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溶液的形成课件(共33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题1 溶液的形成课件(共33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学习目标
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知道水是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知道物质在溶解过程中通常伴随着热量变化。
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1
2
3
在卫生站或医院,护士给病人注射之前会将固体药剂制成注射液,这是为什么呢?是不是所有的药品都能溶于水呢?
课程导入
一、溶液
搅拌、加快物质溶解
现象
形成什么
蔗糖颗粒逐渐减少最后消失
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一匙蔗糖
20 mL水,搅拌
糖水
静置
【实验 9-1 】蔗糖溶解
溶解前
溶解中
溶解后
蔗糖为什么不见了呢?
蔗糖表面的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里扩散,并均一地分散在水分子中间,形成一种稳定的混合物——蔗糖的水溶液,简称蔗糖溶液。
如果把食盐放在水中呢?
如果把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放到水中,氯化钠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里扩散,最终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间,也形成稳定的溶液,只不过氯化钠在水溶液中是以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形式存在。
1. 这杯蔗糖水(或食盐水)的上部、中部和下部,任一处,是否都一样甜(或咸)?
2. 如果把得到的蔗糖水(或食盐水)密封,保存一个月、一年、两年 你猜测会不会从中析出蔗糖颗粒(或食盐颗粒)来?
蔗糖(或食盐)溶于水各部分的液体都具有了甜味(咸味),且甜(或咸)的程度相同
蔗糖(或食盐)不会从水中分离出来。
想一想
溶液:
(1)均一性:溶液各部分的组成、性质相同,如密度、浓度、颜色等
(2)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组成:
(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2)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基本特征:
m溶液= m溶质+ m溶剂
V溶液≠V溶质+V溶剂
注意:
思考与交流
1.水是溶液吗?
不是,水是纯净物,它没有溶解其他物质。
2.溶液是否都是无色的
硫酸亚铁溶液
氯化铁溶液
硫酸铜溶液
高锰酸钾溶液

水是最常见的溶剂,只有水才能做溶剂吗?水能溶解所有的物质吗?
【实验9-2】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5 mL水,分别加入1~2小粒碘或高锰酸
钾;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 mL汽油,再分别加入1~2小粒碘或高锰酸钾。
振荡,观察现象。
溶剂 溶质 现象
水 碘
水 高锰酸钾
汽油 碘
汽油 高锰酸钾
几乎不溶(溶液略显棕黄色)
溶解,溶液紫红色
溶解,溶液棕色
几乎不溶
实验结论:1. 汽油、酒精等也可以做溶剂;
2. 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
3. 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溶解能力也不同。
溶质只能是固体吗?
【实验9-3】在盛有2 mL水的试管中滴加2~3滴红墨水,振荡。然后将试管倾斜,用滴管沿试管内壁缓缓加入约2 mL乙醇,不要振荡,观察是否分层。然后振荡并静置几分钟,观察现象。
溶剂 溶质 振荡前现象 振荡后现象 静置后现象 结论
水 酒精
不分层
水和乙醇能够互溶
分层
不分层
体系 溶质 溶剂
气+液
固+液
液+液 无水
有水
气体
液体
固体
液体
量少
量多
非水物质

想一想:溶液中溶质和溶剂是如何确定的?
溶剂为水时可以省略不读“水”。
某溶质的某溶液;
氯化铁溶于水中
氯化铁的水溶液或氯化铁溶液
碘的酒精溶液,简称“碘酒”
碘溶于酒精中
溶液怎么读呢?
1.在溶液中进行化学反应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2.溶液对动植物和人的生理活动有很重要的意义。
3. 医疗上用的多种注射液也都是溶液,如生理盐水、葡萄糖注射液等。
溶液的用途:
无土栽培
加快反应速率
医疗上用的溶液
运动时出现了脚崴或者肌肉拉伤的情况,我们第一时间要使用冰敷来处
理受伤的地方,而冰敷时常使用“冰袋”,你知道其中装的是什么物质
吗?
思考
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探究】
步骤一:取三只烧杯,各注入100 mL水,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步骤二:取5 g药品分别加入三只烧杯中,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测量溶液
的温度。
步骤三:溶液倒入指定容器,计算溶解前后液体温度变化。
为了便于比较,NaCl、NH4NO3、NaOH三种溶质和水的用量应大致相等。
NaOH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要十分小心,不要把NaOH或其溶液沾到皮肤或衣服上,特别要防止NaOH溶液溅入眼中!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水中加入的溶质 NaCl NH4NO3 NaOH
加入溶质前水的温度/℃
溶解现象
加入溶质后水的温度/℃
结论
固体溶解
固体溶解
固体溶解
25
25
25
21.3
25
32
溶解时,
吸收热量
溶解时,放出热量
溶解时,温度不变
溶解过程
扩散过程
(吸热)
水合过程
(放热)
吸热>放热
(溶液温度降低)
例如:NH4NO3固体溶于水
吸热 = 放热
(溶液温度不变)
例如:NaCl固体溶于水
吸热<放热
(溶液温度升高)
例如:NaOH 固体和浓硫酸
(H2SO4)溶于水
三、乳化现象
【实验9-4】
取两只试管,分别放入5 mL水,再滴入几滴滴植物油;
向其中一支试管中滴入4~5滴洗涤剂,振荡,观察现象;
静置,观察现象;
清洗,观察现象。
试管内加入物质 现象 用水冲洗后
的试管是否干净
振荡前 振荡后 静置后 水和植物油
水、植物油、洗涤剂
分层
均匀
分层
试管不干净
分层
均匀
均匀
试管干净
乳浊液:
由不溶于水的、许多分子集合成的小液滴分散到水里形成的混合物。
乳浊液
(不稳定)
(较稳定)
乳化剂
乳浊液
乳化
植物油分散成细小的液滴,分散在液体中,不再分层,形成较稳定的混合物的现象称为乳化现象。洗涤剂称为乳化剂。
用洗发剂洗去头发上的油脂
用肥皂、洗衣粉洗去衣服上的污渍
洗衣粉、肥皂、沐浴露、洗发剂、洗面奶等
生活中常见的乳化剂
【实验】悬浊液的形成
固体小颗粒分散在液体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
悬浊液的用途
不溶于水的固体农药制成悬浊液,用来喷洒受病虫害的农作物。
钡餐作为造影剂,用于X射线检查肠胃病。
乳浊液、溶液、悬浊液的区别和联系
溶液 乳浊液 悬浊液
区别 分散的物质 可溶性的固体、液体、气体 不溶性的液滴 不溶性的固体颗粒
宏观特征 均一、稳定
实例 食盐水 牛奶 泥水
联系 不均一、不稳定
不均一、不稳定
都属于混合物
当堂检测
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B.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植物油和水可以形成溶液
B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一种溶剂里只能溶解一种溶质
C.锌与硫酸混合后所得的溶液中,溶质是锌、溶剂是硫酸
D.溶液的质量一定等于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和
D
3.下列洗涤方式应用乳化作用的是(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
C.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D.用盐酸清洗水壶的水垢
C
选项 A B C D
X 水 稀盐酸 稀盐酸 水
Y 氢氧化钠固体 石灰石 镁 硝酸铵
4.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若想使U型管中a端液面下降,b端液面上升,不能达到目的的选项是( )
D
课堂小结
溶液概念
溶液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特征
溶液组成
均一性
稳定性
溶质
溶剂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被溶解的物质
乳浊液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扩散过程吸热
水合过程放热
定义
乳化
吸热和放热的大小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变化
由不溶于水的、许多分子集合成的小液滴分散到水里形成的混合物
植物油分散成细小的液滴,分散在液体中,不再分层,形成较稳定的混合物的现象。
本节内容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