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川省射洪中学校联盟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总分:100分)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6分)1. 我们现在正处于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期,这个时期指的是( )A. 少年期 B. 青年期 C. 青春期 D. 更年期2. 青春,是生命旅途中第二个崭新的起点,伴随着这个起点的开始,我们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不属于青春期生理变化的是( )A. 小兵在一年内增加了8厘米B. 小雷变得不敢与人交往C. 小东的喉结变大,开始长胡须了D. 小红的饭量增大,消化系统变强了3. 初中生小言因为长了青春痘,同学说她很丑,她很难过。妈妈告诉她:“你不丑,你文明有礼、心地善良,你很美呢!”这告诉我们( )①既要追求外在美,也要体现内在美②要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③要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我们才能健康成长④要学会接纳自我A ①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4. 冬奥会在最后一跳时,谷妈妈建议谷爱凌“上1440度,发挥得好的话能拿到一块银牌”,可谷爱凌坚持自己的想法,她认为自己应该跳1620度。最后,谷爱凌拿到了一块金牌。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①谷爱凌做法体现了独立思维②真正的独立意味着一味追求独特③真正独立意味着不用接纳他人合理的意见④真正独立的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主张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③④5.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句话体现了A. 思维的独立性 B. 思维的发散性C. 思维的批判性 D. 思维的创造性6. 一名爱好生物科学的小学生,发现某科普读物上有一处配图错误。他搜索相关信息加以验证,并请教专业人员证实自己的判断,然后在妈妈的帮助下给出版社写信指出错误,出版社给予回复并立即改正。这名小学生的行为告诉我们( )A. 要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B. 要培养批判精神,否定一切C. 批判性思维有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D. 要敢于挑战权威、固执争辩7. 小强同学根据《青春的邀约》这课内容作了一个思维导图,请你补充完整( )A. ①思想②批判B. ①创造②思维C. ①思维②实践D ①思维②创造8. 处于青春期的男生女生开始表现出明显差异。你从以下两名同学的讨论中可以看出差异表现在( )①性格特点 ②兴趣爱好 ③道德品质 ④思维方式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E.9.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类似这样的说法:“他不像男孩”或“她像假小子”,在这里,其实就是在用 来衡量某个男性或女性。( )A. 兴趣爱好方面差异 B. 性别刻板印象方面的差异C. 习惯方面的差异 D. 性别特征方面的差异10. 2023年全国物理竞赛荣获第一名的是来自成都七中的一位女生孙镕希,她用结果告诉我们“巾帼不让须眉”,女生只要知难而上,同样可以把理科学好,“不要有刻板印象”。这告诉我们( )①男生女生的心理性别特征是与生俱来的②对性别角色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学会塑造自我形象③打破性别刻板印象可以促进我们自身潜能的发挥④不要过于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11. 很多人都说“男生女生不一样”,男生女生在许多方面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存在差异,但这也使得各自拥有自身的性别优势。对此,正确的态度有( )①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②相互理解、相互帮助③不应因自己某一方面的优势而自傲 ④各行其是,不要在意对方的特点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2. 青春期心理萌动的表现就是在异性面前( )①有自我表现的②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③渴望做生活的强者④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和接受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3. 步入青春期,与异性交往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我们的考验。与异性相处,我们要做到( )①自尊自爱、落落大方②内心坦荡、举止得体③互相帮助、互相学习④互不来往、避免闲话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14. 小德与同班的女生小宁经常一起学习,共同探讨问题,无话不谈。渐渐地,有一些不一样的情愫在两人之间产生。他们认为这是爱情来了,小德表白时,小宁默默接受,之后两人便出双入对,小德与小宁的成绩也慢慢下滑……对此你认为正确的是( )A. 青春期对异性萌发这种情感,是不正常现象B. 对异性的欣赏就是爱情C. 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与异性交往是长大之后的事D. 对异性朦胧的情感,需慎重对待,理智处理15. 年少气盛,青春的力量在身体里生发,令我们对未来更加憧憬。我们( )①渴望拥有健美的身躯、充实的大脑,也渴望自由和飞翔②希望“指点江山,激扬文字”③青春意味着要恣意放纵④会规划青春路径,思考自己如何走过青春之路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16. 初中时的马云敢于用自己蹩脚的英语口语与外国人打招呼,从而让自己炼就了很好的口语水平;高中时马云坚持三次高考终于考上了大学;进入大学后,马云敢于去竞选学生会主席,凭借自己的口才优势当上了学生会主席……马云的经历告诉我们自信的人( )①有勇气交往与表达②有信心尝试与坚持③只要自信,就能战胜困难④能展现优势与才华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17. 郭雨洁左手先天残疾,但在运动方面拥有很高的天分,通过刻苦训练,她获得中国首枚冬残奥会女子个人项目金牌、首枚女子雪上项目金牌。她在朋友圈这样写道:“用七年的青春换一块金牌,值得!我正在做一件很酷的事情,还是挺帅的吧!”她的经历告诉我们( )①自强不息,让青春成长更加自信②自强的人一定会成功③拥有青春飞翔的力量需要不断战胜和超越自己④美好的未来需要自负的青春态度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8. 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 是自强的重要内容( )A. 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B. 培养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坚持C. 激荡的青春活力,自信的青春热情,积极进取的青春态度D. 在苦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勇于开拓,积极进取19. 古人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是( )①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我们该有的格调②要求革除自己身上的陋习,每个人都成为完人③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④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20. 《中庸》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下列古语与“止于至善”所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 )①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②羞耻之心,义之端也③勿以善小而为之,勿以恶小而为之④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1. 少年自省、自律,必须做到慎独。下列的行为属于慎独表现的有( )①和同学们一起坐公交车出行,主动给老人让座②一个人逛操场拾到一个钱包,主动上交给学校③周末一个人在家,在完成作业后主动预习复习④考试时,遵守考试规则,做到不抄袭、不偷看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22. 2023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向雷锋同志学习”,一代代中国青年以雷锋为榜样。我们之所以将雷锋同志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是因为( )①榜样不仅一面镜子,更是一面旗帜②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③榜样激发我们对人生理想的思考④榜样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23. 下列“人物言行”与“品质”相符合的是人物言行 品质①面对数学难题,平时成绩优异的小朋说:“我有能力解答出来!” 性别优势②小东认为乱丢垃圾是不文明的行为,所以他总是把垃圾扔进垃圾桶 行已有耻③每晚睡觉前,小红都会反省当天学习上的得与失,并及时弥补不足 止于至善④小强总是嫌弃同桌小红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差 青春萌动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24. 现实中因救人反被告的事件多次发生,“扶不扶”“救不救”一度困扰公众。打印的遗嘱十分常见,却常常引发纠纷。近年来,“校园贷”“套路贷”等频发,高利货问题引起广泛关注。高空抛物坠物造成人员受伤、财产损失,让不少人心惊胆战,如何守护“头顶上的安全”……对于这些困惑,《民法典》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这表明( )A. 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有时需要道德来调整B. 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C. 法律只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与未来的生活没有关系D. 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25. 学习了“法治的脚步”后,你认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法律就产生了B. 国家产生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造法律C. 法律的本质是全体社会成员意志的体现D. 有了法律,人类就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26. 观察漫画,下面关于道德、校规、法律说法正确的是( )①道德不是规则②道德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发挥作用③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④它们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②③④27. 下列事件能体现法律最主要特征的是( )A. 初中生张某因多次违反课堂纪律被学校依据《学生管理办法》给予处分B. 孙某不顾身旁老人的需要抢占地铁上的爱心专座,受到其他乘客的批评C.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保守国家秘密法》D. 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被法院判处无期徒刑28. 木受绳则直,人学法则慎。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以下能体现法律规范作用的是( )A. 小玉因闯红灯被处罚,之后严格遵章守法B. 小志上学迟到受批评后,每天都按时到校C. 公交车上,小林主动给刚上车的老人让座D. 校园足球赛,小乐遵守比赛规则连进两球二、材料分析题(共44分)29.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跨入青春的大门,开启一段新的旅程。这段旅程中,有快乐和烦恼,有自豪和骄傲,有梦想和追求。【青春的困惑】下面是林林的日记节选:日记一:2024年3月6日,多云好纠结,不喜欢父母干涉我的事情,可是遇到问题又渴望他们“出现”;日记二:2024年4月1日今天班会课上,我很想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展示自己,但又害怕自己“出丑”。(1)请用所学知识为林林解决她的困惑出谋划策。【青春的创造】202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加快“新质生产力”列为2024年中国政府工作十大任务之首:要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C位”热词体现出国家发展到当前阶段对于创新的迫切需要,与之对应的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支持,正处于青春期的我们,有着巨大的创造潜力。(2)用所学知识分析,作为国家未来“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贡献者,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做?【青春的交往】小薇是一个容貌秀丽,品学兼优的班干部,与男生小伟同桌,两人经常一起讨论学习上的问题,交换喜欢的书籍,课间在一起玩得很开心。渐渐班上开始有同学在背后传播两人情感方面的“故事”。小薇知道后非常烦恼,不久她向老师提出与小伟调开了座位,并决定以后再也不与班上的男生交往了。(3)用所学知识评析小薇作出的不再与男生交往的决定。【青春的底线】2024年3月10日,河北邯郸一初一学生王某被杀害。3月11日,杀害他的三名犯罪嫌疑人张某某、李某及马某某(均为王某的同班同学)全部被公安机关抓获。随着三人被抓,案件细节被曝光:三人在杀人前转走了王某手机的191元钱,杀人被抓后三人的状态非常平静,脸上的表情毫无悔意。3月22日,河北省检察院逐级层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核准刑事追诉。4月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对三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核准刑事追诉。这也意味着3名未满14周岁的未成名人要被追究刑事责任。(4)用行已有耻的相关知识分析,河北邯郸案给我们哪些警示。【青春的境界】2024年4月8日,2023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在央视播出。做别人不敢做的,做别人做不成的,在报国家奖项时,作为主要设计者却把自己名字写在最后的科学家俞鸿儒;自己眼睛失明,却经常参加义演,甚至去贫困山区当义工的香港歌唱演员萧凯恩……感动中国人物的故事,是感动,更是感召。青春的我们要在他们的感召下,达到止于至善的道德境界。(5)用所学知识分析,以感动中国人物为榜样,我们如何达到“止于至善”?30. 【走进法治天地】材料一 2024年1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以政法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法治推动中国现代化的高度重视。材料二 2022年9月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6次会议表决通过《反电信网络诈骗法》。(附相关条文:第三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电线网络诈骗活动,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第三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物联网卡、电信线路、短信端口、银行账户、支付账户、互联网账号等,不得提供实名核验帮助,不得假冒他人身份或者虚构代理关系开立上述卡、账户、账号等。)材料三 2023年9月12日,成都武侯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一起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件。被告人王某甲通过聊天软件认识张某,在张某的安排下,王某甲先后组织王某华、彭某军等人,办理本地固定电话号码并通过VOIP设备将固定电话号码提供给境外诈骗组织使用。被告人王某甲被判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并处罚金。材料四 2023年12月,射洪市公安局反电信网络诈骗宣讲走进射洪中学,通过宣讲,警示师生千万不要做电诈犯罪的工具人。(1)根据材料一,用所学知识分析党中央高度重视用法治推进现代化的原因。(2)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体现了法律的哪些特征(温馨提示:答题时要分材料答特征,如果不分材料答不给分。答题格式为材料二体现了……材料三体现了……)(3)结合材料二、三、四,用所学知识分析法律的作用。四川省射洪中学校联盟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总分:100分)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6分)1. 我们现在正处于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期,这个时期指的是( )A. 少年期 B. 青年期 C. 青春期 D. 更年期【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青春期的认识。ABCD:依据教材知识,青春期是青少年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急剧变化的时期,是童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也是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故C符合题意,ABD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2. 青春,是生命旅途中第二个崭新的起点,伴随着这个起点的开始,我们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不属于青春期生理变化的是( )A. 小兵在一年内增加了8厘米B. 小雷变得不敢与人交往C. 小东的喉结变大,开始长胡须了D. 小红的饭量增大,消化系统变强了【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ACD:依据教材知识,青春期我们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身体外形的变化,内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ACD属于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故ACD说法正确;B:这是青春期的心理变化的表现,不属于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故B说法错误;本题逆向选择,故本题选B。3. 初中生小言因为长了青春痘,同学说她很丑,她很难过。妈妈告诉她:“你不丑,你文明有礼、心地善良,你很美呢!”这告诉我们( )①既要追求外在美,也要体现内在美②要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③要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我们才能健康成长④要学会接纳自我A. ①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对待青春生理变化、正确对待他人评价、接纳与欣赏自己。①②④:题干中妈妈告诉小言的话,表明既要追求外在美,也要体现内在美;要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要学会接纳自我,欣赏自我,故①②④正确;③:材料中未涉及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故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4. 冬奥会在最后一跳时,谷妈妈建议谷爱凌“上1440度,发挥得好的话能拿到一块银牌”,可谷爱凌坚持自己的想法,她认为自己应该跳1620度。最后,谷爱凌拿到了一块金牌。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①谷爱凌的做法体现了独立思维②真正的独立意味着一味追求独特③真正独立意味着不用接纳他人合理的意见④真正独立的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主张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会独立思考。①④:依据教材知识,分析题文,谷爱凌没有听妈妈的建议,坚持自己的想法,最后拿到了一块金牌,谷爱凌的做法体现了独立思维,体现了真正独立的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主张,故①④符合题意;②③:思维的独立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意味着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故②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5.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句话体现了A. 思维的独立性 B. 思维的发散性C. 思维的批判性 D. 思维的创造性【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思维的批判性,题干“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是指学习要有怀疑精神,体现了思维的批判性,观点C正确;题干没有体现思维的独立性,观点A不符合题意;题干没有体现思维的发散性,观点B不符合题意;题干没有体现思维的创造性,观点D不符合题意;所以选C。6. 一名爱好生物科学的小学生,发现某科普读物上有一处配图错误。他搜索相关信息加以验证,并请教专业人员证实自己的判断,然后在妈妈的帮助下给出版社写信指出错误,出版社给予回复并立即改正。这名小学生的行为告诉我们( )A. 要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B. 要培养批判精神,否定一切C. 批判性思维有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D. 要敢于挑战权威、固执争辩【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培养批判精神。C:小学生,发现某科普读物上有一处配图错误后合理纠正,这体现了批判性思维有助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故C正确;A:题干未涉及要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故排除A;B:否定一切,说法绝对,故B错误;D:固执争辩是错误的方式,故D错误;故本题选C。7. 小强同学根据《青春的邀约》这课内容作了一个思维导图,请你补充完整( )A. ①思想②批判B. ①创造②思维C. ①思维②实践D. ①思维②创造【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青春期的变化。D:依据教材知识,进入青春期后,我们在生理、思维、心理等方面都有变化,其中思维变化有独立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潜力,故D正确;ABC:都与材料不符合,故排除ABC;故本题选D。8. 处于青春期的男生女生开始表现出明显差异。你从以下两名同学的讨论中可以看出差异表现在( )①性格特点 ②兴趣爱好 ③道德品质 ④思维方式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E.【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认识性别角色。①②④:女同学们喜欢讨论影视剧、男同学们喜欢关注军事动态,这是兴趣爱好不同;女生在生活中比较感性,男生比较理性,这是思维方式不同;女生对事细腻,男生乐观大方,这是性格特点不同,故①②④符合题意;③:题干未涉及道德品质,故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9.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类似这样的说法:“他不像男孩”或“她像假小子”,在这里,其实就是在用 来衡量某个男性或女性。( )A. 兴趣爱好方面的差异 B. 性别刻板印象方面的差异C. 习惯方面的差异 D. 性别特征方面的差异【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看待性别刻板印象。B:在社会中,人们对性别的认识通常会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有时我们也会这样认识自己,认识身边的同学、朋友。题干中的描述“他不像男孩”或“她像假小子”等等,就说明了人们对男女生的认识都是受自己固有的对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故B符合题意;ACD:题文中对男女生的认识是人们固有的印象的认识,不是兴趣爱好方面、习惯方面、性别特征方面的差异, 故A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B。10. 2023年全国物理竞赛荣获第一名的是来自成都七中的一位女生孙镕希,她用结果告诉我们“巾帼不让须眉”,女生只要知难而上,同样可以把理科学好,“不要有刻板印象”。这告诉我们( )①男生女生的心理性别特征是与生俱来的②对性别角色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学会塑造自我形象③打破性别刻板印象可以促进我们自身潜能发挥④不要过于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看待性别刻板印象。③④:依据教材知识,分析题文,女生孙镕希荣获全国物理竞赛荣获第一名,启示我们打破性别刻板印象可以促进我们自身潜能的发挥,不要过于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故③④符合题意;①②:题文未体现男生女生的心理性别特征是与生俱来的;对性别角色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学会塑造自我形象,故①②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1. 很多人都说“男生女生不一样”,男生女生在许多方面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存在差异,但这也使得各自拥有自身的性别优势。对此,正确的态度有( )①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②相互理解、相互帮助③不应因自己某一方面的优势而自傲 ④各行其是,不要在意对方的特点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优势互补。①②③:依据教材知识可知,男生女生各自拥有自身的性别优势,我们应该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相互理解、相互帮助,不应因自己某一方面的优势而自傲,也不因为自己某一方面的不足而自卑,①②③正确;④:要学会学习,共同进步,④错误;故本题选A。12. 青春期心理萌动的表现就是在异性面前( )①有自我表现的②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③渴望做生活的强者④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和接受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青春萌动的表现。①②④:依据教材知识,青春期心理萌动的表现就是在异性面前有自我表现的、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和接受,①②④正确;③: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③排除;故本题选B。13. 步入青春期,与异性交往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我们的考验。与异性相处,我们要做到( )①自尊自爱、落落大方②内心坦荡、举止得体③互相帮助、互相学习④互不来往、避免闲话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异性交往。①②③: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异性相处,我们要做到自尊自爱、落落大方,内心坦荡、举止得体,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所以①②③正确;④:互不来往不利于同学间正常交往,所以④错误;故本题选B。14. 小德与同班的女生小宁经常一起学习,共同探讨问题,无话不谈。渐渐地,有一些不一样的情愫在两人之间产生。他们认为这是爱情来了,小德表白时,小宁默默接受,之后两人便出双入对,小德与小宁的成绩也慢慢下滑……对此你认为正确的是( )A. 青春期对异性萌发这种情感,是不正常现象B. 对异性的欣赏就是爱情C. 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与异性交往是长大之后的事D. 对异性朦胧的情感,需慎重对待,理智处理【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看待异性情感、正确看待与异性相处、异性情感与爱情、青春期心理萌动的表现。ABD:依据教材知识,分析题文,进入青春期,我们对异性萌发的朦胧情感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但这并不是真正的爱情,爱情需要责任和能力,对异性朦胧的情感,需慎重对待,理智处理,故D符合题意,AB说法错误;C:没有认识到异性之间正常交往的意义,故C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15. 年少气盛,青春的力量在身体里生发,令我们对未来更加憧憬。我们( )①渴望拥有健美的身躯、充实的大脑,也渴望自由和飞翔②希望“指点江山,激扬文字”③青春意味着要恣意放纵④会规划青春路径,思考自己如何走过青春之路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青春的认识和理解。①②④:我们渴望拥有健美的身躯、充实的大脑,渴望自由、渴望飞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青春的我们拥有无尽的遐想,这令我们兴奋,让我们跃跃欲试。面对青春,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憧憬,形成不同的理想,规划青春路径,思考自己如何走过青春之路。故①②④说法正确;③: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6. 初中时的马云敢于用自己蹩脚的英语口语与外国人打招呼,从而让自己炼就了很好的口语水平;高中时马云坚持三次高考终于考上了大学;进入大学后,马云敢于去竞选学生会主席,凭借自己的口才优势当上了学生会主席……马云的经历告诉我们自信的人( )①有勇气交往与表达②有信心尝试与坚持③只要自信,就能战胜困难④能展现优势与才华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①②④:依据教材知识,分析题文,马云敢于与外国人打招呼,从而炼就了很好的口语水平;坚持三次高考考上了大学;敢于去竞选学生会主席,凭借自己的口才优势当上了学生会主席。马云的经历告诉我们自信的人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能展现优势与才华,故①②④符合题意;③:虽然自信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并不是说只要有自信就能战胜所有困难。战胜困难还需要其他因素,比如能力、策略、机遇等,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7. 郭雨洁左手先天残疾,但在运动方面拥有很高的天分,通过刻苦训练,她获得中国首枚冬残奥会女子个人项目金牌、首枚女子雪上项目金牌。她在朋友圈这样写道:“用七年的青春换一块金牌,值得!我正在做一件很酷的事情,还是挺帅的吧!”她的经历告诉我们( )①自强不息,让青春成长更加自信②自强的人一定会成功③拥有青春飞翔的力量需要不断战胜和超越自己④美好的未来需要自负的青春态度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青春的认识、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青春的探索需要自强。①③:依据教材知识,分析题文,郭雨洁左手先天残疾,通过刻苦训练,获得中国首枚冬残奥会女子个人项目金牌、首枚女子雪上项目金牌,她的经历告诉我们自强不息,让青春成长更加自信;拥有青春飞翔的力量需要不断战胜和超越自己,故①③符合题意;②:自强的人一定会成功,“一定”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故②说法错误;④:自负不利于我们的成长,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8. 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 是自强的重要内容( )A. 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B. 培养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坚持C. 激荡的青春活力,自信的青春热情,积极进取的青春态度D. 在苦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勇于开拓,积极进取【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自强的认识。ABCD:依据教材知识,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培养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坚持是自强的重要内容,故ACD不符合题意;B说法正确;故本题选B。19. 古人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是( )①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我们该有的格调②要求革除自己身上的陋习,每个人都成为完人③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④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止于至善。①③④:依据教材知识,“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我们该有的格调;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故①③④说法正确;②: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故②是错误;故本题选B。20. 《中庸》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下列古语与“止于至善”所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 )①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②羞耻之心,义之端也③勿以善小而为之,勿以恶小而为之④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止于至善。①:意思是看到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在其中和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内心反省自我的缺点,符合止于至善的要求,故①正确;③:意思是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坏事就去做,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善事就毫不关心,寓意要从点滴小事做起,符合止于至善的要求,故③正确;④:意思是每天都反省自己,有过失就改正,没有就加以勉励,符合止于至善的要求,故④正确;②:意思是指对错事、坏事感到羞耻、憎恶,就是义开端,符合行己有耻,与止于至善无关,故②错误;故本题选C。21. 少年自省、自律,必须做到慎独。下列的行为属于慎独表现的有( )①和同学们一起坐公交车出行,主动给老人让座②一个人逛操场拾到一个钱包,主动上交给学校③周末一个人在家,在完成作业后主动预习复习④考试时,遵守考试规则,做到不抄袭、不偷看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止于至善的理解。②③:慎独,意思是指在独处中谨慎不苟,在闲居独处无人监督之时,更须谨慎从事,自觉遵守各种道德准则。②③符合慎独的要求,符合题意;①:这是和同学们一起坐公交车出行时的表现,不属于慎独的要求,①与题不符;④:这是在老师的监管下的做法,不属于慎独的要求,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22. 2023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向雷锋同志学习”,一代代中国青年以雷锋为榜样。我们之所以将雷锋同志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是因为( )①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更是一面旗帜②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③榜样激发我们对人生理想的思考④榜样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榜样的作用。①②③④:依据教材知识,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加美好。故题文中的选项均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23. 下列“人物言行”与“品质”相符合的是人物言行 品质①面对数学难题,平时成绩优异的小朋说:“我有能力解答出来!” 性别优势②小东认为乱丢垃圾是不文明的行为,所以他总是把垃圾扔进垃圾桶 行已有耻③每晚睡觉前,小红都会反省当天学习上的得与失,并及时弥补不足 止于至善④小强总是嫌弃同桌小红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差 青春萌动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小朋面对数学难题的言行,体现了他有自信的品质,①错误。小东总是把垃圾扔进垃圾桶,体现了行已有耻,凡是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②正确。小红的行为表明她养成了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己的得与失,是止于至善的表现,③正确。小强总是嫌弃同桌小红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差,是不能平等待人、尊重他人的做法,④错误。故选B。【点睛】青春期心里萌动的表现是在异性面前,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更加在意自我的形象,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与接受。24. 现实中因救人反被告的事件多次发生,“扶不扶”“救不救”一度困扰公众。打印的遗嘱十分常见,却常常引发纠纷。近年来,“校园贷”“套路贷”等频发,高利货问题引起广泛关注。高空抛物坠物造成人员受伤、财产损失,让不少人心惊胆战,如何守护“头顶上的安全”……对于这些困惑,《民法典》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这表明( )A. 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有时需要道德来调整B. 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C. 法律只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与未来的生活没有关系D. 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法律的认识。B:分析题干联系教材内容可知,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所以B正确;A:题干内容表明,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有时需要法律来调整,所以A错误;C: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而且指导着未来的生活,所以C错误;D:此选项与题干内容无直接关系,所以D错误;故本题选B。25. 学习了“法治的脚步”后,你认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法律就产生了B. 国家产生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造法律C. 法律的本质是全体社会成员意志的体现D. 有了法律,人类就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法治的认识和理解。AB: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故A说法错误,B说法正确;C:法律的本质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故C说法错误;D:长达千年的私有制社会一直是人治,不是法治。现代国家用法治代替了绵延千年的人治,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26. 观察漫画,下面关于道德、校规、法律说法正确的是( )①道德不是规则②道德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发挥作用③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④它们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②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社会规则的种类。①:道德属于社会规则,故①说法错误;②③:道德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发挥作用;道德、纪律、法律等,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故②③说法正确;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27. 下列事件能体现法律最主要特征的是( )A. 初中生张某因多次违反课堂纪律被学校依据《学生管理办法》给予处分B. 孙某不顾身旁老人的需要抢占地铁上的爱心专座,受到其他乘客的批评C.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保守国家秘密法》D. 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被法院判处无期徒刑【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法律的特征。D:靠国家强力保证实施,这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被法院判处无期徒刑,这体现了国家强制力,故D符合题意;A:这是学校纪律的体现,故A不符合题意;B:这是违反了道德的要求,故B不符合题意;C:这体现了法律的产生,故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28. 木受绳则直,人学法则慎。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以下能体现法律规范作用的是( )A. 小玉因闯红灯被处罚,之后严格遵章守法B. 小志上学迟到受批评后,每天都按时到校C. 公交车上,小林主动给刚上车的老人让座D. 校园足球赛,小乐遵守比赛规则连进两球【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法律的规范作用。A:法律具有规范作用,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小玉因闯红灯被处罚,体现出法律的规范作用,A说法正确;B:小志上学迟到属于违反纪律,应排除;C:小林主动给刚上车的老人让座,履行道德义务,C错误;D:小乐遵守比赛规则,应排除;故本题选A。二、材料分析题(共44分)29.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跨入青春的大门,开启一段新的旅程。这段旅程中,有快乐和烦恼,有自豪和骄傲,有梦想和追求。【青春的困惑】下面是林林的日记节选:日记一:2024年3月6日,多云好纠结,不喜欢父母干涉我的事情,可是遇到问题又渴望他们“出现”;日记二:2024年4月1日今天班会课上,我很想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展示自己,但又害怕自己“出丑”。(1)请用所学知识为林林解决她的困惑出谋划策。【青春的创造】202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加快“新质生产力”列为2024年中国政府工作十大任务之首:要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C位”热词体现出国家发展到当前阶段对于创新的迫切需要,与之对应的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支持,正处于青春期的我们,有着巨大的创造潜力。(2)用所学知识分析,作为国家未来“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贡献者,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做?【青春的交往】小薇是一个容貌秀丽,品学兼优的班干部,与男生小伟同桌,两人经常一起讨论学习上的问题,交换喜欢的书籍,课间在一起玩得很开心。渐渐班上开始有同学在背后传播两人情感方面的“故事”。小薇知道后非常烦恼,不久她向老师提出与小伟调开了座位,并决定以后再也不与班上的男生交往了。(3)用所学知识评析小薇作出的不再与男生交往的决定。【青春的底线】2024年3月10日,河北邯郸一初一学生王某被杀害。3月11日,杀害他的三名犯罪嫌疑人张某某、李某及马某某(均为王某的同班同学)全部被公安机关抓获。随着三人被抓,案件细节被曝光:三人在杀人前转走了王某手机的191元钱,杀人被抓后三人的状态非常平静,脸上的表情毫无悔意。3月22日,河北省检察院逐级层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核准刑事追诉。4月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对三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核准刑事追诉。这也意味着3名未满14周岁的未成名人要被追究刑事责任。(4)用行已有耻的相关知识分析,河北邯郸案给我们哪些警示。【青春的境界】2024年4月8日,2023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在央视播出。做别人不敢做的,做别人做不成的,在报国家奖项时,作为主要设计者却把自己名字写在最后的科学家俞鸿儒;自己眼睛失明,却经常参加义演,甚至去贫困山区当义工的香港歌唱演员萧凯恩……感动中国人物的故事,是感动,更是感召。青春的我们要在他们的感召下,达到止于至善的道德境界。(5)用所学知识分析,以感动中国人物为榜样,我们如何达到“止于至善”?【答案】(1)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通过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通过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接纳和调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还可以学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2)我们要善于独立思考,培养批判思维;敢于打破常规,追求生活的新奇与浪漫,开创前人未走之路;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创造离不开实践。青春的创造意味着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通过劳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3)不赞成。与异性相处,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可以发现对方的优势,相互取长补短,可以不断完善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4)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5)①我们应该有自己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②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③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④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解析】【分析】考点考查: 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独立思考、批判精神、化解青春期的烦恼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 健全人格【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题、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是中学生,需要运用青春期的烦恼的知识,从措施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林林在日记中述说的烦恼→可链接化解青春期的烦恼的方法;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2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题、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是中学生,需要运用开发创造潜力、独立思考、批判精神的知识,从做法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新质生产力”体现出国家发展到当前阶段对于创新的迫切需要,正处于青春期的我们,有着巨大的创造潜力→可链接开发创造潜力、独立思考、批判精神;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3详解】第一步:读题,提炼辩题;观点:小薇决定以后再也不与班上的男生交往了;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信息,判断观点是错误的;论据:异性交往的意义;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4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题、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是中学生,需要运用行己有耻的知识,从警示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三人在杀人前转走了王某手机的191元钱,杀人被抓后三人的状态非常平静,脸上的表情毫无悔意→可链接行己有耻的要求;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5详解】本题考查如何做到止于至善,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回答。30. 【走进法治天地】材料一 2024年1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以政法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法治推动中国现代化的高度重视。材料二 2022年9月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6次会议表决通过《反电信网络诈骗法》。(附相关条文:第三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电线网络诈骗活动,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第三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物联网卡、电信线路、短信端口、银行账户、支付账户、互联网账号等,不得提供实名核验帮助,不得假冒他人身份或者虚构代理关系开立上述卡、账户、账号等。)材料三 2023年9月12日,成都武侯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一起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件。被告人王某甲通过聊天软件认识张某,在张某的安排下,王某甲先后组织王某华、彭某军等人,办理本地固定电话号码并通过VOIP设备将固定电话号码提供给境外诈骗组织使用。被告人王某甲被判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并处罚金。材料四 2023年12月,射洪市公安局反电信网络诈骗宣讲走进射洪中学,通过宣讲,警示师生千万不要做电诈犯罪的工具人。(1)根据材料一,用所学知识分析党中央高度重视用法治推进现代化的原因。(2)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体现了法律的哪些特征(温馨提示:答题时要分材料答特征,如果不分材料答不给分。答题格式为材料二体现了……材料三体现了……)(3)结合材料二、三、四,用所学知识分析法律的作用。【答案】(1)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社会因法治而进步。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2)材料二体现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6次会议表决通过《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这是法律的产生与完善,表明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材料三体现了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材料通过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罚,体现了国家的强制力,体现了法律的实施手段。(3)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保护神。法律通过具体规丁,规范了公民行为;通过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罚,体现了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利益。【解析】【分析】考点考查: 法治的重要性、法律的特征、法律的作用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 法治观念【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题、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是国家,需要运用法治的重要性的知识,从原因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法治推动中国现代化的高度重视→可链接法治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2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题、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是国家,需要运用法律的特征的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6次会议表决通过《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可链接法律的产生与完善,法律是由国家制动或认可的;关键词②:被告人王某甲被判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并处罚金→可链接国家强制力的体现,说明了法律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3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题、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是国家,需要运用法律的作用的知识,从分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物联网卡、电信线路、短信端口、银行账户、支付账户、互联网账号等,不得提供实名核验帮助,不得假冒他人身份或者虚构代理关系开立上述卡、账户、账号等→可链接法律通过具体规定,规范了公民行为,规范作用;关键词②:被告人王某甲被判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并处罚金→可链接通过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罚,体现了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利益,保护作用;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四川省射洪中学校联盟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原卷版).docx 四川省射洪中学校联盟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