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学课题 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课型 新授课学情分析 2026级高一上期共27个班,其中1—10是网班班,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强,能自觉的学习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19-27是重点班,学习主动性不强,要教师引导才愿意学习。11-18是普通班,学生基础差,自觉性差,总的来说,要通过教师的教学和引导,让同学们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思想,在新征程上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教学目标 1.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及其重要性,明确“一国两制”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是有强大生命力的。“一国两制”也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 2.坚持“一国两制”方针,探索“两制”台湾方案,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进程,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3.通过学习,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责任意识,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教学 重难点 重点:坚持“一国两制”方针,探索“两制”台湾方案,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进程,坚持一个中国原则。难点:维护国家统一,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学准备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旁批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一国两制构想提出》回答问题:一国两制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而提出的?二、新课讲授: 1.“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一国两制”是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从我国实际出发,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经过深思熟虑提出的创造性科学构想。1978年11月,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说,“在解决台湾问题时,我们会尊重台湾的现实。比如,台湾的某些制度可以不动……那边的生活方式可以不动”。1982年1月,邓小平第一次正式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并且明确指出,不仅是台湾问题,港澳问题也同样适用。2.正确理解和处理“一国”与“两制”关系 “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 “一个国家”是指中国是统一的国家,主权和领土不容分割。 “两种制度”是指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实行高度自治。 推动台湾问题的解决应该怎么做? 小组活动:讨论并分享 教师总结: 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心之相系、情之相融,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推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两岸开展经济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符合两岸同胞共同利益。 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一条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声,也是通向祖国统一的光明大道。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一国两制的内容、意义及其提出的原因,也具体了解了为什么要在香港澳门实施一国两制,对于历史遗留的台湾问题有了初步认识。同时也知道了为什么台湾至今无法回归的原因。祖国统一之路还有漫长的一段路要走,但这个进程不会被任何人阻止。教学反思思备三年成名师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