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 糖类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共5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2 糖类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共54张ppt)

资源简介

(共54张PPT)
第一节 糖类
第2课时
第四章 生物大分子
淀粉和纤维素
2
二糖
1
本节重点
本节难点
糖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起源于唐代,盛行于明清时期。糖人之所以如此美味,是因为它选用了优质的原材料——蔗糖和麦芽糖。这些原材料经过精心熬制,形成了富有弹性和韧性的糖稀
画糖人
吹糖人
塑糖人
存在
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一种二糖,存在于大多数植物体中,在甘蔗和甜菜中含量最丰富
二糖
蔗糖
常见食糖的主要成分都是蔗糖
二糖
蔗糖
白糖
红糖
冰糖
物理性质
二糖
蔗糖
无色晶体
熔点 186 ℃
易溶于水
大鹿化学制作,侵权必究
P105 科学·技术·社会
甜味剂是能赋予食物甜味的食品添加剂,按其营养价值可分为营养性甜味剂和非营养性甜味剂,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合成甜味剂。
一些甜味剂的甜度可以达到蔗糖的百倍以上,且代谢产生的热量低,成本低廉。
二糖
蔗糖
在酸或酶的作用下,蔗糖可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
酸或酶
C12H22O11+H2O
C6H12O6+ C6H12O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蔗糖是否具有还原性呢?
二糖
实验探究:蔗糖是否具有还原性
蔗糖分子中无醛基,是非还原性糖
试管内无明显现象
二糖
蔗糖的分子结构及球棍模型
蔗糖分子中无醛基
二糖
麦芽糖
存在
主要存在于发芽的谷粒和麦芽中
常见食物
二糖
麦芽糖
麦芽糖糖浆
糖瓜
二糖
麦芽糖
在酸或酶的作用下,麦芽糖可水解生成葡萄糖
酸或酶
C12H22O11+H2O
2C6H12O6
麦芽糖
葡萄糖
蔗糖是否具有还原性呢?
二糖
实验探究:麦芽糖是否具有还原性
麦芽糖分子中含有醛基
,是还原性糖
试管内产生砖红色沉淀
二糖
麦芽糖
麦芽糖分子中有醛基
具有
还原性
酸或酶
C12H22O11+H2O
C6H12O6+ C6H12O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下面我们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蔗糖的水解产物是否具有还原性
二糖
实验探究:蔗糖的水解实验
实验分析
二糖
实验探究:蔗糖的水解反应
加入新制的Cu(OH)2的试管中都出现砖红色沉淀
蔗糖的水解产物分子中含有醛基,具有还原性
稀硫酸
加热
C12H22O11+H2O
C6H12O6+ C6H12O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①盛蔗糖溶液的试管要预先洗净,可先用NaOH溶液洗涤,再用清水洗净
注意事项
二糖
实验探究:蔗糖的水解反应
②蔗糖解实验需要用水浴加热
③检验水解产物为葡萄糖时,一定要先加NaOH溶液中和作催化剂的稀硫酸,至溶液呈碱性后再加银氨溶液或新制的Cu(OH)2,否则实验会失败
具有
还原性
思考:若将蔗糖溶液换为麦芽糖溶液,重复上述实验操作,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酸或酶
C12H22O11+H2O
2C6H12O6
麦芽糖
葡萄糖
出现砖红色沉淀
分析:
现象:
蔗糖 麦芽糖
分子式
分子 结构 分子中 醛基 分子中 醛基
互为同分异构体,都是二糖
化学 性质 水解生成_____________ 水解生成_______
非还原性糖,与银氨溶液或新制的Cu(OH)2不反应 还原性糖,与银氨溶液或新制的Cu(OH)2反应
鉴别 方法 向其溶液中分别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麦芽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蔗糖(也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鉴别)
二糖
归纳总结:蔗糖和麦芽糖的结构与性质
C12H22O11
C12H22O11


葡萄糖和果糖
葡萄糖
淀粉和纤维素是最重要的多糖,它们都是由大量葡萄糖单元相互连接组成的,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淀粉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达到几十万,纤维素可达到几百万。
( 原因:n 值不同)
粮食中的淀粉(C6H10O5)n
茎叶中的纤维素(C6H10O5)n
多糖
淀粉
淀粉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植物储存营养物质的一种形式,在种子、块根和块茎中含量丰富,谷类和薯类含淀粉较多
多糖
淀粉
天然淀粉由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组成。支链淀粉含量很高的一些谷物,如糯米、糯玉米等有比较黏的口感
(其中每个小的六边形代表一个葡萄糖的环状结构单元)
多糖
淀粉
白色粉末状物质
没有甜味
不溶于冷水。在热水中淀粉会部分溶解,形成胶状的淀粉糊
(胶体)
注意:淀粉遇到碘离子或碘酸根离子不变色
淀粉遇碘显蓝色,利用该现象可检验淀粉的存在
多糖
淀粉
思考:淀粉是否具有还原性呢?
还原性糖检验的原理
多糖
实验探究:淀粉的性质
还原
性糖

发生银镜反应
新制的Cu(OH)2反应

非还原
性糖
具有
还原性
具有
非还原性
不发生银镜反应
新制的Cu(OH)2反应
多糖
实验探究:淀粉的性质
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
检验产物中是否生成葡萄糖
检测是
否水解

用银氨溶液或
新制的Cu(OH)2
检测水
解程度

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
用碘水来检验
实验步骤
多糖
实验探究:淀粉的性质
现象 B
碘水
淀粉
溶液
水解液
中和液
现象 A
稀硫酸
微热
NaOH溶液
硫酸铜溶液
加热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多糖
实验探究:淀粉的性质
溶液不
变蓝色
现象
A
出现砖
红色沉淀
现象
B
淀粉完全水解
酸或酶
(C6H10O5)n+nH2O
nC6H12O6
用I2检验淀粉时,应直接取水解后的混合液加碘水。若取中和液加碘水,因I2与NaOH溶液反应影响淀粉的检验
实验中,用I2检验淀粉时,是取水解后的混合液加碘水还是取中和液加碘水,为什么?
淀粉是食物的一种重要成分,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多糖
淀粉的用途
燃料乙醇
白酒
食醋
味精
氨基酸
抗生素等药物
以淀粉或淀粉
水解生成的葡
萄糖等为原料
食品添加剂
表面活性剂
可降解塑料等
多糖
纤维素
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泛的一种多糖,参与构成了植物的细胞壁,起着保护和支持作用
多糖
纤维素
白色纤维状物质
没有甜味
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
结构示意图
多糖
实验探究:纤维素性质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在试管中放入少量脱脂棉,加入几滴蒸馏水和几滴浓硫酸,用玻璃棒将混合物搅拌成糊状。加入过量NaOH溶液中和至碱性,再滴入3滴5% CuSO4溶液,加热,观察并解释实验现象。
多糖
实验探究:纤维素性质探究实验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纤维素完全水解
酸或酶
(C6H10O5)n+nH2O
nC6H12O6
砖红色沉
淀生成
多糖
归纳总结:淀粉和纤维素的结构与性质
淀粉 纤维素
通式 (C6H10O5)n
关系 ①不是同分异构体(n值不等),也不是同系物(结构不同且分子组成上也不相差n个CH2原子团) ②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结构 特征 分子中含有几百个到几千个葡萄糖单元 分子中含有几千个葡萄糖单元
物理 性质 白色、无味、固态粉末,不溶于冷水,热水中发生糊化作用 白色、无味、具有纤维状结构的固体,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
多糖
归纳总结:淀粉和纤维素的结构与性质
淀粉 纤维素
化学性质 ①无还原性 ②能水解生成________ ③遇 变蓝 ①无还原性
②能水解生成 (难)
③能发生 反应
存在 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 构成细胞壁的基础物质
用途 制葡萄糖和酒精,人体的能源之一 纺织、造纸、制纤维素硝酸酯、纤维素乙酸酯等
葡萄糖
碘单质
葡萄糖
酯化
1.淀粉和纤维素都可以用(C6H10O5)n表示,所以二者互为同分异构(  )
2.淀粉、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
3.淀粉、纤维素均属于糖类,有甜味(  )
4.淀粉能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镜(  )
5.淀粉是否水解完全可以用碘水来检验(  )
6.淀粉在碱性条件下能发生水解生成葡萄糖(  )
7.糖尿病病人不宜吃粽子,因为糯米中含大量的葡萄糖会使血糖升(  )
×

×
×
×

×
根据所学内容,判断下列正误
棉和麻的纤维大量用于纺织工业
多糖
纤维素的用途
一些富含纤维素的物质,如木材、秸秆等是造纸的原料
多糖
纤维素的用途
大鹿化学
大鹿化学
纤维素用来制造纤维素硝酸酯、纤维素乙酸酯和黏胶纤维等
多糖
纤维素的用途
纤维素硝酸酯又称硝酸纤维,极易燃烧,可用于生产火药、塑料和涂料等
黏胶纤维是用木材、秸秆等富含纤维素的物质经化学处理后,通过纺丝而制成的再生纤维。黏胶纤维中的长纤维一般称为人造丝,短纤维称为人造棉,都可用于纺织工业
纤维素乙酸酯又称醋酸纤维,不易燃烧,是一种纺织工业原料,可用于生产塑料、过滤膜、胶片等
“代糖”那些事
代糖是指除糖以外,另一种可为食物添加甜味的物质,又叫甜味剂。代糖的种类是很多的,根据产生热量的多少,可以分为营养性的甜味剂(可产生热量)和非营养性的甜味剂(无热量)。
营养性甜味剂也就是食用后会产生热量的代糖,但产生的热量比蔗糖低,如山梨醇、甘露醇、木糖醇。
非营养性甜味剂又被人们叫做低能量甜味剂,只需要很少的量就可以产生足够的甜度,且几乎不含热量。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代糖主要有安赛蜜、阿斯巴甜、木糖醇、纽甜、糖精、甜蜜素、甜菊糖苷、三氯蔗糖等。
1.下列物质水解能生成果糖的是
A.淀粉 B.纤维素 C.蔗糖 D.麦芽糖
【答案】C
【详解】A.淀粉是一种由大量葡萄糖单元相互连接组成的多糖,无法水解成果糖,故A错误;
B.纤维素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一种多糖,由葡萄糖相互连接组成,无法水解成果糖,故B错误;
C.蔗糖是一种二糖,1分子蔗糖能水解得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故C正确;
D.麦芽糖是一种二糖,1分子麦芽糖能水解得2分子葡萄糖,故D错误;
2.糖类物质是自然界分布最广泛、种类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人类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是所有的糖都有甜味
B.糖不一定是高分子化合物
C.蔗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则麦芽糖也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D.可发生水解的糖不一定是多糖
【答案】C
【详解】A.糖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葡萄糖和果糖等单糖、蔗糖和麦芽糖等二糖有甜味,但淀粉、纤维素没有甜味,A正确;
B.糖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其中单糖、蔗糖和麦芽糖等二糖不是高分子化合物,B正确;
C.蔗糖和乳糖都是非还原性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麦芽糖是还原性糖,能发生银镜反应,C错误;
D.蔗糖和麦芽糖都可以水解,但是这两者是二糖,不是多糖,D正确;
3.麦芽糖主要存在于发芽的谷粒中,其α-D-(+)-麦芽糖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麦芽糖是一种常见的寡糖
B.如图麦芽糖分子结构中无醛基,因此属于非还原糖
C.麦芽糖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脱水缩合形成
D.将麦芽糖水解液调至碱性后,可发生银镜反应,证明部分麦芽糖发生了水解
【答案】A
【详解】A.1分子麦芽糖能水解出2分子单糖,麦芽糖是寡糖,故A正确;
B.麦芽糖是还原糖,故B错误;
C.麦芽糖由两分子葡萄糖脱水缩合形成,故C错误;
D.麦芽糖和葡萄糖均为还原糖,均可发生银镜反应,故D错误;
4.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有关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检验溶液中是否有K+
B.证明蔗糖属于还原性糖
C.制备CaCO3
D.检验NH4+
【答案】C
【详解】A.检验溶液中是否有K+,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A不符合题意;
B.蔗糖不属于还原性糖,该选项图中所示操作是验证还原性糖,B不符合题意;
C.溶有NH3的CaCl2溶液能吸收CO2,并发生反应: ,C符合题意;
D.NH4Cl与NaOH反应生成的氨气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要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不能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D不符合题意;
5.麦芽糖水解及产物检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取1mL20%的麦芽糖溶液,加入3~5滴稀硫酸,水浴加热30 s。
步骤2:向步骤1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调节pH至碱性。
步骤3:再加入少量新制备的Cu(OH)2,加热3~5min,观察到生成砖红色沉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1中稀硫酸是麦芽糖水解的重要反应物之一
B.上图所示的Cu2O晶胞中铜原子的配位数为2
C.上述实验可证明麦芽糖已完全水解
D.上述实验可证明麦芽糖水解一定有还原性糖生成
【答案】B
【详解】A.步骤1中稀硫酸是麦芽糖水解的催化剂,而不是反应物,A错误;
B.在上图中白球个数是8×1/8+1=2,黑球个数是4,黑球与白球个数比为4:2=2:1,所以黑球表示Cu+,白球表示O2-,根据图示可知:每个Cu+与2个O2-结合,所以Cu2O晶胞中铜原子的配位数为2,B正确;
C.麦芽糖及水解产生的葡萄糖都具有还原性,因此上述实验不能证明麦芽糖已水解完全,C错误;
D.麦芽糖本身具有还原性,因此上述实验不能证明麦芽糖发生了水解反应,产生了具有还原性糖,D错误;
水解产
物不同
不互为同
分异构体
第一节 糖类
第2课时
二糖
多糖
蔗糖(非还原性糖)
麦芽糖(还原性糖)
淀粉
纤维素
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