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课件(共20张PPT)初中化学 人教版(2024) 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3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课件(共20张PPT)初中化学 人教版(2024) 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2024年秋季
化学(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
第3课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学会观察实验现象的顺序、角度,会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2.了解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理解探究的过程。
3.根据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学习过程,掌握观察、记录实验的方法,体验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用蜡烛营造甜蜜与浪漫的氛围。蜡烛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广泛的用途。
思考: 对于蜡烛的燃烧你有没有更多的思考呢?比如蜡烛是由什么做成的?它燃烧后生成什么物质?
蜡烛的前世今生
人类早期制作蜡烛的原料是动物脂肪,五千年前的埃及人把芦苇插在牛羊的脂肪中点燃,这可以算是蜡烛的雏形。后来蜜蜂腹部蜡腺分泌出的蜂蜡、提炼自鲸鱼油脂的鲸蜡、从棕榈树叶和月桂果等植物中提取的蜡油,很快取代了牛羊脂肪。不过那时民间照明用的多是油灯,只有贵族和皇室才能用得起蜡烛。
蜡烛真正放下身价是在19世纪。化学家从煤焦油中分离出石蜡,开始用机器大量生产石蜡蜡烛——就是我们最常见的细长白蜡,蜡烛迎来了属于它的辉煌时代。可惜好景不长,随后而来的电灯让这种亦真亦幻的光亮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化学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许多化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也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实验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关注物质的反应前后的性质(状态、颜色、密度、水溶性、气味、硬度等)。
2.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及其现象(如发光、放热、生成气体、沉淀等),学会记录并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1.点燃前:蜡烛的物理性质。
实验目的 设计实验 观察现象 得出结论
探究蜡烛的物理性质 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闻一闻气味 白色、固体、圆柱状、有轻微的气味 蜡烛是白色固体,有气味,硬度较小,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 容易切开,石蜡浮于水面,未溶解 2.蜡烛燃烧时:发生的变化。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点燃蜡烛,观察燃着的部分 火焰附近石蜡熔化, 流下后又凝固 石蜡熔化是
物理变化
烛芯由白色变为黑色,形状发生变化,烛芯处燃烧发光、放热,产生黑烟
石蜡燃烧是
化学变化
火焰分为三层,分别为外焰、内焰和焰心 实验探究3(产物检验和熄灭后白烟探究):
蜡烛燃烧产物检验和白烟检验
实验目的 设计实验 观察现象 得出结论
探究蜡烛燃烧后产物和熄灭后白烟成分 火焰上罩干冷小烧杯和内壁涂有石灰水的小烧杯 干冷烧杯内壁有水雾,石灰水变浑浊 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白烟具有可燃性,为石蜡固体小颗粒
熄灭蜡烛,用燃着的火柴点燃白烟 白烟燃烧,蜡烛重新燃烧 蜡烛熄灭后产生的白烟是
石蜡蒸气遇凝结成的的固体小颗粒。
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点燃
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反应物) (条件) (生成物)
1.蜡烛火焰的形成原因。
燃烧时石蜡固体先变成液体,再变成石蜡气体后进行燃烧。
2.烛芯的作用。
蜡烛在燃烧时,燃烧放热会熔化固态的石蜡,液体石蜡就沿着烛芯被吸到上端继续受热汽化。
通过对蜡烛燃烧实验的探究,说说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呢?
对蜡烛及其
燃烧的探究
点燃前:颜色、状态。硬度、密度…
点燃中:火焰的分层、火焰附近石蜡的变化、烛芯的变化,燃烧产物的验证…
熄灭后:颜色、长度变化,
白烟的探究…
1.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是 ( )
A.水 B.白酒 C.食盐水 D.澄清的石灰水
2.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生成物主要有( )
A.只有水 B.只有二氧化碳
C.水和二氧化碳 D.大量灰烬
D
C
1.完成第一单元课题2第3课时相应练习 。
2.完成 练习与应用4、5题。
谢 谢,同学们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