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2张PPT)新课导入1. 在一杯水中,蔗糖、食盐能无限制地溶解吗?2. 家中的汤咸了、淡了,你有处理办法吗?20 mL水 加5 g NaCl 搅拌 再加5 g NaCl 再加15 mL水注意:玻璃棒搅拌尽量不要碰到烧杯内壁和烧杯底部。【实验9-5】探究在室温下,溶质溶解质量随溶剂质量的变化情况。以不发出声音为准!一、饱和溶液操作 5 g氯化钠,搅拌 再加5 g氯化钠,搅拌 加15 mL水,搅拌现象结论 固体全部溶解部分固体不溶解固体全部溶解①可溶性物质在一定量的水中不能无限溶解;②溶质溶解的质量随着溶剂质量的增大而增大再加15 mL水,氯化钠溶解说明了什么?20 mL水 加 5 g KNO3 搅拌溶解 再加5 g KNO3 加热 又再加5 g KNO3【实验9-6】探究溶质在定量溶剂中溶解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冷却测温度:T1:20 mL水T2 :加热完全溶解时温度T3:冷却析出晶体后的温度T1T2T3操作 现象 结论5 g 硝酸钾,搅拌再加5 g 硝酸钾,搅拌 加热 再加5 g 硝酸钾,搅拌 冷却 固体溶解固体全部溶解固体全部溶解晶体析出一定量的溶剂中,硝酸钾溶解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固体部分溶解(升温)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硝酸钾不能无限地溶解。升高温度,一定量溶剂中可以溶解更多的硝酸钾降低温度,硝酸钾溶解能力降低T ℃定量的水不能再溶解该溶质饱和溶液1.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注意:只有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饱和”和“不饱和”才有意义。表述方法:…温度时…的饱和溶液或…温度时…的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该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做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练1. A、B、C、D四个烧杯里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同种溶剂,向四个烧杯加入某溶质,且固体溶质质量依次减少(温度相同),充分溶解,(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各问(填序号)(1)________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2)________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3)________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A B C DABCD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但还能溶解其他溶质。因此,表述某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指明溶质。如氯化钠饱和溶液、硝酸钾饱和溶液。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取少量冷却后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于小试管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固体,观察高锰酸钾能否溶解?饱和硝酸钾溶液1.如何验证某硝酸钾溶液已经达到饱和?判断溶液饱和与否的方法:【交流讨论】①方法一:溶液中有未溶解的溶质时为饱和溶液。②方法二:向原溶液中再加入少量原溶质,如果不能再溶解,则说明是饱和溶液;如果还能再溶解,则说明是不饱和溶液。2. 有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哪些?加入溶质、 蒸发溶剂、 改变温度加入硝酸钾、蒸发掉一些水、降低温度3. 将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哪些?增加溶剂、升高温度【交流讨论】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加溶剂、升高温度加入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不饱和石灰水饱和石灰水降温升温2.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注意:这里的“升温”和“降温”两种方法适合大多数固态溶质的溶液,对极少数固体(如:氢氧化钙)来说恰好相反。4. 如何从食盐溶液中得到食盐晶体?蒸发溶剂结晶蒸发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a. 注意蒸发皿的溶液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b. 加热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以免溶液溅出;c. 不能蒸干,应当析出大量晶体时就应熄灭酒精灯,利用余热蒸干【交流讨论】海水贮水池蒸发池结晶池食盐母液氯化钠多种化工原料从海水中提取食盐蒸发溶剂——海水晒盐(苦卤)冷却热饱和硝酸钾溶液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析出降温结晶雪花晶体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即为晶体。结晶:溶解在溶液里的溶质以晶体的形式析出,叫做结晶。实验回顾:4. 结晶(1)结晶的概念:(2)适用范围: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把可溶性固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3)结晶的方法:①蒸发溶剂结晶适用于溶解能力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如氯化钠。硫酸铜晶体②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冷却结晶(降温结晶)适用于溶解能力随温度的下降明显下降的物质,如硝酸钾、硫酸铜等。指出下列各题的错误之处,并加以改正:1.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2.装有饱和溶液的瓶子的瓶底,一定有这种溶质的固体。3.使一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将其中的溶剂倒出一些。4.在同一温度下,同体积的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会比另一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含有的溶质多。5.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不一定,有可能刚好达到饱和依然是不饱和溶液不一定,这两种物质的溶解能力有可能不同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5.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浓度大)(浓度小)食盐溶解食盐的不饱和溶液10毫升水10毫升水熟石灰不完全溶解熟石灰的饱和溶液0.2克熟石灰2克食盐(1)对于不同溶质来说,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2)对于同种溶质来说:在一定温度时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稀溶液练2. 20℃时,往盛有饱和食盐水的烧杯中加入5 g食盐,加入食盐后的溶液中,质量不变的是( )A. 溶剂的质量 B. 溶质的质量C. 溶液的质量 D. 溶剂、溶质、溶液的质量饱和溶液的质量不包括未溶解的固体的质量!D练3. 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使它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加入硝酸钾固体 B.降低溶液的温度C.蒸发一部分溶剂后再恢复到原温度 D.用滴管吸出一部分溶液D练4. 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在温度不变时,KNO3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KNO3B. 当温度升高时,饱和溶液一定能继续溶解溶质C. 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 改变温度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BC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及温度有关影响因素:实例:高锰酸钾溶于水,而不溶于汽油;碘易溶于汽油而几乎不溶于水溶解性能力的大小常用溶解度来表示【回顾】碘、高锰酸钾分别在水和汽油的溶解实验,思考:物质的溶解性与什么因素有关?二、溶解度10 ℃40 ℃氯化钠硝酸钾不行应该在同一温度下如何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大小 氯化钠硝酸钾不行1g氯化钠1g硝酸钾不行应该达到饱和状态应该溶剂的量相同20克水定状态(达到饱和)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应该控制的条件有:定温度定溶剂的量四要素条件:一定温度标准:100克溶剂(未说明的情况下通常指水)状态:饱和状态(最大值)单位:质量(克)1. 固体物质溶解度(通常用S表示)注意:描述物质的溶解度时一定要包含上面四要素,否则将无意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思考: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克的意义?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31.6克;20℃时,100克水中溶了31.6克的硝酸钾就达到饱和状态。练1. 你会判断吗?(1)20克A物质溶解在100克水中恰好配成饱和溶液,A的溶解度是20克。( )(2) 20℃ ,20克A物质溶解在水中配成饱和溶液, 20℃ 时A的溶解度是20克。( )(3)20℃ ,20克A物质溶解在水中配成100克饱和溶液,则 20℃ 时A的溶解度是20克。( )(4)20℃ ,20克A物质溶解在100克水中配成饱和溶液,则 20℃ 时A的溶解度是20克。( )×××√理由:没有指明温度。理由:没有说明水的量为100克。理由:100克必须为溶剂水的质量,而不是溶液的质量。2.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0.01g1g10g易溶可溶微溶难(不)溶【 资料卡片】20℃溶解度/g 一般称为<0.01 难溶0.01~1 微溶1~10 可溶>10 易溶3.溶解度的表示方法(1)列表法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溶解度/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8 202 246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用横坐标表示温度。(2)图象法——溶解度曲线硝酸钾氯化铵氯化钠温度/℃101009080706050403020溶解度/g1601501401301201101009080706050403020102001901801700氯化钾硝酸铵碳酸氢钠硼酸硝酸钠几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观察下图,你能得出什么结论?(1)同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2)曲线的交点表示这两种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相同。(3)曲线越陡,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硝酸钾氯化铵氯化钠温度/℃101009080706050403020溶解度/g1601501401301201101009080706050403020102001901801700氯化钾硝酸铵碳酸氢钠硼酸硝酸钠NM温度/℃溶解度\克t1t20●b●a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交点所示的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c溶解度曲线含义曲线下方的点:不饱和溶液曲线上方的点:形成饱和溶液并有物质剩余。1020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溶解度。●对比下图,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什么规律?①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例如 硝酸钾等。②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例如氯化钠。③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例如熟石灰。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几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硝酸钾氯化铵氯化钠温度/℃101009080706050403020溶解度/g1601501401301201101009080706050403020102001901801700氯化钾硝酸铵碳酸氢钠硼酸硝酸钠练2.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 20℃时,把30 g甲物质加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C练3. 如图是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乙的溶解度不受温度的影响C.t1 ℃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 ℃时(不考虑水分的蒸发)会有晶体析出D.t2 ℃时,甲与乙的溶解度相等D【思考】1. 打开汽水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2. 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什么有关?压强温度(1)气体溶解度的概念:4. 气体物质的溶解度(2)气体溶解度的意义:想一想:0℃时,氧气的溶解度为0.049的含义是什么?在0℃,压强为101kPa时,1体积水最多能溶解0. 049体积O2气体的溶解度是一个比值,无单位。气体在压强为101 kPa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3)影响气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①内因:气体的性质;②外因:主要是温度和压强。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练4. 你设想增大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的方法是( )A. 升温增压 B. 升温减压C. 降温增压 D. 降温减压C练5. 下列几种物质:①硝酸钾、②熟石灰、③氧气、④二氧化碳,其中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只有①D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含义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3.结晶(1)蒸发溶剂结晶。(2)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①加水 ②升温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①加溶质②降温③蒸发溶剂课堂小结同种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不同的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溶解性物质的溶解度定量描述①一定温度②100克溶剂③溶液饱和④单位是克易溶 、可溶 、微溶 、难(不)溶固体的溶解度气体的溶解度影响因素(温度)影响因素 (温度、压强)表示方法表示方法4.本节内容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