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含绪言)习题课件(4份打包下载)初中化学 人教版(2024) 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含绪言)习题课件(4份打包下载)初中化学 人教版(2024) 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2024年秋季
化学(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单元易错专训
未掌握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
1. 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作化学变化”。下面对化
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D
A. “新物质”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
不同的物质
C. 当变化过程中有明显现象产生时,说明此变化过程中一
定有“新物质”生成
D.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和结构上不同的
物质
2
3
4
5
6
1
不能正确区分性质、变化和用途
2.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变化和用途的说法中,你认为不合
理的是( B )
B
A.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B. 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颜色的改变、
放出气体或生成沉淀等现象
C.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了物质
的性质
D.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了物质
的性质
2
3
4
5
6
1
易错点睛:化学变化时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颜色的改
变、放出气体或生成沉淀等现象,不是一定。有些化学反
应无明显现象。
2
3
4
5
6
1
3. 在下列空格里填上合适的序号。
①物理变化 ②化学变化 ③物理性质
④化学性质 ⑤物质的用途
酒精常用作酒精灯的燃料 ,因为酒精具有可燃
性 。点燃酒精灯的过程中,酒精先汽化成酒精蒸
气 ,后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酒精是易挥
发的无色透明液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
⑤ 
④ 
① 
② 
③ 
2
3
4
5
6
1
不能根据物质的用途推断物质的性质
4. [2024·宜宾模拟改编]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
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C )
A. 金属铜作导线 B. 石墨制铅笔芯
C. 酒精用作燃料 D. 冰用于降温
C
2
3
4
5
6
1
不能判断基本实验操作的正误以及不知道错误操作
造成的后果
5. 下列图示的“错误操作”与选项中“可能引起的后果”不
匹配的是( D )
A. 读数偏大 B. 腐蚀胶帽 C. 标签受损 D. 试管炸裂
D
2
3
4
5
6
1
量筒、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6. 某同学在进行固体物质的称量和液体的量取操作如图
所示。
2
3
4
5
6
1
(1)图1中所表示的食盐质量为 ,如果使用生锈(增
重)的砝码,则测得食盐的质量 (填“偏
大”“偏小”或“没有影响”)。若在称量一定量食盐
的过程中,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下列做法正确的
是 。
A. 移动游码 B. 增加砝码
C. 移走适量食盐 D. 继续添加食盐
7.4 g 
偏大 
C 
2
3
4
5
6
1
(2)图2中所表示的液体的体积是 mL,若要量取44 mL
的液体,在图2的基础上,要用 再向量筒中
加入该液体。若读数时俯视,则量取液体的实际体积
(填“大于”或“小于”)44 mL。
42 
胶头滴管 

于 
2
3
4
5
6
1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实验的基本操作
1. [2023·沈阳月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B )
A. 点燃酒精灯 B. 倾倒液体 C. 量取液体 D. 闻气体气味
B
2
3
4
5
6
1
2. [2024·成都模拟]正确的实验操作对人身安全和实验结果都
非常重要。下面操作正确的是( C )
A. 连接仪器 B. 熄灭酒精灯 C. 加热液体 D. 称量10.05 g固体
C
2
3
4
5
6
1
3.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B )
A. 取样品 B. 滴加蒸馏水 C. 振荡 D. 加热水样
B
2
3
4
5
6
1
4. [2023·衡阳中考]关注实验安全,规范实验操作。下列做法
符合实验规范的是( D )
A. 酒精洒落桌面着火,用水浇灭
B. 实验室加热液体时,试管口对着他人
C. 用实验室的蔗糖泡水喝
D. 实验室中将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放在不同试剂柜中
保存
D
2
3
4
5
6
1
5. [2024·本溪月考]走进化学实验室,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
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1)阅读实验室规则。
①注意节约。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按最少量
取用。
②实验室剩余药品要放入 。
1~2 mL
指定容器 
2
3
4
5
6
1
(2)认识常见仪器。
①量取8 mL 水所需的仪器有 、

②通常用来保存固体药品的仪器是 。
10 mL 量筒 
胶头滴
管 
广口瓶 
2
3
4
5
6
1
(3)学习基本操作。
①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是 。
②连接玻璃导管和乳胶管,先把玻璃导管口
,然后稍用力即可把玻璃导管插入乳胶管。
③给试管中少量蒸馏水加热,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炸裂,
其原因是 (答一点即
可)。
用灯帽盖灭 
用水润
湿 
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合理即可) 
2
3
4
5
6
1
6. 错误的实验操作往往导致不良后果,填写下列操作可能造
成的后果。
(1)用完酒精灯,用嘴吹灭,后果: 。
(2)加热液体时,试管口朝着有人的方向,后果:

(3)使用胶头滴管后,未经清洗就吸取别的试剂,后
果: 。
引起火灾 
液体沸
腾喷出伤人 
污染试剂 
2
3
4
5
6
1
(4)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后果:

(5)实验结束后剩余的试剂倒入下水道中,后果:

(6)被加热的试管外壁有水,后果: 。
(7)把试管放在桌子上使劲塞进带导管的塞子,后果:

量取的水的体积
偏大 
污染水
体 
试管炸裂 

管破裂 
2
3
4
5
6
1
(8)倾倒细口瓶里的液体试剂时,标签没有朝向手心,后
果: 。
(9)称取一定量固体试剂时,试剂和砝码放反位置且使用游
码,结果: 。
标签被腐蚀 
称量的试剂质量偏小 
2
3
4
5
6
1
谢谢!同学们再见!(共39张PPT)
2024年秋季
化学(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
第1课时 常用仪器 化学试剂的取用
目 录
CONTENTS
01
1星题 基础练
02
2星题 中档练
实验安全常识
1. [2024·抚顺模拟改编]装运浓硫酸的槽罐车上应贴的图标是
( D )
A
B
C
D
D
2
3
4
5
6
7
1
2. [科学素质·科学品质]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安全与成功的
关键。有关实验室化学试剂取用规则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 无毒、无害的固体块状试剂可以用手直接接触
B. 在实验室中用尝味道的方法鉴别食盐和白糖
C. 实验后剩余的试剂应放回原试剂瓶,避免浪费
D. 具有腐蚀性的试剂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D
2
3
4
5
6
7
1
常见的化学仪器和使用
3. 现有如下仪器,请用仪器名称回答:
(1)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
(2)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
(3)用于较大量液体的反应容器的是 。
试管 
胶头滴管 
烧杯 
2
3
4
5
6
7
1
(4)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的容器是 。
(5)可以起固定支撑作用的仪器是 。
(6)可以用于转移、搅拌的仪器是 。
(7)精确取用一定量液体试剂,需使用的仪器有

集气瓶 
铁架台 
玻璃棒 
量筒、胶
头滴管 
2
3
4
5
6
7
1
化学试剂的取用
4. [2024年1月大连开发区期末改编]下列是关于实验室取用试
剂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C )
A
B
C
D
C
2
3
4
5
6
7
1
5. 【教材改编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根据
下列实验要求填空:
(1)实验中如果没有说明试剂的用量,一般应该按
取用,液体取 mL,固体需
,实验剩余的试剂要放入 。
(2)从细口瓶里倒取液体试剂时,瓶塞要 ;标签须
朝向手心的原因是 。
(3)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伸入试管,可能会

最少
量 
1~2 
铺满容器的
底部 
指定的容器中 
倒放 
防止残留液腐蚀标签 
污染
试剂 
2
3
4
5
6
7
1
6. [2024·抚顺模拟改编]下列仪器中,能用于溶解固体、配制
溶液、加热较多试剂的是( C )
A. 试管 B. 烧瓶
C. 烧杯 D. 蒸发皿
C
2
3
4
5
6
7
1
7. 【易错题】量筒是常用的化学仪器,请围绕量筒回答:(1)
正确读取示数的方法是
;用量筒量取45 mL水时,一般采用的量筒
规格是 (填“20 mL”“50 mL”或“100
mL”)。
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
处保持水平 
50 mL 
2
3
4
5
6
7
1
(2)如图所示用10 mL量筒量取液体,所量液体的体积
为 mL,然后从中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将量筒放
平稳,俯视液体凹液面的最
低处,读数为2.8 mL,则从量筒内倒出液体的体
积 (填“>”“<”或“=”)4 mL。
6.8 
> 
2
3
4
5
6
7
1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
第2课时 物质的加热 仪器装置的连接 玻璃仪器的洗涤
目 录
CONTENTS
01
1星题 基础练
02
2星题 中档练
物质的加热
1. 下列有关酒精灯的使用正确的是( B )
A. 点燃 B. 熄灭 C. 长期存放 D. 加热液体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为保证实验安全,下列操作合理的是( D )
A. 加热时试管口竖直向上,不对人
B. 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干净
C. 用完酒精灯后,用嘴吹灭
D. 加热前的试管,用抹布擦去外壁水珠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3. 给出下列仪器,用序号填空。
①试管 ②烧杯 ③蒸发皿 ④集气瓶
⑤量筒 ⑥漏斗 ⑦试剂瓶 ⑧燃烧匙
(1)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
(2)可用来给固体加热的是 。
(3)可用来给液体加热的是 。
(4)加热时需垫上陶土网的是 。
①③⑧ 
①③⑧ 
①②③ 
②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实验室里,往往
涉及用量问题。请用数据填空。
(1)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
(2)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应使用试管夹,夹在离试管口
约 处,试管里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
的 ,试管要与桌面成 角,试管口不要对
着自己或他人。
 
~  
 
4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仪器装置的连接,玻璃仪器的洗涤
5. [2023·营口中考]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B )
A. 连接仪器 B. 检查气密性 C. 取用固体 D. 倾倒液体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6. 下列关于洗涤试管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 热的试管直接放入冷水中清洗
B. 试管内有不易洗掉的物质,使用试管刷转动或上下移动
刷洗
C. 洗过的试管内壁的水成股流下,表明试管已洗干净
D. 试管里的废液应直接倒入下水道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7. 【跨学科·物理】某校实验小组同学组装了如图1所示的两
套相同的实验装置,并要验证其气密性是否良好。甲组同
学 (填“先”或“后”,下同)将导管放入水
中, 用热手握住试管,发现导管口有气泡,可以说明
装置气密性良好;乙组同学用冷毛巾捂住试管,发现
(填现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先 
后 
导管
内形成稳定液柱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补充设问 扩展延伸】若上述两套装置都漏气,烧杯内导
管处(画圈部分)稳定出现的现象(如图2)是 (填字母),理
由:

D 
若装置漏气,则装置内外压强一致,导管内外水面相
平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8.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C )
A. 量取液体 B. 洗涤试管 C.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D. 连接仪器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9. 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
是( C )
A. 添加酒精 B. 称量腐蚀性试剂 C. 熄灭酒精灯 D. 溶解固体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0. [2024·鞍山模拟改编]现有下列实验室常用仪器,请分析
回答以下问题。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小红想给150 mL的水加热,除了用仪器④和⑦及陶土
网外,还需要选取图中的一种仪器: (填序
号及仪器名称)。
(2)仪器①用完清洗干净后应该 放在试管架上。某
同学在使用仪器①给液体试剂加热后发现试管底部破
裂,请你分析选出可能的原因: (填字母)。
②烧杯 
倒 
BC 
A. 用外焰加热
B. 加热前没有擦干外壁的水
C. 加热时底部触及灯芯
D. 加热过程中上下移动试管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3)使用仪器⑥量取水时,应先倾倒,快接近刻度时改
用 (填仪器名称),如果读数时仰视读数,
那么量取的水的体积 (填“偏大”“偏
小”“不变”或“无法确定”)。
胶头滴管 
偏大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1. [科学思维·批判能力]在题后的横线上简要说明下列操作
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向上倾斜:

(2)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
(3)被加热的试管外壁有水: 。
(4)加热液体时,试管口朝向有人的方向:

(5)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 。
冷凝的水倒流使热
的试管炸裂 
引起火灾 
试管炸裂 
液体沸腾喷
出伤人 
试管破裂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2. 【建构思维模型】思维模型的建构既方便于问题的解
决,又能促进深度学习。以下是某同学对解决“气密性
检查”类问题建构的思维模型(如图1)。
结合该同学建构的思维模型,完成下列装置气密性检查
相关操作的问题:
   图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操作一】如图2所示,连接仪器,将导管一端
,该操作属于图1思维模型中的 。
【操作二】用手紧握试管,当观察到
时,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拓展应用】图3中能证明气密性良好的是 (填字
母)。
放入水
中 
构建封闭体系 
导管口有气泡冒
出 
CD 
图3
   图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
第3课时 走进科学探究
目 录
CONTENTS
01
1星题 基础练
02
2星题 中档练
观察化学实验的方法
1. 下列观察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不正确的是( C )
A. 变化前,观察并记录物质的形态、外观等
B. 变化中,观察物质的形态、外观、出现的现象和能量变
化等
C. 变化后,只观察物质的形态、外观,不用记录
D. 变化前后,要对比、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得失
C
2
3
1
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
2. 【教材改编题】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
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完成下列填空。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
浮在水面。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
(2)再将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
现 ;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
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 。结论:
石蜡燃烧后的生成物有 。
小 
水雾 
浑浊 
水和二氧化碳 
2
3
1
(3)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 (填
“能”或“不能”)重新燃烧。
(4)指出图中蜡烛发生的一个物理变化:
。蜡烛燃烧时发生了化学变化的依据
是 。
能 
部分蜡烛熔化
(合理即可) 
生成了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 
2
3
1
3. 【创新题·新题型】 [2024年1月鸡西期末]《蜡烛的化学史》是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所著的科普经典。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蜡烛燃烧展开了以下探究。
任务一: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
【进行实验】
同学们将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
上方(如图所示)。
2
3
1
【实验现象】(1)一段时间后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小组讨论】(2)若欲证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则应进行的操
作是

【得出结论】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
3
1
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观察烧杯内壁是否有
水雾形成 
任务二:比较空间站中蜡烛的燃烧与在地面燃烧有什么不同
(3)2023年9月21日下午,“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课堂上,当蜡烛被老师点燃后,我们可以看到与地面蜡烛燃烧时的火焰不同:①空间站中蜡烛燃烧时的火焰呈现蓝色;②火焰形状近似球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请你选择一个不同现象加以说明。你的选项是 (填“①”或“②”),原因是 (填字母)。

(或②) 
A(或C) 选择①时,对应选择A;
选择②时,对应选择C 
A. 空间站内氧气浓度低,蜡烛燃烧不充分
B. 在空间站里,重力较小,燃烧后的气体向各个方
向运动的趋势不同
C. 在失重情况下,粒子向各个方向的运动可能是相同的
2
3
1
谢谢!同学们再见!(共23张PPT)
2024年秋季
化学(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目 录
CONTENTS
01
1星题 基础练
02
2星题 中档练
化学研究的对象
1. 【新情境题】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神舟十七号载人
飞船成功发射,完成了近30次的飞行任务,百分之百的成
功率,展示着中国航天人的智慧与力量。下列研究不属于
化学范畴的是( B )
B
A. 发电能力超强的太阳能电池材料
B. 精准对接的雷达技术
C. 高能的推进燃料
D. 航天员出舱的铠甲
2
3
4
5
6
7
8
9
1
化学的作用
2. 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并不断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
要作用。下列活动和化学无关的是( D )
A. 生产化肥,以增加粮食产量
B. 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等生物活性物质,以保障人体健康
C. 研究耐高温合金材料,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
D. 建设智慧城市,以提高工作效率
D
2
3
4
5
6
7
8
9
1
化学发展史
3. 【创新题·新考法】将下列科学家与其贡献连接起来。
A. 门捷列夫
a.青蒿素
B. 道尔顿
b.分子学说
C. 屠呦呦
c.元素周期律
D. 阿伏加德罗
d.质量守恒定律
E. 拉瓦锡
e.原子论
2
3
4
5
6
7
8
9
1
4. [2024·海口模拟改编]奠定近代化学基础,使化学成为一门
科学的标志是( C )
A. 火的发现和应用
B. 在铜矿石上面燃烧炭火,有铜生成
C.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
D. 制陶瓷、冶金、酿造、印染、造纸、火药等
C
2
3
4
5
6
7
8
9
1
5. 【跨学科·历史】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利用化学改善人类生
存条件的是( A )
A. 火的发现和利用 B. 孔雀石的发现
C. 铁器的使用 D. 青铜器的使用
A
2
3
4
5
6
7
8
9
1
6. [2024·白城模拟]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古代化学工艺成就的
是( C )
A. 指南针 B. 印刷术
C. 瓷器 D. 丝绸
C
2
3
4
5
6
7
8
9
1
7. [2023·山西中考]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观田家》中有诗句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它描绘了绵绵春雨百草充
满生机,隆隆春雷万物欣欣向荣的景象。从这首诗中,我
们可以推断出,惊蛰之后自然界中生物变化最大的是
( C )
A. 光合作用加强 B. 能量消耗减小
C. 新陈代谢加强 D. 物种数量减少
C
2
3
4
5
6
7
8
9
1
8. 【新情境题】[立德树人·环保意识]2023年亚运会秉承了绿
色办亚运的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B )
A. 植树种草,增加绿地面积
B. 垃圾分类投放,并露天焚烧
C. 工厂废气处理达标后排放
D. 鼓励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B
2
3
4
5
6
7
8
9
1
9. 同学们收集到以下七种物品并进行探索:①水泥;②黄
沙;③腈纶毛衣;④煤炭;⑤食醋;⑥汽油;⑦酒精。请
回答:
(1)上述物品中与化学有关的是 。
(2)其中与人类住、行有关的是 。
(3)其中可以食用的是 。
①②③④⑤⑥⑦ 
①②⑥ 
⑤ 
2
3
4
5
6
7
8
9
1
(4)举例说明化学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产量(合理即
可) 
2
3
4
5
6
7
8
9
1
知识点1 化学的作用
1.教材P1素材改编[2024 淄博淄川区期中]化学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
展,下列事实与化学发挥的作用不符合的是 ( )
A
A.生产化学肥料和农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B.研发新材料 —— 改善生存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C.研发新能源汽车 —— 减少化石燃料燃烧
D.研制可降解塑料 —— 解决塑料制品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解析】生产化肥和农药,是为了增加粮食产量,解决人类面临的粮食问题。
2.[2022海南中考改编]化学创造美好生活。选择下列物质填空(填序号):
①食醋;②)水泥③合成纤维;④合金材料。
(1)衣:可用于制作衣物的是____。
(2)食:可用于烹饪调味的是____。
(3)住:可用于建筑材料的是____。
(4)行:可用于制航空发动机的是____。




知识点2 化学发展史
3.教材P3素材改编科学家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下列有关化学史的说法错误的是( )
B
A.拉瓦锡发现质量守恒定律
B.阿伏加德罗提出了近代原子论
C.门捷列夫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D.我国古代化学工艺有烧制陶瓷、冶铁、酿酒等
【解析】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论,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学说。
4.新课标·民族自豪感以下发明或发现属于中国对世界化学史作出重大贡
献的是( )
C
①造纸术 ②火药 ③印刷术④指南针⑤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⑥提出分
子学说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③⑤⑥
【解析】我国的四大发明中有两项属于化学工艺:造纸术和火药,我国在世
界上首先人工合成了结品牛胰岛素,这些都对世界化学史作出了重大的贡
献。故选C。
知识点3 化学研究的内容
5.[2024石家庄第二外国语学校期中]一块金刚石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
究。下列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畴的是( )
A
A.金刚石的产地 B.金刚石的组成成分
C.金刚石的性质 D.金刚石的微观结构
【解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的一门基础学
科,其特征是从分子层次认识物质,通过化学变化创造物质。研究对象是物
质,研究内容有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等。金刚石的产地,
属于地理学研究的范畴。
6.下列对化学的认识错误的是( )
C
A.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B.化学可以研究和创造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新物质
C.化学的研究对象是实验室中的试剂
D.化学的研究对象是实验室中的试剂
【解析】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7.新情境2024年《麻省理工科技理论》发布的“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中,与
化学研究范畴密切相关的是( )
B
A.无处不在的人工智能 B.超高效太阳能电池
C.首例基因编辑治疗 D.百亿亿次计算机
8.[2022福建中考]我国的下列科技新成果,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D
A.实现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人工合成
B.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
C. 与金属铜复合催化低温合成乙二醇
D.射电望远镜捕获世界最大快速射电暴
【解析】A、B、项的研究均涉及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D项的
研究对象与化学研究的内容无关,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
知识点4 绿色化学
9.[2024晋中榆次区期中]2023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为维护人与自
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下列做法与之相符的是( )
D
A.冬天大量燃煤取暖 B.工业污水直接排放
C.有害垃圾深埋地下 D.推进低碳交通运输
【解析】A(×):冬天大量燃煤取暖,会产生大量空气污染物。B(×):工
业废水直接排放,容易造成水体污染。C(×):有害垃圾深埋地下,会造成地
下水和土壤污染。
谢谢!同学们再见!(共27张PPT)
2024年秋季
化学(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目 录
CONTENTS
01
1星题 基础练
02
2星题 中档练
物质的变化
1.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
A. 湿衣晒干 B. 钢铁生锈
C. 食物腐败 D. 蜡烛燃烧
A
2
3
4
5
6
7
8
1
2. [2024·沈阳模拟]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B )
A. 蔗糖溶解 B. 煤气燃烧
C. 玻璃破碎 D. 汽油挥发
B
2
3
4
5
6
7
8
1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B )
A. 是否有颜色变化
B.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C. 是否有气体生成
D. 是否有发光、放热现象
B
2
3
4
5
6
7
8
1
4. 【创新题·新设问】汉语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艺术的瑰宝。下列成语的本意中都涉及了物质的变化过程:①滴水成冰;②死灰复燃;③刻舟求剑;④火烧赤壁;⑤积沙成丘;⑥火上浇油。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填序号,下同)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区分两种变化的依据是 。
思路点睛:②④⑥均涉及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
于化学变化;①③⑤均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②④
⑥ 
①③⑤ 
是否生成新物质 
2
3
4
5
6
7
8
1
5. 【辽宁人文信息题】抚顺被誉为“煤都”,其琥珀和煤精
也享誉世界。下列有关它们形成和加工过程一定发生化学
变化的是( A )
A. 琥珀形成 B. 琥珀抛光
C. 煤精雕刻 D. 煤精打蜡
A
2
3
4
5
6
7
8
1
6. 2023年10月29日,神舟十六号、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进
行交接仪式。下列操作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C )
A. 火箭转场 B. 燃料加注
C. 点火发射 D. 整流罩脱落
C
2
3
4
5
6
7
8
1
7. 【跨学科·语文】[2023·陕西中考]诗词凝聚中华传统文化的
精髓。下列诗句描写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C )
A.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
2
3
4
5
6
7
8
1
8. [化学观念之变化观]认真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镁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具有可燃性,取一段镁带,点
燃,如图①所示,则镁带燃烧发生的变化是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理由是

化学变
化 
有新
物质生成 
2
3
4
5
6
7
8
1
(2)图②中蜡烛燃烧发生的变化是 (填“物理
变化”或“化学变化”下同),蜡烛熔化发生的变化
是 ,由此说明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
中会同时发生 。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2
3
4
5
6
7
8
1
(3)图③中发生的变化是 (填“物理变化”或
“化学变化”),可见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4)【元认知·归纳】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
是 。
物理变化 
不一
定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
3
4
5
6
7
8
1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2课时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目 录
CONTENTS
01
1星题 基础练
02
2星题 中档练
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 [2023·仙桃中考]下列关于氢气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
的是( D )
A. 密度比空气小 B. 难溶于水
C. 无色、无味 D. 具有可燃性
D
2
3
4
5
6
7
8
1
2. 【教材改编题】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前者属于物理性质,
后者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C )
A. 状态 熔点 B. 硬度 延展性
C. 溶解性 毒性 D. 导电性 挥发性
C
2
3
4
5
6
7
8
1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关系
3. 下列关于性质或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选项 情境 变化/性质
A 铁在潮湿环境中易生锈 化学性质
B 酒精挥发 化学变化
C 氧气用于急救病人 物理性质
D 木材燃烧 物理变化
A
2
3
4
5
6
7
8
1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4. [化学观念之用途体现性质]将物质的用途与其所对应的性
质用线段连接起来。
物质的用途 对应的性质
酒精作燃料 不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导电性
铜丝作导线 可燃性
2
3
4
5
6
7
8
1
5. [2024年1月长春期末]防晒霜中的二苯酮是一种接触性过敏
原。下列属于二苯酮化学性质的是( C )
A. 白色晶体,不溶于水
B. 熔点48.1 ℃,沸点305.9 ℃
C. 无毒性,但使用过量对人体健康有害
D. 密度为1.146 g/mL
C
2
3
4
5
6
7
8
1
6. 【创新题·新考法】下列关于布匹的自述,其中包含化学
性质的是( D )
A. 我是由纤维加工形成的
B. 我可以根据你的需要加工成各种款式的时装
C. 我怕剪刀,它会把我变得支离破碎
D. 我怕火,它会把我变成灰烬
D
2
3
4
5
6
7
8
1
7. [2024·齐齐哈尔模拟]高铁酸钾(K2FeO4)是具有紫色光泽的
粉末,它是一种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灭菌为一体
的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干燥的高铁酸钾在198 ℃
以下是稳定的。受热易分解、变质。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2
3
4
5
6
7
8
1
(1)高铁酸钾的化学性质:

(2)高铁酸钾的用途: 。
(3)为防止高铁酸钾变质,写一条保存时应注意的事
项: 。
干燥的高铁酸钾在198 ℃以下
是稳定的,受热易分解、变质 
多功能水处理剂 
在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合理即可) 
2
3
4
5
6
7
8
1
8. [2024·淄博模拟] 化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请利用
所学的化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在燃烧匙里放少量白糖,加热。白糖熔化变成液体,这
时白糖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下同)
变化;若继续加热,白糖变黑,生成了碳,这时白糖发
生的变化属于 变化。
思路点睛:(1)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看是否有新物质
生成。
物理 
化学 
2
3
4
5
6
7
8
1
(2)下列叙述中,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填序
号,下同);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属于物
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①酒精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②水受热变成水
蒸气;③木炭具有可燃性;④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
碳和水。
① 
③ 
② 
④ 
思路点睛:(2)区分变化和性质的方法:变化描述的是一
个过程;性质描述的是一种属性。
2
3
4
5
6
7
8
1
(3)下列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可以利用这些物质的物
理性质区分下列各组物质,请把这一性质写在横线上。
①铜片和铁片: ;②蔗糖和食盐: ;
③白醋和白酒: 。
颜色 
味道 
气味 
2
3
4
5
6
7
8
1
思路点睛:(3)①铜片为紫红色,铁片为银白色,则可通
过颜色区分;②蔗糖和食盐的味道不同,则可通过味道
区分;③白醋和白酒的气味不同,可通过闻气味的方法
区分。
谢谢!同学们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