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摄影版】《人·自然·社会》初一年级 第24课《走进畲族生活区》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摄影版】《人·自然·社会》初一年级 第24课《走进畲族生活区》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第24课时
走进畲族生活区
(浙摄影版)初一年级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课后作业
教学目标
了解浙江畲族的生活和发展,加大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力度,培养相关责任意识。
01
理解浙江畲族的发展要求,进行相关的风俗体验,提升动手能力。
02
通过实践学习畲族的生活习惯,学习如何传承民族文化。
03
通过学习畲族文化风俗,展示畲族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传承氛围。
04
新知导入
新知导入
畲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据《2021中国统计年鉴》,畲族总人口为746385人,其中男性403516人,女性342869人,分布在闽、浙、赣、粤、黔、皖、湘七省80多个县(市)内的部分山区,其中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广大山区。
畲族
探究新知
信息源
在浙江的少数民族中,畲族或许是比较特殊的一个民族。一方面是因为她至少在 700多年前就已开始在浙江生活,称得上是世居民族了;另一方面,她又是浙江唯一建有自治县的少数民族。因此,不了解畲族,就谈不上了解浙江的少数民族。
浙江的畲族
探究新知
信息源
(1)在畲乡,我们看到许多妇女的打扮十分引人注目。
(2)有许多人正在进行比赛活动,一个人手持木棍和竹条站在一个圆圈内,其他人站在圈外约20米处。
(3)畬族人民爱唱歌,而且常常是“以歌代话”。
(4)现在畲家人懂得了科学种田的好处和文化知识的重要,因此都急着送孩子们去上学。
PS:具体内容见书P139—P140。
浙江的畲族
探究新知
导学窗
1、从上面的阅读材料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
(1)畲族在浙江的少数民族中的地位: 。
(2)畲族人的主要生活习俗: 。
(3)畲族人的生活已经有了哪些变化? 。
畲族人口占浙江少数民族人口的大多数,还设立有自治县
服饰大多是黑色或者蓝色,喜欢“打尺寸”,爱唱歌
修了一座水库,办起了碾米、制茶、油等小加工厂
从浙江畲族材料中获取的信息
探究新知
从浙江畲族材料中获取的信息
导学窗
2、根据得到的感受,进一步思考下列问题:
(1)你能归纳出畲族的文化特色吗?
(2)你能为畲族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怎样的建议?
探究新知
导学窗
(1)你能归纳出畲族的文化特色吗?
1. 语言:畲族使用畲语,属于汉藏语系的汉语族。
2. 服饰:畲族的传统服饰以色彩鲜艳、图案繁复为特点,常常使用红色、绿色等鲜艳的颜色,绣有各种花纹和图案。
3. 饮食:畲族的饮食以米饭为主,喜欢吃鱼、虾、螃蟹等水产品,同时也有自己独特的传统美食,如畲族糯米饭、畲族酱鸭等。
从浙江畲族材料中获取的信息
探究新知
导学窗
(2)你能为畲族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怎样的建议?
1. 教育培训: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包括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帮助畲族人民提升技能和知识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
2. 产业扶持:支持畲族人民发展本地特色产业,促进农业、手工艺等传统产业的发展,提高畲族人民的收入水平。
3. 文化传承:保护和传承畲族的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增加畲族人民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
从浙江畲族材料中获取的信息
探究新知
活动场
1.在以下两组活动中自由选择一项参加:
(1)“打尺寸”比赛。
①考虑到安全因素,可用垒球或皮球等物品取代竹条
② 邀请体育老师一起参与。
(2)编一顶畲族斗笠。
① 以彩色纸条、塑料丝等作为编织材料。
② 提供有关的图片资料或实物作参考。
③ 邀请美术或劳技老师一起参与。
2.活动后谈体会:对畲族风情的一点感受。
活动一:领略畲族风情
探究新知
活动场
2.活动后谈体会:对畲族风情的一点感受。
活动一:领略畲族风情
感受:在体验了畲族的“打尺寸”和编制斗笠的活动后,我深深感受到畲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通过参与这些传统活动,我更加了解了畲族人民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
通过这些活动,我深刻感受到畲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传统精神。畲族文化的魅力在于其朴实、真挚和传统的特质,这种文化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和传承。
探究新知
活动场
1. 以景宁畲族自治县为对象,收集有关资料。
2. 分析景宁畲族自治县发展的优势条件和目前的薄环节。
3. 为景宁畲族自治县实现“共同富裕”提出自己的建议。
活动二:为畲族人民献计献策
探究新知
活动场
2. 分析景宁畲族自治县发展的优势条件和目前的薄环节。
活动二:为畲族人民献计献策
优势:1. 文化资源丰富:独特的畲族文化,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2. 自然资源丰富: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资源,有利于发展生态旅游和农业产业。
薄弱环节: 1. 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缺乏新兴产业的支撑,导致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2.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景宁畲族自治县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影响了县域内的发展。
探究新知
活动场
3. 为景宁畲族自治县实现“共同富裕”提出自己的建议。
活动二:为畲族人民献计献策
1.发展特色产业:通过挖掘和发展当地的特色产业,如畲族手工艺品、畲族文化旅游等,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
2. 加强教育培训:加大对畲族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的人才,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5.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当地生产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
探究新知
链接钮
1、“畬”是个很古老的字,在春秋时期就有了,大概是刀耕火种的意思。
2、畲族人民自称为“山客”,意思是从外地迁来山区居住的居民。
3、畲族是一个和平、勤劳、谦虚的民族,也具有反抗压迫的革命精神。
PS:具体内容见书P141。
关于畲族
探究新知
链接钮
浙江全省各地都有畲族人,但80%左右的畬族人口集中分布在温州、丽水杭州(主要是西部各县市)金华等地区,其中尤以温州和丽水两地更为集中,分别占全省畲族人口的30%和20%。表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人口分布特点。
PS:具体内容见书P141—P142。
畲族在浙江的分布
人口分级 分布县、市、区
1 000~5 000人 金华市区、青田、兰溪、建德、临安、桐庐
5 000~10 000人 松阳、武义、龙泉、平阳
10 000~20 000人 景宁、云和、丽水市区、遂昌、文成、苍南、泰顺、衢州(包括市区和龙游)
探究新知
链接钮
1、最受赞誉的畲族编织工艺是彩带和竹编。彩带即花腰带,又称合手巾带。
2、畲族地区盛产石竹、斑竹、金竹、雷公竹等竹子,为竹编工艺品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PS:具体内容见书P142。
畲族的编织工艺
探究新知
链接钮
畲族妇女服装,各地略有差别,其共同特点是上衣多刺绣。畲族妇女最主要的装束就是“凤凰装”:红头绳扎的长辫高盘于头顶,象征着凤头;衣裳、围裙(合手巾)上用大红、桃红、杏黄及金银丝线镶绣出五彩缤纷的花边图案,象征着凤凰的颈项、腰身和羽毛;扎在腰后飘荡不定的金色腰带头,象征着凤尾;佩于全身的叮当作响的银饰,象征着凤鸣。
PS:具体内容见书P142—P143。
风格独特的畲族“凤凰装”
探究新知
链接钮
畲族人民喜爱唱歌,在祭祀、待宾、婚礼、节日或平时生活和劳动中,人们都以歌代话,对唱如流。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二重唱(又称“双条落”)等。歌词多衬词与虚词。曲调抒情优美、节奏多变,极富民族特色。山歌基本上是七言一句,歌词有严格的韵脚。发音普遍喜爱用“假声”,一般都是清唱,很少有伴随动作。
PS:具体内容见书P143。
畲族民歌
探究新知
链接钮
畲族人民十分爱好武术,几乎人人都会几手。畲族武术基本上可分作棍术和拳术两大类。由于棍术器械的长短及其功用有别,又有不同的名称:一种叫“丈八棍”,长1丈2尺,由单人要弄;另一种叫“齐眉棍”(又称“盘柴槌”),长6尺(或4尺8寸),供两人对打,棍术动作复杂多样。拳术中最有名的是八井拳,动作短促有力、快捷凶猛,一些德高望重的老拳师还有一个绝招——点穴。不过,畬族人民虽然爱武,却非常注重武德,从不仗武欺人。
PS:具体内容见书P144。
畲族武术
探究新知
链接钮
1、景宁畲族自治县成立于1984年6月,是浙江省唯一的民族自治县,也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
2、畲族人民在景宁生活的历史,可追溯到唐代大历元年(766)。
3、景宁畲族自治县地处浙南山区,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就有799座。
4、景宁畲族自治县原来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曾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
PS:具体内容见书P144—P145。
景宁畲族自治县
知识拓展
畲族文化
知识拓展
畲族的工艺技术:
畲族的编织工艺最受赞誉的是彩带和竹编。彩带即花腰带,又称合手巾带。畲族地区盛产石竹、斑竹、金竹、雷公竹等竹子,为竹编工艺品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畲族妇女服装,各地略有差别,其共同特点是上衣多刺绣。尤其是福建福鼎和霞浦的女上装,在衣领、大襟、服斗甚至袖口上都有各色刺绣花纹图案和花鸟龙凤图案。畲族妇女最主要的装束,那就是“凤凰装”。
知识拓展
畲族三月三:
三月三是畲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在这一节日里举行盛大歌会,并祭祖先拜谷神,载歌载舞,热闹非凡。并且,还要吃乌米饭,缅怀祖先,款待来客,故“三月三”又称“乌饭节”。
课堂练习
1、分组就浙江的畲族的发展相关材料展开讨论,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来进行探讨。
政治 浙江省政府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促进畲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政府加大对畲族地区的扶持力度,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畲族群众的生活条件。
经济 浙江省的畲族地区主要以农业为主,传统的畲族经济以种植水稻、茶叶、蚕桑等为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畲族地区的经济结构也在逐渐转变,逐渐向工业、服务业等领域拓展。政府通过扶持畲族地区的产业发展,引导畲族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提高畲族地区的经济水平。
文化 畲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包括畲族的语言、服饰、音乐、舞蹈等。浙江省政府通过举办畲族文化节、传统节日庆祝活动等,促进畲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加强畲族文化教育,推动畲族文化的普及和传播,提升畲族群众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
课堂总结
走进畲族生活区
1
浙江的畲族文化
2
从浙江畲族材料中获取的信息
3
理解浙江畲族的风俗
4
了解浙江畲族的文化特色
5
浙江畲族的民族风情
板书设计
走进畲族生活区
1、信息源
2、导学窗
3、活动场
4、链接钮
了解畲族文化
体验和弘扬畲族文化
课后作业:
1、查阅相关的资料,并且观看相关视频,去学习一门畲族的文化技艺吧。
分层作业
1、查阅相关的资料,并且观看相关视频,区学习戏一门畲族的文化技艺吧。
31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4课《走进畲族生活区》教学设计
课题 走进畲族生活区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人·自然·社会 年级 初一
核心素养目标 1、了解浙江畲族的生活和发展,加大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力度,培养相关责任意识。2、理解浙江畲族的发展要求,进行相关的风俗体验,提升动手能力。3、通过实践学习畲族的生活习惯,学习如何传承民族文化。4、通过学习畲族文化风俗,展示畲族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传承氛围。
教学重点 1、浙江的畲族文化。2、从浙江畲族材料中获取的信息。3、理解浙江畲族的风俗。
教学难点 1、了解浙江畲族的文化特色。2、浙江畲族的民族风情。
教学准备 课件、教案、导入视频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第24课《走进畲族生活区》板书课题。视频导入:《畲族介绍》。导语:畲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据《2021中国统计年鉴》,畲族总人口为746385人,其中男性403516人,女性342869人,分布在闽、浙、赣、粤、黔、皖、湘七省80多个县(市)内的部分山区,其中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广大山区。 观看视频,思考、讨论畲族的文化 通过观看视频和深入思考,激发学生对教学主题的思考、探讨和交流。
讲授新课 一、信息源在浙江的少数民族中,畲族或许是比较特殊的一个民族。一方面是因为她至少在 700多年前就已开始在浙江生活,称得上是世居民族了;另一方面,她又是浙江唯一建有自治县的少数民族。因此,不了解畲族,就谈不上了解浙江的少数民族。(1)在畲乡,我们看到许多妇女的打扮十分引人注目。(2)有许多人正在进行比赛活动,一个人手持木棍和竹条站在一个圆圈内,其他人站在圈外约20米处。(3)畬族人民爱唱歌,而且常常是“以歌代话”。(4)现在畲家人懂得了科学种田的好处和文化知识的重要,因此都急着送孩子们去上学。PS:具体内容见书P139—P140。二、导学窗1、从上面的阅读材料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 (1)畲族在浙江的少数民族中的地位: 畲族人口占浙江少数民族人口的大多数,还设立有自治县。(2)畲族人的主要生活习俗: 服饰大多是黑色或者蓝色,喜欢“打尺寸”,爱唱歌。(3)畲族人的生活已经有了哪些变化?修了一座水库,办起了碾米、制茶、油等小加工厂。 2、根据得到的感受,进一步思考下列问题:(1)你能归纳出畲族的文化特色吗?1. 语言:畲族使用畲语,属于汉藏语系的汉语族。2. 服饰:畲族的传统服饰以色彩鲜艳、图案繁复为特点,常常使用红色、绿色等鲜艳的颜色,绣有各种花纹和图案。 3. 饮食:畲族的饮食以米饭为主,喜欢吃鱼、虾、螃蟹等水产品,同时也有自己独特的传统美食,如畲族糯米饭、畲族酱鸭等。(2)你能为畲族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怎样的建议?教育培训: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包括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帮助畲族人民提升技能和知识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 产业扶持:支持畲族人民发展本地特色产业,促进农业、手工艺等传统产业的发展,提高畲族人民的收入水平。文化传承:保护和传承畲族的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增加畲族人民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三、活动场1.在以下两组活动中自由选择一项参加:(1)“打尺寸”比赛。①考虑到安全因素,可用垒球或皮球等物品取代竹条② 邀请体育老师一起参与。(2)编一顶畲族斗笠。① 以彩色纸条、塑料丝等作为编织材料。② 提供有关的图片资料或实物作参考。③ 邀请美术或劳技老师一起参与。2.活动后谈体会:对畲族风情的一点感受。感受:在体验了畲族的“打尺寸”和编制斗笠的活动后,我深深感受到畲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通过参与这些传统活动,我更加了解了畲族人民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 通过这些活动,我深刻感受到畲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传统精神。畲族文化的魅力在于其朴实、真挚和传统的特质,这种文化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和传承。1. 以景宁畲族自治县为对象,收集有关资料。2. 分析景宁畲族自治县发展的优势条件和目前的薄环节。优势:1. 文化资源丰富:独特的畲族文化,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2. 自然资源丰富: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资源,有利于发展生态旅游和农业产业。 薄弱环节: 1. 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缺乏新兴产业的支撑,导致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2.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景宁畲族自治县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影响了县域内的发展。3. 为景宁畲族自治县实现“共同富裕”提出自己的建议。1.发展特色产业:通过挖掘和发展当地的特色产业,如畲族手工艺品、畲族文化旅游等,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2. 加强教育培训:加大对畲族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的人才,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5.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当地生产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四、链接钮关于畲族1、“畬”是个很古老的字,在春秋时期就有了,大概是刀耕火种的意思。2、畲族人民自称为“山客”,意思是从外地迁来山区居住的居民。3、畲族是一个和平、勤劳、谦虚的民族,也具有反抗压迫的革命精神。PS:具体内容见书P141。畲族在浙江的分布浙江全省各地都有畲族人,但80%左右的畬族人口集中分布在温州、丽水杭州(主要是西部各县市)金华等地区,其中尤以温州和丽水两地更为集中,分别占全省畲族人口的30%和20%。表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人口分布特点PS:具体内容见书P141—P142。人口分级分布县、市、区1 000~5 000人金华市区、青田、兰溪、建德、临安、桐庐5 000~10 000人松阳、武义、龙泉、平阳10 000~20 000人景宁、云和、丽水市区、遂昌、文成、苍南、泰顺、衢州(包括市区和龙游)畲族的编制工艺1、最受赞誉的畲族编织工艺是彩带和竹编。彩带即花腰带,又称合手巾带2、畲族地区盛产石竹、斑竹、金竹、雷公竹等竹子,为竹编工艺品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PS:具体内容见书P142。风格独特的畲族“凤凰装”畲族妇女服装,各地略有差别,其共同特点是上衣多刺绣。畲族妇女最主要的装束就是“凤凰装”:红头绳扎的长辫高盘于头顶,象征着凤头;衣裳、围裙(合手巾)上用大红、桃红、杏黄及金银丝线镶绣出五彩缤纷的花边图案,象征着凤凰的颈项、腰身和羽毛;扎在腰后飘荡不定的金色腰带头,象征着凤尾;佩于全身的叮当作响的银饰,象征着凤鸣。 PS:具体内容见书P142—P143。畲族民歌畲族人民喜爱唱歌,在祭祀、待宾、婚礼、节日或平时生活和劳动中,人们都以歌代话,对唱如流。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二重唱(又称“双条落”)等。歌词多衬词与虚词。曲调抒情优美、节奏多变,极富民族特色。山歌基本上是七言一句,歌词有严格的韵脚。发音普遍喜爱用“假声”,一般都是清唱,很少有伴随动作。 PS:具体内容见书P143。畲族武术畲族人民十分爱好武术,几乎人人都会几手。畲族武术基本上可分作棍术和拳术两大类。由于棍术器械的长短及其功用有别,又有不同的名称:一种叫“丈八棍”,长1丈2尺,由单人要弄;另一种叫“齐眉棍”(又称“盘柴槌”),长6尺(或4尺8寸),供两人对打,棍术动作复杂多样。拳术中最有名的是八井拳,动作短促有力、快捷凶猛,一些德高望重的老拳师还有一个绝招——点穴。不过,畬族人民虽然爱武,却非常注重武德,从不仗武欺人。 PS:具体内容见书P144。景宁畲族自治县1、景宁畲族自治县成立于1984年6月,是浙江省唯一的民族自治县,也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 2、畲族人民在景宁生活的历史,可追溯到唐代大历元年(766)。 3、景宁畲族自治县地处浙南山区,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就有799座。4、景宁畲族自治县原来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曾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PS:具体内容见书P144—P145。五、知识拓展1、观看视频《畲族文化》。2、畲族的工艺技术:畲族的编织工艺最受赞誉的是彩带和竹编。彩带即花腰带,又称合手巾带。畲族地区盛产石竹、斑竹、金竹、雷公竹等竹子,为竹编工艺品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畲族妇女服装,各地略有差别,其共同特点是上衣多刺绣。尤其是福建福鼎和霞浦的女上装,在衣领、大襟、服斗甚至袖口上都有各色刺绣花纹图案和花鸟龙凤图案。畲族妇女最主要的装束,那就是“凤凰装”。3、畲族三月三:三月三是畲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在这一节日里举行盛大歌会,并祭祖先拜谷神,载歌载舞,热闹非凡。并且,还要吃乌米饭,缅怀祖先,款待来客,故“三月三”又称“乌饭节”。 了解浙江的畲族文化风俗。从浙江畲族材料中获取的信息分组进行浙江少畲族的特色的探讨参加相关畲族的文化活动了解浙江畲族的生活发展进行知识拓展 初步思考课堂任务,培养拓展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分析归纳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的知识内容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加深学生的印象提升拓展学习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课堂练习 1、分组就浙江的畲族的发展相关材料展开讨论,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来进行探讨。 完成课堂练习 巩固课堂知识
课堂小结 走进畲族生活区1、浙江的畲族文化2、从浙江畲族材料中获取的信息。3、理解浙江畲族的风俗。4、了解浙江畲族的文化特色。5、浙江畲族的民族风情。 总结回顾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课后作业 1、查阅相关的资料,并且观看相关视频,去学习一门畲族的文化技艺吧。 布置作业 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板书 观看板书 强调教学重点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