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会生态环保主题班会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课件(共2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班会生态环保主题班会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课件(共22张PPT)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防治沙化保护耕地
DESERT CONTROL
教师: XXXX
时间: 2024
6月17日
世界防治荒漠化
和干旱日
Worl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生态环保主题班会-------------
CONTENTS
目录
01
节日由来
02
荒漠化现象
03
荒漠化原因
04
防治荒漠化
DESERT CONTROL
PART-01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防治沙化保护耕地
节日由来
1994年12月19日第49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大第二委员会(经济和财政)的建议,通过了49/115号决议,从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
1994年12月19日第49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大第二委员会(经济和财政)的建议,通过了49/115号决议,从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
节日名称:
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
节日宗旨:
提高意识、唤醒责任感
节日时间:
每年的6月17日
节日主题:
为土地联合起来:我们的遗产·我们的未来(2024)
目前,荒漠化形势不容忽视,设立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认识,唤起人们防治荒漠化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进一步提高对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认识;
唤醒防治荒漠化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PART-02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防治沙化保护耕地
荒漠化现象
1994年12月19日第49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大第二委员会(经济和财政)的建议,通过了49/115号决议,从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
荒漠化是指气候异常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什么是荒漠化?
由一种或多种营力结合以及不合理土地利用,导致旱农地、灌溉农地、牧场和林地生物或经济生产力和复杂性下降及丧失。其中包括人类活动和居住方式所造成的土地生产力下降,例如土地的风蚀、水蚀,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的退化和自然植被的长期丧失。
什么是土地退化?
1968~1974年的干旱期曾造成非洲撒哈拉地区(布基纳法索、尼日尔和塞内加尔)的特大干旱,夺走了20万人和数百万头牲口的生命。这场旱灾持续时间长破坏大,令世界震惊。它产生的长期经济、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引起了人们对荒漠化问题的极大关注。
01
1968~1974年-罕见的干旱
然而,自那时以来,全球荒漠化问题不但没有缓和,反而变本加厉,更加严重了。全球荒漠化面积已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占到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4,相当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国土面积的总和。全世界受荒漠化影响的国家有100多个,约9亿人。
01
1974年以后-持续的影响
荒漠化在全球范围内呈扩大的加剧的趋势,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到20世纪末,全球已损失1/3可耕地。在人类当今面临的诸多生态和环境问题中,荒漠化是最为严重的灾难,它演变成经济和社会问题,给人类带来贫困和社会动荡。
01
20世纪末-严重的灾难
荒漠化的
主要表现:
风蚀和水蚀所引起的土壤物质流失
土壤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性或经济特性的退化
自然植被的长期丧失
土壤层破坏
地球陆地表面极薄的一层物质就是土壤层,它对于人类和陆生动植物生存极为关键。没有土壤层,地球上就不可能生长任何草木、谷物,不可能有动物和人类的生存。
土地荒漠化
荒漠化,就是土壤层土质恶化,有机物质下降乃至消失,造成表面沙化或板结从而成为不毛之地。
贫困和动荡
荒漠化不仅造成贫困,而且迫使人们离开故土,造成严重可怕的移民浪潮。荒漠化被视为人类在环境领域面临的三大挑战之一。
沙漠化对农业的危害特别大。每年4到5月正是春播季节,在沙漠化地区,往往是种子和肥料被吹走,幼苗被连根拔出,土壤水分散失,禾苗被吹干致死或被掩埋。有的地方要反复补救,甚至误了农时。
沙漠化引起的草场退化,使适于牲畜食用的优势草种逐渐减少,甚至完全丧失。牧草变得低矮、稀疏,产量明显降低,草场载畜能力大为下降。
水域堵塞
沙漠化造成河流、水库、水渠堵塞。黄河年均输沙16亿吨,其中就有12亿吨来自沙漠化地区。全国每年大约有5万多公里的灌渠常年受风沙危害。
道路损坏
沙漠化在一些地区造成铁路路基、桥梁、涵洞损坏,使公路路基、路面积沙,迫使公路交通中断,甚至使公路废弃。沙漠化导致的沙尘天气,影响飞机正常起飞和降落。
通讯破坏
风沙活动破坏通讯、输电线路和设施,由此产生的灾害威胁居民安全。
PART-03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防治沙化保护耕地
荒漠化原因
1994年12月19日第49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大第二委员会(经济和财政)的建议,通过了49/115号决议,从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
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气候干旱,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而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因此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
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产生荒漠化的原因有自然因素
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进程加速的主要原因。
产生荒漠化的原因有人为因素
过度放牧
过度樵采
过度开垦
PART-04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防治沙化保护耕地
防治荒漠化
1994年12月19日第49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大第二委员会(经济和财政)的建议,通过了49/115号决议,从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
措施一:合理利用水资源
01
在农作区主要是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的盐碱化;
02
在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
03
在干旱的内陆地区要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
措施二: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干旱地区的绿洲地区
应在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地带进行封沙育草;在绿洲前沿地带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积极保护、恢复和发展天然灌草植被);在绿洲内部建立农田防护林网,组成一个多层防护体系。
在缺乏水源的地区
利用柴草、树枝等材料,在流沙地区设置沙障工程,拦截沙源、固阻流沙、阻挡沙丘前移。
措施三:调节农、林用地之间的关系宜林则林、宜牧则牧
现有林地应该作为防护林的一部分,不能再毁林开荒。
保护现有林地,不再毁林开荒
绿洲边缘的荒地与绿洲之间的灌草地带,不能盲目开垦,主要用于种树种草,发展林业与牧业。
多植树种草,发展林业与牧业
对已经造成荒漠化的地方,还应退耕还林,退耕还牧。
用科学方法,有效治疗荒漠化
措施四:解决能源问题
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解决农牧民的能源问题的途径:如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等。
措施五:控制人口增长
控制人口过快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一个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对荒漠化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饮食方面
选择以植物食品为主的更加均衡的饮食。这将改善大家的健康状况,同时可减少对农业用地和水的需求,从而帮助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并保护栖息地。
穿着方面
多缝补、捐赠或交换旧衣,避免购买快时尚服饰,防止污染自然资源。
生活方面
减少塑料,购物自带环保袋;绿色消费,选购环保认证产品;理性购物;适度点餐不浪费;选择绿色出行;减少一次性用品......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防治沙化保护耕地
DESERT CONTROL
教师: XXXX
时间: 2024
6月17日
世界防治荒漠化
和干旱日
Worl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生态环保主题班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