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67张PPT)The Last Lecture on Chemistry in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2024高考化学最后一课:逐题攻略大道至简——通于一而万事毕1.0选择题 逐题攻略1.1化学与STSE及传统文化、1.2常用化学计量——阿伏伽德罗常数1.3化学用语和化学反应(包括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1.4物质结构与性质(必修+选择性必修)1.0选择题 逐题攻略1.5有机化合物基础知识1.6化学实验基础1.7化学反应机理、速率和限度1.8电化学1.9电解质溶液2.0非选择题 逐题攻略2.1工艺流程题2.2化学反应原理综合2.3化学实验综合2.4物质结构与性质2.5有机实验基础3.0 找准失分点、争分策略高考化学最后一讲:逐题攻略讲座目录上集中集下集统观全局洞悉规律提升策略自信备考大道至简化学知识的本质和学习方法抓住化学学科核心内容和关键点通于一而万事毕整体把握和系统性学习周红丽2024.5.23The Last Lecture on Chemistry in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高考化学最后一课:逐题攻略(第2讲)大道至简——通于一而万事毕目录Content1.5有机化合物基础知识011.6化学实验基础021.7化学反应机理、速率和限度031.8电化学04选择题逐题攻略1.01.9电解质溶液05选择题:有机化合物基础知识Examination point sorting and review1.51.5.1有机化学与化学用语、基本概念的考查;1.5.2物质转化与应用1.5有机化合物基础知识选择题:有机化合物基础知识怎么考(四翼)怎么解(必备知识、关键能力)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选择题:有机化合物基础知识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1.5.1有机化学与化学用语、基本概念的考查1.命名4.有机物分类2.有机物组成与结构的表示方法3.氢键5.同分异构6.同系物(2023年浙江6月)D. 的名称:3 甲基戊烷思路与方法:第一步:去掉括号改写成便于识别主链和支链的式子第二步:按照烷烃的系统命名法进行命名易错点:2—乙基丁烷×改写:3 甲基戊烷√烷烃命名碳链最长称某烷靠近支链把号编简单在前同相并数间逗号数汉短线2,11-二甲基-5-乙基-8-异丙基十二烷选择题:有机化合物基础知识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1.5.1有机化学与化学用语、基本概念的考查1.命名4.有机物分类2.有机物组成与结构的表示方法3.氢键5.同分异构6.同系物烯烃、醇、醛、羧酸类官能团所在碳链最长称某X,靠近官能团把号编,简单在前同相并,数间逗号数汉短线。2023.07.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己烯2-环己烯-1-醇选择题:有机化合物基础知识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1.5.1有机化学与化学用语、基本概念的考查1.命名4.有机物分类2.有机物组成与结构的表示方法3.氢键5.同分异构6.同系物选择题:有机化合物基础知识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1.5.1有机化学与化学用语、基本概念的考查1.命名4.有机物分类2.有机物组成与结构的表示方法3.氢键5.同分异构6.同系物卤代烃命名2-羟基丙腈甲胺乙酰胺苯甲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丙烯腈丙烯酸记忆与辨识 教材中新增的 有机物的名称易错点(2023年全国乙卷.8)下列反应得到相同的产物,相关叙述错误的是D. 产物的化学名称是乙酸异丙酯1.5.1有机化学与化学用语、基本概念的考查1.命名4.有机物分类2.有机物组成与结构的表示方法3.氢键5.同分异构6.同系物选择题:有机化合物基础知识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烃的衍生物的习惯命名正丙醇异丙醇产物是由乙酸与异丙醇通过酯化反应生成的酯,故其化学名称是乙酸异丙酯,D√;“正或异或新”+总C数+类别“正、异、新”是按照同分异构体有序书写原则依次出现的顺序进行命名,仅限三种以内。1.5.1有机化学与化学用语、基本概念的考查1.命名4.有机物分类2.有机物组成与结构的表示方法3.氢键5.同分异构6.同系物选择题:有机化合物基础知识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2023辽宁卷.2题)D. 顺—2—丁烯的结构简式:应为:D×(2021·浙江)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A.乙炔的实验式 C2H2B.乙醛的结构简式CH3CHOC.2,3-二甲基丁烷的键线式D.乙烷的球棍模型A×1.5.1有机化学与化学用语、基本概念的考查1.命名4.有机物分类2.有机物组成与结构的表示方法3.氢键5.同分异构6.同系物选择题:有机化合物基础知识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2023年山东卷7题)抗生素克拉维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克拉维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 存在顺反异构B. 含有5种官能团C. 可形成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D. 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1molNaOH反应[解析]C.该有机物中的羧基、羟基、酰胺基等官能团可以形成分子间氢键,其中距离较近的还可以形成分子内氢键,C正确。(2023年辽宁卷6题).在光照下,螺呲喃发生开、闭环转换而变色,过程如下。下列关于开、闭环螺呲喃说法正确的是A. 均有手性B. 互为同分异构体C. N原子杂化方式相同D. 闭环螺吡喃亲水性更好D.开环螺吡喃中氧原子显负价,电子云密度大,容易与水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水溶性增大,因此开环螺吡喃亲水性更好,故D错误。注意:键长用X-H…Y表示1.5.1有机化学与化学用语、基本概念的考查1.命名4.有机物分类2.有机物组成与结构的表示方法3.氢键5.同分异构6.同系物选择题:有机化合物基础知识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2023年湖北卷4题)湖北蕲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的中药丹参,其水溶性有效成分之一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物质属于芳香烃B. 可发生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C. 分子中有5个手性碳原子D. 1mol该物质最多消耗9molNaOH烃有机物烃的衍生物胺腈酰胺硝基化合物等根据组成分根据特殊原子和官能团分烯烃、炔烃、芳香烃烷烃、环烷烃1.5.1有机化学与化学用语、基本概念的考查1.命名4.有机物分类2.有机物组成与结构的表示方法3.氢键5.同分异构6.同系物选择题:有机化合物基础知识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2022 河北卷 11题)在 EY 沸石催化下,萘与丙烯反应主要生成二异丙基萘 M 和 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 和 N 互为同系物 B. M 分子中最多有 12 个碳原子共平面C. N 的一溴代物有 5 种 D. 萘的二溴代物有 10 种环状有机化合物同分异构体的数目判断或者书写技巧1. 芳香族化合物(等效氢法、定一移一法)AA、 AB二取代:3种(邻、间、对); AAA三取代:3种(连、偏、均);AAB三取代:6种;AAAB四取代:6种;ABC三取代:10种;AABB四取代:11种;ABCD四取代:30种。2. 脂环化合物环由大到小,支链由简到繁技巧与方法 等效氢法:①分子中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接的氢原子等效;②同一个碳原子上所连接的甲基氢原子等效;③分子中处于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等效。定一动一法:分析二元取代产物的方法:如分析C3H6Cl2的同分异构体数目,可先固定其中一个氯原子位置,然后移动另一个氯原子。1.5.1有机化学与化学用语、基本概念的考查1.命名4.有机物分类2.有机物组成与结构的表示方法3.氢键5.同分异构6.同系物选择题:有机化合物基础知识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2022·全国乙卷)一种实现二氧化碳固定及再利用的反应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化合物1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共平面B.化合物1与乙醇互为同系物C.化合物2分子中含有羟基和酯基D.化合物2可以发生开环聚合反应B项.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n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互称为同系物,化合物1为环氧乙烷,属于醚类,乙醇属于醇类,与乙醇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B错误。知识储备同系物的定义方法与技巧口诀”同系必同类”“结构相似”指官能团的种类与数目相同思路与步骤观察所含官能团数目与种类是否相同分析不饱和度是否相同1.5.1有机化学与化学用语、基本概念的考查;1.5.2物质转化与应用1.5有机化合物基础知识选择题:有机化合物基础知识怎么考(四翼)怎么解(必备知识、关键能力)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1.5.2物质转化与应用物质性质与物质的推断官能团的识别与定量分析选择题:有机化合物基础知识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2023·北京卷)化合物K与L反应可合成药物中间体M,转化关系如下。已知L能发生银镜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组峰B.L是乙醛——对于物质的推断C.M完全水解可得到K和L——对于物质性质的考查D.反应物K与L的化学计量比是1∶1A.结构对称,3种等效H,因此有3组峰,A×观察K和M的结构,推测断成键位置,可知,K与L的比为1:1,D √,根据原子守恒 设L化学式为C2HyOz,则有Z个H2O生成,根据H守恒,可得y+2=2Z,因此Z=2,y=2, L为C2H2O2才满足题意,L应为乙二醛,B×C.M发生完全水解时,得不到K,C×。知识储备: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P81:酰胺在酸或碱存在并加热的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如果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生成羧酸盐和氨。生成物的判断技巧:①根据断成键位置进行分析②根据元素守恒法进行分析,重点看碳原子数1.5.2物质转化与应用物质性质与物质的推断官能团的识别与定量分析选择题:有机化合物基础知识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2023年山东卷7题)抗生素克拉维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克拉维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 存在顺反异构B. 含有5种官能团C. 可形成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D. 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1molNaOH反应A. 基于结构简式和顺反异构的概念进行推断,该物质中含有C=CC=C上每个C都连有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B. 基于结构简式进行官能团判断,该有机物中含有:羟基、碳碳双键、醚键、羧基、酰胺基5种官能团,B√C. 基于结构 简式进行氢键的推断分子中含有羟基、酰胺基、羧基等官能团N、O电负性较强,可以形成氢键D. 基于官能团的性质进行推断 1mol羧基可与1molNaOH反应 1mol酰胺基可与1molNaOH反应 存在顺反异构,A√可以形成分子间氢键,距离较近的N和H,O和H之间可以形成分子内氢键,C√。可以与2molNaOH,D ×周红丽2024.5.231.5.2物质转化与应用物质性质与物质的推断官能团的识别与定量分析选择题:有机化合物基础知识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官能团的识别(2023年辽宁.8)B. a、b均可与NaOH溶液反应(2023年湖北.4)D. 1mol该物质最多消耗9molNaOH7个酚羟基2个羧基2个酯基最多消耗11molNaOHD×a中酚羟基可以与NaOH反应、b中卤素原子可以在碱性条件下水解,B√。最多消耗1molNaOH最多消耗2molNaOH周红丽2024.5.231.5.2物质转化与应用物质性质与物质的推断官能团的识别与定量分析选择题:有机化合物基础知识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学科素养宏观辨识微观探析变化观念证据推理模型认知关键能力理解与辨辩析能力分析与推测能力归纳与论证能力探究与创新能力一表在手,融会贯通选择题:有机化合物基础知识有机化合物类别 官能团名称 官能团结构 代表物名称 代表物结构简式 性质烃 烷烃 — — 甲烷 CH4 ①在光照下发生卤代反应;②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③高温分解烯烃 碳碳双键 乙烯 乙烯CH2==CH2 ①跟X2、H2、HX、H2O、HCN等发生加成反应;②加聚;③易被氧化,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④第尔斯-阿尔德反应炔烃 碳碳三键 —C≡C— 乙炔 CH≡CH芳香烃 — — 苯 ①取代——硝化反应、磺化反应、卤代反应(Fe或Fe3+作催化剂);②与H2发生加成反应④某些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烃的衍生物 卤代烃 碳卤键 溴乙烷 CH3CH2Br ①与NaOH溶液共热发生取代反应;②与NaOH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醇 羟基 —OH 乙醇 CH3CH2OH ①跟活泼金属Na等反应产生H2②消去反应③催化氧化④与羧酸及无机含氧酸发生酯化反应⑤与与浓氢溴酸发生取代反应酚 羟基 —OH 苯酚 ①弱酸性;②遇浓溴水生成白色沉淀;③遇FeCl3溶液呈紫色醚 醚键 乙醚 CH3CH2OCH2CH3醛 醛基 —CHO 乙醛 CH3CHO ①与H2、HCN加成;②被氧化剂(如O2、[Ag(NH3)2]+、Cu(OH)2等)氧化为羧酸③羟醛缩合酮 酮羰基 丙酮 CH3COCH3 与H2加成羧酸 羧基 乙酸 CH3COOH ①酸的通性;②酯化反应酯 酯基 乙酸乙酯 CH3COOCH2CH3 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羧酸(盐)和醇胺 氨基 —NH2 甲胺 CH3NH2 与酸反应酰胺 酰胺基 乙酰胺 CH3CONH2 酸性或者碱性条件下水解氨基酸 氨基、羧基 —NH2、—COOH 甘氨酸 与酸或者碱反应硝基化合物 硝基 —NO2 硝基苯磺酸化合物 磺酸基 —SO3H 苯磺酸腈 氰基 —C≡N 丙腈 CH3CH2CN 水解、加H2尤其关注红色部分选择题:化学实验基础Examination point sorting and review1.6周红丽2024.5.231.6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实验安全常识及仪器实用物质的分离提纯选择题:化学实验基础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物质的检验鉴别实验方案评价物质制备和性质验证实验(2023年全国甲卷.3)实验室将粗盐提纯并配制0.1000 mol/L的NaCl溶液。下列仪器中,本实验必须用到的有①天平 ②温度计 ③坩埚 ④分液漏斗 ⑤容量瓶 ⑥烧杯 ⑦滴定管 ⑧酒精灯A. ①②④⑥ B. ①④⑤⑥ C. ②③⑦⑧ D. ①⑤⑥⑧正向思考:基于实验过程和目的分析①溶解 ②过滤 ③蒸发结晶结论;本实验必须用到的有①天平、⑤容量瓶、⑥烧杯、⑧酒精灯,选D。逆向思考:基于选项采用排除法分析可以采用如下排除法:不需要测量温度,去掉含有②的选项A,不需要高温灼烧操作,去掉含有③的选项C,不需要分液操作去掉含有④的选项B,不需要滴定操作去掉含有⑦的选项C,结论选D。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PK删繁就简,快速解题正向思考逆向思考周红丽2024.5.231.6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实验安全常识及仪器实用物质的分离提纯选择题:化学实验基础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物质的检验鉴别实验方案评价物质制备和性质验证实验(2023山东.4)实验室安全至关重要,下列实验室事故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 眼睛溅进酸液,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冲洗B. 皮肤溅上碱液,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的硼酸溶液冲洗C. 电器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D. 活泼金属燃烧起火,用灭火毛(石棉布)灭火A.饱和碳酸钠溶液具有较强的碱性,冲洗眼睛会造成二次伤害,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A×;B.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尽可能减少酸或碱对眼睛的伤害,再用2%的硼酸(酸性较弱,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中和残余的碱,B√;C.电器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隔绝空气),C√;D.活泼金属会与水反应,所以燃烧起火,用灭火毛(石棉布)灭火,D√;(2022山东2)下列试剂实验室保存方法错误的是A.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B.氢氧化钠固体保存在广口塑料瓶中C.四氯化碳保存在广口塑料瓶中D.高锰酸钾固体保存在棕色广口瓶中A.浓硝酸见光易分解且为液态试剂,需避光保存于棕色细口瓶中,A √;B.氢氧化钠固体不与塑料反应,可保存在广口塑料瓶中,B √;C.四氯化碳是一种有机溶剂,可溶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塑料,不能保存在广口塑料瓶中,应保存在细口玻璃瓶中,C ×D.高锰酸钾固体见光易分解,需密封保存在棕色广口瓶中,并置于阴凉处,D √。1.6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实验安全常识及仪器实用物质的分离提纯选择题:化学实验基础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物质的检验鉴别实验方案评价物质制备和性质验证实验坩埚蒸发皿表面皿①漏斗 ②分液漏斗 ③球形干燥管易混淆的仪器1.6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实验安全常识及仪器实用物质的分离提纯选择题:化学实验基础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物质的检验鉴别实验方案评价物质制备和性质验证实验2019人教版必修1 附录I误食重金属盐 _立即口服蛋清或牛奶__并及时送医院水银洒到桌面上 用_硫粉_覆盖1.6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实验安全常识及仪器实用物质的分离提纯选择题:化学实验基础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物质的检验、鉴别实验方案评价物质制备和性质验证实验(2023辽宁.4) 下列鉴别或检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石灰水鉴别Na2CO3与NaHCO3B. 用KSCN溶液检验FeSO4是否变质C. 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检验Na2SO3是否被氧化D. 加热条件下用银氨溶液检验乙醇中是否混有乙醛考查必备知识:物质转化与应用、实验原理与方法常见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基本性质、常见无机离子和有机物官能团的检验。考查分析与推测能力:能运用比较和分类的方法,预测物质的性质或可能发生的反应。考查素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分析推理方法认识常见物质的基本特性,分析、解决问题,评价实验方案的合理性。基于物质变化与实验现象的判断A.石灰水的主要成分为Ca(OH)2能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碳酸钙,二者均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达到鉴别的目的,A×;B.Fe2+变质后会生成Fe3+,可以利用KSCN溶液鉴别,现象为溶液变成血红色,可以达到检验的目的,B√;C.Na2SO3被氧化后会变成Na2SO4,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后可以产生白色沉淀,可以用来检验Na2SO3是否被氧化,C√;D.含有醛基的物质可以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单质,可以用来检验乙醇中混有的乙醛,D√。1.6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实验安全常识及仪器实用物质的分离提纯选择题:化学实验基础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物质的检验、鉴别实验方案评价物质制备和性质验证实验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判断 解释(1) 用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试验,火焰呈黄色 一定是钠盐,该溶液中一定不含K+ × 也可能含K+,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2) 向乙醇中加入浓硫酸,加热,溶液变黑,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褪色 该气体是乙烯 × 挥发出的乙醇也可能引起该变化 (3) 向溶液X中滴加NaOH稀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 溶液X中无NH4+ × 需要加热才会有大量氨气逸出(4) 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气体Y,试纸变蓝 Y是Cl2 × O3、NO2等气体也可能(5) 向溶液Y中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Y中一定含有 × 稀硝酸有强氧化性,AgCl(6) 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溶液X有白烟产生 X一定是浓盐酸 × 浓硝酸也有可能(7) 将SO2气体通入Ba(NO3)2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 该沉淀一定是BaSO3 × BaSO4(8) 将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SO2和BaCl2不反应 √(9) 将Fe(NO3)2样品溶于稀硫酸,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 Fe(NO3)2晶体已氧化变质 × 稀硝酸有强氧化性易错点举例宏微结合,全面细致1.6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实验安全常识及仪器实用物质的分离提纯选择题:化学实验基础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物质的检验、鉴别实验方案评价物质制备和性质验证实验(2023年浙江卷.12) 苯甲酸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某实验小组设计粗苯甲酸(含有少量NaCl和泥沙)的提纯方案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操作I中依据苯甲酸的溶解度估算加水量B. 操作Ⅱ趁热过滤的目的是除去泥沙和NaClC. 操作Ⅲ缓慢冷却结晶可减少杂质被包裹D. 操作Ⅳ可用冷水洗涤晶体A.操作I中,为减少能耗、减少苯甲酸的溶解损失,溶解所用水的量需加以控制,可依据苯甲酸的大致含量、溶解度等估算加水量,A√;B.操作Ⅱ趁热过滤的目的,是除去泥沙,同时防止苯甲酸结晶析出,NaCl含量少,通常不结晶析出,B×;C.操作Ⅲ缓慢冷却结晶,可形成较大的苯甲酸晶体颗粒,同时可减少杂质被包裹在晶体颗粒内部,C√;D.苯甲酸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所以操作Ⅳ可用冷水洗涤晶体,既可去除晶体表面吸附的杂质离子,又能减少溶解损失,D√;加热溶解趁热过滤固体物质溶解度随着温度变化较大除去不溶性杂质;避免温度降低使苯甲酸析出冷却结晶苯甲酸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大过滤、洗涤冷水洗、无机盐洗、有机物洗等方法干燥自然干燥、加热干燥、密封干燥1.6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实验安全常识及仪器实用物质的分离提纯选择题:化学实验基础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物质的检验、鉴别实验方案评价物质制备和性质验证实验利用溶解度分离: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烘干或干燥①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如除去 KNO3中的少量 NaCl。②蒸发结晶、趁热过滤:如除去 NaCl 中的少量 KNO3。③所得晶体带结晶水(如 CuSO4·5H2O):蒸发浓缩(至有晶膜出现)(或溶液中析出固体)溶液表面出现晶膜(或溶液中析出固体),冷却结晶,过滤。常用的分离与提纯方法过滤萃取和分液蒸馏或分馏(常压、减压)冷却法(液化法)(如合成氨工业采用冷却法分离氨气与氮气、氢气)恒温结晶:盐析(平衡移动等)、醇析、变温结晶法(蒸发结晶法、降温结晶法、重结晶)活性炭脱色(胶体也可以吸附色素)化学性质稳定性、是否水解等性质组成与结构分离提纯方法选择的思维路径物理性质溶解性、熔沸点分离提纯方法看想选几乎任何一个问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需与其他问题关联、依存!浓缩的标准大量晶体析出、出现晶膜1.6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实验安全常识及仪器实用物质的分离提纯选择题:化学实验基础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物质的检验、鉴别实验方案评价物质制备和性质验证实验回看经典仪器1.6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实验安全常识及仪器实用物质的分离提纯选择题:化学实验基础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物质的检验、鉴别实验方案评价物质制备和性质验证实验分析混合物组成区分:提纯物和杂质联想各组分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选择最佳分离方法(节能、操作简便易行)辨识实验仪器及适用条件(选用仪器及合适条件)选择合理答案(关注题目要求:“正确”和“不正确”)1.6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实验安全常识及仪器实用物质的分离提纯选择题:化学实验基础物质的检验、鉴别实验方案评价物质制备和性质验证实验(2023年北京卷-8)完成下述实验,装置或试剂不正确的是A. 实验室制Cl2B. 实验室收集C2H4C. 验证NH3易溶于水且溶液呈碱性D.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HCl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选取熟知的教材内容,考查仪器的使用、试剂的选用、制备、收集、性质及除杂等实验方面的基本技能,引导学生回归教材,起到引导教学的导向作用。A.MnO2固体加热条件下将HCl氧化为Cl2,固液加热的反应该装置可用于制备Cl2,A√;B.C2H4不溶于水,可选择排水法收集,B√;C.挤压胶头滴管,水进入烧瓶将NH3溶解,烧瓶中气体大量减少压强急剧降低打开活塞水迅速被压入烧瓶中形成红色喷泉,红色喷泉证明NH3与水形成碱性物质,C√;D.Na2CO3与HCl、CO2发生反应,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应该选用饱和NaHCO3溶液,D×分析角度:基于物质的性质进行评价,如B项乙烯不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C氨气极易溶于水,可形成喷泉D项,Na2CO3与HCl、CO2均可发生反应基于连接方式的评价,如D项,左进右出1.6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实验安全常识及仪器实用物质的分离提纯选择题:化学实验基础物质的检验、鉴别实验方案评价物质制备和性质验证实验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A 常温下将铁片分别插入稀硝酸和浓硝酸中,前者产生无色气体,后者无明显现象 稀硝酸的氧化性比浓硝酸强B 取一定量Na2SO3样品,溶解后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浓HNO3,仍有沉淀 此样品中含SO42-C 将银和AgNO3溶液与铜和Na2SO4溶液组成原电池。连通后银表面有银白色金属沉积,铜电极附近溶液逐渐变蓝 Cu的金属性比Ag强D 向溴水中加入苯,振荡后静置,水层颜色变浅 溴与苯发生了加成反应(2023.新课标卷.5)根据实验操作及现象,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基于物质性质的氧化性强弱的判断基于物质性质的离子种类的判断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基于现象和原理的金属性强弱的判断基于物质性质的反应类型的判断A.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使铁片发生钝化,阻碍反应进一步发生,不能通过实验现象判断氧化性强弱,A×;B.浓硝酸会氧化亚硫酸根,导致产生BaSO4白色沉淀,不能通过现象判断,B×;C.现象:Cu电极附近溶液逐渐变蓝_——解释:Cu失去电子产生Cu2+,现象:Ag表面有银白色金属沉积——解释:Ag+得到电子生成Ag,结论:Cu做负极,Ag做正极,金属性:Cu>Ag,C√;D.苯不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向溴水中加入苯,发生了萃取,使下层水层颜色变浅,D×;审题:实验操作及现象正确,判断结论是否正确关键:信息的准确获取与加工能力、实验探究能力1.6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实验安全常识及仪器实用物质的分离提纯选择题:化学实验基础物质的检验、鉴别实验方案评价物质制备和性质验证实验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2023浙江卷.16)探究卤族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实验方案 现象 结论A 往碘的CCl4 溶液中加入等体积浓 KI溶液, 振荡 分层,下层由紫红色变为浅粉红色,上层呈棕黄色 碘在浓 KI 溶液中的溶解能力大于在CCl4 中的溶解能力B 用玻璃棒蘸取次氯酸钠溶液点在pH试纸上 试纸变白 次氯酸钠溶液呈中性C 向 2ml0.1mol/L AgNO3溶液中先滴加4滴0.1mol/LKCl溶液,再滴加4滴 0.1mol/L KI 溶液 先产生白色沉淀,再产生黄色沉淀 AgCl 转化为AgI ,AgI溶解度小于AgCl 溶解度D 取两份新制氯水,分别滴加AgNO3 溶液和淀粉KI 溶液 前者有白色沉淀,后者溶液变蓝色 氯气与水的反应存在限度D.基于溶液组成与性质的分析——氯水中存在反应:Cl2 和HClO都具有强氧化性,能与I-反应生成I2,无法证明氯气与水的反应存在限度,D×;A.发生 导致碘在浓 KI 溶液中的溶解能力 增强,A√;人教选修2P59B.基于物质性质的判断:NaClO具有强氧化性,是漂白液的有效成分,不能pH试纸测定其溶液的pH,B×;C.Ag+过量,无法比较Ksp大小,C×;Cl2 + H2O HClO + H+ + Cl-致因微粒: Cl- Cl2或HClO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P83A.红磷易氧化,表面有杂质,使用前要洗涤。最好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红磷 A√B.在红磷装入装置后,真空环境能降低物质熔沸点,有利于红磷转为白磷;由于抽真空时不能完全去除水和氧,抽真空后通过加热外管以除去水和氧气,以保证无氧无水环境,B√C.常见的冷凝管都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空气冷凝管除外)所以包括a、b管一起才是冷凝管,由b管进水,a管出水,冷水才会充满冷凝管,起到冷凝的效果C×D.冷凝管外壁出现白磷,冷却后在氮气中收集,不能接触空气,D√。(2023年湖北卷.13)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夹持及加热装置略)制备高纯白磷的流程如下。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 红磷使用前洗涤以除去表面杂质B. 将红磷转入装置,抽真空后加热外管以去除水和氧气C. 从a口通入冷凝水,升温使红磷转化D. 冷凝管外壁出现白磷,冷却后在氮气氛围下收集1.6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实验安全常识及仪器实用物质的分离提纯选择题:化学实验基础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物质的检验、鉴别实验方案评价物质制备和性质验证实验白磷易自燃。白磷不溶于水,微溶于苯、氯仿,易溶于二硫化碳、煤油和石蜡等非极性溶剂中,形成白磷溶液。一般情况下,白磷保存在盛有冷水的广口瓶中。关键: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信息提取与加工能力易错点1.6化学实验基础选择题:化学实验基础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化学实验安全常识及仪器实用物质的分离提纯物质的检验、鉴别实验方案评价物质制备和性质验证实验①明确装置作用制备装置、安全装置(如防倒吸)、药品取用、分离提纯、操作规范②紧扣实验原理是否加热、反应物的状态与性质、有无杂质及除杂试剂的状态等③深挖考点考查物质制备、气体吸收或收集、性质验证、基本操作、原理探究等④关注装置创新教材实验、教材实验改造、教材典型实验的类比迁移等1.7化学反应机理、速率和限度能量变化为题图速率与平衡考向选择题:机理、速率和限度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考点:盖斯定律、催化剂、能量变化、键能、涉及到反应热、平衡问题等根据催化剂催化反应的过程粒子和能量变化示意图,认识反应粒子变化的复杂性、能量变化的多样性,培养考生的识图能力,考查考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等学科核心素养。(2023浙江高考题)标准状态下,气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能量与反应历程示意图如下[已知O2(g)和Cl2(g)的相对能量为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E6-E3=E5-E2B.可计算Cl-Cl键能为 2(E2-E3)kJ·mol-1C.相同条件下,O3的平衡转化率:历程Ⅱ > 历程ⅠD.历程Ⅰ、历程Ⅱ中速率最快的一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lO(g)+O(g)=O2(g)+Cl(g) △H=(E5-E4)kJ·mol-1A.催化剂能降低活化能,但是不能改变反应的焓变,历程I △H=E6-E3、历程II △H=E5-E2,则 E6-E3=E5-E2,A√;B.人教版选必2P37键能定义:键能是指气态分子中1 mol 化学键解离成气态原子所吸收的能量。已知Cl2(g)的相对能量为0,对比两个历程可知,Cl(g)的相对能量为(E2-E3)kJ·mol-1,则Cl-Cl键能为2(E2-E3)kJ·mol-1,B√;C.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平衡转化率,因此相同条件下,O3的平衡转化率:历程Ⅱ = 历程Ⅰ,C×;D.活化能越低,反应速率越快,由图像可知,历程Ⅱ中第二步反应的活化能最低,所以速率最快的一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lO(g)+O(g)=O2(g)+Cl(g) △H=(E5-E4)kJ·mol-1,D√.关键点:1.根据微粒变化判断反应物、生成物、催化剂2.催化剂的作用: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催化剂不能改变:焓变、平衡转化率解题模型:识图(看坐标意义)——找不同(相对能量、路径不同)——挖信息(如发现Cl是催化剂)———看选项——找原理——定结论微粒变化为题图易错点1.7化学反应机理、速率和限度能量变化为题图速率与平衡考向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1)根据燃烧热数据,计算反应放出的热量。利用公式:Q=燃烧热×n(可燃物的物质的量)如已知H2的燃烧热ΔH=-285.8 kJ·mol-1,若H2的物质的量为2 mol,则2 mol H2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 mol×285.8 kJ·mol-1=571.6 kJ。微粒变化为题图(2)依据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总能量计算:ΔH=E(生成物)-E(反应物)一般出现在能量图像中,且多为相对能量(3)根据键能数据(E)计算。 ΔH=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注意:反应物键能总和在前;共价键数目要数对。(4)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若一个热化学方程式可由另外几个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减而得到,则该反应的反应热也可通过这几个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相加减而得到。反应热的计算 (5)根据活化能计算反应热。ΔH=E1 (正反应的活化能)-E2 (逆反应的活化能)。(2022·广东,节选) Cr2O3催化丙烷脱氢过程中,部分反应历程如图1,X(g)→Y(g)过程的焓变为 (列式表示)。(2023·北京,节选) 工业上以CO2和NH3为原料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合成尿素。反应分两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c.CO2(1)+2NH3(1)═CO(NH2)2(1)+H2O(1)ΔH=E1﹣E4ΔH=E1-E2+E3-E4E1-E2+ΔH+E3-E4易错点何其相似乃尔选择题:机理、速率和限度1.7化学反应机理、速率和限度能量变化为题图速率与平衡考向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微粒变化为题图1.基元反应、过渡态理论及活化能①基元反应与非基元反应:H++OH- = H2O,反应几乎没有过程,瞬间平衡一步到位,称为简单反应;而2HI=H2+I2的实际机理是分两个基元反应进行:2HI→H2+2I·、2I·→I2,存在未成对电子的微粒称为自由基,反应活性高, 寿命短,2HI=H2+I2称为非基元反应。②过渡态理论(过渡态、中间体、活化能)中间体很活泼,寿命很短,但是会比过渡态更稳定些。2.反应热与活化能的关系: ΔH =E1 (正反应的活化能)-E2 (逆反应的活化能)。3.催化机理能垒图与决速步(1)在催化机理能垒图中,有几个活化状态,就有几个基元反应。可以用图中每步基元反应前后的活性物质,写出其热化学方程式。注意:如果纵坐标相对能量的单位是电子伏特(ev),焓变应转化成每摩尔。(2)能垒、决速步骤 每步基元反应的快慢取决于其能垒的大小,能垒越大,反应速率越慢。例如:在Rh催化下,甲酸分解制H2反应的过程如图所示。其中带“*”的物种表示吸附在Rh表面,该反应过程中决定反应速率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HCOOH*=HCOO*+H*;甲酸分解制H2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HCOOH(g)=CO2(g)+H2(g) ΔH=-0.16NA eV·mol-1(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NA表示)。4.催化剂的影响回忆几组概念选择题:机理、速率和限度可以改变 反应历程 活化能 反应速率 达到平衡的时间 反应效率不可改变 反应限度 平衡状态 平衡常数 焓变( H) 平衡转化率1.7化学反应机理、速率和限度能量变化为题图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微粒变化为题图(2023·广东)催化剂Ⅰ和Ⅱ均能催化反应R(g) P(g)。反应历程(下图)中,M为中间产物。其他条件相同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速率与平衡考向A.几个过渡态,就有几个基元反应,A√B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R的浓度增大,B√C.Ⅰ的最高活化能小于Ⅱ的最高活化能,所以使用Ⅰ时反应速率更快,反应体系更快达到平衡,C×D.在前两个历程中使用Ⅰ活化能较低反应速率较快,后两个历程中使用Ⅰ活化能较高反应速率较慢,所以使用Ⅰ时,反应过程中M所能达到的最高浓度更大,D√A.使用Ⅰ和Ⅱ,反应历程都分4步进行B.反应达平衡时,升高温度,R的浓度增大C.使用Ⅱ时,反应体系更快达到平衡D.使用Ⅰ时,反应过程中M所能达到的最高浓度更大易错点选择题:机理、速率和限度1.7化学反应机理、速率和限度能量变化为题图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微粒变化为题图速率与平衡考向反应机理描述了每一步转化的过程,包括过渡态的形成,键的断裂和形成,以及各步的相对速率大小等。基元反应碰撞理论和基元反应过渡态理论,需要考虑到反应物、催化剂、反应的立体化学、产物以及各物质的量。(2023全国甲卷节选)MO+分别与CH4、CD4反应,体系的能量随反应进程的变化如图所示(两者历程相似,图中以CH4示例)。(i)步骤Ⅰ和Ⅱ中涉及氢原子成键变化的是 (填“Ⅰ”或“Ⅱ”)。(ii)直接参与化学键变化的元素被替换为更重的同位素时,反应速率会变慢,则MO+与CD4反应的能量变化应为图中曲线 (填“c”或“d”)。(iii)MO+与CH2D2反应,氘代甲醇的产量CH2DOD CHD2OH(填“>”“=”或“<”)。若MO+与CHD3反应,生成的氘代甲醇有 种。Ⅰc<2(ⅰ)步骤Ⅰ涉及的是碳氢键的断裂和氢氧键的形成,步骤Ⅱ中涉及碳氧键形成,所以符合题意的是步骤Ⅰ;(ⅱ)直接参与化学键变化的元素被替换为更重的同位素时,反应速率会变慢,则此时正反应活化能会增大,根据图示可知,与反应的能量变化应为图中曲线c;(ⅲ)因直接参与化学键变化的元素被替换为更重的同位素时,步骤Ⅰ的活化能增大,反应速率会变慢,则CH2DOD更难获得,故<;根据反应机理可知,若MO+与CHD3,生成的氘代甲醇可能为CHD2OD 或CD3OH或共2种。题中信息:CH4+MO+→CH3OH+M+则:CHD3与MO+反应,CHD3中的H或D都可以和O结合,得到两种产物CHD3 + MO+ → CD3OH + M+CHD3 + MO+ → CHD2OD + M+易错点选择题:机理、速率和限度可以以选择题方式出现典型题1.7化学反应机理、速率和限度能量变化为题图速率与平衡考向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微粒变化为题图(2023·浙江.14)一定条件下,1-苯基丙炔(Ph—C≡C—CH3)可与HCl发生催化加成,反应如下:反应过程中该炔烃及反应产物的占比随时间的变化如图(已知:反应Ⅰ、Ⅲ为放热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焓变:反应Ⅰ>反应ⅡB.反应活化能:反应Ⅰ<反应ⅡC.增加HCl浓度可增加平衡时产物Ⅱ和产物Ⅰ的比例D.选择相对较短的反应时间,及时分离可获得高产率的产物ⅠA.反应Ⅰ、Ⅲ为放热反应,相同物质的量的反应物,反应Ⅰ放出的热量小于反应Ⅱ放出的热量,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其焓变越小,因此反应焓变:反应Ⅰ>反应Ⅱ,A√;B.短时间里反应Ⅰ得到的产物比反应Ⅱ得到的产物多,说明反应Ⅰ的速率比反应Ⅱ的速率快,速率越快,其活化能越小,则反应活化能:反应Ⅰ<反应Ⅱ,B√;C.反应Ⅲ的平衡常数 ,增加HCl浓度,而保持温度不变,平衡时产物Ⅱ和产物Ⅰ的比例不变,故C×;D.根据图中信息,选择相对较短的反应时间,及时分离可获得高产率的产物Ⅰ,D√。易错点易错点:没有将两个图联系起来分析物质转化过程选择题:机理、速率和限度1.7化学反应机理、速率和限度能量变化为题图的历程题速率与平衡考向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微粒变化为题图的历程题(2023湖南14)N2H4是一种强还原性的高能物质,在航天、能源等领域有广泛应用。我国科学家合成的某Ru(Ⅱ)催化剂(用[L—Ru—NH3]+表示)能高效电催化氧化NH3合成N2H4,其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Ru(Ⅱ)被氧化至Ru(Ⅲ)后,配体NH3失去质子能力增强B.M中Ru的化合价为+3C.该过程有非极性键的形成D.该过程的总反应式:4NH3-2e-===N2H4+2NH4+经典回顾Ru钌[liǎo]循环图有机反应机理题选择题:机理、速率和限度1.7化学反应机理、速率和限度能量变化为题图的历程题速率与平衡考向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微粒变化为题图的历程题(2023湖南14)N2H4是一种强还原性的高能物质,在航天、能源等领域有广泛应用。我国科学家合成的某Ru(Ⅱ)催化剂(用[L—Ru—NH3]+表示)能高效电催化氧化NH3合成N2H4,其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Ru(Ⅱ)被氧化至Ru(Ⅲ)后,配体NH3失去质子能力增强B.M中Ru的化合价为+3C.该过程有非极性键的形成D.该过程的总反应式:4NH3-2e-===N2H4+2NH4+A.Ru(Ⅱ)被氧化至Ru(Ⅲ)后,[L—Ru—NH3]2+可与NH3反应生成[L—Ru—NH2]+和NH4+,配体NH3失去质子能力增强,A√;B.[L—Ru—NH3]2+→[L—Ru—NH2]+失去1个质子H+,所带电荷数减1,则Ru化合价不变,与[L—Ru—NH2]+相比,M中氮N原子的孤电子对变为单电子,说明N原子孤电子对中的1个电子转移给了Ru,所以M中Ru的化合价变为+2,B×;C,反应过程中有N—N非极性键的形成,C√;D.总反应为4NH3-2e-==N2H4+2NH4+,D√。+2+3+3+2易错点:[L—Ru—NH2]+ 转化为M[L—Ru—NH2]+ 时,Ru得1e-,化合价降低,变为+2价.Ru钌[liǎo]非极性键易错点:看懂循环图才能写对总反应式“环上”:催化剂或中间体、“入环”—反应物,“出环”—生成物。循环图有机反应机理题选择题:机理、速率和限度1.7化学反应机理、速率和限度能量变化为题图的历程题速率与平衡考向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微粒变化为题图的历程题循环图有机反应机理题(2023·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联合体一模)乙醇和乙酸在酸性条件下生成乙酸乙酯,反应机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Ⅰ→Ⅱ形成配位键,Ⅴ→Ⅵ断裂配位键B.Ⅱ→Ⅲ的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C.Ⅲ→Ⅳ质子发生转移D.若反应条件为浓硫酸,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不能提高乙酸乙酯的平衡产率A.由流程可知,Ⅰ→Ⅱ中氢离子提供空轨道、氧提供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Ⅴ→Ⅵ形成的配位键断裂,A√;B.Ⅱ→Ⅲ的反应中原子全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原子利用率为100%,B√;C.由图可知,Ⅲ→Ⅳ过程中下侧的质子转移到了右侧羟基上,发生转移,C√;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收生成的水,导致平衡正向移动,能提高乙酸乙酯的平衡产率,D×。选择题:机理、速率和限度1.7化学反应机理、速率和限度能量变化为题图的历程题速率与平衡考向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微粒变化为题图的历程题明确相关概念 如基元反应、活化能、反应热、键能等关联反应原理的分析:对速率分析(加快还是减慢)判断反应的难易程度对产物产率的分析(对平衡的影响,结合K的分析) 根据图像辨识:(1)催化剂、中间体、 反应物、产物等(2)能量变化微观化分析: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极性键、非极性键、配位键的辨识、断裂与生成)、电子的转移、价态的变化、类比迁移含同位素的产物基础关键难点易错点阶梯式解题模型关注角度选择题:机理、速率和限度1.7化学反应机理、速率和限度能量变化为题图的历程题速率与平衡微粒变化为题图的历程题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选择题:机理、速率和限度(2023.湖南.13)向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和一定量的甲烷和水,发生反应:CH4的平衡转化率按不同投料比 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x1B. 反应速率:vb正C. 点a、b、c对应的平衡常数:KaD. 反应温度为T1,当容器内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文字信息:反应前后都是气体,气体总分子数增大,△H未知图像信息:随着T升高,CH4的平衡转化率增大,正反应吸热反应;a、c点对应的平衡转化率相同,b、c点对应的温度相同;相同T时,不同投料比时,平衡转化率:αx1 > αx2A.一定条件下,增大H2O的浓度,CH4转化率增大。图中平衡转化率转化率:αx1 > αx2,则投料比x1B.相同T条件下,平衡转化率:αb > αc,则生成物的浓度b>c反应速率:vb逆>vc逆,而b点和c点均是平衡态,则:vb逆=vb正,vb正=vb逆,vc正=vc逆,因此:vb正>vc正,B×C.平衡常数K只受温度影响,因此,Kb=Kc;升高温度,CH4的平衡转化率增大,则Ka易错D.判断平衡的标志—“变量不变”,该反应的正反应方向是气体分子数增大,压强增大的反应,当容器内压强不变时,可以标志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注意:b点CH4平衡转化率大,CH4的浓度小,但是可能H2O的浓度较大,因此不能通过反应物的浓度来比较速率大小,而应该采取逆向思考,分析产物的浓度,继而分析速率的相对大小。——多角度思维、批判性思维的应用周红丽2024.5.23选择题:机理、速率和限度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1.8电化学原电池原理的考查原电池与电解池的综合考查电解池原理的考查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1)阳离子在阴极上的放电顺序:Ag+>Hg2+>Fe3+>Cu2+>H+(酸中)>Pb2+>Fe2+>Zn2+>H+(水中)。(2)阴离子在阳极上的放电顺序:S2->I->Br->Cl->OH->含氧酸根离子。(3)活泼阳极失电子后得到的离子一般都会继续与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发生复杂的反应,因此最终的氧化产物需要根据题目中的信息确定。4.离子交换膜的原理及作用分析3.明确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及其放电顺序1.原电池、电解池的工作原理2.可充电电池原理示意图正接正,负接负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选择题:电化学1.8电化学原电池原理的考查原电池与电解池的综合考查选择题:电化学电解池原理的考查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审题:最终得到CuSO4的浓溶液原电池装置、电极材料均为Cu、低温热解生成溶液和NH3、氨通入甲池中循环反应(关键信息)。基于原电池工作原理的推断,氨通入甲池中循环反应,可知,甲室Cu电极为负极,甲池中发生反应: ,则 A×反常规思维:①原电池工作原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②两极材料相同,通入NH3之后没有在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根据操作目的和反应过程的隔膜类型进行判断。操作目的,要实现CuSO4溶液的浓缩再生,甲池中发生反应 ,则乙池Cu为正极,Cu2++2e-=Cu,SO42-向甲池移动,隔膜为阴离子交换膜,B×;——逻辑推理与论正能力。两式叠加,则C√乙池中有CuSO4,若NH3扩散到乙室,则发生导致Cu2+浓度降低,Cu2+得电子能力减弱,电池电动势受到影响。D√【2023·山东卷】利用热再生氨电池可实现电镀CuSO4废液的浓缩再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甲、乙两室均预加相同的CuSO4电镀废液,向甲室加入足量氨水后电池开始工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室Cu电极为正极B.隔膜为阳离子膜C.电池总反应为:D.NH3扩散到乙室将对电池电动势产生影响突破方法:把握关键信息,顺藤摸瓜,切忌“相当然”1.8电化学原电池原理的考查原电池与电解池的综合考查选择题:电化学电解池原理的考查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2022全国甲卷,10)一种水性电解液 离子选择双隔膜电池如图所示 溶液中, 以 存在]。电池放电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Ⅱ区的 通过隔膜向Ⅲ区迁移B.Ⅰ区的 通过隔膜向Ⅱ区迁移C. 电极反应:D.电池总反应:审题:负极电极产物是原电池装置、Zn活泼作负极电极为正极,A×,根据正负两极的电极反应可得电池总反应,D√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电极为负极,Ⅰ区中的 通过隔膜向Ⅱ区迁移,B√;电极为正极,电极反应为,C√易错点:离子移动方向1.8电化学原电池原理的考查原电池与电解池的综合考查选择题:电化学电解池原理的考查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2023·辽宁·7)某无隔膜流动海水电解法制H2的装置如下图所示,其中高选择性催化剂PRT可抑制O2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端电势高于a端电势B.理论上转移2 mol e-生成4 g H2C.电解后海水pH下降D.阳极发生反应:Cl-+H2O-2e-=HClO+H+审题:生成O2的反应不属于主要反应钛网上生成HClO,且不会在钛箔电极上有H2生成,H2O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钛箔是电解池的阴极,则b为电源负极,a为电源正极,a端电势高于b端电势,A×根据电解反应原理和图示分析,钛箔电极上每转移2 mol电子,则生成1 mol H2即2 g,B×阳极O2的产生被抑制,海水中Cl-发生反应:Cl-+H2O-2e-===HClO+H+,D√阴极发生反应:2H2O+2e-===H2↑+2OH-,总反应:Cl-+H2O===ClO-+H2↑,NaCl+H2O===NaClO+H2↑,NaClO是强碱弱酸盐,海水中pH升高,C×易错点1.8电化学原电池原理的考查原电池与电解池的综合考查选择题:电化学电解池原理的考查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审题:放电时Zn2+可插入V2O5层间形成ZnxV2O5·nH2O,则放电时,Zn失去电子生成Zn2+放电时Zn失去电子生成Zn2+,Zn为负极,则V2O5为正极,A√放电时,阳离子(Zn2+)移向正极,B√放电总反应为xZn+V2O5+nH2O===ZnxV2O5·nH2O,充电总反应为ZnxV2O5·nH2O===xZn+V2O5+nH2O,C×,D√易错点,注意理解离子移动方向。(2023·全国新课标卷,10)一种以V2O5和Zn为电极、Zn(CF3SO3)2水溶液为电解质的电池,其示意图如下所示。放电时,Zn2+可插入V2O5层间形成ZnxV2O5·n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V2O5为正极B.放电时Zn2+由负极向正极迁移C.充电总反应:xZn+V2O5+nH2O===ZnxV2O5·nH2OD.充电阳极反应:ZnxV2O5·nH2O-2xe-===xZn2++V2O5+nH2O关键点有无外接电源电化学问题 分析角度什么池?什么极?怎么移动?什么反应?怎么计算?物质正确(根据化合价升降判断)环境判断正确(反应介质)守恒正确(元素守恒、电荷守恒)电极反应式书写正误判断的角度装置分析的维度根据电极反应或总反应式计算;与晶体结构关联的电化学问题【根据前后化学式,写出一个电极反应式再分析。注意化学式和晶胞结构的对应关系】;溶液或电极质量变化值计算电解池:正阳氧、负阴还原电池:负氧、正还——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阳离子向原电池正极移动,向电解池的阴极移动;有膜的装置:离子从生成区到消耗区,从原料区到产物区,浓变稀,离子流出。电子:从负极流出。电解池正阳极负阴极;电极类型判断(注意:根据现象判断)、电极反应方程式书写(注意放电顺序,重点关注阳极材料)、充电时,外接电源的正极接原电池的正极什么原理?1.8电化学原电池原理的考查原电池与电解池的综合考查选择题:电化学电解池原理的考查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洞悉考点、把握规律1.9电解质溶液可溶性溶质溶液中微粒变化图像选择题:电解质溶液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2023·湖北卷,14)H2L为某邻苯二酚类配体,其pKa1=7.46,pKa2=12.4。常温下构建Fe(Ⅲ)-H2L溶液体系,其中c0(Fe3+)=2.0×10-4 mol·L-1,c0(H2L)=5.0×10-3 mol·L-1。体系中含Fe物种的组分分布系数δ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分布系数 ,已知lg 2≈0.30,lg 3≈0.4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pH=1时,体系中c(H2L)>c([FeL]+)>c(OH-)>c(HL-)B.pH在9.5~10.5之间,含L的物种主要为L2-C.L2-+[FeL]+??[FeL2]-的平衡常数的lg K约为14D.当pH=10时,参与配位的c(L2-)≈1.0×10-3 mol·L-1文字信息:H2L是二元弱酸,溶液中存在多种平衡体系,c0(Fe3+)< c0(H2L)。图像信息:δ与pH的关系;pH不同时微粒存在形式可能不同;交点处PH值已知。A.根据图中信息可知 Fe3+ + H2L?? [FeL]++2H+,初始数据(mol·L-1) 2.0×10-4 5.0×10-3PH=1时,δ(Fe3+)= δ([FeL]+)=0.5,则:c(Fe3+)=c([FeL]+)=1.0×10-4 mol·L-1,c(H2L)=4.9×10-3mol·L-1,PH=1,c(HL-)=10-7.46×4.9×10-3÷0.1 mol·L-1=4.9×10-9.46 mol·L-1,又pH=1时,c(OH-)=10-13 mol·L-1,故A×。(注意:可估算)解题关键:能够看懂图像,根据图像写出相关反应的方程式,代入计算。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与可溶性溶质综合多维曲线1.9电解质溶液可溶性溶质溶液中微粒变化图像选择题:电解质溶液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2023·湖北卷,14)H2L为某邻苯二酚类配体,其pKa1=7.46,pKa2=12.4。常温下构建Fe(Ⅲ)-H2L溶液体系,其中c0(Fe3+)=2.0×10-4 mol·L-1,c0(H2L)=5.0×10-3 mol·L-1。体系中含Fe物种的组分分布系数δ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分布系数 ,已知lg 2≈0.30,lg 3≈0.4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pH=1时,体系中c(H2L)>c([FeL]+)>c(OH-)>c(HL-)B.pH在9.5~10.5之间,含L的物种主要为L2-C.L2-+[FeL]+??[FeL2]-的平衡常数的lg K约为14D.当pH=10时,参与配位的c(L2-)≈1.0×10-3 mol·L-1B. ,pH=7.46,c(HL-)=c(H2L)pH>7.46 , c(HL-)>c(H2L), pH=12.4,c(L2-)=c(HL-),pH<12.4 , c(HL-) >c(L2-)则,pH在9.5~10.5之间,含L的物种主要为HL-,B×。【方法2】取特殊值计算当pH=10时,c(H+)=10-10 mol·L-1,根据Ka1=10-7.46,c(HL-)=102.54c(H2L),即c(HL-)>c(H2L),由Ka2=10-12.4,得c(HL-)=102.4c(L2-),即c(HL-)>c(L2-),B×。pH在9.5~10.5之间时c([FeL3]3-)=c([FeL2(OH)]2-)=10-4mol·L-1,这两种微粒中共含c(L2-)=3×10-4 mol·L-1+2×10-4 mol·L-1=5×10-4 mol·L-1,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与可溶性溶质综合多维曲线1.9电解质溶液可溶性溶质溶液中微粒变化图像选择题:电解质溶液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2023·湖北卷,14)H2L为某邻苯二酚类配体,其pKa1=7.46,pKa2=12.4。常温下构建Fe(Ⅲ)-H2L溶液体系,其中c0(Fe3+)=2.0×10-4 mol·L-1,c0(H2L)=5.0×10-3 mol·L-1。体系中含Fe物种的组分分布系数δ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分布系数 ,已知lg 2≈0.30,lg 3≈0.4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pH=1时,体系中c(H2L)>c([FeL]+)>c(OH-)>c(HL-)B.pH在9.5~10.5之间,含L的物种主要为L2-C.L2-+[FeL]+??[FeL2]-的平衡常数的lg K约为14D.当pH=10时,参与配位的c(L2-)≈1.0×10-3 mol·L-1C. L2-+[FeL]+?? [FeL2]-的平衡常数根据图像,PH≈4时 c([FeL]+)=c([FeL2]-),K = c(L2-)-1,而对于H2L而言,Ka1×Ka2 =c(H2L)≈c0(H2L)=5.0×10-3 mol·L-1,计算可得,c(L2-)=4.7×10-14.86 mol·L-1,K≈2.1×1013.86。则C√。若不进行c(H2L)近似处理,则因PH≈4时,c([FeL]+)=c([FeL2]-)=1.0×10-4 mol·L-1,消耗c耗(H2L)=1.0×10-4 mol·L-1+2.0×10-4 mol·L-1=3×10-4 mol·L-1c(H2L)=5.0×10-3 mol·L-1-3×10-4 mol·L-1=4.7×10-3 mol·L-1,再代入Ka1×Ka2中计算,会增加分析难度。解题关键:1.根据图像,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PH≈4,也即提取有效的数据进行分析。2.应用近似计算,降低计算及分析难度。3.巧妙利用公式进行分析。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与可溶性溶质综合多维曲线1.9电解质溶液可溶性溶质溶液中微粒变化图像选择题:电解质溶液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2023·湖北卷,14)H2L为某邻苯二酚类配体,其pKa1=7.46,pKa2=12.4。常温下构建Fe(Ⅲ)-H2L溶液体系,其中c0(Fe3+)=2.0×10-4 mol·L-1,c0(H2L)=5.0×10-3 mol·L-1。体系中含Fe物种的组分分布系数δ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分布系数 ,已知lg 2≈0.30,lg 3≈0.4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pH=1时,体系中c(H2L)>c([FeL]+)>c(OH-)>c(HL-)B.pH在9.5~10.5之间,含L的物种主要为L2-C.L2-+[FeL]+??[FeL2]-的平衡常数的lg K约为14D.当pH=10时,参与配位的c(L2-)≈1.0×10-3 mol·L-1D.pH=10时c([FeL3]3-)=c([FeL2(OH)]2-)=1×10-4mol·L-1,则参与配位的L2-的总浓度为3×10-4 mol·L-1+2×10-4 mol·L-1=5×10-4 mol·L-1,D×。小结:1.定性分析法与定量分析法相结合进行解题如A和B项,表面看起来是定性的分析判断,但解答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定量计算才能分析判断出结果。2.特殊点的应用分布系数图像求平衡常数,一般要找曲线的交叉点,再结合平衡常数表达式,快速、准确地得到计算结果。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与可溶性溶质综合多维曲线1.9电解质溶液可溶性溶质溶液中微粒变化图像选择题:电解质溶液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2023·辽宁卷,15)某废水处理过程中始终保持H2S饱和,即c(H2S)=0.1 mol·L-1,通过调节pH使Ni2+和Cd2+形成硫化物而分离,体系中pH与-lg c关系如下图所示,c为HS-、S2-、Ni2+和Cd2+的浓度,单位为mol·L-1。已知Ksp(NiS)>Ksp(Cd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sp(CdS)=10-18.4 B.③为pH与-lg c(HS-)的关系曲线C.Ka1(H2S)=10-8.1 D.Ka2(H2S)=10-14.7随着pH增大,c(S2-)增大,c(Ni2+)和c(Cd2+)均减小,-lg c(Ni2+)和-lg c(Cd2+)均增大,而Ksp(NiS)>Ksp(CdS),可知①表示pH与-lg c(Cd2+)的关系曲线,②表示pH与-lg c(Ni2+)的关系曲线。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与可溶性溶质综合多维曲线文字信息:保持c(H2S)=0.1 mol·L-1,使Ni2+和Cd2+形成NiS和CdS而分离,H2S H++HS-、HS- H++S2-图像信息:-lg c中c为HS-、S2-、Ni2+和Cd2+的浓度解读信息:随着pH增大,c(HS-)和c(S2-)均增大,-lg c减小,根据电离平衡常数Ka1>Ka2,PH=1时,c(HS-)>c(S2-),-lgc(HS-)<-lgc(S2-),则曲线④代表-lg c(HS-)的变化曲线,B√abcd1.9电解质溶液可溶性溶质溶液中微粒变化图像选择题:电解质溶液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2023·辽宁卷,15)某废水处理过程中始终保持H2S饱和,即c(H2S)=0.1 mol·L-1,通过调节pH使Ni2+和Cd2+形成硫化物而分离,体系中pH与-lg c关系如下图所示,c为HS-、S2-、Ni2+和Cd2+的浓度,单位为mol·L-1。已知Ksp(NiS)>Ksp(Cd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sp(CdS)=10-18.4 B.③为pH与-lg c(HS-)的关系曲线C.Ka1(H2S)=10-8.1 D.Ka2(H2S)=10-14.7利用a点可以计算Ksp(CdS)=10-13×10-13=10-26.A×利用c点或者d点可以计算Ka1,利用d点计算过程如下:利用a点或者b点可以计算Ka2,利用b点计算过程如下:因此:C×,D√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与可溶性溶质综合多维曲线解读信息:以a点为例,交点代表c(S2-)=c(Cd2+)abcdHS-S2-Ni2+Cd2+易错点关键点:1.明确图中各点表示的意义2.熟悉各类公式1.9电解质溶液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当c(H2X)=c(X2—),MA(s) M+(aq) + A—(aq)二元弱酸分布系数图二元弱酸滴定曲线HX H+ + X—一元弱酸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选择题:电解质溶液物料守恒:电荷守恒:三守恒一比较(找全微粒,电离和水解程度都很小,根据图中信息直接比较大小,根据公式比大小,根据等式结合酸碱性比大小);计算K值(找准关键点,务必看清横纵坐标的单位、表述的意义,注意曲线类型与数学函数的对应关系)注意公式变形(凑K值加一补一恒不变)1.9电解质溶液题型、考点、方法、易错点选择题:电解质溶液THANK YOU高考化学最后一讲:逐题攻略周红丽2024.5.2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