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学课题 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课型 新授课学情分析 2026级高一上期共27个班,其中1—10是网班班,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强,能自觉的学习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19-27是重点班,学生的基础要弱一点,学习主动性不强,要教师引导才愿意学习。11-18是普通班,学生基础差,自觉性差,惰性较强,多数学生要教师严格管理才会学习习近平 思想,有的学生对政治不感兴趣,不关心政治。总的来说,要通过教师的教学和引导,让同学们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思想,在新征程上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教学目标 理解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的伟大意义 2.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 3.主动承担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责任教学 重难点 重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难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教学准备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旁批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 (1)标志: 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1)邓小平理论 贡献: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贡献:加深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科学发展观 贡献: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贡献: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主要内容: ①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对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行动指南 (1)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本保障 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精神力量 ①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 ③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教学反思思备三年成名师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