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5张PPT)第五章 燃 料第1讲 燃 料洁净的燃料——氢气1.氢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溶解性无色 _ _ _ _无味气体比空气小难溶于水(2)化学性质①可燃性a.实验现象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热感小水珠淡蓝②还原性a.实验现象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亮红水珠(3)氢气的验纯①原因:氢气中若混有一定量的 ,点燃容易发生爆炸。②方法空气(或氧气)尖锐的爆鸣“噗”声较纯2.氢气的用途(1)填充探空气球。(2)作合成盐酸、合成氨的原料。(3)作燃料,有三个优点: , , 。(4)冶炼金属,用氢气作还原剂。资源丰富燃烧热值高产物无污染(1)氢气作为燃料的三大优点:原料广泛、燃烧热值高、产物无污染,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2)氢气因制取成本高,存在贮存、运输、安全等问题,目前还不能广泛使用。(3)最理想的制取氢气的途径:太阳能光解水。1.(2023河南)2023年5月30日,我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三位航天员顺利进入空间站。空间站内航天员吸入的氧气可由电解水提供,水通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中有液氢,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 _ (答出一条即可)。 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合理即可)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1.碳的几种单质及用途(1)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的比较项目 金刚石 (由碳元素组成) 石墨(由碳元素组成)硬度 自然界中 质软,在纸上可留下痕迹用途 钻探机钻头、刻刀 铅笔芯、润滑剂、电极等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 碳原子的 最硬排列方式不同(2)无定形碳无定形碳包括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等。①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决定了它具有 能力,用于吸附一些食品和工业产品里的色素,吸附有异味的物质。 ②活性炭:结构与木炭类似,具有更强的吸附能力,用于防毒面具、冰箱的除臭剂。③焦炭:用于冶金工业作燃料。④炭黑:用于制造油墨、油漆、颜料、橡胶工业填充剂等。吸附(1)金刚石和石墨属于不同的物质,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属于化学变化。(2)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还可能是混合物,但绝不可能是化合物。2.碳单质的化学性质(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碳原子最外层有4 个电子)。(2)碳的可燃性(相同的反应物,因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不同)。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不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非常稳定(3)碳的还原性①在高温条件下,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在高温条件下,碳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O的性质和用途(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难(2)化学性质①可燃性: (填化学方程式)。 现象:产生 色火焰,放出热量。 注意:点燃CO前必须验纯。②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如用一氧化碳炼铁,其化学方程式为 。 蓝黑浑浊处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3)毒性CO能与血液中的 结合,使血液失去运输氧气的能力,发生煤气中毒。 血红蛋白CO是没有气味且难溶于水的气体,因此通过闻气味辨别CO或在煤炉上放一壶水防止煤气中毒都是不正确的。2.(2023衡阳)有关碳及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碳的单质都是黑色B.植物光合作用可将CO2转变为O2C.CO和CO2元素组成相同,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单质,它们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B3.下列关于一氧化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常为无色、无味、易溶于水的气体B.燃烧时火焰呈蓝色,罩干冷烧杯,杯壁无水珠,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C.能增强血红蛋白的输氧能力,有剧毒D.密度比空气略大,点燃CO前不需验纯B化石燃料及新能源1.化石燃料(1)煤①成分:主要含有 元素,被称为“工业的粮食”。 ②综合利用:煤的干馏(炼焦)属于化学变化,产品主要有焦炭、煤焦油和焦炉煤气(三焦三状态)。(2)石油①成分:主要含有 元素,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②综合利用:石油分馏属于物理变化,产品主要有汽油、煤油、润滑油等。碳碳、氢(3)天然气:混合物,主要成分是 ,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使用化石燃料对环境的污染(1)燃料中的一些杂质如硫等燃烧时,产生空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等。(2)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释放大量热的同时也会产生二氧化碳,加剧温室效应。(3)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易形成浮尘。(4)煤燃烧时排放出 、 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CH4二氧化硫二氧化氮4.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A.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B.称为“工业的血液”的是煤焦油C.化石燃料燃烧时,会产生CO2、H2O等物质D.化石燃料燃烧为人类提供能量,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B氢能源与化石燃料[例1]能源和环境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1)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能源是煤、 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等气体,这些气体中,溶于水会导致酸雨的主要是 。 (2)氢气作为一种清洁燃料没有大规模使用的原因是 (填字母)。A.氢气的贮存和运输不方便 B.获得氢气的成本高C.制备氢气的原料缺乏 D.氢气燃烧的热值不高石油二氧化硫AB[变式训练] 我国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制取乙二醇的产业化发展已列入我国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由煤制取乙二醇的流程示意图 如下:(1)煤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合成气可用作气体燃料,写出合成气中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不可再生碳单质的性质与用途[例2](2023武汉)如图所示,石墨、活性炭和木炭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1)石墨的用途可以是 。 A.用于制铅笔芯B.用作电极C.用于切割大理石AB(2)活性炭作冰箱除味剂,是利用其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3)木炭可用作燃料。木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物理1.(2022贺州)下列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 )A.C60 B.活性炭C.石墨 D.金刚石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A.氢气 B.煤炭C.汽油 D.一氧化碳DA3.每年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吸烟有害健康,下列属于烟气中的有毒气体的是( )A.O2 B.N2C.CO D.CO24.(2023长沙)液氢已应用于航天等领域。目前在生活生产中大量使用氢能源还存在一定困难,原因是( )A.氢气本身无毒B.氢气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C.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多D.氢气燃烧产物不污染空气CB5.(2023吉林)下列有关金刚石和石墨的说法,错误的是( )A.都是碳的单质B.都由碳元素组成C.物理性质相同D.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6.(2023连云港)宋代许道宁用墨(主要成分为单质碳)所画的《关山密雪图》保存至今而不变色,这是因为在常温下单质碳( )A.化学性质不活泼 B.硬度高C.导电性能好 D.吸附能力强CA7.(2023长沙)在生活生产中碳单质的应用广泛。下列有关含碳物质的性质或用途正确的是( )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B.木炭常温下化学性质很活泼C.金刚石用作电极 D.石墨用作钻探机钻头8.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煤和石油的形成B.石油分馏制得汽油、煤油、柴油等C.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D.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制得焦炭、煤焦油和焦炉煤气等AB9.(2022长沙)“碳家族”的成员很多,用途很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不具有导电性B.C60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D.金刚石和石墨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C10.(2023郴州)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有还原性,没有毒性B.二氧化碳是一种污染性气体C.含碳酸根或碳酸氢根离子的盐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木炭没有吸附性C11.(2023包头)卡塔尔世界杯指定用球的芯片传感器产自中国。制取芯片的主要材料是硅,其生产过程涉及的主要化学反应为2C+SiO2 Si+2CO↑。关于该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A.2C表示2个碳元素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反应前后硅元素的化合价不变D.参加反应的C和SiO2的质量比为2∶1B12.如图所示,科学家提出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燃烧热值高,产物无污染B.在此循环中发生了反应:2H2O 2H2↑+O2↑C.燃料电池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光照条件下分解水,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寻找合适的催化剂B13.(2023宜宾)氢气作为一种清洁、高能燃料,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某小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氢气并验证氢气在空气里燃烧。①②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 。 水槽(2)图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除采用图示方法外,还可以用 法收集氢气。 (3)点燃氢气前应先检验氢气的纯度。操作:试管中的水排尽后, _ ;若发出 _ ,表明气体不纯。 (4)如图②,在尖嘴管管口点燃纯净的氢气,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观察到的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 _ 。 向下排气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尖锐的爆鸣声产生淡蓝色的火焰,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感觉发烫14.(2023包头)2022年10月31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该运载火箭使用液氢、煤油等物质作燃料。请回答下列问题:(1)液氢和煤油作燃料利用的化学性质是 。与煤油相比液氢作燃料的优点是 (写一条即可)。(2)煤油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由此推知煤油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填元素符号)。 可燃性产物是水,对环境无污染(合理即可)CH15.(2023葫芦岛)能源结构的改变,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1)化石燃料都是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将煤粉碎后燃烧,其目的是 _ 。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有 _ (答一点)。 (2)氢气是最理想的清洁燃料,但目前在生活和生产中并没有被广泛使用的原因是 (答一点)。(3)请你预测未来燃料发展的主要方向是 _ (答一点)。 不可再生增大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的接触面积,使之充分燃烧空气污染(或温室效应加剧、酸雨等,合理即可)氢气制取成本高(或贮存困难,合理即可)清洁化(或成本低、安全、便捷等,合理即可)16.(2023吉林宽城一模)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1)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目的是 _ ; (2)在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试采创造了产气总量和日均产气量两项世界纪录。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可燃冰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下列关于“可燃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_(填字母); A.“可燃冰”就是冰 B.“可燃冰”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重要能源C.“可燃冰”的实质是水变成的石油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合理即可)混合物B(3)“绿色化学”目标之一是达到“零排放”。在一定条件下,CO和H2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可能是 (填字母)。 A.甲酸(CH2O2)B.乙酸(C2H4O2)B1.石墨烯可用机械剥离法从石墨中剥离制得。它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如图),图中每一个小球代表一个碳原子。它是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科学家甚至预言石墨烯将“彻底改变21世纪”。关于石墨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墨烯和金刚石都由碳元素组成B.石墨烯的导电性比银强C.石墨烯中每个碳原子为三个六元环共用D.从石墨中剥离出石墨烯属于物理变化D2.(2023益阳)化学观念是化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从不同化学观念角度对CO和CO2的认识错误的是( )A.元素观:CO和CO2都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分类观:CO和CO2都属于氧化物C.变化观: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D.结构观:CO和CO2都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化学性质相似D3.(2022广州)下图为我国不同年份的能源结构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能源结构中清洁能源占比呈增加趋势B.加大水电、风电的开发利用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C.天然气是比煤炭和石油更清洁的燃料D.液氢用作火箭燃料是因为氢气易于贮存和加注D4.(2023重庆B)2022年11月,第22届国际足联世界杯在卡塔尔举行。(1)所用足球的主要成分聚氨酯属于 (填“合成材料”或“合金”)。足球烯(C60)的分子结构与足球形状相似,下列有关C60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与石墨是同一种单质B.是一种化合物C.完全燃烧生成CO2合成材料C(2)卡塔尔盛产天然气,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而中国在开发新能源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写出一种新能源: 。 风能(合理即可)5.(2022广安)回答下列问题。(1)氢气由于燃烧热值高、来源广、燃烧产物无污染,得到人们积极的开发和利用。请写出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碳元素可形成多种单质,如金刚石、石墨、C60,焦炭和活性炭的主要成分也是碳的单质。制糖工业的脱色制白糖、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等都使用了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有较强的 性。 吸附(3)焦炭、CO是冶金工业重要的还原剂,请写出用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和CO反应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 6.(2023枣庄)天然气不仅是优质的能量来源,还是宝贵的化工资源。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天然气的开发利用方面已取得重大突破。方法一:煤气化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高压和“甲烷化催化剂”的作用下,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别与氢气反应生成甲烷,其中“甲烷化催化剂”在这两个化学反应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方法二:开发煤层气。煤层气指储存在煤层中,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烃类物 质,俗称“瓦斯”,是与煤伴生、共生的气体资源。方法三:开发可燃冰。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甲烷水合物能稳定存在的压强和温度范围如图所示。可燃冰一旦离开海床便迅速分解,容易发生井喷意外,还可能会破坏地壳稳定平衡,引发海底塌方,导致大规模海啸,所以可燃冰的开采困难。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方法一中提到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别转化为甲烷的关键反应条件是使用 。 (2)方法一中一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原理可以表示为CO+3H2CH4+H2O,则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原理为 _(写化学方程式)。 (3)从物质分类角度分析,方法二中的煤层气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甲烷化催化剂混合物(4)根据方法三,判断有关可燃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15 ℃和100 atm时,可燃冰能稳定存在B.可燃冰开采时若出现差错,可能导致严重的自然灾害(5)“碳中和”中的“碳”是指 (填“CO”或“CO2”)。我国政府提出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做法符合“碳中和”理念的是 。 A.植树造林 B.焚烧秸秆C.节能减排 D.燃放烟花BCO2AC1.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某种燃气灶的燃料由水煤气(CO和 H2的混合气体)改为天然气后,灶具的进风口应 (填“改大”“改小”或“不变”),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是 _(答出一条即可)。 改大燃烧产物无污染(或制备原料广、燃烧热值高等合理即可)2.某校九年级“我们爱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木炭与CuO反应时,完成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Ⅰ.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很快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请写出C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结束时,应 (填序号)。 ①先撤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②先熄灭酒精灯,再撤出导管①Ⅱ.小组中小华同学通过仔细查阅,认为当木炭较多、温度较高时,该反应产生的气体中可能含有CO和CO2,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设计实验进行了验证。已知:碱石灰是NaOH和CaO的混合物,可以吸收CO2和H2O。(3)仪器B中所盛试剂为 ,其作用为 。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4)D中玻璃管盛装的试剂为CuO,E中盛装的试剂为澄清石灰水。若A装置产物中确有CO,则应观察到的现象有 _ 。 (5)实验前,需检查 ;点燃酒精灯前,先打开K,通入N2一段时间,其作用为 。 (6)请指出上述实验中的一项缺陷: 。 (7)将1.44 g C和16.0 g CuO在较高温度下反应生成Cu,理论上可生成 g CO。 D中黑色固体变红,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装置气密性排尽装置内空气,避免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没有尾气处理装置1.12Ⅲ.小组中小吴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Cu2O为红色固体,难溶于水,可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u、CuSO4和H2O。(8)请设计简单实验验证CuO和足量C反应后所得的红色固体中是否有Cu2O: _ 。 取少量反应后所得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溶液变为蓝色说明固体中含有Cu2O,不变蓝色说明不含Cu2O谢谢观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