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溶液的形成课件(共26张PPT 内嵌视频)初中化学 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 溶液的形成课件(共26张PPT 内嵌视频)初中化学 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黄河小浪底水库放水调沙
海水
  自然界的水中大都溶解了许多物质,形成了一种混合物——溶液。如海水中就含有80多种元素,是巨大的资源宝库。
溶液有什么特征?混有泥沙的黄河水也属于溶液吗?
情景引入
一、溶液
【实验1】在20 mL水中加入一匙蔗糖,用玻璃棒搅拌,会观察到什么现象?若换成食盐呢?
蔗糖、食盐都不见了,形成无色透明的溶液
食盐水
蔗糖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里扩散,在水中以蔗糖分子形式存在于水分子的中间,最终形成均一的蔗糖溶液。
蔗糖去哪儿了——从微观角度分析
氯化钠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里扩散,在水中以离子(Na+、Cl-)形式存在于水分子的中间,最终形成均一的氯化钠溶液。
食盐去哪儿了——从微观角度分析
只要水分不被蒸发,温度不发生变化,蔗糖或氯化钠与水不会分离,且各组成部分相同。
均一性:溶液形成以后,溶液任一部分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指密度、浓度、性质等)。
1. 定义: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稳定性:溶液在外界条件(包括温度、压强)不改变的情况下,溶液中的各组成不会发生变化。
2.组成:
溶质:
溶剂:
被溶解的物质。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1种)
(1种)
能作溶质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或液体或气体
能作溶剂的物质是: 液体
m溶液= m溶质+ m溶剂,V溶液≠ V溶质+ V溶剂
(1)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吗?
(3)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吗?
不一定。如CuSO4溶液是蓝色的。
不一定。如水、酒精均不是溶液。
根据溶液的定义回答以下问题。
和原来一样,溶液均一
(2)一杯一定密度的溶液,倒出一部分后密度为原来的多少?
【思考】前面我们接触了一些化学反应,如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为什么这两种物质要放在溶液中反应呢?
在溶液中反应时,物质的接触面积大,反应的快。
【思考】水是不是可以溶解所有的物质呢?是不是只有水能做溶剂呢?
【实验2】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5 mL水,分别加入1~2小粒碘或高锰酸钾;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 mL汽油,再分别加入1~2小粒碘或高锰酸钾。振荡,观察现象。
碘+水
碘+汽油
高锰酸钾+水
高锰酸钾+汽油
结论:碘可以溶于汽油,几乎不溶于水;高锰酸钾可以溶于水,几乎不溶于汽油。
3. 影响物质溶解能力的因素
(2)常见的溶剂:水、汽油、酒精等。
(1)影响物质溶解能力的主要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等。
水能溶解很多种物质,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汽油能溶解油脂等物质。
酒精能溶解碘等物质。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是不同的。
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也是不同的。
溶质只能是固体吗?
【实验3】在盛有2 mL水的试管中滴加2~3滴红墨水,振荡。然后将试管倾斜,用滴管沿试管内壁缓缓加入约2 mL乙醇,不要振荡,观察是否分层。然后振荡并静置几分钟,观察现象。
振荡,静置
水中滴入红墨水,振荡
加入乙醇,不要振荡
液体分层
液体不分层
液体不分层
溶剂 溶质 振荡前现象 振荡后现象 静置后现象
水 乙醇
4. 不同溶液里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方法
体系 溶质 溶剂
气+液
固+液
液+液 无水
有水
气体
液体
量少
量多
固体
液体

非水物质
在未指明溶剂时,溶剂一般为水。
5. 溶液的命名
某某的某某溶液
(溶质)
(溶剂)
加入水中的物质 溶质 溶剂 溶液名称
蔗 糖
食 盐
高锰酸钾
蔗糖



食盐
高锰酸钾
蔗糖的水溶液或蔗糖溶液
食盐的水溶液或食盐溶液
高锰酸钾的水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
注: 溶剂为水时,可以简称为某溶液,如氯化钠溶液
6. 溶液的用途
无土栽培
医药用品
二、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探究】现有试管、烧杯、玻璃棒、温度计等仪器和固态NaCl、NH4NO3 、NaOH,试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它们溶解于水时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
水中加入的溶质 NaCl NH4NO3 NaOH
加入溶质前水的温度/℃
溶解现象
加入溶质后水的温度/℃
结论
固体溶解
固体溶解
固体溶解
25
25
25
21.3
25
32
溶解时,吸收热量
溶解时,放出热量
溶解时,温度不变
溶解过程中的两种变化
溶质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
溶质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
放出热量
扩散过程
水合过程
吸收热量
若Q吸﹤ Q放,则溶液温度升高;
若Q吸﹥ Q放,则溶液温度降低;
如NH4NO3
若Q吸 = Q放, 则溶液温度不变;
如NaOH
如NaCl
三、乳化现象
【实验】两支试管中各加入5mL水和几滴植物油,观察试管中的液体是否分层。向其中一支试管中滴入4~5滴洗涤剂。用胶塞分别塞紧试管,振荡,观察现象。静置几分钟,再观察现象。把两支试管内的液体倒掉,并用水冲洗试管,比较这两支试管的内壁是否干净。
现象 倒掉液体后试管是否干净
振荡前 振荡后 静置后 水和植物油
水和植物油及洗涤剂
液体分层
形成乳状
浑浊液体
液体分层
液体分层
形成乳状
浑浊液体
液体不分层
试管不干净
试管较干净
不均一、不稳定
1. 乳浊液
2. 乳化现象
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洗涤剂能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
使油和水不再分层,所形成的乳浊液稳定性增强
用洗发剂洗去头发上的油脂
用肥皂、洗衣粉洗去衣服上的污渍
洗衣粉、肥皂、沐浴露、洗发剂、洗面奶等
生活中常见的乳化剂
定义 特征 类别 举例
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
液体小液滴分散到另一种液体里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均一
稳定
不均一
不稳定
不均一
不稳定
混合物
食盐水、糖水、稀盐酸、石灰水
泥浆水、
洪水
油水
乳浊液、溶液、悬浊液的区别和联系
混合物
混合物
当堂检测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
B.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从一杯糖水中取出一半,则剩余糖水的甜度变小
D.溶液是均一 稳定的混合物
D
1.“泰山脉动山泉水”取自泰山天然矿泉,判断“泰山脉动山泉水”属于溶液的依据是(  )
①无色 ②混合物 ③化合物 ④均一性 ⑤稳定性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
B
3.下列洗涤方式应用乳化作用的是(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
C.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D.用盐酸清洗水壶的水垢
C
选项 A B C D
X 水 稀盐酸 稀盐酸 水
Y 氢氧化钠固体 石灰石 镁 硝酸铵
4.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若想使U型管中a端液面下降,b端液面上升,不能达到目的的选项是( )
D
本节内容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