄梅多半老,邻家蚕熟麦秋天。
小满当天,江南烟雨濛濛,杜鹃在一片朦胧的雨意里不住的啼叫。潮湿的空气沾湿了窗外鲜艳的红花,也沾湿了羁旅在外游子的衣服和被子。江水映照着岸边熟透了的黄梅,邻居家的蚕和麦子都在日渐成熟,看来这个秋天又将收获一次大丰收。
何须多虑盈亏事,终归小满胜万全。
人生最好

是小满

人生最好是小满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满,盈溢也,水满则溢,月盈则亏。
这就和做人是一个道理:人生凡事切忌太满,“小满”就是最好的状态。

人生最好是小满
一、物质小满
荀子曾写道:“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高层次的人,懂得控制对物质的追求,不受物质左右。只有不被物质捆缚,剔除不需要的负累,才能体会内心充足。
中国艺术作品创作中有一个常用手法,叫「留白」。指的是,为使整个作品画面更为协调精美,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而现实生活也需要这样的留白,才能让生活更加精致、安闲。

人生最好是小满
一、物质小满
”孔子言:“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认为,吃粗饭喝白水,弯着胳膊做枕头,这样的生活也有着快乐。而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富贵,就像天上的浮云般易散。不必为了空虚而去消费,不必为了攀比而去挥霍。
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的生活方式,减少不需要的物质需求,才能轻装上阵,感受精神富足。物质“小满”,生活会越来越舒适,灵魂也将越来越丰盈。

人生最好是小满
二、社交小满
看到过一个《樵夫和牧羊人》的故事:樵夫上山砍柴,遇到了牧羊人。牧羊人想要打发时间,于是一边照看着吃草的羊群,一边找樵夫聊天。而樵夫为了迎合牧羊人,放下手里的活儿,专注地和牧羊人唠了一整天。不知不觉天黑了,牧羊人赶着吃饱喝足的羊儿回家了;而樵夫却发现,这一天光顾着聊天,两手空空回家,甚至成了别人嘴里的笑话:
“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他的羊吃饱了,你的柴呢?”

人生最好是小满
二、社交小满
圈子不同,不必强融,沉下心提升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岂不更好。
鲁迅说过:“人一旦悟透了就会变的沉默,不是没有与人相处的能力,而是没有了逢场作戏的兴趣。”苦于人情世故,不如自在独行;泛泛之交千万,不如知己二三。
人生,最怕在无意义中迷失自我,不要让低质量的社交,绊住你前行的脚步。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最好的社交关系,“小满”就已经足够。

人生最好是小满
三、欲望小满
小满小满,也可以理解成小小的满足,即为知足常乐。
曾国藩的一生,都在践行欲望“小满”的生活方式。他曾在宴席上,因为衣服穿了几十年且打着补丁,而被大家打趣。可他却毫不在意,只是淡淡一笑说:惜食惜衣,不惟惜时兼惜福;求名求利,但知求己不求人。在他眼里,再精致的衣服和食物,再多的名声和金钱,都比不上一颗自足的心。
人生在世,不要被欲望蒙蔽双眼,看淡得失名利,小小满足自己能够到的欲望,知足才能常乐。
四月十三
甲辰年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
何须多虑盈亏事,终归小满胜万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