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 溶液的酸碱性 课件(共24张PPT)初中化学 鲁教版(五四制) 九年级全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3 溶液的酸碱性 课件(共24张PPT)初中化学 鲁教版(五四制) 九年级全册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第二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第三节 溶液的酸碱性
学习目标
1.学会用酸碱指示剂、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 通过实验探究,初步学会用间接观察的方法收集证据。
3.知道pH与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关系,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强弱。
4.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你能通过闻气味的方法辨别溶液的酸碱性吗?
酸性
碱性
情景导入
知识点1 如何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生活中我们接触的一些含有酸或碱的物质,在化学上如何识别酸和碱呢?
石蕊
酚酞
试液
试液
酸碱指示剂:有许多物质像石蕊一样,遇到酸或碱时能发生特定的颜色变化化学上把这类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
实验探究2-3
酸碱指示剂在不同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蓝色
(紫色)
不变色
无色
红色
红色
红色
红色
无色
蓝色
无色
无色
(紫色)
不变色
酸性
碱性
中性
实验表明:
为了便于实验,化学上分别用含有石蕊的酸溶液或碱溶液制成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遇到酸溶液变为红色,红色石蕊试纸遇到碱溶液变成蓝色。
紫色石蕊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
酸性溶液 红色 蓝色
中性溶液 不变色 不变色
碱性溶液 不变色 红色
例题1. 在化学实验中小芳向一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该溶液显中性
B.该溶液显酸性
C.该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D.该溶液是一种碱溶液
解析:A.中性溶液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A错误;B.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B错误;C.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C正确;D.溶液不一定是碱,只能说明溶液显碱性,D错误。
C
例题2. 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列是同学们进行的归纳和推理不正确的是( )
A.盐酸、硫酸的溶液中都含有H+,溶液都呈现酸性
B.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溶液中都含有OH-,溶液都呈现碱性
C.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都能生成气体,所以与盐酸生成气体的一定是碳酸盐
D.氢气不纯净时点燃会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可燃气体之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
C
解析:A.酸性是氢离子表现出来的,盐酸、硫酸的溶液中都含有H+,溶液都呈现酸性,A错误;
B.碱性是氢氧根离子表现出来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溶液中都含有OH-,溶液都呈现碱性,B错误;
C.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都能生成气体,但与盐酸生成气体的不一定是碳酸盐,例如活泼金属,C正确;
D.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会发生爆炸,点燃前一定要检验气体的纯度,D错误。
酸碱性强弱与氢离子、氢氧根离子的数量关系
酸溶液中都含有H+,使溶液呈酸性。
碱溶液中都含有OH-,使溶液呈碱性。
酸碱性是物质的一种重要性质。
单位体积内含有氢离子的个数越多酸性越强。
单位体积内含有氢氧根离子的个数越多碱性越强。
知识点2 怎样判断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1.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 pH的范围通常在0~14之间
酸性溶液的pH<7
碱性溶液的pH>7
中性溶液的pH=7
酸性越强,pH越小
碱性越强,pH越大
(如NaCl溶液、Na2SO4溶液的pH=7)
广泛pH试纸和标准比色卡
2.溶液pH的测定方法
pH计
如何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
在点滴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试纸,用玻璃棒将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被测液的pH。
如果溶液是碱性的,用水润湿pH试纸,测得的pH会变小;
如果溶液是酸性的,用水润湿pH试纸,测得的pH会变大;
如果溶液是中性的,用水润湿pH试纸,测得的pH不变。
讨论:测定溶液pH时如果试纸用水湿润,pH会如何变化?
D
例题3.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
A.将pH试纸直接伸入待测液中测定
B.将pH试纸用水润湿后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试纸上
C.pH试纸变色后,1分钟内读数
D.把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试纸上
解析:A.pH试纸直接伸入待测液中测定,会造成待测液污染,A错误;
B.pH试纸用水润湿,会造成溶液的稀释,酸碱度出现误差,B错误;C.pH试纸变色后,30秒分钟内读数,时间长了颜色会出现误差,C错误;
D.把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试纸上,D正确。
例题4.实现下列变化后,溶液的pH变小的是( )
A.冷蒸发结晶食盐水至析出晶体 B.稀硫酸与锌片反应
C.向氢氧化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至恰好完全反应
D. 稀硫酸与氧化铜片反应
解析:A.食盐水呈中性,析出晶体后还是中性,A错误;B.稀硫酸与锌片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酸被消耗pH变大,B错误;C.氢氧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气体至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碱性变中性,C正确;D.稀硫酸与氧化铜片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酸被消耗pH变大,D错误。
C
3.测定溶液pH的意义
(1)科学实验及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在一定pH溶液中才能发生。
(2) 大多数农作物适宜在接近中性(pH在6.5—7.5之间)的土壤中生长,酸性太强(pH<4)或碱性太强(pH>8)的土壤都不适宜作物的生长。
作物 Ph 作物 pH
水稻、小麦、玉米 6.0-7.0 甘蔗、桑树、苹果树 6.0-8.0
番茄、西瓜 6.0-7.0 松树、烟草 5.0-6.0
棉花 6.0-6.8 柑橘树 5.0-7.0
大豆 6.5-7.5 茶树 5.0-5.5
几种作物生长最适宜的pH范围
(3)通常的雨水因溶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略显酸性。(正常雨水的pH约等于5.6),人们通常把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 酸雨对很多植物的生长不利。
监测雨水pH,可以了解
空气污染的状况
(4)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的健康状况。
红色
红色
蓝色
蓝色
紫色
紫色
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后溶液颜色
红色
红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石蕊试纸
pH
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7
=7
>7
酸性溶液
中性溶液
碱性溶液
课堂小结
随 堂 测试
1.下列人的体液,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
A.血液pH 7.35~7.45 B.唾液pH 6.6~7.1
C.胃液pH 0.9~1.5 D.尿液pH 5.0~7.0
2.长期使用化肥会使土壤出现酸化板结现象,对化肥NH4NO3推测中错误的是 ( )
A. NH4NO3溶液的pH可能小于7
B. NH4NO3的水溶液可能呈酸性
C.化肥使土壤酸化,可以与农家肥混合使用,避免酸化板结
D.为了防止土壤酸化,施用NH4NO3的同时加入碱性物质改良
C
D
3. 一些常见食物的近似pH范围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葡萄汁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B.西红柿的酸性比苹果的酸性强 C.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食苹果 D.牛奶的碱性比鸡蛋清的碱性强
C
4.用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分别滴入同一物质的溶液中,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
A.滴入石蕊试液变红色,滴入酚酞试液不变色
B.滴入石蕊试液不变色,滴入酚酞试液不变色
C.滴入石蕊试液变蓝色,滴入酚酞试液变红色
D.滴入石蕊试液变红色,滴入酚酞试液变红色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