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知识点总结 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末知识点总结 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

资源简介

地理7下期末知识点(下)
范围:第八章第二节至第十章
第八章 第二节 欧洲西部
【知识点一:工业密集,发达国家集中】
1、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北半球,大部分位于东半球。
(2)海陆位置:欧洲的西北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3)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北寒带。
2、经济发达的原因:人口稠密,国家众多。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
3、产业特点
(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重较小,但生产水平高,多用机械,自动化程度高,耗用劳动力少。
(2)工业:工业工艺精,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高。工业中心多,是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密集地带。
(3)服务业:体系完善,服务质量优,产值达,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知识点二:现代化的畜牧业】
1、地形:中部多平原,南北为山地;南北高,中间低。
2、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气候特征:全年温和湿润。
3、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牧草被称为“绿色金子”。
4、畜牧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知识点三:繁荣的旅游业】
①挪威峡湾风光 ②英国伦敦白金汉宫 ③荷兰风车 ④波兰华沙肖邦
⑤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⑥西班牙地中海沿岸阳光沙滩
⑦希腊奥林匹克遗址公园 ⑧意大利罗马古斗兽场 ⑨瑞士阿尔卑斯山滑雪场
第八章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
【知识点一:黑种人的故乡】
1、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东半球,地跨南、北半球。
(2)海陆位置: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
(3)纬度位置:赤道穿过中部,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热带大陆”
2、人种:以黑色人种为主——“黑非洲”
3、地形:以高原为主。——“高原大陆”
①埃塞俄比亚高原:非洲屋脊
②刚果盆地: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
③乞力马扎罗山:非洲的最高山峰
(“赤道雪山”:受地势影响,海拔高,气温低。)
④东非大裂谷:世界陆地上最大的断裂带,被称为“地球伤疤”。
(成因:处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板块张裂拉伸。)
4、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5、河流 ①尼罗河:自南向北流入地中海。
(世界最长的河流,径流量小。)
②刚果河:自东向西流入大西洋。
(水能资源丰富的河流,径流量大。)
★尼罗河水量比刚果河小的原因:尼罗河流经热带沙漠气候。
气候: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气候特征:全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
气候分布特征: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知识点二:快速发展的经济】
1、有利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富饶大陆”
2、落后原因:
①历史上长期受殖民主义者占领和掠夺;
②经济模式:单一商品经济
3、解决措施: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②发展花卉业和旅游业。
【知识点三:人口、粮食与环境】
人口问题:自然增长率高。
粮食问题:农牧业生产落后,农产品产量低。
环境问题:土地肥力下降和草场退化,加剧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第八章 第四节 澳大利亚
【知识点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1、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东半球,南半球。
(2)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西北面与亚洲相邻,南与南极洲相望,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
(3)纬度位置:南回归线穿过中部,地跨热带和南温带。
2、国徽上的动物:袋鼠、鸸鹋。
3、存在古老生物的原因:澳大利亚大陆长期孤独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生物进化缓慢,没有天敌。
【知识点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1、地形: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东西高,中间低)
2、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气候类型呈半环状分布。
3、水源:大自流盆地(大自流盆地的地下水大多为矿物质热井水,不适合农业灌溉,为牛羊提供了充足的饮用水源。)
3、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4、三大牧羊带
地形 年降水量
粗放牧羊带 西部高原西南部和大自流盆地东南部 200-500mm
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 墨累河流域和西南沿海平原 500-1000mm
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 东南部沿海平原 >1000mm
【知识点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矿产品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占有很大比重
矿产资源特点:资源丰富,品种多,品质优,埋藏浅,易开采
工业区分布:东南沿海地区(原因:东南沿海矿产资源分布集中,靠近原料产地;人口城市密集,靠近消费市场,劳动力资源丰富;沿海港口众多,海洋运输便利。)
4、服务业:成为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
5、主要城市:堪培拉(首都);悉尼: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墨尔本:全国第二大城市。
6、人口、城市分布:东南沿海地区
第九章 第一节 美国
【知识点一:民族大熔炉】
1、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西半球,北半球。
(2)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北与加拿大,南与墨西哥接壤。
(3)纬度位置: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2、范围:本土48个州,2个海外州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
3、人口特征:世界第三人口大国, 是发达国家中人口增长较快的国家,主要原因是移民。
4、人口组成:原住民—印第安人,占比最多—白种人,黑种人,华人华侨分布广—唐人街。
【知识点二:农业地区专业化】
地形:
①西部以高原、山地为主;
②中部以平原为主;
③东部以低矮的山地为主。
2、地势:东西高,中间低。
3、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西北太平洋沿岸降水多。
4、河流:密西西比河(世界第四长河,自北向南注入墨西哥湾)。
5、湖泊:五大湖——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其中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6、农业生产特点:机械化和专业化程度高。
7、主要农业带:乳畜带、棉花带、玉米带、小麦区。
【知识点三: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工业特点:体系完整,产品种类齐全,产量大,技术先进,是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
工业区分布特点:东部密集,以东北部最为集中;西部稀疏。
3、三大工业区
特点 发展条件 工业中心
东北部工业区 历史悠久,是美国也是世界最大的工业区。以钢铁、机械、汽车、化工工业为主。 ①开发最早; ②工业基础好; ③煤铁资源丰富; ④交通运输便利。 华盛顿(首都)、纽约(第一大城市)、底特律(汽车之城)、芝加哥
西部工业区 位于旧金山东南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因大量生产电子工业的基本材料—硅片而得名。 ①矿产资源丰富; ②环境优美; ③人才众多; ④科技力量雄厚。 西雅图、旧金山、洛杉矶(第二大城市)
南部工业区 被称为“阳光地带”,是美国新兴的石油、飞机、宇航、电子等工业产区。休斯敦是石油化工、宇航研究和发展中心。 ①墨西哥湾西北部石油丰富; ②交通便利。 休斯顿(航天城)
4、高新技术产业
①产业中心:旧金山东南的“硅谷”,因大量生产电子工业的基本材料——硅片而得名,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
②促进作用:带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
第九章 第二节 巴西
【知识点一: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1、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西半球,南半球。
(2)海陆位置:南美洲东部,东临大西洋。
(3)纬度位置:绝大部分位于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属于热带。
2、面积、人口:均居世界第5位;是拉丁美洲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占有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
3、人口特征:原住民是印第安人;白色人种为主,混血人种占比大。
4、语言:葡萄牙语。
5、文化:桑巴舞、狂欢节、堪称世界一流的足球队。
【知识点二:发展中的工农业】
1、地形:北部为亚马孙平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南部为巴西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2、地势:南高北低。
3、气候:亚马孙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巴西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
4、河流:亚马孙河(世界第二长河,是世界流域面积、流量最大的河流)。
☆航运价值低的原因:亚马孙河流经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流域内工农业不发达,人口和城市稀少,对航运的需求小。
☆亚马孙河水量丰富的原因:①河流所在地区 ,北、 西、 南 三面地势高,向河流汇集的水多。②地处赤道地区,属于全年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沛。
工农业发展特点:
①工业: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已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的行列。
②农业:咖啡、甘蔗、柑橘等3种热带经济作物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咖啡豆、蔗糖、橘汁成为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工、农业分布特点:东南沿海地区。(原因:这里气候温和湿润、交通便利、人口集中、开发较早、资源丰富。)
主要城市:圣保罗(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里约热内卢(商业和金融中心,第二大城市);巴西利亚(首都,政治中心)。
☆巴西政府迁都到巴西利亚的原因:巴西利亚位于巴西高原上,气候相对凉爽,环境优美;为了加快内地的开发建设;为了分散里约热内卢的城市职能,缓解压力。
【知识点三: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效益:调节全球气候,提供新鲜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生物的多样性,提供木材。
问题:滥砍乱伐森林;兴建大型干线公路;采矿、开辟大型农牧场;贫苦农民的开荒种地。
第十章 极地地区
【知识点一:独特的自然环境】
1、南极与北极地区的比较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地理位置 地球最南端 地球最北端
范围 南极圈(66.5°S)以南的广大区域 北极圈(66.5°N)以北的广大区域
海陆状况 中间是南极大陆,周围被太平洋、 大西洋、印度洋所包围 中间是北冰洋,周围是亚、欧、北美三洲的陆地和岛屿
气候状况 严寒、干燥、烈风 气温、降水量比南极高, 风速远不及南极。
资源状况 矿产、冰川、海洋生物、 原始自然环境 主要是矿产资源
居民 无人 因纽特人(北美洲)、拉普人(欧洲)
代表动物 企鹅 北极熊
共同点:冰雪世界,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2、南极洲: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3、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地区的原因:纬度高、海拔高、冰雪反射。
【知识点二:科学考察的宝地】
1、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还有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最为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2、我国的科学考察站
南极:长城站(1985)、中山站(1989)、昆仑站(2009);
北极:黄河站(2004)。
科考时间
南极:11月至次年3月;原因:南极暖季,气温较高;白昼时间长。
北极:3月至9月。
【知识点三: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危机:近年来南极地区大量的鲸和北极地区的北极熊、海豹、海狮、海象等动物遭到人们的滥杀。
主要措施: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1959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