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学课题 5.3《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课型 新授课学情分析 2026级高一上期共27个班,其中1—10是网班班,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强,能自觉的学习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19-27是重点班,学生的基础要弱一点,学习主动性不强,要教师引导才愿意学习。11-18是普通班,学生基础差,自觉性差,惰性较强,多数学生要教师严格管理才会学习习近平思想,有的学生对政治不感兴趣,不关心政治。总的来说,要通过教师的教学和引导,让同学们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思想,在新征程上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教学目标 1.学习推动社会主义新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意义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和任务 3.青年学生从哪些方面去发展弘扬我们的文化教学 重难点 重点:学习推动社会主义新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意义难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和任务教学准备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旁批导入新课:播放视频《文化对国家和民族的影响》 师:文化对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何在新时代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是当今社会的重要命题,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如何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讲授新课:1.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文化获得空前发展、重新走向辉煌的必然选择。 播放视频《新文化运动的作用》 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于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代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2.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师:我们要牢记苏联的教训,在大一统的前提下,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师: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始,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工作体系。 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如何贯彻马克思主义? (学生讨论回答,老师点评总结) 师: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就是要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深刻把握世界发展走向,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为成长成才打下科学思想基础。 3.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 播放视频:《女孩失手打破盘子获网友点赞》 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又与我们的奋斗目标相结合,还与我们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因此具有强大的引领作用。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4.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滋养和丰富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不仅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 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必须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有扬弃,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相融通,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一是要创造性转化,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二是创新性发展,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感召力。 5.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展示事例:2015年5月,“柏林亚太周”期间在德国首都柏林举办的“感知中国”系列活动;生动精彩的中国故事广为传播、深入人心。图为2018年7月在卢旺达举办的“美丽中国 美丽卢旺达”图片展。 讲好中国故事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任务。讲好中国故事,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要把握大势、区分对象、精准施策,主动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并提炼好展示了优秀传统文化,完善和创新国际传播。教学反思思备三年成名师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