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滑轮》导学案(无答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2《滑轮》导学案(无答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滑轮》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定滑轮组和动滑轮组的特点及实质
2.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
【学习重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概念及特点。
【学习难点】滑轮组省力情况的判断。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阶段:请回顾以前学的知识、阅读课文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下列学习问题:
知识点一、滑轮分类
1.滑轮可以分为两大类: 和 。
2.定滑轮:在使用时轴的位置 的滑轮叫定滑轮。
3.动滑轮:在使用时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 的滑轮叫动滑轮。
知识点二、滑轮的特点
(1)使用定滑轮的特点:定滑轮的工作特点是可以改变 ,但不能 力不能省 。
(2)使用动滑轮的特点:可以省 的力,但 改变用力的方向。
知识点三、滑轮组
(1)滑轮组是由若干个 滑轮和 滑轮组装而成的,可以达到既能 力又能改变 的使用效果。
(2)使用滑轮组时,有几股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 的几分之一,即F= G。
二、合作探究阶段: (各组根据教师分配的任务进行探究)
(要求:1.小组接受分配任务后,小组成员首先个人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思路(大约2分钟);2.然后交流讨论说清楚自己的思路(大约5-6分钟);3.本组准备展示的同学先在组内展示,其他同学对抗质疑和补充完善;4.本组问题讨论清楚后,再讨论其他组的问题。)
探究一、认识滑轮:
探究二、定滑轮的使用特点
1.实验探究:
(1)比较重物与拉力大小的关系可看出:F G,得出的结论是使用定滑轮 省力;
比较物体提升的高度和拉力通过的距离关系,s h,得出的结论是使用定滑轮 省距离;
比较拉力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当作用在定滑轮上的拉力方向为竖直向下时,物体运动方向为 ,说明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 。
2.理论分析:定滑轮的实质
定滑轮:实质是 杠杆。定滑轮两边的力与轮相切,中心轴为杠杆的支点,轮的直径可以看做是一根硬棒,动力和阻力作用在直径两端,动力臂 阻力臂。你能画出其杠杆的示意图吗?
3.结论:
探究三、动滑轮的使用特点
1.实验探究:
比较重物与拉力大小的关系可看出:F G,得出的结论是使用动滑轮 省力;
比较拉力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当作用在定滑轮上的拉力方向为竖直向下时,物体运动方向为 ,说明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 。
比较物体提升的高度和拉力通过的距离关系,s h,得出的结论是使用动滑轮 省距离;
2.理论分析:动滑轮的实质
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 倍的杠杆。动滑轮由于一边悬于固定点,重物的重力作用线通过滑轮中心轴,滑轮的支点位于固定边与轮相切的地方,过支点的轮的直径相当于杠杆,物重是阻力,人施加的力是动力,动力臂是 径,阻力臂是 径,所以动力臂是阻力臂的 倍。你能画出其杠杆的示意图吗?
3.结论:
探究四、滑轮组的使用
1. 组装滑轮组:把一个定滑轮与一个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能设计出几种组合方式 ,请用铅笔画出及设计的方案。
2. 滑轮组中决定绳子的股数n的方法:
(1)当承重的绳子股数n为偶数时,绳子的固定端应栓在 轮上(即偶定);
(2)当承重的绳子股数n为奇数时,绳子的固定端应栓在 轮上(即奇动);
(3)利用滑轮提物体时,动力F通过的距离s与物体被提高的高度h的关系是:s= h (n为绳子股数)
3. 练习与讨论:
人站在地上利用滑轮组提升1.6×104N的重物,该绳子最多能承受5×103N的拉力,请设计一个滑轮组,画出组装示意图,若人站在高处向上拉重物,又该用怎样的滑轮组?(要求滑轮个数最少,动滑轮和摩擦力忽略不计)
三、展示质疑阶段
A.展一展:要求各组成员到黑板前或者座位上站立讲解本组合作交流的问题,要求说清楚解答思路。此时本组可以补充。
B.挑一挑:其他组的同学在该同学回答后,挑一挑该组同学发言中的“刺”,挑战该组同学,提出自己或本组的见解和看法。
C.补一补:其他同学继续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不断将本题思路和解题过程补充完善。
D.拨一拨:教师根据同学们的回答进行适时点拨,最终目的是形成本地最优化的解题策略,形成规律。
四、检查反馈阶段
A.练一练:
1.如图所示,通过定滑轮匀速提起重物G时,向三个方向拉动的力分别为F1 、F2 、F3,则三个力大小关系是 ( )
A.F1最大 B.F2最大
C.F3最大 D.一样大
2.对于旗杆顶上的滑轮,其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A.省力杠杆,可改变力作用方向 B.费力杠杆,可改变力作用方向
C.等臂杠杆,可改变力作用方向 D.以上说法都正确
3.两个滑轮完全相同,其重力均为20N。分别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将重400N的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匀速提升,不计摩擦和绳重,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F1大于F2 B.F1=F2
C.F1小于F2 D.F1和F2大小无法确定
4.如图所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F=60 N,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  )
A.60 N B.120 N C.20 N D.180 N
5.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240 N的泥桶,不计滑轮重、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若工人将绳子匀速向上拉6 m,则泥桶上升____m,手拉绳子的力为________N。
6.如图所示,用拉力F通过滑轮提升重物。已知物体的重为40 N,滑轮的重为10 N。该滑轮是_____(填“动”或“定”)滑轮,拉力F=________N。
7.如图所示的滑轮是变形杠杆,其支点是 ,如果物重G=50N,动滑轮重10N,绳子摩擦不计,当重物G匀速上升时,拉力F= N,如果绳子自由端通过的距离是4m,则重物上升的高度是 m。
8.汽车重2×104 N,陷入泥中,受到的阻力为3×103 N。用如图所示装置,则至少要用多大的力才能将汽车拉出?
B.查一查(要求:每组最先完成的同学交给老师检查,然后该同学检查本组其他同学的完成情况)
C.思一思:
1.通过这节课,我们掌握哪些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比一比,评一评:(分“优”“良”“一般”评价导学完成的情况,自我评价完成后交给学科组长,学科组长检查评价完全组最后交给教师检查并评价)
自我评价:___________小组评价:_________________教师评价: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