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七 我是班级“小管家”》(教案)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辽师大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主题七 我是班级“小管家”》(教案)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辽师大版

资源简介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主题七:我是班级“小管家”》
教学段:小学三年级下册
教学背景:
在班级这个小社会中,每个学生既是参与者也是管理者,通过担任班级职务,能有效提升责任感、团队协作和领导能力。本活动旨在通过角色扮演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班级管理的各项职责,理解管理工作的艰辛与乐趣,培养服务意识和领导潜能。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识别班级管理的基本岗位及其职责,学习基本的组织、协调与沟通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角色扮演、模拟管理任务、团队协作等实践活动,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管理技能,体验管理过程。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服务意识、责任感和领导力,增强班级荣誉感,理解管理中的团队合作与包容性。
教学重点:
- 理解班级管理岗位职责与功能。
- 实践操作与沟通协调技巧的运用。
教学难点:
- 管理角色中的冲突解决与决策制定。
- 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与维护。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活动一:班级日常生活的“寻宝”
- 情境设置:上课初始,教师通过一个精心布置的“寻宝”游戏引入课堂,将一些班级管理相关的提示小纸条(如“我在哪里可以找到丢失的铅笔”、“今天值日生忘记的事情怎么办”)藏在教室不同角落。
- 学生参与:学生分成小组,根据提示寻找这些纸条,每找到一条就讨论它指向的班级管理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法,激发学生对班级管理日常问题的关注和解决兴趣。
二、新知讲授
活动二:班级管理“小课堂”
- 角色认知深化:
- 详细展示班级管理架构图,不仅介绍岗位名称,还展示每个岗位的日常任务实例(如班长负责晨读报到、纪律委员监督午休纪律)。
- 通过角色卡片游戏,每张卡片上写一个班级管理职责,随机分发给学生,拿到卡片的学生需要简述说说该职责的意义和为什么重要,增强理解。
- 管理技巧进阶讲解:
- 有效沟通:利用角色扮演模拟对话,展示有效沟通的情景(班长与老师、同学沟通作业问题),强调倾听、清晰表达的重要性。
- 团队协作:小组活动“手牵手解链”,模拟团队协作,体验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分工、支持的必要性。
- 决策制定与冲突解决:讨论案例分析,如“值日争执”事件,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理解决策的考量点。
三、实践操作
活动三:班级管理实战演练日
1. 角色扮演实战:
- 学生按照之前的分组别,每组承担一天的班级管理角色,实际操作。例如,卫生小组负责一天的教室卫生安排和检查,记录反馈。
- 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观察任务单”,明确每组需要完成的任务和期望效果,包括沟通、协调等软技能的实践。
2. 日常管理挑战赛:
- 设定“班级管理挑战日”,模拟一周内每天不同情境挑战,如突然的早操取消、临时通知的教室调整等,考验管理团队的应变能力。
- 每日结束,小组进行“管理日志”分享,记录当天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及成果,鼓励反思改进点。
3. 互评与反馈:
- 一周末,开展“班级管理分享大会”,各组展示管理日志,其他同学提问和评价,促进相互学习。
- 教师总结一周管理亮点与不足,提供专业建议,鼓励持续改进,并强调班级管理是共同的责任和成长过程。
通过这样详细的分步设计,学生在实践中不仅学习和体验班级管理的各个方面,更能深刻理解管理者的角色和团队合作的精髓,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和领导能力。
四、反思与总结
活动四:我的管理心得
- 个人反思:每位学生写一份管理心得,总结角色体验、学到的技能、遇到的挑战及解决办法。
- 小组展示:选几份心得进行全班分享,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相互学习。
- 教师总结:归纳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和团队合作的力量,强调责任心,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管理技能。
五、拓展作业与展望
活动五:我的班级管理计划
- 个人计划:学生制定下周担任班级“小管家”时的行动计划,包括要改善的方面、具体措施。
- 展示承诺墙:在班级一角设立“我是班级‘小管家’承诺墙”,展示学生计划,鼓励执行并相互监督。
通过以上设计,学生不仅学习了班级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通过实践操作深入理解了责任与合作的重要性,为培养未来的领导力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