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离子反应课时一:电解质的电离湿手触电电解质饮料电池电解液在19 世纪初,科学家们进行了一系列与“电解”相关的实验研究,英国学者法拉第结合实验数据,首次提出电解质的概念,并被科学界所认同。一.电解质的历史在1887年,年轻的阿伦尼乌斯意外地发现了与法拉第的权威理论相悖的实验结果。这一发现无疑为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质疑与挑战。然而,阿伦尼乌斯并未因此退缩,他坚定地依据实验证据,勇敢地提出了与法拉第截然不同的观点。二. 电解质概念的两种不同说法未来掌管化学界的你,赞同哪个观点呢? Why?三. 电解质的导电探究实验在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干燥的氯化钠固体、硝酸钾固体、蔗糖固体以及水溶液,如图所示连接装置,将石墨电极依次放入三个烧杯中,分别接通电源,观察并记录现象。取上述烧杯中的氯化钠固体、硝酸钾固体和蔗糖固体各少许,分别加入另外三个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是固体完全溶解形成溶液。如图所示,将石墨电极依次放入氯化钠溶液、硝酸钾溶液和蔗糖溶液中,分别接通电源,观察并记录现象。三. 电解质电离导电探究实验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 氯化钠、硝酸钾固体溶于水可以导电,熔融的氯化钠、硝酸钾也可以导电2. 蔗糖无论是固体还是溶液形态都不能导电。NaCl、KNO3 固体 蔗糖固体 纯水 NaCl、KNO3溶液 蔗糖溶液熔融NaCl、KNO3不亮 不亮 不亮 亮 不亮 亮四. 电解质的定义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自动解离出自由离子导电的化合物电解质条件现象物质类别类别酸: HCl、H2CO3、H2SO4、HNO3 等碱: NaOH、Ca(OH)2、Ba(OH)2、NH3·H2O 等盐: NaCl、FeSO4、CaCO3、BaSO4 等金属氧化物: Na2O、MgO、CaO 等H2O电离: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四. 电解质的定义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条件现象物质类别类别非金属氧化物: CO、CO2、SO2、SO3 等大多数有机物: CH4、蔗糖、乙醇等NH3五. 微观探析——电解质导电原因氯化钠固体不可以导电,但氯化钠溶液和熔融的氯化钠可以导电五. 微观探析——电解质导电原因电流是由带电荷的粒子按照一定的方向定向移动而形成的。金属可以导电金属内部有大量自由移动的电子电解质可以导电产生自由移动的、带电荷的离子有些物质可以导电,但它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例如:金属单质五. 微观探析——电解质导电原因氯化钠固体不能导电的原因氯化钠晶体是由带正电荷的Na+和带负电的Cl-,通过静电作用按一定规律紧密排列所形成的,晶体中的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因此氯化钠固体不能导电。电离:电解质溶于水和受热熔化时,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过程五. 微观探析——电解质导电原因氯化钠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电解质是自动解离的,无需通电阿伦尼乌斯VS法拉第阿伦尼乌斯 Victory熔融氯化钠导电氯化钠溶液导电五. 微观探析——电解质导电原因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根据微观示意图解释氯化钠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中导电的原因六.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电离方程式表示为:六.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要遵循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离子团是不能拆开的0203离子所带电荷数要等于元素或离子团的化合价数01电离方程式书写注意事项七. 酸、碱、盐的辨析共同点:电离出的阳离子都为氢离子1. HCl = H+ + Cl-2. HNO3 = H+ + NO3-3. H2SO4 = 2H+ + SO42-从电离的角度定义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为氢离子的化合物七. 酸、碱、盐的辨析从电离的角度定义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为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NaOH = Na+ + OH-Ca(OH)2 = Ca2+ + 2OH- 3. Ba(OH)2 = Ba2+ + 2OH-共同点:电离出的阴离子都为氢氧根离子七. 酸、碱、盐的辨析从电离的角度定义盐:电离时生成酸根阴离子和金属或铵根阳离子的化合物共同点:电离出的阳离子为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阴离子为酸根离子KNO3 = K+ + NO3-2. Na2CO3 = Na+ + CO32-3. NH4Cl = NH4+ + Cl-八. 课后总结九. 课后练习作业4.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奥运健儿赛场挥洒汗水,运动员大量出汗会流失钾离子、钠离子、镁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磷酸根离子等,从而引起身体乏力甚至抽筋,导致运动能力下滑。所以激烈运动后人体内需补充电解质。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晶体、②纯H2SO4、③碳酸钙固体、④熔融KCl、⑤葡萄糖晶体、⑥铜、⑦CO2、⑧MgSO4固体、⑨K2SO4溶液。(1)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 (填序号,下同)。 (2)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既不属于电解质又不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