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寻找生活中的标志》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该课题是《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1-2年级学段的推荐主题,隶属于考察探究类活动。2、课标主题说明:通过访问、观察、实地考察收集生活中的各种标志,如安全标志、交通标志、社会团体类标志、汽车标志等,理解其含义。提高收集、整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初步树立规则意识。3、课时说明:本课是“寻找生活中的标志”这一考察探究主题活动中的起始课。本课时旨在引起学生对“生活中标志”这一事物产生探究兴趣。“标志”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身边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却又时常被孩子们忽略。并通过探究“标志”初步具备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标志”为媒介,树立学生的规则意识,培养文明的社会人。本课时也为该主题活动接下来的探究做好铺垫,相信在本课时的基础之上,学生必定带着浓厚的探究欲望。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到标志的意义作用,为下节课提出关于“标志”主题下的小问题奠定了基础,也为学生后期展示研究成果指明了方向。一、教学目标:1、明白标志的定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收集标志的过程,并初步体会标志的作用和分类。2、经历认识标志的过程,明确不同的标志适用于不同的场景有不同的作用。3、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究兴趣,热爱生活。二、教学重难点:体会标志的作用和分类三、教学准备: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不同视角看学校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你们看他是谁?课件出示师:他是小明,想来参观一下我们的学校。想一想,有什么方法可以让他迅速熟悉学校呢?生举手回答生(预设):1、需要有人引领介绍2、看地图等师:你们的方法都不错,同学们都是热心助人的好孩子。小明是个聪明的小朋友,他靠着自己善于观察的能力,自己就认识了学校。你想知道他用了什么方法吗?生齐答:想师:答案就在下面的图片里。你们来看他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学校标志、卫生间标志、安全出口标志等师:想一想:小明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快速地认识了我们的学校呢?生思考后回答(预设:通过看一些图标、标志)师揭示主题:没错,当我们走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这些图标会指引我们迅速地熟悉一个地方。这也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寻找生活中的标志》师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小明不同视角看学校,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标志,标志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小明参观学校的情境,带领孩子们走进情景,明白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标志可以帮我们迅速的熟悉所处环境,标志的存在是十分有用的,以此提高孩子们的探究欲望。(二)初步认识标志师:生活中,标志无处不在,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起到标识、引导、传递信息的作用(板书:标识引导传递信息)。那么,仔细观察这些标志,同桌互相讨论一下,它们是由什么组成的呢?生举手回答生(预设)1:有不同的颜色2:标志上还有图画3:标志上还有文字学生的语言可能不太准确完整,老师需加以引导,并及时给予表扬。(板书:图案文字)设计意图:从情境中提取出孩子们常见的几种标志,让学生去仔细观察标志引发思考,发现标志的设计组成,初步理解标志的含义,也为接下来的学习铺垫认知基础。(三)展示课前调查师:同学们,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像这样的标志呢?请大家拿出自己在课前收集的标志,哪位同学愿意上台给大家展示一下?生拿出自己画的或者打印的标志,举手上台展示。投影师:老师来采访一下1、这是什么标志?2、经常在哪里看到?3、有什么作用呢?4、你是如何知道的?(生上台后,老师可追问以上问题)生讲解预设1:有的标志,可能学生还没讲解,学生已经知道是什么标志?师引导:这位同学还没有介绍,你们就已经猜出这是什么标志了吗?真厉害!你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预设2:有的标志,学生还没讲解,其他同学已经从图片上看出这个标志有什么作用?师可以适时抓住这一点,引导:问学生他猜的对吗?嗯,猜对了。老师来采访一下,这位猜对的同学,你来告诉老师你是怎么快速的看出他的作用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标志的特征:预设3:有同学讲解的特别完整师适时鼓励:你讲解的非常清楚,掌声送给她,老师想问一下,你是怎么查到这些信息的呢?生回答,师鼓励:嗯,这是一个好方法。师总结补充:标志的特征(板书:简洁、醒目、直观)设计意图:通过课前收集大分享,强化学生对标志的认识,明确各种标志各自的作用,并对搜集资料的方法有初步的认识。在学生分享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追问几个问题,引导学生了解标志的特征。(四)给标志分分类师:老师把同学们收集的一些标志贴在了黑板上,哪位同学能给这些标志分分类。(将打印好的标志用磁扣贴在黑板上)生举手回答上台分类师追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分呢?生解释全班交流师问全班:你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分分类,以此掌握学情,二年级学生应该可以将自己熟悉的标志进行大致的分类,教师引导其实标志的种类很多,分类标准不同标志的分组也不同。这里只要学生说的言之有理即可,不必太强求如何准确严谨,教师需要及时给予奖励表扬,以此引起学生下节课提出问题并继续深入研究的兴趣。(五)以国旗为例师:大家收集了很多生活中的标志,老师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标志。这个标志你肯定见过,只要他一出现你就会想到我们伟大的祖国?生(预设):国旗师:是呀,每当看到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时候,我们都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因为,国旗是我们国家的重要标志。说到国旗,你知道国旗是由什么样的吗?生(预设):红色的底色,上边有五颗黄色的星星,一颗大星星和四颗小星星。一个说不完整另一个起来补充,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师:大家对我们的国旗都有一定的了解,可是你们知道国旗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吗?每颗星星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仔细观看视频,相信大家在看完视频后就会找到答案。课件播放视频师:我看同学们看的特别认真,那么,看完视频后你有哪些收获呢?生就视频内容回答师及时给予鼓励师总结:同学们,原来设计标志时每个图案每个颜色背后都蕴含着设计者的情怀与情感。(师板书:蕴含意义)设计意图:国旗作为我们国家的标志,是每个中国人都知道的。孩子们对五星红旗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可能不太了解国旗背后的设计意图和灵感来源。这一环节,以孩子们熟知的国旗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明确标志上设计的每个图案每个文字甚至每个颜色都有深厚的含义。更能加强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五、课小小设计师:现在,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标志?同学们,请大家当小小设计师,为我们的班级设计一个精美的标志吧?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发挥学生的创作热情,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当然,也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使知识的学习达到了升华。六、标志的由来课件出示,选生朗读标志的由来标志的由来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图腾。当时,每个氏族和部落都会选用一种与自己有特别神秘关系的动物或自然物象作为本氏族或部落的特殊标记,如女娲氏族以蛇为图腾,夏禹的祖先以黄熊为图腾,还有的以太阳、月亮、乌鸦为图腾。最初,人们将图腾刻在居住的洞穴和劳动工具上,后来就作为战争和祭祀的标志,成为族旗、族徽。国家产生以后,又演变成国旗、国徽。在原始社会,人们还会在器物上制作简单的记号或符号,这些图形和符号充满了部落信仰和传统观念,反映着社会历史的内容和各种含义。例如,彩陶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早期,鱼、蛙、人面、鹿以及各种植物、文字、符号等图形为主,它们是代表各部族的象征和区分部落的标志。随着社会的发展,标志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古埃及的墓穴中曾发现带有标志图案的器皿,多半是制造者的标志和姓名;在古希腊,标志已广泛使用;在罗马和庞贝以及巴勒斯坦的古代建筑物上都曾发现刻有专用的标志,如新月车轮、葡萄叶以及类似的简单图案。在中国古代,自有作坊店铺,就伴有招牌、幌子等标志,在唐代制造的纸张内已有暗纹标志,到宋代,商标的使用已相当普遍。总的来说,标志的由来是一种源于人们生活实践,象征和表达人们情感和精神内涵的视觉符号。七、谈收获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八、教学设计《寻找生活中的标志》组成:图案,文字作用,标识,引导,传递信息特点 醒目,简洁,直观蕴含意义《寻找生活中的标志》教学反思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我认为做得较好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1、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伊始,我以小明不同视角看学校,将学生带入到学校这一大家都十分熟悉的场景,同学们兴致勃勃个个跃跃欲试,于是学生的积极性也调动了起来。2、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交流、收集整理资料和动手的能力。如小组在讨论中,就很好的锻炼了他们的交流和口头表达能力。尤其是动手创作标志的过程中,更是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并且每位同学都对自己的班级有着深深的感情,所以更能创作出带有情感的标志。学生利用各种渠道收集资料,提高了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3、体现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在本次实践过程中,学生要进行调查,收集等活动,要用到语文、数学、美术,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学以致用,达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本次活动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实践性。由学生自由组合小组,自行确定主题,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我也觉得还存在这一些需要改进之处。1、准备不够充分,本科在选题方面很好,但涉及面较广,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课的内容显得有些肤浅,要想取科更好的效果,还需要更多的时间不断延伸和拓展,做到小课题深研究,才能把这门学科做得更好。2、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及生活环境的特点,对各种标志的有关知识了解都还比较肤浅,还停留在表层,有些一知半解,一些体验的深度也还有待于加深.3、活动过程中,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有些学生的兴致始终高涨,而有些学生主动性较差,容易放弃。需要老师要更好的想办法鼓励学生及时调整心承态,保持实践的热情。4、部分学生还不太能够很好的正确地看待自己和别人的成果与收获,需要老师的引导,形成正确的评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