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葡萄沟》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部编教科书2017年版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组第11课《葡萄沟》主 题:家乡课 时:第一课时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设 计 者: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基于识字写字: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要正确,字写规范、端正、整洁。基于阅读: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课文,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基于口语交际: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2.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出产葡萄的好地方。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列举了葡萄沟出产的水果。第2自然段,介绍了种在梯田里的葡萄成熟前后的迷人景象。第3自然段,介绍了未运到城市去的葡萄被制成葡萄干,非常有名。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课文第2自然段是本课语言训练的重点。3.学情分析基于识字写字: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自主交流、游戏互动等方式能较好地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基于阅读:整篇课文语言优美,可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引发学生的兴趣,感受葡萄沟的风土人情。基于口语交际: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熟知上课常规,大部分都能做到认真倾听,较主动地参与话题,表达自己的想法。课堂上要多关注后进生和性格腼腆的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充分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从而增强学生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学习课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评价任务1.借助拼音,通过自由读、指读、领读、开火车读、拆字、组词等方法认识11个生字,采用动画演示、范字观察、教师示范、自由练写等方法正确书写9个字。2.通过自读、指读、开火车读、齐读、小组合作、游戏比赛等形式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创设情境互动交流,描述葡萄沟的景色和了解葡萄沟在什么地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环节一 诵读激趣 导入新课 (3分钟) 活动一(3分钟) 1.在我们的祖国边疆有一个好地方,那就是——板书课题:葡萄沟(1分钟) 2.下面,听老师朗读课文,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新疆葡萄沟的美丽风光。(2分钟) (完成目标一) 学生根据要求正确描红练写。 (评价目标一)环节二 初读儿歌 认读生字 (4分钟) 活动一(4分钟) 1.教师范读,注意听清每个字的读音。(1分钟) 2.学生自读,圈出生字多读几遍。(1分钟) 3.指名读儿歌,正音,齐读。(2分钟) (完成目标一、二) 认真听老师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评价目标一、二)环节三 合作学习 识写生字 (25分钟) 活动一 (10分钟) 1.出示本课的生字,学习。(3分钟) 2.小组合作交流:说说有什么好方法记住本课生字。 (5分钟) 3.生字卡片检测认读情况。(2分钟) (完成目标一) 正确认读11个生字,用合适的方法识记生字。 (评价目标一)活动二 (15分钟) 1.出示我会写的9个生字,指名认读、领读。(1分钟)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9分钟)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评议。(5分钟) (完成目标一) 按笔顺规范书写生字,注意间架结构。 (评价目标一)环节四 开展游戏 趣味诵读 (7分钟) 活动一(4分钟) 1.葡萄沟出产什么水果?葡萄种在什么地方?长什么样?(1分钟) 2.理解“准会”和“吃个够”的意思,体会老乡的热情好客。(3分钟) 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评价目标三)活动二(3分钟) 1.体会葡萄沟物产丰富 2.体会景美、人美 3.体会葡萄干有名(3分钟)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评价目标二)环节五 拓展延伸 (1分钟) 活动一(1分钟) 激发兴趣,拓展延伸,了解葡萄沟和整个新疆。板书设计葡萄沟份 坡 枝 起 客老 收 城 市 利《葡萄沟》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部编教科书2017年版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组第11课《葡萄沟》主 题:家乡课 时:第二课时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设 计 者: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基于识字写字: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要正确,字写规范、端正、整洁。基于阅读: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课文,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基于口语交际: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2.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出产葡萄的好地方。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列举了葡萄沟出产的水果。第2自然段,介绍了种在梯田里的葡萄成熟前后的迷人景象。第3自然段,介绍了未运到城市去的葡萄被制成葡萄干,非常有名。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课文第2自然段是本课语言训练的重点。3.学情分析基于识字写字: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自主交流、游戏互动等方式能较好地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基于阅读:整篇课文语言优美,可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引发学生的兴趣,感受葡萄沟的风土人情。基于口语交际: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熟知上课常规,大部分都能做到认真倾听,较主动地参与话题,表达自己的想法。课堂上要多关注后进生和性格腼腆的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充分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从而增强学生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葡萄沟是个好地方。2.理解“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句子,能将句子说具体说完整。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评价任务1.通过多种形式地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多种方法理解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够将句子说具体说完整。3.创设情境互动交流,描述葡萄沟的景色和了解葡萄沟在什么地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环节一 图片引入 导入新课 (3分钟) 活动一(3分钟) 1.课件出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吐鲁番的图片。学生观看课件。 2 欣赏葡萄沟的图片,交流自己欣赏后的感受。 3.老师讲述。(完成目标一) 看图片时,加深理解。 (评价目标一)环节二 围绕问题 合作探究 (20分钟) 活动一(20分钟) 1.播放关于葡萄沟的视频或图片,谈谈对葡萄沟的印象。 2.出示课文最后一句话,提出问题: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3.学生小组交流阅读收获。 4.班级交流,读相关的句子或段落,谈阅读感受,适当指导学生概括要点。 5.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朗读,指导读出对葡萄沟的赞美之情。 (完成目标一、二) 能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小组交流。 (评价目标一、二)环节三 图文对照 重点品悟 (10分钟) 活动一 (10分钟) 1.出示课文插图二,说说从图上看到了什么,课文哪个自然段写的是图上的情景。 2.边读第2自然段,边看图,想想自己对哪个词语或句子有了更深的理解。 3.组织学生交流。 (完成目标一、二) 能通过图文对照理解“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读出对葡萄沟和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评价目标一、二)环节四 回归整体 拓展延伸 (7分钟) 1.整体读课文,说说最喜欢葡萄沟的什么。 2.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说说自己所知道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3.说说自己家乡有什么特产或风景名胜。 4.布置作业:搜集一些介绍自己家乡情况的资料,准备在本组语文园地里展示和交流。 (完成目标三) 能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新疆的人、物产、自然风光等。 简单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家乡特产或风景名胜。 (评价目标三)板书设计盛产水果景色美丽葡萄沟 真是个好地方老乡热情葡萄干有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