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与技术测量(第二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同步教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机械制图与技术测量(第二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同步教学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学习目标
掌握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
掌握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了解组合体的尺寸标注方法
§6-1 组合体的分析方法
形体分析法:
画、读组合体视图时,通常按照组合体的结构特点和各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把它划分为若干个基本几何体,并分析各基本几何体之间分界线的特点和画法,然后组合起来画出视图或想象出其形状。这种分析组合体的方法叫作形体分析法。
从图中可以看出,连接板的前、后表面与大、小圆筒的外表面相切;肋板的左、右表面与大、小圆筒相交;肋板和连接板表面相接触。
§6-1 组合体的分析方法
一、叠加
按照形体表面接触方式的不同,可分相贴、相切、相交三种。
§6-1 组合体的分析方法
二、切割
切割类组合体可以看成在基本几何体上进行切割、钻孔、开槽等所构成的形体。
§6-1 组合体的分析方法
三、综合
常见的组合体大多是综合类组合体,有叠加又有切割。
§6-2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一、形体分析
该轴承座由底板、圆筒、支承板和肋板几个部分叠加而成,底板和肋板间的组合形式为相贴,支承板的左、右侧面与圆筒外表面相切,肋板和圆筒相交,底板上钻出两个圆孔,由此可知轴承座属于综合类的组合形式。
二、选择视图
通常要求主视图能够较多地表达物体的形状特征,也就是要尽量将组成部分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关系的特征在主视图上显示出来,并尽量使形体上主要面与投影面平行。
三、选择比例,确定图幅及布置视图
图幅和比例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同时,要注意所选幅面要留有余地,以便标注尺寸及画标题栏等。整个图面布置要均匀,不宜偏向一方。
§6-2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四、画图
§6-3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一、基本要求
1. 正确:尺寸标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2. 完整:所注各类尺寸应齐全,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3. 清晰:尺寸布置要整齐、清晰,便于读图。
二、尺寸种类
1. 定形尺寸
定形尺寸是指表示各基本几何体大小长、宽、高)的尺寸。
2. 定位尺寸
定位尺寸是指表示各基本几何体之间相对位置(上下、左右、前后)的尺寸。
3. 总体尺寸
总体尺寸是指表示组合体总长、总宽、总高的尺寸。
§6-3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三、基本方法
将组合体分解为若干个基本形体,逐个注出这些基本形体的定形尺寸,然后注出确定各基本形体位置关系的定位尺寸,最后注出组合体的总体尺寸。
四、尺寸基准
标注尺寸的起点称为尺寸基准,简称基准。组合体具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标注每一个方向的尺寸都应先选择好基准。标注时,通常选择组合体的底面、端面、对称面、轴线、对称中心线等作为基准。如图所示为轴承座的尺寸基准,其中长度方向尺寸以左右对称面为基准;宽度方向尺寸以底板后端面为基准;高度方向尺寸以底面为基准。
§6-3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对轴承座进行形体分析后注出的各组成部分的尺寸
§6-3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五、尺寸布置
1.各基本形体的定形尺寸和有关定位尺寸要尽量集中标注在一个或两个视图上,这样集中标注便于读图。
2.尺寸应注在表达形体特征最明显的视图上,并尽量避免标注在细虚线上。
3.对称结构的尺寸一般应对称标注。
4.尺寸应尽量注在视图外边,布置在两个视图之间。
5.多个尺寸平行标注时,应使较小的尺寸靠近视图,较大的尺寸依次向外分布,以免尺寸线与尺寸界线交错。
六、标注尺寸的步骤
柱注组合体的尺寸时,归纳起来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分析组合体由哪些基本形体组成。
2.选择组合体长、宽、高各方向的尺寸基准。
3.标注各基本形体相对组合体基准的定位尺寸。
4.标注各基本形体的定形尺寸。
5.标注组合体的总体尺寸。
6.检查及调整尺寸。对所标注的尺寸进行检查、整理、调整,把多余的和不合适的尺寸去掉。
§6-4 读组合体视图
§6-4 读组合体视图
§6-4 读组合体视图
一、形体分析法
形体分析法是把物体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形体,分析出它们的组合形式后,再将其组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组合体。用形体分析法看视图的步骤和方法如下:
1. 认识视图, 抓住特征
认识视图就是先弄清楚图样上共有几个视图,然后分清图样上其他视图与主视图之间的位置关系。
抓住特征就是先找出最能代表物体结构的特征视图,通过与其他视图的配合,对物体的空间结构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2. 分析投影, 联想形体
参照物体的特征视图,从图上对物体进行形体分析,按照每一个封闭线框代表一个形体轮廓的投影原理,把图形分解成几个部分。再根据三视图“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投影规律,划分出每一块的三个投影,分别想象出它们的形状。一般顺序是先看主要,后看次要部分;先看容易确定的,后看难以确定的部分;先看整体,后看细节形状。
3. 综合起来, 想象整体
在看懂了每一块形体形状的基础上,再根据整体的三视图,找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逐渐想象出一个整体形状。
§6-4 读组合体视图
以支承座为例,说明用形体分析法读图的方法。
§6-4 读组合体视图
二、线面分析法
线面分析法是运用点、线、面的投影规律,分析视图中的线条、线框的含意和空间位置,从而把视图看懂。
§6-4 读组合体视图
1. 视图上每条线的含义
视图上的每条线可能有以下三种含义:
(1)表面交线的投影。
(2)有积聚性面的投影。
(3)曲面外形素线的投影。
2. 视图上每个封闭线框的含义
视图上的每个封闭线框可以是物体上不同位置平面和曲面的投影,即:
(1)平面的投影。
(2)曲面的投影。
(3)曲面和其相切平面的投影。
(4)通孔的投影。
3. 视图上相邻线框的含义
视图上任何相邻的封闭线框必定是物体上相交的或错开的两个面的投影。
§6-4 读组合体视图
c) d)
§6-4 读组合体视图
三、读图的步骤
1. 初步了解
根据形体的一组视图和尺寸,初步了解它的大概形状,并按形体分析法分析它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它们的组合形式以及表面连接处的关系如何。一般可从较多地反映组合体形状特征的主要视图着手,对照其他视图联系着看。
2. 逐个分析
采用线面分析法,把主视图按线框适当地划成几块,用对线条、找关系的方法,把各线框相应的视图联系起来,想象出各线框的形状(对线条时,可利用三角板、分规等绘图工具),逐步看懂各部分形状。
3. 综合想象
想出各部分形状和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综合起来想象整体
§6-5 补视图和补缺线
一、补视图
§6-5 补视图和补缺线
二、补缺线(共13张PPT)
机械制图与技术测量
课题五 轴 测 图
了解轴测图形成过程。
了解轴测图的种类。
掌握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4. 掌握斜二等轴测图的画法。
学习目标
一、轴测图的形成
轴测图是将物体连同其直角坐标体系,沿不平行于任一坐标平面的方向,用平行投影法将其投射在单一投影面上所得的图形,如图5-3所示。
轴测图的单一投影面称为轴测投影面,如图5-3中的平面P。在轴测投影面上的坐标轴OX、OY、OZ 称为轴测投影轴,简称轴测轴;S 表示投射方向,如图5-3所示。
§5-1 认识轴测图
二、常用轴测图
§5-1 认识轴测图
三、轴测图的基本性质
1.立体上与坐标轴平行的线段,它的轴测投影必与相应的轴测轴平行。
2.立体上相互平行的线段,它们的轴测投影也互相平行。
§5-1 认识轴测图
一、平面立体的正等测画法
1. 正六棱柱的正等测画法
作图步骤如下:
(1)在两面视图上画出投影轴,如图a所示。
(2)根据投影轴画出轴测轴,使OⅠ=O11,OⅡ=O12,OC=O1c,OF=O1f;定出Ⅰ、Ⅱ、C、F 四个点,如图b所示。
(3)过Ⅰ和Ⅱ两点作DE∥OX 轴、AB ∥ OX 轴,并使ⅠD=ⅠE=1d=1e,ⅡA=ⅡB=2a=2b,定出A、B、D、E 四个点,并连接A、B、C、D、E、F 各点,如图c所示。
(4)过A、B、C、D、E、F 各点分别向下量取尺寸H 画侧棱,并画底面各边,擦除多余线条,描深,即完成全图,如图d所示。
§5-2 正等轴测图
一、平面立体的正等测画法
2.切割体的正等测画法
作图步骤如下:
(1)在两面视图上画出投影轴,如图a所示。
(2)根据已知尺寸画出L形板的侧面,如图b所示。
(3)将L形板的侧面沿X 轴反方向移动30mm (只画可见部分),如图c所示。
(4)按图示量取尺寸15mm,切去三棱柱;再量取8mm 和14mm,切去小长方体,如图d所示。
(5)擦除多余线条,描深,即完成全图,如图e所示。
§5-2 正等轴测图
一、平面立体的正等测画法
3. 组合体的正等测画法
§5-2 正等轴测图
二、曲面立体的正等测画法
1. 圆柱的正等测画法组合体
c)连接1a、1b、2c、2d 得交点3、4
§5-2 正等轴测图
二、曲面立体的正等测画法
1. 圆柱的正等测画法组合体
三个方向正等测圆的画法
§5-2 正等轴测图
二、曲面立体的正等测画法
2. 圆角的正等测画法
c)以R1、R2、R3 的大小定切点,过切点作垂线,交点即为圆弧的圆心,以圆心到切点的距离为半径画圆弧
d)擦除多余线条,描深轮廓线(其中a、b 两条轮廓转向线为圆弧的外公切线)
§5-2 正等轴测图
一、平面立体的斜二测画法
§5-3 斜二等轴测图
二、曲面立体的斜二测画法
a)确定坐标轴 b)画带槽长方体的斜二测
c)画出竖板部分,把各顶点沿OY 方向量取y2/2的距离(有圆弧时,把圆心向前移),并对应相连
d)擦除多余线条,描深(a为外公切线)
§5-3 斜二等轴测图(共11张PPT)
机械制图与技术测量
课题四 基本几何体
了解基本几何体的种类。
掌握棱柱、棱锥的三视图。
掌握圆柱、圆锥的三视图。
了解球的三视图。
掌握基本几何体的尺寸标注方法。
掌握截交线和相贯线的画法。
学习目标
一、相贯线的概念
相贯线:立体表面间的交线称为相贯线。
相贯线性质:
1.共有性
相贯线既在一个立体的表面,同时又在另一个立体的表面,它是两个立体表面的共有线。
2.封闭性
由于立体的表面是封闭的,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它们的相贯线是封闭的。
3.空间性
在一般情况下,两立体形成的相贯线为空间曲线,相贯线的形状取决于相交立体的形状、大小以及相对位置。
§4-6 基本几何体相交的表面交线
二、相贯线的作图方法
求相贯线的投影实质上是找出相贯的两立体表面的若干共有点的投影。
具体分为以下几步:
1. 分析形体的相交特性。
2. 求出相贯线上特殊位置点的投影。
3. 求出相贯线上一定数量的一般位置点的投影。
4. 将各点按照位置顺序依次平滑地连接起来,可见的轮廓线画粗实线,不可见的轮廓画细虚线。
§4-6 基本几何体相交的表面交线
三、平面体与回转体相交
例4-9 求长方体与圆柱相贯线的投影。
§4-6 基本几何体相交的表面交线
四、圆柱(孔)与圆柱(孔)正交
求圆柱的轴线正交的投影。
§4-6 基本几何体相交的表面交线
简化画法
实际作图中,在两圆柱轴线垂直相交、直径不等的情况下, 可简化作图,即用圆弧代替这段非圆曲线。
其要领可概括如下:以大圆柱的半径为半径,在小圆柱的轴线上找圆心O,以O 点为圆心,R 为半径画弧。
§4-6 基本几何体相交的表面交线
§4-6 基本几何体相交的表面交线
两正交圆柱的相贯线有以下三种形式,如图所示。
1.两正交圆柱外表面相交,如图a所示。
2.两正交圆柱外表面与内表面相交,如图b所示。
3.两正交圆柱内表面相交,如图c所示。
§4-6 基本几何体相交的表面交线
五、圆柱与圆锥正交
§4-6 基本几何体相交的表面交线
六、圆柱与球同轴相交
如图:圆柱在H 面的投影积聚为圆,相贯线在H 面的投影必然积聚在该圆上。
因为相贯线所组成的平面与V 面和W 面垂直,所以该线在V 面和W 面的投影必然是一条直线。
§4-6 基本几何体相交的表面交线(共19张PPT)
机械制图与技术测量
课题四 基本几何体
了解基本几何体的种类。
掌握棱柱、棱锥的三视图。
掌握圆柱、圆锥的三视图。
了解球的三视图。
掌握基本几何体的尺寸标注方法。
掌握截交线和相贯线的画法。
学习目标
尺寸标注的要求
在视图上标注基本几何体的尺寸时,应将三个方向的尺寸标全,既不能少,也不能重复和多余
典型基本几何体的尺寸标注示例
§4-4 基本几何体的尺寸标注
§4-4 基本几何体的尺寸标注
§4-4 基本几何体的尺寸标注
§4-4 基本几何体的尺寸标注
§4-4 基本几何体的尺寸标注
一、截交线的概念
立体被截平面切割后的形体称为截割体,切割所产生的截断面轮廓,即截平面与立体表面的交线称为截交线。
截交线性质:
1.封闭性
截交线为一个封闭的平面图形。
2.共有性
截交线是截平面与基本体表面的共有线。
§4-5 平面切割几何体的画法
二、截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的截交线投影分析
1.六棱柱开槽
§4-5 平面切割几何体的画法
二、截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的截交线投影分析
2. 四棱台开槽
§4-5 平面切割几何体的画法
二、截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的截交线投影分析
3.用正垂面切割六棱柱
§4-5 平面切割几何体的画法
二、截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的截交线投影分析
4.用正垂面切割四棱锥
§4-5 平面切割几何体的画法
三、截平面与圆柱相交的截交线投影分析
§4-5 平面切割几何体的画法
三、截平面与圆柱相交的截交线投影分析
完成圆柱被正垂面切割后的投影
§4-5 平面切割几何体的画法
具体步骤如下:
1. 找出截交线上特殊点的投影
2. 作出适当数量的一般位置点的投影
§4-5 平面切割几何体的画法
d)连接各投影点 e)完成全图
3. 依次连接各点
§4-5 平面切割几何体的画法
例4-6 画接头的投影
§4-5 平面切割几何体的画法
例4-6 画接头的投影
§4-5 平面切割几何体的画法
例4-7 圆筒被开槽后的投影
§4-5 平面切割几何体的画法(共23张PPT)
机械制图与技术测量
课题四 基本几何体
了解基本几何体的种类。
掌握棱柱、棱锥的三视图。
掌握圆柱、圆锥的三视图。
了解球的三视图。
掌握基本几何体的尺寸标注方法。
掌握截交线和相贯线的画法。
学习目标
投常见的基本几何体有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圆环等。
§4-1 认识基本几何体
一、棱柱
1. 结构分析:以正六四棱柱为例
正六棱柱的正六边形顶面和底面为水平面,在六个侧面中,前面和后面为正平面,其余四个侧面为铅垂面,六条侧棱线为铅垂线。
§4-2 平面立体的三视图
2. 投影分析
§4-2 平面立体的三视图
3. 作图步骤
1. 先画出三个视图的对称线作为基准线,然后画出正六棱柱的俯视图。
2. 根据“长对正”和棱柱的高度画主视图,并根据“高平齐”画左视图的高度线。
3. 根据“宽相等”完成左视图。
§4-2 平面立体的三视图
例4-1 如图,已知正六棱柱左侧面上点M 的正面投影m',求其余两个投影m 和m''。
解:由于正六棱柱的表面都处在特殊位置(与投影面平行或垂直),因此,棱柱表面点的投影均可用平面投影的积聚性求出。
作图步骤如下:
(1) 因为左侧面的水平投影积聚成直线,所以点M 的水平投影m 一定在左侧面的水平投影上。因此,从m'向俯视图作投影连线,与该直线的交点即为m。
(2) 根据“高平齐、宽相等”的投影规律,由正面投影m'和水平投影m 就可求得m''。
§4-2 平面立体的三视图
二、棱锥
结构分析:以四棱锥为例
四棱锥,底面为长方形,四个侧面均为等腰三角形,所有棱线都交于一点,即锥顶。
§4-2 平面立体的三视图
2. 投影分析
§4-2 平面立体的三视图
3. 作图步骤
1. 先画出三视图的基准线,然后画出四棱锥的俯视图
2. 根据“长对正”和棱锥的高度画主视图的锥顶和底面,并根据“高平齐、宽相等”画左视图的锥顶和底面
3. 连棱线,描深,完成全图
§4-2 平面立体的三视图
例4-2:已知四棱锥右侧面上点N的水平面投影n,求其余两个投影n'和n''。
解:由于点N所在的表面处于特殊位置,因此可利用投影的积聚性直接求得。
作图步骤如下:
1.由于右侧面的V面投影积聚成一条直线,点N的正面投影n'一定在右侧面的投影上,因此,根据“长对正”的投影规律,过n点画竖线,与主视图中右侧面的积聚投影相交,得交点n'。
2. 根据“高平齐、宽相等”的投影规律,由正面投影n'和水平投影n可在左视图中
求得n''。
3. 因为n''在左视图中被左侧面的投影挡住,所以n''应加括号,即(n''),表示不可见。
§4-2 平面立体的三视图
一、圆柱
1. 圆柱的形成
圆柱面可看作由一条直线围绕与它平行的轴线OO'回转而成。 OO'称为回转轴,直线CD称为母线,母线转至任一位置时称为素线。
圆柱的顶面和底面均为平行于水平投影面的圆,圆柱面可看成一个圆形的铅垂曲面
§4-3 曲面立体的三视图
2. 投影分析
§4-3 曲面立体的三视图
3. 作图步骤
画圆柱的三视图时,一般先画投影具有积聚性的圆,再根据投影规律和圆柱的高度完成其他两面视图。
§4-3 曲面立体的三视图
例4-3:已知圆柱面上点M 的正面投影m',求另两面投影m 和m''。
解:根据给定的m'(可见)的位置,可判定点M在前半圆柱面的左半部分;因圆柱面的水平投影有积聚性,故m必在前半圆周的左部,m''(可见)可根据m'和m 求得。
§4-3 曲面立体的三视图
二、圆锥
1. 圆锥的形成
圆锥面可看作由一条直母线CD 围绕与它相交的轴线OO'回转而成。
§4-3 曲面立体的三视图
2. 投影分析
§4-3 曲面立体的三视图
3. 作图步骤
画圆锥的三视图时,先画出圆锥底面的三面投影,再画出圆锥顶点的投影,然后分别画出特殊位置素线的投影,即完成圆锥的三视图。
§4-3 曲面立体的三视图
例4-3:已知属于圆锥面的点N 、M 的正面投影n'、m',求两点的其余两面投影。
解:根据点N 的位置和可见性,可判定点N 在前、左圆锥面上,因此,点N 的三面投影均可见。
(1)辅助素线法
如图4 20所示,过锥顶S 和点N 作一辅助素线SK,即在图中连接s'n',并延长到与底面的正面投影相交于k',求得sk 和s''k'';再由n'根据点属于线的投影规律,求出n 和n''。
§4-3 曲面立体的三视图
例4-4:已知属于圆锥面的点N 、M 的正面投影n'、m',求两点的其余两面投影。
解:根据点N 的位置和可见性,可判定点N 在前、左圆锥面上,因此,点N 的三面投影均可见。
(2) 辅助截平面法
如图所示,过圆锥面上点M 作垂直于圆锥轴线的水平辅助截平面,该截平面与圆锥表面产生的交线为圆(该圆的正面投影积聚为一直线),即过m'所作的直线平行于水平投影面(该线为一个水平圆的投影),在俯视图上画出辅助圆的实形,再由m'作向俯视图的投射线,与辅助圆交于两点,根据可见性判断,则前面的点为m。再根据m'和m 求出(m'')。
§4-3 曲面立体的三视图
三、球
1. 球的形成
球面可看作一圆(母线)围绕它的直径回转而成
§4-3 曲面立体的三视图
2. 投影分析
球的三投影都是与球直径相等的圆。球的各投影虽然都是圆形,但各圆的意义不同。
正面投影的圆是平行于V 面的圆素线A (前、后两半球的分界线,球面正面投影可见与不可见的分界线)的投影;同理,水平投影的圆是平行于H 面的圆素线B 的投影;侧面投影的圆是平行于W 面的圆素线C 的投影。这三条圆素线的其他两面投影都与圆的相应中心线重合。
§4-3 曲面立体的三视图
例4-5:已知圆球面上点M 的正面投影m',求另两面投影m 和m'' 。
(1)采用辅助截平面法作图。即过点M 在球面上作一平行于侧面的辅助截平面,该平面与球产生的交线为圆(也可作平行于水平投影面或正投影面的截平面),因点在圆周上,故点的投影必在圆周的同面投影上。
(2)作图时,先在正面投影中过m'作 ,e'f' 为辅助圆在正投影面上的积聚性投影,其侧面投影为直径等于e'f'的圆,由m'作OZ 轴的垂线,与辅助圆侧面投影的交点,即为m'',再由m'和m''求得m。注意:因m 可见,应取前面的交点作为m''。
§4-3 曲面立体的三视图(共20张PPT)
机械制图与技术测量
课题三 投影基本知识
掌握投影法的概念。
掌握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及投影规律。
掌握点的投影规律。
掌握直线的投影规律。
掌握面的投影规律。
学习目标
投影法: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在地面或墙壁上出现该物体的影子。影子的形状与物体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人们把这种利用光—物体—影子的原理作出物体的图形称为物体的投影。人们把投射线通过物体,向选定的面投射,并在该面上得到图形的方法称为投影法。
§3- 1 认识投影法
一、正投影法
投射线与投影面垂直的平行投影法称为正投影法,如图3- 3a所示。
二、斜投影法
投射线与投影面倾斜的平行投影法称为斜投影法,如图3- 3b所示。
§3- 1 认识投影法
一、三视图的形成
用正投影法绘制物体的图形称为视图。
1. 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
三投影面体系是由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组成的。
正投影面:正立位置的投影面,用“V”表示。
水平投影面:水平位置的投影面,用“H”表示。
侧投影面:侧立位置的投影面,用“W”表示。
由于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彼此相交,故形成三条投影轴,分别是OX轴、OY轴、OZ轴,简称X轴、Y轴、Z轴;X、Y、Z三轴的交点为原点,用“O”表示,图3-5所示。
§3—2 三 视 图
2. 三视图的名称
将三棱柱按图所示放置在三投影面体系中(三棱柱底面与水平投影面平行,前面与正投影面平行),用正投影法分别向三个投影面投射,得到三棱柱的三个视图,简称三视图,其名称如下:
主视图:从物体的前面往后面看,在V 面上得到的视图。
俯视图:从物体的上面往下面看,在H 面上得到的视图。
左视图:从物体的左面往右面看,在W 面上得到的视图。
§3—2 三 视 图
2.三投影面的展开
规定:V 面保持不动,H 面绕OX 轴向下旋转90°,W 面绕OZ 轴向右旋转90°,使H 面、W 面与V 面在同一个平面上,这样就得到了如图 c 所示的展开后的三视图。应注意,H 面和W 面在旋转时OY 轴被分为两处,分别用OYH (在H 面上)和OYW (在W 面上)表示。
§3—2 三 视 图
二、三视图的关系和投影规律
1. 三视图的位置配置
主视图的位置确定后,俯视图在主视图的正下方,左视图在主视图的正右方。
2. 方位关系
§3—2 三 视 图
3. 投影规律
主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高度。
俯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左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宽度。
主、俯视图反映的是物体的长度,
主、左视图反映的是物体的高度,
俯、左视图反映的是物体的宽度。
§3—2 三 视 图
§3—3 点的投影
一、点的三面投影
1.点的投影。
点的投影仍然是点。
2.点的坐标
空间点A 到侧面的距离为x 坐标,到正面的距离为y 坐标,到水平面的距离为z 坐标空间点A 的坐标按规定写成A (x,y,z)。
3.点的投影标记
按统一规定,空间点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B、C 等;
在H 面上的投影用相应的小写字母表示,如a、b、c 等;
在V 面上的投影用相应的小写字母加一撇表示,如a'、b'、c’等;
在W 面上的投影用相应的小写字母加两撇表示,如a″、b″、c″等。
二、两点的相对位置
设点A 的坐标为(xa,ya,za),点B 的坐标为(xb,yb,zb)。
1. 如xa≠xb,ya≠yb,za≠zb,则:
比较左右:
若xa>xb,则点A 在点B 的左边; 若xa比较上下:
若za>zb,则点A 在点B 的上面; 若za比较前后:
若ya>yb,则点A 在点B 的前面; 若ya§3—3 点的投影
2.如两点中有两个对应坐标相等,则这两点对某一投影面的投影重合于一点。这样的两个点被称为对该投影面的一对重影点。
重影点有可见性问题。不可见的点需加圆括号表示。
可见性的判别方法如下:
若xa=xb,za=zb,则点在V 面投影上的投影重合,点在前(y 坐标大)者可见;
若ya=yb,za=zb,则点在W 面投影上的投影重合,点在左(x 坐标大)者可见;
若xa=xb,ya=yb,则点在H 面投影上的投影重合,点在上(z 坐标大)者可见。
在如图3-18所示的E 点和F 点的投影中,E、F 两点的x 坐标和y 坐标相同,所以e 和f 重合,并且E 点在F 点的上面,即ze>zf,根据可见性的判断方法,f 为不可见的点,需加圆括号表示为(f)。
§3—3 点的投影
一、直线的投影特性
§3—4 直线的投影
二、直线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
1. 投影面垂直线
(1)正垂线
正垂线是指垂直于V 面,平行于H 面和W 面的直线。
(2)铅垂线
铅垂线是指垂直于H 面,平行于V 面和W 面的直线。
(3)侧垂线
侧垂线是指垂直于W 面,平行于H 面和V 面的直线。
§3—4 直线的投影
二、直线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
2. 投影面平行线
(1) 正平线
正平线是指平行于V 面,倾斜于H 面和W 面的直线。
(2)水平线
水平线是指平行于H 面,倾斜于V 面和W 面的直线。
(3)侧平线
侧平线是指平行于W 面,倾斜于H 面和V 面的直线。
§3—4 直线的投影
二、直线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
3. 一般位置直线
一般位置直线是指与三个投影面都处于倾斜位置的直线。
§3—4 直线的投影
一、平面的投影特性
§3—5 平面的投影
二、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
1. 投影面平行面
(1)正平面
正平面是指平行于V 面,垂直于H 面和W 面的平面。
(2)水平面
水平面是指平行于H 面,垂直于V 面和W 面的平面。
(3)侧平面
侧平面是指平行于W 面,垂直于H 面和V 面的平面。
§3—5 平面的投影
二、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
2. 投影面垂直面
(1)正垂面
正垂面是指垂直于V 面,倾斜于H 面和W 面的平面
(2)铅垂面
铅垂面是指垂直于H 面,倾斜于V 面和W 面的平面。
(3)侧垂面
侧垂面是指垂直于W 面,倾斜于H 面和V 面的平面。
§3—5 平面的投影
二、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
3. 一般位置平面
一般位置平面是指与三个投影面都处于倾斜位置的平面。
§3—5 平面的投影(共20张PPT)
机械制图与技术测量
课题二 图样基本知识
掌握图纸幅面、图纸格式的知识。
了解字体的书写要求。
掌握各种图线的应用。
了解比例的概念。
掌握尺寸标注的要求及标注方法。
学习目标
一.图纸幅面和格式( GB/T14689—2008 )
GB/T14689—2008的含义: “GB/T”是推荐性国家标准的代号;它是汉字“国家标准推荐性“的缩写;可简称为”国标”;”14689”为标准的批准顺序号;“2008“表示该标准颁布的年号。
1.图纸幅面
1)幅面大小和图框格式
§2- 1 认识制图的基本规定
2) 图纸格式
a.无装订边图纸格式
§2- 1 认识制图的基本规定
b.有装订边图纸格式
§2- 1 认识制图的基本规定
2. 标题栏(GB/T10609.1 — 2008)和明细栏(GB/T10609.2 )
标题栏格式
1)标题栏
每张图纸上都必须画出标题栏,装配图上还必须有明细栏。标题栏一般应位于图纸的右下角
§2- 1 认识制图的基本规定
2. 标题栏(GB/T10609.1 — 2008)和明细栏(GB/T10609.2 )
2)明细栏
明细栏格式
§2- 1 认识制图的基本规定
§2- 1 认识制图的基本规定
字体的示例:
汉字示例:
斜体示例:
直体示例:
数字示例:
其他示例:
§2- 1 认识制图的基本规定
三、图线(GB/T 17450—1998)(GB/T 4457.4—2002)
基本线型及其应用:
§2- 1 认识制图的基本规定
基本线型及其应用:
图线的宽度d选择系列:0.13mm、0.18mm、0.25mm、0.35mm、0.5mm、0.7mm、1mm、1.4 mm和 2mm。在机械图样上,图线一般只有两种宽度,分别称为粗线和细线,其宽度之比为2∶1。在通常情况下,粗线的宽度采用0.5mm或0.7mm,细线的宽度采用0.25mm或0.35mm。在同一图样中,同类图线的宽度应一致。
§2- 1 认识制图的基本规定
基本线型及其应用示例:
§2- 1 认识制图的基本规定
四、比例(GB/T 14690—1993)
1.比例的概念
是指图中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2.比例的种类
比例分为:原值比例: 1:1
放大比例: 5:1;2:1
缩小比例: 1:2;1:5
§2- 1 认识制图的基本规定
一、基本规则
1.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2.图样中(包括技术要求和其他说明)的尺寸,以毫米(mm)为单位时,需标注计量单位的名称或符号。如采用其他单位,则必须注明相应的计量单位的名称或符号。
3.机件的每一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
4.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为该图样所示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否则应另加说明。
5.标注尺寸时,应尽可能使用符号和缩写词。
§2- 2 尺寸注法
常用的符号或缩写词
§2- 2 尺寸注法
一、尺寸的组成
完整的尺寸由尺寸界线、尺寸线和尺寸数字等要素组成。
尺寸界线表示尺寸的范围;尺寸数字表示尺寸的大小;尺寸线表示尺寸的方向,它的终端形式可以有箭头或45°细斜线。
§2- 2 尺寸注法
1. 尺寸界线
(1)尺寸界线用细实线绘制,并由图形的轮廓线、对称中心线、轴线及其延长线等处引出。
(2)尺寸界线一般与尺寸线垂直,必要时才允许与尺寸线倾斜,如在光滑过渡处标注尺寸时,需用细实线将轮廓线延长,从它们的交点处引出尺寸界线。
§2- 2 尺寸注法
2. 尺寸线
(1)尺寸线必须用细实线单独画出,轮廓线、对称中心线或它们的延长线均不可作为尺寸线使用。
(2)标注线性尺寸时,尺寸线必须与所标注的线段平行。
(3)互相平行的尺寸线,小尺寸在里,大尺寸在外,依次排列整齐。
§2- 2 尺寸注法
3. 尺寸数字
(1) 线性尺寸的数字一般注在尺寸线的上方,也允许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 。
(2) 线性尺寸的数字方向一般应随尺寸线的方位而变化,并尽可能避免在30°范围内标注尺寸,当无法避免时可引出标注。
(3) 尺寸数字不可被任何图线通过。当不可避免时,图线要断开。
常见尺寸的标注方法见书本表2-5
§2- 2 尺寸注法
三、尺寸的分类
1. 按形式分类
按形式不同,尺寸可分为线性尺寸和角度尺寸。线性尺寸是指物体某两点间的距离,如物体的长度、宽度、高度、中心距、圆或球的直径和半径等,图中的 10mm、50mm、10mm、20mm、12mm、18mm、15mm和55mm等,角度尺寸是指两相交直线(或平面)所形成的夹角;如图中的60°和90°。
2. 按作用分类
按作用不同;尺寸可分为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用于确定形体形状和大小的尺寸称为定形尺寸,图中的50mm、55mm、60°、90°等,用于确定形体相对位置关系的尺寸称为定位尺寸,图中的12mm和18mm两个尺寸。根据尺寸在图形中的作用,有的尺寸既是定形尺寸,又是定位尺寸。
§2- 2 尺寸注法(共11张PPT)
机械制图与技术测量
课题一 零件的测量
了解测量的概念。
了解测量的四要素。
掌握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和使用要求。
掌握千分尺的读数方法和使用要求。
掌握万能角度尺的读数方法和使用要求。
学习目标
§1- 4 游标万能角度尺
1 -主尺
2- 制动器
3- 游标尺
4 -卡块
5 -直角尺
6- 直尺
7- 基尺
8 -扇形板
一、游标万能角度尺的结构
§1- 4 游标万能角度尺
游标万能角度尺的主尺刻线每格为1°,游标尺刻线将对应于主尺上29°的弧长等分为30格,即游标尺上每格所对应的角度为29°/30,因此,主尺上1格与游标尺上1格相差1°-29°/30=1°-58′=2′,即游标万能角度尺的分度值为2′。
二、游标万能角度尺的刻线原理和读数方法
§1- 4 游标万能角度尺
1. 读“度” 数值
从主尺上读出靠近游标尺零刻度线左边的整度数值。如图所示,游标尺上的零刻度线落在主尺上1°~2°之间,因而该被测角度“度”的数值为1°。
2. 读“分” 数值
判断游标尺上的第几格刻线与主尺上的刻线对齐,将格数与分度值相乘,即为角度“分”的数值。在图中,游标尺上第八格的刻线与主尺上的某一刻线对齐,因而被测角度中“分”的数值为8×2′=16′。
3. 求和
将“度”的数值和“分”的数值相加,即为被测角度的数值,所以图中的被测角度数值为1°16′。
二、游标万能角度尺的刻线原理和读数方法
§1- 4 游标万能角度尺
以Ⅰ型游标万能角度尺的测量范围(0°~320°)和方法为例:
主尺上有四排刻线,读数时,
1.测量0°~50°角时,用主尺上第一排刻线读数;
三、游标万能角度尺的测量范围和方法
§1- 4 游标万能角度尺
以Ⅰ型游标万能角度尺的测量范围(0°~320°)和方法为例:
主尺上有四排刻线,读数时,
2.测量50°~140°角时,用主尺上第二排刻线读数;
三、游标万能角度尺的测量范围和方法
§1- 4 游标万能角度尺
以Ⅰ型游标万能角度尺的测量范围(0°~320°)和方法为例:
主尺上有四排刻线,读数时,
3.测量140°~230°角时,用主尺上第三排刻线读数;
三、游标万能角度尺的测量范围和方法
§1- 4 游标万能角度尺
以Ⅰ型游标万能角度尺的测量范围(0°~320°)和方法为例:
主尺上有四排刻线,读数时,
4.测量230°~320°角时,用主尺上第四排刻线读数。
三、游标万能角度尺的测量范围和方法
§1- 4 游标万能角度尺
1. 游标万能角度尺的使用
(1)校准零位时把直角尺与直尺均装上,直角尺的底边与主尺和直尺无间隙接触,此时若主尺与游标尺的零线对准,即调整好了零位。
(2)测量时,根据零件被测部位的情况,先调整好直角尺或直尺的位置,用卡块上的螺钉把它们紧固住,再调整主尺测量面与其他有关测量面之间的夹角。这时要先松开制动器上的螺母,移动主尺做粗调整;然后再转动主尺背面的捏手做细调整,直到两个测量面与被测表面密切贴合为止;最后拧紧制动器上的螺母,把游标万能角度尺取下来进行读数。
(3)通过改变主尺、直角尺、直尺的相互位置可测量0°~320°范围内的任意角度。
四、游标万能角度尺的使用与保养
§1- 4 游标万能角度尺
2. 游标万能角度尺的保养
(1)测量前应将游标万能角度尺的测量面和零件被测量面擦净,以免因污物影响测量精
度并加快其磨损。
(2)在使用过程中,不要将其与工具、刀具等放在一起,以免被碰坏。
(3)用完后,应及时擦净、涂油,放在专用盒中,以免生锈。
(4)受损后,应及时交专业的修理部门修理,经检定合格后才能使用。
(5)对于生产工人及检验员使用的游标万能角度尺,应建立定期送检制度。
四、游标万能角度尺的使用与保养(共16张PPT)
机械制图与技术测量
课题一 零件的测量
了解测量的概念。
了解测量的四要素。
掌握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和使用要求。
掌握千分尺的读数方法和使用要求。
掌握万能角度尺的读数方法和使用要求。
学习目标
1.测量的概念
测量是指以确定被测对象量值为目的的全部操作,实质上是将被测几何量与作为计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被测几何量是计量单位的倍数或分数的过程。
2.测量四要素:
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应包括
被测对象、计量单位、
测量方法、测量精度。
§1- 1 认识测量
(4)测量精度
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反映为测量精度。任何测量过程,无论采用如何精密的测量方法,其测得的值不可能等于尺寸的真值,即会出现测量误差,测量误差越大,说明测量结果离真值越远,测量精度低;反之,误差小,精度高。
(2)测量方法是指测量时所采用的计量器具和测量条件的综合。
(1)被测对象主要是指各种几何量,包括长度、角度、表面粗糙度、几何形状和相互位置等。
§1- 1 认识测量
§1- 2 常用长度量具之——游标卡尺
1—内测量爪 2—尺框 3—制动螺钉 4—主标尺
5—深度尺 6—外测量爪 7—游标尺
一、游标卡尺的结构
1. 0.05mm 游标卡尺的刻线原理
主标尺上每小格是1mm,当两测量爪合拢时,游标尺上的第20格刚好与主标尺上的19mm对正,因此,主标尺与游标尺每格之差为
1mm-0.95mm=0.05mm(19mm÷20=0.95mm),0.05mm为游标卡尺的分度值。
§1- 2 常用长度量具之——游标卡尺
二、游标卡尺的刻线原理和读数方法
2. 0.02mm 游标卡尺的刻线原理
主标尺上每小格是1mm,当两测量爪合拢时,游标尺上的第50格刚好与主标尺上的49mm对正,因此,主标尺与游标尺每格之差为
1mm-0.98mm=0.02mm (49mm÷50=0.98mm),0.02mm为游标卡尺的分度值。
§1- 2 常用长度量具之——游标卡尺
二、游标卡尺的刻线原理和读数方法
§1- 2 常用长度量具之——游标卡尺
3. 0.02mm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
(1)读整数:在主标尺上读出位于游标尺零线左边最大的整数值,单位为mm, 如图主标尺上最大整数为14mm。
(2)读小数:从左到右仔细查找游标尺上哪一条刻线与主标尺上的刻线对齐,数一下游标尺上对齐刻线左侧的格数n,第一条零线不算,第二条起每格乘以0.02,即小数值=0.02n mm,如图游标尺上第12格的刻线与主标尺刻线对齐,即小数=12×0.02mm=0.24mm。
(3)求和:将整数和小数相加,得被测 尺寸,如图的尺寸为14mm+0.24mm=14.24mm。
§1- 2 常用长度量具之——游标卡尺
图b 测量内表面
图a 测量外表面
图c 测量深度
三、游标卡尺的测量功能
§1- 2 常用长度量具之——游标卡尺
1.不准把游标卡尺的两个测量爪当扳手或划线工具使用,不准用游标卡尺代替卡钳、卡板等在被测件上推拉,以免磨损后影响测量精度。
2.对于带深度尺的游标卡尺,用完后应将测量爪合拢;否则,较细的深度尺露在外边容易变形,甚至折断。
3.测量结束时,要把游标卡尺平放,特别是大尺寸游标卡尺;否则,易引起主标尺弯曲变形。
4.游标卡尺使用完毕,要擦净并上油,放置在专用盒内,防止弄脏或生锈。
5.不可用砂布或普通磨料擦除刻度尺表面及测量爪测量面的锈迹和污物。
6.游标卡尺受损后,不允许用锤子、锉刀等工具自行修理,应交专业的修理部门修理,并经检定合格后才能使用。
7.对于生产工人及检验员使用的游标卡尺,应建立定期送检制度。
四、游标卡尺的维护与保养
§1- 3 常用长度量具之二——千分尺
1- 尺架
2- 固定测砧
3- 测微螺杆
4- 锁紧装置
5- 固定套管
6- 微分筒
7- 测力装置
8- 隔热装置
一、千分尺的结构
§1- 3 常用长度量具之二——千分尺
二、千分尺的读数原理和读数方法
在千分尺的固定套管上刻有轴向中线,作为微分筒读数的基准线。在中线的两侧刻有两排刻线,每排刻线间距为1mm,上下两排相互错开0.5mm。测微螺杆的螺距为0.5mm,微分筒的外圆周上刻有50等份的刻线。当微分筒转一周时,螺杆轴向移动0.5mm,则微分筒转过一格时,微分筒(螺杆)轴向移动的距离为0.5mm/50=0.01mm,即千分尺的分度值 i 为0.01mm。因此,用千分尺读小数值等于用转过的格数n乘以分度值i,即小数值=ni。
§1- 3 常用长度量具之二——千分尺
1. 读0.5mm 的倍数
在固定套管上读出与微分筒的左端面相邻近的刻度值(0.5mm 的倍数),如图中的(5+0.5)mm。
2. 读0.5mm 以下的小数
数一下微分筒上与固定套管的基准线对齐的刻线格数n,小数值即等于格数n 乘以分度值i,
即小数值=ni(mm),图中微分筒上第9.1格与基准线对齐,即小数值=9.1×0.01mm=0.091mm。
3. 求和
将0.5mm的倍数与0.5mm以下的小数相加,即得被测尺寸,最后尺寸为 5.5mm+0.091mm=5.591mm。
§1- 3 常用长度量具之二——千分尺
三、千分尺的使用方法
1. 调整零位的方法
(1) 使固定测砧与测微螺杆的测量面合拢。
(2) 利用锁紧装置将测微螺杆锁紧,旋松固定套管的紧固螺钉。
(3) 用专用扳手插入固定套管的小孔中,转动固定套管,使其基准线对准微分筒上的零线。
(4)拧紧紧固螺钉。
2. 使用方法
测量时先用手转动千分尺的微分筒,当测微螺杆的测量面接近零件被测表面时,再转动测力装置上的棘轮,使测微螺杆的测量面接触零件表面,听到2~3次“咔咔”声后即停止转动,此时已得到合适的测量力,可读取数值。不可用手猛力转动微分筒,如果测量力过大,则会影响测量精度,严重时还会损坏螺纹传动副。
§1- 3 常用长度量具之二——千分尺
四、千分尺的特点、测量范围和精度
1.千分尺使用方便,读数准确,其测量精度比游标卡尺高,但千分尺的螺纹传动间隙和传动副的磨损会影响测量精度,因此主要用于测量中等精度的零件。
2.千分尺的测量范围在500mm 以内时,每25mm 为一档,如0~25mm、25~50mm等;测量范围在500~1000mm时,每100mm 为一档,如500~600mm、600~700mm等;测量范围最大的可达2500~3000mm。
3.千分尺按制造精度不同分为0级、1级和2级,其各精度参考适用范围见下表
§1- 3 常用长度量具之二——千分尺
五、千分尺的维护与保养
1.不能用千分尺测量零件的粗糙表面,也不能用千分尺测量正在旋转的零件。
2.千分尺要轻拿轻放,不要摔碰。如遇到撞击,应立即进行检查,必要时送计量部门检修。
3.千分尺应保持清洁。测量完毕,用软布或棉纱等擦拭干净,放入盒中。长期不用应涂防锈油。要注意勿使两个测量面贴合在一起,以免锈蚀。
4.大型千分尺应平放在盒中,以免变形。
5.不允许用砂布或金刚砂擦拭测微螺杆上的锈迹和污物。
6.不能在千分尺的微分筒和固定套管之间加酒精、煤油、柴油、凡士林和普通机油等;不允许把千分尺浸泡在上述油类及酒精中。如发现被上述物质污染,要用汽油洗净,再涂以特种轻质润滑油。
7.对于生产工人及检验员使用的千分尺,应建立定期送检制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