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天》读书分享课件(共2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天》读书分享课件(共23张PPT)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历/经/生/死/尽/显/人/性
觅知文化有限公司
读书分享
遗忘才是真正的消失
余华《第七天》读书分享
主讲人:XXX
时间:2024.05
CONTENT
觅知文化有限公司
读书分享
目录
01
书本基本信息
02
对现实权贵的讽刺
03
对爱情变质的思考
04
对现实权贵的讽刺
05
对爱情变质的思考
第/一/部/分
觅知文化有限公司
读书分享
书本基本信息
余华《第七天》读书分享
书本基本信息
余华
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人,祖籍山东高唐,
中国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委员会委员.
书本基本信息
01
02
03
04
05
06
07
1978年
高考落榜后进入卫生院当牙科医生
1983年
发表首部短篇小说《第一宿舍》
1987年
发表《十八岁出门远行》《四月三日事件》《一九八六年》等中短篇小说,确立了先锋作家的地位;同年,赴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
1990年
首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出版
1998年
凭借小说《活着》获得意大利文学最高奖--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1995年
创作的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在《收获》杂志发表
1992年
出版长篇小说《活着》
书本基本信息
作品简介
已经死去的杨飞,接到来自阴间电话,催促他去火化--他知道自己死了,可不知道是怎么死的。待他到殡仪馆排队拿号由于没买墓地,只得放弃火化,成了“死无葬身之地"的孤魂野鬼。--他是在餐厅失火时被砸死的,那一刻他正震惊于报纸中已成高管情妇的前妻自杀的新闻。
第七天
在阴间,杨飞开始寻找养父。他是铁路工人杨金彪捡的养子。父子情深,杨金彪老来有病,怕拖累他无声离去。这一路,杨飞见到各路亡灵,这些人间过客,许多都是各类新闻事件的主人公--拆迁、瞒报死亡人数、死餐丢弃、“族”生活、杨佳杀警案、地下卖肾.…这些时代疼痛,被《第七天》聚在了一起。在余华笔下的"死无葬身之地”,人与人友爱互助,食品是安全..“人人死而平等”。
第/二/部/分
觅知文化有限公司
读书分享
对现实权贵的讽刺
余华《第七天》读书分享
对现实权贵的讽刺
《第七天》第一天,描述荒诞的景象时,当写道“攀比骨灰盒、寿衣、妆容、墓地大小的去世权贵”与“无人送行、没有墓地的去世穷人”不同的火葬待遇时,就以一种特别的角度表达了人间“金钱至上”的丑陋,《第七天》没有像《许三观卖血记》一样将“嬉皮笑脸”的李血头拿出来刺激读者的神经,倒像是《活着》一样将有庆献血致死怪罪于权贵的“一手遮天下”,《第七天》表现“市长火葬”规模之大,铺张浪费,劳民伤财,以一种忽明忽暗的方式表达了对权贵的蔑视和不满。
《第七天》
《活着》
《许三观卖血记》
乞丐拿走弥留之际的杨金彪的铁路制服
死者的众多亲戚在拿封口费后
息事宁人
强制拆迁背后隐报伤亡人数的残酷无情
城市结婚卖肾买楼没钱不能结婚的规矩
李月珍因举报医疗废物被“意外”撞死
对现实权贵的讽刺
后面的内容
第/三/部/分
觅知文化有限公司
读书分享
对爱情变质的思考
余华《第七天》读书分享
对爱情变质的思考
《第七天》的爱情线有三条
一是杨飞和李青;
二是杨金彪和他前女友;
三是刘梅和伍超;
结合现代这个物欲横流、光怪陆离的社会,这里笔者小谨深有感触。(小敏父母的爱情线不再分析)
第一条,杨飞和李青的故事
被众多追求者疯狂表白的“李青”最终选择和性格内向的“杨飞”走在一起,笔者小谨是很不赞成这样的婚姻的,李青酒量惊人,公事应酬缠身,怎么会满足和一个小职员“杨飞”在一起呢,李青的更高追求,使得李青后来放弃了和杨飞的婚姻,当然李青最后也那个侃侃而谈的留学生被甩了。
对爱情变质的思考
道理很简单,李青看不起杨飞事业平凡,但李青似乎忽略了,留学生同样看不起李青,只不过前者是厌倦平凡,后者是卸磨杀驴,小谨这里不是说不该追求更好的物质,而是强调婚姻讲究“门当户对”是有一定道理的,夫妻双方事业发展的不均衡,很容易会造成情感上的不均衡,忙于事业者难以顾其家,顾其家者难以生其情,精神交流的匮乏、关爱呵护的缺席、婚后激情的递减等等现象都会导致双方情感的裂缝越来越大,直到情感崩塌;就像夫妻两人,一个想外出去卖羊肉串,一个想留下卖羊奶一样,理想不同决定了他们发展轨道各不相同,越是没有共同语言,就越会彼此嫌弃对方,两人分开的概率就越大;
他(老板)走后,我(李青)一个人躺在床上很长时间想你。”她轻声说,“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我经常要去应酬,再晚你也不会睡,一直等我,我回家时很累,要你抱住我,我靠在你身上觉得轻松了···
书中有一段描写:
杨飞和李青两人的悲剧,“李青”表达很忏悔,可惜他们再也回不去了。
对爱情变质的思考
第三条刘梅和伍超。他们的爱情故事更为感人
男孩为了讨好女孩,买了勉强能负担起的山寨机
女孩为了唤回男孩,假装跳楼自杀不料酿成惨祸
男孩为了满足女孩,卖肾买墓落得自己一身疾病
女孩为了征服男孩,和发廊女吵架招致经理痛骂
男孩为了维护女孩,痛骂经理放弃前途毅然辞工
就这样,男孩和女孩,从理发师到厨师,从垃圾收购员到夜台小姐(当然最后没去成),从乞丐到卖肾者,他们经历了太多,男孩同样优缺点并存,男孩为了不让女孩坐台卖淫,将女孩打得鼻青脸肿,这何尝不是一种特别的爱呢?难道要任由女孩堕落、走向歧途吗?在这个男孩身上,我同样看到了他作为女孩男友的担当和负责,体现的是男子汉气概的风范,我们不鼓吹暴力,但我们提倡男子汉要有骨气。
对爱情变质的思考
一段甜蜜的爱情,就应该像《第七天》中的刘梅和伍超一样,也应该像《兄弟》小关剪刀夫妻一样,或者像《许三观卖血记》许三观夫妇一样。
他们的每段爱情(婚姻)都是痛苦和快乐并存的,这才接近生活的真实面貌,没有无休无止的甜蜜,更多的是生活现实下的忠于誓言的用心经营。
但绝不会像是《兄弟》中的林红、童铁匠,也不是《在细雨中呼喊》的孙广才,在金钱和肉欲的诱惑下迷失自我、亲手践踏自己的人生,他们这么做或许没错,但不值得。
第/四/部/分
觅知文化有限公司
读书分享
对亲情珍贵的赞颂
余华《第七天》读书分享
对亲情珍贵的赞颂
第二条杨金彪和他前女友的故事,放在这里说
杨金彪将捡来的杨飞收养为自己的孩子,放弃了和他前女友的婚姻,因为杨金彪实在不狠心丢弃幼小的我,赞颂了底层小人物的实在和善良,有那么一句话,出现了三次——“说我是世界上(天底下)最聪明的孩子”
第一次是杨飞伸手拿奶瓶
第二次是杨金彪向她前女友介绍杨飞
第三次是杨金彪找回失踪的杨飞
对亲情珍贵的赞颂
杨金彪,作者将他塑造成一个平凡而伟大的父亲
01
他有爱
火车轨上收养了杨飞
02
他细心
捆着杨飞怕杨飞走散
03
他开明
同意生父母带走杨飞
04
他憨厚
不愿意按揭贷款买房
05
他内疚
曾抛弃杨飞心怀歉意
余华丰富了他的形象,他同样具有缺点
01
他狠心
抛下杨飞而选择结婚(当然,后来他反悔了婚也没结成)
02
他死板
偏要杨飞妻子二选一
对亲情珍贵的赞颂
读到这里,感受到的是沉甸甸的父爱,都说父爱如山,在此我深刻体会到浓厚的父子情,关于领养关系,记得一句谚语“生而不养,断指可还;生而育养,断头可还;不生而养,百世难还。”
第/五/部/分
觅知文化有限公司
读书分享
对死亡世界的想象
余华《第七天》读书分享
对死亡世界的想象
01
这里没有金钱世俗困扰(吃饭钱只需要想象就有)
02
这里没有攀比成风的物质竞赛(都是骨架子)
03
这里的仇人可以不计前嫌变老友(张刚、李姓男子)
人死之后,又将何往?
余华先生将死无葬身之地的人们“安排”在一个乐园里,
余华描述的这个乐园
04
这里有的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相互帮助(净身送行 相互交流)
对死亡世界的想象
结尾更是点睛之笔
他(伍超)问,“那是什么地方”
我说:“死无葬身之地”
在人间,死无葬身之地是最悲惨的事
在阴间,死无葬身之地却是最美好的
这两段话讽刺的很有力,因为这群死无葬身之地的悲惨人们在阴间找到了在人间找不到的温暖(讽刺人间的残酷无情),同时也期盼着后来死去的人告诉他生前的事(同情他们连自己怎么死都不知道),这就是为什么小说中刘梅前往墓地犹豫的原因,她习惯了死无葬身之地中人们的热情,这个神秘的地方使她留恋,她不知道自己安息之后的世界是怎么样的,为了不辜负伍超,她最后还是选择火化。
对死亡世界的想象
死后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没有人知道,从这本书中看到了人间真情,也看到了世俗功利,更多的感受是死亡后的世界似乎不再可怕,即使如此,活在当下,我们更要珍惜眼前人!
当然,作者将死亡后的世界描述的如此温暖,也同样给予了读者心灵上的慰藉!
历/经/生/死/尽/显/人/性
觅知文化有限公司
读书分享
遗忘才是真正的消失
余华《第七天》读书分享
主讲人:XXX
时间:2024.0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