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第二十一课时餐桌上的变化【沪科版+黔科版】四年级二期下01学习目标内容总览02新知导入03探究新知04课堂练习05课堂总结06作业布置07板书设计教学目标价值体认: 通过实际活动,体会到传承文化和记录历史的重要性,同时培养责任感和自主探索能力。责任担当: 强调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如确保信息准确性和保护隐私。问题解决: 通过面对实际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的过程,提升了临场反应与解决问题的技巧。创意物化: 把采访信息转换为情景剧,展现创造力,并加深知识理解。新知导入新知导入每当我挑食时,大人总会感叹:“这些东西我们小时候想吃都没有!”我感到好奇的是:他们小时候吃什么 我们可以问问大人当年的情况,用表演来反映几代人餐桌上的变化。解决问题探究新知关于餐桌上的变化,我们先向家人了解一下他们的感受:讨论要了解的信息爷爷说从前过年才能吃上白面馒头,现在粗粮的价钱反而比白面还贵呢。爸爸说他小时候吃饭用的碗没有花纹,现在用的碗比过去漂亮多了。奶奶说她小时候一个月也吃不到一次肉,现在天天可以吃肉。解决问题探究新知讨论要了解的信息通过讨论,我发现餐桌上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这些方面: 餐桌上 食物的变化蔬菜肉禽蛋奶 主食饮品解决问题探究新知讨论要了解的信息通过讨论,我发现餐桌上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这些方面: 餐桌上 餐具的变化餐具的材料餐具的种类餐具的保养和清洁一次性餐具解决问题探究新知讨论要了解的信息通过讨论,我发现餐桌上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这些方面: 餐桌上 餐桌文化的变化就餐方式烹饪风格营养意识环保意识解决问题探究新知我们确定了采访对象和采访提纲。制定采访计划采访对象①爸爸妈妈②外公③在外企工作的小姨④邻居周伯伯⑤爷爷的棋友沈爷爷周伯伯是南方人,他经历的餐桌上的变化和我们一样吗 沈爷爷年纪很大,他可以为我们提供更早时期的情况。解决问题探究新知我们确定了采访对象和采访提纲。制定采访计划采访提纲采访对象:沈爷爷 时间:4月23日打算问的问题:1.您还记得您小时候三餐吃什么吗 2.从您小时候到现在,您家在饮食上面发生了哪些变化 这些变化发生在什么时间 3.您一定对粮票很熟悉吧 使用粮票的那段时期,人们吃饭跟现在有什么不同 4………….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设计不同的问题,有助于搜集更多的信息。解决问题探究新知我们确定了采访对象和采访提纲。制定采访计划采访提纲采访对象:小姨 时间:4月24日打算问的问题:1.您能说说您现在三餐的情况吗 2.您现在的饮食同您小时候或念大学的时候有哪些变化 3……..探究新知采访时,一个同学负责提问题,一个同学负责记录。实施采访我觉得除了前面说的这些,家里围坐在一起吃饭的人数、谈论的话题,和我小时候的也完全不一样了……采访前最好能事先告诉对方采访内容,并与之约定时间。探究新知采访后,我们以年代为线索对资料进行了整理。实施采访可以从主食、副食、餐具等几个方面来描述不同时代餐桌上的变化。☆20世纪50年代主食:(1)简单,以粗粮为主。(2)副食: 肉类和蔬菜种类少。(3)餐具: 陶瓷和搪瓷较常见。探究新知采访后,我们以年代为线索对资料进行了整理。实施采访可以从主食、副食、餐具等几个方面来描述不同时代餐桌上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1)主食: 稻米、面粉制品多样化。(2)副食: 蔬果种类增多,肉类消费上升。(3)餐具: 不锈钢开始流行。探究新知采访后,我们以年代为线索对资料进行了整理。实施采访可以从主食、副食、餐具等几个方面来描述不同时代餐桌上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1)主食: 食物充裕,西餐逐渐流行。(2)副食: 肉类种类增多,乳品和进口食品普及。(3)餐具: 设计注重美观,塑料和不锈钢主流。探究新知采访后,我们以年代为线索对资料进行了整理。实施采访可以从主食、副食、餐具等几个方面来描述不同时代餐桌上的变化。☆21世纪初期至今:(1)主食: 健康、全谷物、有机食品受欢迎。(2)副食: 肉类低脂健康,海鲜和进口食品常见。(3)餐具: 环保材质与智能餐具兴起。探究新知我们排演了情景剧,用表演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示我们的探究结果。情景剧表演采访中听到的故事有助于构思情节、设计台词。如果配上烘托不同气氛的音乐,表演效果会更好!今天还是只有稀饭和咸菜棕,又吃不饱了……探究新知新知拓展在调查餐桌文化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1)尊重多元文化: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和习俗。(2)样本多样性:确保样本覆盖不同的人口群体。(3)数据准确性:选择合适的方法收集数据,保证信息真实可靠。(4)隐私保护:在收集个人信息时遵循隐私法规,确保信息安全。(5)趋势演变:观察餐桌文化随时间的变迁和发展趋势。(6)综合分析:结合定量和定性数据提供全面的分析结果。探究新知学习单通过讨论,我发现餐桌上的变化主要有:(1)主食多样化: 从粗粮为主逐渐转向细粮和西式面包、意面等更多样化的选择。(2)副食丰富化: 肉类、蔬菜和水果种类增多,国际食品流行,消费者对食品健康和品质的重视日益增加。(3)餐具现代化: 从传统的陶瓷和搪瓷到不锈钢和塑料制品,再到追求环保材质与集成智能化功能的餐具产品。探究新知学习单我选择的采访对象:(1)长辈: 提供过去餐桌习惯的信息。(2)文化研究者: 分析历史和社会背景。(3)厨师/餐饮业者: 提供行业内的专业见解。(4)营养学家: 讨论营养观念对食物选择的影响。(5)餐具设计师: 揭示餐具发展和设计趋势。探究新知学习单选择他/她的理由:(1)长辈: 亲身经历不同年代,能提供从亲身体验出发的真实反馈。(2)文化研究者: 拥有系统性知识,能够提供详尽的历史脉络和社会变迁分析。(3)厨师/餐饮业者: 实际操作经验丰富,能够详细说明餐饮业的具体变化。(4)营养学家: 专业角度解释饮食习惯变化背后的健康和营养考量。(5)餐具设计师: 了解市场需求,可以解释设计变迁与消费者喜好之间的关联。探究新知学习单实施采访时,我遇到了以下意想不到的困难:(1)沟通挑战: 采访对象可能表达不清晰或不愿分享某些信息。(2)记忆偏差: 长辈可能因时间久远而回忆不准确。(3)时间协调: 专业人士可能时间安排紧密,难以找到合适的采访时间。(4)技术问题: 录音设备故障、视频通话软件不稳定等技术问题可能影响采访质量。(5)文化敏感性: 某些历史事件或饮食习惯可能涉及敏感话题,需要谨慎处理。探究新知学习单我是这样解决的:(1)提前准备: 为采访制定清晰的提纲,确保沟通的效率和有效性。(2)耐心倾听: 对长辈回忆中的偏差表示理解,尽量通过其他资料验证信息。(3)灵活安排: 尊重专业人士的时间,提出多个时间选项以便调整协商。(4)技术检查: 采访前检查所有设备,预备替代方案以防万一。(5)文化敏感性培训: 在涉及敏感问题时展现出尊重和理解,避免冒犯或误解。探究新知学习单在整个活动中,我的表现怎么样 (在符合的选项前打“√”)( )发现餐桌上的变化表现在很多方面。( )采访对象乐于接受我的采访。( )通过采访收集了很多丰富有趣的信息。( )能够对采访得来的信息进行了归类整理。积极参加情景剧的排练。√√√√课堂练习1、请简述在调查餐桌文化时为什么要注重样本的多样性?样本多样性对于调查餐桌文化至关重要,因为它能够保证调查结果具有代表性,从而反映不同人群间的饮食差异。不同年龄、性别、社会经济状态和文化背景的个体可能有着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和偏好。通过包含广泛的样本,研究可以揭示这些差异并为理解社会饮食模式的全貌提供更丰富、准确的数据。课堂总结餐桌上的变化在本节课中,我们通过这次活动,了解到时间的推移带来了饮食习惯和餐桌文化的显著变迁。从20世纪50年代主要以粗粮为主,到21世纪初期健康和有机食品的受欢迎,我们的餐桌经历了从单一到多元、从匮乏到丰富的过程。餐具的变化也反映了这一趋势,从传统陶瓷到现代环保智能餐具。采访的实施让我更加理解每个时代背后的生活情感与社会背景,并在整理信息和表演中学会如何将知识转化为生动的教育内容。板书设计餐桌上的变化讨论要了解的信息制定采访计划实施采访、情景剧表演学习单作业布置1、在进行餐桌文化调查时,应如何处理受访者的个人信息?作业布置在进行餐桌文化调查时,受访者的个人信息必须得到妥善处理。首先,研究者应获得受访者的知情同意,并告知他们参与调查的目的以及他们提供的信息将如何被使用。其次,所有个人数据都应保密,避免未经授权的披露。此外,数据应按照适用的隐私法规和伦理标准进行存储和处理。如果公开研究结果,要确保不能从中识别出任何个人信息,以保护受访者的隐私。31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让备课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21课《餐桌上的变化》教学设计课题 餐桌上的变化 单元 第八单元 学科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年级 四年级下学习目标 价值体认:通过实际活动,体会到传承文化和记录历史的重要性,同时培养责任感和自主探索能力。责任担当:强调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如确保信息准确性和保护隐私。问题解决:通过面对实际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的过程,提升了临场反应与解决问题的技巧。创意物化: 把采访信息转换为情景剧,展现创造力,并加深知识理解。重点 通过实际活动,体会到传承文化和记录历史的重要性,同时培养责任感和自主探索能力。难点 把采访信息转换为情景剧,展现创造力,并加深知识理解。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第21课 《餐桌上的变化》板书课题。视频导入《你的餐桌,是中国最重要的发展命题》每当我挑食时,大人总会感叹:“这些东西我们小时候想吃都没有!”我感到好奇的是:他们小时候吃什么 我们可以问问大人当年的情况,用表演来反映几代人餐桌上的变化。 听教师讲解,了解餐桌上的变化 通过问题带领大家一起思考,引入教学内容。讲授新课 讨论要了解的信息关于餐桌上的变化,我们先向家人了解一下他们的感受:爷爷说从前过年才能吃上白面馒头,现在粗粮的价钱反而比白面还贵呢。爸爸说他小时候吃饭用的碗没有花纹,现在用的碗比过去漂亮多了。奶奶说她小时候一个月也吃不到一次肉,现在天天可以吃肉。通过讨论,我发现餐桌上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这些方面: 二、我们确定了采访对象和采访提纲。周伯伯是南方人,他经历的餐桌上的变化和我们一样吗 沈爷爷年纪很大,他可以为我们提供更早时期的情况。 采访对象①爸爸妈妈②外公③在外企工作的小姨④邻居周伯伯⑤爷爷的棋友沈爷爷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设计不同的问题,有助于搜集更多的信息。 采访提纲采访对象:沈爷爷 时间:4月23日打算问的问题: 1.您还记得您小时候三餐吃什么吗 2.从您小时候到现在,您家在饮食上面发生了哪些变化 这些变化发生在什么时间 3.您一定对粮票很熟悉吧 使用粮票的那段时期,人们吃饭跟现在有什么不同 4………….我们确定了采访对象和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采访对象:小姨 时间:4月24日打算问的问题: 1.您能说说您现在三餐的情况吗 2.您现在的饮食同您小时候或念大学的时候有哪些变化 3……..三、实施采访采访时,一个同学负责提问题,一个同学负责记录。采访前最好能事先告诉对方采访内容,并与之约定时间。我觉得除了前面说的这些,家里围坐在一起吃饭的人数、谈论的话题,和我小时候的也完全不一样了……采访后,我们以年代为线索对资料进行了整理。可以从主食、副食、餐具等几个方面来描述不同时代餐桌上的变化。☆20世纪50年代主食: (1)简单,以粗粮为主。(2)副食: 肉类和蔬菜种类少。(3)餐具: 陶瓷和搪瓷较常见。☆20世纪70年代:(1)主食: 稻米、面粉制品多样化。(2)副食: 蔬果种类增多,肉类消费上升。(3)餐具: 不锈钢开始流行。☆20世纪90年代:(1)主食: 食物充裕,西餐逐渐流行。(2)副食: 肉类种类增多,乳品和进口食品普及。(3)餐具: 设计注重美观,塑料和不锈钢主流。☆21世纪初期至今:(1)主食: 健康、全谷物、有机食品受欢迎。(2)副食: 肉类低脂健康,海鲜和进口食品常见。(3)餐具: 环保材质与智能餐具兴起。四、情景剧表演我们排演了情景剧,用表演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示我们的探究结果。今天还是只有稀饭和咸菜,棕,又吃不饱了……采访中听到的故事有助于构思情节、设计台词。如果配上烘托不同气氛的音乐,表演效果会更好!五、新知拓展在调查餐桌文化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1)尊重多元文化: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和习俗。(2)样本多样性:确保样本覆盖不同的人口群体。(3)数据准确性:选择合适的方法收集数据,保证信息真实可靠。(4)隐私保护:在收集个人信息时遵循隐私法规,确保信息安全。(5)趋势演变:观察餐桌文化随时间的变迁和发展趋势。(6)综合分析:结合定量和定性数据提供全面的分析结果。六、学习单通过讨论,我发现餐桌上的变化主要有:(1)主食多样化: 从粗粮为主逐渐转向细粮和西式面包、意面等更多样化的选择。(2)副食丰富化: 肉类、蔬菜和水果种类增多,国际食品流行,消费者对食品健康和品质的重视日益增加。(3)餐具现代化: 从传统的陶瓷和搪瓷到不锈钢和塑料制品,再到追求环保材质与集成智能化功能的餐具产品。我选择的采访对象:(1)长辈: 提供过去餐桌习惯的信息。(2)文化研究者: 分析历史和社会背景。(3)厨师/餐饮业者: 提供行业内的专业见解。(4)营养学家: 讨论营养观念对食物选择的影响。(5)餐具设计师: 揭示餐具发展和设计趋势。选择他/她的理由:(1)长辈: 亲身经历不同年代,能提供从亲身体验出发的真实反馈。(2)文化研究者: 拥有系统性知识,能够提供详尽的历史脉络和社会变迁分析。(3)厨师/餐饮业者: 实际操作经验丰富,能够详细说明餐饮业的具体变化。(4)营养学家: 专业角度解释饮食习惯变化背后的健康和营养考量。(5)餐具设计师: 了解市场需求,可以解释设计变迁与消费者喜好之间的关联。实施采访时,我遇到了以下意想不到的困难:(1)沟通挑战: 采访对象可能表达不清晰或不愿分享某些信息。(2)记忆偏差: 长辈可能因时间久远而回忆不准确。(3)时间协调: 专业人士可能时间安排紧密,难以找到合适的采访时间。(4)技术问题: 录音设备故障、视频通话软件不稳定等技术问题可能影响采访质量。(5)文化敏感性: 某些历史事件或饮食习惯可能涉及敏感话题,需要谨慎处理。 我是这样解决的:(1)提前准备: 为采访制定清晰的提纲,确保沟通的效率和有效性。(2)耐心倾听: 对长辈回忆中的偏差表示理解,尽量通过其他资料验证信息。(3)灵活安排: 尊重专业人士的时间,提出多个时间选项以便调整协商。(4)技术检查: 采访前检查所有设备,预备替代方案以防万一。(5)文化敏感性培训: 在涉及敏感问题时展现出尊重和理解,避免冒犯或误解。在整个活动中,我的表现怎么样 (在符合的选项前打“√”)(√ )发现餐桌上的变化表现在很多方面。(√ )采访对象乐于接受我的采访。(√ )通过采访收集了很多丰富有趣的信息。(√ )能够对采访得来的信息进行了归类整理。积极参加情景剧的排练。 讨论要了解的信息确定了采访对象和采访提纲实施采访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应用 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初步思考课堂任务。根据任务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采访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学生观察分析能力课堂练习 1、请简述在调查餐桌文化时为什么要注重样本的多样性? 样本多样性对于调查餐桌文化至关重要,因为它能够保证调查结果具有代表性,从而反映不同人群间的饮食差异。不同年龄、性别、社会经济状态和文化背景的个体可能有着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和偏好。通过包含广泛的样本,研究可以揭示这些差异并为理解社会饮食模式的全貌提供更丰富、准确的数据。 完成课堂练习 巩固课堂知识课堂小结 餐桌上的变化在本节课中,我们通过这次活动,了解到时间的推移带来了饮食习惯和餐桌文化的显著变迁。从20世纪50年代主要以粗粮为主,到21世纪初期健康和有机食品的受欢迎,我们的餐桌经历了从单一到多元、从匮乏到丰富的过程。餐具的变化也反映了这一趋势,从传统陶瓷到现代环保智能餐具。采访的实施让我更加理解每个时代背后的生活情感与社会背景,并在整理信息和表演中学会如何将知识转化为生动的教育内容。 总结回顾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课后作业 1、在进行餐桌文化调查时,应如何处理受访者的个人信息? 布置作业 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板书 观看板书 强调教学重点内容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沪科版+贵州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第二学期《餐桌上的变化》.pptx 【沪科版+贵州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第二学期《餐桌上的变化》课件.doc 新知导入.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