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与技术测量(第二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同步教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机械制图与技术测量(第二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同步教学

资源简介

(共15张PPT)
机械制图与技术测量
课题十一 装 配 图
了解装配图的内容。
掌握装配图的规定画法。
掌握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了解装配图的工艺要求。
掌握装配图的识读方法。
了解装配图的拆画零件图的步骤和方法。
学习目标
§11-5 识读装配图
一、概括了解装配图的内容
1.从标题栏中可以了解装配体的名称、大致用途和绘图的比例等。
2.从零件编号和明细栏中可以了解零件的名称、数量及其在装配体中的位置。
3.分析视图,了解各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等相互间的投影关系及表达意图。
上图的标题栏中注明了该装配体是齿轮泵。由此可以知道它是一种供油装置,共由17种零件组成。
在装配图中,主视图采用A—A 剖视,表达了齿轮泵的装配关系。左视图沿左端盖与泵体接合面剖开,并采用了局部剖视,表达了一对齿轮的啮合情况及进、出口油路。由于齿轮泵在此方向内、外结构与形状对称,故此视图采用了一半拆卸剖视和一半外形视图的表达方法。左视图还用一个局部剖表达进油口和出油口的结构。
§11-5 识读装配图
二、分析工作原理和传动关系
分析装配体的工作原理时,一般应从传动关系入手,通过分析视图及参考说明书来了解。
从装配图中可以看出,齿轮泵中有一对啮合齿轮(与轴制成一体):当外部动力经齿轮传至主动齿轮轴3时,即产生旋转运动。当主动齿轮轴按逆时针方向(从左视图观察)旋转时,从动齿轮轴2则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此时右边啮合的轮齿逐步分开,空腔容积逐渐扩大,油压降低,因而油池中的油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从吸油口进入泵腔中。齿槽中的油随着齿轮的继续旋转被带到左边;而左边的各对轮齿又重新啮合,空腔容积缩小,使齿槽中不断挤出的油成为高压油,并由压油口压出,然后经管道被输送到需要供油的部位,如图所示为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11-5 识读装配图
三、分析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和装配体的结构
齿轮泵主要有两条装配线:一条是主动齿轮轴系统,它由主动齿轮轴3装在泵体6、左端盖1和右端盖7的孔内组成;在主动齿轮轴右边的伸出端装有压紧螺母10和传动齿轮11等。另一条是从动齿轮轴系统,从动齿轮轴2也装在泵体6、左端盖1和右端盖7的孔内,与主动齿轮啮合在一起。
对于齿轮轴的结构可分析以下内容:
1. 连接及固定方式
在齿轮泵中,左端盖1和右端盖7都是靠圆柱头内六角螺钉15与泵体6连接的,并用圆柱销4来定位。密封圈8由压紧螺母10拧压在右端盖的相应孔槽内。两齿轮的轴向定位是靠两端盖的端面和泵体两侧面分别与齿轮两端面接触来实现的。
2. 配合关系
凡是配合的零件,都要弄清基准制、配合种类、公差等级等。这可由图上所标注的公差与配合代号来判别。如两齿轮轴与两端盖孔的配合均为 16H7/h6;两齿轮的齿顶与两齿轮腔的配合均为 33H8/f7,它们都是间隙配合,都可以在相应的孔中转动。
§11-5 识读装配图
3. 密封装置
对于泵、阀类部件,为了防止液体或气体泄漏以及灰尘进入内部,一般都有密封装置。在齿轮泵中,主动齿轮轴伸出端有密封圈和压紧螺母;两端盖与泵体接触面间放有垫片5,它们都是防止油液泄漏的密封装置。
4. 装配体在结构设计上要符合装拆要求
齿轮泵的拆卸顺序如下:先拧下左、右端盖上各六个螺钉,两端盖、泵体和垫片即可分开;再从泵体中抽出两齿轮轴;然后把压紧螺母从右端盖上拧下,圆柱销和密封圈可不必从端盖上取下。如果需要重新装配时,可按拆卸的相反次序进行。
§11-5 识读装配图
四、分析零件,看懂零件的结构与形状
分析零件,首先要会正确地区分零件。区分零件的方法主要是依靠不同方向和不同间隔的剖面线,以及各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进行判别。零件区分出来后,便要分析零件的结构、形状和功用。分析时一般从主要零件开始,再看次要零件。
五、总结归纳
以上所述是读装配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事实上有些步骤不能截然分开,而要交替进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读图总有一个具体的重点目的,在读图过程中应该围绕着这个重点目的去分析及研究。只要这个重点目的能够达到,那就可以不拘一格、灵活地解决问题。
§11-5 识读装配图
一、零件的图形处理
在拆画零件图的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 对于视图的处理
选择装配图的视图方案时,主要从表达装配体的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来考虑;而零件图视图的选择,则主要是从表达零件的结构与形状来考虑的。由于表达的出发点和主要要求不同,因此在选择视图表达方案时,就不应强求与装配图一致,即零件图不能简单地照搬装配图上该零件的视图数量和表达方法,而应该重新确定零件图视图的选择和表达方案。
一般来说,对于轴套类零件,仍按加工位置(轴线水平放置)选取主视图。但许多零件,尤其是箱体类零件的主视图方位往往与装配图一致。
2. 零件结构与形状的处理
在装配图中对零件上某些局部结构可能表达不完全,而且对一些工艺结构还允许省略(如圆角、倒角、退刀槽、砂轮越程槽等)。但在画零件图时均应补画清楚,不可省略。拆图时,必须将这些结构补全并加以标准化。
§11-6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二、零件的尺寸处理
1. 直接抄注
对于装配图已注的尺寸,在有关的零件图上应直接注出。对于配合尺寸,一般应注出偏差数值。
2. 查找
(1)对于一些工艺结构,如圆角、倒角、退刀槽、砂轮越程槽、螺栓通孔等,应尽量选用标准结构,查有关标准尺寸进行标注。
(2)对于与标准件相配合的有关结构的尺寸,如螺孔、销孔等的直径,要从相应的标准中查取后标注在图中。
3. 计算
有的零件的某些尺寸需要根据装配图所给的数据进行计算才能得到,如齿轮分度圆和齿顶圆直径等,应进行计算后标注在图中。
4. 量取
一般尺寸均按装配图的图形大小、绘图的比例直接量取后注出。
§11-6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三、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要根据零件在装配体中的作用和与其他零件的装配关系,以及工艺结构等要求,标注出该零件的表面粗糙度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将直接影响零件的加工质量。但正确制定技术要求,涉及许多专业知识,初学者可参照同类产品的相应零件图用类比法确定。
如有相对运动和配合要求的表面,表面粗糙度要求较严;有密封、耐腐蚀、美观等要求时表面粗糙度也应要求严些;尺寸精度要求高的,表面粗糙度值也要适当降低等。
另外,在标题栏中填写零件的材料时,应与明细栏中的一致。
§11-6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例11-1 根据齿轮泵装配图,拆画其中的右端盖(件7)。
解:拆图的方法和步骤如下:
(1)确定零件的结构与形状
由主视图可以看出,件1、件6、件7的内部结构和连接关系都比较清晰,但件6和件7的端面形状不明确,而左视图上又没有直接表达,需仔细分析后再确定。从主视图上看,左、右端盖的销孔、螺孔分布情况很清楚;从而推断出泵体(件6)上也应有相应的销孔和螺孔。
首先,从主视图上区分出右端盖的视图轮廓,由于在装配图的主视图上右端盖的一部分可见投影被其他零件所遮盖,因而它是一幅不完整的图形,如图所示。
§11-6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2)选择表达方案
经过分析、比较、确定,主视图的投射方向应与装配图一致,它既符合该零件的装配位置、工作位置和加工位置,又突出了零件的结构与形状特征。主视图也应采用全剖视,既可将三个组成部分的外部结构及其相对位置反映出来,也可将其内部结构,如台阶孔、销孔、螺孔等表达得很清楚。该零件端面形状的表达选择左、右视图均可。如选择右视图,其优点是避免了细虚线,但视图位置发生了变化,不便与装配图对照。若选左视图,长圆形支承板的投影轮廓则为细虚线,但可省略没必要的圆,使图形更清晰,制图更简便,同时也便于与装配图对照,故左视图也应与装配图一致。表达方案的确定如图所示。
§11-6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3)标注尺寸
除了标注装配图上已给出的尺寸和可直接从装配图上量取的一般尺寸外,还需确定几个特殊尺寸。如图所示为右端盖零件图。
1)根据M6查表确定了圆柱头内六角螺钉用的沉孔尺寸,即6× 6.6mm 和沉孔
11mm、深6.8mm。
2)为了保证圆柱销定位的准确性,确定销孔应与泵体组装后同钻、铰。
3)确定了沉孔、销孔的定位尺寸R23mm与45°,该尺寸必须与左端盖和泵体上的相关尺寸协调一致。
(4)确定表面粗糙度
对需钻、铰的孔和有相对运动的孔的表面粗糙度要求都较严,故给出了相应的表面粗糙度Ra 值,其他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值则是按常规给出的。
(5)技术要求
参考有关同类产品的资料,注写技术要求,并根据装配图标注公差带代号。
§11-6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11-6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共22张PPT)
机械制图与技术测量
课题十一 装 配 图
了解装配图的内容。
掌握装配图的规定画法。
掌握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了解装配图的工艺要求。
掌握装配图的识读方法。
了解装配图的拆画零件图的步骤和方法。
学习目标
§11-1 装配图概述
一、装配图及其作用
装配图是表达机器或部件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的图样。
在工业生产中,设计部门先画机器或部件的装配图,再根据装配图画出零件图。
制造部门则先根据零件图制造零件,然后再根据装配图将零件装配成机器或部件。
在机械设备的维修中,也常通过装配图了解机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二、装配图的内容
1. 一组视图
装配图首先包含一组视图,它们灵活运用各种表达方法(如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等),正确、完整地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装配关系及结构与形状。
2. 必要的尺寸
装配图中需标注反映机器或部件的规格、性能、安装、装配和检验等有关尺寸。
3. 技术要求
机器或部件的装配、试验、安装、使用和维修都需要有相应的技术要求来保证质量,因此,在装配图上要用文字或符号加以说明。
4. 标题栏、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
在装配图上需对零部件进行编号,并将各零件的序号、名称、材料、质量等有关内容填写在明细栏内。标题栏内填写本机器或部件的名称、绘图比例、图号、设计和审核者的签名。
一、装配图的规定画法
1. 零件间配合面、接触面的画法
相邻两零件的接触面和配合面间规定只画一条线。非接触面和非配合面间,不论间隙多小,都必须画出两条线。
2. 装配图中剖面线的画法
同一零件在不同视图中,剖面线的方向和间隔应保持一致;相邻零件的剖面线应有明显区别,可采用倾斜方向相反或间隔不等的方式予以区别。当零件厚度小于2mm时,允许以涂黑代替剖面符号。
3. 紧固件和实心件的画法
对于螺栓、螺母等紧固件以及杆、球、销等实心件,若按纵向剖切,且剖切平面通过其对称平面或轴线时,这些零件均按不剖绘制。
二、装配图的特殊画法
1. 拆卸画法
假想将某些零件拆去,再画出视图。或沿零件间接合面进行剖切(相当于拆去剖切平面一侧的零件),此时接合面上不画剖面线。采用这种画法时,可在相应视图上方注明“拆去××”。
2. 假想画法
(1) 对于运动零件,当需要表明其运动极限位置时,可以在一个极限位置上画出该零件,而在另一个极限位置用细双点画线来表示,如图所示为手柄运动极限位置的表示法。
(2) 为了表明本部件与其他相邻部件或零件的装配关系,可用细双点画线画出相邻件的轮廓线,如图所示为辅助相邻零件的表示法。
3. 展开画法
在传动机构中,为了表示传动关系和装配关系,可假想用剖切平面按传动顺序沿轴线剖开,然后将其展开到同一平面上,再画出其剖视图,如图所示为三星齿轮传动机构展开图。
4. 夸大画法
在装配图中,当图形上孔的直径或薄片的厚度小于或等于2mm 以及需要表达的间隙、斜度和锥度较小时,均可不按比例而夸大画出。若该薄、细零件被剖切,则其剖面线可以涂黑表示。
6. 单独表示某个零件
在装配图中,当某个零件的形状未表达清楚,且对理解装配关系有影响时,可另外单独画出该零件的某一视图。
5. 简化画法
(1)在装配图中,对若干相同的零件组,如螺栓、螺钉连接等,可以仅详细地画出一处或几处,其余只需用细点画线表示其位置,并给出零部件组的总数,如图所示。
(2)滚动轴承在装配图中的画法示例如图11-7所示。
(3)在装配图中,对于零件上的一些工艺结构,如小圆角、倒角、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等可以不画,如图11-7所示。
一、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1. 规格、性能尺寸
规格、性能尺寸是表示该产品规格大小或工作性能的尺寸,这些尺寸是设计时需要确定的重要尺寸,如图11-1中的孔直径 50H8。规格、性能尺寸也是了解及选用装配体的依据。
2. 装配尺寸
装配尺寸是表示装配体中各零件之间相互配合关系和相对位置的尺寸,这种尺寸是保证装配体装配性能和质量的尺寸。如图所示千斤顶装配图中的 45H8/js7就是表示零件间配合性质的尺寸。
3. 安装尺寸
安装尺寸是将装配体安装到其他装配体上或地基上所需的尺寸。如图11-1中对螺栓通孔所注的尺寸180mm和2× 17mm等。
§11-3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4. 总体尺寸
总体尺寸是表示装配体外形的总体尺寸,即总的长、宽、高。它反映了装配体的大小,提供了装配体在包装、运输和安装过程中所占的空间大小。如图11-1中的尺寸240mm(长)、80mm (宽)和160mm (高)。
5. 其他重要尺寸
其他重要尺寸是指在设计中确定的,而又未包括在上述几类尺寸中的主要尺寸,如运动件的极限尺寸、主体零件的重要尺寸等。
如图中所注尺寸167~205mm 即为运动件的极限尺寸。件6扳杆的直径6mm和件9顶块的尺 23mm等均为这两个零件的重要尺寸。
§11-3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二、装配图的技术要求
1. 装配要求
装配要求是指在装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装配后应满足的要求,如保证间隙、精度要求及润滑和密封要求等。
2. 检验要求
检验要求是指装配体基本性能的检验、试验规范和操作要求。
3. 使用要求
使用要求是指对装配体的规格、参数、维护和保养的要求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和要求等。
上述各项,不是每张装配图都要求全部注写,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装配图上的技术要求一般用文字注写在明细栏上方或图样右下方的空白处,如图11-8所示。
§11-3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11-3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三、装配图的序号和明细栏
1. 零部件的序号
(1)序号的编写形式
零部件的序号是由圆点、指引线、水平线或圆(均为细实线)和数字组成的。序号写在水平线上或小圆内,序号的字号应比该图中尺寸数字大一号或两号。同一张装配图中编写序号的形式应一致,常用如图a所示的形式。
(2)一般规定
1)装配图中所有的零件都必须编写序号。相同的零件只编一个序号。
2)指引线应自所指零件的可见轮廓内引出,并在其末端画一圆点;若所指的部分不宜画圆点,如很薄的零件或涂黑的剖面等,可在指引线的末端画一箭头,并指向该部分的轮廓,其编号形式如图所示。
§11-3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3)如果是一组紧固件以及装配关系清楚的零件组,可以采用公共指引线,其编号形式如图所示。
4)指引线应尽可能分布均匀且不要彼此相交,也不要过长。指引线通过有剖面线的区域时,要尽量不与剖面线平行,必要时可画成折线,但只允许曲折一次,如图所示为画成折线的指引线。
(3)序号编排方法
零部件的序号按水平或垂直方向排列整齐,并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顺序编号。
§11-3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2. 零部件的明细栏
明细栏是装配体全部零部件的详细目录,一般应画在标题栏的上方,并与标题栏紧连在一起,也可作为装配图的续页单独画出。标题栏、明细栏的格式与尺寸参见课题二中的图2-5。
明细栏的序号应按零件序号顺序自下而上填写,以便改进结构或发现漏编零件时,可继续向上补齐。为此,明细栏最上面的边框线规定用细实线绘制。
§11-3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一、接触面与配合面的结构
1. 两零件接触面的数量
两零件装配时,在同一方向上一般只宜有一个接触面;否则就会给制造和配合带来困难,如图所示为零件接触面的情况分析。
§11-4 装配体的工艺结构
2. 接触面转角处的结构
两配合零件在转角处不应设计成相同的尖角或圆角;否则,既影响接触面之间的良好接触,又不易加工,如图所示为接触面处转角的设计情况。
§11-4 装配体的工艺结构
二、密封装置
在一些部件或机器中常需要有密封装置,以防止液体外流或灰尘进入。通常用浸油的石棉绳或橡胶作为填料,拧紧压盖螺母时,通过填料压盖即可将填料压紧,起到密封作用。但填料压盖与阀体端面之间必须留有一定间隙,才能保证将填料压紧,而轴与填料之间也应有一定的间隙,以免转动时产生摩擦。用在泵和阀上常见密封装置的结构如图a所示。
§11-4 装配体的工艺结构
三、零件在轴向的定位结构
装在轴上的滚动轴承和齿轮等一般都要有轴向定位结构,以保证能在轴线方向不产生移动。在图所示的轴向定位结构中,轴上的滚动轴承和齿轮是靠轴的台肩来定位的,齿轮的一端用螺母和垫圈压紧,垫圈与轴肩的台阶面间应留有间隙,以便于压紧。
§11-4 装配体的工艺结构
四、考虑维修、安装、拆卸的方便
1.滚动轴承装在轴上和箱体轴承孔中以轴肩或孔肩定位时,轴肩或孔肩的高度须小于轴承内圈或外圈的厚度,或在轴肩与孔肩上加工出放置拆卸工具的孔或槽等,以保证维修时便于拆卸,如图所示为轴肩处的工艺结构。
§11-4 装配体的工艺结构
2.在安排螺钉的位置时,应考虑扳手在空间的活动范围,如图所示为螺钉位置的设置情况。
§11-4 装配体的工艺结构(共14张PPT)
机械制图与技术测量
课题十 零件图的识读
及完工零件的检测
1
2
3
了解零件图的内容。
掌握轴类、盘类、叉架类、箱体类零件的识读。
了解轴类、箱体类零件的检测方法。
学习目标
一、零件测绘的一般过程
1. 全面了解测绘对象
在测绘时,要先分析、弄清零件的名称和用途;鉴定零件的材料、热处理和表面处理情况;分析零件的结构、形状和各部分的作用;查看零件有无磨损和缺陷;了解零件的制造工艺过程等。
对测绘对象的了解和分析是做好零件测绘的基础。测绘虽然不是设计,但必须正确领会原设计的意图,使测绘的结果正确、合理。
2. 绘制零件草图
以目测比例徒手绘出的零件图称为零件草图。在对零件全面了解、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原则,绘制零件草图。零件草图是绘制零件图的依据。
3. 根据零件草图绘制零件图
对零件草图必须认真进行检查、核对,补充完善后,依此画出正规的零件图,用以指导零件的加工。
§10-5 零件的测绘
二、画零件草图的要求和步骤
零件草图是绘制零件图的依据,因此,它必须包括零件图的全部内容,并应做到内容完整、表达正确、尺寸齐全、要求合理、图线清晰、比例匀称。
为提高绘制草图的速度并保证图面质量,必须熟练掌握徒手画线的方法。直线的徒手画法如图所示,要求所画线条直而均匀。执笔时,小指靠近纸面,眼睛看着直线的终点,以控制方向不偏斜。
§10-5 零件的测绘
圆的徒手画法如图所示,画圆时,应先定圆心位置,再过圆心画两条互相垂直的中心线,在中心线上目测半径定出4个点,过这4个点描绘出小圆弧,如图a所示。画大圆时可定出8个点,再过这8个点描绘出大圆弧,如图b所示。
§10-5 零件的测绘
1.在分析零件结构、确定表达方案的基础上,选定比例,布置图面,画好基本视图的基准线。
2.画出基本视图的外部轮廓。
下面以拨杆的零件草图为例说明零件草图的绘制步骤。
§10-5 零件的测绘
3.为表达内形,绘制剖视图和断面图。选择长、宽、高各方向的尺寸基准,画出尺寸界线、尺寸线。
4.标注尺寸数值和必要的技术要求,填写标题栏,检查有无错误和遗漏。
§10-5 零件的测绘
三、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根据现场测绘的零件草图整理并绘制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如下:
1. 检查零件草图
检查草图方案是否正确、完整、清晰、精练;零件尺寸是否正确、齐全、清晰、合理;技术要求规定是否得当。必要时,应参阅有关资料,查阅有关标准,参考类似零件图样或其他技术资料,认真进行计算和分析,使零件草图进一步完善。
2. 画零件图
(1)选择比例和图幅。根据零件表达方案,确定适当比例,选定图幅。
(2)布置图面,完成底稿。根据表达方案和比例,用铅笔、钢直尺、圆规在图纸上轻轻画出各视图的基准线,并逐一画出各图形的底稿。
(3)检查底稿,加深图形。
(4)标注尺寸和技术要求。
(5)填写标题栏。
§10-5 零件的测绘
四、零件尺寸的测量
测量零件尺寸是测绘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测量尺寸要做到:测量基准合理,使用测量工具适当,测量方法正确,测量结果准确。测量时,应根据对尺寸精度的要求不同,选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常见的尺寸测量方法见表。
§10-5 零件的测绘
§10-5 零件的测绘
§10-5 零件的测绘
§10-5 零件的测绘
§10-5 零件的测绘
五、零件测绘的注意事项
1.测绘前拆卸零件要细心,不要损坏零件,而且要认真清洗,妥善保管。
2.对已损坏的零件,要尽量使其恢复原形,以便于观察形状和测量尺寸。
3.对已损坏的工作表面,测量时要给予恰当估计,必要时,应测量与其配合的零件尺寸。
4.对于重要表面的公称尺寸、尺寸公差、几何公差和表面粗糙度,以及零件上一些标准结构的形状和尺寸,应查阅国家标准或机械设计手册后确定。
5.零件表面有时有各种缺陷,如铸件上的砂眼、缩孔,加工表面的疵点、刀痕等,不应体现在图样中。
§10-5 零件的测绘(共20张PPT)
机械制图与技术测量
课题十 零件图的识读及完工零件的检测
学习目标
01~05
了解零件图的内容。
06~08
掌握轴类、盘类、叉架类、箱体类零件的识读。
09~12
了解轴类、箱体类零件的检测方法。
一、看零件图的目的
看零件图,就是要根据零件的图形想象出零件的结构与形状,同时,弄清楚零件在机器中的作用、零件的自然概况、尺寸类别、尺寸基准和技术要求等,以便在制造零件时采用合理的加工方法。
§10-1 零件图的识读
二、看零件图的步骤
1. 看标题栏, 了解零件概貌
从标题栏中可以了解到零件的名称、材料、绘图比例等零件的一般情况,结合对全图的浏览,可对零件有个初步的认识。在可能的情况下,还应弄清楚零件在机器中的作用及与其他零件的关系。
2. 看视图, 想象零件形状
零件图中的图形包括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等。看图时,应先找到主视图,然后根据投影规律,利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分析其他各视图,按“先外后内,先整体后局部”的顺序想象零件各部分的结构与形状,并能绘制出立体草图。
§10-1 零件图的识读
二、看零件图的步骤
3. 看尺寸, 明确各部分大小
分析尺寸时,首先要找出三个坐标方向的尺寸基准;然后从基准出发,按形体分析法,找出各组成部分的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深入了解基准之间、尺寸之间的相互关系。
4. 看技术要求, 掌握质量指标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有符号也有文字,主要需分析零件图上所标注的尺寸公差、几何公差、表面粗糙度、热处理及表面处理等技术要求,使零件加工后符合这些技术要求。
读图时,应将视图、尺寸和技术要求综合考虑,以便对所读零件图有完整的认识。
§10-1 零件图的识读
三、典型零件分析
通常可将零件分为轴套类、轮盘类、叉架类、箱体类四大类
1. 轴套类零件
轴套类零件包括各种轴、套筒和衬套等。轴类零件的主要作用是与传动件(如齿轮、带轮等)结合并传递动力。套类零件的主要作用是支承及保护传动件或用来保护与它外壁相配合的表面。轴套类零件的特点见表。
§10-1 零件图的识读
例10-1 识读车床尾座空心套零件图,如图所示。
§10-1 零件图的识读
解:读车床尾座空心套零件图的步骤如下:
(1)看标题栏
由标题栏可知,零件名称为车床尾座空心套,属轴类零件,材料为45钢(优质碳素结构钢)。它的功用是装顶尖或钻头等,以便支顶工件或进行钻孔。
(2)分析视图
根据视图的布置和有关的标注,首先找到主视图,再根据投影规律,看懂其他视图以及所采用的各种表达方法。表达空心套用了五个视图,分别是主视图和左视图两个基本视图、两个移出断面图和一个A 向斜视图。
(3)分析尺寸标注
分析尺寸时,应先找到尺寸基准,然后分析定形尺寸、定位尺寸、总体尺寸等。轴套类零件在测量径向尺寸(高度和宽度方向)时,均以轴线作为基准,此基准称为径向尺寸基准,而测量轴向尺寸(长度方向)一般都以重要的端面(包括轴肩)作为基准,此端面基准称为轴向尺寸基准。
§10-1 零件图的识读
重要端面的判断过程一般按以下三步进行:
1)看端面上是否标注有基准符号和几何公差代号。
2)看该端面是否表面质量要求最高。
3)看该端面引出的尺寸数量是否最多。
以上判断步骤必须按顺序进行,没有或相同时,才能按下一步进行判断。
车床尾座空心套的径向尺寸基准为轴线;该空心套只有两个端面,由于两端面没有标注几何公差代号,表面质量要求相同,判断基准时从引出尺寸数量最多的一端确定,右端面引出尺寸最多,有20.5mm、42mm、148.5mm、160mm、260mm,因此右端面为轴向尺寸基准。确定基准后,该零件主要的定位尺寸有20.5mm、148.5mm、12mm和45°。
对于 26.5mm的中段孔和左端莫氏4号锥孔,图中没有给出长度尺寸,表示这两段的长度可以通过计算得出。图中个别尺寸有文字说明,例如,“油槽2×1”表示油槽的宽度为2mm,深度为1mm。图中C2mm和3mm×0.5mm等为工艺结构尺寸。
§10-1 零件图的识读
(4)看技术要求
看技术要求不仅要看用符号标注的,还要看用文字说明的,通常技术要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尺寸公差。
2)表面粗糙度。
3)几何公差
4)其他技术要求。
§10-1 零件图的识读
2. 轮盘类零件
轮盘类零件包括各种手轮、带轮、花盘、法兰盘、端盖、压盖等,其中轮类零件多用于传递转矩;盘类零件则用于连接、支承和密封。轮盘类零件的特点见表。
§10-1 零件图的识读
例10-2 识读手轮零件图,如图所示。
§10-1 零件图的识读
2. 轮盘类零件
解:读手轮零件图的步骤如下:
(1)看标题栏
由标题栏可知,零件名称为手轮,属轮类零件,材料为HT100 (灰铸铁,最低抗拉强度为100 MPa)。它的功用是传递转矩,让轴转动。
(2)分析视图
表达手轮用了五个视图,分别是主视图和右视图两个基本视图以及三个局部放大图。
(3)分析尺寸标注
手轮的径向尺寸基准为轴线;轴向尺寸基准为零件的左端面。R97 mm 为定位尺寸,总高、总宽为 240mm,总长为55mm,铸造圆角为R3~5mm,其余尺寸不逐一分析。
(4)看技术要求
§10-1 零件图的识读
3. 叉架类零件
叉架类零件主要包括拨叉、连杆、支架、支座等。叉架类零件在机器或部件中主要起操纵、连接、传动或支承作用。叉架类零件的特点见表。
§10-1 零件图的识读
例10-3 识读跟刀架零件图,如图10-6所示。
§10-1 零件图的识读
例10-3 识读跟刀架零件图,如图10-6所示。
解:读跟刀架零件图的步骤如下:
(1)看标题栏
由标题栏可知,零件名称为跟刀架,属叉架类零件,材料为HT100。它的功用是在车床上加工较长的轴类零件时防止工件弯曲变形。
(2)分析视图
跟刀架一组视图有四个,分别是主视图、剖视图、移出断面图和局部视图。从图形表达方案看,因跟刀架属于叉架类零件,结构与形状较复杂,故主视图的投射方向符合零件的工作位置原则和形状特征原则。
(3)分析尺寸标注
由于跟刀架形状不规则,因此,确定其尺寸基准时要认真分析。
(4)看技术要求
§10-1 零件图的识读
4. 箱体类零件
箱体类零件是机器或部件中的主要零件,常见的有减速器箱体、泵体、阀体、机座等。箱体类零件结构复杂,其主要作用是容纳和支承传动件,又是保护机器中其他零件的外壳。箱体类零件的特点见表。
§10-1 零件图的识读
4. 箱体类零件
例10-4 识读蜗杆减速器箱体零件图,如图所示。
§10-1 零件图的识读
解:读蜗杆减速器箱体零件图的步骤如下:
(1)看标题栏
由标题栏可知,零件名称为蜗杆减速器箱体,属箱体类零件,材料为HT100,它的作用是容纳蜗轮和蜗杆。
(2)分析视图
蜗杆减速器箱体一组视图有五个,分别是主视图和左视图两个基本视图、三个局部视图。从图形表达方案看,因减速器箱体属于箱体类零件,结构与形状较复杂,故主视图的投射方向符合零件的工作位置原则和形状特征原则。
(3)分析尺寸标注
由于蜗杆减速器箱体的底面既是安装平面,又是箱体加工时的测量基准面;既是设计基准,又是工艺基准,是高度方向的重要端面,因此,该底面是高度方向的尺寸基准。但为了保证蜗轮与蜗杆的啮合关系,蜗轮孔的轴线又成为高度方向的辅助基准,蜗杆孔轴线的高度就是由这里注出的。
(4)看技术要求
§10-1 零件图的识读
小结:
通过对以上四类典型零件的分析可以看出,读零件图的方法是由概括了解到细致分析,以分析视图、想象形状为核心,联系尺寸和技术要求进行分析。分析图形离不开尺寸,分析尺寸又往往同时要看清技术要求。
零件图中不仅综合了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而且也包含了各种冷、热加工工艺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所以,只有在读图的实践中才能不断提高读图能力。
§10-1 零件图的识读(共15张PPT)
机械制图与技术测量
课题十 零件图的识读
及完工零件的检测
学习目标
01~05
了解零件图的内容。
06~08
掌握轴类、盘类、叉架类、箱体类零件的识读。
09~12
了解轴类、箱体类零件的检测方法。
从图的箱体类零件图中,可以了解到该箱体有以下几何公差要求:
1. D2 孔的轴线应位于公差值为 0.05mm的圆柱面内,圆柱的轴线由相对于箱体基准平面A 和B 的理论正确尺寸控制。
2. D1 孔的轴线应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mm且垂直于 D 孔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3. D1 孔的轴线应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5mm 且平行于基准平面A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箱体上平面应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5mm且平行于基准平面A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4. D1 孔的轴线应位于公差值为 0.1mm的圆柱面内,且此圆柱面的轴线与 D2 孔的轴线重合。
§10- 4 箱体类零件几何误差的检测
§10-4 箱体类零件几何误差的检测
二、垂直度误差的检测
垂直度误差检测示例如图所示,其方法和步骤如下:
1.用一短心轴模拟被测孔的公共轴线。用一长心轴模拟基准孔的轴线。
2.将被测零件的平面A 放在三个可调支承上,如图所示。
3.用直角尺分别在任意方向上检查基准孔的心轴与平板的垂直度(用光隙法),若不垂直,可通过调整可调支承使基准轴线与平板垂直。
4.用百分表分别在被测孔靠近箱体壁的左右两侧读取最高点的示值,两示值之差即为被测孔与基准孔轴线的垂直度误差。
5.进行合格性评定。当实测值小于给定的公差值时该项目合格。
§10- 4 箱体类零件几何误差的检测
三、平行度误差的检测
下面分两种情况介绍其方法和步骤。
1. 被测平面与基准平面平行度误差的检测
(1)将被测零件的基准面A 放置在平板上。
(2)将百分表放在被测平面上,测量若干个点。
(3)读出百分表中的最大示值和最小示值。
(4)百分表最大示值与最小示值之差即为该被测平面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如图所示。
(5)进行合格性评定。当实测值小于给定的公差值时该项目合格。
§10- 4 箱体类零件几何误差的检测
2. 孔轴线与基准平面平行度误差的检测
(1)将被测零件的基准面A 直接放置在平板上,并在被测孔中放入模拟心轴,如图所示。
(2)用百分表分别靠近箱体壁的左右两侧并在心轴最高点处读取示值,两示值之差即为被测轴线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
(3)进行合格性评定。当实测值小于给定的公差值时该项目合格。
§10- 4 箱体类零件几何误差的检测
§10- 4 箱体类零件几何误差的检测
五、平面度误差的检测
平面度公差用以限制平面的形状误差。常见的平面度误差检测方法有用指示表检测、用光学平晶检测、用水平仪检测及用自准仪和反射镜检测。
对于用各种不同方法测得的平面度误差值,应进行数据处理,然后按一定的评定准则处理结果。
1. 检测方法
平面度误差常用的检测方法是最小包容区域法,它是指由两平行平面包容实际被测要素时,至少有四点或三点接触,且具有下列形式之一者,即为最小包容区域,其平面度误差值最小。
§10- 4 箱体类零件几何误差的检测
最小包容区域的判别方法有以下三种形式:
(1)两平行平面包容被测表面时,被测表面有三个最低点(或三个最高点) 及一个最高点(或一个最低点)分别与两包容平面接触,并且最高点(或最低点)的投影在三个最低点(或三个最高点)之间,则这两个平行平面符合最小包容区域原则,这种判别法称为三角形准则。三角形法是以通过被测表面相距最远且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建立一个基准平面,各测点对此平面的偏差中最大示值与最小示值的绝对值之和为平面度误差。实测时,可以在被测表面找到三个等高点,并且调到零。在被测表面按布点测量,与三角形基准平面相距最远的最高和最低点间的距离为平面度误差,如图所示。
§10- 4 箱体类零件几何误差的检测
(2)被测表面有两个最高点和两个最低点分别与两个平行的包容面相接触,并且两个最高点的投影在两个最低点连线的两侧,则两个平行平面符合平面度最小包容区域原则。实测时,即通过被测表面的一条对角线作另一条对角线的平行平面,该平面即为基准平面。偏离此平面的最大示值和最小示值的绝对值之和为平面度误差,这种判别法称为交叉准则,如图所示。
§10- 4 箱体类零件几何误差的检测
(3)被测表面的同一截面内有两个最高点及一个最低点(或两个最低点及一个最高点)分别与两个平行的包容面相接触,则这两个平行平面符合平面度最小包容区域原则,这种判别法称为直线准则,如图所示。
§10- 4 箱体类零件几何误差的检测
2. 检测步骤
检测平面度误差时,检测工具包括平板和带千分表的测量架等,如图所示。
检测时,将被测零件和带千分表的测量架放在平板上,并使千分表测头垂直地指向被测零件表面,压表并调整表盘,使指针指在零位。然后按图所示,在被测平板上沿纵横方向划好均布的网格,四周离边缘10mm,各线的交点为测量的9个点,同时记录各点的示值。全部被测点的示值取得后,按对角线法求出平面度误差。
§10- 4 箱体类零件几何误差的检测
(3)按对角线上两个值相等的原则列出下列方程,求旋转量P 和Q 。把求出的P 和Q 代入图中,按最大示值与最小示值之差来确定被测表面的平面度误差。
a1=c3+2P+2Q
a3+2P=c1+2Q
(1)令图中的a1—c1 为旋转轴,旋转量为P ,则有:
(2)令图中的a1— (a3+2P)为旋转轴,旋转量为Q 。则有:
3.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的方法有多种,如计算法、旋转法、作图法等。下面介绍用旋转法求取平面度误差的方法,其计算过程分别如图所示。
§10- 4 箱体类零件几何误差的检测
§10- 4 箱体类零件几何误差的检测(共12张PPT)
机械制图与技术测量
课题十 零件图的识读及完工零件的检测
学习目标
01~05
了解零件图的内容。
06~08
掌握轴类、盘类、叉架类、箱体类零件的识读。
09~12
了解轴类、箱体类零件的检测方法。
一、采用光滑极限量规测量
光滑圆柱形工件的检测工具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通用计量器具,如游标卡尺、千分尺、各种指示表等,它们有刻度,能测出工件实际尺寸的大小,从而判断工件的合格性;另一类是量规,它是没有刻线的专用测量工具,不能测出实际尺寸的大小,只能判定被测工件尺寸是否在规定的极限尺寸范围内,从而判断工件是否合格,这种检验光滑圆柱形工件的量规称为光滑极限量规。
光滑极限量规可分为塞规和卡规(或环规)两种,其外形如图所示。塞规用来检验孔,卡规用来检验轴。用光滑极限量规检验工件的依据是极限尺寸判断原则,因尺寸有上极限尺寸和下极限尺寸,因此,塞规和卡规均有通端量规(简称通规)和止端量规(简称止规)。
§10- 2 轴套类零件的测量
如图a所示为用塞规检验孔的情况。通规按孔的下极限尺寸制造,止规按孔的上极限尺寸制造。若通规能通过被检验孔,说明孔的尺寸大于下极限尺寸;若止规不能通过,说明孔的尺寸小于上极限尺寸。检验时,只有当通规能通过所测孔同时止规不能通过所测孔时,所测孔才能判断是合格的;否则是不合格的。
如图b所示为用卡规检验轴的情况,其工作原理与塞规相似。
§10- 2 轴套类零件的测量
二、采用内径指示表测量
内径指示表是利用相对法测量孔径的通用量具,适用于测量一般精度的深孔零件。
1. 内径指示表的结构
内径指示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在内径指示表中,其测量杆与直管2始终接触,并经过直管2、杠杆4向外顶住活动测头3。测量时,活动测头的移动使杠杆回转,通过直管推动指示表的测量杆,使指示表的指针回转。由于杠杆是等臂的,指示表测量杆、直管和活动测头三者的移动量是相同的,因此,活动测头的移动量可以在指示表上读出。为使内径指示表的测量轴线通过被测工件孔的中心,内径指示表一般均设有定心装置,以保证测量的快捷与准确。
内径指示表活动测头的移动量很小,它的测量范围是通过更换或调整可换测头5的长度得到保证的。
§10- 2 轴套类零件的测量
2. 内径指示表的测量范围
内径指示表的分度值有0.01mm和0.001mm两种(本书采用分度值为0.01mm的内径百分表),测量范围有6~10mm、10~18mm、18~35mm、35~50mm、50~100mm、100~250mm和250~450mm等多种规格
3. 测量步骤
(1)预调整
1)将指示表装入直管内,预压缩1mm左右(指示表的小指针指在1的附近)后锁紧。
2)根据被测零件公称尺寸选择适当的可换测头装入直管的头部,用专用扳手拧紧锁紧螺母。
(2)对零位
1)用标准环规校对零位。按被测零件的公称尺寸选择与其尺寸相同的标准环规,按标准环规的实际尺寸校对内径指示表的零位。
2)用千分尺校对零位。按被测零件的公称尺寸选择适当测量范围的千分尺,将千分尺对在被测公称尺寸处,内径指示表的两测头放在千分尺两测砧之间校对零位。
§10- 2 轴套类零件的测量
4. 测量方法
(1)手握内径指示表的隔热手柄,先将内径指示表的活动测头和定心护桥轻轻压入被测孔径中,然后再将固定测头放入。当测头达到指定的测量部位时,将直管微微在轴向截面内摆动,读出指示表的最小示值,即为该测量点孔径的实际偏差,测量示意图如图所示。
(2)测量位置的选取如图所示,在孔轴向的三个截面及每个截面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共测六个点,并记录数据,按孔的验收标准判断其合格与否。
§10- 2 轴套类零件的测量
一、百分表的使用
1.百分表
百分表是将测量杆微小的直线位移转变为表盘上指针的角位移,从而指示出相应的数值,是一种指示式量仪,如图所示。
2.使用百分表的注意事项:
检测前,应检查表盘玻璃是否破裂或脱落,测头、测量杆、套筒等是否有碰伤或锈蚀,指针有无松动现象,指针的转动是否平稳等。检测时,应使测量杆垂直于零件被测表面。测量圆柱面的直径时,测量杆的中心线要通过被测圆柱面的轴线。测头开始与被测表面接触时,测量杆应压缩0.3~1mm,以保持一定的初始测量力,以免有负偏差时得不到测量数据。检测时应轻提测量杆,将零件移至测头下面(或将测头移至零件上),再缓慢放下测量杆与零件被测表面接触。不能骤然放下测量杆,否则易造成量仪损坏。不准将零件强行推入测头下,以免损坏量仪。
§10- 3 轴类零件几何误差的检测
二、圆度误差的检测
检测圆度误差的方法有回转轴法、三点法、两点法、投影法和坐标法等。这里介绍最常用的三点法和两点法。
1. 三点法
采用三点法时常将被测零件置于V形架中进行检测,如图所示为用三点法检测圆度误差。
检测时,使被测零件在V形架中回转一周,从百分表上读出最大示值和最小示值,两示值差的一半即为被测零件的圆度误差。常用2α 角为90°的V形架进行检测。
§10- 3 轴类零件几何误差的检测
2. 两点法
采用两点法时常用千分尺﹑百分表等进行检测﹐以被测圆某一截面上各直径间最大差值的一半作为此截面的圆度误差。两点法用于检测轮廓为偶数棱的工件(如齿数为偶数的齿轮或花键等)的圆度误差。
§10- 3 轴类零件几何误差的检测
三、径向圆跳动误差的检测
从图a中可知中间大圆柱为被测要素,基准要素是中心孔的公共轴线。
检测方法如图b所示。用一对同轴的顶尖模拟公共轴线,将被测零件装在两顶尖之间,保证大圆柱面绕基准轴线转动但不发生轴向移动。
将百分表的测头沿与轴线垂直的方向与被测圆柱面的最高点接触。在被测零件回转一周的过程中,百分表示值的最大差值即为单个测量平面上的径向圆跳动误差。按上述方法,在轴向不同位置上测量若干个截面,取各截面上测得的跳动量中的最大示值作为该零件的径向圆跳动误差。
§10- 3 轴类零件几何误差的检测
四、轴向圆跳动误差的检测
如图a所示为轴向圆跳动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从图中可知零件的右端面为被测要素,基准要素是标注直径尺寸的圆柱轴线。
检测方法如图b所示。用一个V形架模拟基准,并用一定位支承使工件沿轴向固定。
将百分表的测头与被测表面垂直接触。在被测零件回转一周的过程中,百分表示值的最大差值即为单个测量圆柱端面上的轴向圆跳动误差。沿垂直方向移动百分表,按上述方法,测量若干个不同半径处的端面,取各测量端面跳动量中的最大示值作为该零件的轴向圆跳动误差。
§10- 3 轴类零件几何误差的检测(共52张PPT)
机械制图与技术测量
课题九 零 件 图
01.
了解零件图的内容。
03.
掌握零件图尺寸、公差、配合的识读方法
02.
掌握视图的表达方法。
04.
掌握零件图中表面结构、几何公差的表达方法。
学习目标
一、几何要素
几何要素是指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体(基本形体)和它们的集合。如图所示的手柄,球心为点要素,素线和轴线为线要素,平面、球面、圆柱面、圆锥面为面要素,圆柱体、圆锥体和球体为体要素。
§9-6 几何公差
1.理想要素与非理想要素
(1)理想要素
设计者根据零件的功能确定的具有理想形状和理想尺寸的表面模型称为公称表面模型,公称表面模型上的要素称为理想要素。
(2)非理想要素
设计者假想的工件实际表面的模型称为非理想表面模型,完全依赖于非理想表面模型或工件实际表面的不完美的几何要素称为非理想要素。
§9-6 几何公差
2.按特征分类的几何要素
几何要素按特征不同可分为组成要素和导出要素。
(1)组成要素
组成要素是指属于工件的实际表面或表面模型(公称表面模型和非理想表面模型)的几何要素。也就是说,组成要素存在于工件的实际表面或表面模型上,可以是理想要素,也可以是非理想要素,但组成要素一定是工件表面的要素。如图所示的顶尖,其上的圆柱面、圆锥面、球面、端面、素线等都是组成要素。
§9-6 几何公差
(2)导出要素
由组成要素产生的中心点、中心线或中心面称为导出要素,顶尖中的球心、中心线和槽口的中心平面都是导出要素。
§9-6 几何公差
3.按范畴分类的几何要素
几何要素按范畴不同分为公称要素、实际要素和提取要素。
(1)公称要素
公称要素是指由设计者在产品技术文件中定义的理想要素。公称要素属于设计范畴的几何要素,是理想要素。如图所示,图样中的理想圆柱面和圆柱面的轴线都是公称要素。公称要素分为公称组成要素和公称导出要素
1)公称组成要素
由技术制图或其他方法确定的理想组成要素称为公称组成要素。如图所示理想圆柱面属于公称组成要素。
2)公称导出要素
由公称组成要素导出的中心点、中心线或中心面称为公称导出要素。如图所示理想圆柱面的中心线属于公称导出要素。
§9-6 几何公差
(2)实际要素
实际要素是工件范畴的要素,是指工件实际表面的要素,如图所示。实际要素只有实际组成要素,没有实际导出要素。
(3)提取要素
提取是指从一个非理想要素中提取有限点集的操作,如图所示。这里的非理想要素一般是工件实际表面,提取可以认为是用测量方法获得的某些特定点。也可以认为提取就是用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
提取要素是指由提取的有限个点组成的几何要素。提取要素属于检验的范畴,因为提取只能得到有限的点,所以提取要素只能由有限点组成。
§9-6 几何公差
提取要素分为提取组成要素和提取导出要素。
1)提取组成要素。按规定方法,由实际(组成)要素提取有限数目的点所形成的实际(组成)要素的近似替代要素称为提取组成要素。如图所示,粗虚线表示由实际圆柱面提取的提取组成要素。在实际应用中,用提取组成要素替代实际要素。
2)提取导出要素。由一个或几个提取组成要素得到的中心点、中心线或中心面称为提取导出要素。提取圆柱面的导出中心线称为提取中心线,两相对提取平面的导出中心面称为提取中心面。如图所示,细虚线表示由提取圆柱面导出的提取中心线。
4.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
定义了几何公差要求的几何要素称为被测要
素。用来定义几何公差的公差带方向和位置的要
素称为基准要素,简称基准。
§9-6 几何公差
二、常用几何公差符号
1.几何公差的特征项目
几何公差的特征项目和符号见表9-22。
§9-6 几何公差
2.几何公差框格
如图所示,几何公差框格一般由几何公差特征项目符号、公差值、基准字母等组成(形状公差只有几何公差特征项目符号和公差值两项内容),自左至右分别填写在三个框格内。若有其他补充说明,可注写在框格的上面或下面。
3.基准符号
基准符号如图所示,它由带大写字母的方框、指引线和涂黑的三角形组成。
§9-6 几何公差
三、常用几何公差项目
几何公差分为形状公差、方向公差、位置公差和跳动公差四类。几何公差项目中的轮廓度有三类,无基准的轮廓度属于形状公差;三个方向都有基准的轮廓度属于位置公差;两个方向有基准,允许公差带在一个方向浮动的轮廓度属于方向公差。
1.形状公差
形状公差是指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相对其公称(理想)要素的允许变动量。形状公差是为了限制形状误差而设置的。形状公差项目有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与基准不相关的线轮廓度和与基准不相关的面轮廓度。
§9-6 几何公差
(1)直线度
直线度用于限制实际平面内直线或空间直线(如圆柱的轴线)的形状误差,直线度主要有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圆柱面母线的直线度和圆柱面中心线的直线度三种。
1)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
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是指对实际平面上的直线要素给出的公差要求。
在图a中标注了零件上表面的直线度要求,在直线度公差框格的右侧增加了指示直线度公差带方向的相交平面框格,同时在图样上标注了作为确定公差带方向的基准符号。
为了明确表示几何公差带的方向和位置,在某些几何公差的标注中需要增加辅助要素框格,辅助要素框格有相交平面框格、定向平面框格、方向要素框格和组合平面框格四种,它们标注在几何公差框格的右侧。
§9-6 几何公差
相交平面框格的组成如图所示,左侧框格中绘制表示相交平面相对于基准位置的符号。“ ”表示相交平面与基准平行,“ ”表示相交平面与基准垂直,“ ”表示相交平面与基准成一定的夹角,“ ”表示相交平面对称于基准要素(或包含基准要素)。相交平面框格的第二格中放置基准字母,如字母A 等,该字母与标注在图中的基准要素对应。
§9-6 几何公差
1)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
在公差带图中,对图线线型的应用与普通机械图样有所不同。本书公差带图使用的图线线型见表。
§9-6 几何公差
2)圆柱面母线的直线度
圆柱面母线的直线度用于限制圆柱面母线的直线形状误差
3)圆柱面中心线的直线度
圆柱面中心线的直线度用于限制圆柱面中心线在任意方向的形状误差
§9-6 几何公差
(2)平面度
平面度用于限定实际平面的形状误差,如图所示。
在图a中标注了零件上表面的平面度要求,图中的平面度公差框格表示实际上表面应限定在间距等于0.08mm的两平行平面之间。平面度的公差带如图b所示,为间距等于公差值t 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
§9-6 几何公差
(3)圆度
圆度用于限定实际圆柱面、圆锥面或球面等在某一截平面上的形状误差,下面重点介绍圆柱面和圆锥面的圆度,如图所示。
1)圆柱面的圆度
圆柱面的圆度用于控制实际圆柱面在垂直于圆柱面轴线的截平面上的轮廓的形状误差。在图a中标注了圆柱面的圆度要求,图中的圆度公差框格表示在圆柱面的任意横截面内,提取圆周应限定在半径差等于0.03mm 的两共面同心圆之间。
§9-6 几何公差
(3)圆度
2)圆锥面的圆度(公差带与轴线垂直)
公差带与轴线垂直的圆锥面的圆度公差用于控制实际圆锥面在垂直于圆锥面轴线的截平面上的轮廓的形状误差。
在图a中标注了圆锥面的圆度公差要求,在几何公差框格右侧增加了方向要素框格 ,同时标注了基准符号。基准符号的三角形与角度尺寸的尺寸线对齐,表示基准为圆锥面的轴线。
§9-6 几何公差
方向要素是指由工件的提取要素建立的,用于标识公差带宽度方向的要素。方向要素框格的组成,如图所示,左侧框格中绘制表示位置关系的符号(如平行、垂直、倾斜或跳动等),其中跳动符号表示公差带的宽度方向与被测要素垂直,而不是与基准垂直。右侧框格中填写构建方向要素的基准要素的字母。
§9-6 几何公差
3)圆锥面的圆度(公差带与母线垂直)
公差带与母线垂直的圆锥面的圆度用于控制实际圆锥面在垂直于母线的截圆锥面上轮廓的形状误差,如图所示。
在图中标注了圆锥面的圆度和方向要素框格,同时也标注了基准符号,且基准符号的三角形与角度尺寸的尺寸线对齐。图中标注的圆锥面的圆度表示该圆锥面的提取圆周线应限定在距离等于0.2mm的两个圆之间,这两个圆位于一个与被测圆锥面同轴的圆锥面上,在通过两圆锥公共轴线的截面上,该圆锥面的素线与被测圆锥面的素线垂直。如图b所示,该圆锥面的公差带为在给定横截面内,距离为公差值t 的两个在圆锥面上的圆所限定的区域。
§9-6 几何公差
(4)圆柱度
圆柱度用于限定实际圆柱表面的形状误差,如图所示。在图a中标注了零件右侧圆柱面的圆柱度要求,图中的圆柱度公差框格表示实际圆柱表面应限定在半径差等于0.03mm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如图b所示,圆柱度的公差带为半径差等于公差值t 的两个同轴圆柱面所限定的区域。
§9-6 几何公差
(5)与基准不相关的线轮廓度
与基准不相关的线轮廓度用于限制实际曲面(或平面)上的曲线(或直线)对其理想曲线(或直线)的变动。理想曲线(或直线)的形状由理论正确尺寸确定,公差带的位置是浮动的。
理论正确尺寸是指确定理论正确位置、方向或轮廓的尺寸。理论正确尺寸没有公差,可以标注,也可以缺省(如0°、90°等),如图所示。
§9-6 几何公差
在图a中标注了与基准不相关的线轮廓度,图中的线轮廓度公差框格表示在任一平行于基准平面A 的截面内,提取(实际)轮廓线应限定在直径等于0.04mm,圆心位于理论正确几何形状上的一系列圆的两等距包络线之间。如图b所示,与基准不相关的线轮廓度的公差带为直径等于公差值t ,圆心位于具有理论正确几何形状上的一系列圆的两包络线所限定的区域。
在图a中几何公差框格的上侧标注了符号“UF”和“D E”,UF表示联合要素,联合要素是指由几个连续的或不连续的组成要素组合而成的要素,并将其视为一个单一要素。图a所示的联合要素由三段圆弧组成。“ ”是区间符号,用于定义联合要素的范围。“D E”表示线轮廓度的被测要素是从D 点到E 点之间的三段圆弧组成的柱面。
§9-6 几何公差
(6)与基准不相关的面轮廓度
与基准不相关的面轮廓度用于限制实际曲面(或平面)对其理想曲面(或平面)的变动。理想曲面(或平面)的形状由理论正确尺寸确定,公差带的位置是浮动的。
在图中标注了与基准不相关的面轮廓度,图中的面轮廓度公差框格表示提取(实际)轮廓面应限定在直径等于0.02mm、球心位于被测要素理论正确几何形状表面上的一系列圆球的两等距包络面之间。如图b所示,与基准不相关的面轮廓度的公差带为直径等于公差值t 、球心位于理论正确几何形状上的一系列圆球的两个包络面所限定的区域。
§9-6 几何公差
2.方向公差
方向公差是指被测要素对基准要素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量。方向公差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等,其中平行度、垂直度和倾斜度最常用。
(1)平行度
平行度用于限制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在平行方向上的变动量。平行度的项目较多,常用的有相对于基准面的中心线平行度、相对于基准直线的平面平行度和相对于基准面的平面平行度。
§9-6 几何公差
1)相对于基准面的中心线平行度。在图a中标注了圆柱孔中心线相对于下侧平面的平行度要求,图中的平行度公差框格表示实际中心线应限定在平行于基准平面B、间距等于0.01mm的两平行平面之间。如图b所示,该平行度的公差带为平行于基准平面B、间距等于公差值t 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
§9-6 几何公差
2)相对于基准直线的平面平行度。
在图a中标注了上侧平面相对于圆柱孔中心线的平行度要求,图中的平行度公差框格表示实际平面应限定在间距等于0.1mm、平行于基准轴线C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如图b所示,该平行度的公差带为间距等于公差值t 、平行于基准C 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
§9-6 几何公差
3)相对于基准面的平面平行度。
在图a中标注了上侧平面相对于下侧平面的平行度要求,图中的平行度公差框格表示实际表面应限定在间距等于0.1mm、平行于基准面D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如图b所示,该平行度的公差带为间距等于公差值t 、平行于基准平面D 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
§9-6 几何公差
(2)垂直度
垂直度用于限制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动量。垂直度的项目较多,常用的有相对于基准面的中心线垂直度、相对于基准直线的平面垂直度和相对于基准面的平面垂直度。
1)相对于基准面的中心线垂直度。在图a中标注了圆柱中心线相对于下侧底面的垂直度要求,图中的垂直度公差框格表示实际中心线应限定在直径等于0.01mm、垂直于基准平面A 的圆柱面内。如图b所示,该垂直度的公差带为直径等于公差值t 、轴线垂直于基准平面A 的圆柱面所限定的区域。
§9-6 几何公差
2)相对于基准直线的平面垂直度。在图a中标注了右侧圆柱右端面相对于左侧圆柱轴线的垂直度要求,图中的垂直度公差框格表示实际平面应限定在间距等于0.08mm的两平行平面之间,该两平行平面垂直于基准轴线A。如图b所示,该垂直度的公差带为间距等于公差值t 且垂直于基准轴线A 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
§9-6 几何公差
3)相对于基准面的平面垂直度。在图a中标注了右侧平面相对于底面的垂直度要求,图中的垂直度公差框格表示实际平面应限定在间距等于0.08mm、垂直于基准平面A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如图b所示,该垂直度的公差带为间距等于公差值t 、垂直于基准平面A 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
§9-6 几何公差
(3)倾斜度
倾斜度用于限制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在倾斜方向上的变动量。倾斜度的项目较多,常用的有相对于基准直线的平面倾斜度和相对于基准面的平面倾斜度。
1)相对于基准直线的平面倾斜度。在图a中标注了斜平面相对于两侧圆柱公共轴线的倾斜度要求,图中的倾斜度公差框格表示斜平面的提取(实际)表面应限定在间距等于0.1mm的两平行平面之间,该两平行平面按理论正确角度75°倾斜于公共基准轴线A—B。如图b所示,该倾斜度的公差带为间距等于公差值t 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该两平行平面按规定角度α 倾斜于公共基准轴线A—B。
§9-6 几何公差
2)相对于基准面的平面倾斜度。在图a中标注了斜平面相对于底面的倾斜度要求,图中的倾斜度公差框格表示斜平面的提取(实际)表面应限定在间距等于0.08mm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该两平行平面按理论正确角度40°倾斜于基准平面A。如图b所示,该倾斜度的公差带为间距等于公差值t 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该两平行平面按规定角度α 倾斜于基准平面A。
§9-6 几何公差
3.位置公差
位置公差是指被测要素相对于基准要素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量。位置公差包括同心度与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等。
(1)同轴度
同轴度是限制被测实际轴线相对于基准轴线的共轴误差。
在图a中标注了中间圆柱的轴线相对于两端圆柱的公共基准轴线A—B 的同轴度要求,图中的同轴度公差框格表示被测圆柱的实际中心线应限定在直径等于0.08mm,以公共基准轴线A—B 为轴线的圆柱面内。如图b所示,该同轴度的公差带为直径等于公差值t 的圆柱面所限定的区域,该圆柱面的轴线与公共基准轴线A—B 重合。
§9-6 几何公差
在图9-96a中标注了大圆柱轴线相对于小圆柱轴线的同轴度要求,图中的同轴度公差框格表示被测圆柱的实际中心线应限定在直径等于0.1mm、以基准轴线A 为轴线的圆柱面内。如图b所示,该同轴度的公差带为直径等于公差值t 的圆柱面所限定的区域,该圆柱面的轴线与基准轴线A 重合。
§9-6 几何公差
(2)对称度
对称度是指被测要素(中心平面)的位置相对基准要素(中心平面或中心线)的允许变动量,是限制被测要素偏离基准要素的一项指标。
图a标注了槽口的对称面相对于长方体对称面的对称度,图中的对称度公差框格表示槽口的提取(实际)中心平面应限定在间距等于0.01mm、对称于基准中心平面A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如图b所示,该对称度的公差带为间距等于公差值t 且对称于基准中心平面A 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
§9-6 几何公差
在图a中标注了键槽的对称面相对于圆柱轴线的对称度,图中的对称度公差框格表示被测键槽的实际中心平面应限定在间距等于0.02mm、对称于基准轴线A (通过基准轴线A 的理想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如图b所示,该对称度的公差带为间距等于公差值t、对称于基准轴线A (通过基准轴线A 的理想平面)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
§9-6 几何公差
(3)位置度
位置度是指被测要素所在的实际位置相对于由基准要素和理论正确尺寸所确定的理想位置所允许的变动量。位置度分为导出点的位置度、中心线的位置度、中心面的位置度和平表面的位置度等,其中公差带为圆柱面的中心线的位置度应用最广泛。
图a、b中均标注了孔的轴线相对于由基准C、基准A 和基准B 组成的基准体系的位置度。
图a中标注的位置度公差框格表示提取(实际)中心线应限定在直径等于0.08mm的圆柱面内,该圆柱面的轴线应处于由基准平面C、A、B 和理论正确尺寸确定的被测孔的理论正确位置。图b中标注了8个孔的轴线相对于由基准C、基准A 和基准B 组成的基准体系的位置度,图中标注的位置度公差框格表示各孔的提取(实际)中心线应各自限定在直径等于0.2mm的圆柱面内,该圆柱面的轴线应处于由基准C、A、B 和理论正确尺寸确定的理论正确位置。如图c所示,图a、b所示位置度的公差带为直径等于公差值t 的圆柱面所限定的区域,该圆柱面轴线的位置由相对于基准C、A、B 的理论正确尺寸确定。
§9-6 几何公差
§9-6 几何公差
4.跳动公差
跳动公差是被测要素在无轴向移动的条件下,绕基准轴线回转一周或连续回转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跳动公差用于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形状、方向和位置误差。跳动公差的被测要素一般为回转面或回转体的端面,跳动公差分为圆跳动公差和全跳动公差。
(1)圆跳动
圆跳动是指被测要素在任一测量截面内相对于基准轴线的最大允许变动量,圆跳动分为径向圆跳动、轴向圆跳动、斜向圆跳动和给定方向的圆跳动,其中径向圆跳动和轴向圆跳动最常用。
§9-6 几何公差
1)径向圆跳动。径向圆跳动用于限制被测要素(圆柱面)的任一横截面相对于基准轴线的径向跳动误差。在图a中标注了中间大圆柱面相对于两端圆柱的公共基准轴线A—B 的径向圆跳动。在图b中标注了扇形块外圆柱面相对于孔轴线的径向圆跳动。如图c所示,图a、b所示径向圆跳动的公差带为在任一垂直于基准轴线的横截面内、半径差等于公差值t 、圆心在基准轴线上的两同心圆所限定的区域。
§9-6 几何公差
2)轴向圆跳动。轴向圆跳动用于限制被测要素(圆柱端面)与任一圆柱截面(与基准同轴)的交线相对于基准轴线的轴向跳动误差。在图a中标注了右侧圆柱右端面的轴向圆跳动,图中的轴向圆跳动公差框格表示在与基准轴线A 同轴的任一圆柱形截面上,提取(实际)圆应限定在轴向距离等于0.1mm 的两个等圆之间。如图b所示,该轴向圆跳动公差带为与基准轴线A 同轴的任一半径的圆柱截面上,间距等于公差值t 的两圆所限定的圆柱面区域。
§9-6 几何公差
(2)全跳动
全跳动是被测表面绕基准轴线连续回转时,在给定方向上所允许的最大跳动量。全跳动分为径向全跳动和轴向全跳动两种。
1)径向全跳动。径向全跳动用于限制整个被测要素相对于基准轴线的径向跳动误差。在图a中标注了中间大圆柱面相对于两端圆柱的公共基准轴线A—B 的径向全跳动,图中的径向全跳动公差框格表示提取(实际)表面应限定在半径差等于0.1mm、与公共基准轴线A—B 同轴的两圆柱面之间。如图b所示,该径向全跳动公差带为半径差等于公差值t 且与公共基准轴线A—B 同轴的两圆柱面所限定的区域。
§9-6 几何公差
2)轴向全跳动。轴向全跳动用于限制整个被测要素相对于基准轴线的轴向跳动误差。在图a中标注了右侧圆柱右端面的轴向全跳动,图中的轴向全跳动公差框格表示提取(实际)表面应限定在间距等于0.1mm、垂直于基准轴线D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如图b所示,该轴向全跳动公差带为间距等于公差值t 、垂直于基准轴线D 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
§9-6 几何公差
四、几何公差的选择
1.几何公差项目的选择原则
(1)根据零件的形体结构特征选择几何公差项目
零件本身的形体结构特征决定了它可能需要的公差项目。如对圆柱零件,一般会选择圆柱度、轴线或素线的直线度,零件的重要平表面会选择平面度,零件的槽口或键槽等会选择对称度,台阶轴或台阶孔类零件会选择同轴度,凸轮类零件会选择轮廓度。
(2)根据零件的功能要求选择几何公差项目
选择几何公差项目时,需要考虑零件各部位的功能要求。例如,安装齿轮轴的机床箱体上的孔,为保证齿轮的正确啮合,需要给出两孔轴线的平行度要求;为保证机床工作台或刀架的运动精度,需要对导轨提出直线度或平面度要求;对于有相对运动关系的孔与轴(如柱塞与柱塞套),需要给出圆柱度要求。
(3)根据便于检测的原则选择几何公差项目
在满足零件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应充分考虑几何公差项目检测的方便和可操作性。例如,轴类零件可用易于检测的跳动公差综合控制圆柱度、同轴度、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等。
§9-6 几何公差
2.基准的选择原则
基准的选择要考虑零件在机器中的安装位置、零件重要结构的作用、零件加工及检验的要求。基准要素通常应具有较高的形状精度,长度或面积较大,并具有较高的刚度。基准要素一般应是零件在机器中的安装基准或定位基准。
3.几何公差值的选择原则
几何公差值的选择原则是在满足零件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较大的公差值。
4.选择几何公差的注意事项
(1)在同一要素上给出的形状公差值应小于位置公差值。例如,要求平行的两个平面,其平面度公差值应小于平行度公差值。
(2)圆柱零件的形状公差值(轴线直线度除外)一般应小于其尺寸公差值。
(3)平行度公差值应小于其相应的距离公差值。
(4)对于下列情况,考虑到加工的难易程度和除主参数外其他因素的影响,在满足功能要求的情况下,可适当降低1~2级。
§9-6 几何公差
五、几何公差的图样标注
1.几何公差要求的标注
(1)被测要素是组成要素时的几何公差标注
当几何公差要求的被测要素是组成要素时,指引线箭头终止在要素的轮廓或其延长线上,且必须与尺寸线明显分离,如图所示。
§9-6 几何公差
(2)被测要素是导出要素时的几何公差标注
当几何公差要求的被测要素是导出要素(中心线、中心面或中心点)时,指引线的箭头应终止在尺寸线的延长线上,如图所示。
§9-6 几何公差
(3)同一要素具有多项几何公差时的标注
当需要为同一要素指定多项几何公差要求时,为了方便,可采用上下堆叠公差框格的标注形式,如图所示。标注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推荐将公差框格按公差值从上到下依次递减的顺序排布。
2)指引线的起点应连接于某个公差框格左侧或右侧的中点,而非公差框格中间的延长线。
§9-6 几何公差
(4)多个单独要素具有相同几何公差时的标注当多个单独要素具有相同几何公差要求时,可以共用一个几何公差框格,如图所示。
§9-6 几何公差
2.基准的标注
(1)基准要素是组成要素时的标注
当基准要素是组成要素时,基准三角形放置在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延长线上,与尺寸线明显错开,如图所示。
(2)基准要素是导出要素时的标注
当基准要素是导出要素时,基准符号的三角形放置在尺寸线的延长线上(见图a),如果没有足够的位置标注尺寸的两个箭头,其中一个箭头可以用基准三角形代替,如图b所示。
§9-6 几何公差(共15张PPT)
机械制图与技术测量
课题九 零 件 图
了解零件图的内容。
掌握视图的表达方法。
掌握零件图尺寸、公差、配合的识读方法
掌握零件图中表面结构、几何公差的表达方法。
学习目标
一、表面结构的基本概念
1. 表面粗糙度
表述加工表面上峰谷的高低程度和间距状况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的术语称为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反映的是零件被加工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误差。它主要是由加工过程中刀具和零件表面间的摩擦、切屑分离时表面金属层的塑性变形、工艺系统的高频振动等原因形成的。表面粗糙度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见表。
§9-5 表面结构
§9-5 表面结构
2. 表面波纹度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由于机床、工件和刀具系统的振动,在工件表面所形成的间距比表面粗糙度大得多的表面不平度称为波纹度。
表面粗糙度、表面波纹度和表面几何形状误差总是同时生成并存在于同一表面的,表面轮廓的构成如图所示。
§9-5 表面结构
3. 评定表面结构常用的轮廓参数
(1)算术平均偏差Ra
算术平均偏差Ra 是指在一个取样长度(在X 轴方向判别被评定轮廓不规则特征的长度)内纵坐标Z(x)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如图所示。
(2)轮廓的最大高度Rz
轮廓的最大高度Rz 是指在同一取样长度内,最大轮廓峰高和最大轮廓谷深之和的高度,如图所示。
§9-5 表面结构
标注表面结构要求时的图形符号见表。当图样中某个视图上构成封闭轮廓的各表面有相同的表面结构要求时,在完整图形符号上加一圆圈,标注在封闭轮廓线上,其注法如图所示。
二、标注表面结构的图形符号
§9-5 表面结构
三、表面结构要求在图形符号中的注写位置
四、表面结构代号
表面结构符号中注写了具体参数代号和数值等要求后即称为表面结构代号。
§9-5 表面结构
五、表面结构要求在图样中的注法
1.表面结构要求对每一表面一般只注一次,并尽可能注在相应的尺寸及其公差的同一视图上。除非另有说明,所标注的表面结构要求是对完工零件表面的要求。
2.表面结构要求的注写和读取方向与尺寸的注写和读取方向一致。表面结构要求可标注在轮廓线上,其符号应从材料外指向并接触表面,如左图所示。必要时,表面结构要求也可用带箭头或黑点的指引线引出标注,如右图所示。
§9-5 表面结构
3.在不致引起误解时,表面结构要求可以标注在给定的尺寸线上,如图所示。
4.表面结构要求可标注在几何公差框格的上方,如图所示。
§9-5 表面结构
5.圆柱和棱柱表面的表面结构要求只标注一次,如图所示可将其标注在圆柱特征的延长线上。
如果每个棱柱表面有不同的表面结构要求,则应分别单独标注,其注法如图所示。
§9-5 表面结构
六、表面结构要求在图样中的简化注法
1. 有相同表面结构要求的简化注法
如果在工件的多数(包括全部)表面有相同的表面结构要求时,则其表面结构要求可统一标注在图样的标题栏附近(不同的表面结构要求应直接标注在图形中),这种简化注法如图所示。此时,表面结构要求的符号后面应包括:
在圆括号内给出无任何其他标注的基本符号,如图a所示。
在圆括号内给出不同的表面结构要求,如图b所示。
§9-5 表面结构
2. 多个表面有共同要求的注法
(1)用带字母的完整符号的简化注法如图所示,在图纸空间有限时,可用带字母的完整符号,以等式的形式,在图形或标题栏附近,对有相同表面结构要求的表面进行简化标注。
(2)只用表面结构符号的简化注法
如图所示,用表面结构符号以等式的形式给出多个表面共同的表面结构要求。
§9-5 表面结构
七、表面粗糙度的选用
1.在满足表面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用较大的表面粗糙度值,以降低加工成本。
2.在同一零件上,工作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值一般小于非工作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值。
3.摩擦表面比非摩擦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值要小,滚动摩擦表面比滑动摩擦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值要小;运动速度高、压力大的摩擦表面应比运动速度低、压力小的摩擦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值小。
4.承受循环载荷的表面及易引起应力集中的结构(如圆角、沟槽等),其表面粗糙度值要小。
§9-5 表面结构
七、表面粗糙度的选用
5.配合精度要求高的结合表面、配合间隙小的配合表面以及要求连接可靠且承受重载的过盈配合表面,均应取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
6.配合性质相同时,在一般情况下,零件尺寸越小,则表面粗糙度值应越小;在同一精度等级时,小尺寸比大尺寸、轴比孔的表面粗糙度值要小;通常在尺寸公差、表面形状公差小时,表面粗糙度值要小。
7.耐腐蚀性、密封性要求越高,表面粗糙度值应越小。
§9-5 表面结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