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参考活动1 唱响团歌》教学设计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苏少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 参考活动1 唱响团歌》教学设计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苏少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参考活动1 唱响团歌》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团歌的背景和意义,理解歌曲所表达的团队精神和价值观。
2. 学习并掌握团歌的歌词和旋律,能够正确演唱。
3. 增强团队认识和凝聚力,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学习并掌握团歌的歌词和旋律,能够正确演唱。
2. 难点:理解团歌所表达的团队精神和价值观,并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三、教学准备:
1. 准备教学用的团歌歌词和音乐文件。
2. 准备教学用具:黑板、白板、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以及一些歌唱道具(如乐器、手拍等)。
3. 安排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以便学生进行歌唱活动。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播放团歌,请同砚们欣赏。
2. 简单介绍团歌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3.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如何唱好团歌,展示共青团的精神风貌。
(二)新课教学
1. 基础训练:学习团歌的歌词和曲谱。
(1)教师详细讲解歌词的含义,传达共青团的精神内涵。
(2)教师指挥学生一起唱曲谱,强调重点和难点部分。
2. 歌曲演绎:如何通过歌声表达情感。
(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通过歌声表达对共青团的爱戴和敬意。
(2)教师进行示范,让学生观察和学习。
(3)学生分小组练习,教师进行指导。
3. 展示评判:各小组展示学习效果,师生共同评判。
(1)各小组轮流进行展示,其他小组可以提出建议和意见。
(2)师生共同打分评判,给予鼓励和支持。
(三)教室小结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唱好团歌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自己的歌唱水平。
(四)安置作业
1. 回家后继续练习团歌,争取在下次课上能有更好的表现。
2. 搜集其他优秀团歌,了解它们的创作背景和意义,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们能熟练地唱响团歌,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 理解团歌的内涵,培养团队认识和集体荣誉感。
3. 通过歌唱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自大心。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学生们熟练掌握团歌的旋律和歌词。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自大心,尤其是那些对音乐不太敏感的学生。
三、教学准备:
1. 准备音乐器械,如音响、麦克风等。
2. 提前录制团歌,以便在教室上播放。
3. 设计一份学生个人信息表格,用于评估学生的进步。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播放团歌,请同砚们欣赏。
2. 简单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再次认识团歌的旋律和歌词。
3. 引入新课题,激发学生学习歌词的兴趣。
(二)新歌词教学
1. 教师领唱新歌词,请学生认真聆听并学习。
2. 组织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新歌词,教师巡回指导。
3. 邀请学生上台表演唱,展示学习效果。
4. 结合多媒体课件,教师讲解歌曲背景和创作故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内涵。
(三)歌曲处理
1.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更好地表现歌曲,提出自己的建议。
2. 教师总结学生的建议,并示范演唱歌曲的高潮部分。
3. 组织学生分组练习,要求每组学生根据歌曲特点进行合理分工,共同完成歌曲的演唱和表现。
4. 鼓励学生在演唱时加入适当的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使歌曲表现更加生动。
(四)教室小结
1.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
2. 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心得,鼓励学生继续探索音乐世界。
3. 安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家庭中演唱团歌,稳固学习效果。
五、教学反思:
经过一节课的教学,我对《参考活动1 唱响团歌》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总结如下:
1. 优点:
* 本次教学设计的亮点在于以团歌为载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唱响团歌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 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团歌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 在评判环节,我采用了多元化的评判方式,包括小组自评、组间互评和教师评判,既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别,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大心和自尊心。
2. 不足:
*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有些小组的协作不够默契,导致进度较缓。针对这一问题,我认为可以在下次教学中加强小组协作能力的培养,如进行小组间的沟通与交流,以提高协作效率。
* 在评判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积极性不强。针对这一问题,我认为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如增加奖励机制,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改进方向:
*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别,注重因材施教。对于协作能力较弱的小组,可以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以提高他们的协作能力和学习效果。
* 在评判环节,我将进一步完善评判机制,如增加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比重,以增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互相学习。
总之,本次教学设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能力和学习兴趣。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唱响团歌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同时,本次教学设计也注重了评判环节的多元化和激励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大心和自尊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别,注重因材施教,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