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施工成本管理概述和7.2施工成本预测和计划的编制(课件)-高一《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高教版 第2版)同步教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施工成本管理概述和7.2施工成本预测和计划的编制(课件)-高一《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高教版 第2版)同步教学

资源简介

(共14张PPT)
单元7建筑施工成本管理
施工成本管理应从工程投标报价开始,直至施工项目竣工结算,保修金返还为止,贯穿于施工项目实施的全过程。
施工成本是指在建造施工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的总和,包括:所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等费用,周转材料的摊销费或租赁费,施工机械的使用费或租赁费,支付给生产工人的工资、奖金、工资性质的津贴,以及进行施工组织与管理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支出等,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由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组成。
施工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
7.1施工成本管理概述
7.1施工成本管理概述
一、施工成本管理概念
施工成本管理就是要在保证工期和质量要求的情况下,采取相应管理措施,包括组织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和合同措施,把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内,并进一步寻求最大限度的成本节约。
二、施工成本的种类
1.按照成本控制的不同标准划分为:
(1)目标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某一时期内要求实现的成本目标,是为了控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劳动消耗和物资消耗,降低产品成本,实现企业的目标利润。
(2)计划成本:是指根据计划期的各项平均先进消耗标准和有关资料确定的成本。
(3)标准成本: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条件下,以标准消耗量和标准价格计算的产品成本。具有科学性、正常性、稳定性、尺度性、目标性。
(4)定额成本:是指根据一定时期的执行定额,例如国家、地方或企业定额。
2.按照成本与产量的关系划分: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3.按照成本的费用目标划分为:生产成本、质量成本、工期成本、不可预见成本(例如罚款等)。
7.1施工成本管理概述
三、施工成本管理的六个环节(任务)
施工成本管理包括六个环节:
(1)施工成本预测:预测成本到底在什么范围之内。
(2)施工成本计划:到底如果进行成本控制。
(3)施工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核心。是不确定性因素最多、最复杂、最基础的成本管理内容。它的主要环节有计划预控、运行过程控制和纠偏控制。
(4)施工成本核算:成本有没有控制住,要进行核算。
(5)施工成本分析:看成本和计划有没有偏差,如有偏差要找出偏差的原并进行分析。
(6)施工成本考核:分析完后,哪些地方将来需要提倡,哪些地方需要坚决制止。
7.1施工成本管理概述
四、施工成本管理的程序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应遵循下列程序:
(1)掌握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信息和变动状态;
(2)确定项目合同价;
(3)编制成本计划,确定成本实施目标;
(4)进行成本动态控制,实现成本实施目标;
(5)进行项目成本核算和工程价款结算,及时回收工程款;
(6)进行项目成本分析;
(7)进行项目成本考核,编制成本报告;
(8)项目成本管理资料归档。
7.1施工成本管理概述
五、施工成本管理的措施
组织措施
技术措施
经济措施
管理措施(合同措施)
7.1施工成本管理概述
7.2施工成本预测和计划的编制
一、施工成本预测
建筑工程施工成本预测是指通过取得历史数据资料,采用经验总结、统计分析和数学模型等方法对建筑工程施工成本进行推测和判断。建筑工程施工成本预测按照确定目标、收集和分析历史数据、选择预测方法、进行预测计算、分析修正预测值、写出预测报告等程序开展工作。
成本预测的方法分为定性预测法和定量预测法两大类。
定性预测法有:专家会议法、专家预测法;
定量预测法有:简单平均法、时间序列法、回归分析法、量本利分析法、因素分析法。
7.2施工成本预测和计划的编制
二、施工成本计划
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应以成本预测为基础,关键是确定目标成本。
施工成本计划的制定需结合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过程。
1.施工目标成本的确定
施工目标成本是以建筑施工企业的目标利润和业主所能接受的价格为基础,根据企业定额和在计划期内能够实现的成本降低措施来确定。应依据可行性原则、先进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统一性原则、适时性进行编制,真正起到控制施工成本的目的。常用的定性分析法是用目标利润百分比来确定目标成本。
施工目标成本=工程造价(除税金)×[1-目标利润率(%)]
7.2施工成本预测和计划的编制
2.施工成本计划编制依据
(1)合同文件;
(2)项目管理实施规划:
(3)相关设计文件;
(4)价格信息;
(5)相关定额;
(6)类似项目的成本资料。
7.2施工成本预测和计划的编制
3.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程序
(1)预测项目成本;
(2)确定项目总体成本目标;
(3)编制项目总体成本计划;
(4)项目管理机构与组织的职能部门根据其责任成本范围,分别确定自己的成本目标,并编制相应的成本计划;
(5)针对成本计划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6)由项目管理机构与组织的职能部门负责人分别审批相应的成本计划。
7.2施工成本预测和计划的编制
4.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方法
(1)按成本组成编制成本计划
施工成本可以按成本构成分解为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和企业管理费等如图7-1所示。在此基础上,编制按成本构成分解的成本计划。
7.2施工成本预测和计划的编制
(2)按项目结构编制成本计划
7.2施工成本预测和计划的编制
(3)按工程实施阶段编制成本计划
按工程实施阶段编制成本计划,可以按实施阶段,如基础、主体、安装、装修等或按月、季、年等实施进度进行编制。(共27张PPT)
单元7建筑施工成本管理
成本控制是指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资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和调整,及时纠正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以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
一、施工成本控制的程序
施工成本指标控制程序是:(1)确定成本管理分层次目标;→(2)采集成本数据,监测成本形成过程;→(3)找出偏差,分析原因;→(4)制定对策,纠正偏差;→(5)调整改进成本管理方法。
7.3施工成本控制
7.3施工成本控制
7.3施工成本控制
二、施工成本控制的步骤
在确定了施工成本计划之后,必须定期进行施工成本计划值与实际值的比较,当实际值偏离计划值时,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采取适当的纠偏措施,以确保施工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
其步骤如下:
(1)比较。 (2)分析。 (3)预测。 (4)纠偏。 (5)检查。
比较 分析 预测 纠偏 检查
分析是核心;纠偏是关键
成本控制的步骤
7.3施工成本控制
三、施工成本控制的方法
常用施工成本控制方法有价值工程、赢得值法、成本分析法等。
(一)价值工程法
1.用价值工程控制成本的原理
按价值工程的公式 分析,提高价值的途径有5条:
(1)功能提高,成本不变;
(2)功能不变,成本降低;
(3)功能提高,成本降低;
(4)降低辅助功能,大幅度降低成本;
(5)成本稍有提高,大大提高功能。
其中(1)、(3)、(4)的途径是提高价值,同时也降低成本的途径。应当选择价值系数低、降低成本潜力大的工程作为价值工程的对象,寻求对成本的有效降低。
7.3施工成本控制
2.价值分析的对象
(1)选择数量大、应用面广的构配件。
(2)选择成本高的工程和构配件。
(3)选择结构复杂的工程和构配件。
(4)选择体积与重量大的工程和构配件。
(5)选择对产品功能提高起关键作用的构配件。
(6)选择在使用中维修费用高、耗能量大或使用期的总费用较大的工程和构配件。
(7)选择畅销产品,以保持优势,提高竞争力。
(8)选择在施工(生产)中容易保证质量的工程和构配件。
(9)选择施工(生产)难度大、多花费材料和工时的工程和构配件。
(10)选择可利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结构及在科研上已有先进成果的工程和构配件。
7.3施工成本控制
(二)赢得值法(挣值法)
施工成本控制适宜运用赢得值法,也称挣值法。赢得值法是通过分析项目成本目标实施与项目成本目标期望之间的差异,进而判断项目实施费用、进度绩效的一种方法。目前,国际上先进的工程公司已普遍采用赢得值法进行工程项目的费用、进度综合分析控制。用赢得值法进行费用、进度综合分析控制,基本参数有三项,即已完工作预算费用(成本)、计划工作预算费用(成本)和已完工作实际费用(成本);四个评价指标,即是费用(成本)偏差、进度偏差、费用(成本)绩效指数、进度绩效指数。
7.3施工成本控制
1.赢得值法的三个基本参数
(1)已完工作预算费用
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已完成工作量×预算单价 (7-1)
(2)计划工作预算费用
计划工作预算费用(BCWS)=计划工作量×预算单价 (7-2)
(3)已完工作实际费用
已完工作实际费用(ACWP)=已完成工作量×实际单价 (7-3)
7.3施工成本控制
2.赢得值法的四个评价指标
(1)费用偏差CV(Cost Variance)
费用偏差(CV)=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已完工作实际费用(ACWP)
=已完成工作量×预算单价-已完成工作量×实际单价 (7-4)
(2)进度偏差SV(Schedule Variance)
进度偏差(SV) =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计划工作预算费用(BCWS)
=已完成工作量×预算单价-计划工作量×预算单价 (7-5)
7.3施工成本控制
(3)费用绩效指数(CPI)
费用绩效指数(CPI)=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已完工作实际费用(ACWP)=(已完成工作量×预算单价)/(已完成工作量×实际单价) (7-6)
(4)进度绩效指数(SPI)
进度绩效指数(SPI)=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计划工作预算费用(BCWS)=(已完成工作量×预算单价)/(计划工作量×预算单价) (7-7)
7.3施工成本控制
(三)成本分析法
(1)建筑工程成本分析方法有两类八种:
第一类是基本分析方法,有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差额分析法和比率法;
第二类是综合分析法,包括分部分项成本分析,月(季)度成本分析,年度成本分析,竣工成本分析。
(2)因素分析法最为常用:
1)这种方法的本质是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差异的影响,采用连环替代法。
2)该方法首先要排序。排序的原则是:先工程量,后价值量;先绝对数,后相对数。然后逐个用实际数替代目标数,相乘后,用所得结果减替代前的结果,差数就是该替代因素对成本差异的影响。
7.4施工成本核算、分析和考核
一、施工成本核算
(一)成本核算的原则
项目成本核算应坚持形象进度、产值统计、成本归集同步的原则,即三者的取值范围应是一致的。形象进度表达的工程量、统计施工产值的工程量和实际成本归集所依据的工程量均应是相同的数值。
7.4施工成本核算、分析和考核
(二)成本核算的依据
成本核算的依据包括:
(1)各种财产物资的收发、领退、转移、报废、清查、盘点资料。做好各项财产物资的收发、领退、清查和盘点工作,是正确计算成本的前提条件。
(2)与成本核算有关的各项原始记录和工程量统计资料。
(3)工时、材料、费用等各项内部消耗定额以及材料、结构件、作业、劳务的内部结算指导价。
7.4施工成本核算、分析和考核
(三)成本核算的范围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工程成本包括从建造合同签订开始至合同完成止所发生的、与执行合同有关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施工企业在核算产品成本时,就是按照成本项目来归集企业在施工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应计入成本核算对象的各项费用。其中,属于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和其他直接费等直接成本费用,直接计入有关工程成本。间接费用可先通过费用明细科目进行归集,期末再按确定的方法分配计入有关工程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
7.4施工成本核算、分析和考核
(四)成本核算的程序
成本核算是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根据工程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作用,按照企业会计核算程序总体要求,确立工程成本核算程序。
根据会计核算程序,结合工程成本发生的特点和核算的要求,工程成本核算的程序为:
(1)对所发生的费用进行审核,以确定应计入工程成本的费用和计入各项期间费用的数额。
(2)将应计入工程成本的各项费用,区分为哪些应当计入本月的工程成本,哪些应由其他月份的工程成本负担。
(3)将每个月应计入工程成本的生产费用,在各个成本对象之间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各工程成本。
(4)对未完工程进行盘点,以确定本期已完工程实际成本。
(5)将已完工程成本转入工程结算成本,核算竣工工程实际成本。
(五)施工成本核算的方法
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方法主要有表格核算法、会计核算法和表格、会计核算综合法三种。
7.4施工成本核算、分析和考核
二、施工成本分析
(一)成本分析的依据:项目成本计划;项目成本核算资料;项目的会计核算、统计核算和业务核算的资料。成本分析的主要依据是会计核算、业务核算和统计核算所提供的资料。
(二)成本分析的内容
(1)时间节点成本分析;
(2)工作任务分解单元成本分析:
(3)组织单元成本分析;
(4)单项指标成本分析;
(5)综合项目成本分析。
7.4施工成本核算、分析和考核
(三)施工成本分析的步骤
成本分析应遵循下列步骤:
(1)选择成本分析方法;
(2)收集成本信息;
(3)进行成本数据处理:
(4)分析成本形成原因;
(5)确定成本结果。
7.4施工成本核算、分析和考核
(四)施工成本分析的方法
由于项目成本涉及的范围很广,需要分析的内容较多,因此应该在不同的情况下采取不同的分析方法,除了基本的分析方法外,还有综合成本的分析方法、成本项目的分析方法和专项成本的分析方法等。
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差额计算法、比率法等。
7.4施工成本核算、分析和考核
1.比较法
2.因素分析法
3.差额计算法
7.4施工成本核算、分析和考核
4.比率法
比率法是指用两个以上的指标的比例进行分析的方法。它的基本特点是:先把对比分析的数值变成相对数,再观察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常用的比率法又有相关比率法、构成比率法、动态比率法三种。
7.4施工成本核算、分析和考核
三、施工成本考核
施工成本考核是衡量成本降低的实际成果,也是对施工成本指标完成情况的总结和评价。组织应根据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制度,确定施工项目成本考核目的、时间、范围、对象、方式、依据、指标、组织领导、评价与奖惩原则。
(一)成本考核的依据
成本考核的依据包括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的资料。成本考核的主要依据是成本计划确定的数量、质量、效益三类指标。
7.4施工成本核算、分析和考核
(二)施工成本考核的方法
公司应以项目成本降低额、项目成本降低率作为项目管理机构成本考核的主要指标。
要加强公司层对项目管理机构的指导,并充分依靠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的经验和智慧,防止项目管理在企业内部异化为靠少数人承担风险的以包代管模式。成本考核电可分别考核公司层和项目管理机构。
公司应对项目管理机构的成本和效益进行全面评价、考核与奖惩。公司层对项目管理机构进行考核与奖惩时,既要防止虚盈实亏,也要避免实际成本归集差错等的影响,使成本考核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在此基础上落实成本管理责任制的奖惩措施。项目管理机构应根据成本考核结果对相关人员进行奖惩。
7.5案例分析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项工程的总承包施工任务,该工程由A、B、C、D四项工作组成,为了进行成本控制,项目经理部对各项工作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见下表7-6:
工程进展到第25周5层结构时,公司各职能部门联合对该项目进行综合大检查。
检查时发现发现:C工作,实际完成预算费用为960万元,计划完成预算费用为910万元,实际成本为855万元。
【问题】
问题1:计算下表中A、B、C、D四项工作的功能系数、成本系数和价值系数,请你完善下表7-7的内容,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中对应位置。(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问题2:在A、B、C、D四项工作中,应首选哪项工作作为降低成本的对象?说明理由。
问题3:计算并分析C工作的费用偏差和进度偏差情况。
7.5案例分析
【参考答案】
问题1:计算结果见表7-8。
问题2:
首选A工作作为降低成本的对象。
理由:A工作价值系数最低,降低成本的空间最大。
7.5案例分析
问题3:计算并分析C工作的费用偏差和进度偏差情况。
【答案】
(1)费用偏差=已完工作预算费用-已完工作实际费用=960-855=105万元;费用偏差为正,说明C工作费用节支105万元。
(2)进度偏差=已完工作预算费用-计划工作预算费用=960-910=50万元;进度偏差为正,说明C工作进度提前50万元。
7.5案例分析(共22张PPT)
8.1施工进度控制的目标和任务
单元8 建筑施工进度管理
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是由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必备文件,是实现工程进度控制的目标和标准。但是,不是正常有序地施工,盲目赶工难免会导致施工质量问题和施工安全问题的出现,并且会引起施工成本的增加。施工进度控制不仅关系到施工进度目标能否实现,它还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成本。在工程施工实践中,必须树立和坚持一个最基本的工程管理原则,即在确保工程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控制工程的进度。
8.1施工进度控制的目标和任务
8.1施工进度控制的目标和任务
一、施工进度控制的相关概念
1.进度:是指工程项目实施结果的进展情况。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消耗时间(工期)、劳动力、资源、资金等才能完成项目的任务,项目实施结果应该以项目任务的完成情况(如工程的数量)来表达。
2.施工进度控制:是指对工程项目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延续时间和衔接关系来编制计划,将该计划付诸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经常检查实际进度是否按计划要求进行,对出现的偏差分析原因,采取补救措施或调整、修改原计划,使之在下一循环中达到要求,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工程竣工,交付使用。进度控制的最终目的是确保项目进度目标的实现。
8.1施工进度控制的目标和任务
3.工期控制:目的是使工程实施活动与工期计划在时间上吻合,即保证各工程活动按计划及时开工、按时竣工,保证总工期不推迟。进度控制的总目标与工期控制是一致的,仅控制过程中它不仅追求时间上的吻合,而且还追求劳动效率(消耗和劳动成果)的一致性。
4.正确处理好进度、质量、成本之间的关系
进度控制是工程项目建设中与质量控制、投资(成本)控制并列的三大目标之一。它们之间有着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①进度加快,需要增加投资或成本,但工程能提前使用就可以提高投资效益;
②进度加快,有可能影响工程质量;
③质量控制严格,则有可能影响进度,但如因质量的严格控制而不致返工,又会加快进度。
8.1施工进度控制的目标和任务
二、施工进度控制的目标
施工阶段进度控制目标是施工合同工期。
施工单位进度控制的内容:
(1)对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是一个不断进行的动态控制,也是一个循环进行的过程。它是指在限定的工期内,编制出最佳的施工进度计划,并将该计划付诸实施,在执行该计划的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实际施工进度是否按计划进行,若出现偏差,便及时分析产生的原因和对工期的影响程度,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和调整、修改原计划,不断地如此循环,直至工程竣工验收。
(2)施工进度控制的主要内容有: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施工进度计划实施中的检查与调整。
(3)在进度计划的实施中应做好如下工作:检查各层次产计划,形成严密的计划保证系统;层层签订承包合同或下达施工任务书;层层实行计划交底,使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实施计划;做好施工进度记录;做好调度工作。
8.1施工进度控制的目标和任务
监理工程师施工进度控制的内容:
监理工程师的进度控制,应从施工单位提交进度计划开始,到工程保修期满为止。其工作内容主要有:编制施工阶段进度控制工作细则、审核或协助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发布开工令、协助承包商实施进度计划、监督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组织现场协调会、签发工程进度款支付凭证、审批工程延期、向建设单位提供进度报告表、督促承包商整理技术资料、审批竣工申报报告、组织竣工验收、处理争议和索赔、收集工程进度资料、工程移交等。
8.1施工进度控制的目标和任务
三、施工进度控制的任务
施工方进度控制的任务是依据施工任务委托合同对施工进度的要求控制施工工作进度,这是施工方履行合同的义务。在进度计划编制方面,施工方应视项目的特点和施工进度控制的需要,编制深度不同的控制性和直接指导项目施工的进度计划,以及按不同计划周期编制的计划,如年度、季度、月度和旬计划等。施工方进度控制的主要工作环节包括:
(1)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及相关的资源需求计划。
(2)组织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
(3)施工进度计划的检查与调整。
8.2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和控制
单元8 建筑施工进度管理
一、施工进度计划编制
1.施工进度计划分类
按编制对象的不同施工进度计划可分为四种:
施工总进度计划
单位工程进度计划
分阶段(或专项工程)工程进度计划
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划
详见表8-1。
8.2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和控制
8.2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和控制
2.施工总进度计划编制。详见表8-2。
8.2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和控制
3.单位工程进度计划。详见表8-3。
8.2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和控制
8.2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和控制
二、施工进度控制
1.施工进度控制程序与内容(见图8-1)
8.2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和控制
2.施工进度计划监测(见表8-4)
8.2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和控制
3.施工进度计划调整(见表8-5)
8.2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和控制
8.2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和控制
三、施工进度控制的措施
施工方进度控制的措施有四个:
组织措施
技术措施
经济措施
管理措施
8.3案例分析
单元8 建筑施工进度管理
【背景资料】
某高校图书馆工程,地下2层,地上5层,建筑面积约35000m2,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部分屋面为正向抽空四角锥网架结构。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工期为21个月。
在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按照收集依据、划分施工过程(段)、计算劳动量、优化并绘制正式进度计划图等步骤编制了施工进度计划,并通过了总监理工程师的审查与确认。项目部在开工后进行了进度检查,发现施工进度拖延,其部分检查结果如图8-2所示。
8.3案例分析
8.3案例分析
项目部为优化工期,通过改进装饰装修施工工艺,使其作业时间缩短为4个月,据此进度计划通过了总监理工程师的确认。
项目部计划采用高空散装法施工屋面网架,监理工程师审查时认为高空散装法施工高空作业多、安全隐患大,建议修改为采用分条安装法施工。
管道安装按照计划进度完成后,因甲供电缆电线未按计划进场,导致电缆电线安装工程最早开始时间推迟了1个月,施工单位按规定提出索赔工期1个月。
【问题】
问题1:单位工程进度计划编制步骤还应包括哪些内容?
问题2:上图中工程总工期是多少?管道安装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分别是多少?除工期优化外,进度网络计划的优化目标还有哪些?
问题3:监理工程师的建议是否合理?网架安装方法还有哪些?网架高空散装法施工的特点还有哪些?
问题4:施工单位提出的工期索赔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8.3案例分析
【参考答案】
问题1:单位工程进度计划编制步骤还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单位工程进度计划编制步骤还应包括内容:
(1)确定施工顺序;
(2)计算工程量;
(3)计算合班需用量;
(4)确定持续时间;
(5)绘制可行的施工进度计划图。
问题2:上图中工程总工期是多少?管道安装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分别是多少?除工期优化外,进度网络计划的优化目标还有哪些?
答案:
(1)工程总工期22个月。(关键线路为主体结构→二次砌筑→装饰装修→扫尾竣工)
(2)管道安装的总时差为1个月,白由时差为0个月。
(3)进度计划优化目标还有:资源优化和费用优化。
8.3案例分析
问题3:监理工程师的建议是否合理?网架安装方法还有哪些?网架高空散装法施工的特点还有哪些?
答案:
(1)合理。
(2)网架安装的方法还有:滑移法、整体吊装法、整体提升法、整体顶升法。
(3)高空散装法施工的特点还有:脚手架用量大、工期较长、需占建筑物场内用地、技术上有一定难度。
问题4:施工单位提出的工期索赔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答案:
工期索赔不成立。
理由:甲供电缆电线未按计划进场,虽然是建设单位(或甲方)责任,但电缆电线安装工程总时差为3个月(若考虑改进装饰装修施工工艺,总时差2个月),最早开始时间仅推迟1个月,不影响总工期。(共17张PPT)
单元9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9.1施工质量管理的内涵与责任规定
建设工程质量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直接影响到工程的适用性、可靠性、耐久性和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参与工程建设五方责任主体(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方),依法对建设工程质量负责,施工单位对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负责。施工单位(建筑施工企业)建造的产品就是建筑物,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施工组织设计中对质量和安全管理也十分重视。因此,切实加强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完善质量保障体系,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标,不断提升建设工程品质,是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
单元9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一、施工质量管理的内涵
1.施工质量和施工质量管理
(1)施工质量:是指建设工程施工活动及其产品的质量,即通过施工使工程的固有特性满足建设单位(业主或顾客)需要并符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的要求,包括在安全、使用功能、耐久性、环境保护等方面满足所有明示和隐含的需要和期望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其质量特性主要体现在由施工形成的建设工程的适用性、安全性、耐久性、可靠性、经济性及与环境的协调性等六个方面。
9.1施工质量管理的内涵与责任规定
9.1施工质量管理的内涵与责任规定
(2)施工质量管理:是指在施工工程项目安装和竣工验收阶段,指挥和控制施工组织关于质量的相互协调的活动,是施工项目施工围绕着使施工产品质量满足质量要求,而开展的策划、组织、计划、实施、检查、监督和审核等所有管理活动的总和。
2.施工质量管理的特点
施工质量管理具有:影响质量的因素多、质量控制的难度大、过程控制的要求高、终结检查的局限大的特点。
9.1施工质量管理的内涵与责任规定
3.施工质量管理原则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2)领导作用。
(3)全员参与。
(4)过程方法。
(5)管理的系统方法。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其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6)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的目标。事物是在不断发展的。组织能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增强适应能力和竞争力,改进组织的整体业绩,持续改进。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9.1施工质量管理的内涵与责任规定
4.施工质量的基本要求
施工质量要达到的最基本要求是:施工建成的工程实体按照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及相关专业验收规范检查验收合格。
“合格”是对施工质量的最基本要求。施工质量在合格的前提下,还应符合施工承包合同约定的要求。施工承包合同的约定具体体现了建设单位的要求和施工单位的承诺,全面反映了对施工形成的工程实体在适用性、安全性、耐久性、可靠性、经济性和与环境的协调性等六个方面的质量要求。这个要求可以归结为“践约施工”。
为了达到基本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努力提高该体系的运行质量,对影响施工质量的各项因素实行有效的控制,以保证施工过程的工作质量来保证施工形成的工程实体的质量。
短柱进行
成品保护
9.1施工质量管理的内涵与责任规定
预留洞封堵,不按方案施工,干砖堆砌,存在重大隐患
9.1施工质量管理的内涵与责任规定
板梁的支撑排架整体失稳倾覆,拉倒塔吊。造成严重的质量与多人死亡安全事故。
9.1施工质量管理的内涵与责任规定
墙体砌筑中的页岩砖规范规定应为240mm*115mm*53mm。本工程中砖长度偏差达20mm以上,所砌砖墙全部不合格,造成返工。
9.1施工质量管理的内涵与责任规定
进场钢筋原材(盘条)
接头过多,表面起皮,
材料验收把关不严,
将不合格品进场
9.1施工质量管理的内涵与责任规定
9.1施工质量管理的内涵与责任规定
二、施工质量管理的责任规定
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了施工单位及其他参建单位的施工质量控制责任。
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9号)的相关规定
(1)施工单位对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负责。
(2)总承包单位依法分包。
(3)施工单位严格工序管理。
(4)施工单位对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应当负责返修。
(5)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培训。未经教育培训或者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9.1施工质量管理的内涵与责任规定
2.《建筑施工项目经理质量安全责任十项规定(试行)》(建质[2014]123号文件)的相关规定
(1)项目经理必须对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安全负全责,负责建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负责配备专职质量、安全等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负责落实质量安全责任制、质量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项目经理必须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技术标准组织施工,不得偷工减料。负责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负责组织制定质量安全技术措施,负责组织编制、论证和实施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负责组织质量安全技术交底。
(3)项目经理必须组织对进入现场的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预拌混凝土等进行检验,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不得使用。必须组织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进行取样检测,送检试样不得弄虚作假,不得篡改或者伪造检测报告,不得明示或暗示检测机构出具虚假检测报告。
(4)项目经理必须组织做好隐蔽工程的验收工作,参加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等分部工程的验收,参加单位工程和工程竣工验收。必须在验收文件上签字,不得签署虚假文件。
9.1施工质量管理的内涵与责任规定
3.《建筑工程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建质2014]124号)的相关规定
建筑工程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
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应当按照经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施工,对因施工导致的工程质量事故或质量问题承担责任。
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应当按照法律法规、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工程承包合同进行监理,对施工质量承担监理责任。
9.1施工质量管理的内涵与责任规定
4.关于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质指导意见规定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质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19]92号)提出,落实施工单位主体责任。施工单位应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岗位责任制度,设置质量管理机构,配备专职质量负责人,加强全面质量管理(TQC)。推行工程质量安全手册制度,推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将质量管理要求落实到每个施工项目和员工。建立质量责任标识制度。对关键工序、关键部位隐蔽工程实施举牌验收,加强施工记录和验收资料管理,实现质量责任可追溯。施工单位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负责,不得转包、违法分包工程。
9.1施工质量管理的内涵与责任规定
梁混凝土留茬错误,钢筋少放3根,而且未绑扎,存在重大质量隐患
9.1施工质量管理的内涵与责任规定(共49张PPT)
9.2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单元9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一、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一)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内涵和作用
内涵:
体系是指相互关联或相互影响的一组要素。
质量保证体系是为了保证某项产品或某项服务能满足给定的质量要求的体系,包括质量方针和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所建立的组织结构系统、管理制度办法、实施计划方案和必要的物质条件。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是通过对那些影响施工质量的要素进行连续评价,对建筑、安装、检验等工作进行检查,并提供证据。
作用: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是企业内部的一种管理手段。在合同环境中,质量保证体系是施工单位取得建设单位信任的手段。
9.2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9.2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二)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内容
内容主要包括:
(1)项目施工质量目标;
(2)项目施工质量计划;
(3)思想保证体系;
(4)组织保证体系;
(5)工作保证体系。
工作保证体系的施工阶段:施工过程是建筑产品形成的过程,这个阶段的质量控制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关键,必须加强工序管理,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建立质量检查制度,实行自检、互检和专检,应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强化过程控制,以确保施工阶段的工作质量。
(三)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应以质量计划为主线,以过程管理为重心,运用PDCA循环的原理,按照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的步骤展开。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状态和结果的信息应及时反馈,随时进行质量保证体系的能力评价和调节。
PDCA循环就是全面质量管理(TQC)的基本方法,是一种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
PDCA循环分四个阶段、八个步骤运行。
9.2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PDCA循环运行:
9.2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9.2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PDCA循环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计划阶段(即Plan阶段)。主要制定计划、方针目标,拟定对策、措施、管理点等。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即Do阶段)。主要按拟定的计划执行。
第三阶段:检查阶段(即Check阶段)。主要对照计划实施的结果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测试,肯定成绩,找出存在的问题。
第四阶段:处理阶段(即Action阶段)。处理检查出来的问题,并肯定成功的经验,把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移到下一循环中去解决。
9.2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PDCA循环的八个步骤:
(1)分析现状,找出问题;
(2)分析各种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3)找出主要的影响因素;
(4)针对主要影响因素,制订措施,提出工作计划并估计效果;
(5)执行措施和计划,即D(实施)阶段;
(6)检查采取措施后的效果,即C(检查)阶段;
(7)总结经验,制定相应的标准或制度;
(8)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解决。
PDCA循环四个阶段八个步骤关系见图9-1。
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就是反复按照PDCA循环周而复始地运转,每运转一次,施工质量就提高一步。PDCA循环具有大环套小环、互相衔接、互相促进、螺旋式上升,形成完整的循环和不断推进等特点。这种呈螺旋式的循环,把工程质量不断推向新的高度。如图9-2所示。
9.2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二、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认证
(二)体系的建立
1.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2.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的编制
3.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
(三)认证与监督
1.认证
2.监督
企业的运营离不开ISO9001和ISO14001及ISO45001其三大体系的规范管理。三大体系认证: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
(一)文件的构成
1.质量手册
2.程序文件
3.质量计划
4.质量记录
9.2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的八项原则:
●以顾客为焦点 ●领导作用
● 全员参与 ● 过程和方法
●管理的系统方法 ●持续改进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与共方互利的关系
质量体系文件:
●质量手册 ●程序文件
●质量计划 ●质量记录
认证和监督:施工企业获准认证的有效期为3年。
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9.2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施工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质量控制的目标就是确保项目质量能满足有关方面所提出的质量要求(如适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等)。
施工质量控制的范围涉及施工项目质量形成全过程的各个环节。
一、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施工质量控制的工作内容包括专业技术和管理技术两方面。
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人(Man)、材料( Material)、机械(Machine)、方法( Method)及环境(Environment)等五大方面,即4M1E。
9.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一、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4M1E)
9.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9.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二、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
(1)共同性依据。指适用于施工阶段,且与质量管理有关的通用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必须遵守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工程建设合同、设计文件、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记录、设计修改和技术变更等。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颁布的与质量管理有关的法律和法规性文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相国招标投标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
(2)专业技术性依据。指针对不同的行业、不同质量控制对象制定的专业技术法规文件。包括规范、规程、标准、规定等,如:工程建设项目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有关建筑材料、半成品和构配件的质量方面的专门技术法规性文件;有关材料验收、包装和标志等方面的技术标准和规定;施工工艺质量等方面的技术法规性文件;有关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质量规定和鉴定意见等。
(3)项目专用性依据。指本项目的工程建设合同、勘察设计文件、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记录、设计修改和技术变更通知,以及相关会议记录和工程联系单等。
9.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三、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环节和一般方法
1.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环节
施工质量控制应贯彻全面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思想,运用动态控制原理,进行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2.施工质量控制的一般方法
(1)质量文件审核。
(2)现场质量检查。
方法:“看、摸、敲、照”+ “靠、量、吊、套”。
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环节
(1)事前质量控制
●主动控制:施工质量计划、制定施工方案、设置质量控制点等。
(2)事中质量控制
●作业活动过程控制—自我控制、他人监控。
(3)事后质量控制
●质量活动的结果的评判、偏差的纠正、不合格品整改和处理。
9.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9.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1)质量文件审核
审核有关技术文件、报告或报表,是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管理的重要手段。这些文件包括:
1)施工单位的企业资质证明文件和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2)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3)有关材料和半成品及构配件的质量检验报告;
4)有关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现场试验报告和鉴定报告;
5)反映工序质量动态的统计资料或控制图表;
6)设计图纸及其变更和修改文件;
7)有关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方案;
8)相关方面在现场签署的有关技术签证和文件等。
9.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2)现场质量检查
1)现场质量检查的内容
①开工前的检查:主要检查是否具备开工条件,开工后是否能够保持连续正常施工,能否保证工程质量。
②工序交接检查:对于重要的工序或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应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专检,未经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检查认可,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③隐蔽工程的检查:施工中凡是隐蔽工程必须检查认证后方可进行隐蔽掩盖。
④停工后复工的检查:因客观因素停工或处理质量事故等停工复工时,经检查认可后方能复工。
⑤分项、分部工程完工后的检查:分项、分部工程完工后应经检查认可,并签署验收记录后,才能进行下一工程项目的施工。
⑥成品保护的检查:检查成品有无保护措施以及保护措施是否有效可靠。
2)现场质量检查的方法
主要有目测法、实测法和试验法等。
现场质量检查:
(1)目测法:看、摸、敲、照
(2)实测法:靠、量、吊、套
(3)试验法:理化试验、无损检测
构造柱施工品质:
9.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看”
出现的露筋现象
9.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油漆的光滑度




“摸”
9.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试验法检查
9.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9.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四、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内容
(一)施工准备的质量控制
1.施工质量控制的准备工作
(1)工程项目划分与编号
(2)技术准备的质量控制
2.现场施工准备的质量控制
(1)工程定位和标高基准的控制
(2)施工平面布置的控制
9.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3.材料的质量控制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单位应把好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关:
(1)采购订货关。
(2)进场检验关。
(3)存储和使用关。
9.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4.施工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
施工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就是要使施工机械设备的类型、性能、参数等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条件、施工工艺、技术要求等因素相匹配,满足施工生产的实际要求。其质量控制主要从机械设备的选型、主要性能参数指标的确定和使用操作要求等方面进行。
(1)机械设备的选型
(2)主要性能参数指标的确定
(3)使用操作要求
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淘汰制度。
9.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
任何工程都是由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所组成,施工项目是通过一道道工序来完成。
所以,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是从工序(检验批)到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质量的系统控制过程(图9-3);也是一个由对投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开始,直到完成工程质量检验为止的全过程的系统过程(图9-4)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过程:
9.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项目投入与产出质量控制过程:
9.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9.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工作内容
(1)技术交底
(2)测量控制
(3)计量控制
(4)工序施工质量控制
(5)特殊过程的质量控制
(6)成品保护的控制
9.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1)技术交底
做好技术交底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项目开工前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承担施工的负责人或分包人进行书面技术交底,技术交底资料应办理签字手续并归档保存。每一分部工程开工前均应进行作业技术交底。技术交底书应由施工项目技术人员编制,并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实施。技术交底的内容主要包括:任务范围、施工方法、质量标准和验收标准,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可能出现意外的预防措施及应急方案,文明施工和安全防护措施以及成品保护要求等。技术交底应围绕施工材料、机具、工艺、工法、施工环境和具体的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应明确具体的步骤、方法、要求和完成的时间等。技术交底的形式有:书面、口头、会议、挂牌、样板、示范操作等。
9.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2)测量控制
项目开工前应编制测量控制方案,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对相关部门提供的测量控制点应在施工准备阶段做好复核工作,经审批后进行施工测量放线,并保存测量记录。在施工过程中应对设置的测量控制点、线妥善保护,不准擅自移动。施工过程中必须认真进行施工测量复核工作,这是施工单位应履行的技术工作职责,其复核结果应报送监理工程师复验确认后,方能进行后续相关工序的施工。
9.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3)计量控制
计量控制是工程项目质量保证的重要内容,是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施工过程中的计量工作,包括施工生产时的投料计量、施工测量、监测计量以及对项目、产品或过程的测试、检验、分析计量等。其主要任务是统一计量单位制度,组织量值传递,保证量值统一。计量控制的工作重点是:建立计量管理部门和配置计量人员。建立健全计量管理的规章制度。严格按规定有效控制计量器具的使用、保管、维修和检验。监督计量过程的实施,保证计量的准确。
9.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4)工序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与制约的工序构成,工序是人、材料、机械设备、施工方法和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综合起作用的过程,所以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必须以工序质量控制为基础和核心。因此,工序的质量控制是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重点。只有严格控制工序质量,才能确保施工项目的实体质量。
工序施工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工序施工条件质量控制和工序施工效果质量控制。
9.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5)特殊过程的质量控制
特殊过程是指该施工过程或工序的施工质量不易或不能通过其后的检验和试验而得到充分的验证,或者万一发生质量事故则难以挽救的施工过程。
特殊过程的质量控制是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重中之重。对在项目质量计划中界定的特殊过程,应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抓住影响工序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强化控制。
质量控制点的设置位置:
9.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9.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6)成品保护的控制
成品保护一般是指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某此部位已经完成,而其他部位还在施工,在这种情况下,施工单位必须负责对已完成部分采取妥善的措施,以保护,以免因成品缺乏保护或保护不善而造成损伤或污染,影响工程的实体质量。加强成品保护,首先要加强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成品保护意识,同时要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成品保护的措施一般有:
1)防护。“护”就是提前保护,针对被保护对象的特点采取各种保护的措施,防止对成品的污染及损坏。如柱子要立板固定保护;楼梯踏步采用护角板等。
2)包裹。“包”就是将被保护物包裹起来,以防损伤或污染。如在粉刷内墙涂料前对电气开关、插座、灯具等设备进行包裹。
3)覆盖。“盖”就是表面覆盖,防止堵塞、损伤。如大理石地面完成后,应用苫布覆盖;落水口、排水管安好后加覆盖,以防堵塞。
4)封闭。“封”就是局部封闭。如木地板油漆完成后,应立即锁门封闭;屋面防水完成后,应封闭上屋面的楼梯门或出入口等。
9.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三)施工验收的质量控制
依据: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各专业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施工质量验收包括:施工过程和竣工质量验收。
1.施工过程的工程质量验收
施工过程的质量验收,是在施工过程中、在施工单位自行质量检查评定的基础上,参与建设活动的有关单位共同对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质量进行抽样复验,根据相关标准以书面形式对工程质量达到合格与否做出确认。
9.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1.检验批质量验收合格的规定:
(1)主控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均应合格:
(2)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
(3)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质量检查记录。
2.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的规定:
(1)所含检验批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
(2)所含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
9.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3.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的规定:
(1)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
(2)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
(3)有关安全、节能、环境保护和主要使用功能的检验结果应符合相应规定;
(4)观感质量应符合要求。
同时,①涉及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及有关安全及重要使用功能的安装分部工程应进行有关见证取样送样试验或抽样检测。②观感质量验收。
9.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4.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的规定:
(1)所含分部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
(2)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
(3)所含分部工程有关安全、节能、环境保护和主要使用功能的检验资料应完整;
(4)主要使用功能的抽查结果应符合相关专业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5)观感质量应符合要求。
工程质量验收
施工单位
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质量负责人
同上 + 施工单位技术、质量负责人+ 勘察、设计单位工程项目负责人
验收内容
验收组织者
验收参与者
检 验 批
单位工程
分项工程
分部工程
关键分部
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
施工单位
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
同 上
同 上
总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
同 上
建设单位
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其他方面的专家
9.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工程质量验收
过程验收
竣工验收
名 称
合格标准
检验批
分项工程
分部工程
单位工程
主控项目、一般项目抽验合格;具有完整资料
检验批合格;质量验收记录完整
分项工程合格;质量控制资料完整;
重要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及功能的抽验检测合格
观感质量验收符合要求
分部工程合格;质量控制资料完整;
有关分部工程安全及功能的检测资料完整主要功能项目抽查结果符合相关专业要求
观感质量验收符合要求
9.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9.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第三种情况,如对工程实体的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仍能满足规范标准要求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情况,该检验批可予以验收。
第四种情况,更为严重的缺陷或者超过检验批的更大范围内的缺陷,可能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功能。
通过返修或加固处理仍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严禁验收。
不可验收
施工过程质量验收不合格的处理
不可验收
返工重做
经检测鉴定
经返修或
加固补强
达到
设计要求
设计
核算
可以验收


安全
不安全
不可验收
外形
缺陷
重做
重验
按方案和协商

9.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9.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2.施工项目竣工质量验收
施工项目竣工质量验收是施工质量控制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成果的全面检验,是从终端把关方面进行质量控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得交付使用。
(1)施工项目竣工质量验收的依据
(2)施工项目竣工质量验收的条件
(3)施工项目竣工质量验收程序
(4)建设单位组织工程竣工验收
(5)竣工验收报告的内容
(6)工程档案
9.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项目竣工质量验收程序:
竣工质量验收应当按以下程序进行:
(1)工程完工并对存在的质量问题整改完毕后,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竣工报告,申请工程竣工验收。实行监理的工程,工程竣工报告须经总监理工程师签署意见。
(2)建设单位收到工程竣工报告后,对符合竣工验收要求的工程,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组成验收组,制定验收方案。对于重大工程和技术复杂工程,根据需要可邀请有关专家参加验收组。
(3)建设单位应当在工程竣工验收7个工作日前将验收的时间、地点及验收组名单书面通知负责监督该工程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4)建设单位组织工程竣工验收。
9.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竣工验收报告的内容:
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当及时提出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工程竣工验收报告主要包括工程概况,建设单位执行基本建设程序情况,对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的评价,工程竣工验收时间、程序、内容和组织形式,工程竣工验收意见等内容。
工程竣工验收报告还应附有下列文件:
(1)施工许可证;
(2)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意见:
(3)施工单位提出的工程竣工报告;
(4)监理单位签署的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5)勘察、设计单位签署的设计文件及质量检查报告;
(6)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质量保修书;
(7)验收组人员签署的工程竣工验收意见;
(8)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有关文件。
9.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5.对质量验收中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处理办法
第一种情况,是指在检验批验收时,其主控项目不能满足验收规范或一般项目超过偏差限值的子项数不符合检验规定的要求时,应及时进行处理。
第二种情况,是指发现检验批的某些项目或指标(如试块强度等)不满足要求,难以确定可否验收时,应请具有法定资质的检测单位对工程实体检测鉴定。当鉴定结果能够达到设计要求时,该检验批应认为通过验收。
9.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竣工验收备案:
建设单位应当自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15日内,向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备案。
应提交的文件有:
①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
②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③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由规划、环保等部门出具的认可文件或者准许使用文件。
④法律规定应当由公安消防部门出具的对大型的人员密集场所和其他特殊建设工程验收合格的证明文件。
⑤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质量保修书。
⑥法规、规章规定必须提供的其他文件。(共26张PPT)
单元9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9.2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9.4工程质量事故预防与处理方法
单元9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一、工程质量事故分类
(一)几个概念
质量不合格:凡工程产品未满足质量要求凡工程产品未满足质量要求。
质量缺陷:与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不合格。
质量问题:凡是工程质量不合格,必须进行返修、加固或报废处理,由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低于规定限额的称为质量问题。
质量事故:违反工程质量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使工程产生结构安全、重要使用功能等方面的质量缺陷,造成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称为质量事故。
9.4工程质量事故预防与处理方法
(二)工程质量事故的分类
1.按事故造成损失的程度分级有:
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
9.4工程质量事故预防与处理方法
  1.特别重大事故
  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
  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
  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
  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建筑工程事故是如何划分的
9.4工程质量事故预防与处理方法
2.按事故责任分类:
①指导责任。由于工程实施指导或领导失误而造成的质量事故。例如,由于工程负责人片面追求施工进度,放松或不按质量标准迸行控制和检验,降低施工质量标准等。
②操作责任。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实施操作者不按规程和标准实施操作而造成的质量事故。例如,浇筑混凝土时随意加水或者振捣疏漏造成混凝土质量事故等。
③自然灾害。由于突发的严重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的质量事故。例如地震、台风、暴雨、雷电、洪水等对工程造成破坏。
9.4工程质量事故预防与处理方法
3.按质量事故产生的原因分类
①技术原因。在工程项目实施中由于设计、施工在技术上的失误而造成的质量事故。
②管理原因。管理上的不完善或失误引发的质量事故。
③社会、经济原因。由于经济因素及社会上存在的弊端和不正之风引起建设中的错误行为,而导致出现质量事故。
④其他原因。指由于其他人为事故(如设备事故、安全事故等)或严重的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的原因,导致连带发生的质量事故。
8
1.按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
2.按事故责任
一般质量事故
较大质量事故
重大质量事故
特别重大事故
指导责任事故
操作责任事故
3.按产生的原因
技术原因
管理原因
社会经济原因
人为和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
9.4工程质量事故预防与处理方法
质量事故的分类:
9.4工程质量事故预防与处理方法
二、工程质量事故的预防
(一)常见的质量通病
以房屋建筑工程为例,常见的质量通病有:
(1)基础不均匀下沉,墙身开裂;
(2)现浇钢筋混凝土工程出现蜂窝、麻面、露筋;
(3)现浇钢筋混凝土阳台、雨篷根部开裂或倾覆、坍塌;
(4)砂浆、混凝土配合比控制不严,任意加水,强度得不到保证;
(5)屋面、厨房、卫生间渗水、漏水;
(6)墙面抹灰起壳、裂缝、起麻点、不平整;
(7)地面及楼面起砂、起壳、开裂;
(8)门窗变形,缝隙过大,密封不严:
(9)水暖电工安装粗糙,不符合使用要求;
(10)结构吊装就位偏差过大;
(11)预制构件裂缝,预埋件移位,预应力张拉不足;
(12)砖墙接槎或预留脚手眼不符合规范要求;
(13)金属栏杆、管道、配件锈蚀;
(14)墙纸粘贴不牢,空鼓、褶皱、压平起光;
(15)饰面砖拼缝不平、不直、空鼓、脱落:
(16)喷浆不均匀,脱色、掉粉等。
9.4工程质量事故预防与处理方法
(二)工程质量事故发生的原因
(1)非法承包,偷工减料。
(2)违背基本建设程序。
(3)勘察设计的失误。
(4)施工的失误。
(5)自然条件的影响。
9.4工程质量事故预防与处理方法
3.施工质量事故预防的具体措施
(1)严格依法进行施工组织管理
(2)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事
(3)认真做好工程地质勘察
(4)科学地加固处理好地基
(5)进行必要的设计审查复核
(6)严格把好建筑材料及制品的质量关
(7)强化从业人员管理
(8)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
(9)做好应对不利施工条件和各种灾害的预案
(10)加强施工安全与环境管理
9.4工程质量事故预防与处理方法
三、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
(一)处理的依据
1.质量事故的实况资料
2.有关的合同文件
3.有关的技术文件和档案
4.相关的建设法规
(二)处理程序:一般处理程序见图9-6。
9.4工程质量事故预防与处理方法
9.4工程质量事故预防与处理方法
(三)处理的基本要求
施工质量事故处理的基本要求是:
(1)质量事故的处理应达到安全可靠、不留隐患、满足生产和使用要求、施工方便、经济合理的目的。
(2)重视消除造成事故的原因,注意综合治理。
(3)正确确定处理的范围和正确选择处理的时间和方法。
(4)加强事故处理的检查验收工作,认真复查事故处理的实际情况。
(5)确保事故处理期间的安全。
9.4工程质量事故预防与处理方法
(四)工程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处理的基本方法
1.返修处理
当工程的某些部分的质量虽未达到规范、标准或设计规定的要求,存在一定的缺陷,但经过返修后可以达到要求的质量标准,又不影响使用功能或外观的要求时,可采取返修处理的方法。例如,某些混凝土结构表而出现局部蜂窝、麻面。
2.加固处理
主要是针对危及承载力的质量缺陷的处理。通过对缺陷的加固处理,使建筑结构恢复或提高承载力,重新满足结构安全性及可靠性的要求,使结构能继续使用或改作其他用途。例如,对混凝土结构常用加固的方法主要有:增大截面加固法、外包角钢加固法、粘钢加固法、增设支点加固法、增设剪力墙加固法和预应力加固法等。
9.4工程质量事故预防与处理方法
(四)工程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处理的基本方法
3.返工处理
当工程质量缺陷经过返修处理后仍不能满足规定的质量标准要求,或不具备补救可能性,则必须实行返工处理。如某工厂设备基础的混凝土浇筑时掺入木质素磺酸钙减水剂,因施工管理不善,掺量多于规定7倍,导致混凝土坍落度大于180mm,石子下沉,混凝土结构不均匀,浇筑后5天仍然不凝固硬化,28天的混凝土实际强度不到规定强度的32%,不得不返工重浇。
4.限制使用
当工程质量缺陷按返修方法处理后无法保证达到规定的使用要求和安全要求,而又无法返工处理的情况下,不得已时可做出诸如结构卸荷或减荷以及限制使用的决定。
9.4工程质量事故预防与处理方法
5.不作处理
某些工程质量问题虽然达不到规定的要求或标准,但其情况不严重,对工程或结构的使用及安全影响很小,经过分析、论证、法定检测单位鉴定和设计单位等认可后可不专门作处理。
6.报废处理
出现质量事故的工程,通过分析或实验,采取上述处理方法后仍不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或标准,则必须予以报废处理。
(1)修补处理:混凝土表面的蜂窝、麻面等
(2)加固处理:承载力缺陷的(混凝土强度不足)
(3)返工处理:不具备补救可能或补救后不满足要求
(4)限制使用:不具备补救、补救后不满足有无法返工
(5)不做处理:不影响结构安全、后道工序能弥补、法定检测合格、设计验算满足要求
(6)报废处理:
4
施工质量事故处理的基本方法:
9.5施工质量监督管理的实施
单元9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实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由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设立专门机构对工程建设全过程进行质量监督管理。
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对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实施的一般程序:
1.受理建设单位办理质量监督手续
2.制定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3.对工程实体质量和工程质量责任主体等单位工程质量行为进行抽查、抽测
4.监督工程竣工验收
5.形成工程质量监督报告
6.建立工程质量监督档案
此为行政执法!
9.5施工质量监督管理的实施
政府质量监督的职能:
(1)监督各参与方主体的质量行为;
(2)监督检查工程实体的施工质量;
(3)监督工程质量验收。
5
施工质量政府监督
9.6案例分析
单元9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一、案例一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某公寓工程施工,该工程地下2层,地上9层,基础类型为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结构形式为现浇剪力墙结构,楼板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该施工单位缺乏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经验,对该楼板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有难度。
【问题】
(1)为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单位应对哪些影响质量的因素进行控制?
(2)什么是质量控制点?如何对质量控制点进行质量控制?
(3)你认为对该工程应采用哪些质量控制的方法?
9.6案例分析
9.6案例分析
【参考答案】
(1)为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单位应对影响施工项目的质量的五个主要因素进行控制,即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
(2)质量控制点是指为了保证作业过程质量而确定的重点控制对象、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质量控制点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凡属关键技术、重要部位、控制难度大、影响大、经验欠缺的施工内容以及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均可列为质量控制点,实施重点控制。
质量控制点进行质量控制的步骤:
1)全面分析、比较拟建工程情况,明确质量控制点;
2)进一步分析所设置的质量控制点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或质量隐患,以及产生的原因;
3)针对隐患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采取措施加以预防。
(3)该工程质量控制的方法有:审核有关技术文件和报告;直接进行现场质量检验或必要的试验等。
9.6案例分析
二、案例二
【背景资料】某安装公司承接一小区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任务,为了降低成本,项目经理通过关系购进质量低劣廉价的设备安装管道,并隐瞒了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工程完工后,通过验收交付使用单位使用,过了保修期后大批用户管道漏水。
【问题】
(1)该工程管道漏水时,已过保修期,施工单位是否对该质量问题负责?为什么?
(2)施工单位现场质量检查的内容有哪些?
(3)简述材料质量控制的内容。
(4)为了满足质量要求,施工单位进行现场质量检查目测法和实测法有哪些常用手段?
9.6案例分析
【参考答案】
(1)虽然已过保修期,但施工单位仍要对该质量问题负责。原因是该质量问题的发生是由于施工单位采用不合格材料造成的,是施工过程中造成的质量隐患,不属于保修的范围,因此不存在过了保修期的说法。
(2)施工单位现场质量检查的内容有:
1)开工前检查;
2)工序交接检查;
3)隐蔽工程检查;
4)停工后复工前的检查;
5)分项分部工程完工后,应经检查认可,签署验收记录后,才允许进行下一工程项目施工;
6)成品保护检查。
(3)材料质量控制的内容有:
1)控制材料性能、标准与设计文件的相符性;
2)控制材料各项技术性能指标、检验测试指标与标准要求的相符性;
3)控制材料进场验收程序及质量文件资料酌齐全程度等。
(4)施工现场目测法的手段可归纳为“看、摸、敲、照”四个字。
实测检查法的手段归纳为“靠、吊、量、套”四个字。(共32张PPT)
单元10
建筑施工职业健康安全、环保与绿色施工管理
10.1建筑施工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概述
为保证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政策、法规及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确保建设活动可持续发展,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健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它是企业总体管理体系的一部分,作为我国推荐性标准的有ISO4500和ISO14000体系标准。
一、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目的
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目的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目的是在生产活动中,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生产的管理活动,对影响生产的具体因素进行状态控制,使生产因素中的不安全行为和状态尽可能减少或消除,且不引发事故,以保证生产活动中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对于建设工程项目,就是防止和尽可能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护产品生产者的健康与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免受损失;控制影响或可能影响工作场所内的员工或其他工作人员(包括临时工和承包方员工)、访问者或任何其他人员的健康安全的条件和因素;避免因管理不当对在组织控制下工作的人员健康和安全造成危害。
10.1建筑施工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概述
10.1建筑施工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概述
2.建设工程环境管理的目的
环境管理的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使社会的经济发展与人类的生存环境相协调。对于建设工程项目,环境保护主要是指保护和改善施工现场的环境。控制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以及噪声、振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节约资源。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模式:
一顶帽子是“方针” 加PDCA的动态循环并螺旋上升的系统化管理模式。
(1)复杂性:露天作业、气候地质等不可控的因素多;
(2)多变性:流动性大、技术发展;
(3)协调性:各工种交叉和平行作业,危险作业多;
(4)持续性:周期长,工序环环相扣;
(5)经济性:产品的时代性、社会性与多样性决定。
(6)多样性:是时代性、社会性决定了环境管理的。
二、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特点和要求
1.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特点:
10.1建筑施工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概述
2.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要求
(1)建设工程项目决策阶段——建设单位:办理有关安全与环境保护的审批手续;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安全预评价。
(2)工程设计阶段——设计单位:设计、考虑施工安全和防护的需要、重点环节在设计中注明、提出防范事故的指导意见、概算费用。
(3)工程施工阶段——建设单位:开工15日,备案
施工单位:本企业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
总承包单位:负总责。
(4)项目验收试运行阶段——建设单位:申请对环保设施竣工验收;试生产项目,投产 3个月内环保设施竣工验收.
环保行政主管部门:30日内完成验收。
10.1建筑施工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概述
10.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单元10 建筑施工职业健康安全、环保与绿色施工管理
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遵循国家监督、企业负责、劳动者遵章守纪的原则。安全生产必须以预防为主,明确企业法定代表人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是本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为了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除了对法定代表人、项目经理、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教育外,对新工人实行三级安全教育制度。
《新安法》第三条 安全生产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10.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10.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一、安全生产管理的依据、意义与任务
1.安全生产管理法律法规层面的依据
法律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37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
安全工作之所以成为老生常谈,就是因为它不是一劳永逸的工程。
10.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2.安全生产管理的意义与任务
(1)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安全施工与劳动保护两个方面。安全生产是企业组织生产活动和安全工作的指导方针,要确立“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的辨证思想。劳动保护是保护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
(2)安全管理是保证安全生产和劳动管理的措施。安全生产关系到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不受损失,关系到经济建设的大事,要贯彻“安全第一”和“预防为主”的方针,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是我国的根本国策。
(3)坚持实行三级安全教育制度。企业员工的安全教育主要有新员工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改变工艺和变换岗位安全教育、经常性安全教育三种形式。对建设工程来说,三级安全教育是指企业(公司)、项目(或工区、工程处、施工队)、班组三级安全教育。
10.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即公司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程和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等。项目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工地安全制度、施工现场环境、工程施工特点及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班组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本工程的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剖析、劳动纪律和岗位讲评等。为了保障安全生产对特殊工种如电工、焊工、机械操作工、司炉工、爆破工、起重工、塔吊司机和指挥人员等必须进行专业培训,取得岗位操作证后持证上岗,以后每年仍须培训考核。
(4)安全管理的任务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找出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用技术与管理上的措施去消除这些不安全的因素,做到预防为主,而防患于未然,保证生产顺利进行,保护职工的安全与健康。
10.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政府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安全措施计划制度;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制度;危及施工安全工艺、设备、材料淘汰制度;施工起重机械使用登记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三同时”制度(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预评价制度;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等。
10.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法宝。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所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按照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和“管生产的同时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具体来说,就是将安全生产责任分解到相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班组长以及每个岗位的作业人员身上。
建筑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
工程项目部专职安全人员的配备应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规定,1万m2以下工程1人;1万~5万m2的工程不少于2人;5万m2以上的工程不少于3人。
10.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1)它是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所有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
2) 内容: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责任、项目的工作 、承包工程要有具体指标和要求、主要工种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配备专职安全员。
2.安全生产许可制度:有效期3年
3.政府安全生产监察制度:
10.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4.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企业安全教育包括: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企业员工
1)管理人员——企业领导;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技术干部;行政管理干部;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班组长和安全员
2)特种作业人员:18岁、健康合格、初中以上、知识与技能、其他。
3)企业员工 :新员工上岗前的三级教育、改变工艺和变换岗位安全教育、经常性安全教育三种形式
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企业 、项目、班组。
10.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三、安全管理计划
安全管理计划就是保证实现工程施工中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管理计划。包括制定、实施所需的组织机构、职责、程序及采取的措施和资源配置等。安全管理计划应在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框架内,针对项目的实际情况,参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GB/T45001-2020进行编制。安全管理计划的内容应包括:⑴ 制定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⑵ 建立项目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并明确职责;⑶ 根据项目特点进行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资源配置;⑷ 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制度;⑸ 确定项目重要危险源,针对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物体打击、坍塌倒塌、火灾爆炸、触电、窒息中毒等七类建筑施工易发事故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对超过一定规摸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作业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⑹ 制定季节性施工的安全措施;⑺ 建立现场安全检查制度,对安全事故的处理做出规定。
四、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技术交底
(一)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一般要求和主要内容
1.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一般要求
(1)必须在工程开工前制订。
(2)要有全面性。
(3)要求针对性。
(4)应力求全面、具体、可靠。
(5)必须包括应急预案。
(6)要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10.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10.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2.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主要内容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主要内容包括:(1)进入施工现场的安全规定。(2)地面及深槽作业的防护。(3)高处及立体交叉作业的防护。(4)施工用电安全。(5)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6)在采取“四新”技术(即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时,有针对性的专门安全技术措施。(7)有针对自然灾害预防的安全措施。(8)预防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作业造成危害的安全技术措施。(9)现场消防措施。
10.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二)安全技术交底
安全技术交底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对于贯彻设计意图、严格实施技术方案、按图施工、循规操作、保证质量和施工安全至关重要。
1.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
(1)本施工项目的施工作业特点和危险点。
(2)针对危险点的具体顸防措施。
(3)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4)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
(5)发生事故后应及时采取的避难和急救措施。
10.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2.安全技术交底的要求
(1)项目经理部必须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纵向延伸到班组全体作业人员。
(2)技术交底必须具体、明确,针对性强。
(3)技术交底的内容应针对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中给作业人员带来的潜在危险因素和存在问题。
(4)应优先采用新的安全技术措施。
(5)对于涉及“四新”项目或技术含量高、技术难度大的单项技术设计,必须经过两阶段技术交底,即初步设计技术交底和实施性施工图技术设计交底。
(6)应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施工程序、安全技术措施等向工长、班组长进行详细交底。
(7)定期向由两个以上作业队和多工种进行交叉施工的作业队伍进行书面交底。
(8)保持书面安全技术交底签字记录。
10.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五、安全生产检查
工程项目安全检查的目的是为了清除隐患、防止事故、改善劳动条件及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是安全控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安全检查可以发现工程中的危险因素,以便有计划地采取措施,保证安全生产。施工项目的安全检查应由项目经理组织,定期进行。
1.安全生产检查的主要类型
(1)全面安全生产检查。
(2)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
(3)专业安全生产检查。
(4)季节性安全生产检查。
(5)节假日安全生产检查。
(6)要害部门重点安全生产检查。
10.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检查的重点是检查“三违”( “三违”是指生产作业中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这三种现象。)和安全责任制的落实。
10.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2.安全生产检查的主要内容
(1)查思想。
(2)查制度。
(3)查管理。
(4)查隐患。
(5)查整改。
(6)查事故处理。
10.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六、安全隐患处理
建设工程安全隐患包括人的不安全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组织管理上的不安全因素三个部分。
要“五定”:
对查出的安全隐患,不能立即整改的要制定整改计划,定人、定措施、定经费、定完成日期,在未消除安全隐患前,必须采取可靠的防范措施,如有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险情,应立即停工。
应按照“登记→整改→复查→销案”的程序处理安全隐患。
10.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隐患:
人的不安全因素:心理、生理、能力、行为。
物不安全状态:物本身、防护保险、放置方法、作业环境、外部自然环境、作业方法导致的不安全状态。
组织管理上的不安全因素:缺陷--技术、教育、生理、心理、管理工作、学校教育和社会历史原因造成的。
10.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检查的“六查”—查思想、查制度、查管理、查隐患、查整改、查事故处理。
10.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七、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分类和处理
(一)职业伤害事故的分类
职业健康安全事故分两大类型,即职业伤害事故与职业病。职业伤害事故是指因生产过程及工作原因或与其相关的其他原因造成的伤亡事故。
1.按照事故发生的原因分类
2.按事故严重程度分类
3.按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分类
105工作日
重伤
死亡事故
死 10人
轻伤
重大伤亡
死3人
特大伤亡
严重程度
10.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事故的划分
特别重大事故
死 10、伤50
5000万
较大事故
死3、伤10
1000万
重大事故
死30、伤100
1亿
一般事故
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10.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事故的划分
10.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二)建设工程安全事故的处理
一旦事故发生,通过应急预案的实施,尽可能防止事态的扩大和减少事故的损失。通过事故处理程序,查明原因,制定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1.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
(1)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2)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3)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4)事故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不放过。
10.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2.建设工程安全事故处理措施
(1)按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事故发生后, …应于1h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监部门报告, …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h。
(2)组织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查
(3)现场勘查
(4)分析事故原因
(5)制定预防措施
(6)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7)事故的审理和结案
现场人员
施工单位负责人
建设主管部门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
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
一般
较大
重大特大
1小时
2小时
设区的市级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
立即
10.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事故报告
10.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事故的处理:
1)安全处理原则:“四不放过原则” 。
2)事故处理程序:
事故报告→安全事故调查→安全事故处理。(共19张PPT)
单元10
建筑施工职业健康安全、环保与绿色施工管理
10.3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要求和措施
单元10 建筑施工职业健康安全、环保与绿色施工管理
一、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的要求和措施
文明施工是指保持施工现场良好的作业环境、卫生环境和工作秩序。因此,文明施工也是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
文明施工主要包括:规范施工现场的场容,保持作业环境的整洁卫生;科学组织施工,使生产有序进行;减少施工对周围居民和环境的影响;遵守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的规定和要求,保证职工的安全和身体健康。
文明施工可以适应现代化施工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员工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培养和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10.3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要求和措施
10.3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要求和措施
(一)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的要求
依据我国相关标准,文明施工的要求主要包括现场围挡、封闭管理、施工场地、材料堆放、现场住宿、现场防火、治安综合治理、施工现场标牌、生活设施、保健急救、社区服务11项内容。总体上应符合以下要求:
(1)有整套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施工总平面布置紧凑,施工场地规划合理,符合环保、市容、卫生的要求。
(2)有健全的施工组织管理机构和指挥系统,岗位分工明确;工序交叉合理,交接责任明确。
(3)有严格的成品保护措施和制度,大小临时设施和各种材料构件、半成品按平面布置堆放整齐。
(4)施工场地平整,道路畅通,排水设施得当,水电线路整齐,机具设备状况良好,使用合理,施工作业符合消防和安全要求。
(5)搞好环境卫生管理,包括施工区、生活区环境卫生和食堂卫生管理。
(6)文明施工应贯穿施工结束后的清场。
实现文明施工,不仅要抓好现场的场容管理,而且还要做好现场材料、机械、安全、技术、保卫、消防和生活卫生等方面的工作。
10.3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要求和措施
(二)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的措施
1.加强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的管理
(1)建立文明施工的管理组织。应确立项目经理为现场文明施工的第一责任人,以各专业工程师、施工质量、安全、材料、保卫等现场项目部人员为成员的施工现场文明管理组织,共同负责本工程现场文明施工工作。
(2)健全文明施工的管理制度。包括建立各级文明施工岗位责任制,将文明施工工作考核列入经济责任制,建立定期的检查制度,实行“三检”(即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建立奖惩制度,开展文明施工立功竞赛,加强文明施工教育培训等。
10.3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要求和措施
2.落实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的各项管理措施
针对现场文明施工的各项要求,落实相应的各项管理措施。
(1)施工平面布置。
施工总平面图是现场管理、实现文明施工的依据。
(2)现场围挡、标牌。
封闭管理;市区工地设置围挡的高度不低于2.5m,其他工地的围挡高度不低于1.8m;施工现场必须设有“五牌一图”,即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消防保卫(防火责任)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和施工现场总平面图。应合理悬挂安全生产宣传和警示牌。
10.3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要求和措施
(3)施工场地。
地面硬化;道路通畅;不积水;设置吸烟处;绿化布置等。
(4)材料堆放、周转设备管理。
分类堆放整齐;标识;做到安全、不得超高等。
(5)现场生活设施。
(6)现场消防、防火管理。
(7)医疗急救的管理。
(8)社区服务的管理。
(9)治安管理。
10.3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要求和措施
3.建立检查考核制度
对于建设工程文明施工,国家和各地大多制定了标准或规定,也有此较成熟的经验。在实际工作中,项目应结合相关标准和规定建立文明施工考核制度,推进各项文明施工措施的落实。
4.抓好文明施工建设工作
(1)建立宣传教育制度。现场宣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国家大事、社会形势、企业精神、优秀事迹等。
(2)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管理人员和班组文明建设。教育职工遵纪守法,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文明素质。
(3)主动与有关单位配合,积极开展共建文明活动,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10.3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要求和措施
二、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要求和措施
环境保护是按照法律法规、各级主管部门和企业的要求,保护和改善作业现场的环境,控制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噪声、振动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环境保护也是文明施工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要求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尽量减少建设工程施工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噪声。建设工程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在进行海岸工程建设和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时,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防止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
10.3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要求和措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二)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措施
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污染主要包括对施工场界内的污染和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对施工场界内的污染防治属于职业健康安全问题,而对周围环境的污染防治是环境保护的问题。
建设工程环境保护措施主要包括大气污染的防治、水污染的防治、噪声污染的防治、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以及文明施工措施等。
10.3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要求和措施
1.施工现场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1)施工现场垃圾渣土要及时清理出现场。
(2)高大建筑物清理施工垃圾时,要使用封闭式的容器或者采取其他措施处理高空废弃物,严禁凌空随意抛撒。
(3)施工现场道路应指定专人定期洒水清扫,形成制度,防止道路扬尘。
(4)对于细颗粒散体材料(如水泥、粉煤灰、白灰等)的运输、储存要注意遮盖、密封,防止和减尘飞扬。
(5)车辆开出工地要做到不带泥沙,基本做到不撒土、不扬尘,减少对周围环境污染。
10.3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要求和措施
(6)除设有符合规定的装置外,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油毡、橡胶、塑料、皮革、树叶、枯草、各种包装物等废弃物品以及其他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7)机动车都要安装减少尾气排放的装置,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8)工地茶炉应尽量采用电热水器。若只能使用烧煤茶炉和锅炉时,应选用消烟除尘型茶炉和锅炉,大灶应选用消烟节能回风炉灶,使烟尘降至允许排放范围为止。
(9)大城市市区的建设工程已不容许搅拌混凝土。在容许设置搅拌站的工地,应将搅拌站封闭严密,并在进料仓上方安装除尘装置,采用可靠措施控制工地粉尘污染。
(10)拆除旧建筑物时,应适当洒水,防止扬尘。
10.3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要求和措施
2.施工现场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1)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作土方回填。
(2)施工现场搅拌站废水,现制水磨石的污水,电石(碳化钙)的污水必须经沉淀池沉淀合格后再排放,最好将沉淀水用于工地洒水降尘或采取措施回收利用。
(3)现场存放油料,必须对库房地面进行防渗处理,如采用防渗混凝土地面、铺油毡等措施。使用时,要采取防止油料跑、冒、滴、漏的措施,以免污染水体。
(4)施工现场100人以上的临时食堂,污水排放时可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定期清理,防止污染。
(5)工地临时厕所、化粪池应采取防渗漏措施。中心城市施工现场的临时厕所可采用水冲式厕所,并有防蝇灭蛆措施,防止污染水体和环境。
(6)化学用品、外加剂等要妥善保管,库内存放,防止污染环境。
10.3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要求和措施
3.施工现场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
噪声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为防止噪声扰民,应控制人为强噪声。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要求,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表10-1。
夜间施工时间:一般晚10点到次日早6点之间停止强噪声作业。
10.3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要求和措施
4.固体废物的处理
固体废物处理的基本思想是:采取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的处理,对固体废物产生的全过程进行控制。
固体废物的主要处理方法有回收利用、减量化处理、焚烧、稳定和固化、填埋等。
施工现场设置封闭式垃圾站,进行垃圾分类。
10.3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要求和措施
10.3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要求和措施
三、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卫生的要求和措施
为保障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改善作业人员的工作环境与生活环境,防止施工过程中各类疾病的发生,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应加强卫生与防疫工作。
(一)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卫生的要求
主要包括现场宿舍、现场食堂、现场厕所、其他卫生管理等内容。
施工现场应设置办公室、宿舍、食堂、厕所、淋浴间、开水房、文体活动室、密闭式垃圾站(或容器)及盥洗设施等临时设施。临时设施所用建筑材料应符合环保、消防要求。
10.3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要求和措施
(二)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卫生的措施
施工现场的卫生与防疫应由专人负责,全面管理施工现场的卫生工作,监督和执行卫生法规规章之管理办法,落实各项卫生措施。
1.现场宿舍的管理
宿舍内应保证有必要的生活空间,室内净高不得小于2.4m,通道宽度不得小于0.9m,每间宿舍居住人员不得超过16人。床铺不得超过2层,严禁使用通铺。
2. 现场食堂的管理
食堂应设置在远离厕所、垃圾站、有毒有害场所等污染源的地方。
10.3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要求和措施
3.现场厕所的管理
(1)施工现场应设置水冲式或移动式厕所,厕所地面应硬化,门窗应齐全。蹲位之间宜设置隔板,隔板高度不宜低于0.9m。
(2)厕所大小应根据作业人员的数量设置。高层建筑施工超过8层以后,每隔4层宜设置临时厕所。厕所应设专人负责清扫,消毒,化粪池应及时清掏。
4.其他临时设施道的管理
(1)淋浴间应设置满足需要的淋浴喷头,可设置储衣柜或挂衣架。
(2)盥洗设施应设置满足作业人员使用的盥洗池,并应使用节水龙头。
(3)生活区应设置开水炉、电热水器或饮用水保温桶;施工区应配备流动保温水桶。
(4)文体活动室应配备电视机、书报、杂志等文体活动设施、用品。
(5)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发生法定传染病、食物中毒或急性职业中毒时,必须在2h内向施工现场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并应积极配合调查处理。
(6)现场施工人员患有法定传染病时,应及时进行隔离,并由卫生防疫部门进行处置。(共17张PPT)
单元10
建筑施工职业健康安全、环保与绿色施工管理
10.1建筑施工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概述
10.4绿色施工管理
单元10 建筑施工职业健康安全、环保与绿色施工管理
一、绿色施工概念
绿色建筑就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是一个广泛的概念,绿色并不意味着高价和高成本。比如延安窑洞冬暖夏凉,把它改造成中国式的绿色建筑,造价并不高。
绿色施工(green construction)就是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实现“四节一环保” (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环境保护)的建筑工程施工活动。
显然,绿色施工不等同于绿色建筑,绿色施工成果不一定是绿色建筑,绿色施工强调的是从施工到工程竣工验收全过程的绿色施工核心理念。
10.4绿色施工管理
二、绿色施工技术要点
10.4绿色施工管理
二、绿色施工技术要点
10.4绿色施工管理
10.4绿色施工管理
三、绿色施工管理
绿色施工管理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实施管理、评价管理和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五个方面。
以传统施工管理为基础,在技术进步的同时,还应包含绿色施工思想的管理体系和方法。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的绿色施工评价方法的出台,推动了绿色施工管理工作发展,一方面可以为工程达到绿色施工的标准提供依据;另一方面是对整个项目实施阶段监控评价体系的完善。
10.4绿色施工管理
1.组织管理
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是绿色施工管理的组织策划设计。
2.规划管理
绿色施工主要特点是节能环保,节水,减少垃圾源,减少施工噪声和光污染,对施工过程和施工现场进行优化设计。倡导“无浪费,无返工”管理理念,通过计划和控制来合理安排建设程序,实现节材和节能的目的。
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绿色施工方案主要内容:
(1)绿色施工方案具体应包括环境保护措施、节材措施、节水措施、节能措施、节地与施工用地五个方面的内容。
(2)明确项目所要达到的绿色施工具体目标,并在设计文件中以具体的数值表示,比如材料的节约量、资源的节约量、施工现场噪声降低的分贝数等。
(3)根据总体施工方案的设计,标示出施工各阶段的绿色施工控制要点。
(4)列出能够反映绿色施工思想的现场专项管理手段。
10.4绿色施工管理
3.实施管理
绿色施工现场的基本要求:
(1)施工现场入口处应设置企业标志和公示标牌,施工现场场容应规范化。“五牌一图”、重大危险源公告牌、施工项目节能公示牌等设在入口醒目位置。
(2)按照已审批的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布置施工项目的主要机械设备、材料堆场及仓库、现场办公、生活临时设施等。
(3)施工物料器具除应按施工平面图指定位置就位布置外,还应根据不同特点和性质,规范布置方式和要求,进行规格分类,限宽限高挂牌标识等。
(4)在施工现场周边应设置临时围护设施。
(5)施工现场应设置畅通的排水沟,场地不积水,不积泥浆。
10.4绿色施工管理
4.评价管理
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应有专门的绿色施工章节,绿色施工目标明确,内容应涵盖“四节一环保”要求。
单位工程绿色施工评价资料应包括:绿色施工组织设计专门章节,施工方案的绿色要求、技术交底及实施记录;绿色施工要素评价表;绿色施工批次评价汇总表;绿色施工阶段评价汇总表;反映绿色施工要求的图纸会审记录;单位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汇总表;单位工程绿色施工总体情况总结;单位工程绿色施工相关方验收及确认表;反映评价要素水平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10.4绿色施工管理
5.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
制定施工防尘、防毒、防辐射等职业危害的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长期职业健康。合理布置施工场地,保护生活及办公区不受施工活动的有害影响。
施工现场建立卫生急救、保健防疫制度,在安全事故和疾病疫情出现时提供及时救助。提供卫生、健康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住宿、膳食、饮用水等生活与环境卫生等管理,明显改善施工人员的生活条件。
10.5案例分析
单元10 建筑施工职业健康安全、环保与绿色施工管理
一、案例一
【背景资料】某建筑公司所承揽的商住楼项目进入了室内装修阶段。2021年8月28日,装饰作业中使用的地板硝基漆散发的大量的爆炸性混合气体在室内聚集,达到了很高的浓度。此时,一装配电工点燃喷灯做电线接头的防氧化处理,引起混合气体爆燃起火,造成一名职工死亡。经事故调查,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没有周密的计划,规章制度不健全。对使用的一些特殊建筑材料性能、使用方法,用电安全没有明确地进行技术交底。没有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措施(通风设施),易燃、易爆气体在室内大量聚集,导致事故的发生。
10.5案例分析
10.5案例分析
1.问题:
(1)重大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在24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并按规定逐级上报。重大事故书面报告(初报表)应包括哪些内容?
(2)三级安全教育的内容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3)简述建筑施工安全用电管理的基本要求。
10.5案例分析
2.答案
(1)重大事故书面报告(初报表)的内容:
①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项目、企业名称。
②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③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④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⑤事故报告单位。
10.5案例分析
(2)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公司、项目经理部、施工班组三个层次的安全教育。三级教育的内容、时间及考核结果要有记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业企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暂行规定》规定如下:
公司教育内容: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和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等。
项目经理部教育内容:工地安全制度、施工现场环境、工程施工特点及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
施工班组教育内容: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剖析、劳动纪律和岗位讲评等。
(3)建筑施工安全用电管理的基本要求
10.5案例分析
10.5案例分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