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专题九 B卷机械效率综合考情解读本专题主要内容为B卷机械效率综合应用题,主要考查以滑轮组的形式进行考查,考查内容包括功、功率、简单机械、机械效率等知识点。该题还会结合二力平衡、力与运动、摩擦力、牛顿第一定律、压强、浮力等力学知识进行考查,是一道较为综合的力学题,一般以多选题的形式出现在B卷中,也有地区会以计算题的形式来进行考查。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综合应用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标要求《义务教育初中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机械效率 2.2.6 知道简单机械。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3.2.3 知道机械效率。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意义和途径。思维导图课堂精讲1.小慧看见邻居正在修建楼房,她了解到:建筑工人站在楼上,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用水平向右的力F拉绳子自由端,可以将38kg的建筑材料匀速提升3m,用时10s。已知滑轮的重力均为70N,A、B两根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分别为500N和1000N,忽略绳重和机械之间的摩擦。g取10N/kg。小慧计算的结果中正确的是( )A.绳子自由端运动的速度为0.3m/s B.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功率为45WC.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为1140J D.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约为95%2.如图所示,小莉同学用滑轮组匀速提升240N的重物,所用拉力为100N,10s内物体上升了1m。大滑轮重为G,每个小滑轮重10N,滑轮组的绕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00N。不计绳重及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动滑轮对重物做的功为720JB.小莉施加的拉力的功率为24WC.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能达到90%D.若滑轮组机械效率为76%,则提升的物重为190N3.如图所示是利用滑轮组匀速提升水中物体A的示意图,滑轮组固定在钢架上,滑轮组中的两个滑轮的质量相等。物体A的底面积为20cm2,密度为5×103kg/m3,底面积为50cm2的圆柱形玻璃筒中装有一定量的水,当物体A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在绳端拉力F为14N的作用下,物体A从水中始终以0.05m/s的速度匀速上升,直至物体A有的体积露出水面,筒中水的深度变化了4cm。此时,水对物体A底面处产生的压强为p。g取10N/kg,不计绳重与摩擦,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p的大小为1000PaB.物体A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拉力F的功率为1.4WC.物体A完全浸没在水中时,钢架对滑轮组的拉力为46ND.物体A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为83.3%4.小武同学家里正在修建楼房,他通过调查了解到工人利用如图的装置,20s内将重力为700N的物体匀速提升了2m,工人对绳子施加的拉力F为375N。忽略绳重和机械之间的一切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拉力F做功为750JB.拉力F做的额外功为200JC.拉力的功率为75WD.如用该装置匀速提升重力200N的物体,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5.如图所示,支架OB固定于竖直墙面O点,且可绕O点在竖直面内转动,细绳BC与支架连接于B点,另一端固定在墙上C点,此时支架水平,细绳与支架夹角为30°。滑轮组悬挂于支架A处,OA=2AB,重500N的工人用300N竖直向下的拉力拉动绳子自由端,使重540N的物体M在10s内匀速上升了5m。工人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500cm2,两个滑轮的质量相等,不计支架和细绳重力,不计滑轮组的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轮对重物的拉力的功率为150WB.工人对地面的压强为4000PaC.细绳BC对支架的拉力1280N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6.如图所示,是建筑工地使用的起重机的滑轮组。一次提升货物的质量为1.2×103kg,拉力F为7.5×103N时,30s内货物被匀速提升了6m。因为钢绳的承受力有限,该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为90%。忽略绳重及摩擦,g取10N/kg。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动滑轮的重力为3×103N B.拉力F的功率为3000WC.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4.2×104J D.钢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104N7.如图甲所示,质量为60kg的小林同学站在高台上竖直向上匀速拉动绳子,脚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现改变,计算并绘出机械效率与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滑轮组中,动滑轮的重力为20NB.当时,小林对绳子的拉力为60NC.当时,若此时的拉力的功率为15W,则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1m/sD.若水平高台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15500Pa,则该滑轮组所能提升物体的最大机械效率为90%8.小果家自建新房,小果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帮助家人搬运建材。他将重力和他同为490N的物体匀速提升了3m,用时10s,这个过程滑轮组机械效率为98%。不计绳重及滑轮与轴之间的一切摩擦,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小果施加的拉力大小为245NB.动滑轮对物体做的功为1470JC.小果施加拉力的功率为147WD.小果用该滑轮组竖直向下施力,不能提升重1000N的物体9.如图所示,体重为500N的小楷用滑轮组拉着重400N的物体A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物体A运动1m用时2s,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每个滑轮重40N,绕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600N,不考虑绳重和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小楷对地面的压力为400NB.10s内小楷对物体做功为1000JC.小楷做功的功率为80WD.小楷使用本装置的机械效率最高可达96%10.某物理兴趣小组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细绳不可伸长),将质量为0.5kg的电动小车放置在粗糙水平桌面上,与桌面间的摩擦阻力为1N,滑轮质量均为0.1kg。当电动小车向右运动时,借助细绳、滑轮带动质量为0.5kg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不计细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考虑空气阻力,g取10N/kg,则( ) A.细绳的拉力为2N B.电动小车的运动速度为0.2m/s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D.电动小车牵引力的功率为1.8W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专题九 B卷机械效率综合考情解读本专题主要内容为B卷机械效率综合应用题,主要考查以滑轮组的形式进行考查,考查内容包括功、功率、简单机械、机械效率等知识点。该题还会结合二力平衡、力与运动、摩擦力、牛顿第一定律、压强、浮力等力学知识进行考查,是一道较为综合的力学题,一般以多选题的形式出现在B卷中,也有地区会以计算题的形式来进行考查。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综合应用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标要求《义务教育初中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机械效率 2.2.6 知道简单机械。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3.2.3 知道机械效率。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意义和途径。思维导图课堂精讲1.小慧看见邻居正在修建楼房,她了解到:建筑工人站在楼上,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用水平向右的力F拉绳子自由端,可以将38kg的建筑材料匀速提升3m,用时10s。已知滑轮的重力均为70N,A、B两根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分别为500N和1000N,忽略绳重和机械之间的摩擦。g取10N/kg。小慧计算的结果中正确的是( )A.绳子自由端运动的速度为0.3m/s B.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功率为45WC.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为1140J D.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约为95%【答案】C【详解】A.已知建筑材料匀速提升3m,用时10s,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3h=3×3m=9m因此绳子自由端运动的速度故A错误;B.建筑材料的重力G=mg=38kg×10N/kg=380N因忽略绳重和机械之间的摩擦,故绳子自由端拉力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功率P=Fv绳=150N×0.9m/s=135W故B错误;C.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W有用=Gh=380N×3m=1140J故C正确;D.同一换轮组提升的物重越重,机械效率越高,因此当绳子B承受的拉力为最大值1000N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最高,此时,滑轮组提起的物重G'=F最大-G动-G定=1000N-140N=860N故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故D错误。故选C。2.如图所示,小莉同学用滑轮组匀速提升240N的重物,所用拉力为100N,10s内物体上升了1m。大滑轮重为G,每个小滑轮重10N,滑轮组的绕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00N。不计绳重及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动滑轮对重物做的功为720JB.小莉施加的拉力的功率为24WC.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能达到90%D.若滑轮组机械效率为76%,则提升的物重为190N【答案】CD【详解】A.动滑轮对重物做的功为故A错误;B.滑轮组承担物重绳子的股数是拉力移动的距离小莉施加的拉力做的功拉力的功率为故B错误;C.用滑轮组匀速提升240N的重物,所用拉力为100N,不计绳重及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时则动滑轮的重该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故C正确;D若滑轮组机械效率为76%,由得,则提升的物重为故D正确。故选CD。3.如图所示是利用滑轮组匀速提升水中物体A的示意图,滑轮组固定在钢架上,滑轮组中的两个滑轮的质量相等。物体A的底面积为20cm2,密度为5×103kg/m3,底面积为50cm2的圆柱形玻璃筒中装有一定量的水,当物体A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在绳端拉力F为14N的作用下,物体A从水中始终以0.05m/s的速度匀速上升,直至物体A有的体积露出水面,筒中水的深度变化了4cm。此时,水对物体A底面处产生的压强为p。g取10N/kg,不计绳重与摩擦,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p的大小为1000PaB.物体A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拉力F的功率为1.4WC.物体A完全浸没在水中时,钢架对滑轮组的拉力为46ND.物体A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为83.3%【答案】BC【详解】A.由物体A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可知,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是露出体积的2倍,由筒中水的深度变化了4cm可知,物体露出的体积V露=S筒h=50cm2×4cm=200cm3此时物体排开液体体积V排1=2V露=2×200cm3=400cm3物体的体积V=3V露=3×200cm3=600cm3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1=ρ水gV排1=1×103kg/m3×10N/kg×400×10-6m3=4N由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水对物体底面产生的压力F向上=F浮﹣F向下=4N﹣0N=4N水对物体A底面处产生的压强故A错误;B.由图可知滑轮组的动滑轮绕绳子的段数n=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nv物=2×0.05m/s=0.1m/s物体A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拉力F的功率故B正确;C.物体A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V排=V=600cm3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600×10-6m3=6N物体的质量m=ρV=5.0×103kg/m3×600×10﹣6m3=3kg物体的重力G=mg=3kg×10N/kg=30N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此时物体受到的拉力F拉=G﹣F浮=30N﹣6N=24N不计绳重和摩擦,动滑轮的重力G动=nF﹣F拉=2×14N﹣24N=4N由题意可知,定滑轮的重力G定=G动=4N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钢架对滑轮组的拉力F钢=3F+G定=3×14N+4N=46N故C正确;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故D错误。故选BC。4.小武同学家里正在修建楼房,他通过调查了解到工人利用如图的装置,20s内将重力为700N的物体匀速提升了2m,工人对绳子施加的拉力F为375N。忽略绳重和机械之间的一切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拉力F做功为750JB.拉力F做的额外功为200JC.拉力的功率为75WD.如用该装置匀速提升重力200N的物体,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答案】CD【详解】A.由图可知,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n=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2×2m=4m拉力做的总功W总=Fs=375N×4m=1500J故A错误;B.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Gh=700N×2m=1400J拉力F做的额外功W额=W总-W有=1500J-1400J=100J故B错误;C.拉力做功的功率故C正确;D.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所以动滑轮的重力G动=nF-G=2×375N-700N=50N则提升重力200N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故D正确。故选CD。5.如图所示,支架OB固定于竖直墙面O点,且可绕O点在竖直面内转动,细绳BC与支架连接于B点,另一端固定在墙上C点,此时支架水平,细绳与支架夹角为30°。滑轮组悬挂于支架A处,OA=2AB,重500N的工人用300N竖直向下的拉力拉动绳子自由端,使重540N的物体M在10s内匀速上升了5m。工人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500cm2,两个滑轮的质量相等,不计支架和细绳重力,不计滑轮组的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轮对重物的拉力的功率为150WB.工人对地面的压强为4000PaC.细绳BC对支架的拉力1280N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答案】BC【详解】A.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滑轮对重物的拉力为滑轮对重物的拉力做的功为则滑轮对重物的拉力的功率为故A错误;B.工人静止于水平地面,对工人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则有F支持=G人﹣F=500N﹣300N=200N工人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工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则该工人对地面的压力F压=F支持=200N工人对地面的压强C.不计滑轮组的绳重和摩擦,由得动滑轮的重力G动=nF-G=2×300N-540N=60N两个滑轮的质量相等,则定滑轮的重力G定=G动=60N支架受到滑轮组的拉力F拉=G定+3F=60N+3×300N=960NF拉的力臂细绳BC的拉力力臂由杠杆平衡条件FBCl1=F拉l2得D.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n=2,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故选BC。6.如图所示,是建筑工地使用的起重机的滑轮组。一次提升货物的质量为1.2×103kg,拉力F为7.5×103N时,30s内货物被匀速提升了6m。因为钢绳的承受力有限,该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为90%。忽略绳重及摩擦,g取10N/kg。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动滑轮的重力为3×103N B.拉力F的功率为3000WC.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4.2×104J D.钢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104N【答案】AB【详解】A.A的重力G= mg=1.2×103kg×10N/kg=1.2×104N由图可知,2段绳子承担物重,忽略绳重及摩擦,由拉力得动滑轮的重力为故A正确;B.物体上升的速度钢绳自由端的移动速度拉力F的功率为故B正确;C.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故C错误;D.该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为90%,即解得物体的最大重力为G =2.7×104N钢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故D错误。故选AB。7.如图甲所示,质量为60kg的小林同学站在高台上竖直向上匀速拉动绳子,脚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现改变,计算并绘出机械效率与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滑轮组中,动滑轮的重力为20NB.当时,小林对绳子的拉力为60NC.当时,若此时的拉力的功率为15W,则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1m/sD.若水平高台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15500Pa,则该滑轮组所能提升物体的最大机械效率为90%【答案】BC【详解】由图甲可知,动滑轮上的绳子股数为3股。A.由图乙可知,当物重120N时,机械效率为80%,由可知解得G动=30N故A错误;B.当G物=150N时,小林对绳子的拉力故B正确;C.当G物=120N时,小林对绳子的拉力若此时的拉力的功率为15W,由可知,拉力端移动的速度物体上升的速度故C正确;D.若水平高台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15500Pa,则水平高台能承受的最大压力F压=pS=15500Pa×0.05m2=775N小林同学的重力G林=m林g=60kg×10N/kg=600N小林同学能使用的最大拉力F拉3=F压-G林=775N-600N=175N该滑轮组所能提升物体的最大重力该滑轮组所能提升物体的最大机械效率故D错误。故选BC。8.小果家自建新房,小果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帮助家人搬运建材。他将重力和他同为490N的物体匀速提升了3m,用时10s,这个过程滑轮组机械效率为98%。不计绳重及滑轮与轴之间的一切摩擦,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小果施加的拉力大小为245NB.动滑轮对物体做的功为1470JC.小果施加拉力的功率为147WD.小果用该滑轮组竖直向下施力,不能提升重1000N的物体【答案】BD【详解】B.动滑轮对物体做的有用功为故B正确;A.由可知,拉力做的总功由图可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由可知,拉力故A错误;C.拉力做功的功率为故C错误;D.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所以动滑轮的重力为小果通过滑轮组竖直向下拉绳子时的最大拉力为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所以该滑轮组竖直向下施力时能提升物体的最大重力故D正确。故选BD。9.如图所示,体重为500N的小楷用滑轮组拉着重400N的物体A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物体A运动1m用时2s,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每个滑轮重40N,绕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600N,不考虑绳重和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小楷对地面的压力为400NB.10s内小楷对物体做功为1000JC.小楷做功的功率为80WD.小楷使用本装置的机械效率最高可达96%【答案】AD【详解】A.不考虑绳重和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160N;由图可知滑轮组的动滑轮绕2段绳,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小楷受到重力、绳子的拉力和地面的支持力,地面的支持力F支持=G-F=500N-100N=400N小楷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小楷对地面的压力F压=F支持=400N故A正确;B.物体A运动1m用时2s,即1s运动的距离是0.5m,10s内物体A移动的距离s物=10×0.5m=5m10s内小楷对物体做功(有用功)W有=fs物=160N×5m=800J故B错误;C.拉力端移动距离s=ns物=2×5m=10m拉力做的总功W总=Fs=100N×10m=1000J拉力做功功率,即小楷做功的功率故C错误;D.小楷施加的最大拉力等于自己的体重,为500N;绕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600N,所以小楷使用本装置的最大拉力F最大=500N,不考虑绳重和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能克服的最大摩擦力f最大=nF最大-G动=2×500N-40N=960N不考虑绳重和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最大机械效率故D正确。故选AD。10.某物理兴趣小组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细绳不可伸长),将质量为0.5kg的电动小车放置在粗糙水平桌面上,与桌面间的摩擦阻力为1N,滑轮质量均为0.1kg。当电动小车向右运动时,借助细绳、滑轮带动质量为0.5kg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不计细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考虑空气阻力,g取10N/kg,则( ) A.细绳的拉力为2N B.电动小车的运动速度为0.2m/s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D.电动小车牵引力的功率为1.8W【答案】AD【详解】A.物体的重力G=mg=0.5kg×10N/kg=5N动滑轮的重力G动=m动g=0.1kg×10N/kg=1N由图可知滑轮组的动滑轮绕3段绳,不计细绳与两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考虑空气阻力,细绳的拉力故A符合题意;B.小车运动速度v车=nv物=3×0.2m/s=0.6m/s故B不符合题意;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故C不符合题意;D.玩具电动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水平向右的牵引力、水平向左的拉力和摩擦力f的作用,牵引力F牵=F+f=2N+1N=3N由可得,牵引力的功率P=F牵v车=3N×0.6m/s=1.8W故D符合题意。故选AD。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09.专题九 B卷机械效率综合 课堂精讲(原卷版).docx 09.专题九 B卷机械效率综合 课堂精讲(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