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构成的奥秘习题课件(9份打包下载)初中化学 人教版(2024) 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 构成的奥秘习题课件(9份打包下载)初中化学 人教版(2024) 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2024年秋季
化学(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构成的奥秘
辽宁中考专训三 
构成物质的微粒 微粒符号 元素
物质分类的微观表示
1. [2024·丹东月考节选]下图中灰、白小球分别表示两种不同
元素的原子,请用A、B、C、D填空。
表示纯净物的是 ;由分子构成纯净物的
是 ;由原子直接构成纯净物的是 。
     
A B C D
ACD 
AD 
C 
2
3
4
5
6
7
8
9
10
1
2. 【新情境题】剑桥大学研究新发现“纳米受限水”,当水
被压缩到纳米级时,以单分子层形式存在,既不像液体也
不像固体,并且在高压下高度导电,下列关于“纳米受限
水”说法正确的是( B )
B
微粒的性质
A. 水分子不再运动
B. 高压下,“纳米受限水”中存在可以自由移动的带电粒

C. 与普通水性质相似
D. “纳米受限水”分子比普通水分子小
2
3
4
5
6
7
8
9
10
1
3. 如图是水受热蒸发的微观示意图,不能依据图示进行判断
的是( A )
A. 水分子由氢、氧原子构成
B. 水分子向各个方向运动
C. 水分子之间有间隔
D. 加热后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A
2
3
4
5
6
7
8
9
10
1
模型构建
4. [2024·淮北模拟]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
图示正确的是( A )
A. 物质分类 B. 空气成分
C. 地壳中元素含量 D. 原子结构
A
2
3
4
5
6
7
8
9
10
1
【实践性作业】请试着用身边的材料(如橡皮泥或小磁铁
等)搭建分子模型,并演示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
2
3
4
5
6
7
8
9
10
1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及物质之间的关系
5. 下列有关原子和离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 ②④⑥都是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阳离子
B. ③⑤所属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C. ②所属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
D. ②和⑥能形成AB型化合物
B
2
3
4
5
6
7
8
9
10
1
6. [2023·安徽中考]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 )
A. 氯化钠固体由分子构成
B. 反应中一个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
C. 氯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
D. 反应中Cl生成Cl-,证明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发生改变
B
2
3
4
5
6
7
8
9
10
1
7. [2024·成都模拟]元素周期表是指导我们系统学习化学的重
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 表中P、S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B. 表中C、N、O、F四种元素处于同一周期
C. 表中Si是金属元素
D. 表中Br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B
2
3
4
5
6
7
8
9
10
1
8. 铼被誉为“超级金属”,铼及其合金被广泛应用到航空航
天领域。铼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铼原子的质子数为 , x = 。
75 
13 
2
3
4
5
6
7
8
9
10
1
(2)铼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铼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3)请画出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
意图: ,该元素与铼元素的化学性质
(填“相似”或“不相似”)。
金属 
186.2 
 

似 
2
3
4
5
6
7
8
9
10
1
9. 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
下,请回答有关问题。
2
3
4
5
6
7
8
9
10
1
(1)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它属于 (填
“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元素,镁
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
去”)电子。
30.97 
非金属 
O 
失去 
2
3
4
5
6
7
8
9
10
1
(3)17号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形成的离子与 (填元素符
号)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4)氟原子与氯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请根据上表的信息,
推测其原因是 (从原子结
构上分析)。
Ar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2
3
4
5
6
7
8
9
10
1
10. [2023·南通模拟改编]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三者之间建立
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
(1)图1中,X是 。
元素 
(2)Y可以是 (写出一种物质的名称)。
图1
铁(合理即可) 
2
3
4
5
6
7
8
9
10
1
(3)图2中①②是硼和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③~⑥
分别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2
a.⑥表示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某离子结构示意图,则 x
= 。
b.④和⑥所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名称是 。
17 
氯化钠 
2
3
4
5
6
7
8
9
10
1
图2
c.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BC 
A. 相对原子质量铝比硼多8
B. ③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C. ④对应的单质是由原子构成的
D. ①~⑥中共有三种金属元素
2
3
4
5
6
7
8
9
10
1
谢谢!同学们再见!(共24张PPT)
2024年秋季
化学(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2课时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目 录
CONTENTS
01
1星题 基础练
02
2星题 中档练
03
3星题 提升练
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1. 【原创题】化学上称“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的
依据是( B )
A. 原子的体积极小
B. 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
C. 原子的质量极小
D.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2. 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D. 分子由原子构成
A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3. 【教材改编题】分子和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如氧分子是由 构成
的,过氧化氢分子是由 构成的。有
的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如1个氧分子是由
构成的,1个氢分子是由 构成;有
的分子是由多种原子构成的,如1个水分子是由
构成的,1个氨分子是由
构成的。保持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的
最小粒子是 。
氧原子 
氢原子和氧原子 
2个氧
原子 
2个氢原子 
2个氢
原子和1个氧原子 
1个氮原
子和3个氢原子 
过氧化氢分子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2)铁是由 构成的,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
子是 。
铁原子 
铁原子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4. 【易错题】判断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是否正确,正
确的打“√”,错误的打“×”。
(1)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 √ )
(2)分子大、原子小。 ( × )
(3)分子之间有间隔、原子之间没有。 ( × )
(4)分子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原子不能。 ( × )
(5)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都可分。 ( × )
(6)分子、原子都在不停运动。 ( √ )

×
×
×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从微观角度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5. [2023·营口中考]“航天点亮梦想”。航天工业曾用液氢作
火箭燃料,氢气液化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D )
A. 分子种类 B. 原子种类
C. 原子大小 D. 分子间隔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6. 【教材改编题】结合氢气和氯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填空。
(1)反应前的分子有 、 ,反应后的分
子有 。
氢分子 
氯分子 
氯化氢分子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2)反应前的原子种类有 、 ,反应后
的原子种类有 、 。
氢原子 
氯原子 
氢原子 
氯原子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3)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本质是氢分子分解成
, 分解成氯原子, 结
合成 。即氢分子和氯分子都发生了变化,
生成了氯化氢分子,氢气和氯气的化学性质不再保持。可
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
小粒子。
氢原
子 
氯分子 
氢原子和氯原子 
氯化氢分子 
分子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4)化学变化的实质: 分解成 , 重
新结合成 。
分子 
原子 
原子 
新的分子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5)在化学变化中, 的种类发生变化,
的种类不会发生变化,因此, 是化学变化中
的最小粒子。
(6)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分子 
原子 
原子 
化合反应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从微观角度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
7. 如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 ”“ ”分别表示
氢和氧两种不同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B )
     
A B C D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8. 宏微结合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思想。如图所示,提起压在水
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则相同微小空间内
粒子的变化最可能是( C )
C
A
B
C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9. 【易错题】类比、迁移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A. 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也有间隔
B. 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则纯净物一定都是由同种分子 构成的
C.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同种原子只能构成一种分子
D.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再分,则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也能再分
A
也可能由原子或离子构成
也可构成不同的分子,如氧原子可构成氧分子和臭氧分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不可再分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10. 【创新题·新考法】[2024·武汉三模改编]氢气和氧气在Pd基催化剂表面可反应生成H2O2,其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A. “吸附”时,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B. “解离”时,结构被破坏的分子是O2
C. “结合”时,形成新分子
D. “脱离”时,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答案】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读图指导:如图所示。
对比前后原子分类,都含有氧原子和氢原子
分子没有发生改变,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氢分子被分解成氢原子,氧分子没有改变
氢原子和氧原子结合形成新分子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11. [化学观念之变化观]宏观与微观结合研究物质的变化是化
学学科的独特思维方式。请结合图示回答:
(1)为使图乙准确完整,应在C中补充 。
A. 2个 B. 1个
A 
图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2)图乙由D→E变化的微观实质是
,许多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图乙表示的
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
个氧分子 
分解反应 
图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3)请根据上述化学反应,用物质对应的化学符号填空。
(4)【实践性作业】请试着用身边的材料(如小球、黄豆或
绿豆等)搭建分子模型,并演示上述化学变化的微观过
程。 解:略。
图1
图2
解:略。
HgO
Hg
O
O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谢谢!同学们再见!(共16张PPT)
2024年秋季
化学(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构成的奥秘
课题3 元 素
第1课时 元 素
目 录
CONTENTS
01
1星题 基础练
02
2星题 中档练
元素的概念
1. [2023·青岛中考]人体缺锌会引起多种疾病,可服用葡萄糖
酸锌口服液来补锌。这里的“锌”指的是( C )
A. 原子 B. 分子
C. 元素 D. 单质
C
2
3
4
5
6
7
8
9
1
2. 下列有关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 元素是具有相同中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B. 同种元素的原子结构和质量完全相同
C. 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D. 元素的种类是由核内质子数决定的
D
2
3
4
5
6
7
8
9
1
3. [2024·大连模拟]核污水中含有氚等放射性元素。氚和氢属
于同种元素,因为它们的原子具有相同的( A )
A. 质子数 B. 中子数
C. 电子数 D. 质量
A
2
3
4
5
6
7
8
9
1
元素的分布
4. 【教材改编题】地壳中元素含量从高到低排名前四位的元
素是( B )
A. 铝、硅、氧、氮 B. 氧、硅、铝、铁
C. 硅、铝、氧、钙 D. 氧、铝、铁、钠
B
2
3
4
5
6
7
8
9
1
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
5. 根据元素、物质、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填空。(1)
汞是由 组成的,是由 构成的。
汞元素 
汞原子 
2
3
4
5
6
7
8
9
1
(2)氯化钠是由 组成的,是由
构成的。
(3)二氧化碳是由 组成的,是由
构成的;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构成的,每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构成的。
钠元素和氯元素 
钠离子
和氯离子 
氧元素和碳元素 
二氧
化碳分子 
氧原子和碳原
子 
1个碳原子和2
个氧原子 
2
3
4
5
6
7
8
9
1
6. 【易错题】下列有关元素和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 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B. 原子是微观概念,既论种类又论个数
C. 在化学反应中,元素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D. 二氧化硫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
C
2
3
4
5
6
7
8
9
1
解析: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是宏
观概念,只论种类不论个数,选项A正确;原子是微观概
念,既论种类又论个数,选项B正确;在化学反应中分子
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不是元素可以再分,选项C
不正确;二氧化硫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
选项D正确。故选C。
2
3
4
5
6
7
8
9
1
7. 【创新题 新设问】对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B )
A. 可能是分子和原子
B. 可能是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C. 可能是两种分子
D. 可能属于同种元素
B
2
3
4
5
6
7
8
9
1
8. 【易错题】有下列物质:①铜;②氮气;③水;④铁;⑤
硫酸铜。其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填序号,下
同);由分子直接构成的是 ;由离子直接构成的
是 。
①④ 
②③ 
⑤ 
2
3
4
5
6
7
8
9
1
9. [化学观念之转化观]如图是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的
示意图。
(1)微观上:氯化氢是由 构成
的,一个氯化氢分子是由
构成的;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
的种类 (填“改变”或“不变”,
下同),原子的种类 。
氯化氢分子 
1个氯原子和1个 
改变 
不变 
氢原子 
2
3
4
5
6
7
8
9
1
(2)宏观上:氯化氢是由 组成的,在化学
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 (填“改变”或“不
变”,下同),元素的种类 。
(3)从图中你还能得到的微观信息是


氯元素和氢元素 
改变 
不变 
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
而原子不能再分(合理即可) 
2
3
4
5
6
7
8
9
1
谢谢!同学们再见!(共10张PPT)
2024年秋季
化学(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构成的奥秘
跨学科实践活动2 
制作模型并展示科学家探索物质组成与结构的历程
项目导引: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科学家是怎样认识物质
的?科学家建立了怎样的结构模型?让我们一起来探寻这一
科学研究过程,帮助大家正确认识物质,树立正确的物质
观,从中体会科学研究的真谛。
项目活动一:认识物质组成
【进行实验】
1. 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中,加热后伸入盛满氯气(Cl2)
的集气瓶内,观察到金属钠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生白
烟,并放出热量。小英根据已有的知识,推断产生的白烟
是氯化钠固体,她推理的依据是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
种类不变,反应前有钠元素、氯元素(合理即可) 
2
1
2. 18世纪末,普利斯特里在空气中引燃氢气,发生化合反应
生成了水,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氢元素和氧元素 
2
1
项目活动二:认识原子构成
【任务1】了解原子发现史
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原子是不可分的,一百多年
来,科学家通过实验与推理不断纠正错误认识,逐步揭开原
子的构成。
(1)1897年, 通过实验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他推
测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物质,他推测的依据是

汤姆孙 
原子不显
电性(合理即可) 
2
1
(2)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著名的
α粒子散射实验(如图1),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已知:α粒子带正电)
由实验现象可以推理得出的结论是 (填字母)。
ABD 
A. 原子核带正电
B. 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
原子的大部分质量
C.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

D. 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
拓展: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 构成,原子核由 和中子构成。

外电子 
质子 
2
1
(3)符合卢瑟福实验结论的原子结构模型的是 (填字
母)。
C 
2
1
【任务2】情境剧本:我心中的原子结构
学习了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后,小英幻想自己变成了能进入原子中的微粒,写了如下短文:
进入钠原子,我发现:a.钠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b.和原子相比,原子核的体积竟然那么小;c.电子在核外不同的区域高速运动,能量越高的电子离核越远;d.我数了数,质子和电子的数目居然是一样的;e.我试着去搬动它们,发现质子、中子、电子的质量都差不多;f.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时,钠原子的原子核没有发生变化。
小英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有些是错误的,文中有错误的一句是
(填字母),正确的说法是

e 
质子和中子质量差不多,都比电子
大得多 
2
1
谢谢!同学们再见!(共26张PPT)
2024年秋季
化学(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构成的奥秘
课题2 原子结构
第2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离子
目 录
CONTENTS
01
1星题 基础练
02
2星题 中档练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 [2023·内江中考改编]如图为铝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
铝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 图中“+”表示铝原子带正电
B. 铝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核外13个电子上
C. 铝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3,中子数为0
D. 铝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核污水排入大海会极大危害海洋的生态环境。核污水中含
有氚,氚是指原子核内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的氢原子。下
列示意图表示氚原子结构的是( B )
A
B
C
D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离子
3. 【新情境题】[2023·扬州中考]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
子、离子等。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C )
C
A. 氧气 B. 水- C. 氯化钠 D. 金刚石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4. [2023·株洲中考改编]下列微粒中,核电荷数少于核外电子
数的是( B )
A. Na+ B. Cl-
C. O D. Mg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5. A、B、C、D、E五种粒子结构示意图都可表示为 ,
请填写表中空格:
粒子 A B C D E
x 的值 8 12 10 11 9
粒子类型 阴离
子 阳离子 原子 阳离
子 阴离子
12
10
9
阴离

阳离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粒子 A B C D E
粒子带 电情况 带2 个单 位负 电荷 带2个单 位正电荷 不带电 带1 个单 位正 电荷 带1个单
位负电荷
带2
个单
位负
电荷
不带电
带1
个单
位正
电荷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6. (1)离子符号的含义(以Mg2+为例):Mg2+中的“2”表
示 。
注意: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如:2Mg2+
表示 。
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2个镁离子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有S2-和S两种粒子,回答:S2-中的“2”表
示 ;
S2-和S的质子数 (填“相同”或“不同”);已
知S2-有16个质子,则其核外共有 个电子。
1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相同 
18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7. [2024·盘锦月考]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A、B、C、E所示粒子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填字
母),若D为原子, m = ;若D为离子,其化学符
号为 。
B 
6 
S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C所示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
“失去”)电子形成离子。其离子符号是 。
(3)A、B、C、E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 (填
字母)。
(4)由E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E粒子的名称是

失去 
Al3+ 
AB 
氯原
子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8.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 )
①化学变化中,原子核不发生改变
②离子是带电的粒子,但是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
③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④ 、 、 表示的粒子都是离子
A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④ D. ①②③④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9. [2024·深圳模拟]下列关于Na、Na+两种粒子的判断中,正
确的是( C )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
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 ④质量几乎相等
⑤质子数相等 ⑥Na+比Na稳定
A. ①②⑤ B. ①③⑤⑥
C. ①④⑤⑥ D. ②③④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0. 【教材改编题】如图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
微观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构成氯化钠的粒子是 。
7 

到 
钠离子和氯离子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3)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中氯气分子分解成氯原子
B. 反应中一个钠原子转移一个电子给氯原子
C. 最外层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D. 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1. [化学观念·物质的构成观][2024·营口模拟节选]“宏观辨
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在宏观、
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在铁、二氧化硫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
物质是 (填化学式),其阳离子符号为
;保持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填
化学式)。
NaCl 
Na+
SO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根据下列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B、E中表示金属原子的是 (填字母);A中 x
= 。②B、C、D、E四种粒子中与A粒子化学性
质相似的是 (填字母)。③C表示的粒子符号
为 。
E 
8 
E 
Mg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2.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科学,“用微
粒的眼光看世界”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请
回答下列问题: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如图1所示是某物质在三态变化时的分子示意图,物质
处在 C 点为 (填“固”“液”或“气”)态。
液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如图2表示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
①图中甲是 。②某种核原料铀-235,已知其
原子核内含有92个质子和143个中子,则该原子核外
有 个电子。③金属铁是由 (填“原
子”“分子”或“离子”,下同)构成的,氯化钠是
由 构成的,氧气是
由 构成的。
离子 
92 
原子 
离子 
分子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3)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如
图3所示。
①当 a = 时,该粒子是原子。②当 a =8时,该粒子
是 (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其
符号为 。③当 a =13时,该粒子是 (填
“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其原子的最外层电
子数是 。
10 
阴离子 
O2- 
阳离子 
3 
图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谢谢!同学们再见!(共10张PPT)
2024年秋季
化学(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构成的奥秘
单元易错专训
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不清晰
1. [2024年1月长沙期末改编]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C )
A.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B. 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都可分
C. 分子和原子都能构成物质
D.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
2
3
4
5
6
1
元素及元素周期表单元格认识不准确
2. [2023·六安模拟]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的局部信息,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x 的值为15,M为硫
B. 图中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C. 1个硅原子的质量为28.08 g
D. 铝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3
A
2
3
4
5
6
1
不能准确辨别原子、离子的异同
3. [2024·盘锦月考]根据如图所示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
问题:
(1)若 n =4,该原子对应的化学符号为 。
(2)若该粒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则其对应的化学符号
为 。
(3)若 m - n =10,则该粒子对应的金属元素为
(写1种)。
Si 
S2- 
钠(或
镁,或铝,合理即可) 
2
3
4
5
6
1
不能准确判断物质的构成
4.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D )
①CO2;②冰水混合物;③H2O2;④空气;⑤液氧;⑥高
锰酸钾。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③④⑤⑥
C. ②④⑤ D. ④⑤
D
思路点睛:只有含有氧气的物质才含有氧分子,因此只有
空气和液氧含有氧分子。
2
3
4
5
6
1
5. [2024·锦州模拟]下图是几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元素
周期表的一部分。据图回答问题。
(1)A原子中, x = ,所对应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填序号),该原子要达到
相对稳定结构容易 (填
“得到”或“失去”)电子,形
成 (填“阴”或“阳”)离子。
2 
② 
失去 
阳 
(2)B与C两种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
原因是 。
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 
2
3
4
5
6
1
(3)钠离子电池是目前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钠的相对原
子质量为 。
(4)若M2-与氖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完全相同,则M元素的名称是
;已知M原子的相对原
子质量为 a ,则M原子核内的
中子数为 。
22.99 
氧 
a -8 
2
3
4
5
6
1
对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描述不清
6. 有关物质的组成、构成与性质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D
A.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
质相同
B. 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时,温度升高使得汞原子的体积增

C. 电解水能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
构成
D. 构成水和过氧化氢的分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

2
3
4
5
6
1
谢谢!同学们再见!(共24张PPT)
2024年秋季
化学(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构成的奥秘
课题2 原子结构
第1课时 原子的构成 相对原子质量
目 录
CONTENTS
01
1星题 基础练
02
2星题 中档练
原子的结构
1. 【教材改编题】锂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D )
A. 原子是实心球体
B. 质子、中子、电子均匀分散在原子中
C. 质子与电子的质量相等
D. 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下列对原子构成的理解错误的是( C )
A. 原子整体不显电性
B. 原子核比原子小得多
C. 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中子数
D. 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3. [2024·江西模拟]2023年8月24日,日本正式将核污水排入
海洋。核污水排入海洋将极大地危害生态环境和人类健
康。核污水中含有铯、锶等放射性元素,其中一种锶原子
的核外电子数为38,中子数为50,其核电荷数为( B )
A. 50 B. 38
C. 12 D. 88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4. 通过探究物质构成的奥秘,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原子等粒
子构成的。请在下图方框中填写粒子名称,表示各种粒子
是怎样构成物质的。
质子
中子
核外电子
分子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相对原子质量
5. 【易错题】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它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为
“1”
B. 相对原子质量是以碳-12原子质量为标准的
C.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质量
D. 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 g
A
易错点睛:相对原子质量等于原子的实际质量除以碳-12
原子质量的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6. [立德树人·民族自豪]为铟、铱、锑等几种元素相对原子质
量的测定做出卓越贡献的中国科学家是( B )
A. 门捷列夫 B. 张青莲
C. 拉瓦锡 D. 道尔顿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7. 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其意义是( D )
A.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16 g
B. 一个氧原子有16个质子
C.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6倍
D.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相当于16个“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
质量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8. 【易错题】已知某原子的实际质量为 M g,碳-12原子的
质量为 N 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
A. B.
C. D.
A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9. [2024·哈尔滨模拟]科学家制造出原子序数为114号的新原
子,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9。下列有关114号原子的
说法错误的是( D )
A. 该原子的中子数为175
B. 该原子的质子数为114
C. 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4
D. 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89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0. 【创新题·新考法】已知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
根据图示,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B )
A. 12 B. 16
C. 5 D. 14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1. 【新情境题】[2024·葫芦岛月考]氘和氚是制造氢弹的原
料。氘核和氚核在超高温的条件下会聚合成一个核。如
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B
A. 氘原子和氚原子的质子数相同
B. 氘原子、氚原子的中子数相同
C. 氘原子和氚原子的核电荷数相同
D. 氦原子的原子核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2. [科学素质·科学史]人类不同阶段认识原子的模型示意图
如下。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
C
A. 汤姆孙发现了电子,推翻了道尔顿原子不可再分的认识
B. 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C. “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中极少数α粒子发生反弹,说
明原子的质量很小
D. 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3. 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这些粒子
中,选择合适的答案。
(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
(2)在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有: 。
(3)不显电性的粒子有: 。
(4)带正电的粒子有: 。
(5)带负电的粒子有: 。
分子、原子 
原子 
分子、原子、中子 
原子核、质子 
电子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6)构成原子的粒子有:

(7)构成原子核的粒子有: 。
原子核、质子、中子、电
子 
质子、中子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4. [2024·常州模拟节选]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动力
源,也是常州新能源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图是
某种锂原子的构成示意图。
(1)锂原子呈电中性的原因是


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电量相
等、电性相反(合理即可)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图中的微观粒子带负电荷,其名称是 。“ ”
表示的是 (填“质子”或“中子”)。
电子 
中子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3)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 kg,该锂原子
的质量为1.16×10-26 kg,该锂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计
算式为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15. 【教材改编题】下表列出了几种原子的基本构成,其中
电子的质量约是中子(或质子)质量的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名称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氢 1 0 1 1
氧 8 8 8 16
钠 11 12 11 23
碳-12 6 6 6 12
碳-13 6 7 6 13
镁 12 12 12 24
0
8
11
23
6
12
6
6
12
12
(1)填写表中空格。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通过观察分析,将你总结的规律写在下列横线上(写两
条即可)。
① ;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原子核内可能没有中子(或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
数,或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任选两条,合
理即可)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谢谢!同学们再见!(共21张PPT)
2024年秋季
化学(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1课时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目 录
CONTENTS
01
1星题 基础练
02
2星题 中档练
03
3星题 提升练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1. 随着科技的进步,科学家们发现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
的,如 、 等。下列能够说明物质是由微
观粒子构成的事实是 。
A. 品红扩散 B. 石沉大海
C. 冰糖溶于水
分子 
原子 
A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下列关于构成物质的粒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
B. 构成物质的粒子只有分子和原子
C. 构成物质的粒子用肉眼看不到、摸不着,不是真实存在

D. 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A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3. 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C )
A. 氨气 B. 氮气
C. 汞 D. 五氧化二磷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4. [2023·大连西岗区模拟]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原因是( B )
A. 分子之间有间隔
B.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分子由原子构成
D.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分子的基本性质
5. 【新情境题】[2023·山西中考]海浩现象是在持续-15 ℃的
超低温度下,蒸发的海水与低温冷空气中的颗粒物相结
合,形成冰晶后,呈现出烟雨茫茫的自然景象。这种由水
蒸气形成冰晶的过程发生变化的是( C )
C
A. 分子的种类变多
B. 每个水分子体积变大
C. 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D. 每个水分子质量变大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思路点睛:由水蒸气形成冰晶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
成,属于物理变化,分子间的间隔变小;分子的种类、每
个水分子的体积、每个水分子的质量均不变。故选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6. 【易错题】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
思维方式。下列关于生活中的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
的是( A )
A
A. “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 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小
C. 甘蔗甜,苦瓜苦,说明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D. 40 L的钢瓶可充入6 000 L氧气,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易错点睛:“尘土飞扬”属于宏观物体的运动,是机械运
动,不属于分子运动。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7. 【易错题】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下列有关分子的
叙述错误的是( A )
A. 受热时分子的体积逐渐变大
B. 降温时分子的运动减慢
C. 液体蒸发变成气体,分子间间隔变大
D. 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A
易错点睛:在受热的情况下分子获得能量,运动加快,分
子之间的间隔增大。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8. 浙江大学联合加州大学科研人员,在-50 ℃环境中,通过
静电促使水分子朝电场方向运动,改变其无序的运动状
态,从而诱发单晶生长,制成高质量冰单晶微纳光纤。关
于冰单晶微纳光纤说法正确的是( A )
A
A. 冰单晶微纳光纤由水分子构成a
B. 冰单晶微纳光纤属于混合物
C. 冰单晶微纳光纤与冰的化学性质不同
D. 水变成冰单晶微纳光纤后,分子将静止不再运动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9. 【创新题·新装置】[2023·广州从化区模拟]用透明笔管和笔
帽进行微型实验探究分子的性质(如图)。关于此实验的说
法正确的是( C )
C
A. 酚酞由右至左依次变红
B. 将此装置浸入冰水中,滤纸条不会变红
C. 该实验优点是节约试剂
D. 实验证明酚酞分子是不运动的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0. 将下列分子特点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A. 分子构成相同
B. 分子质量很小
C.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D. 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E. 温度升高,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1)墙内开花墙外可以闻到花香: 。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乒乓球被踩扁后放到热水中又重新鼓起来: 。
(3)夏天晾晒衣服要比冬天干得快: 。
(4)氧气和液氧的化学性质相同: 。
(5)1个氢气分子质量为3.34×10-27 kg: 。
E 
C 
A 
B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1. [科学思维之对比分析]小明按图Ⅰ所示进行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
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蒸馏水,各滴入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胶塞的导管按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分析讨论】
(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
(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B、C试管中的实验现象是

,由此可以得到的有关分子的性质是

进行对比 
B、C
试管中的酚酞溶液都变红,且C中酚酞溶液变红得比B中
快 
分子在不断运
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3)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

 
减少对空气的
污染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2. 【中考趋势题】某同学为了探究微粒性质,按图示进行实验,并借助传感设备测得U形管a、b中氨气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答案】B
A. 曲线X对应的U形管为a
B. 0~1 min,氨气浓度为零是因为微粒静止不动
C. 实验证明了微粒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D. 湿棉花的作用是吸收NH3,减少NH3对空气的污染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谢谢!同学们再见!(共24张PPT)
2024年秋季
化学(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构成的奥秘
课题3 元 素
第2课时 元素符号 元素周期表
目 录
CONTENTS
01
1星题 基础练
02
2星题 中档练
元素符号及其意义
1. 我国近代化学先驱徐寿创造了部分元素的汉语名称。下列
元素名称与符号不一致的是( C )
A. 钠(Na) B. 钙(Ca)
C. 镁(Zn) D. 锰(Mn)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2. 【教材改编题】下列关于元素符号“O”的说法中,正确
的是( C )
①表示氧元素 ②表示氧气
③表示1个氧原子 ④表示1个氧分子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3. 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
示―种物质的是( D )
A. 2Fe B. H2
C. N D. Hg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4. 请写出下列元素的名称或符号。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钠 镁
铝 硅 磷
硫 氯 氩
钾 钙
氢 
氦 
锂 
铍 
硼 
碳 
氮 
氧 
氟 
氖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元素周期表
5.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非常
丰富。你认为从元素周期表中不能直接获得的信息是
( A )
A
A. 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B. 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C. 元素符号
D. 元素的原子序数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6. [立德树人·民族自信]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使用了星载氢
原子钟。氢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氢
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 元素符号为H
B. 原子序数为1
C. 相对原子质量为1.008 g
D. 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1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7. 【易错题】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D )
A. 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其原子的
电子层数
B. 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
数值上相同
C. 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至
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D. 金属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
数一般少于4 个, 在化学反应中
易得到电子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8. [2023·吉林中考]锂是制造新能源汽车电池的重要原
料。图1是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2是锂原子的
构成示意图。
(1)锂原子的质子数为 。
(2)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3)图2中带负电荷的微观粒子名称是 。
3 
6.94 
电子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9. 铷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元素,可应用于原子钟、卫星导航、
计算机通信等。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
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铷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B. 铷原子的中子数是37
C. 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5.47 g
D. 铷位于元素周期表第5周期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10. X、Y、Z、W四种元素的质子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C )
A. 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 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第1
层的2倍
C. X属于非金属元素
D. Y与W原子化学性质都不稳定,都容易得电子形成稳
定结构
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11. (1)用恰当的符号填空:
①生物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元素 ;
②常温下为液态的金属元素是 ;
③3个硫原子 ;
④2个铁离子 。
O 
Hg 
3S 
2Fe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2)写出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
①Cl ;
②2Fe ;
③5Mg2+ 。
氯元素,1个氯原子 
2个铁原子 
5个镁离子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12. [科学素质·科学史][2023·岳阳中考]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
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
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
是 (填字母)。
A. 门捷列夫 B. 拉瓦锡
C. 道尔顿 D. 阿伏加德罗
A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2)氟元素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能防治龋齿。氟元素的
相对原子质量为 。
(3)已知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 ,请写出该微粒的符
号: 。
19.00 
O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分别
为 、 (填符号)。
Al 
O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5)表中Ne和Ar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它们原子的最外
层都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6)【元认知·总结】第二周期的元素的原子核外具有相同
的 ;该周期中,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
规律是 。元素类型的
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 元素过渡到 元
素,并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 
金属 
非金属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13. 【实践性作业】化学元素种类繁多,为了能够更深入地
理解常见元素的相关知识,我们利用12种元素制作了一
张如图所示的“元素钟面”。请同学们动手做一做,并
玩一玩“你问我答”的小游戏吧。
(1)问:该“元素钟面”里金属元素有几种?
答:有 种。
四(或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2)问:在元素周期表中,这12种元素最根本的区别是什
么不同?答:是 不同。
(3)问:在钟面上,与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的原子
是哪个?写出元素符号,并画一画该原子结构示意
图。答: 。
质子数 
O,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4)问:钟面上时针、分针和秒针对应的三种元素的原子
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的是哪种元素?答:

氢元
素和镁元素(或H和Mg)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谢谢!同学们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