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第1课春天来了本课目标新知导入新知讲解课堂展示课堂拓展课堂总结目 录本课目标(一)审美感知通过欣赏作品感受钢琴的音色、音乐的特点以及表达的意境(二)艺术表现通过对诗词歌赋、绘画、舞蹈、音乐艺术的鉴赏,使学生学会运用简单的艺术表现方法,亲自参与艺术实践和艺术表演。(三)创意实践能用简单的肢体动作去表现歌曲(四)文化理解通过学唱歌曲,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想象力、观察力、乐感等得到较大发展,激发他们对春天、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积极的态度。新知导入同学们,春天来了,谁来说一说你眼中的春天是怎样的?新知导入春天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冬眠的小动物也醒来。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柳树发芽花开了,春天草儿醒来换上了绿的新衣,竹笋从地下探出头来,春天有金灿灿的麦子绿油油的田野,春天真美呀!新知导入欣赏春天的美景新知导入春天有没有动听的音乐呢?新知导入作品《春之歌》新知讲解聆听音乐,感受这首作品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新知讲解通过聆听,判断这首作品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新知讲解钢琴是乐器之王,大家通过聆听说说钢琴的音色有什么特点?新知讲解《春之歌》选自门德尔松的钢琴曲集《无词歌》,是该曲集中较著名的一首。整首乐曲旋律起伏不大,以级进和小跳为主,表现了自然松弛的感受,安谧平和。勾勒出一幅美丽辽阔、优美、清新的大自然意境,其形象淳朴而富有诗意,充满着对大自然和生活的无限热爱。什么是“无词歌”呢?新知讲解无词歌是按照歌曲体裁和形式特点写作的小型器乐曲,常有一个歌唱性的旋律,配以抒情歌曲常用的伴奏音型。由门德尔松创立。他写有49首无词歌,有些带有标题,如“威尼斯船歌”、“春之歌”、“纺织歌”等。新知讲解《春之歌》为单三部曲式,下面聆听第一部分音乐,感受这段音乐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新知讲解这段音乐让我们感受到像云彩随着音乐随风舞动、像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像小花一朵一朵慢慢盛开,像柳叶发芽,下面我们边画旋律线边听音乐新知讲解原来是柳叶柳枝编织了这段优美的旋律呀,咱们一起合着音乐哼唱一下。新知讲解这段柳枝舞动的旋律在整首音乐中出现了几次?咱们数一数。新知讲解柳枝舞动了两次。1.两次出现的柳枝舞动的旋律相同么?2.其他旋律描绘了春天的什么景色。新知讲解下面聆听第二部分听听这段音乐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新知讲解下面我们用乐器为这段音乐伴奏新知讲解接下来我们聆听第三部分音乐,这段音乐大家熟悉吗?新知讲解这段音乐是对第一部分音乐的重复,下面跟着音乐做声势动作新知讲解整体聆听新知讲解随着音乐边朗诵《春天在哪里》课堂展示下面上台边聆听音乐边做声势动作,最后加上朗诵课堂拓展作曲家:门德尔松即雅科布·路德维希·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1809-1847),德国犹太裔作曲家。为德国浪漫乐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被誉为浪漫主义杰出的“抒情风景画大师”,作品以精美、优雅、华丽著称。课堂拓展下面请同学们欣赏视频课堂拓展欣赏完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呢?课堂总结《春之歌》1=G 2/4钢琴独奏谢谢聆听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音版二年级下册第1课《春天来了》第3课时《春之歌》【教材分析】《春之歌》是人音版二年级下册第1课《春天来了》第3课时欣赏课。《春之歌》选自门德尔松的钢琴曲集《无词歌》,是该曲集中较著名的一首。A大调,2/4拍,三段体。曲式结构为A+B+A',优雅的小快板。乐曲如春天里和煦的阳光,绚丽多彩。这首被冠以《春之歌》标题的无词歌具有流水般轻柔的浪漫旋律,给人以春天般的清新感觉。【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因此在音乐课堂上要从把握歌曲的情绪开始,到打动学生的情感,通过启发、引导、实践等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这节音乐课中得到快乐的情感体验。同时,二年级属于小学段的低学段,自我管控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及时管控学生,管理课堂纪律,对待学生要有耐心,主动引导学生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教学目标】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一)审美感知通过欣赏作品感受钢琴的音色、音乐的特点以及表达的意境(二)艺术表现通过对诗词歌赋、绘画、舞蹈、音乐艺术的鉴赏,使学生学会运用简单的艺术表现方法,亲自参与艺术实践和艺术表演。(三)创意实践能用简单的肢体动作去表现歌曲(四)文化理解通过学唱歌曲,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想象力、观察力、乐感等得到较大发展,激发他们对春天、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积极的态度。【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能正确感受乐曲所要表达的大地回春、万物苏醒、到处生机勃勃的景象,让学生感受乐曲欢快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能哼唱乐曲的主要旋律。(二)教学难点:1.能用简单的肢体动作去表现歌曲2.初步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初步了解“无词歌”的基本特点。【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激趣导入教师:同学们,春天来了,谁来说一说你眼中的春天是怎样的?预设:回答问题教师:春天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冬眠的小动物也醒来。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柳树发芽花开了,春天草儿醒来换上了绿的新衣,竹笋从地下探出头来,春天有金灿灿的麦子绿油油的田野,春天真美呀!下面我们通过图片欣赏一下春天的美景预设:欣赏美景教师:春天有没有动听的音乐呢?预设:回答问题教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作品的名字《春之歌》,书写板书《春之歌》。(播放歌曲)【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引导,激起学生学习学习的兴趣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二、师生互动,感受音乐教师:聆听音乐,感受这首作品描绘了怎样的画面?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教师:通过聆听,判断这首作品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预设:回答问题教师:钢琴是乐器之王,大家通过聆听说说钢琴的音色有什么特点?预设:回答问题教师:《春之歌》选自门德尔松的钢琴曲集《无词歌》,是该曲集中较著名的一首。整首乐曲旋律起伏不大,以级进和小跳为主,表现了自然松弛的感受,安谧平和。勾勒出一幅美丽辽阔、优美、清新的大自然意境,其形象淳朴而富有诗意,充满着对大自然和生活的无限热爱。什么是“无词歌”呢?预设:回答问题教师:无词歌是按照歌曲体裁和形式特点写作的小型器乐曲,常有一个歌唱性的旋律,配以抒情歌曲常用的伴奏音型。由门德尔松创立。他写有49首无词歌,有些带有标题,如“威尼斯船歌”、“春之歌”、“纺织歌”等。《春之歌》为单三部曲式,下面聆听第一部分音乐,感受这段音乐描绘了怎样的画面?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教师:这段音乐让我们感受到像云彩随着音乐随风舞动、像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像小花一朵一朵慢慢盛开,像柳叶发芽,下面我们边画旋律线边听音乐预设:画旋律线。教师:原来是柳叶柳枝编织了这段优美的旋律呀,咱们一起合着音乐哼唱一下。预设:哼唱一音乐教师:这段柳枝舞动的旋律在整首音乐中出现了几次?咱们数一数。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教师:柳枝舞动了两次。两次出现的柳枝舞动的旋律相同么?其他旋律描绘了春天的什么景色。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教师:下面聆听第二部分,听听这段音乐描绘了怎样的画面?预设:回答问题教师:下面我们用乐器为这段音乐伴奏预设:表现音乐教师:接下来我们聆听第三部分音乐,这段音乐大家熟悉吗?预设:回答问题教师:这段音乐是对第一部分音乐的重复,下面跟着音乐做声势动作预设:表现音乐教师:整体聆听预设:聆听教师:下面边放音乐边朗诵《春天在哪里》预设:朗诵三、精彩演绎,自由发挥教师:下面上台边聆听音乐边做声势动作,最后加上朗诵预设:表现【设计意图:通过上台表演,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同学们体会舞台的乐趣,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歌声、语言、动作充分融入到歌曲当中,让音乐教学面对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当中来。】四、拓展思路,开阔视野教师: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作曲家:门德尔松即雅科布·路德维希·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1809-1847),德国犹太裔作曲家。为德国浪漫乐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被誉为浪漫主义杰出的“抒情风景画大师”,作品以精美、优雅、华丽著称。下面请同学们欣赏视频预设:欣赏视频教师:欣赏完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呢?预设:回答问题【设计意图:通过学唱歌曲,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想象力、观察力、乐感等得到较大发展,激发他们对春天、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积极的态度。】五、结语教师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总结。【板书设计】《春之歌》1=G 2/4 钢琴独奏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01003001.mp3 01003002.mp3 2022年新课标】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下册-《春之歌》教案.docx 2022年新课标】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下册-《春之歌》课件.pptx ce4bb736990d88e56d97e7bc7656e29f.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