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机械效率》导学案 (无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3《机械效率》导学案 (无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机械效率》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动滑轮做功情况,知道有用功、总功、额外功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知道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会计算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3.能设计实验,测定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4.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实际意义和方法,有合理改进机械、提高机械效率的意识。
【学习重点】
能结合实例认识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会利用公式η=W有/W总进行有关计算.
【学习难点】
会分析影响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指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阶段:请回顾以前学的知识、阅读课文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下列学习问题:
一、有用功和额外功
1.有用功:为了达到目的_________的功。用W有表示。
2.额外功:为了达到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用W额表示。
3.总功:_______和_______总共做的功,用W总表示。
二、机械效率
1.定义:_______跟_____的比值。
2.公式:________。
3.规律:机械效率总______。
4.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1)_________;(2)_________等。
二、合作探究阶段: (各组根据教师分配的任务进行探究)
(要求:1.小组接受分配任务后,小组成员首先个人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思路(大约2分钟);2.然后交流讨论说清楚自己的思路(大约5-6分钟);3.本组准备展示的同学先在组内展示,其他同学对抗质疑和补充完善;4.本组问题讨论清楚后,再讨论其他组的问题。)
探究一、使用动滑轮做功的情况分析(按课本要求完成实验并获取结论)
探究二、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判析
判析1:分析前面实验:
判析2:用水桶从井中提水时:有用功是: ;额外功是: ;总功是: 。
如果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捞桶时,捞上来的桶里带了一些水:有用功是: ;额外功是: ;总功是: 。
判析3:板车上装有货物,一人拉着该板车将货物送到目的地,对货物所做的功叫__________功,对板车所做的功叫_________功,如果目的是送板车,则对板车所做的功叫___________功,对货物所做的功叫___________功。
探究三、机械效率的理解
1.由于有用功总 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 于1;
2.机械效率越 ,此机械性能越好;
3.机械效率用 表示,没有单位。
探究四、机械效率的计算1
题1.用一动滑轮将重200N的砂子提到9m高的脚手架上,所用力是120N,求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各是多少?
题2.一台起重机将重3600 N的货物提高4 m。如果额外功是9600 J,起重机做的有用功是多少?总功是多少?机械效率是多少?起重机在哪些方面消耗了额外功?
探究五、机械效率的测量
1.原理:η= =
2.按照课本实验步骤完成探究并记录处理数据。
分析:对于滑轮组来说,其机械效率与滑轮组的 个数及 有关,与所拉物体 有关。
探究六、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根据械效率的公式:η= = W有/( + ),因此要提高机械效率:一是 额外功,如保持良好的润滑,减小滑轮的轮与轴之间的 ,减小动滑轮重等方法都能减小额外功,提高机械效率。
二是 有用功。当额外功不变时,有用功越 机械效率越高。
三、展示质疑阶段
A.展一展:要求各组成员到黑板前或者座位上站立讲解本组合作交流的问题,要求说清楚解答思路。此时本组可以补充。
B.挑一挑:其他组的同学在该同学回答后,挑一挑该组同学发言中的“刺”,挑战该组同学,提出自己或本组的见解和看法。
C.补一补:其他同学继续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不断将本题思路和解题过程补充完善。
D.拨一拨:教师根据同学们的回答进行适时点拨,最终目的是形成本地最优化的解题策略,形成规律。
四、检查反馈阶段
A.练一练:
1.做值日时,小阳将一桶水从一楼提到二楼。此过程中,关于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对桶做的功是有用功 B.对水做的功是有用功
C.对水做的功是额外功 D.克服自身重力做的功是总功
2.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高是指 ( )
A.有用功多 B.额外功少 C.总功多 D.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高
3.施工工地上,一个滑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和改进前相比较 (  )
A.总功不变,有用功增加 B.总功不变,额外功减少
C.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少 D.做的有用功减少
4.某机械工作时,动力做的功是400 J,其中额外功是100 J,动力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J,机械效率是________。
5.某人用如图示装置将重为12 N的物体匀速提高0.1 m,拉力F=6 N,则此人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___,额外功为__________。
6.图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6 N。
(1)实验时要竖直向上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由图可知拉力大小为_______N,若钩码上升的高度为8cm,则弹簧测力计向上移动______cm,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2)若仅增加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组有机械效率将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7.如图所示滑轮组,将重为350N的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起0.2m,人拉绳的力为250N,不计绳重和摩擦,求:(1)人做的有用功和额外功?(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动滑轮的重力?
B.查一查(要求:每组最先完成的同学交给老师检查,然后该同学检查本组其他同学的完成情况)
C.思一思:
1.通过这节课,我们掌握哪些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比一比,评一评:(分“优”“良”“一般”评价导学完成的情况,自我评价完成后交给学科组长,学科组长检查评价完全组最后交给教师检查并评价)
自我评价:__________小组评价:___________教师评价: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